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最新整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debea3561252d381eb6e05.png)
5.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点拨:注意三点: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
二、类文阅读6.反动派特务们革命人民7.排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8.李公仆本人像李公仆一样的革命者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9.D.点拨:注意段落的整体把握。
10.对革命人民战胜反动派、争取民主自由的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1.闻一多先生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积极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学习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点拨:要重视对比阅读、注重知识迁移,提高阅读及分析能力。
三、中考实战12.活动一:示例:“颂歌献给党”红歌电视大赛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
活动二:示例:(1)“光辉岁月”诗歌朗诵会(2)“幸福生活”征文比赛(3)“红色经典”故事会(4)“颂歌献给党”歌会活动三:示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这是一段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这是一段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这是一段走向胜利的伟历程。
从今天起,校刊将推出“伟大历程”专栏,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同学们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13.(1)示例:①滇池现在仍然污染严重,您付出了家庭的惨重代价,您认为值得吗?②您已经60多岁了,每一周就要绕滇池走一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③您花光了所有积蓄,清贫一生,您觉得值吗?④妻子离您而去,您现在觉得孤独吗?⑤您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后,有什么感想?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点拨:与张正祥不平常的事迹有关,言之成理即可。
(2)示例:如①对同龄人: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为“创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4e155c4b35eefdc9d3331d.png)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感知内容,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导语设计播放电视剧《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断。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明确: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附答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9b223d3968011ca30091bc.png)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编制:杨梅三维目标:1、积累掌握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读音与用法。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请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
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赏析文章的语言美3、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叙述中的描写的运用及作用、关键词语。
学法指导1.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已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激疑探究法抓住文章的线索:说和做,前后对比赏析,主动质疑问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掌握本文的选材角度。
作者链接: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了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诗集《从军行》、《淮上令》、《春风集》等。
背景回望: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相知很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着和革命家的光荣是事迹。
相关常识:在西南联大期间,闻一多就一直埋头于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除了吃饭上课之外,难得下楼一次”。
郑天挺回忆说:“我和闻先生是邻居,闻先生十分用功,除上课外轻易不出门。
饭后大家去散步,闻先生总不去,我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成了闻先生一个典故,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犹之古人不窥园一样,是形容他读书专精。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案(2课时,含答案)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案(2课时,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7eb7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e.png)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及其手法,探究语句的内涵,揣摩其表达效果。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品格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学习难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并从中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学习资料1.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
1905年出生于山东诸城。
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受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很大。
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
有《从军行》《泥淖集》《淮上吟》《泥土的歌》《十年诗集》《古树的花朵》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务。
2.背景资料(1)闻一多先生,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青岛大学、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闻一多先生不顾劝阻,参加并主持了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
会后他在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害。
(2)闻一多先生创作了《七子之歌》。
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中的第一首《澳门》传唱大江南北,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
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的“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许多屈辱后,更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与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72312c168884868762d6c5.png)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与答案【学习目标】1、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3、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课前预习】一、资料链接:1、: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本名家骅,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09deaa98271fe910ef9e8.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重点】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做学案之前,读两遍课文。
完成以下任务:⑴标段落序号;⑵勾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⑶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浏览学案内容,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再次认真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导学案的题目。
【资料链接】1.作家作品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的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
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
诗集: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2.作者介绍。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
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
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
《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4e155c4b35eefdc9d3331d.png)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感知内容,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导语设计播放电视剧《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断。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明确: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完整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完整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57237e53a580217fcfe5a.png)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 •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
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
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一一闻一多先生。
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1 .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典籍(j 1)慷慨(k a ng k①i 迭(di⑥起赫(he)然淋漓(I i n I目不窥(kui)园兀兀(w⑪穷年沥(I 1)尽心血无暇(xi①及此迥(ji o ng乎不同仰之弥(mi)高锲(qi e而不舍炯炯(ji o ng目光2. 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3. 作者链接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
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 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
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4. 背景链接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f18a458fb770bf68a5564.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说和做》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重点】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做学案之前,读两遍课文。
完成以下任务:⑴标段落序号;⑵勾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⑶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浏览学案内容,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再次认真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导学案的题目。
【资料链接】1.作家作品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的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
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
诗集: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2.作者介绍。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
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
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
《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导学案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导学案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2课】](https://img.taocdn.com/s3/m/def6ffccb90d6c85ed3ac6e0.png)
。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答:
。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答:
。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答:
。
6.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答:
。
7.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
多音字:
二、基础知识:
1、课后读读写写:
梳头抱歉秩序深宵伴侣小楷硕果
卓越迭起澎湃大无畏锲而不舍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心不在焉慷慨淋漓气冲斗牛
补充:
衰微弥高赫然兀兀穷年迥乎不同
潜心贯注群蚁排衙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
多音字:
校:校订校规
壳:弹壳地壳
藏:宝藏躲藏
行:行动行列
钻:钻研钻石
劲:劲头遒劲
济:人才济济同舟共济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掌握文中多个成语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概括文中典型事例,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一、作者、内容简介:
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后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臧克家与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2.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意;概括文中典型事例,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3af90fc4ffe473268ab82.png)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本文生字词》,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知识链接】1.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学习过程】一、自究1.给下列字词注音: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气冲斗.牛()二、互究听读课文: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研读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典 jí()狼 jí()shuāi微()2.给加点字注音。
慰藉.()蕴藉.()钻.探()地壳.()尽.量()漂.白()校.补()校.对()校.场()剽.悍()3.成语填空。
潜心()注心会神()()而不舍()尽心血一反()往()乎不同群蚁排()无()及此【课后反思】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完整版本说及做导的学案包括答案.doc
![完整版本说及做导的学案包括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c0d66c28ea81c758f578f8.png)
学习内容 2. 说和做主备初一组使用者审核教研组课型新授时间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难点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学习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衰微()赫然(疏懒()弥坚(兀兀穷年()校补(炯炯目光()函寄(迥乎不同()警报迭起()迭起()窥视()酗酒()无暇())校补()诗兴()地壳()仰之弥高())锲而不舍()赫然()沥尽心血())群蚁排衙()漂白()目不窥园())气冲斗牛()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目不窥园一反既往潜心贯注慷慨淋漓诗兴不作衰微赫然兀兀穷年:迥乎不同: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 查)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
作者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成名。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② 闻一多,原名,著名、、收在中。
,被誉为, 1932。
湖北浠水人。
著作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 查)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6、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 查)1、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作为革命家: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划横线部分的意思。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3783226c175f0e7cd137e8.png)
《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期 间,他积极
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 士。在李公朴追悼
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
英勇牺牲!
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和知己,两人友情深厚。著名诗人,代表作《老马》,诗集
闻一多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 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 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 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 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
的青年听得到。
8、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9、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
10、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划横线部分的意思。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③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3 共计 2 课时
课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二、
2、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
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
既往,过去。
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
迥:远。
【合作探究】
1.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
2.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4.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
6. 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7.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
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8、①“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9、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10、①“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③“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
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④“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⑤“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展示提高】
1.直接点题。
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3.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说了再做,做了再说”
4.说明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5.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表现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