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
沉降地面事故应急预案
沉降地面事故应急预案地面沉降事故是一种不可预测且具有潜在危险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建筑物、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受损,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减少潜在风险,制定和实施沉降地面事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沉降地面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具体步骤,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个人应对这种突发事件。
一、灾害评估当沉降地面事故发生时,第一步是进行灾害评估。
这需要紧急调查和评估事故的性质、范围和潜在影响。
评估应包括监测地面沉降的程度和速度、判断是否存在陷入危险的建筑物、道路或基础设施,并确定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和人员。
二、紧急预警和疏散一旦确定有沉降地面事故发生的风险,下一步是启动紧急预警系统并采取行动。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确保紧急预警系统有效,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布警报信息。
同时,制定疏散计划,确保人们能够迅速安全地离开受威胁区域。
重要的是要提供明确的指示和疏散路线,并确保无障碍设施可供需要的人使用。
三、事故应对和救援沉降地面事故应急预案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进行事故应对和救援。
这包括立即调动相关救援人员和设备,组织搜救行动,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并提供急救和医疗援助。
此外,应迅速启动事故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记录事故相关数据,以便进行事故调查和后续研究。
四、紧急恢复和重建一旦沉降地面事故得到控制,应立即进行紧急恢复和重建工作。
这包括清理事故现场、修复或重建受损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评估和修复地下管道和电力系统,并提供重建支持和援助给受影响的居民和企业。
同时,还需要对潜在的沉降地面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制定预防措施和长期风险管理计划。
五、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最后,沉降地面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公众的教育和意识提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开展定期的宣传活动,向公众传达沉降地面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此外,通过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与社区合作伙伴、学校和媒体共同推广沉降地面事故的预警和应对知识。
地面沉降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防治措施
对城市已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可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下列控制和治理方案:
①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降深,调整开采层次,合理开发,当地面沉降发展剧烈时,应暂时停止开采地下水;
②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但回灌时应控制回灌水源的水质标准,以防地下水被污染;
③控制工程建设中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2、对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应预测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和估算地面沉降量,并可采取下列预测和防治措施:
①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可压缩层的分布;
②抽水压密试验、渗透试验、先期固结压力试验、流变试验、载荷试验等的测试成果和沉降观测资料,计算分析地面沉降量和发展趋势;
③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限制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在地面沉降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采取措施。
地面沉降防治
地面沉降防治地面沉降是指地表下沉的现象,通常是由于地下水抽取、地质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
地面沉降不仅会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水污染、土壤侵蚀和地面塌陷等问题。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地面沉降至关重要。
1. 了解地面沉降的原因和机制在制定地面沉降防治方案之前,了解地面沉降的原因和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地面沉降通常可以分为自然引起的和人为引起的两种。
自然引起的地面沉降可以由于地质构造、岩石压缩和地下水流动等原因引起。
人为引起的地面沉降则主要由于地下水抽取、矿井开采和地下建筑物施工等活动造成。
2. 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和评估在制定地面沉降防治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和评估,以确定沉降的程度和速率。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技术,可以准确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适当的防治措施。
3. 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地下水抽取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是防治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限制地下水的抽取量、增加水资源的替代和善用以及实施节水措施等方法来减少地下水的抽取量,从而减缓地面沉降的速度。
4. 加强土壤稳定性和地基加固地面沉降会导致土壤的松散和不稳定,从而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
因此,加强土壤的稳定性和地基的加固是防治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采取措施如加固土壤、加大地基承载力、巩固地下水位等来增加地面的稳定性。
5. 修复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害地面沉降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坏,因此及时修复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害也是防治地面沉降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填充土壤、加固结构和修补裂缝等方法来修复损坏的建筑和基础设施。
6. 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地面沉降的防治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参与,也需要公众的意识和参与。
提高公众对地面沉降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地面沉降防治措施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共同保护环境和减少地面沉降的发生。
沉降评估安全措施
沉降评估安全措施
沉降评估安全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沉降监测系统:安装沉降监测系统,对建筑物或土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沉降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结构加固:对于存在较大沉降的建筑物或结构,可以进行加固处理,增加其抗沉降能力,防止因沉降而导致建筑物损坏或倒塌。
3. 基础处理: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可以采用合适的基础处理方法,如加固地基、改变土壤固结性质等,以减小沉降风险。
4. 控制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特别是土方开挖、填筑等工序,确保施工质量,减小沉降风险。
5. 预警机制:建立沉降预警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6. 安全评估与管理:对沉降风险较高的区域进行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规划控制、建筑物使用限制等,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沉降风险等级确定适合的安全措施,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实施。
地面沉降应急预案
地面沉降应急预案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土地使用的过度和地下水的过度抽取等原因导致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严重。
而地面沉降所导致的各种灾害也越来越多,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制定地面沉降应急预案,加强防范和处置工作,对于维护城市的安全稳定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面沉降引起的灾害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土地压缩、沉降等地下形变引起的。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要么被拆除,要么被填充。
土地被拆除后,会形成大量的土方垃圾堆积在附近地段,导致土地密度不实,形成地面塌陷和沉降。
土地被填充后,由于填充土的压缩性差,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地面下沉。
通常情况下,地面沉降往往与地下水的抽取相关。
当地下水被过度抽取后,地下的土层会变得松散,而地面沉降也就随之而来。
此外,城市地下管线的密布也是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
由于管线敷设过多,导致破坏了地下原有的土层结构,从而促进和加剧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对城市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面沉降会破坏城市基础设施,例如下水道、管道、桥梁等等,威胁到城市的安全和运行。
其次,地面沉降会导致地面太阳能等端吸装置的变形,影响到城市的太阳能利用率。
在农村地区,地面沉降还会导致田地受灾,无法种植农作物。
最后,地面沉降还会造成房屋倾斜和倒塌,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二、地面沉降应急预案的制定针对地面沉降可能引起的潜在危害,应急预案需要事先着手制定。
地面沉降的应急预案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监控措施地面沉降监控是预测地面沉降危害的重要手段。
城市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制定地面沉降应急预案必须要从管网上入手。
应急预案需要规划好监测系统的布局和操作,并及时收集数据,制定适当的预测机制和应急处置方案。
2.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方面,需要制定好预案,及时落实救援人员和设备的调度,并且确定好救援计划。
预案需要规定救援人员的配备、通信设备和协调指挥的系统,以及对救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是为了监测和防治地面沉降问题而制定的一套技术标准和规范。
该规程包括了监测和测量地面沉降的方法和技术,以及预测、评估和预防地面沉降的技术措施。
地面沉降是指地表或地下土层下沉或下降的现象。
它可能是由于地下水开采、土地开发、地下工程施工、地震等原因引起的。
地面沉降会给建筑物、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和影响,因此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包括测量点的选择和布设、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2. 地面沉降预测和评估方法:通过历史数据和模型推算等方法,对未来地面沉降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包括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地下水管理、土壤处理等措施,以减轻地面沉降的影响或防止地面沉降的发生。
4.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管理:包括监测数据的管理和维护、防治措施的执行和
监督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地面沉降问题的预测和评估能力,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它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
《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地面沉降,作为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
它不仅会导致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损坏,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探寻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应对地面沉降问题、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地面沉降的成因分析要有效地解决地面沉降问题,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其成因。
地面沉降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大量地下水被开采。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土层中的孔隙压力减小,土层发生压缩,从而引发地面沉降。
2. 工程建设活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如地铁施工、建筑物基础开挖、大型桥梁建设等,会对地下土体产生扰动,改变土体的应力状态,引起土体的沉降。
特别是在软弱土层分布地区,工程建设活动更容易引发地面沉降。
3. 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会抽取大量的地下流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层压力变化,进而引发地面沉降。
4. 地质构造因素某些地区存在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如松散沉积层、深厚软土层等,这些地质因素本身就容易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
二、地面沉降的危害地面沉降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严重的:1. 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损坏地面沉降会使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屋顶漏水、地下室进水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会因地面沉降而出现变形、开裂,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2.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地面沉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原本充足的地下水供应可能变得紧张,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给城市的供水安全带来隐患。
3. 生态环境恶化地面沉降会改变地表水系的分布和流向,导致河流改道、湖泊萎缩等现象,破坏生态平衡。
地面沉降治理实施方案
地面沉降治理实施方案地面沉降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有效治理地面沉降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地面沉降治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针对地面沉降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测、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等手段,全面了解地面沉降的原因和程度,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针对调研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根据地面沉降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如加固地基、调整地下水位、改善排水系统等。
在制定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治理方案科学合理、可行性强。
在实施地面沉降治理方案时,需要注重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确保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
除了注重技术方面的治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对地面沉降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面沉降问题的认识,增强大家参与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氛围,才能更好地解决地面沉降问题。
最后,地面沉降治理工作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治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治理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地面沉降问题的长期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治理隐患。
总之,地面沉降治理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具体方案,并加强技术实施和社会参与,才能有效解决地面沉降问题,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地面沉降治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处理地坪沉降的方案
处理地坪沉降的方案1. 背景地坪沉降是指地面出现下陷、坡降等现象,导致地面不平整。
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还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处理地坪沉降问题,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处理地坪沉降的方案,供参考。
2. 监测与评估在制定处理地坪沉降方案之前,首先要进行地面沉降的监测与评估。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精确水准测量:使用高精度水准仪对地面进行测量,确定地面沉降的高程差。
•GNSS测量: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对地面进行实时测量,获取地面位置和变形信息。
•地面测量:通过在地面上布设测量点,定期测量地面变形情况,进行沉降监测。
通过监测与评估,可以了解地面沉降的程度和范围,为制定后续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3. 地坪加固地坪加固是处理地坪沉降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案。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地坪加固方法:3.1 加固地基地基加固是指通过加固地面下方的土层,使地面恢复平整。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有:•与原有土层相互混合注浆:将浆液通过注浆技术注入到地下土层,与原有土层相互混合,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
•桩基加固:利用桩基技术,向地下打入钢筋混凝土桩,增加地面的稳定性。
•加设地下承台:在地下土层上方加设钢筋混凝土承台,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3.2 现场铺装现场铺装是指在地面上进行新的铺装,以改善地面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现场铺装方法有:•混凝土铺装:在地面上浇筑一层混凝土,通过加固地表层来提高地面的稳定性。
•砖石铺装:在地面上铺设砖石或砂浆,形成平整的地面,增加地面的承载能力。
3.3 修复地坪修复地坪是指通过修复地面的损坏部分,使地面恢复平整。
常见的修复地坪方法有:•补充填充材料:在地面沉降部位,添加填充材料,使地面恢复平整。
•磨平:利用磨光机等工具将地面损坏部分磨平,恢复地面的平整度。
4. 定期维护与监测处理地坪沉降问题并不意味着问题解决,地坪沉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监测。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评估与防治 (王兰生)
总沉降量等于各土层沉降量的总和。
(2)单位变形量法计算地面沉降量 1)基本假设:土层变形量与水位升降幅度及土 层厚度之间都呈线性比例关系。 2)根据:以已有的地面沉降实际观测资料(在 某一水位升降幅度及已知土层厚度条件下)为根据。 3)方法:一般可根据预测期前3~4年中的实测 资料,计算土层在某一特定时段(水位上升或下降) 内,含水层水头每变化lm时,其相应的变形量,称 为单位变形量,可由 下式计算:
3)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地面的相对下降,如意大利威 尼斯市海平面上升速度为1.27mm/年,所引起的地面 相对下沉约占该地区年平均沉降量的40%。 另外全球气候的转暖,气温上升,必加速冰川消 融,从而使海平面上升,地面相对下沉。 4)土层的天然固结欠固结土在其自重力的固结作 用和正常固结土的次固结作用,将使土层压缩变形, 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地层资料及有关参数 层序 岩性
表 6.5.3.1 备注
层 厚 层底埋 物理力学指标 (m) 深(m) g ( kN / m 3 ) e 12 15 27 7 18 7 50 12 27 54 61 79 86 136 18 17.5 18.6 19 18.9 18.8 086 0.73
a ( MPa -1 )
(5) 既有河、海堤坝或防汛墙,其防洪潮能力降低,致使城 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6)港口码头失效,其作用功能降低。
(7)道路设施及地下管道遭受破坏。
(8)地下水取水设备失效。
8.2
区域性地面沉降
1.区域性地面沉降的成因及主要类型 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1)自然因素分析
1)新构造运动可使地面随基底面升降 以垂直升降为主的新构造运动可使地面随基底而升降。中国天 津、西安和大同等城市66地面沉降均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例如, 天津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华北沉降带,长期以来缓慢下沉。 2)强烈地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强烈地震是新构造运动的一种突发事件,在短期内可引起变幅 较大的区域性地面垂直变形。 另外,强震使软土地基震陷和古河道新近沉积土液化,也可造 成局部地区的地面下沉。
地面沉降问题及其监测方法小结汇总
地面沉降问题及其监测方法小结汇总地面沉降,这个看似陌生的词汇,却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简单来说,地面沉降就是指地面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的下沉现象。
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地质构造等。
地面沉降不仅会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还可能导致地下管道破裂、洪涝灾害加剧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地面沉降问题,并探讨一些有效的监测方法。
一、地面沉降的原因1、地下水过度开采这是导致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当大量抽取地下水时,地下含水层中的水被抽出,含水层的孔隙压力降低,土层受到的有效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土层压缩和地面下沉。
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了满足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需求,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问题尤为突出。
2、城市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如高层建筑的兴建、地铁的修建等,会增加地面的荷载。
当这种荷载超过了地层的承载能力时,就会引起地面沉降。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降水、地基处理等操作也可能对地层造成影响,导致地面下沉。
3、地质构造某些地区本身就处于地质构造活动活跃的区域,地层不稳定,容易发生沉降。
例如,在一些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可能导致地面的缓慢下沉。
4、矿产资源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导致地下形成采空区。
如果采空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填充和支撑,就会引发地面沉降。
二、地面沉降的危害1、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地面沉降会使建筑物的地基不均匀下沉,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
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路面起伏不平、桥梁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2、地下管道破裂随着地面的下沉,地下管道会受到拉伸和扭曲,容易发生破裂。
这不仅会影响供水、排水、供气等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3、洪涝灾害加剧地面沉降会降低地面的高程,使一些地区更容易积水。
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洪涝灾害的风险大大增加,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
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地面沉降是指地表下沉或下降,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或地质因素引起的。
这种现象对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1.建立监测系统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多个监测站点,能够实时监测地面沉降的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室进行处理。
2.实行预警机制在建立了监测系统之后,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
当发现地面沉降超过一定限度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减少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1.限制建设规模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过度开发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应该限制建设规模,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2.加强环境保护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例如,加强垃圾分类、减少排放污水等。
三、采用地下建设方式1.地下管道将城市的管道、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改为地下建设,可以避免上面的重压对土壤造成的影响。
2.地下停车场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地下停车场,既能缓解交通拥堵,又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四、科学治理沉降区域1.注浆加固在沉降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工作,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沉降较轻的区域。
2.挖掘与填充在沉降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挖掘与填充的方法进行治理。
即在沉降部位挖掘一定深度并填充材料,在上面重新建设基础设施。
3.人工增压法人工增压法是指利用机械或水泵将水或空气注入土层中,提高土层内部压力以达到增强土壤的目的。
五、加强科学研究1.深入研究地质因素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其中地质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应该加强对地质因素的深入研究,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开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
可以通过开展研发工作,引进先进技术和材料来解决地面沉降问题。
总结解决地面沉降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监测和预警、减少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采用地下建设方式、科学治理沉降区域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等方面。
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灾害及其防治
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灾害及其防治摘要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灾害已成为公路建设质量通病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公路营运期的行车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品质和寿命。
本文首先概述了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的灾害情况与发生机制,论述了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的防治要求,然后提出了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措施;加强沉降的动态监测、建立沉降条例管理体系、严格沉降管理的流程和创新沉降施工的技术管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控制调查显示,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广东等20个省区市的公路,全国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到7.9万平方公里,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地面沉降,主要是地质和技术、人为等因素。
本文根据作者从事十多年公路现场施工的所见所闻,具体探讨下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1 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的灾害原因在公路车辆运行中,公路工程的路基沉降除了给公路形成破坏以外,更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损失与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人员伤亡。
造成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有下:1)路基地基地质条件变化大,局部存在深厚软土、溶洞、孔洞等自然因素,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2)勘察与设计原因,地质勘察不明、不细,设计软基处理方式不合理,造成路基局部工后沉降过大造成路基沉陷;3)施工原因,施工的软基处理质量不保证,没有达到设计预期,造成路基工后沉降严重;4)监测监控原因,监测技术不过关,监测人员责任心不强,监测数据造假、不真实,沉降未稳定或软土地基已破坏造成路基工后沉降严重。
我们知道,路基施工完成后,必然有工后整体沉降,但沉降不均匀,会造成路面的破坏,从而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引起路面平整度、标高指标变化,而且甚至会引起路面开裂、网裂、坑洞等病害。
2 公路工程路基地面沉降的防治要求从设计阶段开始高度重视路基的设计质量,首先由勘察单位对特殊地基进行详细勘察,将数据及结构提交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根据地基条件,进行计算、分析,合理采用软基处理方式。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 以温岭市石粘至松门一级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为例, 说明如下:
• (1)根据地质条件对比,选择嘉兴市地面沉降研究成果作为本 次评估的依据。
• 即地下水位与沉降速率呈指数函数相关,回归方程为:
• S′=1.374e0.0758h
• S′——沉降速率(mm)计算值
• h ——平均水位(标高绝对值,m)
• 3.4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
• 本节内容是“预测评估”的内容之一。也是对已 经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进行地面沉降趋势预测, 并分析其对拟建工程的影响及其危害。
• 3.4.1 环境地质比拟法估算地面沉降量
• 本法是采用研究程度较高且地质环境条件相类似 地区的研究成果, 进而估算评估区拟建工程规划 (设计)年限内累计沉降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是 一种经验类比法。
• (2)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①桥梁墩(台)下沉,使桥 下净空减少;②建筑地坪下沉,使地下管道坡度改变, 重力排水功能失效;③道路工程,由于地面沉降,使 潜水位相对“升高”且地面积水也相应增加,将使填 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使路基排 水系统不畅乃至失效;④深井井台和桩基建筑物承台 与地坪脱开而相对上升等。
• 1.4.3评估内涵: 指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 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 所造成地面沉降。
• 2.地面沉降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 围的确定
• 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地面沉降 范围或初步推测的可能沉降的范围 基本一致。
• 3.地面沉降无监测地区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方法
• 浙江省地面沉降均发生于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平原,自北 而南有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宁(波)奉 (化)平原、温(岭)黄(岩)平原和温(州)瑞(安) 平原等地。地面沉降的产生均由于大规模开采平原区深 部孔隙承压淡水体所致。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 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下降漏斗,漏斗中心与 地面沉降中心基本一致。截止2003年,各地地面沉降现 状如下表所示。嘉兴市及宁波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起逐渐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地面沉降速率分别自 42.35mm/a降至20、10mm/a以下。
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专门水文地质学§13.3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面沉降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地面沉降(landsubsidence)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较大、速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
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开采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所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意大利威尼斯城最早发现地面沉降。
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地下水(油气)开采量增大,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墨西哥、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特征就是主要发生于大型沉积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区的工业繁盛城市及油气田开采区。
其特点就是牵涉范围广,下陷速率缓慢,往往难于被察觉到;在城市内过量采矿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其波及的面积小;地面沉降具备不可逆特性,就是用人工换水办法,也容易并使地面沉降的地面答复至原来的标高。
因此地面沉降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危害很大。
经过对地面沉降的长期观测和研究,对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已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地面沉降的原因颇多,有地质构造、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人类工程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工程活动既可导致地面沉降,又可加剧地面沉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量提取液体资源(地下水、石油等)、地下气体(天然气、沼气等)活动就是导致大幅度、急剧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2.采掘地下团体矿藏(如沉积型煤矿、铁矿等)形成的大范围采空区,及地下工程(隧道、防空洞、地下铁道等)是导致地面下沉变形的原因之一。
3.地面上的人为振动促进作用(大型机械、机动车辆等及灭火等引发的地面振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引发土体的压密变形。
4.重大建筑物、蓄水工程(如水库)对地基施加的静荷载,使地基土体发生压密下沉变形。
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由于地下水开采、人类活动、地铁建设等因素导致。
地面沉降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措施:
1. 控制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控制地下水位可以减缓或避免地面沉降。
例如,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封闭式隧道掘进技术,避免对周围地层的扰动,同时在地铁站点附近设置井筒,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和控制。
2. 加固基础
加固建筑物的基础可以有效地预防地面沉降对建筑物的损害,特别是在沉降较为严重的地区。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增加地基承载能力、加厚地基、加固基础桩等,这些方法可以增强建筑物与地面的连接性,减轻地面沉降带来的影响。
3. 建造地下结构
在地面沉降较严重的区域,可以考虑建造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能够将建筑物的重量分散到更深的地层中,减缓地面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4. 实行土地利用限制
为了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开发土地等导致地面沉降,可以实行土地利用限制。
例如,禁止在地下水受威胁的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或建设,限制土地利用总量等。
总之,防治地面沉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19年整理】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
§ 13.3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面沉降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较大、速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
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开采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所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意大利威尼斯城最早发现地面沉降。
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地下水(油气)开采量增大,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墨西哥、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特征是主要发生于大型沉积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区的工业发达城市及油气田开采区。
其特点是涉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被察觉;在城市内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其波及的面积大;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特性,就是用人工回灌办法,也难使地面沉降的地面回复到原来的标高。
因此地面沉降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危害极大。
经过对地面沉降的长期观测和研究,对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已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地面沉降的原因颇多,有地质构造、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人类工程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工程活动既可导致地面沉降,又可加剧地面沉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大量抽取液体资源(地下水、石油等)、地下气体(天然气、沼气等)活动是造成大幅度、急剧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2. 采掘地下团体矿藏(如沉积型煤矿、铁矿等)形成的大范围采空区,及地下工程(隧道、防空洞、地下铁道等)是导致地面下沉变形的原因之一。
3. 地面上的人为振动作用(大型机械、机动车辆等及爆破等引起的地面振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引起土体的压密变形。
4. 重大建筑物、蓄水工程(如水库)对地基施加的静荷载,使地基土体发生压密下沉变形。
5. 由于在建筑工程中对地基处理不当,即地基勘探不周。
从地层结构而言,透水性差的隔水层(粘土层)与透水性好的含水层(砂质土层、砂层、砂砾层)互层结构易于发生地面沉降,即在含水性较好的砂层、砂砾层内抽排地下水时,隔水层中的孔隙水向含水层流动就会引起地面沉降。
地质环境与地面沉降灾害的地面沉降监测与预防
地质环境与地面沉降灾害的地面沉降监测与预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地质灾害中的地面沉降,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为了应对地质环境与地面沉降灾害,必须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地下地质构造变化或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地面沉降或下沉的现象。
地面沉降不仅会破坏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还会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加强地面沉降监测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各级地质部门应加强监测站点的布设,形成覆盖面广、密度合理的监测网络,实现对地面沉降的全方位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地面沉降情况,及时掌握地质环境变化,为地面沉降灾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地面沉降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GPS定位、地面雷达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地面沉降的高精度监测。
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监测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地面沉降的趋势和范围,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统一的监测数据平台,整合各地监测数据,形成完整、准确的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库。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监测数据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效率,为地面沉降灾害的防范提供有力支持。
在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的基础上,还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
首先,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沉降。
其次,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减少地面沉降的风险。
另外,要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地质环境要求,减少地面沉降灾害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地质环境与地面沉降灾害对城市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加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预防工作,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通过科学监测和有效预防,才能有效避免地面沉降灾害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实现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发展。
工业厂房地面沉降处理方案
工业厂房地面沉降处理方案一、沉降情况检查。
1. 首先呢,咱们得像给厂房地面做个超级仔细的体检一样。
拿着水平仪,在厂房地面这儿量量那儿测测,把那些沉降比较明显的地方都给找出来,标记好。
比如说在墙角、设备基座周围,这些地方特别容易出现沉降,得重点关注。
而且要记录下每个沉降点下沉的深度是多少,范围有多大,这就好比给病人做诊断记录病情一样重要。
2. 除了看地面表面的沉降情况,咱们还得找找地下的“病因”。
请个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让他们用钻探机打几个孔,看看地下的土是什么情况。
是土太松软了,还是地下水在捣鬼,把地下的土都冲走了一部分,导致地面下沉。
二、沉降原因分析。
1. 如果是因为地下土质松软的话,那可能是当初盖厂房的时候,这块地的土质就没处理好。
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牢,那肯定容易出问题呀。
也有可能是后来厂房里放了太重的设备,压得时间长了,软土就被压实了,地面也就跟着下沉了。
2. 要是地下水的问题呢,也许是附近有地下水的流动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新挖了个井,或者地下的排水管道漏水了,水把土都冲走了,就像有个小偷在地下偷偷把支撑地面的土偷走了一样,地面可不就沉降了嘛。
三、处理方案。
1. 针对土质松软的情况。
地基加固。
咱们可以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
就像给地面打针一样,把水泥浆或者化学浆液通过钻孔注入到地下的软土里。
这些浆液会在土里扩散开来,把软土变得硬邦邦的,就像给软弱的土地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还有一种叫换填法。
就是把那些软土挖出来,然后换上好的土,比如说砂石、灰土之类的。
这就好比给地面换了个结实的“床垫”,让地面可以稳稳地躺在上面,不再下沉。
设备基座加固。
如果是设备太重把地面压沉降了,就在设备基座下面再做个加固的小地基。
比如说用混凝土做个加厚加大的基座,把设备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就像给大力士的脚底下垫上一块超级大的木板,让他的重量不会集中在一个小地方把地踩陷下去。
2. 要是因为地下水的问题。
先得把漏水的地方找出来并修补好。
地面沉降防治
地面沉降防治什么是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地面在垂直方向上下降的过程,常见于城市地区。
地面沉降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如地下水过度开采、地质构造调整、地下空洞形成等。
地面沉降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地面沉降的影响地面沉降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破坏:地面沉降会导致地下管道、地下电缆等基础设施出现断裂和破坏,给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带来风险。
2.建筑物倾斜:地面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和变形,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3.地质灾害增加:地面沉降会增加地质灾害的风险,如滑坡、地面下陷等。
4.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会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和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地面沉降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地面沉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1.加强地下水管理:地下水过度开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和监控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限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价、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措施来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2.填充地下空洞:地面沉降中的一种常见原因是地下空洞的形成。
可以通过填充地下空洞的方式来修复地面沉降。
填充材料可以是砂、黏土等,具体选择要根据地层情况来决定。
3.加强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预防地面沉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地下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勘探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地质构造变化和地下空洞,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地面沉降。
4.加强基础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如地下管道、地下电缆等,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的基础设施,可以减少地面沉降对城市的影响。
5.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地面沉降的因素,合理规划地下管道、电缆的布局,减少地面沉降的风险。
结语地面沉降是一个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安全的问题,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地面沉降对城市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专门水文地质学§13.3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面沉降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较大、速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
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开采地下水或其它地下流体所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意大利威尼斯城最早发现地面沉降。
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地下水(油气)开采量增大,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墨西哥、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特征是主要发生于大型沉积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区的工业发达城市及油气田开采区。
其特点是涉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被察觉;在城市内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其波及的面积大;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特性,就是用人工回灌办法,也难使地面沉降的地面回复到原来的标高。
因此地面沉降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危害极大。
经过对地面沉降的长期观测和研究,对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已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地面沉降的原因颇多,有地质构造、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人类工程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工程活动既可导致地面沉降,又可加剧地面沉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大量抽取液体资源(地下水、石油等)、地下气体(天然气、沼气等)活动是造成大幅度、急剧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2. 采掘地下团体矿藏(如沉积型煤矿、铁矿等)形成的大范围采空区,及地下工程(隧道、防空洞、地下铁道等)是导致地面下沉变形的原因之一。
3. 地面上的人为振动作用(大型机械、机动车辆等及爆破等引起的地面振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引起土体的压密变形。
4. 重大建筑物、蓄水工程(如水库)对地基施加的静荷载,使地基土体发生压密下沉变形。
5. 由于在建筑工程中对地基处理不当,即地基勘探不周。
从地层结构而言,透水性差的隔水层(粘土层)与透水性好的含水层(砂质土层、砂层、砂砾层)互层结构易于发生地面沉降,即在含水性较好的砂层、砂砾层内抽排地下水时,隔水层中的孔隙水向含水层流动就会引起地面沉降。
根据土的固结理论可知,含水层上覆荷载的总应力P应由含水层中水体和土体颗粒共同承受。
其中由水体所承受的孔隙压力P w并不能引起土层压密,称之为中性压力。
由土体承受的部分压力直接作用于含水层固体骨架之上。
可直接造成土层压密,称之为有效压力Ps。
水压力P w和有效压力P s共同承担上覆荷载,即P=P w+P s。
从孔隙承压含水层中抽汲地下水,引起含水层中地下水位下降,水压降低,但不会引起外部荷载的变化,这将导致有效应力的增加。
从成因上看,我国地面沉降绝大多数是地下水超量开采所致,地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松散岩层区):(1)大型河流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区(长江、黄河、海河、辽河下游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区);(2)小型河流三角洲区(东南沿海地区);(3)山前冲洪积扇及倾斜平原区(北京、保定、邯郸、郑州、安阳等);(4)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区(渭河盆地、汾河谷地)。
二、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地面沉降勘察有两种情况,一是勘察地区已发生了地面沉降;一是勘察地区有可能发生地面沉降。
两种情况的勘察内容是有区别的,对于前者,主要是调查地面沉降的原因,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控制和治理方案;对于后者,主要应预测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和估算沉降量。
地面沉降原因的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地下水变化动态。
国内外地面沉降的实例表明,发生地面沉降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位于厚度较大的松散堆积物,主要是第四纪堆积物之上。
沉降的部位几乎无例外地都在较细的砂土和粘性土互层之上。
当含水层上的粘性土厚度较大,性质松软时,更易造成较大沉降。
因此,在调查地面沉降原因时,应首先查明场地的沉积环境和年代,清楚冲积、湖积或浅海相沉积平原或盆地中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的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
特别要查明硬土层和软弱压缩层的分布。
要时尚可根据这些地层单元体的空间组合,分出不同的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区。
例如,上海地区按照三个软粘土压缩层和暗绿色硬粘土层的空间组合,分成四个不同的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区,其产生地面沉降的效应也不一样。
从岩土工程角度研究地面沉降,应着重研究地表下一定深度内压缩层的变形机理及其过程。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地面沉降机制与产生沉降的土层的地质成因、固结历史、固结状态、孔隙水的赋存形式及其释水机理等有密切关系。
抽吸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使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增加,所产生的附加荷载使土层固结,是产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历年来地下水变化动态进行调查分析,对于研究地面沉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地面沉降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下列三方面:地面沉降量的观测;地下水的观测;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的调查。
地面沉降量的观测是以高精度的水准测量为基础的。
由于地面沉降的发展和变化一般都较缓慢,用常规水准测量方法已满足不了精度要求,因此地面沉降观测应满足专门的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进行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时一般需要设置三种标点,即基准标,也称背景标,设置在地面沉降所不能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地面沉降基准的标点;地面沉降标用于观测地面升降的地面水准点;分层沉降标,用于观测某一深度处土层的沉降幅度的观测标。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的方法和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规定执行。
一般在沉降速率大时可用等精度水准,缓慢时要用Ⅰ等精度水准。
对已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其成果可综合反映到以地面沉降为主要特征的专门环境地质分区图上,从该图可以看出地下水开采量、回灌量、水位变化、地质结构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对已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控制地面沉降的基本措施是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我国上海地区首先进行了各种措施的试验研究,先后采取了压缩用水量、人工补给地下水和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等综合措施,在上海市区取得了基本控制地面沉降的成效。
在这三种主要措施中,压缩地下水开采量使地下水位恢复是控制地面沉降的最主要措施,这些措施的综合利用已为国内条件与上海类似的地区所采用。
向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灌注时,要严格控制回灌水源的水质标准,以防止地下水被污染,并要根据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规律,制定合理的采灌方案。
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一般是指具有以下情况的地区,具有产生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模式,如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断陷盆地等;具有产生地面沉降的地质结构,即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厚度很大;据已有地面测量和建筑物观测资料,随着地下水的进一步开采,已有发生地面沉降的趋势。
对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主要是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即预测地面沉降量和沉降过程。
国内外有不少资料对地面沉降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理论计算方法。
半理论半经验方法和经验方法等三种。
由于地面沉降区地质条件和各种边界条件的复杂性,采用半理论半经验方法或经验方法,经实践证明是较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
通常采用的地面沉降监测方法有:(1) 在地面沉降区或研究区内布设水准测量点,定期进行测量,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形。
(2) 监测含水层地下水的抽排量、回灌量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观测地面沉降。
(3) 用室内试验(常规试验、微观结构研究、高压固结、三轴剪切、长期流变、孔隙水压力消散、室内模型试验等)和野外试验(抽水试验、回灌试验、静力触探等),探索地面沉降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试验取得的数据进行经验性、理论性预测。
(4) 在地面沉降区及附近,设立相对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基岩等标志,监测各岩土层和含水层的变形及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三、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一)地面沉降等级划分地面沉降调查应查明:沉降的位置、范围及面积;沉降量;沉降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沉降原因以及发展趋势。
依据地面沉降面积、累计沉降量进行等级划分(表13-5)。
表13-5 地面沉降灾变等级划分表种类指标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面沉降沉降面积(km2)>500500~100100~10<10累计沉降量(m)>2.02~1 1.0~0.5<0.5引自张梁等著《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1998, P28(二)地面沉降的灾情评估地面沉降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1. 损失地面标高,造成雨季地表积水,防洪能力下降;2. 沿海城市低地面积扩大,海堤高度下降,海水倒灌;3. 海港建筑物破坏,装卸能力降低;4. 地面运输线、地下管线扭曲断裂;5. 城市建筑物基础下沉脱空开裂;6. 桥梁净空减小,影响通航;7. 深井井管上升,井台破坏,供水排水系统失效;8. 农田低洼地区洪涝积水,农作物减产。
地面沉降的预测评价可采用统计模型、土水模型、生命旋回模型等。
统计模型: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进而引起隔水层失水固结是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通过统计方法建立开采量Q (或含水层水位h )与地面沉降量s(mm)之间的统计关系。
该方法简单明了,但有弱点,带有人为性,难于了解沉降机制。
土水模型:包括水位预测模型、土力学模型两部分,可利用相关法、解析法和数值法等进行地下水位预测分析;土力学模型包括含水层弹性计算模型、粘性土层最终沉降量模型、太沙基固结模型、流变固结模型、比奥(Biot )固结理论模型、弹塑性固结模型、回归计算模型及半理论半经验模型(如单位变形量法等)和最优化计算方法等。
(1)含水层的沉降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弹性公式:S=ΔhE γw H (13-3)式中:Δh ——含水层水位变幅(m );E ——含水层压缩或回弹模量(常采用反算值);γw ————水容重;H ——含水层厚度;S ——含水层变形量。
(2)粘性土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粘性土层的固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土层的最终沉降量是指土层完全固结情况下的沉降量,常采用分层总和法(e —logP 曲线法):S=∑Si (13-4)砂性土:S i =E1ΔP i H i (13-5) 或 S i =E1Δh i γw H 砂 (13-6) 粘性土:Si=ii l H 01+C 0i lg ci i i P P P ∆+0 (13-7) 或 S ∞=粘hH e a w v ∆+γ)1(20 (13-8) 式中:S ——土层总沉降量(cm );S i ——第i 层土层的沉降量(cm );S ∞——土层的最终压密量(cm );H 砂H 粘——砂层、粘性土层的厚度(cm );γw ——水的容重(10-3kg/cm 3),1kN/m 3=1kPa/m 2Δh ——承压水位的降低值(cm ),1kN/m 3=104kg/cm 3E ——砂层的弹性模量(MPa );e 0、a v ——粘性土层的孔隙比、压缩系数(Mpa -1);H i ——第i 层土的厚度;C ci 、e oi ——第i 层土的压缩指数、初始孔隙比;P oi 、ΔP i ——第i 层土层中点的自重应力、所受的附加应力;P ci ——第i 层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E si ——第i 层土层的变形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