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
区域地理整理 欧洲西部和德国

欧洲西部一、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10W-30E,40N-70N海陆位置: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面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以平原(主要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北部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横亘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海洋深入陆地。
2.河流:莱茵河、多瑙河(主要内海有波罗的海和黑海,主要边缘海和海湾有北海和比斯开湾。
地中海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3.主要湖泊(冰川作用形成):日内瓦湖4.由于冰川的侵蚀,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形成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
在欧洲西部的平原上有古代冰川活动留下的一些冰碛物,形成波状起伏的低缓丘陵。
5.气候:思考一:分析形成温带海洋气候的原因。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N-60N之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这里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受海洋影响大;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山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从沿岸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由于距海远近的差异,欧洲西部地区的降水从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也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大陆性逐渐增强。
)6.农业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气温日差较小。
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多汁牧草生长好→发展乳畜业(巴黎盆地是重要的小麦产区)7.地中海特产: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等亚热带水果,油橄榄、三、居民与经济1.工业:工业发展最早、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旅游资源丰富: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曲折的海岸线、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南部地中海沿岸阳光充足的海滩是日光浴的好去处。
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

③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区内 贸易量大。 河流之间多有运河相通。
1.地形特征
②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多地半理岛、名岛称屿、内海、边缘海和海湾
四大半岛:
冰G岛 挪威H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
A
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
岛和巴尔干半岛
大
主要岛屿:
大不列颠岛、冰岛、 爱尔兰岛
爱不
尔兰F
岛
列
颠E
岛
北I 海
J
主要海湾:
波罗的海、黑海.
比斯开K湾
黑
L海
北海、挪威海
比斯开湾.
B
CD
根据欧洲西部四地气候直 方图,说明自西向东气温、降 水有何变化规律?
由于距海远近的差 异,欧洲西部地区的降 水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年温差也自西向东逐渐 增大,大陆性气候逐渐 增强。
巩固练习
值
D A
巩固练习
(1)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 大型的葡萄生产基地,选择②地 而不选①地的理由是
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 天气,光照不足;
欧洲冰川地形广布的表现:
•湖泊多——“千湖之国”芬兰 •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阿尔卑斯山的角峰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①平原、山地 为主
②大陆轮廓破碎, 海岸线曲折
③冰川地形广布
二、自然区域特征
2.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B-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山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共64张ppt

巴黎风光
艾菲尔铁塔
凯旋门
伦敦的塔桥和大本钟
西班牙斗牛
水城威尼斯
阿尔卑斯风光
瑞士风光
阿尔卑斯山滑雪
德国——欧洲经济的领头羊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两地农业 有较大的差异。波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较贫 瘠,夏季温和,冬季阴冷,日照时间少,不太适合 发展种植业,这里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南部 的高原山地,日照时间长,河谷地区土壤肥沃,盛 产葡萄、烟草、啤酒花和水果,河谷两侧的山地则 为森林和高山牧场。 德国是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经济实力 雄居欧洲之首,有欧洲的“火车头”之称。
工业基础好,经济发达。 发达的畜牧业
旅游业发达
挪威(幽深峡湾,午夜太阳、北极极光)、英国(伦敦塔 桥)、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 院)、希腊(巴特农神庙)、水城威尼斯、西班牙斗牛、 音乐之都维也纳等
【综合思维】
1.分析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零增 长或负增长的原因。
欧洲西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一些国 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例如德国、匈牙利、瑞典 等。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问题 严重是目前本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原因:1、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区经济发达, 进一步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单 纯追求劳动者数量的时代已结束 2、受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社会风气、伦理观念等原 因,本区各国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 率很低;3、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本区许多国家的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每年因衰老而死亡的人数 增多,死亡率上升较快。
2.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波德平原 中德山地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
三、德国的河流
易北河 威悉河 莱茵河
多瑙河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欧洲西部和德国1

一、自然环境
1.位置
60°N
北 冰洋
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
35ºN-60ºN,10ºW-20ºE
大
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
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西
洋
欧 洲 西 部
35°N
地
第5页,共150页。
中 海
一、自然环境
2.范围: 北欧、西欧
中欧、南欧
(1)北欧:挪威、瑞典、芬 兰、冰岛、丹麦5国。
(2)西欧:英国、爱尔兰、法 国、比利时、荷兰、卢森 堡6国
(3)中欧:德国、波兰、捷克、(4)南欧: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四个 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袖珍国家-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利诺、梵蒂 瑞士、列支敦士登等8个国家。冈,巴尔干半岛的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阿尔巴尼亚等10国,地中海中的岛国-马耳他 总共18个国家。
区。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向东、南、 西三面延伸。向东延伸的又分出两支。向东北分出的一支, 就是喀尔巴阡山脉和巴尔干山脉,呈弧形婉蜒于中欧南部和 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向东南分出的一支,是巴尔干半岛西部 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向南入海成为希腊南部和爱琴海 中的岛屿。向南延伸的一支,是构成亚平宁半岛骨干的亚平 宁山脉。这支山脉向西经西西里岛进入非洲西北部,形成阿 特拉斯山脉,然后向北由直布罗陀海峡转入伊比利亚半岛东 南部。直布罗陀海峡就是由这支山系断裂陷落而成的。向西 延伸的一支为比利牛斯山脉,耸立在伊比利亚半岛北部。
欧洲西部
第1页,共150页。
【学习目标】
1.欧洲西部以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2.海洋性显著的气候。
3.欧洲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特征。 4.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
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 ppt课件

2.由西向东,气候和植被的
过渡性明显。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欧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海洋性显著 2、欧洲具有面积最广 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区和地中海式气候区 3、温带气候占绝对优 势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析其形成原因、 气候特点
(1)总结分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及其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
成因: ①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曲折,使海洋影响深
入内陆; ②大气环流:盛行西风,带来大西洋暖湿气流; ③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④地形:平原、山脉多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影响:海洋性气候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 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 展畜牧业有利。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 达,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 。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欧洲西部 地形特点
• 1、欧洲西部 有哪些平原和 高山?
• 2、归纳出欧 洲西部的地形 特点?
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平原: 北海、波罗的海沿岸 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 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
山地: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西欧平原
1、居民
◇白种人为主,人口 5 亿多,面积约 500万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大,基督 教为主。
40°
(2)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西部,三面环海 北冰洋
大 西 洋
地中海
欧洲西 半部, 面积约 500万 平方千 米,占 欧洲的 一半左 右。
一、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 大部介于40ºN~60ºN 之间,处于西风带、 北温带,无热带
欧洲西部与德国必背知识及答案

区域地理必背知识过关十
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3.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4.欧洲西部的重要河流。
5.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
6.德国的地形特征。
7.德国硅谷。
先进行背诵,再查阅答案!
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海岸线曲折;冰川作用明显。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之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各地距海较近,使本地区受海洋影响大;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山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3.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是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乳畜业发达;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
4.欧洲西部的重要河流。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莱茵河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河流,被称为欧洲的“黄金水道”。
5.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
德国是欧洲陆上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6.德国的地形特征。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7.德国硅谷。
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
【设计】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 优质教案

欧洲西部与德国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与构思“欧洲西部”即是初中学段的必学章节,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德国因其鲁尔区作为世界传统工业的典范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部分的教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在初中的基础非常薄弱,甚至初中根本没有开设地理课,这次的复习实质上等同于上新课,但又不能等同于初中的新授课。
要把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
首先在内容上,这部分内容容量很大,如何在一个课时能顺利完成,必须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才能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就必须进行大胆的剪裁,删除一些细枝末节,而留取重要的信息。
其次,在要求的层次上要达成的目标应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双重目标,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注重欧洲西部和德国的位置、范围和区域地理特征等知识的复习巩固,更要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这部分内容虽说应该是学生在初中应该学过的内容,但由于学生基础的问题,还有需要提升到高考的备考高度,需要扩充、挖掘的内容非常多,怎么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既能补充初中基础,又能提升地理高考考试能力,是本节课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在区域地图上找出并识记欧洲西部地区和德国的位置、范围;找到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3.分析说出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及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原因。
4.进一步掌握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完成地图填充,让学生知道并识记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单元等,掌握借助读图和绘图技能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欧洲西部与德国》(共44张PPT)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 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 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 这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众多的湖泊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1)总结分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及其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
成因: ①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曲折,使海洋影响深
入内陆; ②大气环流:盛行西风,带来大西洋暖湿气流; ③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④地形:平原、山脉多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本区城市化的特点: ①城市化水平高。 ②城市化速度较慢。
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2、工业 工业分布:自英国向东到
波兰,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向南到意大利,呈“十”字 形分布。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 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 ,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 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2)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西部, 三面环海
(3)范围
分为北欧、西欧、中 欧、南欧四部分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一、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 大部介于40ºN~60ºN 之间,处于西风带、 北温带,无热带 (2)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西部, 三面环海
(3)范围 分为北欧、西欧、中 欧、南欧四部分
李光出品 谢绝使用
6、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 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 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总部在比 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统一货币“欧元”。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

3.地中海气候成因、特点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夏季,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影响变得温和多雨。
对植被影响: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丛林为 主,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都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 的耐旱特征。它们有的根系很深,有的树皮很厚,有 的树叶坚厚并有蜡质光泽。
对农业影响: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油橄揽、柑橘、柠檬、 无花果和葡萄等果树的栽培,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 随着欧洲的城市化进展迅速,对葡萄酒、新鲜水果、蔬菜和 花卉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 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农业生产选择专业化,成为水 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并在此基 础上加工酒类,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
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 (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6
二、自然区域特征
(一 )地形
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世界平均海拔最低,(平 均海拔300米)
中部以平原为主:
北海、波罗的海沿岸 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 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
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为主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3)D地所处的西海岸崖壁陡峭、 幽深曲折的峡湾的成因是
(4)E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具有葡萄生 长的良好的条件;本地盛产葡萄,为酿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冰川 侵蚀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带
(三)河流与湖泊
欧洲冰川地形广布的表现: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②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千湖之国”芬 兰,)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7(欧洲西部和德国)

欧洲西部山脉分布
挪威峡湾: 挪威峡湾:
峡湾崖壁陡峭曲折幽深 是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
北欧、西欧、中欧、 北欧、西欧、中欧、南欧
欧洲西部图
德国的临海---北海
德国的临海---波罗的海
德国的邻国---丹麦
德国的邻国---荷兰
德国的邻国---比利时
德国的邻国---卢森堡
德国的邻国---法国
欧洲西半部 北临北冰洋 西临大西洋 南临地中海
0° 20° 20°E
轮廓特征: 海岸曲折(世界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轮廓特征: 海岸曲折(世界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1.半岛: 1.半岛: 半岛 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2.岛屿 岛屿: 2.岛屿: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 3.海 3.海: 内海: 波罗的海、 ①内海: 波罗的海、黑海 边缘海: ②边缘海: 北海 陆间海: 地中海 ③陆间海: 海湾: ④海湾: 比斯开湾 海峡: 英吉利海峡、 ⑤海峡: 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在世界上的位置
亚欧大陆
欧洲西部的范围、 欧洲西部的范围、位置
66° 66°34′N
范围: 范围:
60° 60°N
大致分为北欧、西欧、 大致分为北欧、西欧、中 欧、南欧四部分
位置: 位置:
1.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2.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40° 40°N
图解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空间定位指导
空间定位指导
P73例 P73例1
P74
P74例 P74例2
P75
P75
【高中区域地理 】欧洲西部和德国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 增温增湿作用
一、自然环境 5、气候 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一、自然环境
5、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部、中部
东西差异: 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温差较大
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 南北差异: 地中 海气候 :南部 三大半岛沿岸
3、含沙量小,河道 不易淤塞;
4、区域经济发达, 货运量大。
一、自然环境 7、其他自然环境
➢植被: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 、温带 落叶阔叶林 、 苔原、草原,
➢资源: 石油(北海)煤(英国德国)铁(法国)
二、居民和国家
二、居民和国家
1、国家众多,人口稠密 白色人种为主,,基督 教 为主,自然增长率 低 ,城 市化水平 高,人口稠密区 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 成 十字型 。
0 1998年全世界接待国际旅游者最多的国家
法国 西班牙 美国 意大利 英国 中国
(亿美元)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98年全世界国际旅游创汇最多的国家
美国 意大利 法国 西班牙 英国 德国
旅游业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欧盟跨国旅 游便利;交通发达;接待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荷兰牧场
苏格兰的牧场
影响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的气候因素
全年温和湿润
平 多汁牧草的生长
原
为
主
草场广大
的
地 形 畜牧业发达
乳畜业
农业
地中海式农业
地广人稠,注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
荷兰园艺业
巴黎盆地商品谷物农业
思考: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高中世界地理-7.欧洲西部和德国

南坡的是 P 坡,P、Q坡自然带高度不同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莱茵河
“莱茵”河一源词自在瑞古士德境语内中阿就是“清澈、明亮”的意思。 尔今卑天斯 人山们北所麓 见到,的注莱入茵北河海的确像它的名字一样——清澈、 (明荷亮兰 。鹿其特 实丹 上) 个。 世纪全六长七13十00年代莱茵河也曾遭受严重污 多染公,里 被,冠近 以一 “半 欧在 洲德 下国水境道内”,的恶名。 流经德国鲁尔区。被称为 “黄金水道”,是欧洲乃至 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乳畜业和园艺业发达。 丹麦、荷兰是世界著名 乳肉牛奶、蔬菜、花卉 生产和出口国。 法国为欧洲主要粮食生 产和出口国
有利:光照、热量条件 是亚热带水果葡萄、柑
优越、有利于果品生产。 桔、无花果、油橄榄重
不利:雨热不同期,夏 要产区,葡萄酒驰名于
季干旱,需灌溉
世。
(10年浙江卷)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 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众多的湖泊
这些湖泊多由冰 川作用所形成
千湖之国--芬兰
冰蚀湖: 位于北欧的芬兰是世界 上湖泊最多的国家,被 誉为“千湖之国”。由 于芬兰纬度高,历史上 被冰川覆盖。间冰期时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沿 谷地向下移动时,往往 夹带巨大的破碎的岩石 前进,它可以磨蚀地表 成为凹地,积水后形成 湖泊,称为冰蚀湖。芬 兰的许多湖属于冰蚀湖 。
土壤: 棕壤和褐土 ,
资源: 石油( 北海)煤(英国、德国)铁( 法国 )
植被与自然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 、温带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苔原、 草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 为主,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 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欧洲(西欧与德国、东欧与俄罗斯)-练习题讲述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和德国、俄罗斯》专题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关欧洲西部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较少B.河流较长C.含沙量大D.水量充足、水流平稳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峡湾的形成缘由是()A.河流侵蚀B.地壳下沉C.冰川刨蚀D.风力侵蚀3.阿尔卑斯山的成因是()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B.地垒成山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4.关于欧洲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困难多样B.温带海洋性气候所占比重最大C.受大西洋影响深,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受大西洋影响深,海洋性显著5.对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确定作用的是()A.山脉走向B.海陆轮廓C.地形地势D.西风和洋流6.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西移的主要缘由是()A.为获得廉价劳动力B.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C.为接近消费市场D.为接近煤炭产地7.20世纪50年头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明显衰弱的缘由之一是()A.由于石油的大力开发和广泛运用B.产生了以电气化为标记的其次次技术革命C.工厂老化,没有发展新技术产业D.由于蒸汽机的独创8.在各大洲中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最广,主要缘由是()①地处西风带②北大西洋暖流加大对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③海岸线曲折,阿尔卑斯山为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化内陆④季风使海洋上的潮湿气流深化内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延长至北极圈以内,主要是因为()A.纬度位置影响B.海陆位置影响C.洋流影响D.西风影响10.下列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世界最低B.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无长河C.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曲折的峡湾海岸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肯定的改变规律。
据图回答11-12题。
世界分区欧洲西部与德国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精品学习PPT

1.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工业国。
丰富的煤炭 有利 便利的水陆运输
2.发展条件
雄厚的科技力量
资源(油铁金属矿)主要靠进口 不利 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3.四大支柱:机械制造、汽车、电气、化学
(六)德国的主要工业区
鲁尔区
慕尼黑 斯图加特
部 门
煤炭、钢铁 机械、化学
电子电器、 宇航 、飞机 制造
煤炭丰富 知识技术
(六)西欧的资源
石油(北海)、煤(英国、德国)、铁( 法国 )
(七)欧洲的居民和国家
国家众多,人口稠密
白色人种为主,人口 7 亿多,基督 教为 主,自然增长率 低 , 城市化水平 高 ,人 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 业地带分布成 十字型 。
(八)西欧的农业
温和湿润,牧场辽阔:畜牧业 ;如荷兰、丹麦等 北海渔场—— 渔业 发达,如挪威 南部光热充足—— 种植业 和 园艺业 ,如法国
大
洲
西洋,南临地中海
西
洋 部
35°N
地
中 海
(二)西欧的组成
组成:广义的西欧包括北欧、中欧、南欧、西欧
(三)地形
冰地岛理名称
特点1:大陆破 碎,海岸线曲折, 多半岛、岛屿、 海湾
不
爱 尔
列 颠
北海
兰群
岛岛
比斯开湾
黑
海
(三)地形
特点2:地形以平原、 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 中间低。
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 南北差异: 地中 海气候 :南部 三大半岛沿岸
(盛产柑桔、柠檬、无花果、葡萄、 油橄榄等亚热带水果)
(四)西欧的气候差异
(五)西欧的河流湖泊
特点: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流量大、含沙量小、大部分河 流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

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第一篇:高中地理欧洲西部与德国教案第三章欧洲第一节欧洲西部与德国学习目标1、主要的地形单元及地形特征。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成因。
3、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4、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5、德国鲁尔区的位置及发展条件。
知识内容欧洲西部位置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面积约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面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海岸线十分曲折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峡、内海、边缘海和海湾。
主要的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主要的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岛、撒丁岛等。
主要的海峡有直布罗陀海峡和英吉利海峡。
主要的内海有黑海、亚得里亚海和波罗的海。
主要的边缘海有北海。
主要的海湾有比斯开湾。
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本区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欧洲西部政区图平原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莱茵河以东部分叫波德平原,莱茵河以西部分叫西欧平原。
平原的部分地区因有古代冰川冰碛物的堆积,地形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
本区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较广。
北部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它的支脉延伸到三大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
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这也是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地形。
南部阿尔卑斯山是年轻的褶皱山,峰峦挺拔,山顶终年积雪。
意法边境上的勃郎峰海拔4807米,是本区最高山峰。
山脉两侧也散布着一些湖泊,它们是很久以前由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的。
欧洲西部地形图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之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这里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各地距海近,使本地区受海洋影响大;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上的西风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从沿岸经过,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湖之国——芬兰
芬兰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它自称的名字 “索密”,就是湖泊、沼泽的意思。据统计,芬兰境 内有大小湖泊达6万多个。芬兰靠近北极圈,几十万 年以前,芬兰曾经像今天的格陵兰岛一样被冰层封冻 着,这些封冻的冰层不断地发生缓慢的运动而对地面 产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经过冰层运动 的作用,会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层本 身沉重的压力,还会使地面下陷,冰层越厚,地面下 陷就越深,所以冰川是形成湖泊的主要原因。
3.地中海气候成因、特点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夏季,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影响变得温和多雨。
对植被影响: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丛林为 主,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都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 的耐旱特征。它们有的根系很深,有的树皮很厚,有 的树叶坚厚并有蜡质光泽。
对农业影响: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油橄揽、柑橘、柠檬、 无花果和葡萄等果树的栽培,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 随着欧洲的城市化进展迅速,对葡萄酒、新鲜水果、蔬菜和 花卉的需求量猛增。于是,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 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农业生产选择专业化,成为水 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并在此基 础上加工酒类,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
角峰
勃朗勃峰朗峰
角峰指金字塔形尖峰,山坡呈凹形陡坡,顶峰突出成尖角。由冰斗 不断扩大和后退,使山坡受到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 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冰斗所夹峙的残留山峰, 便成了角峰。如亚洲的珠穆朗玛峰和欧洲的勃朗峰都是角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
根据欧洲西部四地气候直 方图,说明自西向东气温、降 水有何变化规律?
由于距海远近的差 异,欧洲西部地区的降 水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年温差也自西向东逐渐 增大,大陆性气候逐渐 增强。
D
A
B
E
C
看图“欧洲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 ,说明 其原因是什么?
自西向东、越往内陆,气候海洋性减小,大陆性增强, (受海洋和暖流的影响减弱,)冬季气温越来越低,而墙 壁厚度越来越厚,越利于御寒保暖。
阿尔卑斯山系地区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非洲 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使古地中海的海底受到挤压 、产生强烈的褶皱,形成了许多高大的山脉。
3、冰川地形广布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 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 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 这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冰碛物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众多的湖泊
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勃朗峰为欧洲最高峰4807米, 终年积雪。
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
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表起伏大
2.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多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和海湾
四大半岛:
北部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地理名称
冰岛 挪威海
南部
伊比利亚.亚平宁
和巴尔干半岛三个
大
主要岛屿: 大不列颠岛、 冰岛、爱尔兰岛
2.总结分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及其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 成因: ①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曲折,使海洋影响深
入内陆; ②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70°之间, 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③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④地形:平原、山脉多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影响:海洋性气候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 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 展畜牧业有利。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 达,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 。
极地气候:北冰洋沿岸
地中海气候:南部三大 半岛沿岸(盛产柑桔、 柠檬、无花果、葡萄、 油橄榄等亚热带水果)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析其形成原因、 气候特点
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海岸线曲折
冬
位于40-60°N之间
西
西风带控制
温 夏
凉
欧 平原多,山脉东西走向
降
水
北大西洋暖流
均
增温增湿
匀
温带海 洋性气 候典型, 分布广
欧洲冰川地形广布的表现: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②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千湖之国”芬 兰,)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二)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1.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部、中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
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 (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6
二、自然区域特征
(一 )地形
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世界平均海拔最低,(平 均海拔300米)
中部以平原为主:
北海、波罗的海沿岸 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 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
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为主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一、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
北冰洋 亚欧大陆 地中海
位于东半球西北部,亚欧大陆西部
一、位置和范围
66.5° 20° 0°
30°
1.经纬度位置
大部介于35ºN~70ºN , 10ºW~30ºE之间,
处于西风带、北温带,
无热带
50°
40°
一、位置和范围 60°N
北 冰洋
1.经纬度位置
大部介于35ºN~70ºN ,
主要内海:
爱不
尔 兰 岛
列 颠 岛
北海
波罗的海、黑海.
边缘海: 北海、挪威海 比斯开湾
黑地中海
地中海
问题1:阿尔卑斯褶皱山系是怎样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系示意图
六大板块示意
冰岛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
勃朗峰(4810米)
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 位于法国和意大利的交界 处。最新高度为海4810.90 米.
地中海沿岸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 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油橄榄)
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西差异 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
大
10ºW~30ºE之间, 处于西风带、北温带, 西
无热带
2.海陆位置
洋
亚欧大陆西部,
三面环海北接北
冰洋,西濒大西 35°N
地
洋,南临地中海
中 海
(3)范围 北欧:冰、挪、瑞、芬、丹(5) 欧洲西部在西欧欧洲:中爱的、范英围、法、荷、比、卢、摩(7) 中欧:德、波、捷、斯、匈、奥、瑞、列(8) 南欧:葡、西、安、圣、梵、意、斯、克、 塞、黑、 波、马其顿、罗、保、阿、希、马 耳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