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知识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1 、中国文化中的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此时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2 、有人就有了历史和文化;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其间产生出来的工具(火)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的起源。
3 、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4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崇拜。
5 、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其中母系氏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
父系氏族社会铜石并用,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唐尧、虞舜。
6 、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经过征战和磨合,最终成为中华文化。
第二节商周:从神本走向人本1 、至商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2 、商代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存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3 、商人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这种神本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4 、神本文化也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5 、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6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人入主中原,具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7 、周人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
这种兼具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
8 、周人的另一个文化创新,就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即"制礼作乐"。
9 、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PPT课件)全
盗亦有道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 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2、老子的社会观 ① 处世的方法 处柔:“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要“寡欲”。 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② 政治学说 圣人治国,无为而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愚民”政策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 开创学派;编纂修订《诗、书、易、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 文化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到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新我国成立到现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变化多端、绵延不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我国成立以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新我国成立初期的传统文化传承1.1 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我国传统文化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始得到重视。
1.2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和保护。
1.3 文革期间,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许多传统文化经典、艺术品遭到毁坏和损失。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传统文化复兴2.1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复苏。
我国古代文化得到重新发现和研究。
2.2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和作品。
2.3 当代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三、当代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3.2 然而,新的科技和媒体手段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广大民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3.3 当代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希望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总结通过对新我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探讨,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相信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传统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个人观点我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我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各种历史时期的变迁和演变,其中不乏繁荣昌盛的时期和低谷衰落的时期。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最早的阶段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的原始文化。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发展了农耕和畜牧业,形成了最早的文字和书法等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和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产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的重大事件。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形成了一种丰富而独特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
同时,传统的礼仪文化和音乐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秦朝(公元前221-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和尺度,统一了货币和法律等方面,改革了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虽然秦朝统治时间短暂,但对后世的影响至关重要。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
汉朝的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领域。
著名的文人墨客如司马迁和刘向等在这个时期活跃于文化界。
随着东晋(公元317-420年)和南北朝时期(420-589年)的兴起,佛教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艺术、建筑和文学的发展,同时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唐朝(618-907年)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诗歌、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巅峰,著名的文人如杜甫和白居易等活跃于这个时期。
同时,唐朝还是对外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朝代之一,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和艺术家来华。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成就最为显著的王朝之一。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历了不同朝代的交替和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开始使用陶器和青铜器,形成了以华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多神论阶段,各地的诸子百家各有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
而到了秦汉时期,儒家的思想得到普遍推崇,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强调修身养性、慈悲为怀,与儒家的仁义道德相互交融,形成了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文化。
同时,道教的发展也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增添了神秘色彩和宗教信仰。
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朝是繁荣的大唐盛世,对外交往频繁,吸收了来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唐代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
而宋朝则是以科技发展为特点,科学技术取得显著进步,陆羽的《茶经》等文化成果也广泛流传。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演变。
明朝推崇文人学士,儒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科举制度的兴起培养了大量的文人,文化教育得到广泛普及。
同时,明朝也传入了西方的文化,如基督教、天文学、医学等。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紧随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面临着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冲击和挑战。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提出了“胶州八诗”、戊戌变法等改革方案。
近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融合。
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成为热点。
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成为了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始终保持了其独特的特色。
它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历经朝代政权更迭,逐渐形成了深厚而丰富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概述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 、智、信等道德伦理,有 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 社会道德水平。
民族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 要标志,有助于增强民族 凝聚力和自豪感。
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 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 响力。
夏、商、周时期
总结词:文化形成
详细描述:夏、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华文化逐渐形成。这一时期 的代表性文化成果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礼制等,它们在文字、艺术、哲学等方面为后世文化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
总结词:文化繁荣
详细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涌现,形成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文化繁荣。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果包括《诗经》、《尚书》、《论语》等,它们在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 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
通过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 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活动 等。
古籍整理与出版
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修复和出 版,让后人能够了解和继承中华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遗址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历程概述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 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01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远古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一、发展历程1.古代时期(公元前5000年-221年)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逐渐奠定,包括了古代先民们的宗教、哲学、文字、礼制、音乐、绘画等方面。
这些元素对后来的文化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儒家文化的兴起与鼎盛(公元前汉代-明清时期)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流派,几乎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了孝道、仁爱、格物致知等,对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佛教和道教的传入与融合(公元前汉代-现代)佛教和道教作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在中国开启了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对中国哲学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则发展成为一种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4.科技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现代)明清时期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迎来科技文化的繁荣,哲学与科学的融合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特征1.人本主义2.天人合一3.礼仪文化4.倫理与道德5.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推崇是与众不同的。
文人雅士是文化精英的代表,他们以文学、艺术和哲学作为表达自己才华的途径,追求内心的清雅、淡泊,崇尚自然与真理。
文人雅士精神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自身价值观与审美追求。
总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这些特征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社会道德观念和审美追求,并且为中国民族的精神传承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四大阶段):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1.时间: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
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2.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原始艺术主要有:模仿劳动动作的舞蹈,以及陶塑、陶绘和木雕、骨雕。
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1.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2.各代文化特征夏文化特征:尚忠。
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知,恪尽职守,英勇无畏,实干苦干,是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
商文化特征:宗教色彩很浓,可称之为神本文化。
西周文化特征:(1)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即人本文化取向。
(2)农耕文化取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
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汉时期:①开拓、进取、创新是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②思想文化统一。
最重大的文化活动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①社会虽动荡,但文化多元,生动活泼,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②兴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思潮——玄学。
玄学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着眼点在于思考个体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崇尚精神自由。
这影响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
③佛教与道教勃兴,发展到隋唐时期,与儒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成熟期(隋、唐——南宋)隋唐时期:①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隆盛时代,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一.中国传统文化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步入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
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代:一方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
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5.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
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达。
6.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在中国,曾对儒家思想采取过过激的否定态度。
如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中的“批林批孔”运动,都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产生了消极影响。
对待儒家思想,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吸取其精华,又要剔除其糟粕,批判地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广,门类众多,其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而不可能是同步的。
但从历史行程看,也有其一致性,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阶段。
(一)雏形期历史学家习惯地把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称为远古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萌芽于这一现代人看来极为遥远的时期。
我们常说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也就有了人在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远古源头正是因此而被逻辑地确定的。
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呈多元状态,不但黄河流域,而且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东北地区等北方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都有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广泛发现。
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到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再到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在这样一个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萌生并发展起来。
与多元状态相联系,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也就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原始人不仅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而且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长了才智,不断有所创造发明。
于是,创造了文字,出现了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出现了原始宗教。
原始文化如黄河源头,她的每一片积雪、每一朵浪花,都直接孕育了华夏文化;原始文化的丰富,最终才流淌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在走过了远古的萌芽期之后,至夏、商、周三代伴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逐渐具备了雏形。
关于夏代的文化,虽因文献不足,还看不到它的全貌,但正如孔子所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夏代文化为商、周两代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
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的珍贵的科学知识,这是无庸置疑的。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500字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500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1. 古代华夏文明(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56年):古代华夏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包括了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等时期。
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的文字、礼仪、音乐、哲学、历法等基本元素,如《诗经》、《礼记》、《易经》等经典文献。
2. 儒家文化的兴起(公元前256年-公元220年):儒家文化在秦汉时期达到鼎盛,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强调仁爱、孝道、礼仪、忠诚等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著名的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
3. 佛教与道教的传入(公元1世纪-公元10世纪):佛教和道教是两大重要的宗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强调慈悲、禅定、般若智慧等,道教注重自然、养生、修炼等。
佛教和道教的传入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并与儒家思想相互影响、融合。
4. 文人雅集与文化繁荣(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文人雅集成为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场所。
文人们崇尚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形成了精致而优雅的文化风气。
著名的文化人物如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在这个时期活跃。
5. 明清时期的文化变革(公元1368年-1912年):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文化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
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历史地理、小说戏剧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明清小说的兴盛、清代的康熙字典等。
6. 近现代的文化复兴与变革(20世纪至今):近现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在文化复兴的推动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新审视和推崇,例如中国画、传统音乐、传统医学等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保护和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广博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就以其独特的特点、深刻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在世界上广受好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他涉及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也意味着着中国现代与未来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开始相互竞争。
其中,儒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仁”、“义”、“礼”、“智”等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追求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1.2 汉唐时期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在汉唐时期,中国文化无论是在社会制度、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佛教、道教进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
在这个时期中,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化形式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和创新。
1.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内,文化创新与传统融合开始成为了一个主要特点。
在文化创新方面,可展现于例如李时中、汤显祖、张岱等诗人和文化艺术家。
在文化传统方面,中华文化的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在此阶段有效地保持了持续性,且不失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瑰宝。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文化重视度的提升与文化万物互通互联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对于实现国家文化的持续发展,具有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
2.1 文化教育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培养新一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同样具备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代文化:早在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文化,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字,中华文化的象征。
这一时期的文化包括对天地、崇拜和祭祀的信仰,也包括对文字、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的建立和发展。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也开始出现。
封建文化:封建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强调礼仪、制度和家族等价值观念。
孔子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世世代代尊崇儒学,注重个人修养和家族传承,同时注重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这一时期的文化对后世尤为重要,封建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冲击与改变。
19世纪末,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危机,一些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问题,并提出了现代化的思考和变革。
这时期涌现出许多思想家和文化先驱,如康有为、梁启超、胡适等,他们不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而且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成果,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当代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中国不同的历史和地域背景造就了多元的文化传统,这种多样性在当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的融合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同时,文化自信和文化保护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文化、封建文化、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等不同的阶段。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面而复杂的,在不同的时期中承载了中国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一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也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政治上的强盛、宽容、开放,造就了一个丰富热 烈的艺术世界。唐代诗歌创作热情高涨,留下了许多 脍炙人口的诗篇,绘画在唐代已有明确的分科,人物 画极盛,书法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等,造就了 一批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散文大家。
人物画仍然是主流,并且由于佛教艺术的传入,中 国宗教绘画开始繁荣起来。
书法成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以王羲之、王献之 父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书法家在这一时期出现, 被称作书法艺术的一大高峰。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汉唐时期
隋、唐不仅继承了南北朝汉族传统的封建文化, 而且还采撷了国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兼 容并包的宏大气派,造就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五、宋元明清时期
辽夏金元的统治体现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 的冲突与融合。这造成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 突的双重效应,元代蒙古人把汉族士人文化践踏 得支离破碎,科举一度中止,文人仕进之路堵塞, 于是一部分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
汉文化被少数民族吸收,元帝国对欧亚大陆 的征服,西方人的涌入,也带来了异邦的先进文 化,在外域文化输入的同时,中国文化也源源不 断地传入欧洲。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汉唐时期
秦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动乱的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打破了秦汉帝国所形成的 以经学为核心的一元文化格局,出现了内容更加丰富、 更加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在宗教方面,玄学兴盛成为道教和佛教发展的土壤。 五胡乱中原不仅使得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并融 入汉族,还通过南渡繁荣了江南地区文化。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
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古代至现代,细致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
的完整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夏、商、周三个朝代。
在夏朝时期,人们开始书写甲骨文,这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起源。
商朝
时期,青铜器的盛行体现了古代中国工艺美术的特点。
周朝时期,儒
家学说开始兴起,孔子等思想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
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进入中古时期,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起和统治,也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隋朝的大运河和均田制,唐朝
的大永初政策和科举制度,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和文学艺术等,都是中
国传统文化在中古时期的重要表现。
元明清时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更加深入人心,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形成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格局。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也得到了继续传承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现代中国传统文化
的传承也体现在文化产业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传承、传统戏曲的发展
等方面。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漫长而丰富多彩,更是凝聚
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今天的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继续
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共融作出积极的贡献。
愿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之光永远闪亮于世界的文化舞台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多样的文化之一,深深地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展示其丰富多彩的面貌。
一、古代文化的萌芽与形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的华夏族群在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最早的农业社会,并培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
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即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封建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繁荣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
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礼制观念深入人心,指导了社会的制度建设和人际关系的规范。
此外,佛教和道教也逐渐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
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伴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文化交流和融合也不断发生。
例如,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期,具有强烈的开放精神。
在这一时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中国迅速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大量的外国文化和思想也在这一时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中国历经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抑制和压抑。
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中国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追求。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流淌了几千年的时间。
从古代的萌芽与形成,到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再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以及近现代的现代转换,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与时俱进,保持了自身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经验。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文化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古代至现代,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文化的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哲学方面,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思想深刻而丰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文学方面,古代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论是《诗经》还是《楚辞》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同时,在艺术、建筑、科技等领域,古代中国也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世纪文化的传承在中世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多的传承和发展。
这个时期,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逐渐形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文学方面,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层出不穷,为后人提供了极大的学习价值。
同时,绘画、雕塑、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三、近现代文化的复兴近现代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更新,努力寻找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
在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西方文化的一些元素,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各种保护、传承措施相继出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绵延不绝、博大精深的过程。
从古代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传承,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信在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将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展现出中国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三个阶段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分别是古代文化的形成阶段、中古文化的繁荣阶段以及近代文化的变革阶段。
古代文化的形成阶段在远古时期,中国的文化起源于早期人类的群体性活动。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原始、朴素和神秘。
人类通过狩猎、采集等方式获取食物,在生活中与自然界密不可分。
这种原始社会的文化表现在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原始绘画中。
当时的人们通过祭祀和祈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这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
农耕文化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基础,人们开始栖息于固定的居住地,并逐渐形成村落和城市。
这个时期的文化继承了原始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信仰与秩序。
诸如《诗经》、《易经》等经典著作应运而生,贯穿着对美的追求和道德准则的体现。
中古文化的繁荣阶段中古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峰期。
这个阶段受到了汉、唐、宋等朝代的影响,文化艺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全面发展,成为中古文化的代表。
在唐朝,以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歌,艺术达到了巅峰。
同时,佛教的传入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佛教艺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壁画、佛像等艺术品广泛流传,令人叹为观止。
宋朝时期,儒家文化的兴起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程朱理学的兴盛使得儒家经典重新重视,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宋代的绘画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以北宋的“四君子”画法和南宋的“文人画”为代表。
此外,戏曲也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如福建的“闽剧”和江苏的“金陵曲”等。
近代文化的变革阶段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新的变革与发展。
西方文化的传入以及近代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并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形式。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和反思。
一些思想家主张摒弃传统文化,推崇西方文化和现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上古时代主要有婚姻关系, 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包括 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 部落联盟等。
整理ppt
1.婚姻关系:
首先是:血亲杂交(群居杂婚,母子、父女也可能有
性关系,导致人口繁殖能力和体质低下)
其次是:血缘群婚(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关系称血缘婚)
整理ppt
二、原始物质文化
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 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 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整理ppt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巡览
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
“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
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
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
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公布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理ppt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中国先民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 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 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 崇拜。
整理ppt
禹的时代开始了“夏文化”的进程,其特征是: (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 (2)农业生产己有相当发展; (3)私有制确立; (4)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整理ppt
五、上古文化分布 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
大文化集团;经过征战和磨合,最终成为中华文 化。
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 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 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水族 祖先 崇拜 铜鼓 图案
整理ppt
三是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 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 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 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 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个生活区(后羿射日、嫦娥奔 月的故事,后人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日日心” 的诗句)。
蚩尤也生活在东夷文化区域内(涿鹿大战,黄帝和蚩 尤)。
整理ppt
(3)苗蛮文化集团
主要活动在湖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 化分布区。
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 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 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 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 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 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 创制的。
整理ppt
中华民族
整理ppt
(1)华夏文化集团
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它发祥于黄土高原、 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
黄帝、炎帝就生活在这个区域。黄帝和炎帝是传说中 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两个部落首领。
整理ppt
(2)东夷文化集团:
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 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整理ppt
以上三大文化集团经过多年征战,最后由华夏 文化集团占据了统治地位。
从此,华夏族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一直成为中 国人的象征。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整理ppt
第二节 商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商部落原是一个活动在山东半岛 渤海湾的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部落。大 约在公元前14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 商族多次迁都。到盘庚(商代第十代 君主)在位时,迁都至殷(今河南安 阳小屯村),所以历史上又称商王朝 为殷商。据考古所及,南越长江,北 达辽西,西抵陕西,国土面积大大超 过了夏王朝。
整理ppt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整理ppt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中国文化中的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 历史阶段,此时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秦以前这段时期。
▼远古期:野蛮时期和蒙昧时期。 ▼五帝上古期:170万年前―前221年
可知朝代有:夏、商、周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约为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青铜时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观点)
再次是族外婚
(禁止组内群婚,本族的人必须同别人的氏族公社实行 族外群婚。在母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男子嫁到另外的氏 族姐妹的家中,在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姐妹嫁到本族 的男子家中)
婚姻关系的不断变化,证明人类逐步走向文明。
整理ppt
2.氏族关系:
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 氏族社会。
整理ppt
一、中国人的起源
“元谋猿人”:距今已有170万年。 “北京猿人:距今四五十万年前
“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以前
整理ppt
二、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 实体文化。
旧石器时代,相当 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 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 时期。共经历了大约二 三百万年。主要特征是 猿人使用的工具是简单 加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
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 赐福。甚至包括动植物等。
整理ppt
二是生殖--祖先崇拜
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 的崇拜。
母系氏族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 会的基本单位。
母系氏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 新石器时代。
地皇神农氏 人皇伏羲氏 天皇燧人氏
说法不一 极其混乱!
整理ppt
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心结 成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基本单位。
父系氏族社会铜石并用,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 时期。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 (ku)、唐尧、虞舜。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