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含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感知内容,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导语设计播放电视剧《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断。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明确: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重点】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做学案之前,读两遍课文。
完成以下任务:⑴标段落序号;⑵勾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⑶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浏览学案内容,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再次认真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导学案的题目。
【资料链接】1.作家作品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的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
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
诗集: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2.作者介绍。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
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
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
《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二课时(导学案部编版)
第2课《说和做》导学案第二课时1.揣摩品析精彩词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活动一:品析词句,感受学者形象1.提出学习要求:文章第3段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时的情景进行了详细描述,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第3段,完成下列任务。
(1)圈画出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学者形象。
2.圈画品析四字短语。
请同学们再次精读第3段,完成以下任务。
(1)圈画出第3段中富有表现力的四字短语,并在全班分享交流。
(2)细品这些四字短语,并揣摩其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形象。
(3)说说四字短语的运用体现了本文怎样的语言风格。
3.创设情景,合理想象请同学们根据下列情景,发挥合理想象,还原一次闻一多先生做研究时的情景。
情景: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要求:尽量遵从原文,合理想象,并尝试运用文章中的四字短语来表达。
◆活动二:合作探究,感悟革命家形象1.归纳学习方法。
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感悟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学习方法。
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方法来精读课文第15—18段,体会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形象。
3.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4.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朗读提示:(1)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2)注意读出四字短语所包含的精神和气势。
(3)体会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不畏牺牲的革命家精神。
◆活动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朗读闻一多的《红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红烛逋唬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完整版)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完整版)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教(学)反思:二、2、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
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
既往,过去。
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
迥:远。
【合作探究】1.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2.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5.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6. 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7.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8、①“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9、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10、①“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一课时(导学案部编版)
第2课《说和做》导学案第一课时1.梳理行文思路,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和精当的选材。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1.了解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闻家骅,字________,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________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主要经历:1912年考入________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________》;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________》;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
是闻一多的________,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________”。
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________》,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交很深。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4.加点字注音地壳._____仰之弥.高_____ 兀.兀穷年_____ 校.补_____ 锲.而不舍_____ 沥.尽心血_____赫.然_____ 炯.炯目光_____ 群蚁排衙._____ 函.寄_____目不窥.园_____ 迥.乎不同_____ 漂.白_____ 警报迭.起_____ 气冲斗.牛_____◆活动一:导入新课,初识人物1.听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在这首歌中,你们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2.初识人物学生阅读教材课下注释中闻一多的简介,设问:结合闻一多先生的简介,你觉得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初一语文下第2课说和做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初一语文下第2课说和做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说和做【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聚焦】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这些描写的什么作用?①“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难点突破】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走进作者】臧克家,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主要代表作有《难民》、《有的人》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黎明鸟》。
长诗:《自己的写照》等。
1932年以一篇《老马》成名。
【背景追溯】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出版过诗《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拓展链接】闻一多挽联①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周恩来、邓颖超挽李公朴、闻一多联)②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汇万分悲愤,一心一德反独裁。
(毛泽东挽李公朴、闻一多)【自主学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衰微()赫然()迭起()高标()弥高()校补()目不窥园()2.辨析下列字形籍:()锲:()迥:()藉:()契:()炯:()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说和做》精品导学案(word版)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
除了起到承接上个课时、转接下课时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些重点的计算知识和转化相应的课时。
本单元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具体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高效课堂的设计和转化过程中,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学习兴趣之于学生,是非常重要而且更加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讲,环节上的应用更加大了不同学生之间互相弥合的意义。
《说和做》导学案学习目标:1.收集臧克家、闻一多有关资料,积累生字词语。
(重点)2.速读课文,概括文中主要事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表里如一、嫉恶如仇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重点)2.揣摩文中精致凝练、富有诗意的语句,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叙述、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学习重点:品味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2节课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预习学习。
1、了解作者。
课文的作者是,1905年出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被誉为“”。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我国伟大的、、,著作收在《》中。
2、熟读课文。
给课文标上段落序号。
3、拼写词语。
给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词语注上拼音;每个词语抄写5次;在课文中划出词语所在的句子,会读会写。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 bùshě( )。
2、他要给我们shuāi wēi(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wùwùqióng nián( ),lìjìn xīnxuè( )。
4、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èrán( )而出5、他qián xīn guàn zhù( ),xīn huìshén níng( )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说和做》导学案设计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闻一多先生及作者臧克家的有关史实。
2、巩固速读的方法,通过找关键句段来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他的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3.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4.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揣摩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闻一多先生及作者臧克家的有关史实。
2、巩固速读的方法,通过找关键句段来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他的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3.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学习难点】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揣摩其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任务一:检查预习,字词学习。
自主检测一:衰微()小楷()弥高()沥尽心血()迥乎不同()气冲斗牛()浠水()目不窥园()无暇()函.寄(_______)卓.越(_______)慷慨.淋漓(_______)迭.起(_______)硕.果(_______)群蚁排衙.(_______)地壳.(_______)赫.然(_______)兀.兀穷年(_______)潜.心贯注(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1.shuāi kǎimílìjiǒnɡdǒu xīKuī xiá hán zhuó kǎi dié shuò yá qi ào hè wù qián qiè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
(1)诗兴不作.:(2)锲.而不舍:(3)群蚁排衙:(4)兀兀..穷年:(5)迥.乎不同:(6)一反既.往:(7)潜.心贯注:(8)气冲斗牛:【参考答案】(1)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说和做》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课文《说和做》的内容和主要人物;2.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3.学习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导学内容:一、导入新课老师先让学生围绕“说和做”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然后引出今天的课文《说和做》。
二、预习导航1.学生自读课文,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词。
2.老师介绍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人物。
学生记下关键信息。
三、阅读导学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
2.学生回答一些基础问题,检查理解情况。
3.老师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学生记录下来。
四、重点词语和短语1.包含“说”的词语:说服、说辞、说理、言语、说法、谈话等。
2.包含“做”的词语:做事、做法、做主、做人、做作、行动等。
3.短语:和蔼可亲、理解他人、从不、绝不、决不、乐在其中、信任、勇敢地。
五、理解导向1.学生逐段解读课文,记下主要内容。
2.按照文章的结构(开头、主体、结尾)进行整理。
3.学生完成一些阅读理解练习,检查理解情况。
导学输出:1.学生掌握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汇。
2.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了写作能力。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设计,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同时学习和掌握了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点。
并且通过解读文章和完成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
六、写作练习下面是一个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说和做》为标题,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完成一篇文章。
《说和做》在我们的生活中,说和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说和做,我们展示出了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
有些人热情和蔼可亲,他们总是用友善的言语来与人交流,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
而还有一些人,他们的说话方式缺乏尊重和耐心,常常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说和做 (含答案)学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一、了解闻一多,臧可家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
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代表作有诗集是《烙(lào)印》,其短诗《有的人》、《老马》被广泛传颂,被誉为“农民诗人”。
2000年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2004年2月5日去世,享年99岁。
闻一多与臧克家:臧克家成为青岛大学的正式学生,与闻一多先生有著直接的关系。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导学案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2课】
。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答:
。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答:
。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答:
。
6.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答:
。
7.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
多音字:
二、基础知识:
1、课后读读写写:
梳头抱歉秩序深宵伴侣小楷硕果
卓越迭起澎湃大无畏锲而不舍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心不在焉慷慨淋漓气冲斗牛
补充:
衰微弥高赫然兀兀穷年迥乎不同
潜心贯注群蚁排衙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
多音字:
校:校订校规
壳:弹壳地壳
藏:宝藏躲藏
行:行动行列
钻:钻研钻石
劲:劲头遒劲
济:人才济济同舟共济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掌握文中多个成语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概括文中典型事例,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一、作者、内容简介:
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后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臧克家与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2.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概括文中典型事例,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说和做导学案2
《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二一、研讨课文第一部分:读1--7段,思考并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开篇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2、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详略安排怎样?3、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行?二、研讨课文第二部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8-20段,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1、作为革命家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2、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行?3、课文结尾两段有什么作用?三、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与“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请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四、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1、第3段“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五、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
请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6、“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像地壳寻求宝藏。
”六、议论在本文的作用是什么?七、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八、概括主题思想九、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2、选材精当3、精于剪裁4、夹叙夹议5、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富于音乐美。
(1)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兀兀穷年”等词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2)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他,是口的巨人。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及答案
《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I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
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
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一闻一多先生。
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典籍(j D慷慨(kdngkai)迭(diQ)起赫(hP)然淋漓(linli)目不窥(kui)园兀兀(wu)穷年沥(li)尽心血无暇(xid)及此迥(ji&ng)乎不同仰之弥(mi)高锲(qiP)而不舍炯炯(ji&ng)目光2.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亥【」;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3•作者链接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
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2 说和做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资料链接:臧克家(1905~2004 ),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闻一多,本名家骅(huá)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自主学习衰微()赫然()迭起()卓越()锲而不舍()小楷()沥尽心血()慷慨淋漓()迥乎不同()目不窥园()望闻问切:兀兀穷年:整体感知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3.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4.闻一多先生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学术,目的是什么?(原文答)5.说说闻一多先生的前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合作探究1.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的两句话有什么作用?2、作者选取作为学者研究学问上的三件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说”的内容与目的是什么?语句赏析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完整word)《说和做》导学案
《说和做》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积累重点字词(音形义).2、识记作者常识.3、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方法与过程:1、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法指导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当的抒情议论,使这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这些特点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应仔细加以揣摩。
学习本文,还要注意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染力和音乐美的语言。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现代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七年级《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教(学)反思:二.2.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
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
既往,过去。
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
迥:远。
【合作探究】1.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2.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5.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6. 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7.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8.①“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9.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10.①“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本文生字词》,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知识链接】1.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学习过程】一、自究1.给下列字词注音: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气冲斗.牛()二、互究听读课文: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研读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典 jí()狼 jí()shuāi微()2.给加点字注音。
慰藉.()蕴藉.()钻.探()地壳.()尽.量()漂.白()校.补()校.对()校.场()剽.悍()3.成语填空。
潜心()注心会神()()而不舍()尽心血一反()往()乎不同群蚁排()无()及此【课后反思】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教与学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像。
(2)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预习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所认识的闻一多: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 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教师补充: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沥尽心血()仰之弥高()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1)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二、
2、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
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
既往,过去。
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
迥:远。
【合作探究】
1.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
2.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4.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
6.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7.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革
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8、① “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表现了
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9、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10、①“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 20 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 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③“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④“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⑤“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
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展示提高】
1.直接点题。
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3.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说了再做,做了再说”
4.说明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5.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表现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