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的相关资料

合集下载

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作者:爱黑胶黑胶唱片是在20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音乐格式。

从你78岁的祖母到45岁的独身者,黑胶因为听觉上感觉更保真而且更便宜所以完美的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

尽管黑胶仍被DJ们和电台所使用,但是它们已经降级为了车库里的处理品。

黑胶唱片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

放LP的设备叫turn table,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抛开各种技术参数不谈,在发展至今的各种音乐记录材质———唱片、磁带、CD———中,SP的音质最接近原声,是爱乐者所追求之境界。

众多重量级演奏家、、大乐队及等作品大多数均以黑胶唱片作为首次发行。

SP只要保存得当,寿命长久。

目前,黑胶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数十年前的名盘,更是珍品。

我国情况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

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

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黑胶唱片机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

现在在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1、头版、母带直录是怎么回事?头版的LP,基本上都是由开盘母带,通过制作直录成黑胶母盘,再压膜批量生产而成。

而发烧黑胶的母带直录通常是发烧厂用母带播放,直接刻盘而成,相当于黑胶母盘。

立体声的头版相对器材是有重现意义的,立体声唱片出现在1958年左右。

黑胶唱片洗碟机而再版的LP,一般是采用已经压过膜的黑胶母盘再压膜,于是信息量应有损耗。

2、头版一定就好么?诚然,在信息量的记录上,头版一定是最优秀的,而且有确认标记,非常容易分辨。

但是,有些公司采用新技术的改良,在头版以后的版本里,信噪比增加了,少了“爆豆声”,在欣赏上,或者你会觉得更悦耳。

科普把玩黑胶系统:您对黑胶唱片了解吗

科普把玩黑胶系统:您对黑胶唱片了解吗

科普把玩黑胶系统:您对黑胶唱片了解吗对于喜欢黑胶的发烧友来说,如何调整、校正黑胶唱盘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但实际上黑胶唱片的类型与挑选技巧,甚至乎黑胶唱片为什么会吸引人去聆听,有不少黑胶发烧友并不是非常了解。

以下关于黑胶唱片的内容由“影音新生活”整理与收集,希望能够对刚开始玩黑胶系统的发烧友有所帮助。

▌黑胶与模拟录音人们通过耳朵从自然界获得的声音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黑胶唱片就是典型的模拟录音。

模拟录音在录制时,信号的瞬态电平变化由声波声压的变化而变化,基本上来说,黑胶唱片上的信号就好似“复刻”了整个声波信号一样,唱机的唱头本质上只是即时地将其识别并重编码出来,最后外扩设备就将声音传到你的耳朵里了。

采用模拟录音的音质还原后柔和亲切、宽松自然,但是在录放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影响,而噪声与信号无法分离,尽管可以通过降噪系统来尽量减小噪声的影响,但因为噪声叠加导致的音质劣化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使得模拟录音音质的动态范围小,信噪比欠佳。

▌黑胶尺寸与转速黑胶唱片有三种转速:33 1/3RPM,45RPM,78RPM(RPM,每分钟转速,黑胶唱片在一分钟内转出的圈数)。

在黑胶唱片发展初期,唱头的制作和刻纹技术还不是很发达,黑胶唱片的转速只能定为每分钟78转,这是当时一个标准,因此英文叫做Standard-Playing,缩写为“SP”。

由于高转速的原因,78转的SP唱片只能记录5分钟左右的音频信息,也就是说灌录一首贝多芬《命运》交响曲,78转的唱片就需要6-8张。

而随着技术提升,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速的唱片正式投放市场,由于记录时间可以容纳30分钟左右,所以当时唱片制造商给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取名“Long-Playing”,它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P”。

而45转的黑胶唱片通常用于灌录流行歌曲,每面一曲,当然也有少数录有古典小品的45转唱片。

唱片制造商给45转唱片定义为Extended Playing,缩写为“EP”。

关于LP黑胶唱片的知识

关于LP黑胶唱片的知识

一些关于LP黑胶的知识要步进发烧音响的殿堂,笔者认为回归黑胶唱盘是第一步,毕竟黑胶唱片带给我们的仿佛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不像CD这类数码科技时代的产物那样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充满工业味道的不纯粹音乐。

有许多希望走上发烧之道的入门级朋友,阅读了一些关于发烧音响的文章,读了很多遍仍然不知所云,觉得发烧一词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他们仅仅对音乐、音响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很多器材以及各种发烧音响玩法都充满着好奇,唯独对音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故欲成为发烧玩家而不知从何入手。

也有许多人认为玩发烧音响和玩黑胶唱盘都是很深奥难懂的事,可能要花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真正领略到发烧的真谛。

其实,笔者认为迈出理想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因此希望能以此文章深入浅出的跟大家谈谈黑胶唱盘的入门之道。

凡事有人赞成也就自然会有人反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就请对黑胶唱片感兴趣的同道,与我携游黑胶的历史之河,一同窥视发烧领域的初貌。

进入90年代,镭射唱片(CD,Compact Disc)技术大行其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占领了整个音乐世界。

镭射唱片凭借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优点,集数码重播以及镭射光学先进科技之大成,与当前数码时代接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媒介。

在CD的强烈冲击之下,黑胶唱片于1993年停止发行,从此消声匿迹。

而黑胶唱片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成为一种传说中的神物,可以与古董一词牵上关系了。

不过,在现代人互相追逐CD、MD、MP3以至MP4等等高科技音乐产物的同时,回到黑胶唱片怀抱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刚刚浅涉发烧领域的初哥,也有拥有n年烧龄的老鸟,他们受不了CD那种工业气息浓郁的声音,从而返璞归真,回归到黑胶唱片所独有的自然纯洁的音乐世界来。

黑胶唱片如今反倒发展成为一种怀旧的时尚,开始逐渐融入“新生代人类”的话题中。

每当听到黑胶唱片发出温柔和谐的音乐、感受着音质准确、音色逼真、原汁原味的声音再现时,总会让人回忆起黑胶唱片在唱机上悠悠地回转的那个年代。

黑胶 冷知识

黑胶 冷知识

黑胶冷知识
1. 黑胶唱片,也称为LP唱片,是一种使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唱片。

它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主要的音乐媒体,被广泛用于存储和播放音乐。

2. 黑胶唱片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外观,通常为黑色,并且有一层光亮的表面。

3. 黑胶唱片的播放使用了机械音频的原理,即通过转动唱片,使唱针沿着唱沟跟随,并转换为声音信号。

4. 黑胶唱片具有较高的音频质量,能够提供更丰富、温暖的音色,因此被许多音乐发烧友喜爱。

5. 由于黑胶唱片的制作、播放和保管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以及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黑胶唱片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被CD、MP3等数字音乐格式取代。

6. 即使数字音乐格式流行,黑胶唱片在近年来也出现了复苏的趋势,许多乐迷和收藏家重新发现了黑胶唱片的独特魅力,并开始重新收藏和收听黑胶唱片。

7. 黑胶唱片的收藏价值和稀有度与发行年份、音乐类型、艺术家知名度等因素有关,一些罕见的黑胶唱片甚至可以以高价售出。

8. 由于黑胶唱片是一种易损物品,需要妥善保管才能延长其寿
命,因此一些藏家会采取特殊措施,如使用专门的唱片清洗机、保持合适的温湿度等来保护黑胶唱片。

9. 除了音乐之外,黑胶唱片也常被用于DJ盘、装饰品或艺术
品等用途,其独特的外观和复古风格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10. 一些音乐爱好者认为,黑胶唱片不仅是一种音乐媒介,更
是一种体验,通过将唱片放置在唱机上,轻轻放下唱针,沉浸在音乐中,享受纯粹的音乐时光。

黑胶是什么材料

黑胶是什么材料

黑胶是什么材料
首先,从化学结构来看,黑胶是由聚氯乙烯(PVC)制成的。

聚氯乙烯是一种
热塑性塑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制作需要耐用性和防水性能的产品。

在制作黑胶唱片时,聚氯乙烯会被加入其他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等,以提高其柔韧性和稳定性,从而使得唱片在长时间使用后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音质和外观。

其次,从制作工艺来看,黑胶是通过液态聚合和挤出成型的工艺来制成的。


制作黑胶唱片时,首先需要将聚氯乙烯颗粒与添加剂混合,然后通过加热和挤压的方式将其形成坯料,再通过模具压制成唱片的形状。

这种制作工艺使得黑胶具有坚固耐用的特性,同时也能够保持唱片表面的光滑度和音质。

此外,黑胶作为一种地板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能。

在地板制作中,黑胶通常会被加入一定比例的填料和纤维材料,以增加地板的硬度和抗压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地板的防滑性能,确保人们在行走时不易滑倒。

这种特性使得黑胶地板在家庭和商业场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黑胶作为一种由聚氯乙烯制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用性
和防水性能,适合用于制作唱片、地板等产品。

其制作工艺精湛,能够保持产品的良好外观和性能。

因此,黑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在音乐产业和建筑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

三、黑胶唱片的版本
对于黑胶唱片来说,是越古典越绝版价值
越高。这牵涉到版本问题,可以分成三种来
讲:
• 第一刻版。被视为珍藏品的第一刻版的价
钱绝对不适合以CD的标准来衡量,请一定要
以古董的拍 卖价格来当作参考。一张LP
数千至上万元的
状况,在这些系
列中比比皆是。
二是再刻版。LP和CD一样,都有许多重新发 行的系列,这些LP通常录音较第一刻版差了 一些(不是绝对),但价格相对上也便宜了许 多,甚至只有第一刻版的四或五分之一而已。
•黑胶唱片的颜色
黑胶唱片颜色通常为黑色,到了1980年代后期时,这些唱片的 颜 色已不再局限於黑色,而可以是白色、橙色、透明、萤光色、 甚 至可以把歌手的样貌印制在唱片里。
•黑胶唱片数据
常规转速为78转/分(rpm)、45转/分(rpm)和33.3转/分(rpm); 常规尺寸为7英寸(inch)、10英寸(inch)和12英寸(inch); 厚度为0.8毫米(mm)至2.2毫米(mm); 重量为80克(g)至220克(g),一般为厚度尺寸的百分之一 。
• A 满意 不满意
B 一般
• 问题七 • 当你的工作不被人认同或
理解你的处理方法? • A 冷静反省 B自我压抑 C
直接表示不满
• 我们是为了什么去工 作?
二、员工心态“五大陷阱” 1、拒绝责任,习惯上推下卸 2、青蛙心态,没有危机意识 3、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借口太多,不自动自发去努力表现 5、被动心态,对顾客和工作没有兴趣和激情
•黑胶唱片的说法
LP、Vingl、Rcords、Wax
二、黑胶唱片的历史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 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 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 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 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 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 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国内最后一 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 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最便 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 可以上千。黑胶唱片到现在仍然是音质与 听感的最高标准。

黑胶唱片之古典分类

黑胶唱片之古典分类

奏鸣曲:Sonata意大利文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

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乐器而写的音乐。

除了钢琴奏鸣曲以外,大多数的奏鸣曲都有钢琴伴奏,但也有巴罗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是为三件乐器而写的(其实是四人合奏的,但伴奏者不算在内)。

Rondo:回旋曲古典时期一种节奏轻快的曲式。

其中的主要乐段会与其他乐段轮替出现。

回旋曲大多出现于协奏曲或奏鸣曲的终结乐章,但也会独立乐曲的形式出现.协奏曲:concerto在古典音乐作品里占有相当多的地位,此者通常在一般管弦乐演奏会的第二部分,是由一名或数名演奏家独奏,乐团作为伴奏,之前提到:作为一位独奏者他在一首曲子所扮演着重要角色,显现出这首乐曲的价值所在。

从十七世纪末<协奏曲>的演奏方式转变成一小部分弦乐器作为主奏(称为concertant,soli),乐团其他成员作为伴奏(ripieno)的演奏方式为大家所接受,通常乐团的大小及主奏乐器都是随着演奏乐曲而改变,并没有一定的限制。

序曲(ovurture)现今有分两种:第一种是歌剧、神剧(oratorio)或芭蕾舞剧的前奏;第二种是管弦乐团音乐会开始的前奏。

但现今没有很详细的区分,往往有时在歌剧演出时所听到的序曲与其内容无关,这已经是希松平常的事。

在十七及十八世纪的序曲分成三乐章,法国式的序曲是(慢-快-慢)三段,而义大利式的序曲是(快-慢-快)三段式。

但到了十八世纪晚期,德国作家葛路克(Gluck,1714~1787)认为序曲的作用应将观众带入情节之中,此一见解获得当代的作曲家莫札特、海顿及贝多芬等作家的赞同而延用至今。

黑胶唱片小夜曲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

“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黑胶唱片的细微之处

黑胶唱片的细微之处

⿊胶唱⽚的细微之处⿊胶唱⽚⽬前透过年轻⼈的追逐,销售数量有往上的趋势,越来越多年轻⼈本着怀旧、品味、受独特声⾳魅⼒的吸引,购⼊⿊胶唱盘,购买⿊胶唱⽚,品味着⼏⼗年前的芬芳味道。

⼏个有趣的数字1948单声道LP问世,1958年⽴体⿊胶问世。

头发直径⼤约0.05mm-0.1mm,⿊胶唱⽚沟槽宽度⼤約0.025-0.035mm。

12⼨⿊胶唱⽚最外圈圆周长度⼤约100cm。

12⼨⿊胶唱⽚最内圈圆周长度以6⼨计,⼤约45cm。

外圈每分钟33转等于每分钟⾛33m,每⼩时⾛约2公km,每⼀⾯LP沟纹的长度⼤约460m。

⿊胶循轨时唱针尖端的温度⼤约149-260℃。

⿊胶唱⽚的好处⿊胶的好处很多,例如⿊胶没有类⽐转数位、数位在转类⽐的各种失真,这也是⿊胶的最⼤好处之⼀。

四声道时代,唱针可以再⽣45kHz的极⾼频,泛⾳甚⾄可达100kHz,这是⿊胶最⼤的好处之⼀。

不过⼀般⿊胶唱⽚的平均⾼端⼤约是15kHz。

CD的最⾼频宽限制在22kHz。

⿊胶唱⽚的最⼤好处就是每个⼈都可以调出⾃⼰想要的声⾳,很有得玩。

如果功⼒⾼深者,可以调出⾮常有魅⼒的声⾳。

⿊胶唱⽚先天的弱点刻⽚机要⽤⼤功率扩⼤机来驱动,所以从母带播放给扩⼤机,扩⼤机驱动刻⽚机,这中间就已经产⽣失真。

包括⼤⾳量时的失真。

此外,刻⽚头的振动是以线圈驱动,这好像是扩⼤机在驱动动圈喇叭,喇叭振膜的振动去刻⽚⼀般,这中间的失真很少⼈知道。

为了避免失真,通常都会降低制造母版时的电平(声⾳⼤⼩),如此⼀来动态范围难免会被压缩。

⿊胶唱⽚要经过刻⽚、制模、翻模压⽚的过程,过程中会损失很多细节。

为何45转会⽐33转好声?不是因为容纳的⾳乐信息⽐较多,也不是因为速度快,⽽是因为刻⽚时单位时间刻的距离长,刻纹不会挤在⼀起。

同样⼀分钟的⾳乐信息,不管45转或33转,都是⼀样的⾳乐信息量,⼀分钟的⾳乐信息量放在45转⾥,刻纹的长度远多于33转,也因此刻纹可以更宽松,不会太挤。

⽆法避免的⿊胶内部杂⾳唱针的针杆拖着整个唱臂在循轨,⽽针杆在沟槽中⼜上下左右跌跌撞撞,所以会多出很多⾮⾳乐讯号的声⾳,这些声⾳混在⾳乐⾥⾯,造成声⾳脏脏的,定位不清楚,⾳染等问题。

黑胶冷门知识

黑胶冷门知识

黑胶冷门知识黑胶唱片是一种模拟录音的产物,它具有以下一些冷门知识:1. 黑胶并不糊:一套调校得当的黑胶系统,其声音首先是一定是“中性”的。

相较于CD或串流系统,黑胶最大的区别是谐波会丰富一些,但肯定不是“糊”。

2. 黑胶也可以摇滚:黑胶就是音源的一种,什么类型的音乐类型都可以完美表现。

当然,古典、爵士乐最容易体现黑胶之美,而钢琴、低音动态较大的音乐类型,因黑胶固有的转动、唱头拾取原理等因素,需要较厚的碟片、对系统调校要求很高,但重播肯定不是问题,电影音乐、摇滚乐爱好者完全可以享受黑胶。

3. 黑胶唱片的外观是其吸引力的独到表现:黑胶往往比CD、数字音乐更为纯粹,更接近自然。

黑胶为专辑带来了许多情感,独特的质感,仪式感的操作过程,放慢生活节奏更加能体会音乐带来此刻享受的感觉。

4. 黑胶是最保值的实体音乐唱片:绝大多数情况下,CD在二手市场是严重贬值的。

只有黑胶唱片,不管它们是新或旧,你总能从中收回成本。

5. 黑胶的模拟录音特点:模拟录音的意思就是连续的模拟信号,这一连串模拟信号分别代表着另一对应的时间变量电平。

所以当声音在录制时,信号的瞬态电平变化由声波声压的变化而变化。

唱机的唱头本质上只是即时地将其识别并重编码出来,最后外扩设备就将声音传到你的耳朵里了。

6. 黑胶的声音特质:除去表面的噪音(比如“啪啪”爆裂音等等),这是你能辨认出的黑胶唱片和模拟录音的不同之处——接触过黑胶的人往往会提及模拟录音的特点“暖度”。

暖度是由于受到模拟录音的技术局限(对声音捕捉和声音回放的限制)从而产生的,且尤其以极低频为“温暖”的来源。

而相比较而言,数字录音比起模拟录音要来得精准很多,所以它能捕捉到动态范围更广的声音。

虽然模拟录音技术丢失了许多声音细节,但反而为听众带来了更耐听的声音。

这就好似胶片影像和数码摄像的区别——纯正的数码录音作品更为精确,但是声音冷静清晰而不太耐听。

更为“温暖”的模拟录音技术显然更为人们所接受。

黑胶唱片的构造

黑胶唱片的构造

黑胶唱片的构造搜狐博客1887年爱美尔.白莲娜(Emile Berliner)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取代了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在十年前发明的管状录音圆筒而风行于世,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

唱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物体,它用尖锐刀刻纹的方法记录声音,称为机械录音。

早年的唱片在录制时,音乐家们面朝大喇叭使劲的表演,让声音灌进筒里,传给筒底的金属振膜,膜上的刻刀受到声波的驱动,随着振幅的变化在旋转着的蜡筒上留上弯弯曲曲的纹槽,因而有人把这个过程十分形象地叫做灌唱盘。

声音信号被记录到蜡盘上以后,经过真空镀膜和电铸等工艺制成金属模版,再用它压制出千万张塑料唱片,这样的产品是最原始的直刻唱片,直刻的意思表示声槽由声源直接刻录而成。

自从出现电子管后,唱片的生产也实刺耳现了电气化,刻纹刀改为电动式的结构,新式的录音胶片淘汰了昔日的蜡盘,演员可以在传声器前轻松愉快地献艺。

声频电流经过电子管的放大再去驱动刻纹刀,在胶片上雕出精密的纹槽,从而使唱片的单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声音信号虽经历了声→电→机械的转换过程,但记录的毕竟是声源的第一手材料,所以仍然算是直刻唱片。

由于磁性录音技术的日益发展,唱片厂放弃沿用多年的直刻工艺,改用磁带先将声源录下,然后从磁带放音再刻到胶片上去,因此刻纹机又被唤做翻片机,尽管这种作法有利于节目的加工和保存,但却使唱片的电声性能受到磁带本身品质的先天性限制,实际上唱片成了磁带节目的复制品。

现代化唱片刻纹设备在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频率特性、信噪比、失真度、动态范围和串音等主要技术指标与磁带录音机相比均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使唱片的这些优点能充分发挥,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直刻唱片的研制,经常有保真度很高的名牌唱片供应,深受广大声频爱好者和专业人员的欢迎。

刻录唱片原版时,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刻纹刀在胶片的表面一边振动、一边雕削着胶膜,根据刀杆振动的方向可将声欁槽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制式。

黑胶唱片知多少,玩黑胶必看

黑胶唱片知多少,玩黑胶必看

⿊胶唱⽚知多少,玩⿊胶必看⼀、唱盘唱盘即是放唱⽚的部份,可以驱动⽅式、唱臂的组合⽅式、避震⽅式等分类。

1、驱动⽅式:⽪带、隋轮、直接驱动、绳线驱动⽅式指摩打推动转盘的⽅式﹐例如⽪带驱动唱盘﹐摩打推动链条式的橡⽪带﹐间接推动唱盘﹐这种⽅式可以使转盘不受摩打震动影响﹐⾳质会更清晰。

2、唱盘与唱臂的组合可简单分为:盘臂分离、半⾃动、全⾃动。

但唱臂还有直曲之分、轻重之分、长度也不⼀,唱臂⽀撑轴也有单⽀点和旋转轴除了唱臂的各种特性会影响⾳⾊,⽤家也会透过调整唱臂来改变播放效果,相同的硬件组合加以不同调整⽅式,已经会放出不⼀样的声⾳。

⼆、唱头⿊胶播放的原理,是唱针与⾳沟两侧的凹凸摩擦,产⽣震动并传到唱头,⽤“磁电转换”的原理输出电流,电流再转换成电压,最后重新还原,经由喇叭播出⾳乐。

磁电转换的不同就发展出不同的唱头,主要有三种:MI、MM、MC。

从名称就可知道它们是透过带动不同部分来进⾏磁电转换:MI=Moving Iron=动铁式MM=Moving Magnetic=动磁式MC=Moving Coil=动圈式MI和MM唱头输出⽐较⾼,⽽且可⾃⾏更换唱针、制造成本也较低,所以⽐MC唱头更适合⼊门新⼿。

不过和唱臂⼀样,不同种类的唱头也会带来不同的⾳⾊。

三、放⼤器从唱⽚⾳沟产⽣的声⾳⾮常⼩,所以需要放⼤来听。

⽽唱针与⾳沟产⽣的震动会透过磁⼒转变成电流,电流转成电压。

放⼤器就是放⼤⼯具,把电压放⼤和还原成⾳乐讯号。

不同唱头会输出⾼低不⼀的电压,需要不同器材来放⼤,常听到前级、前前级、后级就是这些器材。

如果放⼤器已经有唱头输⼊功能,就不需要再买唱头放⼤器。

了解了⿊胶唱⽚不妨你就常到酒吧⾥听听⾳乐,喝喝酒,看看DJ是如何打碟的,没准你会成为DJ 下⼀秒就登上舞台。

在哈尔滨就有这么⼀家⾼⼤上的酒吧能满⾜你的各种需求,TA就是h·LINX 酒吧。

h·LINX酒吧是⼀家国际化全新概念⾼科技酒吧。

在内部装修上,酒吧采⽤太空技术型材、拥有升降卡座、5D灯光,还拥有多个互动视频,当顾客在舞池或吧台放松时,可随时体验某个明星的投影突然出现在⾝边与⾃⼰⾯对⾯的刺激感觉。

2024年黑胶唱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黑胶唱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黑胶唱片市场发展现状1.概述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复古的音乐存储媒介,近年来在市场上呈现出逐渐回暖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黑胶唱片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趋势、技术发展等方面。

2.市场规模黑胶唱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至2020年间,黑胶唱片销售额从10亿美元增加到2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5%。

此外,黑胶唱片的销售量也持续增加,呈现出一个强劲的发展态势。

3.消费趋势黑胶唱片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复古音乐风格的追求,并且受到年轻人的关注。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黑胶唱片的追捧,推动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黑胶唱片作为一种物质化的音乐媒介,给人一种独特的触感和音质体验,吸引了一部分音乐发烧友的关注。

4.技术发展在技术方面,黑胶唱片市场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方面,传统的黑胶唱片制作工艺得到了提高,使得黑胶唱片的音质和耐用性有了较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黑胶唱片的录制和生产更加高效和准确。

这种技术发展为黑胶唱片的制作和销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5.市场竞争随着黑胶唱片市场的增长,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品牌和供应商。

除了传统的大型唱片公司,一些小型厂商也加入到黑胶唱片制作与销售的行列。

这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激烈,推动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而在竞争中,品牌认知度、音质和设计风格等因素也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黑胶唱片的重要因素。

6.发展前景展望未来,黑胶唱片市场依然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黑胶唱片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媒介,给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并且,黑胶唱片作为一种收藏品,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为市场的扩大提供了机会。

结论黑胶唱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展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并且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黑胶唱片市场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然而,市场的长期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保持市场创新将是黑胶唱片市场发展的关键。

黑胶唱片的原理

黑胶唱片的原理

黑胶唱片的原理
黑胶唱片是一种经典的音频储存媒介,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声波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信号,再将其转换为光学信号,最后再将
其转换为电信号,以此实现音频的播放。

具体来说,黑胶唱片的工作
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录音:录音的过程中,将声波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信号,也就是将
语音或者音乐等声音通过录音设备记录下来。

2. 制版:录音完成后,需要通过特殊的制版技术,将振动信号刻在一
张母版上。

3. 再制版:母版完成后,需要再通过反复的镀银、雕刻等复杂工艺,
制成黑胶唱片的唱盘。

4. 播放:黑胶唱片的播放需要借助唱针和唱臂,唱针先接触唱片,接
收机械振动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电唱机内的扬声
器中再次转换成声波信号,实现音频的播放。

总体来说,黑胶唱片的工作原理相对比较繁琐,但是它对声音的还原
效果非常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音效和乐器演奏的还原效果尤为
出色,因此仍然受到一定的欢迎。

购买黑胶唱片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购买黑胶唱片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黑胶唱片是一种经典的音乐媒介,它具有独特的音质和收藏价值。

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来说,购买黑胶唱片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文化的象征。

对于新手来说,购买黑胶唱片也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

我们将探讨购买黑胶唱片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帮助您成为一名合格的黑胶唱片收藏家。

一、了解黑胶唱片的基本知识在购买黑胶唱片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例如黑胶唱片的尺寸、唱片的速度、唱片的重量、唱片的材质等等。

这些基本知识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唱片的特点和音质,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唱片。

1.尺寸:黑胶唱片通常有三种尺寸:7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

其中,12英寸的唱片是最常见的尺寸,也是最受欢迎的尺寸。

2.速度:黑胶唱片的速度通常有三种:33 1/3转/分、45转/分和78转/分。

其中,33 1/3转/分是最常见的速度,也是大多数唱片的标准速度。

3.重量:黑胶唱片的重量通常在100克到200克之间。

较重的唱片通常具有更好的音质和更好的耐用性。

4.材质:黑胶唱片通常由聚氯乙烯(PVC)制成。

一些高端的唱片也可能使用其他材料,例如聚碳酸酯(PC)。

二、选择合适的唱片在购买黑胶唱片时,选择合适的唱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选择唱片的建议:1.了解自己的音乐口味:在购买黑胶唱片之前,了解自己的音乐口味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喜欢摇滚乐,那么购买摇滚乐唱片是最好的选择。

同样,如果您喜欢爵士乐,那么购买爵士乐唱片是最好的选择。

2.选择高质量的唱片:在选择唱片时,选择高质量的唱片是非常重要的。

高质量的唱片通常具有更好的音质和更好的耐用性。

在购买唱片时,选择高质量的唱片是非常重要的。

3.了解唱片的版本:很多唱片有多个版本,例如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版本、不同的发行版本等等。

在购买唱片时,了解唱片的版本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版本的唱片可能具有不同的音质和不同的收藏价值。

三、购买唱片的途径在购买黑胶唱片时,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购买唱片的途径:1.在线购买:现在,许多唱片店都有在线购买的选项。

介绍黑胶唱片的书

介绍黑胶唱片的书

介绍黑胶唱片的书黑胶唱片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音乐媒介,它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温暖的音质,一直以来都受到音乐爱好者的追捧。

在数字音乐和流媒体时代的冲击下,黑胶唱片虽然逐渐被取代,但它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黑胶唱片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收藏价值,让读者重新发现并爱上这一经典的音乐载体。

第一章黑胶唱片的起源与演变黑胶唱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它作为一种新颖的媒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本章将详细介绍黑胶唱片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从最初的蜡制唱片到后来的黑胶唱片,帮助读者了解黑胶唱片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黑胶唱片的制作工艺黑胶唱片的制作工艺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细加工才能产生出完美的音乐效果。

本章将详细介绍黑胶唱片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唱片的刻录过程以及后期的加工工序,让读者了解黑胶唱片的制作过程。

第三章黑胶唱片的音质与特点与数字音乐相比,黑胶唱片有着独特的音质和特点。

本章将介绍黑胶唱片的音质特点,如温暖的音色、自然的音质和丰富的细节表现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黑胶唱片的音乐魅力。

第四章黑胶唱片的收藏价值黑胶唱片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媒介,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本章将介绍黑胶唱片的收藏市场和价值评估标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鉴别和评估黑胶唱片的收藏价值,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黑胶唱片收藏。

第五章黑胶唱片的文化影响黑胶唱片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媒介,它还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本章将介绍黑胶唱片在音乐、艺术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包括它对音乐产业的推动作用和对音乐欣赏方式的改变,让读者了解黑胶唱片的文化价值。

结语通过本书的介绍,读者将对黑胶唱片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对音乐的热爱还是对传统媒介的追求,黑胶唱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对黑胶唱片的兴趣,并让他们重新发现和珍视这一经典的音乐载体。

简述黑胶唱片发展史

简述黑胶唱片发展史

简述黑胶唱片发展史自古以来,人们热爱音乐。

在音乐大厅中欣赏艺术作品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

然而,在那个古老的年代,受限于场地以及器材条件,即便你是王公贵族,也只能偶尔才能去一次音乐厅。

假如能够把交响乐团搬回家,并且随时随地都能反复播放,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所以,人们千方百计的,想要把声音留住。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漫长的,人们设法把声音记录下来的故事。

1史前时代:记录下来的声波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人们第一次在偶然间记录下声音的震颤,应该是在1857年。

法国发明家里昂·史考特(Leon Scott)发明了Phonoautograph 声波振记器,这种机器只是记录下声波形状而已,并没有任何再生装置,可以说是留声机的鼻祖。

但是,史考特不知道如何将声音放出来……2中古世纪:留声机与蜡筒式唱片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这种留声机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锡箔制的滚筒上。

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

尽管这种设备非常简陋,而且录音的长度和效果都十分糟糕,却带来了巨大的轰动。

这是人们第一次成功的将声音保存了下来。

次年,爱迪生留声机公司(Edison Speaking Phonograph Company)成立,生产商业性的锡箔滚筒。

这是世界上第一代声音载体。

但由于磨损大,每个滚筒只能播放两三次而已。

1887年,亚历山大·贝尔(电话机的发明者),将爱迪生的锡箔滚筒改为涂了蜡的纸筒,并且以宝石针头播放,与锡箔滚筒相比,它的噪音减少很多,而寿命也相对更长。

次年,爱迪生也开始改良他的声音载体和机器,使用全部蜡制滚筒,并以电池驱动来代替手摇式滚筒的转动。

至此,滚筒式留声机的声音载体——蜡筒也最终定型。

3工业革命:黑胶唱片1888年,德国人艾米利·柏林纳(Emil·Berliner)再次改良留声机构造,它使用扁圆盘状的碟形涂蜡板作为声音载体,同时也可以制成母版复制。

黑胶唱片发展的历史

黑胶唱片发展的历史
黑胶唱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载体。从爱迪生的第一只滚桶唱片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黑片胶唱为人类记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有声资料。在数字音响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黑胶唱片并没有因为传统古老而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它有很多使用上的不便,但它仍然是音质与听感的最高标准。黑胶唱片真实地记载着音乐的历史,饱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始终散发着让人无法拒绝的魅力。
原文转自:
第一章 黑爱米尔.贝利纳(Emile Berliner)在1887年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取代了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在十年前发明的管状录音圆筒而风行于世,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很多发烧友其中也包括不少有黑胶唱片收藏的朋友他们都习惯把黑胶称之为LP,这是不正确的,起码是不准确的。其实LP只是黑胶唱片的一种记录格式,并非指黑胶唱片。黑胶唱片正确的称呼是Vinyl (乙烯基),这是各种规格唱片的总称。Wax 是黑胶唱片发展早期的一种称呼,因为早期压制黑胶唱片的母盘是用蜡膜刻成,但现在已很少有人这样称呼。Records也是黑胶唱片的一种习惯称呼。在国外,黑胶迷认为只有卖黑胶唱片的店才算是Record Store(唱片商店),而只有CD的商店,他则称其为CD Store。
再谈尺寸。黑胶唱片尺寸有7英寸、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换算成公制单位分别是:177.8毫米、203.2毫米、254毫米和304.8毫米。7英寸唱片的中心孔径为38.20毫米(这个38.20毫米的中心孔径的唱片是专门为自动换片唱机设计的,普通唱机使用时需要给唱轴套上45转定位器 )、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唱片的中心孔径都是7.24毫米。当然还有一些特株尺寸的唱片,我见过的超常规大唱片,是一张美国流行歌曲的唱片,它的直径有16英寸,也就是40.64厘米;有大就有小,1924年英国一家公司出品了一张英国国歌的唱片,其直径只有35毫米,还不足1.5英寸,限量发行250张。如今这张世界上最小的微型唱片已成为收藏家的追逐搜寻的宝贝,在少数博物馆里或许你能看到这件珍品。黑胶唱片的厚度一般在0.8-1.5毫米之间,为了提高刻纹深度和唱片的刚性,增加唱片厚度是一个好办法,因此唱片制造商将唱片的厚度提高到1.8至2毫米,极少数唱片制造商竟加到2.2毫米(美国MFSL的UHQR唱片就是2.2毫米厚,TELARC炮制的《1812》序曲,有德国压片140克的普通版DG-10041,也有日本JVC压片240克的超重量高品质的UHQR限量版DGQR-10041,我收藏此片的压片编号为2250(编号是水笔手书)。此碟只有看的份没有听的福,因为加农炮轰鸣时唱纹的纹矩超过了1毫米,是常规纹矩的5-6倍,肉眼可以非常清楚的看见S形的唱纹,如果您一定要以身试法,麻花般的唱纹定会让您“针毁机亡”。您一定想问我听过没有,说实话我是揪着心听过两三次,音量只有平时的1/3,炮声袭来仍然让人大呼过瘾,动态之大同版CD与其无法相提并论!黑胶唱片的厚度与唱片的重量成正比,经测量唱片的厚度值是唱片的重量值的百分之一,换句话说就是唱片的厚度为1.2毫米的唱片重120克,唱片的厚度.为1.4毫米的唱片重140克(这里指12英寸)其它不同厚度的唱片的重量以此类推。唱片的外缘最不起眼,不过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唱片外缘的设计形式有几种,最普通的是直角倒边,另一种是半圆边,它的手感比直角倒边要好,但较滑手,取片时要小心,不慎滑落唱片最令人心痛。还有一种“火柴头”设计,所谓“火柴头”就是唱片外缘断面的形状非常象火柴头,操作时唱片与手的接触面较大,不易滑手。由于火柴头状的外缘形成一道圆滑过度的围坝,放唱时唱针落下后不会滑出唱片以外,这种安全的设计十分科学(见图- )。

黑胶唱片机是怎么发声的?

黑胶唱片机是怎么发声的?

黑胶唱片机是怎么发声的?黑胶唱片,习惯又称“胶木唱片”(英文 Standard-playing Record,78-rpm Record,简称SP)指转速78转每分钟,声槽宽度0.10——0.16毫米,声槽密度每厘米30——50条的留声机唱片。

黑胶唱片是一般人对过往使用唱盘机播放的唱片的称呼。

这种唱片是一种黑色圆盘形的胶片,用树脂(后期改用聚氯乙烯,即PVC)压制,上面刻有凹凸的坑纹,以纪录声音。

早期的黑胶唱片只有单声道,到后来发展成为双轨的双声道音轨。

到了1980年代后期时,这些唱片的颜色已不再局限于黑色,而可以是白色、橙色、透明、萤光色、甚至可以把歌手的样貌印制在唱片里,不过成本比较高。

因较后来100分之3转密纹唱片(LP)声槽粗大,声槽密度低,播放时间也短得多,故又名“粗纹唱片”。

1965年到1975年这10年间,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之后,就再没有过这样的年月。

所有古典音乐的演奏大师,包括混音师,在那一段时期灌制了无数张经典唱片,如要购买请到美人蕉留声机官方店去下单。

当时唱片录制的方式,只能一次成功,一个话筒没摆放好,一种乐器没配好,都要重新来过一次,那样高水准的混音师,全球加起来总共都不超过10个。

而恰巧,那时候的音乐载体,最重要的就是黑胶唱片,是它幸运地保留了最好的音乐。

比如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哥,他的唱功根本无法和20世纪70年代时相比。

当时香港的很多歌手也灌录了不少流行音乐的黑胶碟,直到80年代初期,邓丽君在大陆流行的时候,她的唱片销量也很惊人。

不少黑胶碟收藏者收藏较多的也是那时期香港的音乐碟,可见,香港音乐之所以发展快,是和那时的起步分不开的。

有不少经典的音乐和演出录音,因为丢失了母盘,所以不可能找到同样内容和水准的CD,只能在黑胶碟里听到了。

黑胶唱片的构造

黑胶唱片的构造

黑胶唱片的构造搜狐博客1887年爱美尔.白莲娜(Emile Berliner)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取代了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在十年前发明的管状录音圆筒而风行于世,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

唱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物体,它用尖锐刀刻纹的方法记录声音,称为机械录音。

早年的唱片在录制时,音乐家们面朝大喇叭使劲的表演,让声音灌进筒里,传给筒底的金属振膜,膜上的刻刀受到声波的驱动,随着振幅的变化在旋转着的蜡筒上留上弯弯曲曲的纹槽,因而有人把这个过程十分形象地叫做灌唱盘。

声音信号被记录到蜡盘上以后,经过真空镀膜和电铸等工艺制成金属模版,再用它压制出千万张塑料唱片,这样的产品是最原始的直刻唱片,直刻的意思表示声槽由声源直接刻录而成。

自从出现电子管后,唱片的生产也实刺耳现了电气化,刻纹刀改为电动式的结构,新式的录音胶片淘汰了昔日的蜡盘,演员可以在传声器前轻松愉快地献艺。

声频电流经过电子管的放大再去驱动刻纹刀,在胶片上雕出精密的纹槽,从而使唱片的单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声音信号虽经历了声→电→机械的转换过程,但记录的毕竟是声源的第一手材料,所以仍然算是直刻唱片。

由于磁性录音技术的日益发展,唱片厂放弃沿用多年的直刻工艺,改用磁带先将声源录下,然后从磁带放音再刻到胶片上去,因此刻纹机又被唤做翻片机,尽管这种作法有利于节目的加工和保存,但却使唱片的电声性能受到磁带本身品质的先天性限制,实际上唱片成了磁带节目的复制品。

现代化唱片刻纹设备在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频率特性、信噪比、失真度、动态范围和串音等主要技术指标与磁带录音机相比均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使唱片的这些优点能充分发挥,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直刻唱片的研制,经常有保真度很高的名牌唱片供应,深受广大声频爱好者和专业人员的欢迎。

刻录唱片原版时,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刻纹刀在胶片的表面一边振动、一边雕削着胶膜,根据刀杆振动的方向可将声欁槽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制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昆虫能寄生的树木称为“寄主树”约有一百多种。
黑胶唱片是用黑色赛璐璐做成的
黑胶就是LP,long play,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璐质地的密纹唱片。为什么叫LP,主要是针对过去古老的粗纹短时间唱片而言。这是个简单解释。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主要是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如果你听过了LP,你将会对现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数码声不能忍受。而现代的CD为了尽量减弱数码声而开发了众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放LP的设备叫turn table,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唱头,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第一代唱片和以后相当长时间内,是由虫胶制成的。由于虫胶的耐水性和耐久性上的问题,才逐渐被合成塑料代替。
虫胶
来源及制法简介
虫胶又称紫梗、紫胶、紫草茸,属于天然树脂的一种,它是由南亚热带的一种寄生昆虫以
特有的功能
世界上产虫胶的国家有:印度、泰国、中国、越南、缅甸等国,以印度和泰国产量较大。
一、早期80-78转快转唱片是由虫胶为原料制作的。时间约1901年至1948年。
虫胶又称紫梗、紫胶、紫草茸,属于天然树脂的一种,它是由南亚热带的一种寄生昆虫以
特有的功能产生的分泌物———“胶质”积累在树枝上,经收集加工而成。
世界上产虫胶的国家有:印度、泰国、中国、越南、缅甸等国,以印度和泰国产量较大。
四、薄膜唱片,薄膜唱片是以5型聚氯乙烯树脂制成的塑料薄膜为原材料的唱片。压制成型,声槽的宽度为0.08—0.10毫米。塑料薄膜唱片属密纹唱片类型,它因比密纹唱片薄而得名。薄膜唱片音质不如密纹唱片,但价格低廉,便于普及。
聚氯乙烯平均分子量的溶解问题
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聚氯乙烯在丁酮环己酮中的溶解度与聚氯乙烯的平均分子量有什么关系?平均分子量越小越容易溶解吗?还有氯化程度是不是也影响溶解性
这种昆虫能寄生的树木称为“寄主树”约有一百多种。
二、78/33转醋酸纤维唱片,广播电台专用唱片在材料上,用氯醋共聚树脂代替了紫胶树脂,唱片的颗粒变细,微小的振动也能录制下来,以体现高保真的效果。
三、33转塑料密纹唱片-用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树脂,质地硬中带韧,性能经久不变,唱片电声技术指标亦大为提高。
没错,平均分子量越小越易溶,氯化程度大的就不易溶,因为他的极性会发生改变
黑胶唱片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黑胶唱片是一种塑料制品,常用的密纹唱片材料是氯乙烯——醋气乙烯共聚树脂.
黑胶唱片是用酚醛树脂做的,用老式的留声机播放,你看解放战争的电视剧,里面有的.上面有个大喇叭.放起来有丝丝的声音.
黑胶唱片是用酚醛树脂做的,用老式的留声机播放,你看解放战争的电视剧,里面有的.上面有个大喇叭.放起来有丝丝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