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完美版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04d053cf84b9d528ea7a31.png)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设计题目:大柳塔煤矿采矿专项初步设计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二零一六年六月摘要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20.02km2,设计生产能力1.2Mt/a。
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在1°-3°,属于近水平煤层,平均煤厚4.38m,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在井田范围内断层稀少,仅有的几个小断层也分布在井田边界附近,所以视井田内无断层。
瓦斯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不高,相对瓦斯涌出量4.01m3/t²d,正常涌水量100.95m3/h,涌水量比较小。
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对开采的22煤层决定采用平硐开拓单水平盘区式划分开采,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并对矿井运输和通风等系统的设备进行选型计算、提出矿井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平硐盘区式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field area of 20.02 k㎡,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 Mt/a. Within the field of coal seam occurrence is stable, dip Angle of coal seam in 1 °~ 3 °, belong to the nearly horizontal coal seam, the average coal thickness 4.38 m, geological condition is simpler,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field fault rare, one of the few small fault distribution near the border of the field, so no fault in the visual field.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tent is relatively high, the relative gas emission 4.01 m3 / t, d, normal water inflow 100.95 m3 / h, water inflow is smal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geological data of field development and preparation of preliminary design, the 22 of mining coal mine decided to adopt adit development level of single panel type classification mining, design to adopt longwall retreating all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overall height of the coal mining method at a time. And the mine transportation and ventilation system of selection of equipment, mine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mine. All mine mechanization,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modern mine high yield and benefit, achieve a high yield an efficient mines so as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Keywords:adit panel mining strike longwall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前言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对矿上的生产系统和具体的生产流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接下来的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总结,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矿井的认识。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cdccf27202020740bf1e9b67.png)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目录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 (4)1、矿区概述 (4)2、井田地质特征 (5)3、煤层埋藏特征 (5)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7)5、水文地质 (7)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8)1、井田边界 (8)2、地质储量的计算 (8)3、可采储量的计算 (9)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0)1、矿井工作制度 (10)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0)第四章井田开拓 (11)21、井筒位置、形式及数目 (11)2、开采水平布置 (12)3、盘区尺寸及开采顺序 (13)4、矿井开拓方式 (14)第五章采煤方法 (15)1、采煤方法的选择 (15)2、采煤机械选型与配置 (15)3、工作面长度及年推进度 (17)4、回采工艺 (20)第六章井下运输 (25)1、运输系统和方式 (25)2、运输设备的选择 (25)第七章矿井提升 (31)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35)1、通风系统 (35)2、风量计算 (36)33、通风阻力计算及扇风机 (39)4、预防特殊灾害措施及避灾路线 (42)第九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4)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1、矿区概述成庄矿井是山西沁水煤田的一个井田,位于晋东南地区,距晋城市中心20公里。
太焦铁路由矿区东部通过,向南可与京广、陇海等相接,各乡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附:交通位置示意图地方大宗材料(砖、瓦、石、石灰)矿区及其附近县乡均由生产,运距较近。
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沙等材料由铁路运至晋城,再由公路转运矿井。
总之,主要建筑材料容易解决,对矿井建设比较有利。
矿井水源,电力充足。
42、井田地质特征本区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断裂带,晋东南山之形构造影响。
总观全井田构造形态主要为北北东逐渐转为向东向,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
地质倾角3-15度,一般在10度以内。
总观全区构造简单(附:地质综合柱状图)3、煤层埋藏特征●煤质井田内均为中等变质的无烟煤,以亮煤、镜煤为主,层理或裂隙发育,燃点于耐热强度均很高。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993d7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1.png)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一、设计题目。
[具体矿山名称]地下开采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嘿呀,同学!这个毕业设计呢,就是想让你把在采矿工程专业里学到的那些个知识,像什么开采方法、通风系统、运输系统这些东西啊,全都给综合运用起来。
就好比是把你学过的各路武功秘籍都拿出来,打造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采矿“武林秘籍”(初步设计方案),而且这个方案还得能真正在实际的矿山开采中派上用场呢。
三、矿山概况。
# (一)地理位置。
这个矿山呢,位于[具体地理位置],你要是去那儿啊,说不定还能发现周围有一些独特的风景呢。
不过咱的重点还是在矿山本身哈。
# (二)地质条件。
1. 地层与岩石。
这里的地层可复杂啦,就像一个千层蛋糕似的(这只是个玩笑哈)。
有[列举主要地层名称]这些地层,岩石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像[列举主要岩石类型]。
这些岩石有的硬得像铁疙瘩,有的又相对软一些,这对咱们的开采工作可有着不小的影响呢。
2. 构造。
矿山里的地质构造就像是老天爷在地下玩的拼图游戏。
有[描述主要构造,如断层、褶皱等],这些构造就像一个个小陷阱或者小弯道,咱们在设计开采方案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地绕开或者处理好它们,不然开采的时候就容易出乱子。
# (三)矿体特征。
1. 矿体形态与产状。
矿体的形状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地下随意勾勒的形状,有的地方胖一点(厚度大),有的地方瘦一点(厚度小)。
它的产状呢,就像它在地下睡觉的姿势,有一定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你得好好研究这个姿势,这样才能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开采最合适。
2. 矿石品位与储量。
矿石品位就像是这个矿体这个大蛋糕里的巧克力含量(哈哈,这么理解比较有趣吧),[给出矿石品位范围]。
而储量嘛,就是这个大蛋糕的大小啦,经勘探,这个矿山的矿石储量大概是[具体储量数值],这可是咱们开采的宝贝总量呢。
四、设计要求。
# (一)开采方法选择。
1. 你得像一个超级侦探一样,把矿山的地质条件、矿体特征这些线索都收集起来,然后从咱们学过的那些开采方法里,挑出一个最适合这个矿山的开采方法。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45fd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3.png)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矿山是危险性较高的特种行业,矿山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
为了保障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优化矿山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矿山的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提高矿山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该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矿山安全现状分析:通过对矿山事故的统计数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矿山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矿山安全管理制度设计:根据国内外矿山安全管理的经验,结合本矿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3)矿山安全设施优化设计:通过对矿山现有的安全设施的检测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和优化方案,以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矿山应急救援方案设计:设计矿山应急救援方案,包括事故应变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以提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5)矿山安全宣传教育设计: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和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实地调研:通过对目标矿山的实地调研,了解具体情况,并获取相关数据。
(2)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矿山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3)数据分析:对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4)模拟实验:通过进行矿山安全相关设施的模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改进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预期成果与影响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并提出一系列的矿山安全设施优化方案和应急救援方案。
通过实施这些设计方案,将能够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且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矿山安全管理与优化设计是一项重要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项目。
通过分析矿山的安全现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优化方案以及应急救援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并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0f27f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c.png)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引言煤矿采矿毕业设计是煤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通过独立设计煤矿采矿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煤矿采矿毕业设计的范本,包括设计背景、目标与任务、设计方法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设计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矿的开采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矿采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煤矿采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与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特点的煤矿采矿方案。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设计合理的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 - 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 提出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法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和设计: - 网格法分析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 - 借鉴现有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结合实地考察和调研,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的设计方案; - 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应用相关工程知识和技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实施方案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一:调研与分析 - 对国内外煤矿采矿方案进行调研,了解煤矿采矿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步骤二:采煤工艺设计•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步骤三:巷道与煤柱设计•分析研究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690eb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b.png)
回采工艺流程设计
凿岩
根据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采场 条件,选择合适的凿岩设备和凿 岩方式,如浅孔凿岩、中深孔凿
岩等。
爆破
根据矿岩性质、炸药性能及采场条 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 安全措施,确保爆破效果和作业安 全。
装运
采用合适的装载设备和运输方式, 将矿石从采场运至选矿厂或堆场, 同时处理采空区和废石。
矿区内发育有多条断层和褶皱 ,其中主要的断层有F1、F2、 F3等,主要的褶皱有M1、M2 等。
矿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岩 和岩,岩石普遍受到不同程度 的变质作用。
矿体形态与分布规律
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 出,与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
矿体的厚度变化较大,最厚处可达米 ,最薄处仅为米左右。
矿体的走向为°,倾向为°,倾角为°。
02
CATALOGUE
矿区地质概况及资源储量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矿区位于省市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 经°′″-°′″,北纬°′″-°′″。
矿区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和水路 等多种交通方式可达。其中,最近的 公路距离为公里,铁路距离为公里, 水路距离为公里。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处于构造带的部位,主要 受到方向和方向构造应力的影 响。
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够
当前通风系统主要依赖人工调 节,未来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 ,实现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
排水系统应对极端天气能 力不足
设计的排水系统在应对极端天 气条件时可能存在不足,需要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智能化采矿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未来采矿 工程将更加智能化,包 括智能选矿、智能采矿 装备、智能生产管理等 。建议加强相关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228c8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矿大北京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
![矿大北京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b695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7.png)
矿大北京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一、矿床地质分析针对矿床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层结构、地下水情况等方面。
对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人类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项设计的目标是了解并掌握矿床的地质条件,提出有效的采矿方案。
二、采矿工程设计采矿工程设计是根据矿床的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采矿方案,以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目标。
采矿工程设计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采矿效率、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项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出合理的采矿方案,提高采矿效率,降低采矿成本和风险。
三、矿山安全评估矿山安全评估是对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矿山安全评估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工人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项设计的目标是评估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四、矿产资源利用矿产资源利用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利用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项设计的目标是提出合理的矿产资源利用方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五、矿山环境治理矿山环境治理是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治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矿山环境治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项设计的目标是提出合理的矿山环境治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计1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计1](https://img.taocdn.com/s3/m/bfb6efa20242a8956bece4f2.png)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计1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位置与交通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风台县西北,距县城约20km,归风台县管辖。
东西宽7~15km,平均约11km,南北长8~17km,平均约13km,面积约140km2。
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6′15″~116°37′00″,北纬32°43′47″~32°52′30″。
区内有风台~利辛公路通过,外围有风台~蒙城、风台~颍上~阜阳、潘集~谢桥等主要公路。
淮南~阜阳铁路经过井田南缘。
西淝河流经本区南部入淮河,可通50吨级船只,交通方便。
图1.1顾桥井田交通位置图1.1.2地形与水系顾桥井田地处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1~24m,西北高,东南低。
永幸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中部入淮河,西淝河经过本区南缘,在鲁台改入淮河,是地面水汇集排泄的渠道,历年最高水位+24.82m(1954年),1991年为+24.03m(闸上),两岸筑有大堤,最大堤距3000~3500m,右堤顶高+26.61m,左堤顶高+27.11m。
顾桥集西有岗河,地势低洼,标高为18~20m。
此外,区内遍布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以灌溉、防洪、排涝。
1.1.3矿区生产与建设淮南潘谢矿区拥有136.75亿吨保有储量,自70年代开发以来,已建成潘一、潘二、潘三、谢桥和张集等5对矿井,投产规模16.1Mt/a。
广大矿区范围内,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水产养殖位次,乡镇企业落后,产值低。
供电电源可靠:本矿井位于潘谢矿区西部,邻近有3座电厂:淮南电厂(一厂)位于本矿井东南约50km处,现装机容量490MW;洛河电厂(二厂)位于淮南电厂东北约5km处,设计装机容量4×300MW,以220kV线路与区域电网相联;平圩电厂(三厂)位于淮南电厂西约11km处,设计装机容量4×600MW;洛河电厂与平圩电厂之间有500kV联络线,并均以500kV超高压线路经繁昌与江南电网相联。
采矿工程_本科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_本科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cee2b4ee06eff9aef8078e.png)
目录第一部分南屯煤矿小槽煤开拓延深设计1 矿井概述 (1)1.1矿区概况 (1)1.2井田地质及煤层特征 (2)1.3井田开拓方式 (14)1.4矿井延伸的必要性 (15)2 开采范围与生产能力 (19)2.1开采范围及储量 (19)2.2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21)3开拓准备 (23)3.1水平延伸方案的选择 (23)3.2采区划分与接续 (35)3.3大巷布置 (37)3.4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 (38)3.5水平接替时的技术措施 (42)4采区设计 (44)4.1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44)4.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50)4.3采区巷道布置 (50)4.4采煤方法及采区参数 (60)4.5采掘工作 (62)4.6工作面设备及掘进速度 (69)4.7采区巷道掘进顺序及回采工作面接续安排 (72)4.8采区车场及硐室 (74)5通风与安全 (76)5.1矿井通风 (76)5.2井下灾害预防 (80)6提升、通风、排水、压风设备 (84)6.1提升设备 (84)6.2通风设备 (85)6.3排水设备 (87)6.4压缩空气设备 (90)7劳动定员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3)7.1劳动定员 (93)7.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4)第二部分南屯煤矿转入-550水平开采时冲击地压预防8南屯煤矿研究冲击地压的必要性 (94)9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 (96)9.1开采深度 (96)9.2顶底板结构 (97)9.3地质构造 (97)9.4煤柱的影响 (98)10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 (101)11南屯矿深部开采时冲击地压的预测 (102)11.1钻屑法 (102)11.2微震法 (103)11.3经验类比法 (104)12 南屯矿深部开采时冲击地压的防治 (105)12.1超前松动爆破 (105)12.2钻孔卸压 (105)12.3煤层注水 (106)12.4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 (107)13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08)参考文献 (10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全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5da83bfd0a79563d1e721b.png)
编号:()字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罐子沟矿1.8 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姓名:李龙学号:21096232班级:安全工程2009-2班二〇一三年六月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李龙学号:21096232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安全工程设计题目:罐子沟矿1.8 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专题: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指导教师:李建明职称:副教授2013年6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年级安全工程2009-2班学生姓名李龙任务下达日期:2013年2月25 日毕业设计日期:2012年 3月11日至2012 年6月1日毕业设计题目:罐子沟矿1.80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本毕业设计由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外文翻译三部分组成。
一般部分:题目为罐子沟矿1.80Mt/a新井通风安全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开拓、采煤方法及带区巷道布置、矿井通风、矿井安全技术措施设计5部分。
专题部分:专题题目是《遥控调节风窗的研究》。
对于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常常因为瓦斯超限而导致采煤机停止割煤,从而导致矿井的产煤量达不到设计产量。
为了提高工作面采煤机连续割煤时间,保证工作面高产高效,所采用与工作面并联的风路中的调节风窗的远距离调节,保证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限,从而来实现工作面不因瓦斯超限而停止割煤的局面。
设计要求:独立完成上述设计内容,方案论证、计算、分析要正确,专题要有自己的见解,结论要合理。
说明书条理要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专业技术应用要求,图纸完备、正确。
翻译部分:题目为Fire safety issues in production.翻译要求:译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语句通顺、完整,语义准确。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答辩情况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正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年月日摘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设计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75d10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6.png)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字号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大采高;综采技术姓名:王文斌学号:班级: 20XX级采矿本科班(新疆)指导教师:于景林编号:()摘要煤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丰富的新疆自治区,各个大型煤炭企业陆续进入,进行资源开发。
山西潞安就是其中大型资源企业的其中之一。
潞新煤矿是新疆自治区重点煤矿,位于新疆哈密三道岭,矿产资源丰富,平均每年生产煤炭1000万吨左右。
1958年建矿,主要矿有潞新一矿、潞新二矿、潞新砂墩子矿、吉木萨尔矿等。
主要生产煤炭用于发电、化工、民用等。
本文主要观点有: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地质条件和煤炭赋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技术目录研究目的和意义 (5)1.研究目的 (5)2.研究意义 (5)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6)1、井田概况 (6)2.矿区开发简史 (8)3.矿区地层及构造 (10)4.井田地层及构造 (11)5.煤层煤质 (14)6.煤的化学性质 (16)7、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性 (16)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2)1.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24)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第三章、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26)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28)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30)第四章、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 (32)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 (32)第五章、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的应用 (35)1、矿井概况 (36)2、开采顺序 (38)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53)绪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细地分析潞新二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中国主要煤矿企业先进矿井进行了研究,收集了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潞新二矿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潞新二矿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潞新二矿乃至潞新的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
采矿及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及采矿工程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08d8147cd184254b35353c.png)
采矿及采矿工程毕业设计1 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 井田概况1.1.1 交通位置阳城矿井所在井田为韩岗井田,属梁山煤田的一部分,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东南约25km,行政区划隶属济宁市梁山县、汶上县及泰安市东平县,井田主体位于梁山和汶上两县境内。
井田范围:东起F1断层,西至太原组17煤层露头;南起F3断层,北至汶泗支断层,东北角为F2断层。
东西宽2.2~6.7km,南北长10.5km,面积41km2。
矿区范围由17个拐点圈定。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7′18″~116°23′46″,北纬35°42′24″~35°48′34″。
本区交通方便,位于京沪铁路与京九铁路之间,南有连接京沪、京九、京广三大南北铁路交通干线的新(乡)兖(州)石(臼所)铁路,通过本区西侧兖州车站;铁路可通往全国各地,还可通过石臼港运往海外。
煤炭铁路外运十分方便。
济(南)~菏(泽)高速公路从本区西北穿过,井田东有105国道,井田南侧为汶(上)~梁(山)公路,乡村级公路成网。
交通位置见图1.1。
水路方面,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市,构成水上运输通道,煤炭可通过水路运往华东省市。
本井田经汶(上)~梁(山)公路至京杭大运河(后孙)21km,具备水运条件。
水路方面,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市,构成水上运输通道,煤炭可通过水路运往华东省市。
本井田经汶(上)~梁(山)公路至京杭大运河(后孙)21km,具备水运条件。
图置位通交1 .1图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井田内地势平坦,为黄河冲积平原,井田西北角有一条北东向东平湖大坝将本区分为泄洪区和陆地,泄洪区面积 3.5km2,陆地面积37.5km2。
陆地标高+38.80~41.60m,泄洪区地面标高+37.50~+39.20m,东平湖防洪大坝坝顶标高+46.90~+47.40m,坝顶面宽20m。
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中部有一条北东向季节性河流,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2fe1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1.png)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目录前言 11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21.1 概述 21.1.1 矿区的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关系 21.1.2 地形、地貌、交通等情况 21.1.3 气候地震等情况 31.2 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31.2.1 井田的地层层位关系及地质构造 31.2.2 含煤系及地层特征 41.2.3 水文地质 51.3 煤质及煤层特征 51.3.1 井田内煤层及埋藏条件 51.3.2 煤层的含瓦斯性、自燃性、爆炸性71.3.3 井田的勘探程度及进一步勘探要求72 井田境界及储量82.1 井田境界82.1.1 井田范围 82.1.2 边界煤柱留设 82.1.3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留设82.1.4 边界的合理性 92.2 井田的储量 9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原则92.2.2 矿井工业储量 103 矿井的年产量、服务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 12 3.1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123.1.1 矿井的年产量 123.1.2 服务年限 123.1.3 矿井的增产期和减产期产量增加的可能性133.2 矿井的工作制度 134 井田开拓 144.1 井筒形式、位置和数目的确定 144.1.1 井筒形式的确定144.1.2 井筒位置及数目的确定 154.2 开采水平的设计 194.2.1 水平划分的原则194.2.2 开采水平的划分204.2.3 设计水平储量及服务年限234.2.4 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234.2.5 大巷的位置、数目、用途和规格 234.3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244.3.1 采区形式及尺寸的确定 244.3.2 开采顺序 254.4 开采水平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264.4.1 开采水平井底车场选择的依据264.4.2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274.5 开拓系统综述304.5.1 系统概况 304.5.2 移交生产时井巷的开凿位置、初期工程量 315 采准巷道布置 335.1 设计采区的地质概况及煤层特征335.1.1 采区概况 335.1.2 煤层地质特征及工业储量335.1.3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35.2 采区形式、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345.2.1 采区形式 345.2.2 采区上山数目、位置及用途 345.2.3 区段划分 345.3 采区车场及硐室 355.3.1 车场形式 355.3.2 采区煤仓 355.4 采准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36 5.4.1 采准系统 365.4.2 通风系统 365.4.3 运输系统 365.5 采区开采顺序365.6 采区巷道断面376 采煤方法 396.1 采煤方法的选择 396.1.1 选择的要求396.1.2 采煤方法 396.2 开采技术条件396.3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406.3.1 按通风能力确定工作面长度 406.3.2 根据采煤机能力确定工作面长度 41 6.3.3 按刮板输送机能力校验工作面长度41 6.4 采煤机械选择和回采工艺确定 426.4.1 采煤机械的选择426.4.2 配套设备选型 446.4.3 回采工艺方式的确定446.5 循环方式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47 6.5.1 确定循环方式 476.5.2 劳动组织表486.5.3 机电设备表496.5.4 技术经济指标表507 建井工期及开采计划517.1 建井工期及施工组织 517.1.1 建井工期 517.1.2 工程排队及施工组织排队527.2 开采计划537.2.1 开采顺序及配产原则537.2.2 开采计划 538 矿井通风 558.1 概述558.2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558.2.1 通风方式的选择568.2.2 通风方法的选择578.3 矿井风量的计算与风量分配578.3.1 矿井总进风量 578.3.2 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588.3.3 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598.3.4 硐室所需风量的∑Qd的计算608.3.5 其他巷道所需风量 618.3.6 风量的分配[17] 628.4 矿井总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628.4.1 计算原则 628.4.2 计算方法 648.4.3 计算等积孔658.5 通风设备的选择 668.5.1 矿井主要扇风机选型计算668.5.2 电动机选型计算688.5.3 耗电量688.6 灾害防治综述[13] 698.6.1 井底火灾及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 69 8.6.2 预防煤尘爆炸措施708.6.3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708.6.4 避灾路线709 矿井运输与提升719.1 概述719.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719.2.1 采区运输上山皮带的选择71 9.2.2 采区轨道上山运输设备的选择72 9.2.3 运输顺槽转载机和皮带机选择72 9.2.4 回风顺槽中运输设备的选择 73 9.2.5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选择73 9.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749.4 提升749.4.1 提升系统的合理确定749.4.2 主井提升设备的选择759.4.3 副井提升设备的选择7610 矿井排水7710.1 矿井涌水7710.1.1 概述7710.1.2 矿山技术条件7810.2 排水设备的选型计算7810.2.1 水泵选型7810.3 水泵房的设计8010.3.1 水泵房支护方式和起重设备80 10.3.2 水泵房的位置8010.3.3 水泵房规格尺寸的计算80 10.4 水仓设计8110.4.1 水仓的位置及作用8110.4.2 水仓容量计算8111 技术经济指标8311.1 全矿人员编制8311.1.1 井下工人定员8311.1.2 井上工人定员8311.1.3 管理人员8311.1.4 全矿人员8411.2 劳动生产率8411.2.1 采煤工效8411.2.2 井下工效8411.2.3 生产工效8411.2.4 全员工效8411.3 成本8511.4 全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6结论92参考文献93附录A 94附录B 97前言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煤国煤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一次能量消费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作为采矿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很荣幸能够为祖国煤炭事业尽一份力毕业设计是毕业生把大学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使所学知识一体化是我们踏入工作岗位的过度环节设计过程中的所学知识很可能被直接带到马上的工作岗位上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设计能够全面系统的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矿井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内容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了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该说明书为刘官屯矿0.90Mt/a井田初步设计说明书在所收集地质材料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并合理运用平时及课堂上积累的知识查找有关资料力求设计出一个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矿井本设计说明书从矿井的开拓、开采、运输、通风、提升及工作面的采煤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论述了本设计的合理性完成了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同时说明书图文并茂使设计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详细指导和同学的悉心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设计时间和本人能力有限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望老师给予批评指正1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1.1 概述1.1.1 矿区的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关系矿区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矿井走向长5km倾斜长2.2km井田面积11km2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km中间有陡河相隔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km行政属开平区管辖1.1.2 地形、地貌、交通等情况1) 地形地貌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脉的余脉井田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井田地面标高-100m2) 交通该矿区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用煤大户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井田上方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老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公路:北距10km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km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四通八达井田内共有8个自然村主要从事农业除东新庄外其它7个村庄已搬迁完毕图1-1 刘官屯矿交通位置图Fig.1-1 Liuguantun Mining traffic and location3) 水文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km河水终年不固不冻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km陡河最高水位+219.5m低于地面标高40m左右冬季水位介于+216~+217m1.1.3 气候地震等情况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648.8毫升最高气温38.50C最低气温-22.6℃年平均气温10.6℃冻结期由11月二旬至次年3月上旬冻结深0.66m地震烈度六级1.2 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1.2.1 井田的地层层位关系及地质构造开平煤田位于燕山南麓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地台燕山沉降带的东南侧燕山南麓煤田在地质力学体系上处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新华夏系构造带和祁吕~贺兰山山字形的三个巨型构造体系的交汇部位开平煤田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影响以一系列NNE向的褶曲及逆断层组成北部受纬向构造的影响逐渐向南弯转成走向近东西向煤系地层由石炭系中统唐山组上统开平组、赵各庄组及下二叠系大苗庄组、唐家庄组等组成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基底地层为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分布于煤田周边地带与煤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见井田地质特征表1-1煤田向南倾伏其南部界限可能跨过宝坻~奔城大断层伸入另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陷经钻口和电测曲线对比推断本区主要断层共有2条分别为F1 和F2区内尚未发现有大面积岩浆活动所见分布于煤田西侧和南侧区内未发现区域变质或侵入变质现象说明:据2001全国地层委员会和2004国际地层委员会发布的时代划分方案石炭纪二分二叠纪三分但为了与矿上其他资料吻合方便起见本次仍沿用旧的时代划分方案本井田西部以I号勘探线和F1断层为界东部以VI号勘探线为界北部以-300m等高线为界南部以-750等高线井田内赋存有9、12-2号两个可采煤层表1-1 井田地质特征表Tab. 1-1 Well field geological feature table 界统年代组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Q~~~~~~不整合~~~~~~ 洼里组0~890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P222800P21古冶组346下统P12唐家庄组180P11大苗庄组79石系上统C32赵各庄组74C31开平组70中统C2唐山组-------平行不整合------ 马家沟组65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O2345下统O12亮甲山组115O11冶里组203武系上统33凤山组68 32长山组48 31崮山组82中统2张夏组120 下统12馒头组150 11景儿峪组263 元古界震旦系上统Z2W迷雾山组1200Z2Y杨庄组下统Z1K高于庄组600Z1T+H大红峪黄崖关组~~~~~~不整合~~~~~~五台群450太古界前震旦Ar1.2.2 含煤系及地层特征开平煤田构造形式以褶皱为主线型排列比较明显向斜背斜多呈相间平行排列区内由西至东有:蓟玉向斜及其两侧的窝洛沽向斜、丰登坞背斜、车轴山向斜、卑子院背斜、弯道山~西缸窑向斜、凤山~缸窑背斜、开平向斜本设计的十组煤分四个分层走向中部厚沿走向往两侧逐渐变薄但从钻孔看变化不大整个十组煤厚度均匀从全矿井看煤层角度东部较小西部边界偏大深部角度小浅部角度大1)表土层及风化层的深度矿井田内地势平坦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冲积层较厚井田浅部以风积细粉砂岩为主颗粒细而均匀表土层厚度平均在100m且有流沙2)煤层总数及可采层数本区煤层岩性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相对简单有少量夹矸共含十一个煤组本设计的十组煤全区发育9、12-2均为可采煤层1.2.3 水文地质荆东四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一般型有八个含水层自下而上分别为: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Ⅰ)2)K2~K6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Ⅱ)3)K6~煤12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Ⅲ)4)煤9~煤7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Ⅳ)5)煤5以上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Ⅴ)6)风化带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层(Ⅵ)7)第四系底部卵石孔隙承压含水层(Ⅶ)8)第四系中上部砂卵砾孔隙承压和孔隙潜水含水层(Ⅷ)其中与矿井生产较密切的为Ⅰ、Ⅳ、Ⅶ全矿预测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419.6 m3/h正常涌水量 256.3 m3/h1.3 煤质及煤层特征1.3.1 井田内煤层及埋藏条件煤层走向主体为东西走向整体近似于长方形煤层赋存比较稳定全区发育平均倾角为14°左右可采煤层间距见表1-2表 1-2 煤层间距见表Tab .1-2 Seam pitch table煤层平均厚度(m)煤层间距(m)941512-23煤层赋存状态十煤组共分9、12-2分层全区发育见煤层柱状图如图1-2图1-2 综合柱状图Fig. 1-2 Synthesis column map本区煤层中夹石在井田中部最薄往南北两翼逐渐变厚沿倾向方向变化小沿走向方向向南北变化稍大本组地层一般厚度72.60m以粉砂岩为主粘土岩含量减少各种岩石所占的百分比为:粘土岩10.1%粉砂岩类占52.6%砂岩类占31.4%石灰岩占2.9%岩相组合上为浅海相薄层泥质碳酸盐岩和泻湖海湾相粉砂岩及砂岩沉积物的交替沉积煤的容重见表1-3表 1-3 煤的容重Tab.1-3 Bulk density of coal容重最小最大t/m31.191.461.30本组内赋存三层石灰岩由下而上命名为K4、K5、K6其中K5石灰岩为深灰色泥质生物碎屑岩时而接近钙质粘土岩特点是含灰白色的动物介壳富集成层与深灰色泥质灰岩交替成细带状形成明显的水平层理和水平波状层理极易区别于其它石灰岩厚度薄但比较稳定本组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含煤沉积是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序列井田内各煤层的伪顶多为薄层泥岩直接顶一般为粘土岩或粉砂岩底板多为粉砂岩次之区内虽然岩性变化大但有一定规律即由东往西由下向上岩性逐渐由细变粗北部和中部较稳定各类砂岩层理不甚发育破碎易风化具有较强的膨胀性遇水后即软化断裂带附近层间滑动发育其内的巷道围岩不稳定易冒落变形位于煤层间的巷道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和破坏1.3.2 煤层的含瓦斯性、自燃性、爆炸性本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均很低属低沼矿井据化验资料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27~5.56m3/min平均4.75 m3/min相对涌出量为:0.39~3.38m3/t平均1.17 m3/t煤尘爆炸指数为:为38.42%~64.20%;本区由于煤燃点低煤尘试验结果为火焰长度40mm岩粉量55%具有爆炸性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1.3.3 井田的勘探程度及进一步勘探要求目前勘探程度已达到精查确定了高级储量为50%以上但为了满足以后生产要求应提高一水平的勘探程度使高级储量达到70%以上2 井田境界及储量2.1 井田境界2.1.1 井田范围本井田西部以I号勘探线和F1断层为界东部以VI号勘探线为界北部以-300等高线为界南部以-750等高线为界井田内赋存有9、12-2号两个可采煤层2.1.2 边界煤柱留设矿井走向长5km倾斜长2.2km井田面积11km2井田内地形比较完整井田四周依据相关规定和安全考虑分别留设20m的边界煤柱由于井田西面和南面为断层所包围故西部和南部的井田边界即为断层保护煤柱和井田境界保护煤柱按《煤矿安全规程》[2]规定边界煤柱的留法及尺寸:1) 井田边界煤柱留30m;2) 阶段煤柱斜长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30m;3) 断层煤柱每侧各为20m;4) 采区边界煤柱留10m根据参考《煤炭工业设计规范》[1]和《矿井安全规程》[2]的相关数据要求和规定本井田所留的各种保护煤柱均合理符合规定2.1.3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留设由《设计规范》规定:工业场地占地面积:45-90万t/年1.2~1.3公顷/10万t;120-180万t/年0.9~1.0公顷/10万t;240-300万t/年0.7~0.8公顷/10万t400-600万t/年0.45-0.6公顷/10万t本矿井设计年产90万t则工业广场占地面积为S=(90/10)*1.2=10.8公顷=108000m2 则工业广场设计成长380m宽290m的矩形在确定地面保护面积后用移动角圈定煤柱范围工业场地地面受保护面积应包括保护对象及宽度15m的围护带在工业场地内的井筒圈定保护煤柱时地面受保护对象应包括绞车房、井口房或通风机房、风道等围护带宽度为15m2.1.4 边界的合理性在本井田的划分中充分的利用到现有条件既降低了煤柱的损失也减少了开采技术上的困难使工作面的部署较为简易同时本井田的划分使储量与生产相适应矿井生产能力与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装备条件相适应井田有合理的尺寸条带尺寸满足《煤炭工业设计规范》[1]的要求走向长度划分合理使矿井的开采有足够的储量和足够的服务年限避免矿井生产接替紧张根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1]的规定采区开采顺序必须遵守先近后远逐步向边界扩展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首采采区应布置在构造简单储量可靠开采条件好的块段并宜靠近工业广场保护煤柱边界线2) 开采煤层群时采区宜集中或分组布置有煤和瓦斯突出的危险煤层突然涌水威胁的煤层或煤层间距大的煤层单独布置采区3) 开采多种煤类的煤层应合理搭配开采综上所述矿井首采区定在靠近工业广场的西北部采区储量丰富有利于运输的集中和减少巷道的开拓费用所以井田划分是合理的因此综上来看本井田的划分是合理的也就是说本井田设计的边界是合理的2.2 井田的储量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原则1)按照地下实际埋藏的煤炭储量计算不考虑开采、选矿及加工时的损失;2)储量计算的最大垂深与勘探深度一致对于大、中型矿井一般不超过1000m;3)精查阶段的煤炭储量计算范围应与所划定的井田边界范围相一致;4)凡是分水平开采的井田在计算储量时也应该分水平计算储量;5)由于某种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采出的煤炭如在铁路、大河流、重要建筑物等两侧的保安煤柱要分别计算储量;6)煤层倾角不大于15度时可用煤层的伪厚度和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储量;7)煤层中所夹的大于0.05m厚的高灰煤(夹矸)不参与储量的计算;8)参与储量计算的各煤层原煤干燥时的灰分不大于40%2.2.2 矿井工业储量矿井的工业储量:勘探地质报告中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本井田的工业储量的计算:1)工业储量井田煤层埋藏深度为-300~--750标高之间工业储量为:Eg=11000000×(4+3)×1.3/cos14=103195876.3t2)井田永久煤柱井田永久煤柱损失包括铁路、井田境界、断层防护煤柱和浅部矿井水下开采防水煤柱a断层煤柱损失断层的两侧各留20m的保护煤柱此断层的面积为1188×40=47520m2故此断层保护煤柱损失为:47520×(3+4)×1.3=43.2万tb井田境界煤柱损失井田境界留设30m的边界煤柱总长为13528m;井田境界保护煤柱所占面积为405840m2经计算故境界保护煤柱损失为:405840×7×1.3=369.31万tP1=43.2+369.31=412.51万t3)矿井设计储量Es= Eg-P1=10319.58-412.51=9907.07万t4)采区回采率矿井采区回采率应该符合下列规定:厚煤层不应小于75﹪;中厚煤层不应小于80﹪;薄煤层不应小于85﹪全矿采区回采率按下式计算:==0.775)矿井设计可采储量Ek=( Es-Pz)×(2-1)式中Ek--设计可采储量Es--井田设计储量Pz--煤柱损失--采区平均回采率煤柱损失Pz主要包括工业广场压煤、阶段间煤柱等工业广场压煤Y9煤层压煤量=(828+905)×683÷2×4×1.3=307.75万t12-2煤层压煤量=(840+926)×704÷2×3×1.3=242.44万t Y=307.75+242.44=550.19万t阶段煤柱=(2851 +1861 )×(4+3)×1.3÷cos14= 4.42 t Pz=550.19+4.42=554.61设计可采储量:Ek =(Es-Pz)=(9907.07-554.61 )0.77= 7201.4万t3 矿井的年产量、服务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3.1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3.1.1 矿井的年产量矿井的年产量(生产能力)确定的合理与否对保证矿井能否迅速投产、达产和产生效益至关重要而矿井生产能力与井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炭储量及质量、煤层赋存条件、建井条件、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及市场销售量等许多因素有关经分析比较设计矿井的生产能力确定为0.9 Mt/a合理可行理由如下:1)储量丰富煤炭储量是决定矿井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本井田内可采的煤层达到2层保有工业储量为1.03亿t按照0.9Mt/a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矿井服务年限的要求而且投入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2)开采技术条件好本井田煤层赋存稳定井田面积大煤层埋藏适中倾角小结构简单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结构单一适宜综合机械化开采可采煤层均为厚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Dissertation) of NCIST
姓名:学号: 200601014309 院系: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开滦集团吕家坨矿2.4Mt新井设计
专题: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技术研究
指导老师:段绪华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专业:采矿工程班级:B06-3
任务下达时间: 3 月 1 日任务完成时间: 6 月19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河北开滦集团吕家坨煤矿240万t/a新井设计
专题题目: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技术研究
题目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内容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井田境界和储量.
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井田开拓.
5.准备方式—采区或盘区巷道布置.
6.采煤方法.
7.井下运输.
8.矿井提升.
9.矿井通风及安全.
10.矿井排水.
11.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主要内容:
1.专题研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2.煤矿井下煤尘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3.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新技术研究。
4.技术应用效果。
目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吕家坨矿提供的相关资料,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设计完成年产240万t新矿井设计。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设计说明书110~140页
井田开拓平面图1张
井田开拓剖面图1张
采区布置平面图1张
采区布置剖面图1张
采煤工作面布置图1张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 孙宝铮.矿井开采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4] 徐永圻.采煤方法图集.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5] 张国框.通风安全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6] 于学谦.矿山运输机械.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7]钱鸣高,刘听成.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11
[8] 杨孟达.煤矿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指导教师:段绪华教研室主任:田多
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
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等级实行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工作量的大小;⑤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⑥写作的规范程度;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⑧存在问题;⑨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评阅教师(职称):()
年月日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等级实行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专业学生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学生答辩提交的材料有:设计(论文)说明书份,共页,设计图纸张,其它材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辩小组评语及建议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辩组组长:_________
建议成绩:_______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学生所提交的材料、评阅人评语、指导教师评语和学生答辩情
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研究评定,给予该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_________。
系(部、院)公章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