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季风气候的种类及特征(精简)
地理季风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季风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季风气候的定义和特征季风气候是一种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气候类型,主要特征包括:1. 明显的季节变化。
季风气候地区通常有明显的湿季和旱季,这种季节性的降水特点是季风气候的鲜明标志。
2. 季风风向的转变。
季风气候地区的风向在不同季节里具有显著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
3. 降水和温度的影响。
季风气候地区季节性降水和气温变化比较明显,这种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引起了大气的水平性流动,使得热带、副热带和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形成了季节性的变化。
2.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对季风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季风气候地区一般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附近,季风环流的产生使得这些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气候变化。
3. 地面特征。
地球表面的地形、陆地分布和海陆分布等地面特征对季风气候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季风气候地区通常位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交界地带,这些地带上的气候特征受到了大陆和海洋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气候。
4. 海洋温度。
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对季风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海洋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会引起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变化,从而影响季风气候地区的气候变化。
三、季风气候的分布季风气候地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东亚、南美和非洲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湿季和旱季。
具体而言,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诸国、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韩国等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地区。
四、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1. 农业生产。
季风气候地区的季节性降水和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作物的种植适应性。
2. 生态环境。
季风气候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季风雨季的雨水充沛使得这些地区的植被生长旺盛,但同时也会导致洪涝灾害等问题。
初一地理季风型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季风型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季风型知识点总结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信封带的季节移动。
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少雨,湿季多雨。
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
一、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
1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2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总结: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点。
它终年气温很高,有些地方甚至比热带雨林地区还热。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初中地理知识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知识点的认识】受季风支配地区的一种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在盛行风向发生季节性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等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夏季风的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了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变小,雨量剧减,这时转为旱季.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的认识,基础知识,需重点理解掌握.例: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冬、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2)①为西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风向)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解答:读图可知,(1)图中箭头表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这种季风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2)①为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故答案为:(1)夏;温暖湿润;(2)西南;印度;东南;太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夏季风的走向、起源和特点等知识点.【解题思路点拔】熟练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七年级地理季风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季风的知识点季风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球轴向倾斜和地理位置引起的风的周期性变化。
一般而言,季风是从海洋中吹向陆地的,而不是从陆地上吹向海洋的。
季风会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大陆上出现,并且在这些地区有非常独特的气候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七年级地理季风的知识点,包括季风的特点、季风的分类、季风的影响等内容。
一、季风的特点季风是在一年之中周期性发生的风。
在夏季,由于大陆上方温度升高,海洋上形成了低气压区。
因为冷空气密度大,它们会被吸引到低气压中,从而形成了带有降水的季风。
季风带有湿气,因此通常伴随着一些暴雨和洪水。
夏季季风在冬季会发生变化。
由于大陆上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变得更加密集,会被推回到海洋上。
此时大陆上形成了高气压区,因此冬季季风是从内陆向海岸吹的,而夏季的季风是从海洋向大陆吹的。
季风被分为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澳大利亚季风。
这些分类是基于在不同地区的季节中风向和气候的不同特点而形成的。
每种季风都有独特的特点,对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南亚季风是指在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周围地区的季风。
这种季风在着名的孟加拉季风中体现明显。
在南亚季风期间,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通常会经历降雨季节,这种降雨对这些地区的水稻和其他种植业非常重要。
东亚季风基本上在中国和日本等地发生。
在这种季风期间,这些地区会被面临降雨,雨水对种植业非常重要。
此外,东亚季风通常会带来非常高的风速,并且在夏天时还会带来很高的温度。
澳大利亚季风流行于该大陆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在这种季风期间,澳大利亚通常会经历干旱和火灾。
由于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地区,这种季风对该地区的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大影响。
季风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季风期间,洪水和干旱都可能发生。
洪水可以让农田得到灌溉,但对交通也会造成威胁。
然而,干旱可能会导致作物歉收等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利用季风的信息,做好准备,以避免季风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季风还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各种季候特点(必要)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
考点名称:中国的气候,季风•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高一地理季风知识点
高一地理季风知识点季风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气候现象,对于地理运动的了解是我们探讨季风现象的基础。
一、季风的形成与原因季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辐射不均匀。
当太阳光线照射到赤道附近时,其热量比较充足,导致空气升温,从而形成低气压带。
而赤道地区的湿热空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不断向两极方向上升,再从高空回流到两极地区,形成对流气旋,从而产生大气环流。
二、季风的分类及分布根据季风的性质和分布区域的不同,季风可以分为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
1. 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是在热带地区常见的季风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15-20°的地带。
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每年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著名的热带季风地区有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以及非洲的赤道地区。
2. 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北纬25-40°的地带,包括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沿海地区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亚热带季风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潮湿,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向变化。
3. 温带季风温带季风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地带,包括欧洲、北美洲、亚洲的西南部等地。
温带季风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与亚热带季风相比,温带季风的季节性差异更加明显。
三、季风对环境的影响季风对于地球上的人类、动植物以及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影响农作物生产季风的雨季给予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因此很多主要农业区都位于季风地区。
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国南方,季风雨水对于稻米、小麦等作物的生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雨季和旱季的交替也会对农业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影响气候和水文季风带来的气候变化和降水量增加,对于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季风的降水量不均匀分布,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长期来看也会导致水资源的不足。
3. 影响人类生活和文化季风的周期性变化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气候类型,季风气候
对气候的影响:夏季风盛行时, 我国季风区内高温多雨,活动 异常时引起旱涝灾害。
完成教材38页活动第2题,第3题
传统建筑特点的“助攻”——气候与地形
NO.1 东北地区
“火炕”
保温防寒
NO.2 黄土高原地区
窑洞
NO.3 江南地区
江南,意为长江之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春风指? 为啥不度玉门关?
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1、夏季普遍高温,使喜
1、水旱灾害严重: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热的玉米、棉花、水稻 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
季风气 的种植北界比其它地区 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候显著 纬度要高;
水旱灾害多;
2牧、草雨、热森同林期的有生利长于。作物、2风台、、风寒霜造潮冻成带等水来恶灾严劣、寒天风、气灾大,。
气候复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高原、干旱气候区 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不利于农业发展
5、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纬度高,获热少,气温低; 纬度低,获热多,气温高。
气
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降水多;
候
内陆温差大,降水少。
影
响
季风影响:冬季风干燥,加剧南北温差;
因
夏季风湿润,带来丰沛降水。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都受 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冬季风盛行时, 我国大部分低温少雨,加剧北 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活动异常时形成寒潮等灾害性 天气。
12个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特点
12个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特点
一、气候区类型
1.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降雨量大,但在一年中的前后有高和低的循环,特别是东南亚的孟加拉地区。
2.热带西风气候:以西班牙,墨西哥,巴西海岸线为中心,在热带地区具有海岸近湿热气候。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非常炎热,冬季温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季节特征。
特别是中国江淮地区,有“三季不畏热”及“两盛不畏风”的气候特色。
4.温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和冬季温度变化较大。
有“哥本哈根夏季,东京冬季”的命名。
5.温带海洋气候:夏季温度波动较小,因为受到大量的海洋吹拂与蒸发,以半岛为主。
6.高压气候:特殊的大气状态,独特的自然环境,自西伯利亚的波罗的海等地的海拔200公里以上,表现出大气高压和较高的湿度地形,又称为“温暖干燥气候”。
7.高原气候:海拔高度较高,空气中含水量低,日照少,能量较少,植物如灌木草原繁茂。
8.极地气候:寒冷和湿润,冬季很冷,夏季温暖,降雨量很少。
9.气候多风:表现为来自不同方向的多个空气流团结在一起,地表温度都相对平稳,昼夜温差小。
10.暖湿气候:湿度高,温度高,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温暖,日照充足,土壤极富。
11.暖湿多风气候:日照明媚,空气湿润,温度略低,但湿度高,云量大,风力弱。
12.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非常寒冷,气温极低,昼夜温差大,夏季暖,有明显的温度跃变现象。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季风气候是一种由季节性风系统引起的气候类型。
它在一年内经历了明显的湿季和旱季,对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和水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季风气候的特点。
1.季风的起源:季风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和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
在夏季,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南移到赤道南部,而在冬季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则北移到赤道北部。
这种季节性的太阳辐射差异导致了夏季和冬季风的产生。
2.季风的分布: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地区,例如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东非和巴西等地。
这些地区通常都有明显的湿季和旱季,并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经历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3.湿季和旱季:季风地区经历着明显的湿季和旱季。
湿季通常在夏季,当季风从海洋吹来时,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而旱季则在冬季,当季风改变方向,从内陆吹向海洋时,带走了大部分的湿度,导致降雨减少或完全没有。
4.温度变化:季风地区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通常在一年中保持相对稳定。
由于季风流入的海洋水汽,地表通常比内陆地区凉爽。
而在旱季期间,由于降水减少,温度则会有所上升。
5.土壤和农业:季风气候对土壤和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湿季时,大量的降水使得土壤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然而,在旱季时,降雨稀少,土壤逐渐干燥,可能导致农作物死亡或产量减少。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季风的周期和变化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灌溉方法。
6.水资源:季风气候对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也有重要影响。
由于季风地区一般在湿季时降水较多,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
然而,在旱季时,水资源供应紧张,可能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因此,对于季风地区的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总之,季风气候的特点包括:由于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和地球的自转产生;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地区;经历明显的湿季和旱季;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对土壤和农业有重要影响;对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有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季风气候的性质和变化,为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一、温和季风气候
1、年平均气温在0℃-18℃之间,常年能感受到温和的湿润气候;
2、常年温差小,冬季温度较低,夏季温度较高;
3、雨量比较充沛,通常为1000-1500mm;
4、雨量分布均匀;
5、夏秋季雨量高,春冬季雨量低;
6、常年受四季风支配,受潮湿的西太平洋气流影响;
7、通常夏季相对较热,秋季降雨偏多,冬季萧瑟冷清,春季阳光怡人。
二、大陆性季风气候
1、平均气温在-3℃-18℃,偏冷湿气候;
2、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较高,春夏交替温度变化较快,冬春变化缓慢;
3、因受西太平洋气流影响,年均降水量充沛,一般在500-1100mm之间;
4、降水集中在夏秋,春冬季雨量较少;
5、四季风变化明显,夏季多晴朗凉爽,秋季雨水充沛,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四处绽放花开。
三、极端季风气候
1、因受地理位置影响,气温在-20℃-20℃之间,极端严寒;
2、冬季寒冷,秋冬二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一年中雨量较少;
3、雪伴随之而来,多在秋冬季节重又兴起,给极冷地区的生活带来不便;
4、降水集中在夏秋季,但是因为空气温度较低,降水的形式多为雪;
5、秋季凉爽,雪量增加,夏季降温,受雪量补偿,空气温度不会太高。
地理季风知识点总结
地理季风知识点总结地理季风是指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向和风力变化的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同时也在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出现。
季风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季风气候的特点1. 季风气候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风向和风力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是季风时期,此时强热带高压控制着大部分亚洲大陆,形成了南半球的东风和北半球的西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是热带气旋和暴雨多发的季节;而冬季则是反季风时期,此时大陆上的气压分布形式发生变化,形成了南半球的西风和北半球的东风,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是旱季的主要时段。
2. 季风气候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亚洲为例,印度次大陆的季风气候主要表现为炎热的夏季和温暖的冬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受到热带海洋的影响,夏季降水充沛,冬季则相对干燥;中国的季风气候受到青藏高原和太平洋的影响,夏季东南风带来了大量降水,冬季西北风则造成干燥和寒冷。
二、季风气候的影响因素1. 地形因素。
地形对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使得印度次大陆季风的形成受到了限制,而中国东南部的复杂地形则使得季风气候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 气候因素。
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的差异对季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陆上的热带高压和西风气流相互作用,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海洋上的季风则受到海洋表面温度和热带气旋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季风特点。
3.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导致了惯性风和科里奥利力,这些因素影响着季风气候的风向和风力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以及降水的分布。
三、季风气候的影响1. 农业生产。
季风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夏季的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源,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冬季的干旱则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行测地理常识:季风气候类型
地中海沿岸(罗马)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部
我国北方地区(山西、北京、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山东)等
夏季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中纬度地区(40°—60°)的大陆西岸南北纬
欧洲西部(英国伦敦)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我国北方地区山西北京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山东等
行测地理常识:季风气候类型
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地理常识:季风气候类型,一起来看看吧!请大家多多记忆下面知识点,有备无患!
行测地理常识:季风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 Nhomakorabea点热带
在赤道附近
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景观
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最广
非洲的热带草原
终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景观
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草原景观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
亚热带
亚热带的大陆东岸
我国南方地区(广州、武汉)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景观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新疆、内蒙古等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高山高原气候
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
珠穆朗玛峰
青藏高原
季风性气候指什么 有哪些特点
季风性气候指什么有哪些特点季风气候指的是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其主要特征就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为三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性气候指什么有哪些特点1季风气候包括哪几种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着.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如中国华北、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着.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季风气候的显著特征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
季风气候是我们国家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和多雨期基本一致,冬季受到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比较的寒冷。
季风气候是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这种气候对于农业的发展非常的有利,夏季时作物生长旺盛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这个时候也是多雨的时期,所以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季风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季风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温气流的影响,高温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冰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特点。
扩展资料
季风气候的种类有哪些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三种气候
相同点:
1.季风性,都有稳固的季风环流;
2.雨热同期。
3.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4.都分布在大陆的东部。
不同点:
1.在形成原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度和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热带季风气候除了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作用,还受到风带气压带季节挪动的影响。
2.分布的纬度范畴不同。
3.气候特点有所差别:热带季风气候温度季节变化较小,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季节温度差大,冬季温度在0℃以下。
在降水量上,热带季风气候最大,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最少。
七年级地理季风气候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季风气候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涉及面广的学科,其中的季风气候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季风气候是主要以夏季暴雨和冬季干旱为特点的气候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七年级地理季风气候的知识点,以方便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地理学科的学习。
一、季风气候的形成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水汽等因素所导致的。
首先,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上的温度和压力有着不同的变化,这就造成了季节的交替。
其次,水汽的导入和输出量不同也是季风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热带地区的上空会形成一个强大的高压带,使得水汽无法往上升,反而会在此处凝结形成云层并导致降雨。
而在相对较冷的季节,由于反热垂直循环的关系使得高空的低压带会向南北方向移动。
这种移动就促使了水汽向热带地区回流,最终形成了季风气候。
二、季风气候的区域分布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东亚、南美洲东部、非洲东部、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
其中,南亚地区是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之一,因为其在季风周期中降雨与干旱的变化最为明显且具有代表性。
三、季风气候的特点季风气候的特点主要是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会有着不同的气象条件。
例如在夏季,热带上空存在着很强的上升气流,高压区向北移动并且水汽的导入量增加,这就造成了各地的降雨和高湿度。
而在冬季,由于反热垂直循环的关系使得高空的低压带会向南北方向移动,水汽的量则会减少,这就导致了相应地区出现干旱和低湿度。
四、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对生命、环境和经济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在生命层面上,季风气候会带来一些传染性的疾病和对诸如降雨和气温等特定气象条件较为依赖的生物的影响。
在环境方面,季风气候可能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而在经济层面上,季风气候则会影响到农业生产、水电、交通等方面的发展。
五、结语季风气候是地理学科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其对生命、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我们应该加深对季风气候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更好地面对各种应对措施和应对策略。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
定义:风向随季节而发生变化的风, θ> 120°. 特点:雨热同期 成因:海路热力性质不同。 类型: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区别
Hale Waihona Puke 季风气候分布中国季风气候类型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西北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 带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以 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
季风气候特点与区别
•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北纬35°~55°亚欧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北纬 ° °亚欧大陆东岸。 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年降 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 水量 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 毫米左右 •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大陆东岸,1月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 ° °大陆东岸, 月 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 平均温普遍在 ℃以上。 • 共同点: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 共同点: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 • 成因一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一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读图回答
季风区和非季风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区大致以________岭 区大致以________岭 、 ________ ___山 贺兰 ___山、____山、 ____山 阴 巴颜喀拉 山、_____ _ ________山 冈 底 斯 ________ 山为界。 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季风气候
南亚印度季风是全球最强的季风系统,位于南半球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马斯克林高压)随季节变化向北 移近赤道,其低层气流以逆时针方向流出,与南印度洋东南信风汇合后穿越赤道,形成越赤道气流,该越赤道气 流受到东非地形的影响,形成索马里急流.索马里急流在科氏力作用下形成西南气流,即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由 于西南季风来自索马里急流,因此南亚的夏季季风相当强盛。
分类
分类
季风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的区域是不同的,因此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和气候特征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季 风盛行的区域和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全球季风划分为不同的季风气候区,这些季风气候区有着各自的气候特征。
东亚季风系统的主要成员有低层的季风槽,即热带辐合带、锋面、低空西南风和东南风急流(也包括低层越 赤道气流一西南季风)以及澳大利亚冷高压,中层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层则有南亚高压——青藏高压等。
特点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 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 有大陆性。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 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 应。
名由
名由
季风指的是季节性的风,英文名称为monsoon,源自阿拉伯语mausem,是季节的意思,最早生活在印度洋一 带的阿拉伯海沿岸的居民,认识到每年有半年盛行吹西南风、半年盛行吹东北风水手利用这种盛行风向随季节转 换的自然现象,航海来往于印度半岛和东非之间,正因为此,凡提到季风大多指的是著名的印度季风、后来随着 科学的发展和气象、海洋资料的不断丰富,人们进一步发现季风是一种大气和海洋的耦合环流系统,它不仅出现 在印度半岛和东非之间,还覆盖了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以及邻近海洋的热带、副热带地区,至也出现在南美洲 和北美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分布:赤道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气候成因:干季受信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信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5.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地中海气候: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7.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8.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0.极地气候: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气候成因:纬
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11.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我国主要有三类五种气候类型: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大兴安岭—阴山—横断山一线以西、以北。
二、高原山地气候——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南、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三、季风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南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北、横断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3、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阴山—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