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原则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陈婆渡小学鲍国光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这门新课程怎么上,怎么评价它,一直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不论是上课,还是评课,都要体现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依照课程的基本理念,其教学评价至少要坚持这样三个原则: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原则、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原则和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原则。

一、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在这一理念之下,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三个分目标的内在统一。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原则,就是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全面地考虑和把握了教学目标,尤其是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要看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解决了哪些问题;要看教师是否充分挖掘了教材中蕴涵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文化、历史、地理的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项要素。总之,看是否"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

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观照下学做事"(鲁洁)。当然,由于每课教材的不同,教学目标有所侧重,不可能在每堂课中全部体现出来。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原则

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二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本课程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虽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涵盖学生的全部生活,但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反映儿童需要,始终是我们在每堂课中所追求的。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原则,要看是否做到了"三个结合":一看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学生生活中找话题,让学生谈生活的体会,与学生讨论生活的问题,帮学生拓展生活的经验。二看教学内容是否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内容要做到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不是老调重弹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同一教材内容,在甲地与乙地,在今年与明年可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三看教学内容是否与课程资源结合起来,是否开发和利用了本地的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品德课应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协同作战的阵地,而不是任课教师的"自留地"。

三、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原则

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三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有效的教育必须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就是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可以这么说,没有学习活动,没有个体的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可能有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价一堂课的根本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习得是否主动,参与得是否积极。

具体地说,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原则有以下四个标准:

(一)时间分配标准

学生只有获得了大量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获得主动发展的条件。一堂课中,如教师讲解、演示、板书所占用的时间过长,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就会相对减少。很显然,学生连时间都无法保证的学习活动是没有自主性可言的。因此,从时间观念来看,教师要会合理支配时间,尽量精简自己的言行,做到开头要简洁,环节要紧凑,谈话要精练,其目的就是将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思多动多练。一般来说,一堂课中至少要有1/2的时间(分散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累积时间)让学生活动起来。这是对时间的硬性分配,也是从较低的操作层面来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二)活动调控标准

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加大活动容量,拓展活动形式,让他们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动"不仅有低层次的,更有高层次的(观察、记录、归纳、整理、体验、感悟、探究等);不仅有学生各自的独立活动,也有师与生、生与生的双边乃至多边的互动。我们要看一堂课是否激发了学生"动"的动机,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议、主动练;还要看指导学生"动"的方法,使学生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法,才能促之以动。

(三)情意激发标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就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首先要求教师善于"煽情",能挖掘、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内潜的情趣,鼓励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情绪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之中。其次要求教师善于"摆位",脱下威严的外衣,做学生的朋友,与生平等,能随时在课堂中征求学生的意见,能用商量式的语气向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和要求,使学生从心底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再次要求教师要宽宏大量。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教育并不意味着孩子不犯错误,不答错题,而是在出现上述问题时,教师能给予充分的谅解和宽容,不要嫌他们"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答不出教师期待的答案。

(四)主体创新标准

创造性应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最高层面。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对他们进行创新的教育只是创新启蒙教育。我们考察一堂课是否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主要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会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是否不满足于常规性的思考方法,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独特看法;是否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创造力是很微弱的,就看我们是否能在似不起眼的火花中捕捉到它,并呵护它成长。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用)

课程改革实验《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教学活动评价表(讨论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