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考:积累易错词语

合集下载

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

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

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成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使用到,在公务员考试中也时常会考察考生对常见成语的积累和理解。

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十大易错成语1、无所不至【错误用法】误认为中性词。

【解析】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没有不干的坏事。

含贬义。

【正确示例】有些人为了金钱名利,可谓是绞尽脑汁,无所不至。

2、危言危行【错误用法】把“危”理解成“危险”。

【解析】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含褒义。

【正确示例】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却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谀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3、炙手可热【错误用法】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解析】手一接近就感到热。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

含贬义。

【正确示例】炙手可热握大权,侍郎充犬吠篱边。

4、下里巴人【错误用法】容易误解为地位低下的人。

【解析】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中性词,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正确示例】毛主席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5、文不加点【错误用法】把“点”理解成“标点”。

【解析】“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正确示例】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6、不经之谈【错误用法】不经意说的话。

【解析】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经,不合道理。

含贬义,形容言论无根据。

【正确示例】现在有些书店有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7、登堂入室【错误用法】某人特别不客气。

【解析】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地步。

也作“升堂入室”,含褒义。

【正确示例】王小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登堂入室。

8、蔚然成风【错误用法】用来形容不好的事情。

【解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含褒义。

【正确示例】五讲四美在我们周围蔚然成风。

9、以己度人【错误用法】跟“推己及人”的感情色彩混淆。

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一)

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一)

言语常考易错成语1.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2.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

4.作茧自缚: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5.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记了。

6.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7.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8.翟发难数:形容罪恶极多,难以数清。

9.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谦辞,用于自己10.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于谅解。

11.无可非议:指没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12.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

1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祝将有官可做。

强调出名后得意的样子,含贬义。

14.光风霁月: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15.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16.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义。

17.咎由自取:指遭受的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18.蜂附云集:比喻人众从各处聚集。

19.云合雾集:比喻聚集迅速。

20.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21.心惊胆战: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22.毛骨悚然:意为汗毛竖起来,脊梁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23.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不安。

24.分门另类:指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强调分类处理问题。

25.人浮于事:强调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事过少。

26.不绝如缕:指声音微弱但未中断,比喻情势危急。

27.经久不息:指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停止,多用以形容掌声或欢呼声。

28.相沿不辍:指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29.伯劳飞燕: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30.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侧重说的话非常正确,能对大家产生影响。

31.标新立异: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用与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32.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1.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看问题片面,观察不细致。

2.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错点】易误解为:首先要做的事,或首要任务。

3.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4.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5.罪不容诛:比喻罪大恶极,即使杀了他都不能抵偿。

【易错点】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到被杀的程度。

6.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错点】易误解为:形容田园生活。

7.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多久。

【易错点】易误解为:曾经,不知何时,在很久以前,过了很长时间。

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错点】易误解为:多次试验都不成功。

9.糟糠之妻: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易错点】易误解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10.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易错点】易误解为:兴致浓厚。

11.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易错点】易误解为:热爱教师工作,很热心为别人解答问题12.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

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易错点】易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13.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

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相混,易理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4.万人空巷:形容人们都从巷子涌向某地。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易错点】易误解为:巷子空无一人。

15.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只用否定形式,如“不可望其项背”。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16.望尘莫及:望得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却不能追上,比喻远远地落在后面。

【易错点】易误解为:区别于“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指追得上。

17.惨淡经营:形容苦心开拓和经营某项事业。

历年行测真题逻辑填空词语总结(一)

历年行测真题逻辑填空词语总结(一)

行测珍题里易错成语整理衣钵相传: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唇齿相依:多用于中外关系或者国与国之间。

休戚与共:多用于党与人民之间;浩如烟海:指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地无遗利;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语病,仍然和犹新重复。

让人忍不住忍俊不禁,语病,忍不住和忍俊不禁重复;异军突起:新的事物刚起步;吮吸营养,乳汁;“鼎革”:建立新的,革除旧的;左顾又盼:形容得意或者犹豫等神态,不能体现出担忧反对;颇有微词:表示对某人某事不满;“相濡以沫”:指在困难中相互帮助,文段没有困难的语境,排除;唱衰:不看好,让名声受损;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不合时宜:不合时事所需要或与世情不相投合。

举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形容处境或行动十分艰难。

意为生活比较艰难或者做事情困难重重,每一步都遇到困难。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用于谦辞;秉承:指承受、接受,用于接过前人好的东西,继续发扬光大;固然······然而······”是表转折关系的固定搭配。

“众说纷纭”指人多嘴杂、议论纷纷“无所适从”指不知怎么办才好,通常都搭配人无视,漠视,忽视程度程度由大到小。

“照射/照耀在……上”,“闪耀”一般用法为“在……中闪耀”,三者均不能搭配“从……中……出来”,活灵活现:形容描述得非常逼真,就像真的一样。

(也说活龙活现)绘声绘色:形容描述得生动逼真。

常指讲故事、说话。

呼之欲出:形容人物画得逼真或描写得生动,好像一叫就会走出来;现也指某事物即将出现或某项政策、措施等即将出台。

引发一场危机。

脆弱多用来指人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水中捞月: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1.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2. 闭门思过:闭门自省,反省错误
3. 刻舟求剑:拘泥于固定的观念,不适应变化
4. 左右逢源:无论对方采取什么行动都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5. 亡羊补牢:事情发生错误后,赶紧补救
6. 青出于蓝:学生的成绩不仅仅能够超过老师,甚至超过大师
7. 杀鸡取卵:贪图一时的小利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8. 马失前蹄:事情本已到了成功的前一步,却因为疏忽而失败了
9. 画饼充饥:只有想象中的事物,而无实际的营养补充
10. 无事生非:无缘无故地制造争端或纷争
11. 孤掌难鸣:单个力量很难取得成功
12. 云淡风轻:境界高,不为外物所扰
13. 同床异梦:志不同,心不同,目标不同
14. 鸡飞蛋打:事情做得太仓促,没有留下任何可利用的价值
15. 对牛弹琴:对不理解的人讲无用的道理
16. 人山人海:人多得像山和海一样
17. 自相矛盾:自己的言行与行动不相符
18. 一劳永逸:只做一次努力,永远解决问题
19. 美事酸辣: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20. 悔不当初:事后后悔,希望自己当初能做出不同的选择。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易混词语整理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易混词语整理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易混词语整理公务员行测复习易混词语整理【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

如“爱护公物”。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如“爱惜粮食”【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

如“安置人员”、“安置行李”等。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如“安顿住处”等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如“安排任务”等。

【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爆发暴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变换变幻】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

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的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不齿: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卖师友者,君子不齿”。

不耻:是不感到羞耻的意思,如“身居显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他自己却不耻”。

【部署布置】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

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务”。

【充斥充满】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是贬义词。

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

【篡改窜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成语易错词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成语易错词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对于成语的考核不在少数,考生也常常容易在这部分丢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针对于此为考生罗列以下成语易错词,帮助考生备考!P.S:括号中的字为错字。

按部(步)就班、按捺(耐)不住、变本加厉(励)、病入膏肓(盲)不稂(粮)不莠、不落窠(巢)臼、成绩斐(蜚)然、趁(乘)火打铁重蹈覆(复)辙、川(穿)流不息、大势(事)已去、独具慧(惠)眼躬(恭)逢其盛、海市蜃(辰)楼、汗流浃(夹)背、好高骛(鹜)远焕(涣)然一新、佶屈(曲)聱牙、戛(嘎)然而止、剑(箭)拔弩张解(卸)甲归田、流言蜚(飞)语、毛骨悚(耸)然、美轮美奂(焕)拈(沾)花惹草、旁征(证)博引、锲(契)而不舍、如愿以偿(尝)弱不禁(经)风、声誉鹊(雀)起、肆无忌惮(弹)、所向披靡(糜)螳螂挡(当)车、提纲挈(契)领、为虎作伥(怅)、相形见绌(拙) 【例1】这家企业虽几经努力,终以成绩差强人意,而受到有关领导的批评。

【解析】很明显这里作者把“差强人意”理解为水平低、能力差、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意思。

这种理解使用“差强人意”是错误的。

《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彊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意谓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后谓尚能令人满意。

和上述理解正好相反。

【例2】皇家马德里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解析】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将“望其项背”理解为不能赶上。

“望其项背”出自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望其项背,也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

通常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以上是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备考行测罗列的成语易错词,供同学们学习识记!在言语理解题中,只有正确理解成语的含意才能做到正确的运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27个常误用成语,看看你都会吗

公务员考试行测27个常误用成语,看看你都会吗

公务员考试行测27个常误用成语,看看你都会吗1.七月流火【释义】意思是到了七月(农历),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方下移,天气就渐渐变凉了。

【误解】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2.罪不容诛【释义】指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

【误解】常被误用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首当其冲【释义】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

【误解】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4.惨淡经营【释义】原意指苦心构思。

现形容费尽心思从事某项事业。

【误解】常被误用为经营不善。

5.久假不归【释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解】常被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6.不虞之誉【释义】意料不到的赞誉。

【误解】常被误认为不该得到的荣誉。

7.不足为训【释义】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误解】常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下里巴人【释义】泛指通俗的文字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误解】容易误认为地位低下的人。

9.不绝如缕【释义】形容事情极其危急或声音微弱悠长。

【误解】常被误认为是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10.毁家纾难【释义】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误解】常被误解为家园被毁。

11.好为人师【释义】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误解】容易误解为热爱教师工作。

12.下车伊始【释义】指官吏初到任所,泛指刚到一个地方。

【误解】常被误认为是刚刚下车。

13.目无全牛【释义】比喻技艺精湛,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误解】常被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14.危言危行【释义】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误解】常被误用为危险的言论或行为。

15.功高不赏【释义】形容功劳之大,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误解】常被误认为有功劳却得不到赏识和重用。

16.便宜行事【释义】指在公务活动中,经上级授权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处置,不必再做请示。

【误解】易被误认为行事很方便。

17.差强人意【释义】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解】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18.溢美之词【释义】过分夸奖、赞美的话。

公务员行测易错成语380例!

公务员行测易错成语380例!

A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徒手搏斗。

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事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

蓝缕:破旧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

公务员行测600个必考成语

公务员行测600个必考成语

行测600个必考成语(易错成语)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道。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行测48组易错成语-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行测48组易错成语-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行测48组易错成语-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1、万人空巷【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2、登堂入室【释义】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望其项背【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罪不容诛【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5、七月流火【释义】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6、目无全牛【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7、首当其冲【释义】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8、危言危行【释义】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9、不刊之论【释义】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

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10、明日黄花【释义】黄花:菊花。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涉及到面很广泛。

在行测中,词汇和成语是经常考察的一部分,而有一些词汇和成语常常容易让考生们混淆,容易出错。

对这些易错的实词和成语进行了整理和汇总,以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避免犯错。

1. 信手拈来、信手捻来这两个成语都是指轻而易举地拿到手,但第一个成语“信手拈来”是正确的用法,而第二个“信手捻来”是错误的用法。

2. 借宿、借住“借宿”表示暂时在别人家借宿一晚,而“借住”则表示长期在别人家中居住,容易混淆二者的含义。

3. 千差万别、千差万种“千差万别”表示差别很大,形式各异,而“千差万种”表示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这两个词容易混淆。

4. 措手不及、措手不及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来不及做准备,但第一个正确的成语应该是“措手不及”,第二个是一个常见的错别字误用。

5. 空前绝后、空前绝后两者都表示前所未有或者后无来者,但第一个成语“空前绝后”是正确的表达,第二个是犯词语搭配错误。

6. 冤家对头、冤家相逢“冤家对头”表示决裂或者对立的敌对关系,而“冤家相逢”表示原本对立或者不和的人再次遇见,在情感或者生活上发生联系,两者含义不同。

7. 不攻自破、不攻自破两者都表示观念或者理论本身存在矛盾破绽,但第一个成语“不攻自破”是正确的用法表达,第二个是一个常见错用的用法。

8. 一泻千里、一泻千里两者都表示水流远远地散去,但第一个成语“一泻千里”是正确的用法,第二个是一个常见错误误用。

9. 重见天日、重燃希望“重见天日”表示事物重新出现,好事发生,而“重燃希望”表示再次产生希望,两者意义不同,容易混淆。

10. 兴师问罪、兴风作浪“兴师问罪”表示动事关军队、兴师动众人或发兵追究责任,而“兴风作浪”则表示引起纷争或者骚乱,容易混淆。

以上十组实词和成语是行测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且容易引起混淆的实词和成语。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加以区分和记忆,以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行测考试在各种招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的语文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行测中,有很多易错的实词和成语,考生们在备考时应该加以重点掌握。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行测易错实词成语的汇总,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易错实词1.诀窍(juéquè)解释:方法,技巧。

易错句子:他领悟到了做大学生活的诀窍。

易错原因:诀窍的正确读音是“juéquè”,一些考生容易念错为“juéquē”。

2.盘根错节(pángēncuòjié)解释:比喻事物困难复杂,错综复杂。

易错句子:这个难题的难度就像盘根错节一样。

易错原因:盘根错节是一个固定短语,很多考生容易将错节读成“cuòjiě”。

3.权衡利弊(quánghénglìbì)解释:权衡,衡量利弊。

易错句子: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要权衡好利弊。

易错原因:很多考生在读这个短语时,容易将权读为“quán”,正确的发音应该是“quán”。

4.喷香解释:散发香气。

易错句子:红玫瑰开了,一整个花园都被花香喷香了起来。

易错原因:有些考生容易将喷香读成“pèn xiāng”,正确的发音是“pēn xiāng”。

5.赫赫(hèhè)解释:形容声势很大,非常显赫。

易错句子:他的成就赫赫,深受大家尊敬。

易错原因:赫赫的正确读音是“hèhè”,有些考生会读错为“hé hé”。

二、易错成语1.扑朔迷离(pūshuòmílí)解释:形容事物复杂难懂,前后莫辩。

易错句子: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扑朔迷离了。

易错原因:扑朔迷离是一个成语,一些考生容易将"迷"读错为"谜"。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1.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表现的伤感情调适度;也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太过分;也指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伤心。

2.七月流火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比喻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3.百身莫赎一身虽百死也无法抵换死去的人,多用来表示对死者的沉痛悼念;也表示罪恶极大,即使死一百次也无法抵消罪责。

4.稗官野史泛指记载不见经传的逸闻琐事的著作。

并非指低俗的读物。

5.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6.别无长物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物品。

多形容生活清苦或俭朴。

7.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

自谦之辞,表示自己语无伦次;也指语言混乱或空洞,令人莫名其妙。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

易与"不以为意"混淆,错解为不放在心上。

9.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常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提示:不可用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提问。

11.不瘟不火指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用来形容戏曲、表演等。

提示:易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误写作"不温不火"。

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13.不胫而走没有腿而能够跑。

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

提示:胫,小腿;走,跑。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常被错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

1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不是指对长辈不尊不孝的子孙。

17.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信服。

贬义,区别于"不负众望"。

18.不足为训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

并非是不值得作为教训。

19.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备考:积累易错词语
言语理解的逻辑填空题,一直是广大考生的难点。

而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积累的词汇量不足,词语辨析存在问题。

因此,掌握常考的词语,把握差异就是备考的重要一环。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大家整理部分常考的高频词,抛砖引玉,供大家积累参考。

第1组[哀怜/爱怜/爱恋]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哀伤、怜悯。

“爱怜”指十分喜爱、疼爱,多用于子女或小动物。

“爱恋”指男女之间相爱而恋恋不舍或是感到深深的吸引,多用于男女之间。

【练一练】:
①铁哥______地抚摸着小狗的头。

②听完这个悲伤的故事,大家都以一刻沉默来表示______。

③这一刻,他觉得更加______起她来。

【中公解析】①句,抚摸的对象是小狗,体现对小动物的疼爱,因此用“爱怜”;②句中,由悲伤的故事,对应到对别人不幸表示哀伤、怜悯,因此用“哀怜”。

③句,体现的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因此用“爱恋”。

第二组[安闲/安适/安逸]
“安闲”指安静,清闲、悠闲,侧重在“闲”,空闲自在。

它多做谓语,如生活安闲;也做状语,形容动作的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

“安适”指宁静而舒适,侧重在“适”,感到舒适,多形容生活与环境。

“安逸”指安闲舒适,也作安佚,侧重在“逸”,安乐舒适,一种内心舒适的心理,而不是指物质上的舒适无所事事。

安逸是一种对生活对事物,做事有条不紊,内心不催促的长期满足感。

【练一练】
①不要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活出了五六十岁的心态,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______。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______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我们出家人,并无闲事缠扰,又无儿女牵绊,终日诵经念佛,受用一炉香,一壶茶,倦来眠纸帐,闲暇理丝桐,好不______自在。

【中公解析】①句,题面为排比的形式,不要…,不要…。

因此空缺处对应的是活出了五六十岁的心态,与心态,心理相关的,用“安逸”。

②句中,睡着的主语是老城,因此是对环境的描述,用“安适”。

③句,“无闲事缠扰,又无儿女牵绊”,侧重在清闲,因此用“安闲”。

第三组[安排/安置/安顿/安放]
“安排”指短期内要做的,且范围不大、内容单一、布置具体的一类计划。

侧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安置”是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侧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

“安顿”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排妥当。

侧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放”指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侧重点在放。

【练一练】
①团长关切地询问着部队的伤亡情况和伤员的______。

②他们照料小王出了医院,搬回住处,______好了,才带着儿女回到故乡。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______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④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______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中公解析】①句,空缺处是对伤员的处理,伤员应该放在适当的地方,因此用安置。

②句,他们照料小王搬回住处,才回故乡,说明是让小王有了着落,安排妥当了,因此用安顿。

③句,对应工程进度,需要分先后主次,所以用“安排”。

④句,大圆鎏金宝顶处于亭子形方殿的正中,符合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用“安放”恰当。

中公网校专家认为,在考试中类似的近义词组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多多积累,每天积累一两组,量变到质变,逻辑填空题定会有所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