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一粒种子,收获一生馨香(德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撒一粒种子,收获一生馨香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这么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这段话给了我的教学道路以极大的影响,播撒一粒爱的种子,收获一生的馨香,这是多么幸福的一种职业啊!
受此影响与启发,我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温暖的南风一样的爱去教育、感化学生。
以前很多教师都像“北风”,往往采用体罚的手段教育学生,然而现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强,教育法也明令禁止体罚学生,教师“北风”的角色已经扮演不下去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演绎好“南风”的角色,让学生们在无声的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成长呢?下面谈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公平公正的爱
有句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的重要性。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尤其是身心处在发展变化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温暖、关怀,还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
教师真心付诸爱,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还很容易使学生感动,进而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
再进一步努力,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这就是爱的感染作用,这就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的平等的爱。
相反,如果教师用粗暴专制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用讽刺挖苦的口吻去数落学生,那么,教师不仅不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灵投下阴影,让学生内心感到痛苦,进而对教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甚至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
长此以往,这些学生还会发展到厌恶老师、厌恶学习、厌恶校园生活,甚至不思进取,荒废学业,毁了一生的大好前程!再次看见,教师对
学生真诚的爱有多么重要。
然而,对大多数教师来说,爱优生、好生不是困难的事,要爱那些令人头疼的后进生的话,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应该认识到:后进生也是你的学生,你不能把他们搁在一边,漠不关心,或只是一味批评、漫骂,那样你可能就会无形中毁掉一个极有前途的学生。
因为,后进生只要有针对性地用心教导,是不难转化的。
不要在有意、无意间让学生觉得你偏心这个,忽视那个。
每个教师都应该清楚,你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很在乎自己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例如,下课了,许多学生围了过来,想与老师交谈,当教师面对优生时,脸上笑容灿烂,边说边点头,流露出的是赞赏与肯定。
而当后进生挤过来想与教师交谈时,教师却马上眉头一皱,用不满的眼光看了他一眼,更有甚者,转过身子背对此生。
这些举动给后进生造成的影响,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
因此,一位教师能一视同仁地给予所有学生平等的爱,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二、如严父般的爱
现在社会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优等生,聪明好学,勤奋乖巧,家长、教师,都爱他们。
但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所犯错误被原谅、袒护。
殊不知,小的缺点若不加予改正,往往会成为大的隐患。
因此,对于优等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
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一旦习惯了褒奖,就会承受不了批评,心理素质只会越来越差。
所以,只有在父亲般不苟言笑实则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这类学生才能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从而把学习这艘船开得越快越稳。
但父亲的“严爱”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才会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这就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表现情况“对症下药”了。
首先,教师应该善于与学生沟通。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感智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教师要以情为重。
也就是说,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
是“动之以情”、“以情育情”,还是“一意孤行”、“惟我独尊”?显而易见,前者更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的共鸣,更能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沟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以两位同时分配到学校的新老师为例,由于他们对学生态度的截然不同,所以,两人的教育教学效果也就有悬殊的差别。
一位教师在工作中想学生所想,经常把自己融于学生之中,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再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批评有理、建议得当,得到了学生的爱戴、认可。
而另一位教师则常常把自己置于学生之上,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制服”学生,结果,自尊心强的学生接受不了,弄得师生之间关系异常紧张,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实对于教师来说,自己的学生是不是能认可你,你在教学中是否能如鱼得水,都取决于你与学生沟通的程度,只有把握好适当的“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像慈母般的爱
作为一位小学教师,既能当得了“严父”,又能当得了“慈母”。
如母亲般的爱给予的对象主要是班上的后进生。
这种爱具体来说是:在关注上给后进生多一点点,在要求上对后进生宽容一点点,在情感上靠近后进生一点点。
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偏爱优等生似乎已成为一种倾向,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说起来优等生来,他们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而在对待后进生时,他们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不是抱怨这、抱怨那,就是不问不管,实在不管不行的时候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大骂一通。
对这种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差生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小学生的可塑性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不管从生理还是心理的角度看,他们都渴望被注意、被喜欢、被关爱。
而问题的根本往往出在我们这些教育者身上:由于教师有意无意中的行为,使得其他学生对后进生侧目而视甚至是不屑与之为伍,使得差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做得到的总是批评、训斥,甚至是嘲笑、讽刺、漫骂……于是,他们干脆将错就错,破罐子破摔,慢慢的走向你所认为的“无可救药”,这种情况真是令人痛心不已。
当然,绝大部分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是另外一种态度的,他们以更多的心血倾注在他们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能持之以恒。
他们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此多表扬,少批评,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终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曾有过这样的工作经历:班上有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
管教,课后经常出入网吧,厌学情绪突出,学习成绩与纪律都越来越差。
为此,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其思想动向、感情需要。
有一次星期一,我发现该学生没有按时回校,于是及时进行电访,其祖母反映孙子周末两天都不在家,不知所为。
我马上外出进行寻访,终于在镇上某一网吧找到了他。
没有责备,也没有呵斥,而是为其买来了可口的饭菜,送来了干净的衣服,用爱心的甘露滋润着孩子的心田,等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此后,该生慢慢地转变了,成绩一路上升,后来还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他给我寄来的明信片中有这么一句话:“老师,我感激您,是您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句感激之言,道出了对我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我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个典型事例。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说教,不是强制,更不是利诱培养起来的。
只要你像慈母般去爱后进生,给他特别又恰当的爱,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绝对不是难事。
“播撒一粒爱的种子,收获一生的馨香”,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
”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绝对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要去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情感动向,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当然,教师爱学生也要讲究方法。
只要教师采取“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的科学方法,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教育的本质是爱。
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让我们用诚挚的爱,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教育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