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学
蜜蜂养殖知识3篇

蜜蜂养殖知识
第一篇: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
蜜蜂养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业,它可以帮助人们生产出美味的蜂蜜,同时也可以促进植物的授粉繁殖。
但是,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蜜蜂的分类和习性
1. 蜜蜂分为很多种类,最常见的是蜜蜂、野蜂、胡蜂等,而我们最常见的养殖蜜蜂是蜜蜂中的蜜蜂,它分为嗜食花粉的工蜂、生产蜂蜜的蜜蜂(即蜜蜂王后)和护卫巢穴的蜂王。
2. 蜜蜂能够感知地球的磁场,并根据蜂巢的方向来确定进食的时间和位置。
3. 蜜蜂寿命很短,工蜂仅有20-40天,蜂王(即生产蜜蜂)仅有2-3年。
二、蜜蜂的生长发育
1. 蜜蜂的生长发育分为蜂卵、蜂蛹、成虫三个阶段。
2. 单个蜜蜂的产卵量非常的多,每隔一天左右就会产出一个蛋卵。
3. 蜜蜂的成虫化时间主要与其生长发育情况、外界温度、蜂群的气氛有关。
三、蜜蜂养殖过程
1. 环境选择:养殖蜜蜂需要选择季节合适、气候舒适的地方。
2. 蜂房建设:蜂房是蜜蜂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其长度、
宽度和高度必须按照科学标准设计。
3. 蜜蜂饲养:为了满足蜜蜂的营养需求,要为其准备充足的花粉、蜂蜜、水等食物。
4. 接种蜜蜂:将一个小巢放入一个蜂箱中并将一对蜜蜂带入其中。
适当的接种和理智的管理策略有助于保证蜜蜂的养殖。
以上就是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开始养殖和管理蜜蜂来说非常有必要。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养蜂是指人工饲养蜜蜂以获取蜂蜜等蜂产品,实际上数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饲养蜜蜂了,虽然过去蜜蜂养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近些年在回乡创业的热潮下养蜂也火热起来,下面百度文库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吧!一、蜂种知识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采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采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
二、生活习性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整个蜂群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工蜂则承担群内几乎所有的劳作。
2、筑巢性:蜜蜂是典型的筑巢性昆虫,事实上蜂群不管是哺育幼虫还是储备食物都离不开蜂巢,而蜂巢则是工蜂用腹部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成的,另外蜜蜂对筑巢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3、群居性: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但除了雄蜂以外蜂群与蜂群之间并不来往,而蜂群内部则靠独有的“群味”来辨别异同,若群味相同则可在蜂巢内自由通行,但若群味不同则将大大出手。
4、排他性:蜜蜂是典型的储食性昆虫,蜜源丰富时工蜂会大量采集花粉和花蜜并存储在蜂巢中(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酿制成的),若外界蜜源匮乏或天气不适宜工蜂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备的食物为生。
三、养蜂场地1、蜜源丰富:蜜蜂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蜜源的支撑,若附近蜜源匮乏蜜蜂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指望能通过养蜂来获取蜂蜜和花粉了,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蜜源丰富且相对连续的地方。
2、气候适宜:蜜蜂对气候虽然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在小气候适宜的地方饲养蜜蜂更利于蜂群的发展,例如温度不适时蜂群为了调控温度会增加负担,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小气候适宜的地方。
蜜蜂养殖初级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初级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行业,它对人类的食物供应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蜜蜂养殖的一些初级技术,旨在帮助初学者了解养殖过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蜜蜂养殖的基本概述蜜蜂养殖是指人工饲养蜜蜂,以收获蜂蜜、蜂蜡和蜂胶为目的的农业活动。
养蜂的过程主要包括饲喂、饲养环境的搭建、疾病预防等。
在进行养殖之前,新手应该了解蜜蜂的生态习性,并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工具。
1. 蜜蜂品种选择在选择蜜蜂品种时,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判断。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蜜蜂、意大利蜜蜂和黑蜜蜂等。
不同品种的蜜蜂具备不同的特点,例如繁殖能力、抗病能力和适应性等,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2. 蜜蜂巢箱的搭建蜜蜂巢箱是养蜂的基本设备,也是蜜蜂的栖息地。
巢箱应根据蜜蜂的生态需求来设计,包括合适的巢体大小、蜜蜂进出口的位置和合适的通风系统等。
确保巢箱的质量和构造,有助于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
3. 蜜蜂的饲喂管理蜜蜂的饲喂是保证它们正常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环节。
新手在饲喂蜜蜂时需要注意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数量,避免过度饲喂或不足饲喂。
常见的饲料有蜜水、花粉饼和人工饲料等。
饲喂时应定期清理蜂箱,保持整洁,避免蜜蜂生病。
4. 蜜蜂的疾病防治蜜蜂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新手需要学会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蜜蜂疾病,以确保蜜蜂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蜜蜂疾病有鼻腔疾病、翅膀变形病和蜂螨病等。
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蜜蜂的状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疾病防治措施。
二、蜜蜂养殖的日常管理除了基本的养殖技术外,日常养蜂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个关键的管理步骤。
1. 巡视蜂群定期巡视蜂群是观察蜜蜂状况和鉴别疾病的重要手段。
巡视时应检查蜜蜂巢箱内的活动情况、蜂王状况和蜜蜂繁殖情况等。
同时还应观察蜜蜂的活动频率、采蜜态势和巢箱周围的花卉繁盛程度,以评估蜜蜂的健康状态。
2. 进行蜜蜂繁殖蜜蜂的繁殖是养殖的核心环节。
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

蜜蜂养殖技术及蜜蜂养殖方法
一、蜜蜂养殖技术
1、蜂箱选择:蜜蜂养殖需要用到蜂箱,蜂箱的选择有很多种,有木质蜂箱、纸蜂箱、金属蜂箱等,在选择蜂箱时要注意,蜂箱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蜂群可以自由活动,同时要注意蜂箱的密度,以免蜂群过度拥挤。
2、蜂箱结构:蜜蜂养殖需要特别注意蜂箱的结构,蜂箱的结
构要能满足蜜蜂的生长和繁殖,一般蜂箱的结构有上下两层,上层是蜂窝,下层是蜂箱底板,蜂窝的结构有很多种,有蜂窝模块、框架蜂窝等。
3、蜂箱环境:蜜蜂养殖要注意蜂箱的环境,蜂箱的温度要保
持在20-32℃之间,湿度要保持在50-70%之间,蜂箱的光照应保持在充足的水平,以保证蜜蜂的生长和繁殖。
二、蜜蜂养殖方法
1、放置蜂箱:在养殖蜜蜂前,需要将蜂箱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放置在荫蔽的地方,让蜜蜂可以安全的生活。
2、养殖蜜蜂:在放置蜂箱后,可以使用蜂箱模块或框架蜂窝,将蜜蜂放入蜂箱中,蜂箱中要有足够的蜂蜜和蜂蜡,以满足蜜蜂的饮食需求。
3、繁殖蜜蜂:蜜蜂繁殖需要适当的环境,可以在蜂箱中放置一些蜂蜡。
养蜂技术要点详解大全

养蜂技术要点详解大全蜜蜂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养蜂技术的掌握对于蜜蜂养殖的成功十分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养蜂的技术要点,帮助读者了解蜜蜂养殖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1. 蜜蜂的基本知识蜜蜂属于昆虫门,工蜂是蜜蜂的主要个体,负责采集花蜜和花粉。
蜜蜂需要饲养在蜂箱中,蜂箱的材料多为木质,内部分为蜂巢和蜂架。
蜂巢中有蜂蜡构筑的蜂房,蜂架则是用来放置蜜蜂工作或繁殖的。
2. 蜜蜂的饲养环境蜜蜂饲养需要有适宜的环境,一般选择气候温暖、植被丰富的地区。
蜜蜂需要有足够的阳光和蜜源植物,以及水源供应。
饲养蜂群的地点应远离噪音和异味干扰。
3. 蜜蜂的饵料蜜蜂的饲料主要是花蜜和花粉。
花蜜是蜜蜂的主要能源来源,而花粉则是提供蜜蜂所需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饲养蜜蜂需要提供丰富的花蜜和花粉资源,可以在蜂箱旁种植蜜源植物,也可以在需要时添加蜂食料。
4. 蜂群的管理蜂群管理是养蜂的关键环节。
蜂群管理包括蜂箱的定期检查和养护、蜂群的繁殖与增殖、疾病防治和蜂产品的收获。
蜂箱的检查应注意蜜蜂的发育情况、蜂巢的蜂密情况和蜂虫的存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蜂群的繁殖和增殖可以通过分巢、扩箱等方法实现。
蜂群应定期进行疾病防治,注意消毒和清洁工作。
同时,收获蜂蜜等蜂产品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时机,避免对蜜蜂造成伤害。
5. 蜂仔的培育蜜蜂的繁殖过程包括蜂后产卵、蜂卵孵化、蜂虫幼虫阶段等。
为了保证蜜蜂的健康和数量,需要注意蜂仔的培育。
蜂后的选择应该注意其品种和状态,产卵要注意合理的数量和位置。
同时,要注意蜂仔的饲养和保护,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6. 疾病防治蜜蜂养殖过程中面临各种蜜蜂疾病的威胁,疾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蜜蜂疾病包括蜜蜂病、螨虫感染等。
为了保证蜜蜂健康和群体的稳定,需要定期对蜂群进行检查,发现疾病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更换蜂巢、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等。
7. 蜜蜂产品的利用养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蜜蜂产品,如蜂蜜、蜂胶等。
蜜蜂养殖与养蜂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与养蜂技术大全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资源,其养殖和利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和医药工业。
蜜蜂养殖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提高蜜蜂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常用的养蜂技术。
一、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蜜蜂养殖需要选取合适的场地,一般选择出风向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
通常采用蜜台和蜜蜂箱的组合形式进行养殖。
在选择蜜蜂品种时,要考虑其适应性强、繁殖力旺盛、蜜源丰富的特点。
蜂箱的管理是蜜蜂养殖的关键,包括蜂箱的定期检查与清洗、蜜蜂健康情况的监测等。
同时,科学的饲养方法和饲养环境的控制对蜜蜂的生长发育和蜜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喂食和适当的蜂群密度可以有效提高蜜蜂的产量和品质。
二、蜜蜂养殖的技术要点1.选取合适的蜜蜂品种: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繁殖力旺盛的品种,如意大利蜜蜂、黑蜂等。
2.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要根据蜜蜂的生长发育需要,科学投放蜜源和花粉,并合理控制蜂群密度。
同时要注意保持蜂巢的温湿度适宜,避免蜜蜂受到气象因素的不利影响。
3.定期检查和饲养环境的控制:定期检查蜂箱,及时清理蜂巢、排除病害和害虫。
在冬季应加强蜂箱的保暖措施,确保蜜蜂的安全过冬。
4.科学合理的采蜜方法:采蜜应选择蜜源丰富、花期较长的区域,并根据不同蜜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蜜方法,避免对蜜蜂产生不利影响。
5.健康监测和疾病防治:定期监测蜜蜂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蜜蜂病害。
对于常见疾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避免蜂群的损失。
三、常见蜜蜂养殖技术1.人工授粉:对于部分花粉困难或交配难度较大的植物,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蜜蜂的采蜜效果。
2.蜜蜂的增殖技术:包括蜂王的培育和蜜蜂的人工繁殖。
通过科学的选种和繁殖方法,提高蜜蜂的数量和品质。
3.蜜的提取和处理:蜂蜜的提取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有离心法、压榨法和挂蜜法等。
对于提取后的蜂蜜要进行过滤和杀菌等处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蜜蜂养殖学重点

巢蜜:经过蜜蜂酿造成熟并封上蜡盖的蜜脾。
通常是指用一种特质的小框架巢蜜格供蜜蜂生产的小块蜜脾。
喂水作用:维持蜜蜂新陈代谢;用于饲喂幼虫,溶解浓度高的蜂蜜;保持蜂巢内适宜的湿度,热天降低巢温等。
寒冷低温天气飞出采水,会造成一些损失和伤亡;减轻群体繁重劳动和能量消耗;避免采进不清洁的水还会引起蜂病蜂路:每张脾有6500-7000个巢房,相邻脾间的距离10-12mm,为正常的蜂路自然分蜂: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的条件下,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以及部分雄蜂飞离原巢,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称为自然分蜂。
人工分蜂:根据生产需要,结合蜂群内部具体条件和外界蜜粉源情况,从一至数群蜂群中,提出数张脾(蜜蜂脾、子脾、各日龄蜜蜂)组成一个新的蜂群。
蜂王浆:是由工蜂的咽下腺分泌的用以喂养蜂王及其三型蜂幼虫的浆状物。
类似哺乳动物的乳汁,又称蜂乳。
合并蜂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蜂群合并到一块,使之成为一个蜂群,常被称之为合并蜂群婚飞:蜂王交配是在巢外飞翔中进行的,交配飞行的过程称为婚飞。
越冬适龄蜂:是秋末羽化出房,经过排泄飞行但尚未参加采集活动的蜜蜂。
越冬蜂只有经历了飞翔排泄才能忍受整个冬天长期困在巢内的生活。
蜂蜜:工蜂采集植物花内蜜腺分泌的花密或花外蜜腺的分泌物,经充分酿造而贮存在巢脾内的甜物质。
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树脂并加入其自身分泌物混合而成的一种棕红色、棕黄色或灰褐色的粘性固体,有芳香气味,有很强的杀菌防腐作用盗蜂:盗蜂是指到其它蜂巢中采蜜的工蜂。
盗蜂发生在外界蜜源缺乏或枯竭的季节,是蜜蜂种内竞争的重要形式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括蜜蜂形态构造、解剖生理、生殖发育、行为活动等。
三型蜂:蜂群通常由两种性别的三种类型蜜蜂个体组成,即蜂王、工蜂和雄蜂。
这三种类型蜜蜂,在养蜂学中统称为“三型蜂”。
两性蜂:以昆虫学和生物学的观点,蜂群是由两性蜂组成的,即雌性蜜蜂和雄性蜜蜂。
在雌性蜜蜂中又分化出两种级型,蜂王和工蜂。
蜜蜂养殖养护知识大全

蜜蜂养殖养护知识大全一、蜜蜂养殖蜜蜂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通过传粉帮助植物进行生殖,并帮助保持生态平衡。
而养殖蜜蜂可以为我们提供美味的蜂蜜和蜜蜡等有益产品,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以下是关于蜜蜂养殖的一些知识和技巧。
1. 安置蜂箱在开始养殖蜜蜂之前,要先准备好蜂箱。
蜂箱应该被安置在离房屋远一些的地方,并在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维护。
此外,要防止蜜蜂干扰周围的居民或者是家畜。
选择合适的蜂箱并安置到合适的位置是养蜂成功的重要前提。
2. 添加蜂群蜜蜂是社会昆虫,需要一定数量的蜜蜂组成群体才能生存和繁殖。
因此,要让蜂群舒适地生活在蜂箱中,需要添加足够的蜜蜂。
一般来说,可以从养蜂场或者是其他蜂农那里购买蜂群。
3. 给蜜蜂喂食和饮水蜜蜂需要花粉和蜜作为食物,因此需要为它们提供足够的食物。
同时,为了保证蜜蜂的健康,还需要准备饮水设备。
将这些设备放在蜂箱附近,蜜蜂就可以随时获取足够的食物和水。
4. 控制温度蜜蜂需要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殖。
因此,在夏季和冬季,需要采取措施控制蜂箱内的温度。
遮盖或者加装保温材料可以使蜂箱内保持温暖;而通风孔和区域冷却可以避免蜂箱内过热。
5. 维护蜂箱定期维护蜂箱对于保持蜜蜂健康和养蜂成功非常重要。
清除蜂箱废弃物、替换蜂箱内部材料、检查蜜蜂状况等都是常规维护工作。
二、蜂群养护除了蜂箱维护,蜂群的养护同样重要。
蜜蜂需要一定的照料才能保持健康,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养护细节。
1. 定期检查应该定期检查蜂箱内是否有任何问题,如蜜蜂状况、感染和疾病等。
定期检查可及早发现问题,从而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 控制蜜蜂数量蜜蜂数量过多会降低它们的生存质量并增加疾病传染率。
如果需要控制蜂群数量,可以使用人工或者化学手段控制蜜蜂数量。
3. 防止疫病传播蜜蜂有可能从蜜源、花粉、其他蜜蜂和蜂箱里面传播疾病和感染。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疫病传播。
如及时检查和及时治疗病症。
4. 管理蜂巢环境蜂巢内部环境对于蜜蜂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管理蜂巢环境。
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与管理技巧

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与管理技巧一、蜜蜂的种类与习性蜜蜂是一种神奇的昆虫,全球有多种蜜蜂种类,常见的有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
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的蜂种,适应能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
它们体型相对较小,飞行敏捷,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
意大利蜜蜂则是引进的优良蜂种,繁殖能力强,产蜜量高,采集大宗蜜源的能力很强。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有着明确的分工。
蜂王负责产卵,是蜂群中的核心成员。
雄蜂的主要职责是与蜂王交配,它们在蜂群中的数量相对较少。
工蜂是蜂群中数量最多的,它们承担着采集花粉和花蜜、酿造蜂蜜、照顾幼虫、保卫蜂巢等众多工作。
蜜蜂的生活习性很有规律,它们白天外出采集花蜜和花粉,夜晚则在蜂巢内休息和进行内部的活动。
二、蜜蜂养殖的基本设备蜂箱蜂箱是蜜蜂的家,是蜜蜂养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设备。
常见的蜂箱有十框标准蜂箱,它结构合理,便于管理蜂群。
蜂箱由箱盖、副盖、巢框、箱体等部分组成。
箱体提供了蜜蜂生活的空间,巢框则是蜜蜂筑巢的基础。
在选择蜂箱时,要注意木材的质量,要选用坚固、耐用、不易变形且对蜜蜂无害的木材。
巢础巢础是蜜蜂筑巢的基础模板,它是人工制造的、具有蜜蜂巢房底部和房壁基本形状的薄片。
巢础一般由蜂蜡或者塑料制成。
优质的巢础能够引导蜜蜂按照规定的形状和方向筑巢,便于管理蜂群和收获蜂蜜。
饲喂器在蜜源不足的时候,需要给蜜蜂补充食物,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饲喂器。
饲喂器有多种类型,如框式饲喂器、瓶式饲喂器等。
框式饲喂器可以直接放在蜂箱内,蜜蜂能够方便地获取食物;瓶式饲喂器则通过特殊的装置让蜜蜂吸食糖水等食物。
蜂帽和手套为了保护养蜂人的安全,蜂帽和手套是必不可少的。
蜂帽可以防止蜜蜂蜇到头部和脸部,手套则保护手部。
蜂帽一般带有纱网,既能保证视线清晰,又能防止蜜蜂进入。
三、蜜蜂养殖的场地选择蜜源丰富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花蜜,所以养殖场地周围要有丰富的蜜源植物。
蜜源植物的种类越多越好,而且要有连续性。
例如,在春季有油菜花、桃花等,夏季有槐花、枣花等,秋季有菊花等。
养蜂蜜蜂养殖技术大全

养蜂蜜蜂养殖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挑战的农业活动,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蜂蜜和蜂蜡等产品,还对花卉、果树等作物的传粉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养蜂蜜蜂的养殖技术。
一、蜜蜂养殖的选址与规划养蜜蜂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养殖地点。
一般来说,蜜蜂适宜生活在光照良好、气候温和、植被丰富的地方。
同时,远离工业区和重污染区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规划养殖场时,需要合理安排蜂箱的位置,保证蜜蜂充足的采食资源,并且方便管理与观察。
二、蜜蜂品种的选择蜜蜂有许多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西方蜜蜂、东方蜜蜂、意大利蜜蜂等。
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蜜蜂品种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三、蜜蜂养殖设备的准备在养殖蜜蜂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养殖设备。
主要包括蜂箱、蜂架、蜜桶、蜜蜂收集器等。
蜂箱是养蜂的重要工具,要选择质地坚固、透气性好的材质,并保证其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蜜蜂。
四、蜜蜂的养殖与管理1. 蜜蜂群的繁殖保持蜜蜂群的数量和健康状况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蜜蜂有良好的繁殖能力,适宜的繁殖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蜜蜂群的数量。
常见的繁殖方法有分蜂法、人工接合法等。
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可以使蜜蜂群更加稳定和繁荣。
2. 蜜蜂的饲养与疾病防治蜜蜂的饲养对于蜜蜂群的健康与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蜜蜂需要定期喂食,特别是在花期不足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蜜源。
同时,蜜蜂易受到疾病的侵袭,疾病防治也是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定期巡检蜜蜂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可以保证蜜蜂群的生命力和产量的稳定性。
五、蜜蜂的采蜜与蜂蜡的提取当蜜蜂群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可以进行采蜜和蜂蜡的提取。
采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以免对蜜蜂的产量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蜂蜡的提取可以通过蜜蜂收集器等设备进行,提取后的蜂蜡经过净化和加工,可以用于蜜蜡制品的生产。
养蜂蜜蜂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活动,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蜜蜂的生长状况,并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管理。
中华蜜蜂养殖知识点

中华蜜蜂养殖知识点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蜜蜂种类之一。
中华蜜蜂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质蜜和蜂胶,并且对传粉也有很高的贡献。
在蜂产品的生产和蜜蜂的繁衍过程中,了解中华蜜蜂的养殖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中华蜜蜂养殖的环境要求、养殖方法和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华蜜蜂养殖的环境要求中华蜜蜂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饲料和巢箱等方面。
中华蜜蜂适宜生活的温度范围为20℃-35℃,湿度在60%-80%之间。
蜜蜂需要丰富的花粉和蜜源来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在养殖中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
巢箱的设计也要合理,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繁殖条件。
二、中华蜜蜂的养殖方法中华蜜蜂的养殖方法主要有采蜜、授粉和养殖繁育等。
采蜜是蜜蜂养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可以获得丰富的蜜源和高质量的蜜产品。
这需要合理选择采蜜地点和时间,同时保证蜂箱内的蜜源充足。
授粉是中华蜜蜂的另一个重要养殖方法,蜜蜂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会带动花粉传播,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养殖繁育则是为了增加蜂群数量,通过合理的繁育计划和技术手段,提高繁殖效率和选择出更好的蜜蜂品种。
三、中华蜜蜂病害防治中华蜜蜂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病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常见的蜂病包括蜜蜂病、蜂虱病和蜂巢霉病等。
对于蜂病的防治,可以采取合理的管理和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对于蜂虱病,可以采用药物处理和巢箱清洁等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要保持蜜蜂巢箱的卫生,及时清理死蜂和污秽物,防止病菌滋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了解中华蜜蜂的养殖知识对于蜜蜂的繁衍和蜂产品的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华蜜蜂养殖的环境要求、养殖方法和病害防治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华蜜蜂养殖的技术和管理要点,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蜜蜂养殖技术培训指南大全

蜜蜂养殖技术培训指南大全蜜蜂养殖一直以来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农民朋友提供了丰富的蜂蜜和其他蜂产品,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要想成功养殖蜜蜂并获得可观的收益,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帮助您成为一名优秀的蜜蜂养殖员。
一、蜜蜂养殖基础知识1. 蜜蜂的品种和特点在蜜蜂的养殖中,常见的蜜蜂品种有蜜蜂、短舌蜜峰、中亚蜜蜂等。
不同品种的蜜蜂在性格、产量、适应性等方面有所差异,养殖者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2. 蜜蜂养殖场所选择蜜蜂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所,通常要求环境优美、气候适宜、花草资源丰富。
此外,还需避开工厂、养殖场等噪音和污染源,确保蜜蜂的生活环境良好。
3. 蜜蜂养殖设备准备养殖蜜蜂需要一些基本设备,比如蜂箱、蜂架、蜜蜂衣等。
蜂箱是蜜蜂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蜂架用于支撑蜂箱,蜜蜂衣则是保护养殖者免受蜜蜂叮咬的装备。
二、蜜蜂养殖技术与管理1. 蜜蜂养殖周期与管理蜜蜂养殖的周期通常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不同季节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春季要进行饲养和繁殖管理,夏季要注意防止蜜蜂蜂群过热,秋季要进行蜜蜂的采蜜和饲养准备,冬季要进行蜜蜂的冬季保护工作等。
2. 蜜蜂繁殖技术蜜蜂繁殖是蜜蜂养殖的重要环节,可通过人工授粉和蜂王繁殖等方式进行。
掌握繁殖技术,能够提高蜜蜂种群数量和质量,增加产蜜量,提高经济效益。
3. 蜜蜂疾病防治蜜蜂易患一些疾病,如美脚病、鼻疽病等。
为了保证蜜蜂健康,养殖者需定期巡查和清洁蜂箱,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药物、更换蜂群等。
4. 蜜蜂采蜜与蜂蜜提取蜜蜂采蜜是蜜蜂养殖的核心环节。
合理安排采蜜时间和方法,不仅能保证蜂蜜的质量和产量,还能避免对蜜蜂产生不良影响。
蜂蜜提取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确保蜂蜜的品质。
三、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1. 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养殖蜜蜂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除了蜂蜜外,还可以获得蜂胶、蜂王浆等高价值的副产品。
蜜蜂养殖学知识点总结

蜜蜂养殖学知识点总结蜜蜂养殖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在农村和城市都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对于蜜蜂养殖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蜜蜂养殖的几个关键知识点,包括蜜蜂品种、蜜蜂生态、蜜蜂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一、蜜蜂品种1. 蜜蜂的种类蜜蜂主要分为蜜蜂科下的蜜蜂族和胡蜂族两个大类。
市场上常见的蜜蜂品种有蜜蜂、狩猎蜂、大黄蜂等。
2. 蜜蜂的特点不同品种的蜜蜂有不同的特点,包括体形、颜色、采蜜习性等。
了解蜜蜂的特点可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蜂群。
二、蜜蜂生态1. 蜜蜂的生长环境蜜蜂生活在花草丛生、气温适宜的环境中。
在养殖蜜蜂时,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生活设施,以保证蜜蜂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2. 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生活在群体中。
蜜蜂有明确的分工,包括女王蜂、工蜂和雄蜂等。
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对于蜜蜂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三、蜜蜂饲养管理1. 蜂箱的选择与摆放蜂箱是蜜蜂养殖的重要设施,养殖者需要根据蜜蜂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蜂箱,并注意蜂箱的摆放位置,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 蜜蜂的饲养技巧养殖者需要了解蜜蜂的饲养需求,包括蜜蜂的饲料、饲养方法和饲养周期等。
合理饲养可以促进蜜蜂的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四、蜜蜂病虫害防治1. 常见病虫害蜜蜂养殖中常见的病虫害有螨虫、蜂病等。
病虫害的防治是蜜蜂养殖者需要重视的问题,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
2. 预防措施蜜蜂病虫害的预防是蜜蜂养殖的基础工作。
养殖者需要定期巡查蜂群,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蜜蜂产品的加工和利用1. 蜂蜜的加工蜂蜜是蜜蜂养殖的主要产品,包括采集、过滤、加热和储存等工序。
正确的蜂蜜加工可以保持蜜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2. 蜜蜂蜡和蜂胶的利用蜜蜂蜡和蜂胶是蜜蜂养殖中的副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可以用于蜡烛制作、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
结语蜜蜂养殖学包含了蜜蜂品种、生态、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产品利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蜜蜂养殖知识

蜜蜂养殖知识蜜蜂养殖被誉为“黄金农业”,是一种高效益、绿色环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产业。
蜜蜂以其独特的食物采集方式和极高的花粉授粉率,为人类提供着天然的食物和药物。
随着人们对于绿色、健康、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蜜蜂养殖已经走进了更多的家庭和农民的生活中。
一、蜜蜂基础知识1. 蜜蜂种类:蜂王蜂、工蜂、雄蜂。
蜂王蜂:体形较大,寿命可以达到几年以上,是整个蜂群的精神领袖和生产调节中心,可以产卵,控制整个蜂群的生长和繁殖。
工蜂:体形较小,是整个蜂群的主体,寿命一般为3-5周,分为三种不同职位:接受工,保姆和侦查员。
雄蜂:是整个蜂群的生殖细胞,寿命一般为2-3周,和蜂王蜂一样是由未受精的卵产生,每一个蜂巢都会有比较多的雄性蜜蜂。
2. 蜜蜂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蜂。
卵:蜂王蜂每天产卵1000-2000个,卵大小0.8mm*0.4mm,孵化时间为3天。
幼虫:在孵化后第3天,卵变成了幼虫,之后需要喂养。
工蜂幼虫的喂养时间是5天,蜂王蜂和雄蜂则需要喂养更长时间。
蛹:幼虫喂养完成后,需要经过2-3天的蛹期,进行形态的变化。
成蜂:在蛹期完成之后,新的成蜂就诞生了。
工蜂和雄蜂会马上投入到蜂群的工作中去,而蜂王蜂则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调节和控制。
3. 蜜蜂取食方式:通过舌头吸取花里的蜜和花粉,或者直接从果子里面吸取蜜。
二、蜜蜂养殖技术1. 工具备齐。
蜂箱、蜂架、蜂盖、储蜜道、蜂巢等基本设施以及蜂罐、蜂刀等必要工具。
2. 蜜蜂的选购在收购的时候,要选择健康、活力充足的蜜蜂,蜜蜂的种类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来选择。
3. 蜂箱设施搭建蜂箱选用优质的木材制作而成,尽量避免选择由于含有毒素的木材材质,而且要注意选择紧密度高的材质,以保证蜜蜂的安全。
4. 蜜蜂进巢在巢穴内设置好蜂巢和储蜜道等基本设施后,在巢穴入口处放置蜜罐或果汁瓶之类的食物用以吸引蜜蜂进巢。
良好的杂交蜜蜂在进巢时表现得非常活跃,而一些过时品种的蜜蜂进巢行动却十分缓慢。
新手养殖蜜蜂16个技巧,值得养蜂人学习

新手养殖蜜蜂16个技巧,值得养蜂人学习蜜蜂养殖在我国较为普遍,养好了能发家致富,养不好则徒劳无功甚至血本无归,事实上会养蜂和养好蜂完全是两回事,将野生蜂群收捕回来后便放任不管完全算不上养蜂,那么现在新手养殖蜜蜂有什么技巧吗?第一步:挑好场地想要发展养蜂首先要有合适的场地,尤其是定点饲养的中蜂更为重要,新手在挑选养蜂场地时要遵循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养蜂场附近要有充足且相对连续的蜜源,蜜蜂的有效采集半径为3公里,超过3公里蜜蜂无法有效采集。
第二是养蜂场附近的环境要安静,在嘈杂的环境如学校附近、铁路旁、公路旁不适合养蜂。
第三是养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供蜂蜜采水,若没有则需要人工提供水源。
第四是养蜂场附近的敌害要少,有人工饲养大型胡蜂的地方不适合养蜂。
第二步:选好蜂种蜂种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蜂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是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蜂,其中意大利蜂对大宗蜜源的采集力强、蜂蜜产量高但蜂蜜价格低,而中华蜜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蜂蜜价格高但蜂蜜产量低,同时意大利蜂可追花逐蜜而中华蜜蜂多定点养殖,因此在选择蜂种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假如当地的大宗蜜源丰富且处于平原地区则比较适合养意大利蜂,反之当地的零星蜜源较为丰富且处于多山地区则比较适合养中华蜜蜂。
第三步:管好蜂群蜂群管理是养蜂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虽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但可以简单的阐述一下每个季节的养蜂重点工作。
春季,养蜂的重点工作是春繁,蜂群只有通过春繁发展出强大的群势才能集中利用春季丰富的蜜源。
夏季,养蜂的重点工作是降温,否则蜂群在渡夏的时候容易出现夏衰。
秋季,养蜂的重点工作是秋繁,蜂群只有通过秋繁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才能确保越冬安全。
冬季,养蜂的重点工作是保温,否则蜂群在越冬期可能因严寒而整群覆灭。
第四步:防好病害病害防治是养蜂的重点工作,在疾病方面养蜂人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经常给蜂具消毒并及时清理蜂箱中垃圾,在饲喂时也可搭配一些蜂病的药物来预防,蜂群发生疾病后首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切勿胡乱用药,注意有传染性的蜂病要及时隔离治疗。
中华蜜蜂的养殖入门实用技术,50只蜜蜂和蜂王能发展吗?

中华蜜蜂的养殖入门实用技术,50只蜜蜂和蜂王能发展吗?摘要强群饲养管理:选评分在70分以上、二级以上的种王,并用双王群和双箱的饲养方式,同时保证有充足的饲料。
繁殖期管理:繁殖期主要注意保温,及时扩大群势,在人工育王的前20天,培育雄蜂。
越夏管理:高温时,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调整至4-5框群势,并给蜂群喂水和在箱外洒水降温。
一、中华蜜蜂养殖入门实用技术1、强群饲养管理(1)选王①选择评分在70分以上、二级以上的种王。
②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2次,保持蜂群强势。
(2)饲养方式①方式建议采用双王群和双箱的饲养方式。
②蜂箱: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并使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全设在箱前。
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在流蜜期叠加继箱取蜜,加继箱时应从巢箱中取出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以及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的一侧,外加隔板,然后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在巢箱或继箱之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产蜜期需在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
(3)保证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且蜂群内又无贮存蜂蜜时,可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用花粉代替品做成花粉饼放在框梁上饲喂。
在缺蜜时,将装有蜂蜜的饲喂器放在蜂箱内饲喂,饲喂时间选在晚上,饲喂量以能够供给蜂群食用2-3天为宜。
2、繁殖期管理(1)繁殖期时间一般春、夏、秋是繁殖期,在繁殖期需注意保温,提供足够的饲料,及时扩大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
(2)人工育王①选5框以上的蜂群,并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应留在繁殖区内,在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应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拿来出来,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去。
②育王框内径为200-250mm,高200-220mm,并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间距9-10mm,每框放入出生24小时以内的幼虫15-20条,然后放入育王区中,第二天拿出育王框,取出台基中的幼虫,从母群中移入出生18-24小时的幼虫,将其培育成蜂王。
蜜蜂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蜜蜂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蜜蜂的养殖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养蜂品种:蜜蜂的品种繁多,常见的有蜜蜂、繁殖蜂和
养蜂蜂等。
选择适宜自己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养蜂品种,可以提高蜂群的养殖效益。
2.建设蜂房:蜜蜂的养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蜂房的建
设是重要的一环。
蜂房要选用结构稳固、通风良好、避免雨水滴入的材料建造,并进行适当的维修和保养。
3.设置蜂王:蜂王是蜂群的核心,负责繁殖工作。
养殖时要将
优良的蜂王放入蜂群中,培养强壮健康的蜂群。
4.管理蜂群:蜜蜂数量和蜜蜂状况的监测和管理是养殖的重要
部分。
要定期对蜂群进行巡查、检查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提供充足的花源:蜜蜂需要花蜜和花粉作为食物,因此要提
供充足的花源,为蜜蜂提供丰富多样的花草植物。
6.采蜜与提取蜂蜜:蜜蜂的养殖的最终目的是采蜜和提取蜂蜜。
合适的时间和方法采蜜,保证蜜蜂的生产效益。
总之,蜜蜂养殖技术和方法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养殖者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
第三章 蜜蜂养殖

错排列。 巢门最好朝南或东南,也可朝东或西南。门前应宽敞,使蜂
群出入无阻。箱底应垫高离地30cm以上,防止白蚁、蟾蜍 的危害。箱后应比箱前略高些,避免雨水倒流。
2、蜂群的检查
➢ 正常时不要过多检查,以免影响蜂群繁殖。 ➢ 检查时应选择晴暖无风,温度8℃以上,并要避开蜜蜂
产卵能力强 清巢性强
抗巢虫强
意蜂的特点
蜂王产卵 无节制
转地饲养
产卵力强
抗寒
性情温顺
采集力强
东北黑蜂
不耐热
性情温顺
高产稳产
抗寒
高加索蜂
分峰性弱
盗性强
采胶能力强
易迷巢错投 易患孢子虫病
四、主要蜜粉源植物
1、荆条 蜜粉丰富,有利发展蜂群,一般单产蜂蜜为20~50千克。 花期:6~7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2、刺槐 花期短(5月),丰富,一般单产蜜为10~25千克 。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辽宁以南。
在流蜜期要有计划地繁殖蜂群和生产蜂蜜产品。 流蜜初期:保持强群集中生产。 流蜜后期:为下一个流蜜期培育采集蜂群,并贮备饲料
蜜。
春繁强群技术
1、适时加脾扩巢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 3、强群高产技巧 A、选择良种 B、安全介绍种王:组织出房子脾介绍法、交尾群介绍法。 ✓ 1)组织出房子脾介绍法。事先组织好将要出房的不带蜂子
不同类型和品种蜜蜂的发育日期表
预测分蜂和发展群势,培养蜂王和适龄雄蜂的依据。
2、蜂群的生活
(1)工蜂的生活
工蜂是生殖器发育不完全的雌性个体,承担巢内外一切日常劳动, 异龄异职。其寿命夏季为4~6周,冬季3~6个月。
蜜蜂怎样养殖有哪些提高产蜜量的养殖技术

蜜蜂怎样养殖有哪些提高产蜜量的养殖技术蜜蜂的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蜜蜂采集而成的蜂蜜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蜜蜂是怎么养殖的。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蜜蜂的养殖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蜜蜂的养殖技术蜜蜂的养殖设备1、蜂箱: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
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
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
2、蜂脾: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
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
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
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
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
3、蜂路: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
4、隔王板: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
养蜂前的准备工作1、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称蜜源植物,蜜源是养蜂生产的基础。
在确定放蜂地点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花期等情况。
能采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绿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树中的枣树,林木中的槐树,灌木中的荆条等。
通常,一群蜜蜂大约需要2~4亩蜜源植物。
还要了解清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以及历年放蜂产蜜的情况。
放蜂地点应选在距离主要蜜源植物2km内的地点。
蜂场离蜜源植物越近越好。
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
如湖泊、小溪。
水渠等,以保证蜜蜂采水和养蜂人员生活用水。
蜂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东南方开阔,没有障碍物。
2、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篱笆的位置,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灯、诱虫灯的地方不适于放蜂。
3、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平原地区,夏季干燥,有流蜜期较长的大蜜源,可以选择意大利蜂。
东北的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选择耐寒能力强的东北黑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蜂对国民经济的意义1、蜜蜂产品价值高,用途广。
2、养蜂是一项在广大农村很好的致富项目。
3、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以大幅度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且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中国养蜂业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存在的问题1、缺少相关蜜蜂养殖法律法规。
2.政府部门对养蜂业重视不够。
3.养蜂监管机制不健全。
4.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够。
5、国民对养蜂业认识不健全,尚未看到蜜蜂授粉的价值。
蜂授粉的形蜜态学优势(考):头、胸部有丰富的绒毛,周身布满绒毛。
主要蜂产品种类: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毒,蜂蜡,蜂胶,蜜蜂躯体。
蜂蜜(采集):工蜂采集植物花内蜜腺分泌的花蜜或花外蜜腺的分泌物,经充分酿造而贮存在巢脾内的甜物质。
蜂王浆(分泌):是由工蜂的咽下腺分泌的用以喂养蜂王及其他三型蜂幼虫的浆状物。
蜂花粉(采集):蜜蜂从种子植物上采集花粉后,加入一些花蜜和唾液,形成的花粉团。
蜂毒(分泌):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毒液。
蜂蜡(分泌):工蜂蜡腺分泌的类脂质物质。
蜂胶(采集):工蜂从植物幼芽或树干破伤部位采集的树脂,并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和蜂蜡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
蜜蜂蛹,幼虫,成虫(躯体):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括蜜蜂形态构造、解剖生理、生殖发育、行为活动等。
三型蜂(注意性别):蜂群通常由两种性别的三种类型蜜蜂个体组成,即蜂王、工蜂和雄蜂。
这三种类型蜜蜂,在养蜂学中统称为“三型蜂”。
以昆虫学和生物学的观点,蜂群是由两性蜂组成的,即雌性蜜蜂和雄性蜜蜂。
在雌性蜜蜂中又分化出两种级型,蜂王和工蜂。
三型蜂的区别(大题)1.数量上:正常蜂群,仅有1只蜂王;工蜂数量最多,雄蜂次之。
2.形态上:个体大小上,蜂王>雄蜂>工蜂。
头:蜂王头是心脏形、工蜂倒三角型、雄蜂圆形;翅膀:蜂王短,占腹部1/2-2/3,工蜂和雄蜂翅膀较长,接近腹部末端;腹部:蜂王腹部较长,尾端尖,雄蜂腹部大于工蜂,小于蜂王,尾端钝圆,工蜂腹部较小,尾端尖。
3.生物学特性上:蜂王:受精卵发育成的二倍体雌蜂,卵巢发达,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工蜂:受精卵发育成的二倍体雌蜂,卵巢不发达,负责巢房内外的所有劳动性工作;雄蜂:未受精卵发育成的单倍体雄蜂,负责与蜂王交尾,繁殖后代。
4.寿命上:蜂王的寿命,自然5-6年。
工蜂寿命:平均寿命35天左右。
雄蜂的寿命:长达3-4个月。
5.视觉上:雄蜂的视觉最发达,蜂王的视觉最差,工蜂的视觉处于中间水平。
6.自己进行一些总结,会获得加分巢脾:每张脾有6500-7000个巢房,相邻脾间的距离10-12mm,正常的蜂路。
蜂路:是相邻的两张巢脾之间的间距级型分化: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的二倍体卵发育而成,它们的遗传基因是完全相同的。
受精卵孵化后,由于发育的环境不同,得到的食物不同,雌性幼虫的发育逐渐向蜂王和工蜂两个不同级型的方向分化。
变态发育:蜜蜂是全变态昆虫,其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中蜂与意蜂的发育日期型别蜂种卵期未封盖幼虫期(天)封盖期(天)出房日期(天)蜂王中蜂35816意蜂3 5.57.516工蜂中蜂361120意蜂361221雄蜂中蜂371323意蜂3 6.514.524三型蜂发育所需要的温度:34~35℃。
感知最适温度:26-30℃。
臭腺:分泌外激素的腺体。
分泌王浆的腺体:咽下腺(王浆腺),上颚腺蜡镜:工蜂特有的,在第4~7腹节,特有生殖腺。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的概念:蜂王上颚腺信息素的作用:1.通过内分泌系统控制其生理反应,如工蜂的卵巢发育和王浆的分泌等;2.通过刺激神经中枢直接引起蜜蜂的行为,如改造王台、攻击行为等。
信息素多由数种化合物组成,也可以是单一的化学物质。
信息素是蜂群个体间相互联系、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
蜂王不足的原因:1.蜂群群势强盛使得蜂群中蜂王上颚腺信息素相对不足;2.因蜂王衰弱而蜂王上颚腺信息素绝对减少,蜂群便产生交替王台;3.因蜂王丢失而使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消失,蜂群便将工蜂小幼虫巢房改造王台。
蜜蜂飞行活动半径:一般情况下,意蜂为2.0km~3.0km;中蜂为1.0km~1.5km。
盗蜂的危害包括(掌握):①蜜蜂在巢前厮杀,蜂场秩序混乱,造成蜜蜂伤亡;②发生盗蜂使蜂群凶暴,警觉性提高,增加开箱、蜂群合并、人工诱王等管理操作的难度;③被盗群有蜂王被围杀失王的可能;④被盗群因贮蜜缺乏,轻者使蜂王产卵力下降,重者出现“拔子”现象,影响蜜蜂群势的增长;“8”字型摇摆舞:摆尾舞表示食物离得比较远;它既可以表示出食物的方向也可以告诉同类食物离巢的距离。
自然分蜂定义(一定考)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的条件下,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以及部分雄蜂飞离原巢,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称为自然分蜂。
促进分蜂的因素(了解)1、环境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和巢内环境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蜜粉源条件和气候条件。
分蜂均发生在蜜粉源较充足,闷热的气候。
巢内环境方面,蜂巢拥挤、通风不良、巢温过高、粉蜜充塞、压缩子脾、供蜂王产卵的巢房不足、缺乏造脾余地等,都能加剧分蜂热程度。
2、蜂群因素包括蜜蜂群势、蜂王状态、卵虫数量、哺育蜂数量等。
强盛的群势是分蜂的前提。
蜂王状态、卵虫数量、哺育蜂数量是影响分蜂热相互关联的因素。
3.季节因素分蜂热程度与季节有关,分蜂季节蜂群普遍发生分蜂热,即使群势不是很强。
控制自然分蜂的措施(6条):1.随时用产卵力强的新蜂王更换老弱蜂王;2.适时扩大蜂巢,为发挥蜂王产卵力和工蜂哺育能力创造条件,使巢内空间不拥挤,使蜂群贮存蜂粮空间不受限制;3.在非流蜜期,酌情用强群的封盖子脾换取弱群的卵虫脾,加大强群的巢内哺育负担;4.当蜂群强大后,及早准备王浆生产工作;5.炎热季节注意给蜂群遮阴,扩大巢门,改善蜂箱通风条件6.蜂群检查时,要注意割除封盖的雄蜂房,毁掉自然王台。
良好放蜂环境所具有的条件(大题)1、蜂场周围蜜粉源丰富2、交通要方便,便于转运蜂群和蜂产品3、气候适宜4、有良好的水源5、安全、安静6、远离其他蜂场蜂群排列需注意的问题:1.中蜂尽量分散错开排列:易迷巢,而引起盗蜂,散开且巢门角度要有一定区别。
2.交尾群放在目标显著位置:处女王认巢能力差,防止处女王误入其他蜂群引起围王或蜂王间的刺杀。
3.中蜂和意蜂不放在同一地点饲养:中蜂会被意蜂消灭4.巢门方向最好朝南,东南,东:延长蜜蜂工作时间。
5.用砖块或木板将蜂箱垫高(20cm):防止水淹和害虫侵害。
6.蜂箱摆好后不随意搬动:若要场内短距离运动应注意每天只能移动0.3~0.5m,然后逐渐向预定地点移动。
若一次移动0.5~1km,应在傍晚将巢门用报纸封闭,待搬到新地方后,蜜蜂啃咬报纸的过程会慢慢意识到位置的改变,会重新进行认巢飞翔。
蜂群的检查常用的检查方式(3种):箱外观察、局部抽查、全面检查。
箱外观察具有节省时间、效率高、不惊扰蜂群的优点。
部分抽查的特点,一是工作量相对减轻,再是检查时间短,对蜂群的副影响小一些。
检查蜂脾情况、饲料情况、蜂王情况、哺育情况、病害情况等。
全面检查是为了全面详尽的了解蜂群内所有的情况,但也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有重点的进行检查,首先要明确开箱检查的目的,如繁殖期查看产卵育仔情况;流蜜生产期,则重点看采集酿蜜情况。
全面检查的注意事项1.要注意检查时的气温,外界气温低于14℃时不要开箱检查,开箱检查的适宜气温为18℃~30℃之间;2.是光线趋暗昏黑时不要开箱检查,此时提脾检查,容易引起蜜蜂愤怒攻击或乱爬乱钻;3.是早春或晚秋开箱检查,要注意选择晴暖无风天气;4.是无蜜源缺饲料期尽量少开箱检查;5.是平时应尽量减少开箱检查次数,不到真正需要或必须时,一般不要开箱检查,开箱时间过长过频对蜂群无益。
蜂群饲喂按照饲喂的饲料类型不同:可以分为糖饲料饲喂和蛋白质饲料饲喂。
糖饲料两种方式及区别(大题)1.直接把糖水倒入箱内的空脾上,放入蜂箱。
2.将糖水倒在容器里,放入蜂箱内,让蜜蜂自己吸食后,搬运到巢脾中。
喂盐:水与盐比例100:1为适宜。
蜂群合并概念: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蜂群合并到一块,使之成为一个蜂群,常被称之为合并蜂群;有时也会将某群的一部分蜜蜂调整到另一群中,这一做法叫作调整群势。
需要进行合并的蜂群(4种)1.失去蜂王又一时没有贮备蜂王补充的蜂群;2.交尾失败的新蜂群;3.失去生产能力的弱小群;4.秋后蜜蜂停止繁殖即将进入越冬期,那些四框蜂以下的弱小群,越冬能力较差很难保证其安全越冬,人们往往对其进行合并,将两个乃至数个小群合并到一块,组合成一个较强的群体,有利于其安全生存和生产的发展。
合并蜂群的方法:直接合并,间接合并。
人工分群定义:又称人工分蜂,就是根据生产需要,结合蜂群内部具体条件和外界蜜粉源情况,从一至数群蜂群中,提出数张脾(蜜蜂脾、子脾、各日龄蜜蜂)组成一个新的蜂群。
人工分蜂经常采用的方法:1、均等分蜂法2、不均分蜂法3、混合分蜂法盗蜂概念:就是在特定条件下由某些原因引起的,少数蜂群对其他蜂群的一种掠夺行为。
引起盗蜂的原因:外界蜜源缺乏,加之强群内又缺乏蜂蜜;场内蜂群群势与贮蜜量极不平衡;蜜脾常时间放于蜂箱外面;白天饲喂蜂群;有糖水或蜜撒在地面。
蜂群飞逃:是指蜂群整群离巢飞走的现象。
蜂群飞逃的原因(掌握) 1.外界蜜粉源缺乏,巢内缺蜜; 2.群内外的病虫害的干扰;3.蜂箱破烂,漏雨透风;4.蜂群尝尝受到惊扰。
群峰飞逃的预防(了解)1.留足巢内饲料。
2.及时治疗蜂群内的病虫害。
3.对破旧蜂箱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4.保持蜂群周围环境安静。
对交配之后的蜂王进行剪翅处理。
转地放蜂(了解):是指追花夺蜜的放蜂方式,不断改变饲养地,专业养蜂者多采用此法。
蜂群的四季管理的主要目的1、蜂群的春季管理的目的是使越冬后蜂群的群势迅速恢复和发展,以便大流蜜期到来时适时地利用主要蜜源。
2、蜂群的夏季管理要点:培养强群,促进高产稳产。
3、蜂群的秋季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大量培育越冬适龄蜂,备足越冬饲料,为蜂群安全越冬做准备。
4、蜂群的冬季管理:延长工蜂的寿命,减低死亡率,减少饲料消耗,保证蜂群的安全越冬(不经历采蜜)。
人工育王概念:是通过严格的种群选择,利用工蜂房内的早期幼虫,通过改善其环境和营养条件,培育出优质蜂王,以达到增值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
王浆的生产过程1.移虫:首次产浆可移稍大一点的幼虫。
群势弱时,每个产浆群放入一个产浆框。
群势壮大后每个群加入两个,两框之间间隔1~2个巢脾。
若每框产量下降15g一下回复单框生产。
2.补虫:移虫后2~3小时检查塑料王台中没有幼虫的,要补充幼虫,且补充虫龄与王台中的相似。
3.管理:促进蜂群繁殖,保持强群产浆,密集群势。
每隔5~6天将封盖脾换一次幼虫脾。
4.取浆:移虫48h~68h(50h)内提出产浆框取浆。
取出后抖掉或轻轻扫掉附着蜜蜂,去除多余蜂蜡台壁,用镊子镊去幼虫,最后用取浆勺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