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合集下载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2.开展小组合作,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为了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民族性和多样性的内涵。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实地考察法:邀请民族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
1.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2.培养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例如,在讲解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时,我可以播放一段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我还可以邀请民族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新课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以下几个讨论话题:
1.讨论我国民族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传承与创新。
2.分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3.谈谈自己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体会。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最后,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小论文。通过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确保论文的质量。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4.结合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增强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树立平等、尊重、和谐的文化观念。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
1.讲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通过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我国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的民族性。
3.探讨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立小组任务,让学生共同探究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结合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4.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鼓励学生持续发展。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c)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重文化多样性。
5.拓展阅读:阅读有关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提高对文化多样性认识的理论水平。
作业提交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作业提交后,教师将进行批改和反馈,学生要认真对待批改意见,及时进行修改。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背景: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文化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
2.认知特点: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引入丰富的案例和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与同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作业质量。
3.技能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的能力。
4.技能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动的文化案例,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2.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小论文:以“尊重文化多样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讨论,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构合理。
2.制作文化海报: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制作一份文化海报。海报内容应包括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等。要求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具有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这是本章的核心知识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价值,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认识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本内容,引导他们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针对学生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世界各国文化的图片,如建筑、服饰、节日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所体现的文化特点。
2.提出问题:通过图片展示,教师提问:“这些图片展现了哪些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和差异?”
3.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兴趣。
3.小组合作项目: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如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文化。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制作一份关于该民族文化的宣传册或PPT,展示其民族性与多样性。
4.案例分析: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冲突或融合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条理清晰,论证充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政治学理论分析文化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创设互动式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a.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b.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尊重、包容、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
(二)讲授新知
1.民族文化的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
a.教师简要介绍民族文化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
b.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讲解民族文化的特点,如地域性、传承性等。
c.举例说明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传统节日、民族音乐、舞蹈等。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成因及价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世界各国文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a.你觉得视频中展示了哪些民族的文化?
b.这些文化有哪些特点?
c.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文化差异?
3.过渡: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文化的民族性:掌握民族文化的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理解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
2.让学生掌握文化的多样性: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成因及价值;学会尊重、包容、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掌握文化交流的意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3.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4.培养学生积极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意愿。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际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等特色文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3.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邀请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者或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3.小组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展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总结,强调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2.学生归纳: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分配任务,让学生分别负责收集和整理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总结归纳清晰明确:本案例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和概括所学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的多样性,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设计课堂辩论环节,让学生针对文化差异性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评估:
-采用形成性评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设计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小组报告、文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合终结性评估,通过期末考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支持: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资料、影视作品等,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
2.设计一份关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宣传海报,要求突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提出具体可行的实践建议。海报内容可以包括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
3.针对课堂所学的文化差异案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文化差异”的心得体会,要求不少于300字,分享你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的困惑、解决方法和感悟。
3.课堂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设计一些关于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议论文写作: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和谐”的议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以一段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视频作为开场,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文化民族性的思考。
说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需求。
2.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这将影响他们对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认同与接纳。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文化现象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4.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阐述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引导学生关注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4.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我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政策措施,让学生了解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发展方向。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等,进行讨论。
3.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短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方法:
1.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认识上的收获。
3.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5.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程度,以及他们对我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感。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民族性的含义与表现。

2.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3.掌握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2.学会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意识,树立文化平等、开放、包容的观念。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3.公共参与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对文化的多样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于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内涵、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等问题缺乏系统的理性思考。

此外,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文化民族性的表现和价值。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正确态度。

教学难点1.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2.在跨文化交流中正确践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播放一段世界各国不同民族文化风情的视频,如各国的传统舞蹈、音乐、服饰等。

提问学生: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1.文化的民族性1.教师活动:讲解文化民族性的含义,列举不同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如中国的春节、美国的感恩节、印度的洒红节等。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民族性的形成原因。

2.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3.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文化民族性的概念和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共同创作一部文学作品、举办一个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采取小组互评、自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结束后,可以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有哪些不足之处?”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表达了对不同文字的喜爱和赞赏,还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如“为什么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字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文字的美是如何体现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个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文字作品,如对联、诗歌、故事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最后,我进行了课堂小结,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文化传统的责任。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世界地图,标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吗?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但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字却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3.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感受,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是一节高中语文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字之美,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份议题式的教学案例。首先,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字作品,如汉字、拉丁文、阿拉伯文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它们的起源、特点和审美价值。然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本节课所学的文字之美的理解和感受。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表现;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关键能力:1.通过具体的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感受文化的民族性,并体会文化的民族性的价值。

2.通过比较近几届奥运会会徽的不同,感受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懂得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2.科学精神:阐释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公共参与: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各民族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华文明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埃及知名汉学家、翻译家,艾因夏姆斯大学文学院教授穆赫森·法尔贾尼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加强阿中文化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法尔贾尼认为,文化本身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各有内涵和特点。

一些西方媒体和文化界人士鼓吹西方文明的中心地位,贬低其他文明,这样的做法应该摒弃。

“只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才能有效抵御文化霸权。

”法尔贾尼呼吁阿拉伯民众客观认识和解读中国文化,“这样有助于推动阿中关系友好发展,共同应对文化话语体系中的不平等现象,共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法尔贾尼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2.新课讲授(一)文化具有民族性欣赏各国的建筑,感受民族文化除了建筑艺术之外,还可从服饰、舞蹈艺术、体育运动项目、语言文字等方面举例。

思考:什么是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有什么意义?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2.民族文化的形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1.文化的民族性:阐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介绍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以及民族文化在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文化多样性的内涵:解释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分析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性。
3.文化差异的影响:讨论文化差异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文化。
1.尊重和热爱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
2.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平等、互助、包容的文化交往观念。
4.提高文化素养,关注世界文化发展,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二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往往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局限。在此基础上,本章节“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学情分析如下:
1.确保作业质量,力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2.注重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提高作业完成效果。
3.结合所学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不断提升政治学科素养。
5.观点阐述:针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这一主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观点阐述文章,不少于800字。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文化交往能力。
6.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与文化多样性相关的时事热点,选取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时事评论,不少于800字。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他们的时事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案(2024年)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案(2024年)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树立对待文化民族性和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科学精神:理解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多样性,理解文化交流、交融、互鉴的作用、原因和措施。

3、公共参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自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重、难点】重点: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多样性难点:处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自主学习一】1.民族文化的地位、形成、表现形式2.民族文化的作用、核心【同步检测一】1、(2024·全国·高考真题)中国人注重门楣文化,视匾额为建筑的脸面,“黄鹤楼”“拙政园”“荣宝斋”等匾额今天依然醒目地悬挂于门梁显要之处。

匾额融书法艺术、诗文典故、习俗风尚、处世理念于一体,端庄厚重,雅俗共赏,构成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与审美意趣的特有文化景观。

门楣文化历久弥新的启示是( )①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自其传播方式创新②民族文化是人民群众生产经验和生活智慧的结晶③民族文化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取决于人们的精神追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今年的联合国中文日,外国驻华大使们纷纷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如今,对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来说,起中文名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非华裔的政治人物起中文名也越来越多见。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消失③中华文化蕴含着特有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可以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④:如今,对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来说,起中文名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非华裔的政治人物起中文名也越来越多见。

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可以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①④符合题意。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议题式教学设计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议题式教学设计
2.讨论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3.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1)简述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概念;(2)举例说明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分析汉字、拉丁字母等文字体系的美学特点。
1.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多数学生能认识到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但对文化内涵、特点及表现形式的理解尚显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拓展。
2.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和认知:学生对文字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文字起源、演变等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基础。
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观念:学生在分析、评价文化现象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和审美偏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局限,培养跨文化视野和审美鉴赏能力。
3.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以下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撰写介绍文章;(2)以“文字之美”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表达对文字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查阅资料,深入探究:
2.文字的起源与演变:教师以汉字为例,讲解文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字体系的发展历程。
3.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实例分析,阐述文字在记录、传播、交流文化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文字体系(如汉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探讨以下问题:(1)这种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2)这种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这种文字的美学特点。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小论文: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民族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知识,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能体现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认识。
2.制作民族文化海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民族文化主题的海报。海报内容包括所选主题的简介、民族特点、文化价值等,要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5.实践活动,体验文化: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展览、参加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多样性。
-鼓励学生撰写活动心得,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6.总结反馈,巩固提升: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民族文化海报等,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民族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3.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民族文化海报等,巩固所学知识。
4.提醒学生关注课后拓展阅读,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学习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的定义,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四哲学与文化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四哲学与文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内涵,掌握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对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现象较为丰富,但在理论层面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逐渐增强,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需要加以引导。
在此基础上,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2.案例分析法:展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举办民族文化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5.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整理文化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案例分析,促进思考
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意识。
4.小组讨论,互动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实践活动,体验文化
安排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举办民族文化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政治统编版四哲学与文化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树立平等、互助、和谐的文化观念。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增强学生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3.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文化现象,提高对文化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历程,提高对民族文化的鉴赏能力和传承意识。
5.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运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二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理解尚需深入。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同时也存在对民族文化认识不足、对文化多样性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应结合以下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1.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2.运用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力。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设计依据】一、理论依据本课选自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从逻辑上讲第八课主要讲如何吸收外来。

第一框题《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主要围绕“文化具有民族性”介绍了民族文化的地位、形成、作用、核心和灵魂以及体现,围绕“文化具有多样性”介绍了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形成、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只有坚持各民族平等,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交融,进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二、课程标准依据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学生情况】高中学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日渐增强,开始理性的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随着时代发展,中学生与外来文化密切接触,有些同学迷失在外来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这些都是片面的。

引导他们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精华,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介绍文化的民族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坚持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法治意识: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树立各民族文化平等的意识。

公共参与:立足生活实践,践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争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要求。

教学难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过程描述】课堂导入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如何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框题《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讲授新课文化具有民族性阅读与思考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

►不同的建筑艺术、舞蹈艺术、体育运动项目、语言文字等,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设问提示: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把古代中国人民对“天”的认识表现得淋漓尽至。

它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表现出的中国“天人感应”的思想及“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学境界,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位于罗马中心的斗兽场是古罗马的象征。

当时为取悦凯旋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

由8万名俘虏作劳役,用时8年完成,可容纳9万名观众。

这里曾是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搏斗、厮杀以博取皇帝、王公、贵族一笑的地方。

斗兽场是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

墨西哥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是古玛雅人留下的文明遗址。

库库尔坎在玛雅文化中是带羽蛇神的意思,被誉为太阳的化身,即太阳神。

在没有金属工具、没有大牲畜和轮车的情况下,库库尔坎金字塔的规模之巨大、施工难度之高,令人惊叹。

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形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除了建筑艺术,我们还能从其他方面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比如: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等。

那么,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民族文化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这次新冠疫情大考,给了我们答案。

正是因为我们有“治国有常民为本”的人民至上: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我们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正是因为我们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情怀:全国四万多名医务人员,在疫情肆虐的生死关头勇往直前,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传统家国情怀化作了无畏出征的脚步、奋战前线的担当;正是因为我们有“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的众志成城:一个个普通人的力量汇聚成磅礴伟力,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正是因为我们有“行天下之大道”的休戚与共:我们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价值观,亮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

经过历史长河洗练、峥嵘岁月磨砺、伟大实践锻造的中华文化,必将继续凝聚亿万人民为新时代中国发展不懈奋斗。

2.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阅读与思考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良渚古城遗址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代表了中国在五千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复活节岛国家公园,位于智利瓦尔帕莱索区以西的太平洋的复活节岛上。

岛上数百尊巨石人像、至今无法破解的象形文字,为这个孤岛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位于埃及东南部。

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阳光可以穿过阿布辛拜勒神庙六十多米长的幽深通道,照在神像上,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你还能说出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色?设问提示:(1)中国的文化遗产有长城、故宫、莫高窟、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等;外国的文化遗产有麦加清真寺、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希腊雅典卫城、意大利比萨斜塔等。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对于当代社会来说,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当代人共同的责任。

(2)良渚古城以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国家;复活节岛上雕刻精湛的巨石人像,反映了复活节岛人的雕刻艺术和宗教信仰;岛上神秘的象形文字,反映了复活节岛人的语言文化;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体现了古代努比亚人较高的天文科技、精湛的建筑艺术、虔诚的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色。

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4.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深度思考:关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你有怎样的理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民族文化的地位、形成、作用、核心和灵魂以及体现等角度进行把握。

文化具有多样性阅读与思考►比较上述奥运会会徽的异同,解释他们各自的文化印记。

►为什么不同的奥运会承办国设计出不同的会徽?设问提示:(1)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整体构思是一枚印章。

印章与书法的组合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代表性的元素,传递着一种不可动摇的承诺与诚信。

主体图案基准颜色为红色,代表着中国文化喜庆、热烈与祥和的气氛,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

将“京”字变成刚柔相济、奔跑舞动的人形,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会徽把毛笔撰写的英文“Beljing”、阿拉伯数字“2008”与奥运五环连有机结合,使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由单纯而大块的色彩组成的主体图案,象征着活力与激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会徽颜色一共有四种,分别是粉色、橙色、蓝色和绿色,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使用不同颜色的会徽。

它的创新和突破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鲜明的个性。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会徽由三个抽象人形手腿相连,以代表巴西的著名景点“面包山”作为图形的基础,融合充满激情的当地舞蹈——卡里奥克舞,并且呼应了巴西国旗的绿黄蓝三色。

会徽象征着团结、转变、激情及活力,在和谐动感中共同协力,同时也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

(2)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各举办地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因此会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故而会设计出不同的会徽。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形成: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图案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即相互套连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同时衬以表现奥运城市和东道国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的主体图案,使人一眼就可看出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每一届奥运会会徽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中,你能否体会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设问提示:我们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中,能够体会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在每一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中,民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民族文化又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世界文化的繁荣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深度思考:关于“文化具有多样性”你有怎样的理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形成、意义以及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等角度去把握。

三、课堂总结四、学以致用1.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促进世界文明对话和发展,必须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为此,必须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