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1[译文]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出自]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柳眼梅腮:初生柳叶如人眼,盛开的红梅如人腮,这里又写物,又拟人。
花钿(diàn),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
起源于南朝宋,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
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指枕头。
欹qī,倾斜,歪向一边;通"倚",斜倚,斜靠。
译文1: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逢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译文2: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柳叶欲开还闭,春天已经到来。
借着酒意抒发的深情谁来和我共鸣?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我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
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蝶恋花》李清照赏析

《蝶恋花》李清照赏析《蝶恋花》李清照赏析李清照写过三首《蝶恋花》,大家知道是哪三首吗?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李清照《蝶恋花》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李清照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赏析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力作。
上片首句“永夜恹恹欢意少”开门见山。
南渡以后,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
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但词人此时心情不愉,欢意甚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写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沉痛。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写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今年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
“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
实际上是说,今年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
“宜相照”的“宜”字,作“本来应该”解。
“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承上启下,点明题旨,透露了女主人公并无心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
这两句,貌似率直,其实极婉转,极沉痛。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里把“花”拟人化。
“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
“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词,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
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⑴初破冻:刚刚解冻。
⑵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⑶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⑷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⑸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⑹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鉴赏⑺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古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李清照)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宋代]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标签离别、宋词精选、宋词三百首、春天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
“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此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则使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免费范文精选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相关翻译写翻译相关赏析写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添加的;此外,“春怀”与 ...作者介绍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HH56F>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出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蝶恋花赏析李清照写的

才女写的著名《》,大家学习了哪一首呢?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赏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点出时为景色宜人后初春。
紧承破题的“柳眼梅腮〞,也可
以称得上“易安奇句〞,此句意蕴丰富,一语双关,既补充起句的景语,又极为简
练地刻画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
正是这个姣好的形象,被离愁折磨得坐卧不安如痴如迷。
结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被称为“入神之句〞,词意含蓄传神,思妇形象清晰肖妙,颇有意趣。
相传灯花为喜事的预兆。
思妇手弄灯花,比她矢口诉说思念亲人的心事,更耐人寻味,更富感染力。
盼人不归,主人公自然会感到失望和凄苦,这又可以加深上片的“酒意诗情谁与共〞的反诘语意,使主题的表
达更深沉含蓄。
这是一首正宗的婉约派词作,特别是“泪融残粉花钿重〞以及“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攲斜,枕损钗头凤〞等句可以和最典型的婉约词相类。
不过,这首词写得蕴藉而不攲靡,妍婉而不任巧,不失易安词的清新浅易之风致。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翻译、解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代: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注释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创作背景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在有的版本中,题作”离情“或”春怀“。
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
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文学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文学赏析李清照的词作为宋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一,对于后人的学习、品味和欣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李清照的佳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对其进行一下文学赏析。
首先是对李清照的创作背景的了解。
李清照生于北方的济南,后来随着丈夫调任到了南方的杭州。
这种南北差异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而《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这首词则是她在杭州所作。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宋代绍兴末期,也正是李清照从北方迁往南方生活的时期。
词中透露出的想象和情感应该是跟她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这首词的题材是一首春天乐庆的词。
形象绘制的是春天的景象:暖风习习,小草即将发芽,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这种情景应该也是杭州春天的一副光景。
而在这样光景中词人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词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春天的歌颂,另一方面是对离愁别绪的抒发。
这两种情感应该是撞击出了一种更加丰富、更加深入的情感境界。
首先讲讲对春天的歌颂。
词中所描绘的春天之景是生机勃勃的,充满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暖风习习,小草虽然还没有完全起来,但是已经见了绿色的光芒。
这种生命力,希望以及新生对李清照来说应该都是非常引人入胜和激动人心的。
其次是对离愁别绪的抒发。
这种离愁别绪在李清照的文学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也是她非常擅长表达的。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的离愁别绪主要是表现在对于远行之人的思念上。
这种思念被与小蝶相比较,更加增强了离愁别绪的表现力度。
总结这首词的文学价值是非常高的。
它真切地描绘出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也表达出了李清照自己的情感。
同时,在这种对于自然、对于生命力的歌颂中,人也被赋予了更加高贵、更加美丽的象征。
这种美丽和生命力贯穿着整首词,是它最吸引读者的地方。
最后,为了更好地欣赏这首词,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去自己尝试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春天世界的景象。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原文及赏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相关翻译写翻译相关赏析写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 ...作者介绍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juview_5597.h tml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出HH56F>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风止雨霁,云无所处。
”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
”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
李清照诗词解析

1、情境想象:春来景象,处处动人。暖日 照耀,和风吹拂,春回大地,寒冬初解。 2、触景生情:“暖日晴风初破冻”平常之 景,“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就显得新 款别致,拟人之手法。 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解析。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渡,惊起一滩鸥鹭。
1、大自然之美引起知性而富有才情女 子的诗性,带给读者美感。 2、“沉醉”的解析:酒与自然皆醉。 3、“沉醉”是笔触生发的基点。 4、两番情境的交融,展现诗情女子的 形象。 5、整首词清新传神,颇得神韵。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宋代)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注释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线缝成的衣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创作背景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在有的版本中,题作”离情“或”春怀“。
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
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的意思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的意思“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其古诗全文如下: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⑸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靠着。
⑹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⑺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翻译】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赏析】下“酒意诗情谁与共?”这近乎内心独白的一句,便把别后相思与失落之感直接道破了。
但这句貌似直露,实则含蓄,其中高度凝炼地概括了赵李二人夫妻生活所独具的丰富内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是诗人和学者。
论创作天才,赵不及李;讲学者气质李逊于赵。
李清照天才秀出,其作品“俯视巾帼”、“压倒须眉”;赵明诚治学精慎,每能“援碑刻以正史传”;夫妻各有所长,巧妙互补,达到了“意会心谋,目往神授”的入化境界。
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为他的学术著作《金石录》所写的《后序》中,就曾深情地追怀他们共同创造的、交织着文艺、学术、爱情的美好经历。
结婚之初,赵明诚还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先出”,就往往“质衣取半千钱,步火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后来赵明诚出为郡守,更是“竭其俸入”,以贿金石、图籍,就连李清照也为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而以摩蕊彝鼎,校勘史传,指摘疵病,其析疑义为最大的乐趣。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 李清照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诗词阅读及答案】宋词赏析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蝴蝶喜欢花,喜欢温暖的雨,喜欢清风,喜欢早霜李清照温暖的雨和晴朗的风打破了最初的霜冻,柳树的眼睛和李子的脸颊感受到了春天的心。
谁分享葡萄酒和诗歌?眼泪融化,粉末残留,珍珠母沉重。
首先试着把衬衫的金线缝剪断,山枕倾斜,枕头会损坏发簪头和凤凰。
独自悲伤,没有好梦。
到了晚上,你还是剪灯笼。
本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温暖的一天是晴朗的,风一开始就打破了霜冻,柳树的眼睛和李子的脸颊感受到了春天的心。
”。
在前三句话中,诗人向外看,从春天的景色中写作。
但在早春教育的熏陶下,温暖宜人的大地,复苏的大地,娇嫩的柳树,如幼小的眼睛,盛开的鲜美,如芬芳的面颊,到处都是春夏的景象。
词人的早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他们往往以其独特的才华、细腻的情感、敏锐的感知力和对外部世界的强烈关注,产生意想不到的思想。
词的表现形式是他们经常独自拍照,别人看不到,别人也看不到。
“天暖风晴”似乎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然后是“柳眼梅颊”,这使即将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生动。
李商隐在他的诗《2月2日》中说,“每一个留着花胡子和柳眼的恶棍都喜欢紫色的蝴蝶和黄蜂。
”。
苏轼在《水龙吟》一书中把柳叶描述为“缠绵柔嫩,睡意朦胧,眼睛娇嫩,欲开欲闭”。
似乎受此启发,这位女诗人抓住了两件非常有特色的事情,写出了春天的活力。
第三句“已经感受到春天的心”,从语义的角度来看,是对春天到来的一个概括。
其实,这也是我珍惜春天的一种表达。
诗人在美丽的日子里游览、欣赏春天、欣赏美丽的风景时,必须思考。
这句话还揭示了诗人在第二句中表达的情感:“谁分享了酒和诗?眼泪融化了残粉和珍珠母。
李清照蝶恋花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赏析李清照蝶恋花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氺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姐妹所作。
⑵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山东昌乐西北十里。
⑶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印斋本自注云:“别作‘泪搵征衣脂粉暖’。
”满:同“漫”。
⑷阳关:这里指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人乐,曰《阳关曲》,亦称《阳关》。
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
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四叠阳关》盖按苏轼之言推之,或者第一句也叠,故称四叠。
究竟如何叠法,说法不一。
宋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
”⑸萧萧:一作“潇潇”。
孤馆:孤独寂寞的旅馆。
宋周邦彦《绕佛阁》:“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⑹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
《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云:“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宋孔平仲《大风发长芦诗》:“纷然方寸乱,魂干久不集。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练习题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
(4分)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
(4分)答案:1.乱,即心绪纷乱。
“乱”字真切传种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一噌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2.(1)词人抓住姐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姐妹离别情。
(答挥泪送别的场景描写也得分。
)(2)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人了姐妹间绵绵的深情。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1.蝶恋花:词牌名。
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
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
初破冻:刚刚解冻。
3.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
4.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5.乍:起初,刚刚开始。
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衣”。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6.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
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
古诗《蝶恋花 离情》释义

古诗《蝶恋花离情》释义“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被收入《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多种词选。
这首词的主题是离情,所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在乍暖还寒的时节,与丈夫暂别后的孤寂落寞之情。
词的上片描绘了初春的景色,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下片则通过描写女子的日常生活细节,如试穿夹衫、倚靠山枕、剪弄灯花等,进一步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暖雨晴风初破冻”,点明了季节和天气。
“暖”“晴”“风”三个词语,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
“柳眼梅腮”,是对春天景色的具体描写。
“柳眼”指的是初生的柳叶,像人的睡眼一样;“梅腮”则描绘了梅花开放时的样子,如少女的双腮一般。
这两个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已觉春心动”,这句话进一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变化。
她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也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春情萌动。
这里的“春心动”,既指自然的春天,也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这两句词直接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
她有酒有诗,本想与丈夫一同分享,但现在却只能独自面对。
“酒意诗情”,本是人生乐事,但在此时却成了一种痛苦的折磨。
“泪融残粉花钿重”,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流泪的情景。
她的泪水融化了脸上的脂粉,花钿也变得沉重起来。
这不仅表现了女子的悲伤,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这几句词描写了女子的日常生活细节。
她试着穿上新做的夹衫,倚靠在山枕上,不小心把钗头凤压坏了。
这些细节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女子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她试图通过这些活动来打发时间,但却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最后两句词,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
李清照 蝶恋花 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赏析引导语:《·暖雨晴风初破冻》是宋代女词人的作品,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氺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姐妹所作。
⑵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山东昌乐西北十里。
⑶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印斋本自注云:“别作‘泪搵征衣脂粉暖’。
”满:同“漫”。
⑷阳关:这里指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人乐,曰《阳关曲》,亦称《阳关》。
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
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四叠阳关》盖按苏轼之言推之,或者第一句也叠,故称四叠。
究竟如何叠法,说法不一。
宋刘仙伦《》:“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
”⑸萧萧:一作“潇潇”。
孤馆:孤独寂寞的旅馆。
宋周邦彦《绕佛阁》:“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⑹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
《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云:“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宋孔平仲《大风发长芦诗》:“纷然方寸乱,魂干久不集。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练习题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
(4分)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
(4分)答案:1.乱,即心绪纷乱。
“乱”字真切传种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一噌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2.(1)词人抓住姐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姐妹离别情。
(答挥泪送别的场景描写也得分。
)(2)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人了姐妹间绵绵的深情。
古诗词日历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古诗词日历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温暖的雨,晴和的风,冰河刚刚解冻;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梅花瓣儿,似女香腮,已经觉察到春心萌动了。
春日美,酒意浓,诗情好,可是谁能与我一起品味呢?泪水涟涟,打湿了残粉,就连脸上所贴的花饰,也觉得沉重。
新试穿用金线缝成的夹衣,慵懒地斜靠着檀枕,也不管会不会枕坏钗头凤。
独自抱着浓浓的春愁,没有做得一个好梦;夜阑人静的时候,还在剪弄灯花。
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金缕缝:用金线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钗头凤:即头钗。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春愁词。
这首词最绝妙之处在于通过一系列“春心动”的白描手法,自然道出“谁与共”的离情别绪。
春天越美,人越寂寞。
不见意中人,懒穿金缕衣。
终日浓愁无好梦,相思又有谁知?温暖的雨,晴和的风,冰河刚刚解冻;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梅花瓣儿,似女香腮,已经觉察到春心萌动了。
这是写“春愁之兴起”。
首句只言春美,美在暖雨晴风,美在冰雪融化,美在柳眼梅腮。
正是因为眼前的这些美,唤醒了词人的一颗春心。
李商隐说,“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词人的春心,显然已经“共花争发”,接下来写相思之愁,也就水到渠成了。
春日美,酒意浓,诗情好,可是谁能与我一起品味呢?泪水涟涟,打湿了残粉,就连脸上所贴的花饰,也觉得沉重。
这是写“春愁之缘由”。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纵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也都付与断井颓垣了。
面对即将逝去的美好,怎不令人感到惋惜。
一个“泪”字,正回应了良辰美景下的春愁之浓、之深、之无奈。
新试穿用金线缝成的夹衣,慵懒地斜靠着檀枕,也不管会不会枕坏钗头凤。
这是写“春愁之表现”。
没有了意中人在身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做什么事都没有心情。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赏析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赏析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全诗赏析暖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关键词】诗词名句,写景,四季,春天【名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出处】宋·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注】暖暖的春雨、和煦的春风化开了冰天雪地,柳芽初生,梅花初绽,这撩人的春天回来了。
① 初破冻:刚刚解冻。
②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③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说明】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本词大约是靖康之乱前赵明诚两次出仕,李清照家居时所作。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向往、刻骨铭心地丈夫的思妇形象。
【赏析】思妇、闺怨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但是,在李清照之前,这类作品绝大部分出于男子之手,虽然这些诗歌也写得真挚感人,但毕竟不是真正以女子之心来写的。
李清照这首词以纯情的笔致、高雅的格调来写闺中生活,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的主人公是女性,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闺中之情,是很具有说服力的。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开篇三句,由春景落笔,写冰雪融化,柳眼初开,红梅如腮的`景象。
“柳眼梅腮”四字历来被人称为易安奇句,“柳眼”化用苏轼“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水龙吟》),并进一步加工成“柳眼”,形象更加生动。
“梅腮”是指梅瓣微红像美人含羞的面颊,描绘了梅花的可爱情态。
足见词人情感之细腻,感知之敏锐,才情之敏捷。
第三句的“已觉春心动”是双关之语,一说,女主人公看到春天到来,因为春天的美丽而心动,心里起了赏春的冲动;一说,“春心”是男女相思爱慕的情怀,看到春天来了,心里自然起了对爱人的思念。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心思想分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心思想分析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心思想分析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的中心思想分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作品注释⑴初破冻:刚刚解冻。
⑵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⑶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⑷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⑸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⑹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⑺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作品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蝶恋花》赏析:此词很难确切系年,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在有的版本中,题作”离情“或”春怀“。
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
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闺情、伤别,在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大约也算是永恒的主题之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diàn)重。
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qī),枕损钗(chāi)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线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
“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此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则使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
李商隐在《二月二日》一诗中有“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苏轼在《水龙吟》词中描绘柳叶情状是“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看来女词人受此启发,抓住两个极具特点的事物,写出春天的生机。
第三句的“已觉春心动”,从语意上看,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实亦是自己怀春之情已动之流露。
词人游春、赏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这句也暗启后二句词人所抒发的情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女词人的细腻、敏感的思绪与感悟进一步强化,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联
想到自己独处深闺,孤栖寂寞,这与往日和丈夫赵明诚一齐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温馨气氛形成强烈反差。
一个“谁与共”,道出此刻词人内心的苦涩。
紧接着词人用一个细节来进一步形容自己内心的苦涩,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词作的下片,词人以细微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具体的闺中寂寞生活。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词人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
“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
词人不出户观赏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触引伤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闷,慵懒至极。
一个“损”字,也暗示词人慵懒、无精打彩。
末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此情更是难堪。
“无好梦”,是说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犹”字写活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情态。
此外,剪弄灯火,古时妇女常藉以卜数夫君之归期。
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生动,看似毫不经意,如叙写生活本身,实是几经苦炼,没有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无法写就的。
清词论家贺裳评这两句为“入神之句”(《皱水轩词筌》)。
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