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砖雕种类
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砖雕早期临夏县砖雕承袭秦汉遗风,粗犷平实,多单线平刻,变化少,画面单纯。
后来渐至刚劲、稚拙、朴素,以浮雕和浅圆雕为主,缺乏透视变化,强调对称,富有装饰趣味。
宋代砖雕以模拓为主,间以雕刻。
明清后以雕刻为主,间以捏雕,吸收了伊斯兰教构图繁缛、严谨缜密、清雅素洁的格调,藏传佛教构图繁缛宏博、庄严神秘的风格,及道教清静自然、玄妙高古的境界,具有一种缜密、繁复、细致、典雅的品格,形成了独特的砖雕艺术特色。
建国后,在“文革”期间一度冷落沉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再度复苏弘扬,进入振兴期,和木雕、彩绘等姊妹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临夏县古典建筑行业独一无二的特色品牌。
临夏县砖雕雕刻器具主要有折尺、据子、刨子、铲、錾、刻刀等。
铲、錾、刻刀又随工艺要求,分轻重、大小、长短、刃口宽窄、薄厚等类别。
雕刻材料以传统制作的土窑青砖为主,青砖经过打磨后,以切、勾、削、凿、剔等多种手法精雕细刻,拼接安装,全部用手工制作完成。
砖雕作为古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主要以梅兰竹菊、福禧禄、八宝博古、翎毛花卉、名胜古迹、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为创作题材。
主要用于寺、庙、观、庵等宗教建筑、仿古楼馆等公共建筑和传统民居中,作为天井、山墙、影壁、廊心壁、丹墀、台阶、下槛、墀头、须张座、屋脊等部位的装饰材料。
既可与建筑工程同时安装,也可在工程完工后安装,也可在原有墙面不动的情况下作固定安装,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显得古朴凝重,富丽堂皇,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特色。
砖雕造型技法主要有模拓、捏雕和刻雕三种。
模拓是用各种花纹的砖模把粘土拓制成砖坯入窑烧制而成,如大量的花纹砖;捏雕是用手和模具把粘土捏成各种造型入窑焙烧而成,古建筑中的脊兽、套兽、宝瓶等多用此法;刻雕是在青砖上按图纸用刻刀雕琢而成,随类赋形,深镂浅刻,异常精美,建筑物中的墙饰、台阶等常用此法。
砖雕图案取材丰富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自然类,如梅兰竹菊、牡丹荷花、山川河流、松柏垂柳、珍禽异兽等;二为社会生活类,包括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三为吉祥如意类,如八宝博古、福寿供品、二龙戏珠、五子图等;四为纹饰类,常见的有龙纹、莲纹、牡丹纹、几何纹等,各种纹饰又变化多端,名目繁多。
广州陈家祠建筑细节中华瑰宝—灰塑、陶塑、砖雕
广州陈家祠建筑细节中华瑰宝—灰塑、陶塑、砖雕
灰塑,民间又称之为灰批,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以瓦筒、铜线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
广东砖雕广东砖雕按技法分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按规模分组合砖雕(先单个注模,然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和单块砖雕。
组合砖雕一般用于墙头、柱头、照壁等大面积的装饰,大者需数百块砖雕组成。
单块砖雕则常镶嵌于神龛边框或相饰、座饰等处。
广东选用上等青砖砖雕根据图案所需逐块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镶嵌于墙上而成的。
广东砖雕是建筑的一部分,又是室内外的装饰品。
在广东珠江流域的民居上,到处可以见到砖雕作品,在山墙上壁、大门两侧壁面、门楼、门檐等处,或独立存在,或与彩绘、灰塑、陶塑等装饰一处。
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线刻等。
内容有花卉、人物和动物等。
较之北方砖雕的粗扩、浑厚,广东砖雕显出纤巧、玲拢的特点,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习惯称之为“挂线砖雕”。
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叶繁茂,形如锦绣。
戏曲人物衣甲清晰。
在不同时辰日光照射之下,还能呈现出黑、白、青灰等不同色泽,高光部更烟烟生辉,画面富于起伏变化。
魏氏砖雕感悟心得
魏氏砖雕感悟心得在宁夏隆德普通人家的宅院里,都可以看到精美的砖雕艺术。
尤其是在大门楼子两边的墙壁上,常常看到这样两幅砖雕图案:一边是“耕读人家”,另一边是“书香门第”。
古朴典雅,喜庆祥瑞。
曾经陪几位南方朋友到中国书法之乡的隆德走了几天,他们为隆德县独具特色的民居而大为感叹,有苏州风范。
《红楼梦》中描绘的“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苏州石路、阊门所在的七里山塘地区,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的苏州七里山塘街古迹芸芸,有“姑苏第一名街”之誉,在那里,砖雕是不可不赏的艺术精粹。
在苏州深宅大院寺庙园林见到的砖雕艺术,在隆德照样可以看到。
据《隆德县志》记载,隆德民间建筑中盛行砖雕艺术,起源于唐宋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
在隆德县城南门建于宋代的广济禅寺遗址就有许多精美的砖雕。
经过漫长的发展,隆德砖雕逐步形成了以隆德地域文化为主,融合了其他民族砖雕艺术,并且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手法,形成了多元性的艺术特征,呈现出质朴、简约的艺术风格。
隆德民间砖雕构图生动,雕工精细、色彩古雅,图案体裁广泛,有苍松翠柏、梅兰竹菊、奇花异草;有松鹤、喜鹊、百鸟、松鼠、柏鹿、鸽子、孔雀、龙;更多的是仿木斗拱、雀替、檩椽以及卷草、花纹、祥云、人物图案等,蕴含了许多典故和传说。
砖雕制品在建筑中一般用于天井、墙垣、影壁、障壁、廊心壁、丹墀、券门、台阶、下槛、墀头、须弥座、门楼、屋脊等处,最初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衙署、园林及名门望族、达宫贵人的宅院,后来逐渐应用于普通的民间建筑。
或气势雄伟,或精致玲珑,或素雅大方,都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这些用途广泛的砖雕制品,让人们感受到匠人绝技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所以精美的砖雕制品既是仿古建筑和民间建筑装饰材料中吉祥的象征,也是民间艺术精品。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其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周秦。
那时候砖瓦已是当时宫廷建筑的重要材料。
秦代的砖上常饰以龙纹、凤纹等浮雕,亦有绘画式的山林狩猎等细线浮雕。
中国传统民居的砖雕艺术
中国传统民居的砖雕艺术我国民居砖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且由于南北地域、⽂化的差异,各地的民居砖雕在风格、⼿法等⽅⾯有很⼤差异。
江南民居砖雕风格纤细、刻⼯精良,空间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富于⽂⼈趣味。
北⽅砖雕构图丰满、纹饰繁缛,⼑法浑厚朴茂,于雄浑之余透出粗犷之⽓。
岭南⼀带民居砖雕⼿法更⾃由,体裁更丰富,民俗趣味浓厚。
在众多民居砖雕流派中,发展最完善、成就最⾼的当数徽派砖雕以及受其影响演化发展⽽成的扬州、苏杭⼀带的江南民居砖雕艺术。
⼀、历代砖⽡发展概述 ⼀、历代砖⽡发展概述 砖雕源⾃古典建筑中的砖⽡作。
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古就有“秦砖汉⽡”的说法。
砖⽡烧作的⼯艺早在西周就有了。
战国时代,随着铁器的使 ⽤和⽊模加⼯技术的进步,许多建筑已⼤量使⽤青砖、城砖等。
两汉时代的砖作叠涩穹隆形墓室代替传统的⽊制梁式墓⽳。
此外,屋舍建筑中⽡作⽇益成为主流,其排⽔筒、拉杆的⽡作雕饰、压模均达到了很⾼的⽔平。
南北朝时期砖雕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佛教建筑,以砖造密檐式佛塔为最佳。
今存河南开封崇明寺塔除塔刹部分为⽯制之外,全由砖砌筑⽽成,塔上的门、佛龛、⾓拉和垂莲柱头很⼤程度上反映出北魏⽯窟造像的风格,是我国早期砖仿⽯构建筑的实例。
同时,南⽅砖⽯墓出现⼤⾯积模压、预制拼装的砖雕艺术,如南京西善桥⼤墓的⽴⾯砖饰,砖饰⼯艺出现规模化发展趋势。
宋代是我国砖雕装饰艺术发展的第⼀个⾼峰,砖仿⽊结构样式已经⾼度成熟。
北宋北⽅辽⾦地区出现了⼤量砖仿⽊墓⽳。
其砖雕规模⼤,⼯艺⼿法成熟,砖雕题材丰富,体现了北⽅游牧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西晋南地区出⼟的50余座⾦代砖墓在形制、构件等⽅⾯⼤⼤超出了礼制规范,装饰风格雄浑博⼤,是历史上惟⼀能与帝后墓⽳相媲美的贵族墓⽳,也是建筑与砖雕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稷⼭马村段⽒墓(前期)和侯马董⽒墓(后期)砖⽯墓是其中的典型。
清代中期以来,⽆论在佛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中,砖雕均呈现繁缛化倾向,其中以北⽅和岭南民居为典型。
丰富的砖雕寓意
结语
你终于看完了么 别忘了我 我是唐语小攀!
丰富的砖雕寓意
——唐语小攀于2016年11月9日总结
一:象征平安幸福、富贵平安
• 常见的有五福捧寿、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三阳开泰等。
如图这是一幅五福捧寿 品名:五福捧寿 规格:φ 1000mm*60mm 颜色:青砖色 年代:当代仿古砖雕
二:象征和睦长寿和健康
• 如鹤鹿同福、松鹤延年、松鹿灵芝、蟠桃献寿、麻姑献寿等。
如图为一幅圆形的松鹤延年 品名:松鹤延年 编号:TY-GY072 规格:φ 1200mm 重量:42kg 年代:当代仿古砖雕
三:象征天赐良机、免灾降福
• 如天宫赐福、三星高照、钟馗嫁妹、喜鹊登梅等
如图为一幅正六边形的喜鹊登梅 品名:喜鹊登梅 编号:TY-GY731 规格:1200mm 重量:55kg 年代:当代仿古砖雕
六:象征步步高登、人才辈出
• 如连生贵子、文王百子图、八仙过海等。
砖雕名称:八仙过海 规格:3000mm*1500mm 重量:130kg 寓意:人才辈出,遇到事情可以 像八仙一样,各显神通
七:象征爱情
• 如鸳鸯戏荷、龙凤呈祥等
砖雕名称:鸳鸯戏荷 编号:TY-GY803 规格:φ 600mm 寓意:夫妻百年好合,只羡鸳鸯不羡仙
四:象征人丁兴旺、百业俱兴
• 如金龙腾跃、雄狮狂舞、八骏奔腾、多子多孙、五子夺莲等
砖雕名称:腾龙 规格:1000mm 重量:70kg 寓意:事业红火,似腾龙一样 飞黄腾达。
五:象征良宵佳节团圆
• 如良宵赏月、幸福平安、渔家乐、农家乐等。
砖雕名称:和美如意 福,和和美美。
古建筑砖-石-瓦作基本知识
花墙子做法:墙体局部或大部使用花砖、花瓦做成镂空的墙体。其艺术形式多种 多样,用在装饰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墙体的结构
砖墙一般自下而上分为几部分 下碱:约占墙身高度的 3/10
上身:一般“退花碱”,花碱宽度一公分左右,若上身抹灰,则另外要退出抹灰 厚度。 拔檐:头层檐出 1 寸,二层檐出 0.8 寸,博风砖出 0.6 寸或不出。 签尖:一般做成 45°坡面。
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营造法式》中 这样写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 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关于柱础 的雕饰,宋《营造法式》也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 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 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生之类者,随其 所宜分布用之”。 到了明清,柱础的形制和雕饰更加丰富,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却多 了些繁缛及程式化,少了些气势和精神。形制除上述外还有鼓形、瓶形、兽形、六面锤形等 多种。雕饰图案以龙凤云水为母题,或以百狮飞鹤为主体,结合宗教装饰图案的佛家八宝(法 轮、法螺、白盖、莲花、盘长、宝瓶、宝伞、金鱼);民间八宝(宝珠、古钱、玉磬、犀角、 珊瑚、灵芝、银锭、方胜);道家八宝(鱼鼓、玉笛、宝剑、葫芦、药篮、紫板、芭蕉、荷 花)以及花鸟虫等。另外还有琴棋书画,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数百 种之多。
五进五出做法:一般在墙的两端,以五层砖为一组,向上砌筑过程中,一组比它 前一组收进一个丁砖长度,下一组再比这一组凸出一个丁砖长度,以此类推。墙 的外边砌筑类型比墙心要细(高一个等级),如两端是淌白墙做法,墙心就可以 是糙砌,甚至碎砖墙,也可以用抹灰做法。墙心抹灰又叫软心,砖砌则叫硬心。 墙心一般比两端要凹进去一些。 类似的还有三出三进,五出十进,衍生出来还有圈三套五等做法。
晋南传统民居建筑砖雕装饰艺术及文化表达
天工|2022年第5期[摘 要]晋南民居建筑结构精美、数量多且面积大、地理位置上间隔小,在建筑界享有一定的盛名。
民居中砖雕是主要的构件,其用途广且样式多,可用于建筑的不同部分。
砖雕装饰是一门精美的艺术,表现出建造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风格,使晋南民居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使建筑平添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对晋南传统民居中的砖雕艺术进行了具体分析,就其文化表达进行阐述,并思考了新时代如何进行砖雕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传统民居;晋南建筑;砖雕艺术;文化表达[中图分类号]J314.9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5-0052-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韩瑞婷.晋南传统民居建筑砖雕装饰艺术及文化表达[J].天工,2022(5):52-54.晋南传统民居建筑砖雕装饰艺术及文化表达韩瑞婷 运城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运城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晋南传统民居建筑砖雕装饰纹样研究”(项目编号:YQ—2021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韩瑞婷(1986—),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黄河流域建筑景观装饰设计。
建筑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对砖雕最早的使用可追溯到西周,随后在砖瓦等建筑材料中迅速得到应用,在秦汉时期的应用尤为广泛,直到宋辽时期出土的墓室中,可看到有大量的砖雕用于墓室建造。
明清时期是砖雕发展的鼎盛期,该时期砖雕的种类样式繁多。
同时期山西民间房屋建造需求量大,需要多种构件用作建造和装饰,该时期,砖雕的样式和种类受到的局限性少,等级社会制度减少了对民间砖雕样式制造和应用的限制,因而民居建筑使用砖雕的题材和建筑材料十分广泛。
晋商崛起以后,民间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推动了民居建筑建造和砖雕艺术的发展。
建筑构件形式多样,种类丰富,装饰精美,纹样设计繁复[1]。
出现了很多典型的晋南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规模宏伟,气势庞大,比如李家大院。
本文就以这类民居为代表进行砖雕装饰艺术的研究。
中国砖雕
载体类型
1门楼体现在对斗拱,额枋,方框,元宝,挂 落垂花 2门罩 7牌坊 3影壁 4墙壁 5楼栏 6屋脊
工艺类型
印模烧塑 平雕 浮雕 透雕 圆雕 贴雕嵌雕
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 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 流通。慈禧太后陵寝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面也 用砖雕贴砌而成,有的贴金,辉煌耀目。建于同治年 间(1862年-1874年)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 金华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凤、仙鹤等 图案,风格刚劲粗壮。清代民间砖雕除江苏、安徽 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北京等地有了很 大的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 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 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 争奇斗胜,富贵华丽。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 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
个
山西砖雕砖雕的特点:一是土质特好,经久耐用; 二是花样繁多,套路颇大;三是画工精细,刀工别 致;四是谱系名确,传承有序。 隋朝、唐朝、宋朝、元朝以来,从山西境内诸 多寺庙砖瓦中,均可看到雕刻痕迹。特别在明后期 至清前期的两百余年中,随着晋商的崛起,境内各 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 合院”到处林立,一条条用砖瓦建筑的大街再肆出 现。脊领、影壁、花墙门楼等砖雕工艺品的市场需 求量、很大。这就客观地促进了山西砖雕技艺的发 展。民间相传,到清代中后期。境内平均四个村庄 中便有一座小砖窑,而且每座砖窑均可烧出“花货 (即砖雕)”。当时,境内窑王堡、小王村、大常 村、东木庄的砖雕花样繁多,产量颇丰,销路也很 远。
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 成的。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首先是要烧制出青砖。 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 出窖九道工序,烧制砖的窖体积非常小,据说是为了"好看火、易操作、出好货"。 烧砖时一般不用"大火",初点窖用的是"小火",行话称其为"热窖"。热窖一天后才转 为"中火",一般烧一窖砖的时间是三天三夜。通常在烧完后会用"柳罐"将池水汲上 窖顶,泼于覆盖在砖块顶部的土层上,让水经过土层渗透过滤,将全窖中的砖块淋 透为度。色彩以青灰色为最好,砖太脆硬不易雕刻,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成砖" 上水后,打开"窖门"与"窖顶"散热冷却两天两夜后出窖。成砖出窖时,须对焦砖、 裂砖、变形砖进行严格剔除。一窖成大可筛选八成左右的雕砖成品。 民居砖雕一般制作程序是先用砖蘸水磨平,接着进行"打稿","打稿"包括画稿与 落稿两道工序,传统画稿一般是请当地名画家、名书家前来打样。落稿是将画稿复 印在砖面上,即在画纸上用缝衣针顺着线条穿孔后(约一毫米一个针孔)平铺于砖 面,用装着黑色画粉的"粉包"顺着针孔轻轻拍压画稿。在雕刻时先将砖块切割成所 需尺寸,再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进行"打坯"与"出细"。打坯就是用刀、凿在 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景物轮廓、层次,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前、中、远三层 景致,这道工序需要有经验的大师傅来完成,非常讲究"刀路"、"刀法"的技巧。这 中间一是要"打窟窿",即用錾子将图案以外的空隙部分剔空到需要的深度、并将底 部剖平、以显示出图案的大抵形状;二是要"镳",即对图案的深浅层次、遮挡关系 进行大略表现。最后的修饰是对细部进行进一步加工,对粗糙不光洁的地方,用糙 石磨光;砖面遗留的沙眼,用砖灰调适量猪血填补。
开封古建筑中的墀头:砖雕艺术的精华(图)
开封古建筑中的墀头:砖雕艺术的精华(图)禹王台公园内的墀头。
张坊故居的墀头。
山陕甘会馆内的墀头。
在古建筑中,墀头是砖雕艺术的焦点。
这是因为硬山屋顶的房屋正面大部分都是门和窗,墀头正处于房屋正面的两侧,是山墙正面最突出的部分,虽然面积不大,但位置却非常重要。
中国人非常讲究面子,表现在建筑上就是房屋正面任何一个细小的部分都会精雕细刻。
在古代人眼里,面子也是礼貌、严谨,甚至可以说是家风的代名词。
所以,墀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房屋主人的心头。
墀头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分为三个部分,下面的叫下碱,中间的为上身,最上面的部分叫盘头。
下碱为山墙的基座,一般多用质量上好的细砖砌造,讲究的房屋在下碱的正面用角石,在角石面上雕刻花纹图案。
上身部分全部用砖砌造。
按照清式作法,盘头部分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用砖层层外挑,一层压一层,逐层挑出山墙之外;上段为一块斜置的砖板,下端立于挑出的砖上,上端搭在屋檐下的连檐木上,称戗檐板。
墀头的装饰除下碱部分的角石外,多集中在盘头部分。
常见到将层层挑出的砖做成连续的混枭线,有的还在表面雕以花饰。
戗檐板上多雕有植物花卉,甚至有成幅的人物、动物和器物画面。
在开封遗存的古建筑当中,墀头最精美的要数山陕甘会馆和古吹台上的建筑。
山陕甘会馆里的墀头其下碱皆为复式须弥座形式。
其中一个墀头的最下面部分有四层铺垫。
从下到上依次是回纹、如意云纹、水纹和卷草纹。
四层铺垫过后就是束腰,束腰为装饰重点,雕刻的是两朵菊花和花叶。
紧接其上的是卷草纹、镂空雕、卷草纹,然后就是上层的束腰。
与下面束腰不同的是上面的束腰要比下面的高大。
雕出的菊花和花叶也比下面的更生动更有气势。
最上层是卷草纹、波浪纹和回纹。
到此,这才是完整的下碱。
上身就是一层压一层外挑方砖,直至戗檐板。
以同一个墀头为例,它的戗檐板均分三等份,分别雕有三朵盛开的菊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分隔这三朵菊花的是四个砖雕的小垂花柱。
也正是这四根极小的垂花柱,使三朵菊花既紧密相连又各有空间。
砖雕的意义和用途
砖雕的意义和用途标签:古建仿古砖雕2015-01-16 14:50 星期五砖雕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土砖上雕刻物象或花纹的工艺。
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
战国时已有花砖,汉代画像砖更是闻名遐迩。
但多为模印砖雕。
唐代花砖在经模印后还加雕刻。
宋时墓室砖雕盛行。
雕法从减地平(金及)法逐渐转为多层浮雕法。
明清砖雕表现内容丰富,技法更精湛,除单层浮雕外,还有多层浮雕、堆砖等技法。
民间砖雕的一般制作程序是修砖(以砖蘸水磨平)、上样(在砖面上贴上图样)、刻样(用小凿描刻出花纹轮廓)、打坯(先凿出四周线脚,再凿主纹、次凿底纹)、出细(进一步细雕)、磨光(用糙石细细磨光)。
如砖质有砂眼,还用猪血调砖灰修补最后完成。
在民间工艺美术品种中,砖雕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建筑装饰艺术。
有关记载先见于《左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实物自汉至清屡有发现,近代发展为一种民间工艺,南方当推苏州与嘉兴。
江南砖雕,由于苏州园林的兴起,促进了砖雕工艺水平的提高,苏州砖雕也因园林所具有的雅趣,而形成自己的特点,即常在作品中点缀书法、印章等与砖雕花卉构成诗、书、画一体,与苏州这一文化名城的气氛十分协调。
砖雕是从汉代画像石演变而来的一种艺术,苏州砖雕作为苏州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尤其明清两朝的苏州砖雕,在艺术处理的手法上克服砖的易碎、易断等不利因素,用夸张手法创造了一批批砖雕精品之作,达到了“空、飘、细”的效果,并作为贡品曾大批进入宫廷。
砖雕与石刻宋元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兴盛,它们在明清以来的继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戏曲木雕则在前代少见,或许是由于其材质不易久存的原因,使我们难以看到比较久远的历史遗物。
明清戏曲砖雕与石雕从宋元墓葬中走了出来,大量进入俗世的生活环境,木雕也不失时机地掺杂其中,构成明清雕刻艺术的一支劲旅。
明中业以后,全国的商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富商大贾,他们富比王侯、财力雄厚,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回归故里则大兴土木,建砌广厦巨宅,以便荣夸富贵,炫耀于市廛乡里。
砖雕艺术
的“萧墙”。
障壁多于室内或廓厦的开端。
临夏常见的影壁、障壁,一般由檐部、壁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从总体来看它们的比例关系都是十分严谨的。
许多影壁都是按黄金分割比的关系进行整体布局的。
有的用其他几何形体关系作为构图规律。
为了使影壁求得依附于墙的统一效果,又能起到必要的装饰作用,使檐部这个主要落影区有丰富的光影变化,在基座上处理几条横向线脚,形成几条平行的落影以增加影壁的稳定感。
其他部分的雕饰都服从于这一总体布局,相对于檐下的斗拱、雀替或挂落,或是须弥座上的横向线脚,这些雕饰的突起都不能过大,借以形成影壁平整统一的效果。
壁身的墙心是影壁或障壁的主题所在之处。
其中有的将这部分只作四角的装饰点缀,配以大面积磨砖对缝的清水墙面,显得素雅、端庄,如临夏大拱北经堂院依两侧厢房山墙的影壁。
更为多见的是在壁身墙心部位嵌以有主题的独幅“砖雕画”。
影壁墙嵌心画的题材广泛,有壮丽山川、松岩秀色;有累累硕果、争艳百花,还有博古陈设、瑞气祥云等。
每一画面都极为生动。
从风格来看有的采用程式化、图案化手法,如云气和松柏的枝叶;有的则着意于写实,如一幅在清风中满枝果实的桃树和垂柳,被风吹动的枝叶十分逼真。
由此可以看出砖雕艺人的技艺是非常高超的。
临夏砖雕中常以石榴、葡萄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这不只是借用它们“多子多孙”的谐意,另一层含义,像石榴、葡萄的老家都在西域伊斯兰教国家中,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带到中原来。
如石榴又称安石榴,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所以,石榴、葡萄成为常见的回族装饰纹样。
在雕刻技法上,采用把主体处理为似圆雕或半圆雕,使其跃出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而次要部分和衬景,则以浮雕形式来处理。
同时,在砖上,注意用不同的刀法,造成光影上下不同的效果,创造出不同对象的不同质感来,如山石的厚重、树干的粗壮,枝叶的茂密、花瓣的丰盈。
此外在刀法上还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如雕石山则效法绘画中“披麻皴”、“折带皴”、。
徽州砖雕
三、饰特点
徽州砖雕装饰重点是门楼、门罩;作为古民居出入口标志的门楼、门罩、造 型多样。祠堂、书院、寺庙和窗户第装饰的门楼、八安墙:有垂花门楼,字匾门 楼、四柱牌楼等数种。有一间三楼,也有四柱三间五楼,还有的用石块和水磨砖 混合建成,下部还有鼓石,式样和牌坊很相似。门罩装饰起初比较简单,但到清 初就有较多装饰比较华丽的门罩。徽州民宅上门楼、门罩,即是在大门外框上方, 用水磨青砖砌成的向外凸出的线脚装饰,顶上附以瓦檐。除了具有一种装饰美外, 其实有功能,则是挡住墙面上方流下的雨水,避免门上方墙体受潮湿。使石灰剥 落出现不美的斑痕。 徽州砖雕一般用来装饰住宅大门的门罩,门楼和八字门。一些装饰比较华丽 的门罩在门框的两边上方,各嵌一根垂化莲柱,柱下方雕类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 花,两柱间用两层横枋相连接,枋上嵌饰各种精美的砖图案。瓦檐用砖雕的斗拱 或挑出的砖制飞椽支撑。门楼装饰则刻意求工,尤其是楼檐下部分横枋装饰华丽 的居多,一般有梁柁形的华板两到四个
徽
州
砖
雕
目 录
一、简介 二、起源 三、装饰特点
四、图案题材 五、特制青灰砖制作
六、精品
一、简介
徽州砖雕是传统“徽 州四雕”之一。砖雕是徽 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 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 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 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 楣、屋檐、屋顶、柱础、 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 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 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 重要组成部份。
二、起源 徽州古时的营造组织有“徽州帮”,他与当时闻名全国 的“香山帮”同属与江南的园林建筑帮派,而且名列“香山 帮”之前。徽州砖雕的雏形来源于汉画像砖。徽州在宋以后 ,尤其是到了明清中期,商业经济勃兴,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各种人才崛起,为了适应达官显贵,大贾富室构筑宏丽精 致的祠宇庭院的需要,砖雕工艺精益求精。从早期的简单, 粗犷,朴素的纹样,逐渐演变到后期的细致华丽的图案,形 成了自己图特的艺术风格。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
《徽州古建筑》徽州三雕之砖雕一.前言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早在商周时期,砖雕就已经成为皇室建筑的主要材料,但是这个时期的砖雕都是通过模印之后烧制而成,导致其形式千篇一律,基本以龙纹、凤纹等浮雕为主。
而砖雕在两宋时期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不同于前期的仿制,而是直接用砖或半圆形雕刻镶嵌在周围的墓墙上。
宋代以后,民族传统的砖雕在一般民间建筑中依旧十分发达,其中工艺最为考究的属明清两代的砖雕。
元代则继承了宋代传统,流行用砖雕来修饰砖制墓室。
明清两代砖雕已经发展成型,砖雕艺术遍布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广东,江西等地,并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而徽州砖雕作为中国砖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雕、石雕并称为“徽州三雕”,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继承了传统砖雕艺术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以及艺术特征。
徽州砖雕民间素有“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无宅不雕花”的美誉。
徽州砖雕由于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内容,大小和层次,需要不同的雕刻技术手法,即使在雕刻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也需要不同的技法。
本文在阐述徽州砖雕发展历史的同时,分析了它的艺术特征以及现状,并探讨了徽州砖雕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二.砖雕的发展历史2.1 砖雕的初期形态——商周方砖。
砖的历史追溯至约公元前1600年,商周已经运用到房屋建造的材料中。
其可以分为方砖、条砖(小砖)、空心砖三种主要类型,当时人们将方砖用于铺设建筑物的地面和基层;将小砖用在水系疏通和密实建设中;空心砖用于墙体的构造之中。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砖雕技艺慢慢走上历史的舞台。
2.2 砖雕的一次飞跃——秦砖。
“秦砖汉瓦”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客观上推动着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古建筑砖石做法
古建筑砖石做法砖作砖的种类:砖雕:又称硬花活,一般有平雕、浮雕、透雕三种基本手法。
砖的摆砌墙面艺术形式:为了增强墙面的艺术性美观性,通常在墙面做一些变化,增加层次和线条,常见的几种做法有几种: 落膛做法:即在墙面的中间部分凹进去,形成四边高中间低的“池子”。
除了正式的落膛做法,还有在此基础上的简化的做法,如砖圈做法,砖池子(方池子和海棠池)做法。
五进五出做法:一般在墙的两端,以五层砖为一组,向上砌筑过程中,一组比它前一组收进一个丁砖长度,下一组再比这一组凸出一个丁砖长度,以此类推。
墙的外边砌筑类型比墙心要细(高一个等级),如两端是淌白墙做法,墙心就可以是糙砌,甚至碎砖墙,也可以用抹灰做法。
墙心抹灰又叫软心,砖砌则叫硬心。
墙心一般比两端要凹进去一些。
花墙子做法:墙体局部或大部使用花砖、花瓦做成镂空的墙体。
其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用在装饰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墙体的结构砖墙一般自下而上分为几部分下碱:约占墙身高度的3/10 上身:一般“退花碱”,花碱宽度一公分左右,若上身抹灰,则另外要退出抹灰厚度。
拔檐:头层檐出1 寸,二层檐出0.8 寸,博风砖出0.6 寸或不出。
签尖:一般做成45°坡面。
墙体内包柱子叫包金,柱中以外成为外包金,柱中以内成为里包金。
金边:墙体相对于台基一般要向里退一定距离,这段距离称为金边。
山墙山尖:硬山山墙顶部呈三角形的部分。
其做法有几种:尖山式,圆山式,天圆地方式,铙钹式,琵琶式。
墀头:俗称腿子,分三个部分,下碱,上身,盘头。
下碱常做迎风石,高度加上压面石厚度不超过墙身高度3/10 。
垫花:上身上段紧挨盘头的地方可用方砖凿花活,称为垫花。
垫花略高出墙面。
凡做垫花的墀头,盘头必做花活,相应博风砖头也做花活。
盘头:盘头一般有五层盘头和六层盘头。
具体构件为:荷叶墩,半混,(炉口),枭,头层盘头,二层盘头。
盘头之上挂戗檐砖。
廊心墙:檐廊部分的内侧山墙,如果不开门洞,一般用落膛做法,施加一些砖雕,以增强装饰效果。
砖雕常见图案寓意
墙地砖的寓意
回字纹
寓意:回字纹由单体回纹以间断排列的形式组成边饰,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减笔式回纹,有的回纹以变形手法绘制。
入明后,回纹改变其原来独立单体间断排列形式为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回纹边饰。
唐莲
寓意:莲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和超然。
真正的清净不在于身,而在于心。
腾龙
寓意:“腾龙”有“龙腾虎跃”之意,形容其生气勃勃、有所作为。
铸成伟绩,成就辉煌;法力无边,能乘云化雨济苍生,正义与正值的化身。
万字纹
寓意: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写成“卍”为逆时针方向。
“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
“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
五福捧寿
寓意:“五福”一曰福,二曰寿,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捧寿是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吉祥图案。
由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构成,寓意多福多寿。
蝙蝠之蝠与福字同音,故以五蝠代表五福。
五蝠常常围一寿字,习俗称“五福捧寿”。
古建筑常见墙体垛头(墀头)的基本概念
古建筑常见墙体垛头(墀头)的基本概念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建筑常见墙体垛头(墀头)的基本概念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风格和特色凝聚了民族智慧和艺术精髓。
闽南红砖雕刻浅析
闽南红砖雕刻浅析格式后来被嫁接到传统民居建筑之上。
此外人们对红色的偏爱以及红色这种暖色调对于闽南地区阴寒潮湿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红砖起厝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
闽南砖雕的特点其次是“细”。
做工上讲究精雕细琢,装饰上讲究严格缜密。
闽南砖雕从红砖的制作到图案的雕刻都力求精益求精,其开采时土壤的选择,烧制时火候的把握都尽量做到标准有序,只有烧制出高质量高规格的红砖,才能雕刻出精美的图案。
雕刻时必须心中有数,下“笔”从容,大幅砖雕图形需要拼砖完成的还应该根据图案所需逐块雕琢,按部位拼接镶嵌于墙上。
砖雕不同于石雕、木雕,是一种易碎之物,因此在红砖上做文章需要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以细腻的“笔”触、入微的心思,用心去雕琢,同时还要求无论是形象的刻画还是构图的布局都要有全局的观念,如此才能构造出严密精致的砖雕。
闽南砖雕的特点第三是“变”。
一是图案风格迥异、种类繁多。
考古出土的纹饰墓砖就刻有龙纹、鱼纹、篦梳纹、花草纹、阮纹、人物纹、佛教僧侣纹等,其中僧侣纹的就有分头顶圆髻佛光、双手合十、头戴冠盘腿坐姿等纹饰,人物纹的有端坐、拄杖等纹饰。
(图9、10、11、12、13、14、15)至于闽南建筑上的砖雕题材那就更加丰富,各种各样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植物、人物故1/ 5事、几何图形,以及一些祥瑞异兽,如麒麟、凤凰、仙鹤、白鹿等都被搬到了红砖之上,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
二是形式复杂多变、灵活多样。
闽南砖雕有单砖雕和拼砖雕及拼花等多种形式。
平常的闽南民居建筑大多采用单砖雕,即在一块红砖上雕刻花鸟、人物、祥云、山水等图案的雕刻,砖雕面积较小,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规模较大的古大厝、寺庙建筑、名人居所往往需要复杂多样的拼砖雕组合方式,拼砖讲究主题明确、搭配得当、布局合理,在吸收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后,闽南建筑融合了民间文化、历史文化、外来文化等多种文化,利用红砖在古厝大门两边或外壁墙面拼装成各种不同图形的纹饰,并按题材的复杂程度,选择浮雕、平雕、线雕、镂雕等不同的雕刻手段进行修饰,以达到美观、大方的艺术表现形式。
砖雕文化科普——孔雀戏牡丹
砖雕文化科普——孔雀戏牡丹
孔雀和牡丹在古代是人们很喜欢的纹饰,在很多地方都常看到,也常见于砖雕当中。
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下,砖雕戏牡丹。
寓意:孔雀无论在古代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十分尊贵的象征。
在东方传说中,孔雀是由百鸟之王凤凰得交合之气后育生,与大鹏同母所生,被如来佛祖封为大明王菩萨。
牡丹,贵为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的美誉。
两者都是尊贵的象征,加上砖雕本身图案精细,有层次感,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用于园林花园等景观工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砖雕墙地砖类
图片来源:唐语砖雕二、砖雕线条边框、角花类
图片来源:唐语砖雕三、砖雕影壁挂件类
图片来源:唐语砖雕
四、产地陕西西安
五、砖雕应用场景
唐语砖雕可叫合成砖雕亦可叫冷陶砖雕,从质感、色彩到重量与传统砖雕难辨你我;特性多优于传统砖雕,具有质密、抗冻融、抗冲击力、负重强、
耐磨、高耐腐、与建筑同寿命等特点;可油漆喷涂、贴金、做旧处理、彩绘。
施工便捷是唐语砖雕的最大变革,常规砖雕是镶嵌式与建筑同砌,但新中式建
筑材料多是钢结构和混凝土的基础,而唐语砖雕就是针对已经完工的建筑做内
外包装的,砖雕图案具有立体感强、胎底薄、可与任何胶合剂结合、可钉可铆。
经多年来的努力,唐语砖雕终于走向成熟,被广泛用于各个景观工程、庙宇、
祠堂、茶秀、古镇街景、影视城、家装、高档会所、餐饮业......特别是针对地
面铺装,设计研发了系列产品,高耐磨、汽车能碾压,颠覆了青砖雕刻的最高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