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导学案+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包身工
20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她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但她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也不能拥有自己——这就是包身工。从20世纪的30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夏衍(1900~1995),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成就: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新中国成立后夏衍把茅盾的文学名著《林家铺子》和鲁迅的《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
本文写于1935年。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的国统区的黑暗。那时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民生活极为困苦。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度日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而资本家为了摆脱罢工的威胁,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文章是作者在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下,深入工厂实地观察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点。因为它是“报告”,要求反映事实,所以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包身工》就是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1.识记字音
2.近义词辨析
(1)抱怨·报怨
(2)营利·盈利
答案(1)①报怨②抱怨(2)盈利营利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解释相关成语。
(1)唐朝后期的皇帝过得很惨,生杀予夺
....、大政方针不是出自宦官,就是出自
藩镇强帅,朝廷都是别人的朝廷。()
解释:
(2)教室里桌椅摆放十分整齐,横七竖八
....,真是横看横成行,竖看竖成列。() 解释:
(3)我反正已经尽力了,考上考不上还是一听天命
....吧。()
解释:
(4)我们班同学凡事都抱成一个团,干事里应外合
....,集体荣誉感就是强。() 解释:
(5)当记者问到在中网的ATP选手中有没有她的偶像时,郑洁不假思索
....地说:“有呀,他就是莫亚!”()
解释:
答案(1)√“生杀予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2)ד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3)√“一听天命”指完全听从上天的安排。
(4)ד里应外合”指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5)√“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陈迹”
“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活,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甘红英原是四川一名女教师,因幼儿园停办南下打工。
(6月2日《南方都市报》) 1936年夏,剧作家夏衍发表了他一生唯一的报告文学《包身工》,我在语文课本上读过,对吃人的包身工制度深恶痛绝。现今读甘红英之死,越读越像读一篇新版《包身工》。包身工们在日本人办的工厂“三井系”里,“生活如猪猡”,
宿舍是“七尺阔,十二尺深”,平均居住面积0.6个平方;甘红英的宿舍宽敞些,但“房间外侧临近臭水沟,异味很大,屋里肮脏杂乱,连一盏灯都没有”。包身工4点1刻起床,5点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时,下午6点收工,每天12小时强劳动;甘红英连续三天工作都超过了14小时,最后一天“坚持不住了”,是10小时20分钟。包身工面临“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三大危险;“甘红英们”被打的危险基本可以排除,但扣工资、开除还是家常便饭。包身工“生死疾病,听天由命”,甘红英的生命权也没有多少保障,以至于劳累死亡。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和国度,有强大的政府和公正的司法为累死的甘红英讨“说法”,有如我一样疾恶如仇的时评作者为她鼓与呼。
就在昨天的《南方都市报》上,也有一个员工劳累致死的报道:深圳华为公司25岁的四川员工因长期加班,劳累过度死亡。这种“巧合”,似乎告诉我们还有多少私企的员工在过度透支自己的生命。也许有人说,他们是为了生存,多挣工资。可报道分明告诉我,三、四两个月,除去伙食费,甘红英净收入1700元,月工资只有850元。在私企打工,你不按工厂的“纪律”加班,老板一罚款,你是所得无几的。
一个月前的“五一”节期间,媒体报道了各地的劳动保障部门纷纷提醒劳动者莫忘加班费、要维权等。今天的《信息日报》就有一条工人维权的新闻——《10名工人拒绝超时加班,被指煽动“罢工”遭解雇》,看标题,就知道结果了。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今天个别企业的个别老板又何尝不是把工人当作廉价的机器?《劳动保障法》在许多工厂是不管用的。不知劳动保障部门有没有办法对付这些黑心的企业?
1959年,夏衍先生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才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该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想好好睡上一觉”的甘红英终于永远地睡去了,已经作古的夏衍先生假如在另一个世界采访甘红英,知道距上海的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