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安徽舒城千人桥中学-上高二历史月考试卷[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要求公众帮助军队及巡警维护地方治安
1819年《六条法令》
欢于洛安法官在处理进法方面更大的权力进一步限制公共集会的权利,增加期刊、出版物的印花税
A.工人阶级已成为独立政治力气B.暴力革命是工人抗争的主要手段
C.工业化伴随着尖锐的社会冲突D.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依旧大行其道
【10题答案】
【答案】C
11.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更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A.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的开通B.工业革命提升民众的消费实力
C.全球商品贸易网逐步形成D.机械化生产增加了蔗糖的产量
【8题答案】
【答案】C
9.近代以来,亚、非、拉美很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拓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A.美国和欧洲联盟既合作又斗争B.世界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更
C.冷战在资本主义世界愈演愈烈D.美国霸主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28题答案】
【答案】D
29.1957年10月4日,苏联胜利放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迈出了人类探究太空的第一步。消息传开,引起美国人危机感,美国人不信任其他国家能够在空间技术上超过他们,这一事务让他们既震惊又胆怯。美国一些教化界人士认为苏联的领先,主要是理科教化的胜利,因此认为美国的教化必需改革并提高难度。这说明
A.精确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B.成为战胜国要求得到赔偿的借口
C.代表公理已经完全战胜了强权D.能够确保战后的和平稳定秩序
【16题答案】
【答案】B
17.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和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改革和革命
评价
A.日本明治维新

安徽省舒城千人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舒城千人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千人桥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

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

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

这表明孔子在教学中强调:A.“仁者爱人”B.“有教无类” C.道德教化D.环境育人2.黄仁宇先生曾统计《汉书》中关于西汉时期皇帝颁布的“罪己诏”记载竟达三十三次之多。

这些“罪己诏”的颁布是受下列何人的思想影响: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董仲舒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理为万物本源B.宇宙便是吾心 C.天理即是人性D.有理而后有气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挑战封建礼教B.主张男女平等C.反对迷信孔子 D .揭露儒学虚伪5.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讨论,下列结论明显错误的是: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数学著作B.《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C.《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D.《本草纲目》——明朝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6.近代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下列对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B.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C .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D .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7.网友“胖不墩儿”通过新浪微博发布系列漫画,将京剧与美食巧妙地“混搭”在一起(图1)。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安徽省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

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

这说明当时()A. 受禅让制的影响B. 开始实行察举制C. 禹仍然维护禅让制D.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 有学者指出,周代的中央行政体制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因此周代的国家政体,准确地说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可称为君主分封制。

据此可推知,周代()A. 实行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B. 实现了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 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国家D. 协调了中央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3. 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 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 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 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D. 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4. 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

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 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 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D.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5.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 强化了经济控制C. 开通了丝路贸易D.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6. 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 宗法制度再度复兴B. 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C. 士族享有政治特权D.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7.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

安徽省舒城千人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安徽省舒城千人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千人桥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

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

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

这表明孔子在教学中强调:A. “仁者爱人” B. “有教无类” C. 道德教化 D. 环境育人【答案】C【解析】孔子在古琴方面的造诣很高,他能自己作曲,并把悲哀与欢乐付诸琴韵之中。

孔子把琴艺亲自传授给弟子,他的教学内容,可称为“诗、书、礼、乐”。

“礼”是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即取得和谐。

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环境育人的信息,排除ABD。

2. 黄仁宇先生曾统计《汉书》中关于西汉时期皇帝颁布的“罪己诏”记载竟达三十三次之多。

这些“罪己诏”的颁布是受下列何人的思想影响:A. 孟子B. 荀子C. 庄子D. 董仲舒【答案】D【解析】“罪己诏”是皇帝认为自然灾害发生是因为自己的统治或者行为触犯了上天,上天以自然灾害的形式降祸于自己和百姓,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如果天降灾害,是对君主犯错误的一种惩罚,所以这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主张一致,答案为D;孟子、荀子和庄子的思想不涉及天人感应,排除ABC。

3.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 理为万物本源B. 宇宙便是吾心C. 天理即是人性D. 有理而后有气【答案】B【解析】题干中乙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宇宙便是吾心”强调了“心”是宇宙的本源,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B正确;BCD是客观唯心主义,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南宋时期理学发展到心学,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世界的本源是心,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关于古希腊公民大会与城邦政体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公民大会是城邦的附属机构 B.公民大会的权力多少决定城邦政体的性质C.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D.公民大会是城邦决定国家大事的唯一机构参考答案:B略2.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参考答案:考点:冷战结束.分析:本题考查冷战结束,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主要表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演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迅速增长.2、具体原因:(1)欧共体的建立增强了西欧抗衡美国的实力,是帝国主义阵营开始瓦解;(2)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3)20世纪60年代苏联挑起中苏边境纠纷,两国关系走向对抗,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4)第三世界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3、直接原因:苏联解体是两极格局解体的直接原因.解答: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项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D正确;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故B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故C错误.故选D.3.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于提倡A.理解和体贴他人 B.人们应贵贱有序 C.君主要严于律己 D.人际关系要和谐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制天命而用之”3.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4.下列引文能够反映出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是A.天道自然无为 B.以无事取天下C.天法道,道法自然 D.祸兮,福之所倚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A.儒、道、墨、法 B.道、法、墨、儒C.法、儒、道、墨 D.墨、儒、法、道6.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7.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刑杀8.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

安徽省舒城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无答案)(new)

安徽省舒城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无答案)(new)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统考高二历史(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审题: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50分)1、“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

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A.重农抑商政策B.农业生产技术C.土地私有制度D.农业管理方式2、右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

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

这反映出清代()A。

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B。

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D。

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3、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广B。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5、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

”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

南北朝时期 D。

隋唐时期6、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舒中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统考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

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

据此可知汉代以后A. 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B. 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C. 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D. 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答案】D【解析】秦汉时期是两餐制,汉代以后实行三餐或者四餐,主要是汉代以后物质生活较为发达,导致民众用餐次数增多,故D项正确;材料饮食增多不能说明健康水平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并不是越来越贫困,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故C项错误。

2.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

商店可以随处开设。

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

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

这表明北宋汴京A. 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B. 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C. 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商品D. 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答案】A【解析】【详解】“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

商店可以随处开设。

市民面街而居”说明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坊市制度的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交易额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商品没有来源于国外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坊市制度的界限被打破信息,没有说明商业税收信息,故D项错误。

3.“形势户”为有田产有势力的人,这部分人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偷逃税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太祖诏令“诸州府并置形势版簿,令通判专掌其租税”。

形势版簿单独设置,专人主管。

南宋时改为用红笔在税租薄中特别加注“形势”二字以作区别。

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A. 通判以征收税租为主要职责B. 大地产制发达C.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濒于解体D. 田庄经济开始兴起【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形势户’为有田产有势力的人”以及材料反映的政府针对“形势户”采取的特别征税措施来看,宋朝时期拥有大量田产的人较多,说明这一时期大地产制发达。

安徽省舒城县龙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舒城县龙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秋季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图是一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思想流派时整理的示意图,这一思想流派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2、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那么事异,事异那么备变。

”这个流派应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3、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

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西学东渐的影响B .资本主义萌芽开展C .经济重心的转移D .文化政治中心东迁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经世致用D.民主科学 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论述说明顾炎武A.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B.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6、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

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

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

”这本书是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变法通议》D.《天下郡国利病书》 7、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8、18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

【历史】安徽卓越县中联盟(舒城中学、无为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素质检测试题

【历史】安徽卓越县中联盟(舒城中学、无为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素质检测试题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舒城中学、无为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素质检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官方式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

以下各项对其评价有误的是 ( )A.科举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保障B.科举制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思想,不能与时俱进C.选拔官吏权集中到中央政府,进一步固化了社会阶层D.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以儒学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2.根据下图,清政府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B.限制省级官员的权力C.消除基层官员的冗滥D.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名额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院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主要为了 ( )A.消除联邦和各州的冲突B.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制衡大州与小州的矛盾D.保护南方黑人奴隶的利益4.将俄国革命方向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B.《和平法令》C.《土地法令》D.《布列斯特和约》5.1993年基辛格在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这里的“世界新秩序”指 ( )A.两极格局B.多极化格局C.多极化趋势D.全球化趋势6.宋代,人称“苏湖熟,天下足”,明代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这反映中国古代( )A.经济结构的变动B.东南地区经济不断衰落C.经济重心的南移D.农业区域性种植结构的变化7.1912——1920年,全国华商电厂由33家增加到70余家,发电容量由12000余千瓦增加到29000余千瓦。

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工业均衡发展B.摆脱了列强对能源的控制C.工业增速缓慢D.重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增长8.1592年,(荷兰)国会授予制图师科内利斯·克拉斯为期12年的特权,可以销售各种航海图和挂墙地图。

安徽省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二战后,丘吉尔倡议成立“欧洲合众国”,但不包括英国。

1951年,再度出任首相的丘吉尔说:“我们同欧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组成部分。

我们对它感兴趣,同其联系交往,但不能被并入或同化”。

这反映了英国()A.全面参与西欧一体化B.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C.衰退之后的复杂心态D.在欧洲主导地位的巩固2.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等等。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具有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C.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D.彰显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3.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牙在对日贸易中获得的白银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B.西班牙在与墨西哥贸易中获得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C.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D.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据某书记载:“盖自汉末以来,直至隋朝为止……考之史册,陶瓷之业,除一二例外者外,似无多大之进展。

”下列技术进步属于这一时期“例外者”之列的是()A.秘色瓷的出现B.白瓷的烧制C.青花瓷的出现D.彩瓷的制作5.下表为1867~1879年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比重统计表。

(单位:千海关两)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C.对外贸易出现大量的顺差D.外贸收入被鸦片贸易大量吞噬6.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段时期,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约20万元。

这一时期是()A.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B.1895—1913年C.1912—1919年D.1937—1949年7.张謇主办的南通大生纱厂,是依靠张之洞创办湖北官纱局时廉价转让的纱锭打下的基础。

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中学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中学高二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千人桥中学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组卷人: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在每小题列车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对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A.“孔府”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B.唐太宗尊称孔子为“宣父”“亚圣”C.“圣人之家”所在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D.孔子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主流思想2.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

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这主要反映()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3.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4.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5.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6.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 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A.亚里士多德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柏拉图8.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计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2.某同学搜集到明代的土地登记簿“鱼鳞图册”,册中将土地山塘挨次排列绘制成图,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负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该图册是( )A.明朝政府奖励垦荒的证据 B.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C.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D.明朝为限制租佃关系发展而公布的地契3.明淸时期,徽州人“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商人“递废递兴,犹潮汐”,故徽州人普遍主张“以商致富,以宦贵之”,“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

这反映出当时( ) A.商人群体缺乏社会安全感B.商人为钱财从事儒学活动C.财产决定了社会群体地位D.义利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4.在西汉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随之增强,并为之后的历代王朝所效法。

其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①盐铁专卖②官营贩运③货币官铸④独尊儒术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近代中国,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

下列选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②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③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④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6.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B.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C.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意义D.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7.1927年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9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精选】安徽省舒城县_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

【精选】安徽省舒城县_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统考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

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白银资源丰富B.铁钱数量充足C.民间发行交子D.战乱后经济萧条2.2.《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3.3.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4.4.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6.6.《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千人桥中学高二年级5月份月考历史试题组卷人: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

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确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

”他旨在说明A.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D.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2.博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3.下面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这一演变是指A.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D.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4.在秦代尚书属于少府,最初只是皇帝身边任事的文书小吏而已;汉武帝时尚书权力与日俱增;汉元帝时尚书已经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

这一演变表明A. 尚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行政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C.官员评价制度发生了变化D.中朝逐渐成为了权力中心5.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B.丞相制度被废除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D.商品经济的发展6.伯罗奔尼撤战争后,雅典的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闭着嘴、不提建议”,公民大会也同样如此,甚至通过发放开会津贴的办法来吸引公民出席公民大会。

这反映了A.雅典民主政治模式的终结B.城邦至上的公民说念减弱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烦琐D.民主政治物质基础遭破坏7.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

这在当时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8. 1920XX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

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行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

“影子内阁“的设置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 B.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C.不利干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9.1820XX年2月,美国最高法院在经过复杂的辩沦后,首席法官马歇尔宣布,国务卿麦迪逊扣发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状明显违法;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据1789年国会通过的《司法法令》强令国务卿发放委任状,因为《司法法令》的有关规定本身是违反宪法的。

这体现了美国A.国务卿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B.最高法院的权力不受国会的制约C.司迭权可以制约行政权和立法权D.国会通过的法律须经最高法院批准10.《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力了”。

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B.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C.忽视了中同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D.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11.清政府宜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待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12.武昌起义爆发后,46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人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

这表明A.民主共和观念己经被军队普遍接受B.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C.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 D.军队失控和旗营涣散加速清朝崩溃13. 1937年10月,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强调“因为对外作战,首先要有后方根据地”;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公开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国民政府的上述决策A.做好了对日防御战略的准备B.反映了南京沦陷后的战略调整C.确立了支撑抗战的战略基地D.表明了政府抗战意志趋向动摇14.右图是我军某一战役的作战形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C.证明了人民力量的伟大D.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攻15. 巴黎公社被革命的追随者不断反思与总结思考其失败原因大都从以下几点出发:公社没有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没有与农民结盟并与其他地区革命团体取得联系;没有乘胜追击,使资产阶级得以恢复元气等。

这些认识A.科学完整地分析了公社失败原因B.忽视了公社所处的时代背景C.指出了成熟无产阶级政党的乘重要性D.指出公社缺乏与国际工人的联合斗争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 “人民政府应扶助合作社经济发展,……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这反映了新中国A.照搬斯大林模式B.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C.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D.确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7.建国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拥有3位副主席、2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比例达29:27 。

这说明A.中共践行了建国前的民主构想B.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C.中共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D.新中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18.1962年,溥仪自述:“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

第一次是三岁时继承先人的皇位。

第二次是1920XX,张勋在北京复辟,拥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

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把我扶上了伪满洲国皇位,这一幕在1945年结束。

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

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获得了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

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

”该材料可以说明A.溥仪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溥仪的帝王观念没有真正改变C.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广泛的民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落实19.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

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A.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B.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C.以“一个中国”为前提D.说明了国共两党对抗激烈20.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

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

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

此事件表明当时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B.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C.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D.中国己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21.1950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6%,到1954年上升到80.55%。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A.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对华封锁加剧B.中国有限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C.苏联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体现出的显著特点是A.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C.倡导睦邻友好,推进周边外交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23.英国学者珍妮·克莱格在其著作《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此处的“开花结果”指的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24.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

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

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

”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A.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B.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C.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D.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5.在美国主导下的所谓“南海仲裁”出台之后,中国政府再次阐明了非常明确的态度,不接受、不承认。

但同时强调将继续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

该材料反映了A.国际法已成为美国推行对外扩张的工具B.中国政府对国际法的蔑视,注重维护自己核心利益C.南海仲裁是西方大国试图通过国际法公平解决主权争议的尝试D.中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代替对抗解决国际争端第II卷(材料题 50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

秦设监察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立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城。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制;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千中高二月考历史第4页 (共6页)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治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材料二: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

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

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