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规划分类的转换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应关系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应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bc1e5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6.png)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应关系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是指根据土地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和分区规划,从而确定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向和用途。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指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分类,从而了解和把握土地的现状和利用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首先,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目的基本相同,即通过对土地进行分类和分区,了解和把握土地的利用情况和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是从规划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将土地进行分类和分区,确定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和用途。
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则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分类和划分,从而了解和把握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和现状。
其次,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向和用途,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则是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分类,从而反映出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和现状。
根据土地规划用途分类的不同,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相应的分类。
例如,对于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等用途分类,可以通过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分类和划分,得出土地利用现状中的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分类。
又如,对于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中的农业用地和林地等用途分类,可以通过对已经利用的土地进行分类和划分,得出土地利用现状中的农田和林地等分类。
此外,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还可以相互影响和辅助。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是对土地的未来利用进行规划和设计,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则是对土地的实际利用进行分析和评估。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结果,调整和优化规划用途分类的选址和布局。
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可以根据土地规划用途分类的方向和要求,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建议2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建议2](https://img.taocdn.com/s3/m/07a1dc1355270722192ef7ac.png)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建议国土资发〔2011〕3号文件要求各地坚持需求主导、统筹兼顾的原则,着力建立与规划管理相适应的数据库建设、维护和更新的长效机制,深化和拓展规划数据库应用,保证规划数据库数据的实时修改和更新,实现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业务对规划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需求。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发〔2011〕3号文件精神,完成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明确任务、严格要求,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以下简称规划数据库)建设,特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提出些建议。
一、工作组织为确保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乡镇规划与县级规划的衔接,应成立以县国土资源局与乡镇府为主的领导决策机构,技术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完成建库工作。
二、技术方案为完成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总体部署,保证乡镇规划与县级规划的衔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建议进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总体思路为:以二调成果1:10000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工作底图,以MapGIS为建库软件,将县级规划成果(1:5万)落实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上,完成后再提取乡镇规划成果。
建库原则:(1)不破坏1:10000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保证底图属性完整性。
(2)新增建设用地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进行落实,做到“图数一致”,不突破新增总指标。
对空余的指标(按照县级规划图进行落实后, 1:5万新增建设用地-1:1万新增建设用地=空余指标。
)由全县统一安排,主要用于农民建房。
(3)规划要素的划定采取分割图斑的方式,对于分割后的图斑需做到一方面保持原来的图斑信息,另一方面采用新建字段的方式补充规划要素信息,如新建字段“基期年地类”、“建设用地类型”、“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土地利用分区”等等。
图1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流程图(一)1:10000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二调成果)的整理1、进行拓扑检查。
土地利用分类与城乡规划分类对照转换表
![土地利用分类与城乡规划分类对照转换表](https://img.taocdn.com/s3/m/636bc41df18583d04964596d.png)
M3 工矿 仓储 用地 62 采矿用地
6
E62 M9 E8 W1 W2 63 仓储用地 W3 W4 E62 M9
R1 R2 住宅 用地 71 城镇住宅用地 RC C53 F1 F2 72 农村宅基地 E61
7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一级编 类别 二级编 码 名称 码 类别名称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 和代号 类别代码
有林地 灌木林地
E4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一级编 类别 二级编 码 名称 码 3 林地 类别名称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 和代号 类别代码
G31 33 其他林地 G21 G22
41 4 草地 42 43
天然牧草地 人工牧草地 其他草地
E5 E5 G21 G22
C21
C26 R1 R2
RC 51 批发零售用地 F1
M9
G11
87
公园与绿地
G12
G1E G22 C7
G11 88 风景名胜设施 用地
G31
91
军事设施用地
D1
9
特殊 用地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一级编 类别 二级编 码 名称 码 特殊 用地 92 93 类别名称 使领馆用地 监教场所用地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 和代号 类别代码 D2 D3
9
94
宗教用地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 和代号 类别代码
C23 53 商务金融用地 C27 F1 F2 F3 M9 C24 C38 C43 F1 54 其他商服用地 F2 F3 E62 E66 M9
M1
M2 61 工业用地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一级编 类别 二级编 码 名称 码 61 类别名称 工业用地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 和代号 类别代码
国土资源部〔2009〕51号
![国土资源部〔2009〕51号](https://img.taocdn.com/s3/m/866188d5360cba1aa811da14.png)
国土资源部下发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学编制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宏观调控,国土资源部在试点实践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日前下发地方执行。
《指导意见》分为四部分:一是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明确了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的原则、方法、要求以及二次调查数据应用处理等;二是各类用地空间布局,明确了各类用地规划布局的次序和原则;三是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明确了基本农田调整的原则、要求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要求;四是建设用地布局与管制,明确了建设用地布局原则、空间管制要素及其划定要求、成果检验和管制规则等。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结合地方实际,切实贯彻执行,提高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成果质量。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学编制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宏观调控,部在试点实践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在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遵照执行。
《指导意见》分为四部分:一是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明确了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的原则、方法、要求以及二次调查数据应用处理等;二是各类用地空间布局,明确了各类用地规划布局的次序和原则;三是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明确了基本农田调整的原则、要求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要求;四是建设用地布局与管制,明确了建设用地布局原则、空间管制要素及其划定要求、成果检验和管制规则等。
北京市《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试行)》
![北京市《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791b81ccc7931b765ce15f0.png)
批发零售用 地
51
商务金融用 地
53
新闻出版用 地 文体娱乐用 地 新闻出版用 地
82 85 82
指用于各类文化、体育、娱乐 及公共广场等的用地
文体娱乐用 地
85
C38
游乐用地
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 服务业用地。包括洗车场、洗 染店、废旧物资回收站、维修 网点、照相馆、理发美容店、 洗浴场所等用地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城乡规划用地分类对照表(试行)》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和代号 类别代号 大类 中类 小类
R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范围 含义 类别名称 二级 编码
类别名称
R2
R
RC R51 R52 R5 R53 R54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 一类居住用 、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 地 的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 二类居住用 、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 地 住宅为主的用地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或有历史文 保护区用地 化保护价值的地区内,以居住 为主的混合用地 中学用地 中学用地 小学用地 小学用地 托幼用地 托幼用地 中小学合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 用地 市属机关,如人大、政协、人 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各党 市属办公用 派和团体,事业单位等行政办 地 公用地,包括集体宿舍,不包 括企业办公用地 在本市的非市属机关及事业单 非市属办公 位等行政办公用地,包括集体 用地 宿舍,不包括企业办公用地 综合百货商店、商场和经营各 种食品、服装、纺织品、医药 、日用杂货、五金交电、文化 商业用地 体育、工艺美术等专业零售批 发商店及其附属的小型工场、 车间和仓库等用地 银行及分理处、信用社、信托 金融保险业 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和保险 用地 公司,以及外国驻本市的金融 和保险机构等用地 经营性办公 写字楼或以写字楼为主的综合 用地 性设施用地,包括集体宿舍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规划分类的转换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规划分类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d1c622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2.png)
规划基数分类体系采用三级分类 。其中 , 一级类3 个 , 为农用地 、建设用地 、其他用地; 二级类11个 , 为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城乡建设用 地 、交通水利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 水域 、滩涂沼泽 、
未利用土地; 三接和转换的方法
当原有地类与《规划基数分类》 中地类含义完全 一致时 ,可直接转换为对应新地类
当原有多个地类对应《规划基数分类》 中一个地 类时 ,可将几个地类合并 ,再转换为对应的新地 类
当原有地类对应《规划基数分类》 中多个地类时, 可将几个地类拆分 、调整 ,再转换到对应的新地 类
精品课件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 规划基数分类对应关系
精品课件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调)
规划基数分类
耕地
水田-011
水田- 111
水浇地-012
水浇地- 112
旱地013
旱地- 113
精品课件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调)
规划基数分类
园地
园地-02
园地- 12
精品课件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调)
其他农用地
规划基数分类
设施农用地- 122
设施农业用地- 151
农村道路- 104
农村道路- 152
坑塘水面- 114
坑塘水面- 153
沟渠- 117 田坎- 123
农田水利用地- 154
田坎- 155
精品课件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调)
城乡建设用地
规划基数分类
城市-201
城市-211
建制镇-202
建制镇-212
村庄-203
采矿用地-204 (盐田除外)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转换问题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转换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23e00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3.png)
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转换问题研究摘要:本研究采用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分析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转换底图底数及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
本研究认为基数转换底图底数宜采用打开版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并对城镇用地范围进行纠正,基数转换成果上,不宜切割图斑应将经“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转换后的用地分类转换图层和管理数据转换图层共同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底图底数,管理数据转换图层作为标注层出现在基期现状图上;国土调查与空间规划未来应着力解决相互之间矛盾,形成统一的用地用海分类,将基数转换工作逐步退出。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问题1.引言基数转换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共同经历了近三年时间,虽然目前关于基数转换的研究已经逐渐增多[1-4],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广场用地问题、乡村道路问题、“三调”明显错误问题等),阻碍着国土空间规划的顺利编制。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行至目前,特别是“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开展以来,基数转换又形成了新的问题矛盾。
本文意在解析目前基数转换存在的底图底数及成果形式两个关键问题,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转换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2.基数转换的前世今生基数转换源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年1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试行)》,文件对规划基数转换与确认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特点之一是土地现状分类与规划基数分类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相对较简单(用地分类相对国土空间规划分类较粗),同时对管理数据批而未用、违法用地也进行了规定,其中批而未用土地应按照规划基数分类纳入相应的农用地和其他用地,同时按照批准文件确定的位置、范围和用途,在基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规划期间不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但应纳入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总规模;违法用地已查处到位的纳入建设用地基数,未查处到位的不纳入,在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按违法建设用地标识,查处后保留为建设用地的按新增建设用地计算。
09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九章)
![09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e9e7499fcfc789eb162dc898.png)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曾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将中国土地分 为9大类。它们分别为:①耕地;②园地;③有林地、疏林地、灌 木林地;④草地、草山、草坡;⑤宜农荒地、宜林荒山荒地;⑥ 沼泽、沙漠化土地、沙质荒地、戈壁;⑦寒漠、石骨裸露山地、 永久积雪冰川;⑧沿海滩涂、内陆水域;⑨城市、工矿、交通用 地。
➢ (1)土地开发整理要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 (2)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机结合 ➢ (3)加大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力度 ➢ (4)积极开展逐步推行土地修复工作 ➢ (5)与土地修复相关的存量土地的优化利用
第二节 用地分类
一、按地貌特征分类
根据地貌特性不同,常将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平原等类型。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
一、概念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张占承等综合了多种意见,认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完整的 定义应是:土地利用规划是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自然 和社会经济条件,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和合理的组织。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
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九章 土地利用与保护
第九章 土地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用地分类 第三节 用地分区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 第五节 土地保护 第六节 集约节约用地
第一节 概述
一、土地
土地是指地球表层包括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在内的陆地,是由 地貌、土壤、岩石、植被、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成果 构成的物质综合体。
第三节 用地分区
三、空间管制区划
3. 生态功能区划
➢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不同地域的主导生态功能,提出生 态功能区划方案,是指导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c1fe6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b.png)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特征和功能,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是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用地。
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农用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粮食作物种植地、经济作物种植地、果园、茶园、林地、草地等类型。
粮食作物种植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地主要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作物、烟叶等;果园主要用于种植果树,如苹果、梨、桃等;茶园主要用于种植茶叶;林地主要用于种植木材林和竹林;草地主要用于放养牲畜。
二、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土地,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建设用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运输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类型。
居住区主要用于居民居住,包括住宅小区、农村居民点等;工业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包括工厂、仓库、矿山等;商业区主要用于商业活动,包括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交通运输用地主要用于交通运输设施,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港等;公共设施用地主要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
三、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是指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土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涵养地、风景名胜区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生态用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涵养地、风景名胜区等类型。
自然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湿地主要用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等;水源涵养地主要用于保护水资源,包括水源涵养区、水库及其周边地区等;风景名胜区主要用于保护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包括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等。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2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2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e09685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9.png)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2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08.20•【文号】国土资发[2002]247号•【施行日期】2002.08.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2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2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及时准确掌握2002年土地利用状况,顺利实现原土地分类到新分类的平稳过渡,依据《土地管理法》关于建立土地调查制度的规定及《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的有关要求,现将2002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任务和要求2002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以2001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以实施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和掌握耕地以及建设用地变化情况为重点。
(一)实现原土地分类到新分类的转换。
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对新设地类和可调整地类实地调查,将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转换到《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二)掌握2002年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对各地类的变化情况,按照土地变更调查有关规定,调绘上图,并量算面积,统计、汇总200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
已建成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县(区),应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库。
(三)为保证工作、技术的衔接,今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成果按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分别汇总,两套数据成果一并上报。
为保证原土地分类到新分类的平稳过渡和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部在反复调研、试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实施方案》(见附件,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请各地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
二、组织和保障(一)今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紧,任务新,技术要求高,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早落实。
202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
![202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https://img.taocdn.com/s3/m/787034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8.png)
202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
对于202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
行分类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按照土地利用的类型来进行分类,
比如农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在农用地中,又可
以进一步细分为粮食作物种植地、经济作物种植地、果园、菜地等。
建设用地可以包括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
林地和草地可以根据植被类型和覆盖度进行分类。
水域则可以
根据水体类型和水域功能来进行分类。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布来进行分类,比如按
照国土范围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也可以按照省份、市县来进行分类,分析各个地区的土地利用
现状情况。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类,比如分
析近几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农用地流转情况、林地面积变化等,从而了解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针对202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我们可以从土
地利用类型、地域分布和变化趋势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现状的情况。
北京市《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试行)》
![北京市《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791b81ccc7931b765ce15f0.png)
其他商服用 地
54
C41
C4
C42
室内外体育用地、如体育场馆 、游泳场馆、各类球场、溜冰 体育场馆用 场、赛马场、跳伞场、摩托车 地 场、射击场以及水上运动的陆 域部分等用地,包括附属的业 余体校用地 体育训练用 为各类体育运动专设的训练基 地 地用地 经营性康体 经营性康体休闲设施用地 休闲用地 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等用 地,如幼儿保健院、儿童医院 、精神医院、肿瘤医院等 卫生防疫用 卫生防疫站、专科防治所、检 验中心、急救中心和血库等用 地 地 医院用地 休疗养用地 休养所和疗养院等用地 大学、学院、专科学院和独立 高等学校用 地段的研究生院等用地,包括 地 军事院校用地 中等专业学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 校用地 业学校等用地 独立地段的电视大学、夜大学 成人与业余 、教育学院、党校、干校、业 学校用地 余学校和培训中心等用地
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 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 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用 地
城镇住宅用 地
71
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科研 、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 普等的用地
科教用地
83
C11 C1 C12
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 群众自治组织等的用地
机关团体用 地
81
C21
指主要用于商品批发、零售的 用地。包括商场、商店、超市 、各类批发(零售)市场,加 油站等及其附属的小型仓库、 车间、工场等的用地 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 以及经营性的办公场所用地。 包括写字楼、商业性办公场所 、金融活动场所和企业厂区外 独立的办公场所等用地 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饮服 务的用地。包括宾馆、酒店、 饭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 、餐厅、酒吧等 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 服务业用地。包括洗车场、洗 染店、废旧物资回收站、维修 网点、照相馆、理发美容店、 洗浴场所等用地 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饮服 务的用地。包括宾馆、酒店、 饭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 、餐厅、酒吧等
二调地类与规划地类的转换步骤
![二调地类与规划地类的转换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e9373ee19e8b8f67c1cb91e.png)
操作步骤第1步:编辑区属性结构(目的是为了增加一个区属性字段)。
第2步:在编辑属性结构中增加“基期年地类”(目的是为了把二调时的地类转换成规划地类),按enter键结束,关点击OK。
第3步:统选某一种地类(全部相同的地类,做一次性选取),在“C检查”→“属性结构”→“地类编码”→“011”。
一次操作只能选取一种地类编码第4步:点击“修改区属性”快捷键(目的是对上一步所选择的011的地类编码进行转换)第5步:确认要对所选取的地类进行属性的修改。
第6步:“选取统改的字段”→“基期年地类”(这个字段是前面所增加的),再点击修改。
第7步:按照二调分类与规划分类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编辑属性”→“基期年地类”中填写“水田”,并点击Yes。
第8步:重复第三-第七步,直至全部地类转换完成(其他的每一二调中的地类都做相同的操作)。
第9步:打开图例版(鼠标右键点击,选择打开图例版)。
第10步:点击“工程图例文件修改”→“修改图例文件”第11步:选取文件夹“江西Slib_2009”中的“5图例.CLN”,并点击“打开”。
再点击“工程图例文件修改”中的“确定”。
第12步:打开图例版(鼠标右键点击,选择打开图例版。
此时的图例版才真正的出现在MAPGIS界面中)。
第13步:统选某一种地类(全部相同的地类,做一次性选取),在“C检查”→“属性结构”→“基期年地类”→“水田”。
一次操作只能选取一种地类编码第14步:在左边的图例版中找到与上一步所选的“水田”相同的图例。
第15步:在工具栏中点击“修改区属性()”,在点击“操作信息”中的“是”。
第16步:重复第13步-第15步的工作,直至所有的“基期年地类”中的地类都与图例提供的图例相一致,所有的工作才结束,所得到的结果才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此时与二调相比,已经不同了,这个图件才是规划的基础图件)。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5172434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7b.png)
保荐代表人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测试大纲(2022)中国证券业协会2022年10月目录第一章保荐业务监管 (4)第一节执业管理 (4)第二节主要职责 (4)第三节工作规程 (4)第四节执业规范 (4)第五节内部控制 (5)第二章财务分析 (5)第一节会计 (5)第二节财务分析 (5)第三节税法、审计、内部控制与评估 (7)第三章股权融资 (7)第一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7)第二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 (7)第三节非上市公众公司业务 (9)第四章债权融资 (8)第一节政府债券 (8)第二节金融债券 (8)第三节公司债券 (10)第四节企业债券 (9)第五节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9)第六节资产证券化 (11)第七节信用评级 (11)第五章定价销售 (11)第一节股票估值 (11)第二节债券估值 (11)第三节股票发行与销售 (11)第四节债券发行与销售 (12)第六章财务顾问 (12)第一节业务监管 (12)第二节上市公司收购 (12)第三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12)第四节涉外并购 (13)第五节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与重大资产重组 (13)第七章持续督导 (13)第一节法人治理 (13)第二节规范运作 (14)第三节信守承诺 (14)第四节持续信息披露 (14)第五节法律责任 (15)第一章保荐业务监管第一节执业管理了解保荐机构业务资格、报告义务等规定;掌握保荐代表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和关于保荐代表人的管理规范。
第二节主要职责掌握保荐制度和业务的主要内容;掌握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在辅导、尽职推荐、持续督导期间应履行的职责。
第三节工作规程熟悉保荐机构开展保荐业务需要建立的相关制度体系;掌握保荐业务尽职调查、辅导、文件申报、持续督导等环节的执业标准和操作流程;掌握保荐业务工作底稿编制和管理要求;掌握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具体要求。
熟悉开展保荐业务涉及联合保荐、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更换、保荐协议签订及终止的要求;掌握与保荐责任相关文件的签字要求及保密义务。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转换表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转换表](https://img.taocdn.com/s3/m/1b36deb4b0717fd5360cdcdb.png)
规划用途分类(转换后)
二调分类(转换前)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编码
名称
备注
耕地
水田 水浇地
旱地
01 耕地
水田 水浇地
旱地
园地
02
园地
林地 农
用
牧草地
地
农村道路
03
林地
041
天然牧草地
用于放牧
042
人工牧草地
用于放牧
104
农村道路
坑塘水面
114
其他
农田水利用地
裸地
注:规划技术转换中,耕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都分到三级分类, 其他地类
只分到二级。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一般“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只有特殊用地。
117
农用地
设施农用地
122
坑塘水面 沟渠
设施农用地
田坎
123
田坎
城乡建设 用地
城镇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城市 建制镇
村庄
采矿用地
062
采矿用地
铁路用地
101
铁路用地
建
公路用地
102
公路用地
设
民用机场用地
105
机场用地
交通水利
用
港口码头用地
106
港口码头用地
用地
地
管道运输用地
107
管道运输用地
水库水面
113
水库水面
水工建筑用地
118
水工建筑用地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其他建设 用地
特殊用地 盐田
土地利用分类与城乡规划分类对照转换表
![土地利用分类与城乡规划分类对照转换表](https://img.taocdn.com/s3/m/20dd8b11c281e53a5802ff9c.png)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一级编 类别 二级编 码 名称 码 类别名称 含义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 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 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 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 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 中包括南方宽度〈1.0m、北方宽度〈2.0m固 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 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 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11 水田 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溉,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耕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 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 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大棚等用地 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 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 除灌溉水田、菜地以外的其他耕地 淤灌的耕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 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母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 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果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茶园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 桑园、橡胶园等园地 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 长红树木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 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 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 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 木地和竹林地。 土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灌溉水田 E22 范围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和代号 类别名称 类别 代码
成都金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成都金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3c7fbf3aeaad1f346933f34.png)
成都市金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金堂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调整的原因和必要性 (2)一、调整的原因 (2)二、调整的必要性 (2)三、调整的依据 (4)四、调整的原则 (5)第二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7)一、规划基数转换 (7)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0)三、土地利用的特点 (11)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13)一、耕地保有量调整 (13)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13)三、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四、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五、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4)六、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14)七、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14)八、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 (14)九、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14)十、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5)十一、园地面积调整 (15)十二、林地面积调整 (1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16)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总体布局 (17)三、各类用地调整的方向及数量 (18)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21)一、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21)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22)第六章三线划定 (25)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5)二、生态保护红线 (26)三、城镇开发边界线 (27)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29)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29)二、一般农地区 (30)三、林业用地区 (30)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1)五、独立工矿用地区 (32)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32)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3)八、其他用地区 (33)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4)一、允许建设区 (34)二、有条件建设区 (35)三、限制建设区 (36)四、禁止建设区 (36)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7)一、空间布局 (37)二、用地安排 (37)三、空间管制 (37)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39)一、产业园区发展用地规划 (39)二、交通用地 (39)三、水利项目 (40)四、环保项目 (40)五、能源项目 (40)六、旅游项目 (40)七、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 (40)第十一章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41)一、土地整治的原则 (41)二、农用地整理规划 (41)三、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 (41)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42)第十二章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评价 (43)一、规划调整完善环境目标评价 (43)二、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43)三、主要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44)第十三章规划调整完善部门及专家意见采纳情况 (46)附表 (48)附表一金堂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49)附表二金堂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0)附表三金堂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1)附表四金堂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52)附表五金堂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53)附表六金堂县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61)前言近年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成渝城市群等新的战略和部署。
如何进行土地类型分类与变化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类型分类与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2e15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3.png)
如何进行土地类型分类与变化分析在土地利用和规划领域,土地类型分类与变化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它不仅有助于了解土地的利用现状和趋势,还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一、土地类型分类的基本原则土地类型分类是将一定区域内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组和归纳的过程。
其基本原则包括:1. 统一性原则:即对某一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分类时,应坚持某一统一标准,确保分类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2. 综合性原则:即在土地类型分类中,应综合考虑土地的地貌、土质、植被、水文等因素,确保分类结果对土地利用和规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3. 层次性原则:即土地类型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从总体到细节逐步分解,以满足不同尺度下的需求。
二、土地类型分类的方法土地类型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1. 图像解译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图像,通过对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揭示土地的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程度和水域分布等信息,从而进行土地类型的识别和分类。
2. 地质调查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实地考察,结合地质学原理和方法,对土地中的地层、构造和岩性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土地类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3. 地貌分类法:通过对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貌发育过程的研究,将土地进行分类,例如分为平原、山地、丘陵等不同类型。
4. 土壤分类法:通过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成因和发育过程的研究,将土地进行分类,例如分为黄土地、红壤地、沼泽地等不同类型。
三、土地类型变化的分析土地类型变化的分析是指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对土地类型的变化趋势、变化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和解读。
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1. 空间变化分析:通过对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图像进行比对,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图层叠加和面积统计,可以揭示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
2.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多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地类型的演变趋势和持续性变化,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二调)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类转换对应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二调)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类转换对应表](https://img.taocdn.com/s3/m/2b053b00581b6bd97f19eafc.png)
11
04
12
其他土地
3
未 利 用 地
11
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 地
规划现状分类转换对应表(续)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转换为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类情况 二级类 三 级 类 细分类或备注 细分类名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 称 代码 称或备注 2111 城市 211 城镇用地 2112 建制镇 21 城乡建设 用地 212 农村居民 点 独立工矿 用地 盐田 2221 22 其他建设 用地 222 特殊用地 2222 2223 2224 231 232 233 234 235 321 236 铁路用地 公路用地 民用机场 港口码头 管道运输 水库水面 水工建筑 国防监教 用地 宗教用地 墓葬地 风景旅游 设施用地 2121 2122 2131 2132 集镇 村庄 采矿地 其他独立 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二调)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类转换对应表
一级类 代码 名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级类 代码 名称 代码 201 202 203 三 级 类 名 称 城市 建制镇 村庄 一级类 代码 名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转换为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城镇村及 工矿用地
204
采矿用地
2 205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建 设 用 地
10
交通运输 用地 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 地 草地
101 102 105 106 107 113 118 043 124 125 126 127 111 112 116 115
铁路用地 公路用地 机场用地 港口码头 管道运输 水库水面 水工建筑 其中荒草 其他草地 地部分 非荒草地 部分 盐碱地 沼泽地 沙地 裸地 河流水面 湖泊水面 内陆滩涂 沿海滩涂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建设标准2011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2007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建设标准2011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2007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c5d63fc8aa00b52acfc7ca2c.png)
标准2011
标准2007
标准特点
(1)空间覆盖完整,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衔接清楚;
(2)系统层次清晰,与城乡不同空间层次的规划系统对接明确;
(3)适用面广,既可用于现状调查统计,也可用于规划编制,还可用于规划审查管理;
(4)与原城市用地分类体系基本衔接
良好。
(1)对全区域的土地都进行了分类
(1)地类无遗漏,无重复。
某一土地使用性质要么划入城乡用地分类,要么划入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以免同时划入两个分类体系,导致使用中的混淆;
(2)划入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用地纳入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统计。
考虑到某些用地,比如机场、军事用地等,有可能处在某一城市的中心城区,但是其服务范围往往是更大区域范围的,将其不纳入该城市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核算,更符合实际建设情况和社会经济活动特点,因此将该类用地纳入城乡用地分类范畴。
类别数目
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 2 大类、8 中类、17 小类。
共分为12个一级类和57个2级类
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 8大类、35 中类、44 小类。
两个标准的分类标准2011分为三级,标准2007分为二级,标准2011分类更为具体。
5.分类原则
标准2011
标准2007
分类原则
某一地类划入城乡用地分类还是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基于两个原则:
2007年 8 月,我国新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首次作为国家标准颁布, 标志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深入和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我国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
此外,标准2011的两层分类——城乡和城市突出了城乡的差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也使得该标准比标准2007更具体,更容易参考,三者成为城市规划的三重控制标准,规划强制性变强,这也是与标准2007最不同的一点。增加的双因子控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主要受到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所处的气候区划两个因素的影响)也使得标准2011更具特色。相比之下,标准2007的明确性数字标准水平较低。但是标准2011和标准2007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他们都是属于国土规划或城市规划相关的内容参考的国家标准,具体规划、评价应使用的标准需要分类查阅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211
建制镇-202
建制镇-212
村庄-203
农村居民点-213
采矿用地-204 (盐田除外)
空闲用地-121
采矿用地-214 独立建设用地-21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交通运输用地
规划基数分类
铁路用地-101 公路用地-102
铁路用地-221 公路用地-222
民用机场用地-105
机场用地-223
将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转换成土地利 用规划基数
分类体系
规划基数分类体系采用三级分类 。其中 ,一级类3 个 ,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二级类11个, 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城乡建设 用地、交通水利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水域 、滩涂沼
泽、未利用土地;三级类33个。
分类衔接和转换的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规划基数分类
耕地
水田-011
水田-111
水浇地-012水浇地-112源自旱地013旱地-11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规划基数分类
园地
园地-02
园地-1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规划基数分类
林地
林地-03
林地-1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草地
规划基数分类
草地-04
草地-14
盐田-23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规划基数分类
水域
河流水面-111
河流水面-311
湖泊水面-112 冰川及永久积雪-119
湖泊水面-312 冰川及永久积雪-31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内陆滩涂-115 沿海滩涂-116
滩涂沼泽
规划基数分类
滩涂-321
沼泽地-125
沼泽地-32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当原有地类与《规划基数分类》中地类含义完全 一致时,可直接转换为对应新地类 当原有多个地类对应《规划基数分类》中一个地 类时,可将几个地类合并,再转换为对应的新地 类 当原有地类对应《规划基数分类》中多个地类时, 可将几个地类拆分、调整,再转换到对应的新地 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 规划基数分类对应关系
规划基数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未利用土地
规划基数分类
其他草地中荒草地-043
荒草地-331
盐碱地-124
盐碱地-332
沙地-126
沙地-333
裸地中除高寒荒漠部分-127
其他草地中除荒草地外部分043
裸地中高寒荒漠部分-127
裸地-334
其他未利用土地-335
港口码头用地-106 管道运输用地-107
水库水面-113 水工建筑用地-118
港口码头用地-224 管道运输用地-225
水库水面-226 水工建筑用地-22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其他建设用地
规划基数分类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228
特殊用地-229
采矿用地-204 (盐田部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规划基数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其他农用地
规划基数分类
设施农用地-122
设施农业用地-151
农村道路-104
农村道路-152
坑塘水面-114
坑塘水面-153
沟渠-117 田坎-123
农田水利用地-154 田坎-15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城乡建设用地
规划基数分类
城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