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收政策、会计账务处理
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收政策会计账务处理

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收政策、会计账务处理O1政策规定篇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按照以下规定执行:(一)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
(二)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其中关于销售额的提示:①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
其中,纳税申报销售额包括一般计税方法销售额,简易计税方法销售额,免税销售额,税务机关销售额,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即征即退项目销售额。
②稽查查补销售额和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计入查补或评估调整当期销售额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适用增值税差额征收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③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均为零的纳税人,以首次产生销售额当月起连续3个月的销售额确定适用加计KE减政策。
02案例解析篇(含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某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从事现代服务,适用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政策,2023年6月税款所属期销项税额9500元,当期认证进项税额9000元,当期进项税额转出200元,假设上期留抵税额为0,期初加计抵减余额为O o1、税务处理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X1O%=9000×10%=900元;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当期转出进项税额χ10%=200X10%=20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力[]计抵减额=0+900-20=880(元);本期纳税人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为9500-9000=200=700元,因税款不能出现负数,所以880元加计抵减额中,本期可实际抵减额为700元,结转下期抵减额为180元,本月增值税应纳税额为O0进项税加计抵扣的会计分录进项税加计抵扣政策1、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
(生产性服务收入超50%即可)2、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增值税留抵退税加计抵减加计抵扣即征即退免征税的账务处理

留抵退税、加计抵减、加计抵扣、即征即退.免征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分录一: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10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0万元分录二:缴纳增值税的时候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的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万元贷:银行存款9万元其他收益1万元分录三:今年年底之前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借:银彳丁存款10万兀贷:主营业务收入10万元分录四:增值税即征即退的账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10万元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10万元收到增值税返还借:银行存款10万元贷:其他应收款10万元分录五:增值税转出的账务处理:借:成本费用存货等10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万元分录六:农产品加计抵扣1%的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9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万元贷:原材料10万元分录七:结转一般纳税人转小规模纳税人待抵扣进项税额余额的账务处理:借:资产成本费用存货等10万元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10万元分录八:纳税义务尚未发生的账务处理(比如出租房屋后付租金):借:应收账款10.9万元贷:其他业务收入10万元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0.9万元收到房租款项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0.9万元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9万元分录九:尚未勾选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账务处理:借:原材料10万元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1.3万元贷:银行存款11.3万元勾选认证抵扣的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万元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13万元分录十:企业预缴增值税时的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10万元贷:银行存款10万元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万元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10万元。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的分析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的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加计抵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政策背景和适用范围。
然后详细阐述了会计处理方法和纳税申报处理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操作。
接着列举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指导纳税人在申报时如何享受更多的优惠。
最后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展示了加计抵减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读者提供实用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相关知识,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处理,纳税申报,税收优惠政策,应用案例分析,结论和建议1. 引言1.1 引言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是我国税收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旨在促进企业发展,减轻税负压力。
加计抵减政策是指企业购置固定资产、不动产以及其他生产经营用途的货物和劳务,可以按一定比例额外抵扣应纳税额。
这一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降低税负,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在会计处理方法方面,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合理记录加计抵减的核销和抵扣流程,确保会计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还需要了解加计抵减政策的具体执行细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案,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纳税申报处理流程是企业应用加计抵减政策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准确填报相关税表,申报加计抵减的税款额,保证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计抵减政策,企业可以节省成本,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应用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加计抵减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引言部分只是文章的开篇,下文将对加计抵减政策介绍、会计处理方法、纳税申报处理流程、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加计抵减”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加计抵减”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这个方法比财政部会计司的解读更靠谱2019年4月18日,财政部会计司发布《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对加计抵减政策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1、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2、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注:《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第39号公告”。
针对会计司的以上解读,有点哭笑不得,只能说:不走心啊!一、会计司的解读中,规定将“加计抵减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这是个明显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其他收益”科目是2017年5月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稿中新增加的概念。
修订稿第11条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
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 同年,《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该文已全文废止”)对利润表进行了修订,增加“其他收益”栏次。
然而,增设“其他收益”科目的核算规定仅对《企业会计准则》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进行同步修订。
财会【2018】15文提及“其他收益”科目的时候,也只提及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而没有推及《小企业会计准则》。
也就是说,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并不使用“ 其他收益”科目,而是继续将相关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
会计司的解读并没有考虑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并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单纯地规定将“加计抵减额”计入“其他收益”,委实不走心!其他老师建议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也增加“其他收益”科目,将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分类核算。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的分析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的分析增值税加计抵减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根据税法规定的一系列减免政策,对应纳税人通过购买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设备等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进行抵减,从而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出台,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税收优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
企业在会计处理方面需要将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收入和支出明确记录,按照税法规定的减免政策进行核算,确保减免政策的合法有效性。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应当设立相应的科目,并确保收入和支出金额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企业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编制和提供相关报表和资料,以便于税务机关对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审查和核对。
在纳税申报方面,企业需要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情况纳入到纳税申报表中,如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
企业需要做好相关的计算工作,并填写完整、准确的信息,保证申报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企业还需要留存相关的凭证和资料,以备税务机关的查验和核对。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需要了解和熟悉税法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确保自己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准确。
企业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减免政策无效。
企业需要保持和税务机关的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以便按时调整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
企业需要在实施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过程中,留意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和防范。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是税法规定的一项减免政策,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税收优惠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企业在实施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时,需要合理处理会计和纳税申报,确保政策的合法有效性,并避免税务风险和问题的出现。
只有做好相关的处理和申报工作,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所带来的优惠和效益。
记账实操-加计抵减会计账务处理

记账实操-加计抵减会计账务处理1、企业缴纳增值税并加计抵减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其他收益
2、企业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时: 借:其他收益
贷:本年利润
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的会计分录
1、按规定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时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红字)
2、实际抵减应纳税额时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
银行存款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
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
如果当期应纳税额等于零,只需计提即可,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3、加计抵减政策执行到期后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借: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额
加计抵减账务处理分录
增值税加计抵减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讲就是企业申报税款所属期增值税时,扣掉所属期进项税额,再在进项税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例在实缴增值税前
进行抵扣,从而达到减少增值税的现金流出,属于企业的一项税收优惠,从而达到减轻企业负担的作用.
此外,加计抵减并不属于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一般两个特定,一是无偿,二是经济资源的直接转移.加计抵减不满足第二点,所以不属于政府补助.。
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上怎么处理

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上怎么处理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上怎么处理一、计提加计抵减时计入借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贷方其他收益或者资产科目举例如下:某企业属于加计抵减行业,2019年5月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购买办公楼不含税金额为100万元(资产相关),购买物业服务不含税10万元,则考虑加计抵减,不动产一次抵扣,应缴纳增值税12-9.6×1.1=1.44万元,其会计处理为:取得收入:借:银行存款212贷:主营业务收入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取得进项:借:固定资产-办公楼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贷:银行存款109借:管理费用1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6贷:银行存款10.6加计抵减: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0.96贷:其他收益0.06固定资产-办公楼0.9同时,企业如难以区分则整体计入其他收益。
月末结转: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1.44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1.44次月缴纳: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1.44贷:银行存款1.44笔者点评:这种处理简易,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第一是如果企业长期销项与进项倒挂,那么实际很长时间,企业无从享受加计抵减的优惠,那么过早计入其他收益科目,可能会使企业所得税的过早缴纳。
第二,加计抵减一开始就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中核算,那么月底必须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中,如果出现不能实际抵减或者不能完全抵减的情况,会影响到下个月的增值税核算。
二、增设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科目,核算计提的加计抵减税额,同时计入其他收益科目,实际抵减税额时,从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中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值税加计抵减)中举例说明:善美智公司2019年4月份销项税额10.5万元,进项税额10万元,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金额1万元。
月底,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为0.5万元,当月计提加计抵减额1万元可以用于实际抵减0.5万元,期末余额0.5万元就是加计抵减结余金额。
对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会计处理的探讨

对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会计处理的探讨【摘要】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是指企业在计算增值税应税额时,可以将税务机关核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到应纳税额中进行抵减的一种税收政策。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企业需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享受该政策,并按照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处理。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也需要注意事项,如确保进项税额真实有效等。
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的会计处理对企业财务管理起到积极影响,建议企业在使用该政策时要谨慎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一探讨总结了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的相关内容,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会计处理、政策规定、核算方法、处理原则、注意事项、实际应用案例、企业财务管理、建议、探讨总结1. 引言1.1 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的概念解释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是指在纳税人支付增值税时,将进项税额进行加计抵减的税收政策。
具体来说,纳税人在购买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生产经营用品时支付的增值税可以通过加计抵减的方式抵减应纳的增值税额,最终实际需要缴纳的增值税较少。
这一政策旨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企业可以减少应缴纳的税额,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一政策也有助于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是一项有利于企业和国家双方的税收政策。
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也有助于优化税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对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的理解和运用对于企业和国家的税收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的背景意义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是一种特殊的税收政策,旨在促进企业发展和降低税负。
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的分析

关于增值税加计抵减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的分析增值税加计抵减是指在销售商品、提供应税劳务和出口货物等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计抵减增值税。
对于纳税人来说,加计抵减政策可以有效减少纳税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
而在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方面,增值税加计抵减也需要纳税人合理安排和处理。
本文将对增值税加计抵减的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对于会计处理来说,增值税加计抵减需要纳税人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具体来说,纳税人在销售商品、提供应税劳务和出口货物等过程中产生的增值税加计抵减均应当纳入企业的应交税金账户中进行核算。
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和销售等也需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在增值税申报表中,纳税人需要将增值税加计抵减相关的数据如实填写,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纳税申报处理来说,纳税人除了要合理处理会计核算外,还需要准确填报相关的纳税申报表。
在填报增值税申报表时,纳税人需要将增值税加计抵减数据准确填写,并提交给税务机关进行审核。
纳税人还需合理安排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时间节点,以便在纳税申报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享受减免税额,降低纳税负担。
针对增值税加计抵减的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建议纳税人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制度。
纳税人应加强内部审计,确保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纳税人还应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及时掌握增值税加计抵减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以便合理安排会计和纳税处理。
纳税人还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规范财务管理行为,避免出现疏漏和违规行为。
增值税加计抵减是一项重要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会计和纳税申报处理方面,纳税人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合理安排和处理,并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税务机关也应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税收的合规征收和管理。
希望通过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共同努力,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企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利好。
加计抵减增值税账务处理流程

加计抵减增值税账务处理流程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加计抵减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流程呀。
咱先得知道啥是加计抵减增值税呢?简单来说呀,这就是国家给一些特定行业的优惠政策。
就像是给这些行业发了个小福利,让它们在交税的时候能少交一点,多省点钱可以发展得更好呢。
那在账务处理上,第一步呢,当我们发生了可以加计抵减的进项税额的时候呀,这个时候咱就需要把这部分加计抵减的金额算出来。
比如说,咱们企业是符合加计抵减政策的,这个月有100块钱的进项税额,按照政策可以加计10%,那这加计抵减的金额就是100乘以10%,也就是10块钱啦。
这时候呢,我们要做一个分录哦。
借方呢,可以记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金额就是咱刚刚算出来的加计抵减的10块钱,贷方呢,就记到“其他收益”这个科目啦。
为啥是“其他收益”呢?这就像是企业额外得到的一笔小收入一样,虽然不是那种卖东西赚来的钱,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呀。
然后呀,在实际缴纳增值税的时候呢,就会体现出这个加计抵减的好处啦。
假设咱们本来要交200块钱的增值税,因为有了这10块钱的加计抵减,那实际只需要交200 10 =190块钱就好啦。
这时候的账务处理呢,就是借方“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90元,贷方就是银行存款190元。
这样一来,就完成了整个加计抵减增值税的账务处理过程啦。
不过呢,宝子们可千万要注意哦。
这个加计抵减政策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
企业得符合相关的条件才行呢。
比如说得是属于规定的行业,而且相关的进项税额得是合法合规的。
要是弄错了,那可就麻烦啦,税务局可能就会来找咱喝茶啦,哈哈。
还有哦,在记录这些账务的时候呀,一定要把相关的凭证都保存好。
什么发票呀,计算过程的记录呀,都要留着。
就像我们小时候保存小宝贝一样,可不能弄丢了。
要是税务局来检查,咱们能拿出这些凭证,那就啥事都没有啦。
要是没有的话,就像考试没带准考证一样,有理也说不清了呢。
宝子们,加计抵减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其实也不难啦,只要咱们细心一点,按照规定来做,就能享受到这个优惠政策,还能把账务处理得明明白白的。
增值税加计抵减账务处理

增值税加计抵减账务处理一、加计抵减范围1. 可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范围:(1)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2)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以下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3)生活服务,是指为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类服务活动。
包括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
2. 适用政策的开始时间:(1)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3)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2019年9月30日前设立的纳税人,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2019年10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2019年10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4)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5)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3.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二、税收优惠1. 销售额比重计算:(1)“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
增值税加计抵减及会计处理

增值税加计抵减及会计处理加计抵减政策在2019年也先后出台了两个政策,而且政策有重叠。
先出台的政策包含在《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中,后出台的真正包含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7号)中。
加计抵减,是指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在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基础上再加计10%(生活服务业从2019年10月1日起调整为15%)抵减应纳税额。
要注意,是“抵减应纳税额”而不是“增加进项税额”。
上述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等三项服务,与生活服务并称“四项服务”。
另外,判断某纳税人是否符合加计抵减的条件是以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是否超过50%为判断标准,而不是以纳税人的工商登记信息作为标准。
以2019年4月1日为界,之前设立的纳税人,以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取得的销售额作为判断标准(不足12个月按实际经营期),2019年4月1日以后设立的纳税人,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举例:例一、某纳税人一直从事餐饮服务,2018.4.1-2019.3.31期间的餐饮销售额超过50%,2019年4月1日以后开始转型,从事食品加工业。
该纳税人2019年可以享受加计抵减政策。
例二、某从事餐饮服务的纳税人2019年6月1日设立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至8月餐饮服务收入超过50%,不仅当年9-12月纳税期间可以享受,6-8月期间可抵扣进项税额也可以享受加计抵减。
上述纳税人在2020年是否可以享受政策,以2019年销售额作为判断标准,下同。
让我们记住,39号公告中有一句话“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
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政策出台半年后,财政部又出台了87号公告:将生活性服务业的加计抵减额从10%提高到15%,而且不仅仅是抵减比例的变化,判断的期间也发生了变化,以下为文件原文:2019年9月30日前设立的纳税人,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2019年10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记账实操-加计抵减的会计处理.pptx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1.纳税人可计提1旦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因此,如果纳税人满足加计 抵减条件,但因各种原因并未及时计提加计抵减额,允许纳税人在以后的申报期补充计提加计抵减额。
.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如果发生了进项税额转出,则纳税人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 额。
),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对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采取清单管理,具体适用条件、管理方式和企业清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 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制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23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清单 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函(2023)228号),自2023年8月28日起实施。
.抵减前应纳税额=。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抵减前应纳税额>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3.0<抵减前应纳税额≤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
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会计处理】
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 读》规定,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 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等科目, 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进项加计抵减政策分录

进项加计抵减政策分录
1、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加计抵减额
(1)发生当期依据可抵扣进项计提可加计抵减额借:固定资产、原材料、费用等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贷:银行存款
(2)当期发生不可抵减进项税额期末转出进项
借:成本、费用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2、当期进项加计额抵减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3、优惠到期如还有进项加计额抵减额结余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递减进项加计额贷:主营业务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收政策、会计账务处理Ol政策规定篇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按照以下规定执行:(一)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
(二)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其中关于销售额的提示:①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
其中,纳税申报销售额包括一般计税方法销售额,简易计税方法销售额,免税销售额,税务机关销售额,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即征即退项目销售额。
②稽查查补销售额和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计入查补或评估调整当期销售额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适用增值税差额征收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③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均为零的纳税人,以首次产生销售额当月起连续3个月的销售额确定适用加计KE减政策。
02案例解析篇(含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某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从事现代服务,适用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政策,2022年6月税款所属期销项税额9500元,当期认证进项税额9000元,当期进项税额转出200元,假设上期留抵税额为0,期初加计抵减余额为O o1、税务处理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XlO%=9000×10%=900元;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当期转出进项税额χl0%=200X10%=20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力[]计抵减额=0+900-20=880(元);本期纳税人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为9500-9000=200=700元,因税款不能出现负数,所以880元加计抵减额中,本期可实际抵减额为700元,结转下期抵减额为180元,本月增值税应纳税额为O0进项税加计抵扣的会计分录进项税加计抵扣政策1、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
(生产性服务收入超50%即可)2、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生活性服务收入超50%即可)进项税加计抵扣原则:企业当月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一一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实际缴纳额度)其他收益一政府补助(进项税加计抵扣额)依据:《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第39号公告")及该公共适用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税务总局解读。
会计处理进项税加计抵扣税额,不提前计提。
只有当月企业有需要缴纳增值税时,需要缴纳增值税部分,其进项税额的10%,可再抵扣。
如加计进项税额,高于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额度,则延期到下月度抵扣。
如果该项政策结束后,仍有未抵扣完的进项税加计额度,则该额度作废,不能再进行抵扣。
案例:甲企业是一般纳税人,该企业符合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政策。
2023年1月份,甲企业新增进项税10000万元,新增销项税10100元,转出进项税额200元。
假设上期留抵税额为0,期初加计抵减余额为O o则账务处理如下:1、增值税结转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销10100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进IoOOO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100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100贷: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1002、计算加计抵减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100Oo*10%=IoOo元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当期转出进项税额X10%=200*10%=20元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1000-20=980元说明:因为甲企业当期应交增值税额100元,进项税加计抵减,抵减的是当期应交增值税额,所以当期最大抵减额不能超过应交增值税额。
抵减剩余部分880元(980-100)结转到下期。
结转的加计抵减额不需要进项分录,只需记入备查账。
3、1月份10%加计抵扣分录借: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100贷:其他收益一政府补助100案例:(接上)甲公司2月份,发生进项税5000元,销项税7000元。
账务处理如下:4、2月份增值税结转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销7000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进5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2000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2000贷: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20005、2月份增值税上缴分录2月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880+500(5000×10%)-0=1380元借: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2000贷:其他收益一政府补助1380银行存款620财务管理制度第一章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机构的设置,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精简、高效率〃为原则,按本公司实际需要设置适当部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第二章财务部人员岗位责任制每个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便分清责任。
各施其职,各尽其责。
设置一人一岗,或一人多岗,坚持"精简、高效率”的原则,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业绩有奖惩,保证会计工作有秩序地进行。
第一条设财务部主管一人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开展财务工作,组织本部门内业务分工,明确会计人员职责范围,研究、布置各项具体财务会计工作。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3、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4.办理向银行借款的一切手续,并组织监督实现。
5、加强往来帐目的管理,能及时提供客户的货款资料,协同总经理、出纳催收货款,加速资金回笼,及时与供应商核对帐目,安排货款清偿,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6、参加本公司业务经营管理会议,参与经营决策,充分利用会计资料,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可靠有用信息,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7、负责向本公司领导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解释财务方面的情况。
8、负责会计重要资料档案的保管,做好调查记录。
9、负责提供对外的会计报表、资料,并签名盖章,按会计制度及规定时间及时送报各级主管部门。
第二条设会计岗位一人。
1.根据有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科目,设置总帐,做好结帐、对帐工作,保证帐帐相符。
2、负责做到按时、按质、按量报送公司内部所有报表。
3、负责存货、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会计核算。
4、对公司存货、资产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改善管理等措施。
并编制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年报)。
第三条设出纳岗位一人1.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每笔业务必须经过会计人员的审核、编制记帐凭证,出纳才能办理款项的收付,记帐凭证必须加盖"现金收讫"、"现金付讫"、"银行收讫"、"银行付讫”的印章,不得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更不得挪用现金,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
如因特殊情况,确须签发不填注金额的转帐支票时,必须在支票上注明收款单位名称、用途、签发日期、规定限额和报销期限。
2、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必须根据已办理完毕的收付款凭证,逐笔Jl砺登记,并每日结出余额,要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月末要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对于未达帐项,要及时提出查询。
3、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要确保资金安全和完整无缺,如有短缺,要负赔偿责任。
4、妥善保管印章,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签发支票所用的各种印章,不得全部交由出纳一人保管。
办理销售款项的结算业务,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催收销售货款工作。
6、每笔业务发生收款时,应由出纳员开收款收据,即交由会计编制记帐凭证,以便及时记帐。
7、负责办理总经理、财务主管交办的临时性业务。
第三章财务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现根据本公司具体情况,结合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以便全体工作人员执行。
第一条一般规定1.本公司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资金收入和支出,统一由财务部负责办理,财务部是代表公司对外结算债权、债务的唯一机构。
未经授权和委托,任何人无权处理有关资金收支的工作,任何越权行为都是无效的,并应对其所造成的后果负责任。
2、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廉洁奉公,严以律已,不谋私利,如发现有利用工作之便,进行挪用公款,假公济私,贪污舞弊,监守自盗等行为,一律加倍处罚,严惩不贷。
因此,会计与出纳必须明确分工,各施其职,相互制约,即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
按照会计管帐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帐(指除现金、银行日记帐外的帐)的原则进行工作。
每月终盘点现金,双方核对现金、存款帐目,并将存在问题向上级报告。
3、凡是支付款项必须取得合法的、有效的单据,经手人应该在单据上签名、盖章、整理好单据,经有权审批的领导批准,会计人员核对无误并符合支付原则,方可办理报销支付款项,如手续不全,内容有错或可疑,财务人员有权拒绝付款。
4、为保障公司财产的安全不致流失,凡是公司的资产都应设置帐簿登记,由专人负责管理。
会计与管理人员按情况规定月、季、年终盘点一次,进行财产清查。
对于损坏、变质或短缺情况,由直接责任人(或使用人)提出报告,经批准方可办理报废注销手续。
5、强化公司管理,公司与外界签订的一切经济合同,最终由财务部负责执行,财务部建立经济合同管理档案。
派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执行,以维护公司的经济权益。
第二条资金的管理1.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不经过正当审批手续,非法调走或挪用资金,财务部门有权制止这些违法行为,拒绝支付款项。
1.因公借款,经手人必须在事毕后3-5天内(如购物出差回来等)办理报帐手续。
2、公司支付任何款项,必须凭合法的有效发票或有关收费凭证,并经办人签名或盖章确认,注明付款理由,按审批权限报有关领导批准后,财务部审核签字后,方可办理支付款项业务。
3、凡属预付款项,由经办人提出书面申请,按审批权限报有关领导批准后,连同合同或有关文件交财务部审核,总经理签字后方可办理付款,但在该项业务完结,经办人必须取得对方正式发票合法的收款凭证,交由财务部结清往来帐目,否则造成损失由经手人负责。
4、工作人员因工作失职,所造成的罚款或其他经济损失,应由责任者本人负责,公司拒绝接受任何解释。
第三条低值易耗品管理1.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价在20xx元以下,不是使用一次而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其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用具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