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第三章 细胞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wk.baidu.com细胞融合技术
2.微生物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2)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再生 • 融合是把两亲本的原生质体混合在一起,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最常用的是PEG 融 合和电融合。 • 融合率=融合子/两亲本原生质体再生菌落 的总数
五、细胞融合技术
3.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 1)取材与除菌 2)酶解 3)分离 4)洗涤 5)鉴定
微 生 物 细 胞 培 养
微 生 物 细 胞 杂 交
动 物 细 胞 培 养
动 物 细 胞 融 合
单 克 隆 抗 体
胚 核 胎 移 移 植 植
二、发展史
• 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 1902年提出细胞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原植物的全部遗 传性,单细胞经人工培养,通过细胞分裂而 恢复成完整植株。 1904年用胡萝卜胚培养成株,三十年代获愈 伤组织。 1948年发现腺嘌呤,生长素对芽形成的影响, 建立腺嘌呤/生长素的比例控制芽根分化。
2、植物细胞培养
• 植物细胞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相比,具最大 的优点是植物细胞能在简单的合成培养基上 生长。 • 其培养基的成分由无机盐类、碳源、维生素、 植物生长激素、有机氮源、有机酸和一些复 合物质组成。包括植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营 养元素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质。
2、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方法 单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固体培养、液体培养(摇瓶悬浮培养和大 规模悬浮培养)。 • 悬浮培养是指把离体的植物细胞悬浮在液 体培养基中进行的无菌培养。
2、植物细胞培养
• 植物细胞体系建立的一般程序为:整体植株 株——植物组织或器官——外植体——在固 体培养基上诱发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 培养——悬浮培养。
2、植物细胞培养
基本操作过程: 一般利用次亚氯酸盐的稀溶液、酒精、升汞等消毒剂 对合适的植物材料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在无面条件 下切取未受损伤或未被污染的组织或器官(即外植 体),臵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随着细胞增殖形成 不定型细胞团(即愈伤组织),将此愈伤组织移入新 鲜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或转入液体培养基中悬浮 培养。愈伤化时间随植物种类和培养基条件不同而 不同,慢的需要几周以上,一旦增殖开始,就可反 复继代培养,加速细胞生殖。继代培养可用试管或 烧瓶等,大规模悬浮培养可用传统的搅拌罐、气式 发酵罐。
1)培养基的组成
• 维生素C(抗坏血酸):强还原能力,防组 织氧化变褐。 B1(硫胺素):促愈伤组织产生,与愈伤 组织活力有关。 B2(烟酸或维生素PP):促代谢,促胚的 发育,高浓度会抑制生长。 B6(吡哆醇):促根生长。 肌醇(环己六醇):无促进生长的作用, 但有助活性物质发挥作用。
1)培养基的组成
二、发展史
• 1956年发现激动素促芽形成效果高,促组培工作研 究; 六十年代从曼陀萝花药培养获植株建花培技术; 1972年细胞融合成功; 1912年培养动物细胞; 1958年获细胞融合(种间、腹水癌细胞+病毒) 六十年代初换核术成功; 1975年获杂交瘤; 我国70年代中开始细胞融合; 现有40多种花粉植株,在我国首次成功。
• 脱分化:已分化(或成熟)的组织又恢复到 无分化的初始状态。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将已经分化的茎、叶、 花等外植体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愈伤组织, 回复到没有分化的状态。 再分化: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处于脱分化状 态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诱导其形成新的植 物体的过程。
• 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从植物体 上被分离下来接种到培养基上,供培养用的 原生质体、细胞、组织、器官等。 建立外植体的过程: 从植物组织(根尖、茎、芽、嫩叶、种子、 花粉等)分离外植体→灭菌消毒→切取并将 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上
常用的细胞固定化培养系统
平床培养系统
立柱培养系统
3、动物细胞培养
• 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散的动物活细胞体外人 工无菌条件下的生长增殖,在整个过程中细 胞不出现分化,不再形成组织。 • 根据细胞是否贴附于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 培养的细胞可分为两大类:悬浮型和贴附型。 • 悬浮型细胞是指生长时呈悬浮状态的细胞; 贴附型是指贴附于支持物上生长的细胞。 • 动物细胞培养的一般程序是:组织切碎-酶 处理得单个细胞-培养-再扩大培养。
•水
• 培养基大部分是水
来源:不含或少含某些离子的重蒸水(双蒸水) 或去离子水。 目的:保持培养基成分完全人为控制。 • 作用:起媒介作用 组成作物体(占75~80%) 提供O、H元素 运输物质、调节渗透压
2)培养基的种类
• 按成分不同划分:
天然培养基:含有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 不 恒定的天然有机物。 合成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 成的培养基。
三、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
1.
2. 3.
无菌操作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
1、无菌操作技术
• 细胞工程的所有实验都要求在无菌条件下 进行,实验操作成在无菌室内进行。无菌 室应定期用紫外线或化学试剂消毒,实验 前后还应各消毒一次。无菌室外有间缓冲 室,实验人员在此换鞋、更衣、戴帽,做 好准备后方可进入无菌室,操作时实验者 的双手应戴无菌手套。 • 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整洁。 • 生物材料、一切器械、器皿和药品应进行 灭菌或除菌。
细胞融合技术
– 制备原生质体 – 诱导细胞融合
• 化学法
• 物理法 • 生物法
– 筛选杂合细胞
四、细胞培养技术
1、微生物细胞培养
2、植物细胞培养
3、动物细胞培养
1、微生物细胞培养
1)培养基的组成 • 碳源 • 氮源 • 无机盐 • 维生素 •水
1)培养基的组成
• 碳源
• 蔗糖、萄葡糖、果糖、麦芽糖、纤维二糖或多 糖类的可溶性淀粉、糊精及果胶;由其他谷物、 马铃薯、红薯、木薯等得到的糖类物质。 作用:维持培养基的合适渗透压; 构造微生物体; 参与新陈代谢。 注意:不同浓度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
五、细胞融合技术
4.融合子的筛选 1)微生物融合子的筛选 2)植物融合子的鉴定 3)动物细胞融合子的鉴定
作业
• 1.什么是细胞工程?
• 2.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第二节 植物细胞工程
• 植物细胞工程: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 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精细操 作,使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 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品种或生产生物产 品的目的的一种技术。
• 根据物理状态分: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2)培养基的种类
• 按用途划分:
基础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营养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其他培养基:分析培养基、还原性培养基等
3)培养方法
(1)固体培养; (2)液体培养; (3)连续培养; (4)中间补料培养; (5)同步培养; (6)混合培养。
1)培养基的组成
• 维生素
• 维生素是生物体生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或数种极微量 的有机物质,但微生物在生长时,自身往往又缺乏 合成这种有机物的能力,因此,必须由外界提供。 与微生物关系较大的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 • 作用:是微生物体内各种酶活性基团的组成部分。 直接参与生物催化剂——酶的形成及蛋白质、脂肪 的代谢。
3、细胞融合技术
• 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接触后,其细胞膜发生分子重 排,导致细胞合并、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称为细胞融合。 • 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的重要基本技术,其主要过程 包括:①制备原生质体。由于微生物及植物细胞具 坚硬的细胞壁,因此通常需用酶将细胞壁降解。动 物细胞则无此障碍。②诱导细胞融合。两亲本细胞 (原生质体)的悬浮液调至一定细胞密度;按1:1的 比例混合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促进融合。 ③筛选杂合细胞。将上述混合液移到特定的筛选培 养基上,让杂合细胞有选择地长出,其他未融合细 胞无法生长。以获得具有双亲遗传特性的杂合细胞。
2、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方法 1)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法 分批培养法 半连续培养法 连续培养法
2、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方法
2)植物细胞固定化培养技术 • 所谓固定化细胞培养,即把细胞固定在一种惰性基 质,如琼脂、藻酸盐、聚丙烯酰胺、纤维或膜上面 或里面,细胞不能运动,而营养液可以在细胞间流 动,供应其营养。
五、细胞融合技术
• 细胞融合技术是指在一 定条件下,将两个或多 个细胞融合在一个细胞 的过程,细胞融合又称 细胞杂交。
五、细胞融合技术
1.细胞融合的方法 生物学法
化学融合剂法
电处理融合法
五、细胞融合技术
2.微生物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1)微生物原生质体的制备 • 为制备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必须有效地去除 细胞壁,根据各种微生物细胞壁的不同结构 和组成,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脱壁。目前, 常用酶法来脱壁。
第三章 细胞工程
1
2 3 4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微生物细胞工程
第一节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细胞工程的内容
(1)定义
应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在体外条件 下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培养、繁殖, 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 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 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殖动、 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的物质的 过程。
无菌操作
杀菌和消毒 物理法 化学试剂 抗生素 超净工作台
2、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培养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在体外无菌 条件下的保存和生长。虽然这些细胞培养在营养要 求等方面有许多差异,但作为细胞培养,它们也有 些共同之处。 • 首先,要取材和除菌。除了淋巴细胞可直接抽取以 外,植物材料在取材后,动物材料在取材前都要用 一定的化学试剂进行严格的表面清洗、消毒。有时 还需要某些特定的酶对材料进行顶处理,以期得到 分散生长的细胞。 • 其次,根据各类细胞的特点,配制细胞培养基并进 行灭菌。将生物材料接种于培养基中,最后将接种 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室或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达 到一定生物量时应及时收获或传代。
2、植物细胞培养
• 广义的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 单个游离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里培养,以获得再 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生物产品 的一种技术。 • 食品工业意义上的植物细胞培养主要是指细胞悬浮 培养,即使游离的植物细胞或一些小的细胞团在液 体培养基中增殖并分离提取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
植 物 细 胞 工 程
所采用技术 的理论基础
植物细胞的全能 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通常采用的 技术手段
• 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 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 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 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 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动物细胞培养
1)细胞培养基的组成
• 氨基酸 • 维生素 • 盐:钠、钾、镁、钙、氯等金属离子和酸根 离子 • 葡萄糖 • 有机添加剂 • 激素和生长因素
3、动物细胞培养
2)常用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无血清培养基
3、动物细胞培养
3)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悬浮培养 贴壁培养
固定化培养 大规模培养法
五、细胞融合技术
2.微生物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1)微生物原生质体的制备 • 原生质体制备之前,微生物细胞需经过种子培养、 振荡培养到一定的对数生长期,其菌量约为菌悬 浮液中4×l08个/mL时为宜,然后加溶菌酶在42℃ 轻轻振荡45min即形成原生质体,由于原生质体对 渗透压敏感,因此在琼脂培养基上涂布培养,原 生质体会在低渗条件下破裂失活,不能形成菌落, 曲落越少说明原生质体化效果愈好。 • 原生质体形成率=原生质休数/未经酶处理的总菌 数。
一、细胞工程的内容
• 根据其研究对象不同,分为植 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 微生物细胞工程。 • 细胞是细胞工程操作的主要对 象。
– 原核细胞
• 细菌、放线菌
– 真核细胞
• 酵母菌、动物细胞、植物细 胞
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 微生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植 物 体 细 胞 杂 交
1)培养基的组成
• 氮源
• 来源:无机氮源(氨气、铵盐或硝酸盐等)和有 机氮源(氨基酸、蛋白质或尿素、蛋白胨、牛肉 膏、酵母膏等)。 作用: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 素。 细胞生长分化需氮。
1)培养基的组成
• 无机盐
• 大量元素:每升培养基含0.5毫摩尔以上。 微量元素:每升培养基含0.5毫摩尔以下。 大量元素:P、K、Mg、S、Ca等; 微量元素:钴、铜、铁、锰、钼、锌等。 作用:构成菌体的组成; 作为酶活性基团的组成部分; 调节微生物体内的pH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