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最新版本
2024年度预防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CHAPTER 04
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2024/3/24
15
症状识别及就诊建议
2024/3/24
症状识别
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 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 乏力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高 度警惕流感的可能性。
就诊建议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诊时应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症 状、接触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 生做出准确诊断。
VS
2024/3/24
持续时间
不同种类的流感疫苗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灭活疫苗的保护时间相对较 短,大约可以维持6-8个月;减毒活疫苗 的保护时间相对较长,可以维持1-2年; 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的保护时间则 更长一些,可以维持数年。然而,由于流 感病毒的不断变异和人体免疫力的逐渐下 降,疫苗的保护效果也会逐渐减弱。因此 ,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以保持持续 的免疫保护。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及实施方
法
03
疫苗接种的原理、种类和接 种建议
04
2024/3/24
05
药物治疗的选择、使用注意 事项和效果评估
24
新型流感挑战及应对思路探讨
01
02
03
04
新型流感病毒的发现、特点和 挑战
应对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2024/3/24
科研进展和最新成果分享
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
25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在流感高发期,学校、公共场所等应提供 口罩、洗手液等防护用品,方便公众使用 。
2024/3/24
10
CHAPTER 03
疫苗接种与免疫保护
2024/3/24
11
疫苗种类及适用人群
灭活疫苗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06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 与展望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病原学研究
01
流感病毒基因组和蛋白质结构研究深入,为疫苗和药物设计提
供了基础。
流行病学研究
02
通过对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流行规律的研究,为
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临床研究
03
针对不同类型流感病毒的诊疗方案和救治措施不断完善,提高
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05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与预防
流行性感冒的对症治疗与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发热、 头痛、咳嗽等,采用相应 的对症治疗措施,如解热 镇痛药、止咳药等。
抗病毒治疗
在病毒感染初期,可使用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等进行治疗,以 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
抗生素治疗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 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流行性感冒概述 •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 •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 •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与预防 •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与展望
01
流行性感冒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度传染性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研究方向
针对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和免疫逃逸 机制开展深入研究,探索新的疫苗设 计策略和治疗靶点;同时加强国际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流感威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 污染物体表面传播,传播途径多样且难以控 制。
季节性流行
跨物种传播
流感病毒在温带地区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 特征,通常在冬季达到高峰。
2024版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
流感病毒的遗传特点决定了其易发 生变异,人群普遍易感,且病后免 疫力不持久,使得流感成为重要的 公共卫生问题。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 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 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
易感人群
流行特征
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感染。
监测指标
包括流感样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哨点医院监测等多项指标,全 面反映流感疫情动态。
数据收集与分析
定期收集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为疫情研判提供 有力支持。
报告程序及时限要求
报告程序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流感疫情报告中的职责 和流程,确保信息畅通。
时限要求
对流感疫情的报告时限进行严格规定,确保疫情信息及时上报,为 防控工作争取时间。
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专题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进行流行性感冒相关知识的讲 解
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
互动问答
通过有奖问答等形式,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和 兴趣
实践操作
进行现场演示或模拟操作,提高听众的实际 操作能力
效果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听众对流行性感冒 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知识测试 设置测试题目,检验听众的学习成果
反馈收集
收集听众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宣传 和教育活动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 估宣传和教育活动的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流行性感冒定义、病原 学特点
2023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出了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术语、定义、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件适合于各等级医院儿科专业或小儿呼吸内科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相关的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1](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GB/T16751.2-202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GB/T16751.2-202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流行性感冒(ICD-11编码:L1-1E3)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传播力强,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人群普遍易感[2]。
本病中医范畴归属于时行感冒、风温、时疫感冒等。
4诊断[3]4.1西医诊断临床问题1:儿童流行性感冒有何临床表现?推荐意见: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可见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普通病例:起病急伴发热,多为高热,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儿童流感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常见于乙型流感患儿。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等。
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天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重症病例: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多持续在39℃以上,常发生肺炎合并症,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心力衰竭、肾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
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和流感相关性脑病或脑炎。
合并细菌感染可增加流感病死率,常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菌属细菌。
流行感冒诊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相关检查: (1)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荧光法。抗原检测速度快,
但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 (2)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
据专家预测,今年大概率流行的流感病毒为甲型 H3N2病毒与乙型流感病毒。
2019 流感
中国流感流行情况概要(截至2019年11月17日) 2019年第46周,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呈升高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南
方省份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以A(H3N2)亚型和B(Victoria)系为主,北方省份主要是 A(H3N2)亚型。 2019年4月1日-2019年11月17日(以实验日期统计),甲型H1N1流感病毒1588 株(98.1%)为A/Brisbane/02/2018的类似株;A(H3N2)亚型流感病毒184株 (24.3%)为A/Kansas/14/2017(鸡胚株)的类似株,280株(38.7%)为 A/Kansas/14/2017(细胞株)的类似株;B(Victoria)系625株(40.1%)为 B/Colorado/06/2017的类似株;B(Yamagata)系16株(94.1%)为 B/Phuket/3073/2013的类似株。 2019年4月以来,耐药性监测显示,所有甲型H1N1和A(H3N2)亚型流感毒株均对烷 胺类药物耐药;所有A(H3N2)和B型流感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除1株甲 型H1N1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高度降低,其余甲型H1N1毒株均对神经
在中药用药方面,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
最新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指南
肺部影像学
发生 ARDS时, 肺部广泛受累。 病情好转后,肺内病灶2周左右开始逐渐吸收,大部分炎症影吸收较快。 部分患者在疾病后期出现肺间质改变或纤维化,表现为网格状、 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 索条影。
推荐意见3:
流感患者出现肺部影像学表现,往往提示病情危重, 需住院治疗或监护病房救治。 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 其肺部影像学表现不具备特异性 , 病变程度和范围与病情严 重程度相关。 证据等级Ⅱ,推荐强度 B
( 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 ; 重症患者肺组织或分泌物标本培养病毒滴度高。
推荐意见2: 流感患者常有发热、肌肉疼痛、头 痛、倦怠等全身症状 , 而咽痛、流涕和鼻塞等局部症 状轻微。 流感病毒引发多种并发症 ,并加重慢性基 础疾病。 证据等级Ⅱ ,推荐强度 B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HAI)
➢重症患者短期内迅速进展成ARDS、ARF,可并发心力衰竭,病死率高。少数患者可
出现烦躁、谵妄等精神神经症状。
➢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血小板计数减少、转氨酶升高;重症患者可见白
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病理研究结果表明 , H5N1 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并可在胎儿肺内大量复制。
甲型H7N9禽流感
并发脑病时表现为脑内血管阻塞、微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和水肿 , 尤其以脑中线区 深部核团、脑干部位明显。
并发心脏损伤时可出现心肌细胞肿胀、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坏死等炎症反应
季节性流感
主要由甲型 H1N1、H3N2 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 , 潜伏期多为 1 - 3 天。 毒血症症状:急骤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发热:常在数小时至 24 小时达高峰 ,可达39 - 40度,甚至更高或伴有寒颤 ,可伴有干咳、 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 眼部症状:眼结膜充血 消化道症状:胸骨后不适以及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 无并发症者病程多呈自限性,第 3 - 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 ,全身症状好转 ,但咳 嗽和疲倦 感可迁延多日 ,恢复常需 1 - 2 周。
流行性感冒 课件
流行性感冒课件流行性感冒(Influenza,也被称为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通常通过空气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的人。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例如H1N1和H3N2,这些亚型是根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种类命名的。
流感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病毒后的一周内出现,但有时也可能在感染后长达两周的时间内出现。
流感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例如普通感冒和RSV呼吸道病毒感染,因此诊断流感需要医生的诊断和实验室检测。
流感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并减轻流感症状的严重程度。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避免拥挤的场所等,也可以帮助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流感的治疗通常包括休息、饮食均衡、保持水分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流感症状,例如发热和咳嗽,但这些药物并不能治愈流感。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总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但通过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减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大家怀疑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因此每年的流感疫苗都会针对最有可能流行的亚型进行预防。
除了接种疫苗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感染。
此外,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由于流感病毒的存活能力较弱,一般的清洁和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
对于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来说,流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2024年流行性感冒课件
流行性感冒课件一、概述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也是流感大流行的罪魁祸首。
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流行广泛。
每年流感季节,全球有数亿人感染流感,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二、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病毒排出,周围人群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而感染。
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即感染者接触物体表面上的病毒,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而感染。
三、流感的临床表现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最长可达7天。
患者常出现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包括:1.发热:体温可达到39-40℃,持续3-5天;2.咳嗽:干咳或伴有痰液;3.喉咙痛:吞咽时明显;4.鼻塞、流涕:初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涕;5.肌肉酸痛、关节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有关节痛;6.疲劳、头痛:全身无力,头痛明显;7.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四、流感的诊断与治疗流感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确诊流感后,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重病例需住院治疗。
五、流感的预防1.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流感季节前接种;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积聚;4.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患者:流感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外出,避免传染给他人;5.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六、流感的大流行流感大流行是指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导致严重公共卫生事件。
流感大流行通常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等。
2024年度流行性感冒精品PPT课件
疫苗接种与药物预防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率和重症发生率。疫苗种类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 ,接种对象主要为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高危人群。
药物预防
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Tamiflu)等可用于治疗流感,但需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开始使用才有效 。同时,中药如板蓝根、金银花等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流感的辅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预防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2024/3/24
10
03
CATALOGUE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治疗
2024/3/24
11
对症治疗与护理
解热镇痛
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等,缓解患者疼痛和发
热症状。
2024/3/24
止咳祛痰
应用止咳祛痰药物,如 右美沙芬、氨溴索等, 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
氧疗
护理
对于重症患者,给予氧 疗以改善低氧血症。
2024/3/24
8
社区防控策略
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及 时发现并报告流感病例。
2024讲座等形式普及 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居民自我 防护意识。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 间。
实施隔离措施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 少病毒传播。
流行性感冒精品 PPT课件
2024/3/24
1
目 录
2024/3/24
• 流行性感冒概述 •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治疗 •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与危害 •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与展望
2
2024/3/24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修订版)完整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修订版)完整版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和流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全国既往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即将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1 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为RNA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 min可灭活。
2 流行病学2.1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 d,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2.2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2.3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2.4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BMI=体重(kg)/身高(m)2];(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最新)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最新)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和流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全国既往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即将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二)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m)2];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流行性感冒知识和预防措施PPT课件2-2024鲜版(1)
流行性感冒知识和预防措施PPT课件2•流行性感冒概述•流感病毒及变异目录•预防措施与建议•疫苗接种与药物治疗•患者管理与康复指导•总结与展望01流行性感冒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
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产生的飞沫。
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咳嗽、喉咙痛、肌肉或关节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等。
流行特征与危害流行特征流感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从而引起流感的周期性流行。
危害流感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流感大流行时,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公共卫生压力。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后风险更高。
02流感病毒及变异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禽类、猪等多种动物,引发全球大流行。
表面抗原(H和N)易发生变异,导致免疫逃逸。
B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引起局部流行。
抗原性相对稳定,变异速度较慢。
C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症状轻微。
抗原性基本稳定,很少发生变异。
抗原漂移病毒表面抗原小幅度变异,导致人群免疫力降低。
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
01抗原转变02病毒表面抗原大幅度变异,形成新的亚型。
03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易引发大流行。
1 2 3影响因素动物宿主(如禽类、猪)中的病毒基因重组。
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选择压力。
01发现途径02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病毒变异情况。
03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发现和鉴定新型流感病毒。
应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流感监测和病毒基因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医院门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被列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丙类传染病。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
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状相对较轻。
秋冬季节高发。
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发病原因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
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
此外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也会出现病毒排毒周期延长的现象。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
流行特征①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常沿交通线传播。
通常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率。
②流行规律: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
③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多数为2-4天。
多发群体流感多发于活动范围较大或聚集性活动较多的青少年和青壮年,机体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儿童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成重症病例而致命。
疾病表现单纯型流感:最常见,常突然起病,畏寒39-骨后不适等。
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肺炎型流感: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部可闻及湿啰音。
可分离出流感病毒。
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中毒型流感:极少见,表现为高热、管内凝血(DIC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2-3天即可恢复。
特殊人群流感临床表现①儿童流感: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
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②老年人流感:65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
因老年人常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
③妊娠妇女流感: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发病2天内未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
[4]④免疫缺陷人群流感: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紫绀,病死率高。
并发症细菌性肺炎发生率为5-15%。
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其他病原菌感染所致肺炎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对流感患者的肺炎经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其它病毒性肺炎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发生率高,并可使病情加重,临床上难以和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区别,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Reye综合征(瑞氏综合征)偶见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者。
主要表现为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
发病机制不清楚。
心脏损害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
可见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心电图异常,而肌钙蛋白异常少见,多可恢复。
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在流感中罕见。
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升高。
诊断鉴别辅助检查外周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支气管纹理增多的支气管感染征象,重症患者可出现肺部浸润性病变或胸腔积液,甚至融合成片。
诊断标准采取分层诊断原则。
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流感早期散发病例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需要考虑流感的临床情况(1)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要考虑是否为流感:①发热伴咳嗽和/②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③婴幼儿④老年人(年龄≥65岁)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出现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未伴发热。
⑤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2)在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追踪到与流感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如患者发病前7天内曾到有流感暴发的单位或社区;与流感可疑病例共同生活或有密切接触;从有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归来等。
需要安排病原学检查的病例若有条件,对出现以上情况的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以求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普通感冒: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
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与轻型流感鉴别相对困难,确切鉴别需行病原体的相关检查(见上文)。
普通流感的流感病毒相关检查呈阴性。
流感伤寒型钩体病:夏秋季多发,有疫水接触史,临床除发热外,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显凝实验检测抗体,若抗体效价为1:400以上增高,考虑该病,通过血培养可诊断。
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
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
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急性扁桃体炎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培养可呈阳性,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下呼吸道感染: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
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原学检查可资确诊。
其他非感染性疾病:流感还应与伴有发热,特别是伴有肺部阴影的非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如结缔组织病、肺栓塞、肺部肿瘤等。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虽然有资料表明发病48小时后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亦可以有效,但是大多数研究证明早期治疗疗效更为肯定。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
在我国上市的有两个品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能有效缓解流感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并有可能降低某些人群的病死率,特别是在发病48小时内早期使用。
(2)(2)M2离子通道阻滞剂:阻断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但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度头痛等,多见于金刚烷胺;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大多比较轻微,停药后可迅速消失。
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
主要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治疗并发症。
合理应用有关药物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于流感病毒的治疗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在存在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解热剂阿司匹林的应用又可招致瑞氏综合征得发生,所以在处理流感患者发热时易选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大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
重症病例的治疗重症病例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休克),需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液体复苏或机械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