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月广东省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

广东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

广东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课程代码:114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相互作的要素所构成,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A.有机集合体B.混合体C.分层组合体D.无序统一体2.决定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布次序的是()A.人类消费的需要B.社会发展阶段C.劳动力资源的总量D.劳动力资源的结构3.根据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如果现代城市部门提供的工资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工人维持生存的工资,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A.无弹性的B.无限弹性的C.弹性为0 D.弹性为14.阿瑟·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就是()A.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B.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扩大C.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D.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小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5.造成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经济动因是()A.城乡间的差距B.城乡劳动法律制度差距C.城乡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D.城乡自然环境水平的差距6.有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仅受劳动力资源自然属性的制约B.仅受劳动力资源经济属性的制约C.既受劳动力资源自然属性的制约,也受其经济属性的制约D.仅受劳动力资源社会属性的制约7.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A.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B.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C.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变化D.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变化8.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B.人口素质C.投资政策D.工业化水平9.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定的,其重要的决定因素是()A.物质构成的变化B.消费构成的变化C.价值构成的变化D.技术构成的变化10.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B.设备投资和技术投资的比例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技术投资和工资总额的比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广东省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广东省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广东省高三1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1分)1. (3分)读“我国小学生人口密度和小学平均服务范围图”,关于小学生人口密度与小学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小学生人口密度大,小学服务范围小B . 小学生人口密度大,小学服务范围大C . 小学生人口密度小,小学服务范围小D . 小学生人口密度大小与小学服务范围无关2. (3分) (2016高一上·福州期末)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A . 三角洲B . 沙丘C . 冲积扇D . 背斜(2)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A . 流水侵蚀B . 流水沉积C . 风力侵蚀D . 风力沉积3. (2分)(2020·吉林模拟) “哭泣曲线”(1)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中国制造业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撒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 . 汽车制造B . 可口可乐公司C . 服装制造D . 飞机制造(2)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制造企业今后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 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B . 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C .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外资企业D . 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4. (3分)(2020·渭南模拟) 下图为2020年3月15日同一时刻拍摄于武汉某东西向八车道街道两侧景观照片。

该街道两侧为2019年年底按同一要求移植过来的樟树。

樟树是亚热带地区的优势树种,图中显示拍摄当日,街道一侧樟树已在原来光秃的树枝上长出了簇簇新叶(左图),而另一侧樟树则新叶鲜见(右图)。

据此完成问题。

(1)结合景观图片,判断该照片拍摄的方位和时段可能是()A . 朝西,上午B . 朝西,下午C . 朝东,上午D . 朝东,下午(2)推洲图中樟树树枝“光秃”的原因()A . 冬季低温B . 自然落叶C . 人为修剪D . 降水稀少(3)图中,造成街道两侧樟树生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 种植时间B . 夜闻气温C . 土壤湿度D . 白天光照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9分)5. (3分) (2017高二下·红桥期末) 河南省自然灾害种类多,影响面广,尤以水旱灾害最为频繁。

广东省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知识点

广东省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知识点

广东省自考《宏观劳动力配置》知识点汇总课程代码:11469第一章导论1、劳动力生产要素一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力量。

2、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而:(1)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

历史上,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按照计划的方式进行分配.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汁划按比例地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如过去传统的讣划经济就是按照这种方式配宜社会劳动力资源,它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分配,另一种是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分配,如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是按照这种方式配宜劳动力资源,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价格机制引导劳动力资源的流向,最终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的配垃。

(2)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3、宏观劳动力配置是劳动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苴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及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4、宏观劳动力配置主要是从制度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空间上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宜。

其内容包括:(1> 一是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分析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的特点及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2)二是根据一左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立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如何从制度层而上改善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

(3)三是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宜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

5、宏观劳动力配置作为劳动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任务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宜问题。

6、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范围也包括从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的角度研究其变化规律。

7、与劳动经济学其他科目相比较,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在于:(1)影响和决左宋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从宏观来看,劳动力资源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苣,都有荻特殊性和独特性的运行规律:从微观上看, 和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个人的劳动供给行为分不开。

202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202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18960
礼仪学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34
旅游地理学
03529
国际旅游饭店管理
11404
旅游饭店设备管理
11406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爱护
11341
国际旅游学
11343
旅游会计学
11405
美食与菜系
B020246
会计电算化(独立本科段)
08674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399
面对对象数据库技术
02376
信息系统开发
B020256
11497
高级英语(二)
10876
英美报刊选读
11500
外语教学心理学
B050218
商务英语(独立本科段)
05355
商务英语翻译
05439
商务英语阅读
05440
商务英语写作
00840
其次外语(日语)
B050302
广告学(独立本科段)
00635
广告法规与管理
10725
生产作业管理
10738
工厂电气设备限制
04107
机械制图(三)
10764
电工原理(一)
A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科)#
02300
电力系统基础
02269
02301
电工原理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02304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02277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A080704
电子技术(专科)
02342
B040107
教化管理(独立本科段)
10488
班级管理学
00442
教化学(二)

2022年1月广东省工作分析自学考试真题卷及答案

2022年1月广东省工作分析自学考试真题卷及答案

2022年1月广东省工作分析自学考试真题卷及答案有志者,事竟成!2022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现某一特定目的的从事的具体活动被称为(A)A、任务B、职务C、责任D、职责2、在一个组织内,岗位的功能越大,其能级就越(B)A、复杂B、高C、简单D、低A、评价培训需求B、员工招聘C、人员安置D、绩效管理5、当组织内的工作是高度结构性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C)A、面谈法B、问卷法C、工作导向型分析系统D、人员导向型分析系统6、在选择工作信息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C)A、工作岗位B、工作名称C、工作识别D、工作概要9、一般检修工、质检工、电工等定编定员所采用的方法是(B)A、按设备B、按岗位C、按工作效率D、按比例10、组织中上级主管人员能够直接的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被称为(C)A、有效配合B、关系协调C、有效管理宽度D、最低岗位数量11、要求员工每周工作一定的时数,但在限定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变更工作时间的一种时间安排方案是(A)A、弹性工作制B、压缩工作周C、工作分享制D、应急工制度12、针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设计应遵循的理念是(A)A、以能为本B、以知为本C、以价为本D、以物为本13、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给予任职者相应的权限被称为(D)A、以事定岗B、以岗定人C、以岗定责D、以责定权14、公务员职位分类一般是(D)A、不具有强制性的B、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制定C、每个企业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D、政府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15、在候选人选拔的方法中,根据应聘者个人的智力特征对应聘者加以区分的方法是(A)A、认知能力测试B、身体能力测试C、业务知识测试D、工作样本测试16、在工作过程中确定培训需求,并确保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公司的金钱、时间及努力不会浪费在无谓的培训活动中是(C)A、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性B、培训需求分析步骤C、培训需求分析D、培训需求确定17、决定绩效评估方式是(C)A、任职者特点B、绩效评估标准C、岗位特点D、绩效评估内容18、在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中,提供了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的人应具备条件方面的信息,如教育、培训、经验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的是(C)学习提升能力第1页(共4页)知识改变命运有志者,事竟成!19、在工作评价指标中,主要反映岗位任职者智力的付出和心理状态的因素是(B0A、工作技能B、工作责任C、工作环境D、劳动强度20、增加员工工作任务的横向多样性的另一种早期努力是(C)A、工作轮换B、工作专业化C、工作扩大化D、工作丰富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doc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doc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二00四年一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広观劳动力配置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止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I分,共10分)1、劳动力合理配置是()。

A、首耍的社会规律B、首要的经济规律C、首要的政治规律D、首要的自然规律2、决定社会劳动量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Z间的配置情况的因素是()。

A、劳动者素质的高低B、劳动量变动率的高低C、劳动考屮男女比例的高低D、劳动力年龄构成的高低3、劳动力配置系统论研究劳动力的第一个着眼点,正是以()为基础的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生产。

A、价值B、社会分工C、生产率D、生产关系4、()对劳动量在农业部们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农业产品需要量B、自然条件C、农业劳动者D、农业劳动生产率5、劳动力配置系统主要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是()。

A、价值B、价值量C、使用价值D、劳动时间6、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社会条件,最主要的是()。

A、人文环境B、人际关系C、社会生产关系D、社会产品分配关系7、农业内部分工的基础是()。

A、手工业的产生B、农业剩余劳动的产生C、商业的出现D、服务业的出现A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B 、第二产业、笫三产业、笫一产业的顺序C 、笫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顺序D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8、由于人类需要和生产的使丿1J价值在时间上河序列性,所以形成劳动力配置随主导产业的依次更替形成()。

9、工、农业产品进行交换的前提条件是()。

A、工、农业产品的价值不同B、工、农业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C、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工序不同D、工、农业产品的生产方法不同10、任何社会,在生产技术可能的条件下,生产什么,首先还是由这个社会的()的需要来确定。

A、掌权者B、少数成员C、大多数成员D、技术领先者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屮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

2011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课程代码:11469)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化进程B、社会因素C、农业政策D、工资及收入水平2、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A、行业垄断特点B、从业人员的素质C、投资政策D、劳动力工资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是()A、市场供求B、价格信号C、劳动力市场信息D、物价水平4、关于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的是A、人的劳动能力B、体力和智力的总和C、劳动者D、智力5、决定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的是()A、人类的消费次序B、劳动分工顺序C、劳动力资源的总量D、劳动力资源的结构6、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甚至等于零,素养如果现代城市部门提供的工资高于维持生产的工资,则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供给()A、无弹性B、无限弹性C、弹性为0D、弹性为17、根据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决定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城乡间生活水平B、城乡间工作环境C、城乡间劳动强度D、城乡间工资率8、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是()A、如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促进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B、如何提高劳动就业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C、如何提高收入分配公平以促进共同发展D、如何提高产品出口以促进国家外贸收入增加9、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是()A、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B、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扩大C、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D、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缩小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10、宏观劳动力配置作为劳动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中心任务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这种资源指的是()A、劳动力资源B、物质资料C、社会劳动力D、人力资源11、从建国后到经济体制改革前30余年的发展中,国有部门企业表现出与其体制的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职工群体的共同品质特征。

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试卷及答案

宏观劳动力配置自考试卷及答案

202X 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卷子〔课程代码11469)重要提示:1、 本卷子共4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卷子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 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是〔 )合理地配置资本 B 、提高技术 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D 、制度改良用于分析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的流向问题时采纳的比拟科学的方法是〔标准分析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劳动力最根本、最主要的含义是〔人的劳动能力 社会劳动力 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是〔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A 、 C 、 2、 A 、B 、C 、D 、实证分析方法 归纳分析方法3、 A 、 C 、4、 A、 C 、 5、A 、B 、C 、D 、 6、 A 、 C 、 7、 A 、 B 、 D 、 B 、 D 、 劳动者智力 ) 生产的产品数量 劳动技能 下面这些特征中不属于国有部门企业内部职工群体共同品质特征的是〔 职工工作岗位相对长期固定,工作技能一直是职工收入分配的重要指标职工工资水平低且刚性化,结果导致该部门劳动力再生产主要依靠企业福利来维持 职工对方案环境的逐渐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市场风险的厌恶的累积过程 职工对方案环境的逐渐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企业的依附的加深过程1952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工资改革,废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资制度,统一作为工资的计算单位的是工资“级〃 工资“角〃 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核心是( )部门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B 、工资“元〃 D 、工资“分〃 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 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 工业部门吸纳 B 、 产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工业部门吸纳C 、 行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工业部门吸纳D 、 地区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 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 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 工业部门吸纳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C 、工业就业增长奉献率波动较大D 、工业是吸纳就业能力X 的行业之一E 、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奉献率上升30、对我国而言,第三产业开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就业率低 C 、市场化程度低 E 、城市化水平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31、 标准分析方法 32、 劳动力 33、 心理本钱 34、 劳动力自由流动 35、 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36、 简述“统包统配〃这种劳动力方案配置方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广东省2015年1月自学考试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答案

广东省2015年1月自学考试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答案

广东省201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课程代码:114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

1、规范分析方法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制度和政策的效率高低它所回答的问题是(A)A、"应该是什么”B、“为什么”C、“什么样”D、“是什么”2、决定劳动力交易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决定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核心和关键因素是(C)A、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B、劳动力资源的充足供给C、在劳动力市场上如何安排劳动力的投资收益权D、明晰的产权3、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是(C)A、如何提高收人分配水平促进共同发展B、如何提高产品出口促进国家外贸收入增加C、如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促进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D、如何提高就业水平促进充分就业4、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B)A、能源B、生产工具C、生产工艺D、生产力布局5、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对“农民工”具有的品质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C)A、农村劳动力一般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低技术或无技术的简单劳动B、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工作机会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承受能力C、农村劳动力劳动收入随劳动总量及劳动强度的增加递增,并且弹性较小D、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随劳动及分配过程的结束而终止6、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的劳动制度是(D)A、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B、劳动力市场配置C、劳动力成套调配制D、统包统配制度7、中国经济结构转变中的一个非典型特征是(B)A、中国劳动力配置结构转换与产值结构转换同步B、中国劳动力配置结构转换比产值结构转换更迟一些C、中国劳动力配置结构转换比产值结构转换更早一些D、中国劳动力配置结构转换与产值结构转换的速度无明显关系8、乔根森认为,为了使经济持续发展和避免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工业部门积累资本是必要的。

《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复习资料

《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复习资料

考试科目: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分A、B卷,通常情况下考A卷题型:一、选择题(10题*2分=20分)二、名词解释(4题*5分=20分)三、简单题(4题*8分=32分)四、论述题(第19题13分,第20题15分,共28分)一、选择题复习1、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力量是( B )A、资本要素B、劳动力要素C、土地要素D、技术要素2、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和方式是( A )A、行政手段B、市场手段C、价格手段D、供求机制3、决定了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的是( D )A、劳动力资源的结构B、劳动分工顺序C、劳动力资源的总量D、人类的消费次序4、劳动力配置的产业次序是( B )A、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C、农业→商业→手工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5、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C)A、1950年—1957年的农业合作时期B、1979年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C、《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D、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6、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就是( A )课本P61A、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B、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扩大C、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D、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缩小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7、从跨省流动的情况来看,跨省流动就业人口集中在东部。

在全部跨省流动的就业人口中,跨省流动就业人口的主要流入地是( D )A、上海B、江苏C、福建D、广东8、引致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经济因素和引导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信号是( C )A、产业结构差距B、城乡投资规模C、城乡收入差距D、产业发展政策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扛杆是( C )A、供求信息B、市场信息C、价格信号D、行业信息10、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重要决定因素是( C )A、消费总量的变化B、消费顺序的变化C、消费结构的变化D、消费弹性的变化11、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革命性的要素是( D )A、资本要素B、技术要素C、土地要素D、劳动力要素12、关于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涵义是指( B )A、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平B、人的劳动能力C、劳动者D、智力13、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并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D )A、计划配置B、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C、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D、“三结合”的就业方针(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提出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即在全国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及答案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宏观劳动力配置作为劳动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任务是研究()A、城乡间社会劳动力的有效配置问题B、企业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D、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2、实证分析方法所回答的是()A、“怎么干”的问题B、“是什么”的问题C、“要什么”的问题D、“干什么”的问题3、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A、有机集合体B、有机混合体C、有机同一体D、有机组合体4、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A、速度和效率的指标B、速度和能力的指标C、能力和效率的指标D、速度和态度的指标5、人类社会的产业发展顺序决定了()A、人类的就业次序B、人类的分工次序C、人类的生产次序D、人类的消费次序6、决定了“资源的成本和收益由谁负责”指的是产权的()A、收益性B、排他性C、可转让性D、强制性7、劳动力配置规律是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A、分布次序和结构变动的规律性B、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C、结构变动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D、质量变动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8、调解劳动力优化配置的核心因素是()A、工资收入B、学历水平C、行业性质D、地域差异9、与市场配置的方式相比,计划配置具有的特点是()A、劳动力部分表现为商品,工资能部分地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B、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C、劳动力表现为商品,工资能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D、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工资能部分地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10、19世纪末,对人口的迁移、流动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的人物是()A、西奥多·W·舒尔茨B、E·G·雷文斯坦C、阿瑟·刘易斯D、史蒂芬·罗宾斯11、劳动者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差额部分的总和是劳动力个人流动的()A、直接收益B、间接收益C、心理收益D、风险收益12、根据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城乡间劳动的流动主要决定因素是()A、城乡间工资率B、城乡间就业率C、城乡同人口增长率D、城乡间经济增长率13、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1949-1957大体是()A、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劳动力资源配置B、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C、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D、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14、减缓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关键措施是()A、消除户籍制度B、消除城乡差距C、改革用工制度D、改革教育制度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劳动力人力投资和流向的主要信号时()A、教育水平B、物价水平C、工资差距D、供求状况16、有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劳动力资源的社会属性的制约B、受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属性的制约C、既受劳动力资源的社会属性的制约,也受其经济属性的制约D、既受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属性的制约,受其经济属性的制约17、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首要条件是()A、非农产业的发展B、农业的发展C、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D、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8、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A、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变化B、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变化19、工业部门生产函数替代弹性大这一技术性特征,会导致工业部门()A、较少地利用资本和劳动力B、更多地利用资本和劳动力C、更多地利用劳动力而较少利用资本D、更多地利用资本而较少利用劳动力20、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A、第三产业的投资政策B、第三产业的工资水平C、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素质D、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月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和答案

1月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和答案

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课程代码11469)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来涂均无分。

1、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是A、合理地配置资本B、提高技术C、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D、制度改进2、用于分析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的流向问题时采用的比较科学的方法是A、规范分析方法B、实证分析方法C、系统科学方法论D、归纳分析放3、劳动力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是A、人的劳动能力B、劳动者C、社会劳动力D、智力4、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是A、劳动时间B、生产的产品数量C、劳动生产率D、劳动技能5、下面这些特征中不属于...国有部门企业内部职工群体共同品质特征的是A、职工工作岗位先对长期固定个,工作技能一直是职工收入分配的重要指标B、职工工资水平低且刚性化,结果导致该部门劳动力再生产主要依靠企业福利来维持C、职工对计划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市场风险的厌恶的累积过程D、职工对计划环境的足部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企业的依附的加深过程6、1952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工资改革,废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资制度,统一作为工资的计算单位的是A、工资“级”B、工资“元”C、工资“角”D、工资“分”7、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核心是A、部门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B、产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C、行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D、地区之间生产力不同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8、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的主要形式是A、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B、向城镇的易地转移C、向其他农村地区的易地转移D、向海外就业移民9、托达罗认为发证中国家劳动力的供给主要取决于人口的A、规模和年龄结构B、出生率C、死亡率D、出生率和死亡率10、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界限为流动的净收益现值A、小于零B、等于零C、不小于零D、不确定11、造成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经济动因是A、户籍制度B、城乡间的收入差距C、人力资本的结构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12、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改革开始,根据户籍管理规定,一个人出生后,户籍登记的依据是A、其母亲的户籍所在地B、其父亲的户籍所在地C、居住地D、祖籍地13、下列属于反映就业结构数量指标的是A、就业人员的企业分布B、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C、就业人员的技能结构D、就业人员的职称结构14、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化进程B、工资及收入水平C、社会因素D、农业政策1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成本的比例16、根据1985年我国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邮电通信业和商业饮食业属于第三产业的A、流通部门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C、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D、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17、被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称之为第三产业的新支柱的是A、商业B、金融业C、旅游业D、信息和咨询业18、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o.8的部门为A、交通运输业B、综合技术服务业C、批发零售贸易业D、金融保险业19、劳动力配置的产业次序是A、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C、农业→商业→手工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0、下列哪个部门是国民经济的第一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A、农业部门B、工业部门C、商业部门D、金融部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广东公务员考试1月28日资料分析练习(1)

广东公务员考试1月28日资料分析练习(1)

广东公务员考试1月28日资料分析练习(1)一、根据下表回答1~5题。

城镇新就业人数(单位:万人)1.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2.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但新就业者中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人数却比上一年增加了( )。

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3.从1979年到1982年,哪一类人的就业人数增减变化与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A.城镇劳动力B.农村劳动力C.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D.其他人4.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增减率变化最大的是( )。

A.1980年B.1981年C.1983年D.1984年5.与1978年相比,1984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安置的城镇新就业者的人数比例大约减少了多少个百分点?A.8B.14C.20D.26答案:一、根据下表回答1~5题。

城镇新就业人数(单位:万人)1.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答案】D。

解析:由表格第二行可知,1980-1983年城镇新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只有1984年人数比1983年增加,应选择D。

2.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但新就业者中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人数却比上一年增加了( )。

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答案】C。

解析:就选项中的四个年份而言,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减少的年份为1981、1982、1983年,而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人数比上一年增加的年份为1983、1984年,则满足题意的就是1983年,应选择C。

3.从1979年到1982年,哪一类人的就业人数增减变化与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A.城镇劳动力B.农村劳动力C.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D.其他人【答案】C。

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10月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课程代码:114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实证分析方法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A)A、“是什么”的问题B、“为什么”的问题C、“怎么样”的问题D、“干什么”的问题2、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C)A、自然资源的配置B、资本的配置C、劳动力的配置D、技术的配置3、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其中包括(C)A、劳动力市场调节制度B、生产资料公有制制度C、统包统配制度D、户籍制度4、劳动力流动也叫(B)A、劳动力变迁B、经济活动人口的迁移C、地域性流动D、行业性流动5、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C)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B、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尽C、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D、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6、决定劳动力资源规模的因素是(B)A、人口的质量B、人口的数量和结构C、人口的素质D、人口的分布7、从劳动力派生需求的性质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自然属性来看,原则上决定农业劳动力规模的因素是(A)A、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结构B、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质量C、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类型D、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品种8、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D)A、工业化进程B、社会因素C、农业政策D、工资及收入水平9、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B)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率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率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率D、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比率10、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C)A、行业垄断特点B、从业人员的素质C、投资政策D、劳动力工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宏观劳动力配置

宏观劳动力配置

宏观劳动力配置总分:91一、单选题(共11题,共11分)1、寻求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最优化状态,这是进行研究的最终结果,达不到最优,意味着资源的浪费,这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1分)A:最优化B:定量性C:整体性D:综合性2、关于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是()(1分)A:人的劳动能力B:体力和智力的总和C:劳动者D:智力3、决定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的是()(1分)A:人类的消费次序B:劳动分工顺序C:劳动力资源的总量D:劳动力资源的结构4、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下列属于“农民工”品质特征的是()(1分)A:农村劳动力一般从事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低技术或无技术的简单劳动B: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随劳动及分配过程的结束而持续C:农村劳动力对于失去在城市经济部门的工作机会表现出更弱的适应与承受能力D:农村劳动力劳动收入随劳动总量及劳动强度的增加而递减5、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是()(1分)A: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B: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扩大C: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D: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缩小和自给农业部门的缩小6、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核心是()(1分)A:产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B:地区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C:行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D:部门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7、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1958 -1978年大体是()(1分)A: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B: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C:劳动力市场配置逐步得到发展D:劳动力三结合就业配置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是()(1分)A:市场供求B:价格信号C:劳动力市场信息D:物价水平9、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1分)A:工业化进程B:社会因素C:农业政策D:工资及其收入水平10、影响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1分)A:社会总人口规模B:农业劳动生产率C:农业政策D:农产品贸易11、下列有关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不正确的是()(1分)A: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基础B:向非农产业转移C:离土离乡D:逐渐回流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2、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宏观”应理解为()(2分)A:产业层面B:行业层面C:职业层面D:社会层面E:地区层面13、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相比,具有的特点包括()(2分)A:能动性B:创造性C: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D: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两重性E:时效性14、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2分) A:劳动手段B:能源C:劳动对象D:生产工艺E:生产力布局15、产权结构的基本特点包括()(2分)A:排他性B:收益性C:强制性D:可转让性E:社会性16、我国农村劳动力变动的特点有()(2分)A: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B: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C:农业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D:离土离乡E: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17、下列不属于决定就业增长因素的是()(2分)A: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变化B:就业吸纳弹性系数C:自愿失业的劳动力数量D:经济增长率E:产业结构转型三、文字题(共13题,共68分)18、名词解释:劳动力资源。

宏观劳动力配置考试试题

宏观劳动力配置考试试题

宏观劳动力配置总分:96一、单选题(共18 题,共18分)1、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是()(1 分)A:合理地配置资本B:提高技术C: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D:制度改进2、用于分析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的流向问题时采用的比较科学的方法是()(1分)A:规范分析方法B:实证分析方法C:系统科学方法论D:归纳分析放3、劳动力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是()(1 分)A:人的劳动能力B:劳动者C:社会劳动力D:智力4、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是()(1 分)A:劳动时间B:生产的产品数量C:劳动生产率D:劳动技能5、1952 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工资改革,废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资制度,统一作为工资的计算单位的是()(1 分)A:工资“级”B:工资“元”C:工资“角”D:工资“分”6、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的主要形式是()(1 分)A: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B:向城镇的易地转移C:向其他农村地区的易地转移D:向海外就业移民7、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核心是()(1 分)A: 部门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8、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供给主要取决于人口的( ) (1 分 )A:规模和年龄结构 B:出生率 C:死亡率 D:出生率和死亡率9、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界限为流动的净收益现值( ) (1 分)A:小于零 B:等于零 C:不小于零 D:不确定10、我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一直到改革开始,根据户籍管理规定,一个人出生后,户籍登 记的依据是( ) (1 分 )A:其母亲的户籍所在地 B:其父亲的户籍所在地 C:居住地 D:祖籍地11、造成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 (1 分 )A:户籍制度B: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C:人力资本的结构 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12、下列属于反映就业结构数量指标的是( ) (1 分 )A:就业人员的企业分布 B: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 C:就业人员的技能结构 D:就业人员的职称结构13、下列哪个部门是国民经济的第一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 分 )A:农业部门 B:工业部门 C:商业部门 D:金融部门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B:产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力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C:行业之间生产力不同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D:地区之间生产力不同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将会完全被工业部门吸纳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 剩余劳动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工业部门投资的增加, 剩余劳动力14、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化进程 B:工资及收入水平 C:社会因素 D:农业政策1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 ) (1 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成本的比例16、被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称之为第三产业的新支柱的是( )(1 分 )A:商业 B:金融业 C:旅游业 D:信息和咨询业17、根据 1985 年我国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邮电通信业和商业饮食业 属于第三产业的( ) (1 分)A:流通部门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C: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D: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18、我国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 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 0.8 的部门为( ) (1分 )A:交通运输业 B:综合技术服务业 C:批发零售贸易业 D:金融保险业二、多选题(共 5 题,共 10 分)19、总体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改革了传统的就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在 扩大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2 分 )A:改变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B: 结合所有制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营经济, 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在这些产业 中就业 C: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外资企业,扩大就业 D: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 E: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力量配置劳动力资源资体制、双轨运行的问题,具体特征有( ) (2 分)A:政府直接管理企业工资分配的体制特征仍然存在 B: 由于存在外部劳动力进入的“制度壁垒”,国有经济部门的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水平 (包括) (1 分)20、工资收入是调节劳动力优化配置的核心因素, 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双重工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各种福利补助)明显低于由市场所决定的均衡工资水平C:企业内部的工资差别过小D:企业内部的工资差别过大E: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21、下列有关城乡劳动力资源结构,说法正确的有()(2 分)A:从总体趋势上看,城镇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呈上升的趋势B:从总体趋势上看,城镇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呈下降的趋势C:乡村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总体来看呈下降的趋势,但乡村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仍是庞大的D:乡村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总体来看呈上升的趋势E:乡村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总体来看呈下降的趋势22、决定和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具体包括()(2 分)A:工资B: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C:价格D: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E:利率23、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数量变化的特点有()(2 分)A:工业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就业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B: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C:工业就业增长贡献率波动较大D:在各次产业中,工业是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行业之一E: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下降三、文字题(共13 题,共68 分)24、名词解释:系统。

广东省2016年7月自学考试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

广东省2016年7月自学考试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

广东省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试题课程代码:114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

1.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分析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配置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的原则是()A.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分配公平B.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C.工资水平不断提高D.充分就业2.下列不属于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范围的是()A.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如何进行合理配置B.研究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流动的内在变化规律C.影响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因素D.研究企业内部各岗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3.在使用价值生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低,所需劳动力数量()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确定4.决定劳动力交易的基础和前提是()A.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B.劳动力资源的充足供给C.在劳动力市场上如何安排劳动力的投资收益权D.明晰的产权5.针对当时的就业形势,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B.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C.计划配置D.“三结合”的就业方针6.1979年以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A.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始在公社内部进行配置B.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始在家庭内部进行配置C.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始在乡镇内部进行配置D.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始在全国进行配置7.明确了劳动关系和各个主体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保证了企业自主用工、个自主择业的权利,使劳动力市场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的法律或法规是()A.《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B.《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法规D.《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规定》8.乔根森认为,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A.城乡间工作环境B.城乡间生活水平C.城乡间工资率D.消费结构的变化9.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的劳动力转移模型认为,从农业经济到二元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必要前提条件是()A.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B.降低工业劳动生产率C.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D.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10.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1958年-1978年大体是()A.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B.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C.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D.劳动力“三结合”就业配置11.按照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划分方法,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活动属于()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12.引起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前提是()A.技术的发展水平B.劳动的性质C.劳动资料的个人所有D.社会分工13.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工具是()A.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C.价格-工资信号D.政府政策14.对社会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间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农业劳动生产率B.社会总人口规模C.农业政策D.农产品贸易15.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的指()A.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B.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C.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变化D.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变化16.根据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法,土木建筑业和供电业属于()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17.根据1985年我国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A.流通部门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C.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D.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18.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A.行业垄断特点B.从业人员的素质C.劳动力工资D.投资政策19.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是()A.生产资料个人所有B.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C.劳动力的个人所有D.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20.现阶段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是()A.小城镇B.向大城市转移C.发展高科技D.跨国劳务输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元月政治试题及答案广东

元月政治试题及答案广东

元月政治试题及答案广东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提出了哪些新的经济发展策略?A.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B. 推动科技创新C. 加强环境保护D.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答案:D2. 元月期间,广东省在教育领域有哪些重大改革?A.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B. 增加教师培训C. 扩大学前教育覆盖D. 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答案:A3.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A. 加强疫苗接种B.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C. 建立健康教育平台D. 增加医疗资源投入答案:B4. 元月期间,广东省政府如何加强环境保护?A. 实施严格的环境法规B. 推广绿色出行C. 减少工业污染D.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答案:C5.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文化领域有哪些新举措?A. 增加文化活动资金B. 建立新的文化中心C.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D.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答案:B6. 元月期间,广东省政府如何提高公共安全?A. 加强警察巡逻B. 提升监控系统C. 增加公共安全教育D. 强化应急响应机制答案:D7.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农业方面有哪些新政策?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C. 增加农业补贴D.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答案:B8. 元月期间,广东省政府如何促进就业?A. 提供就业培训B. 增加就业岗位C. 提供创业支持D. 建立就业服务平台答案:C9.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交通领域有哪些新措施?A. 增加公共交通线路B. 提升道路安全C.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D. 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答案:C10. 元月期间,广东省政府如何推动科技创新?A. 增加科研资金B. 建立科技创新中心C. 鼓励企业研发D. 培养科技人才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以下哪些领域推出了新政策?A. 经济发展B. 教育改革C. 环境保护D. 公共卫生答案:ABCD2. 元月期间,广东省政府在以下哪些方面加强了公共安全?A. 警察巡逻B. 监控系统C. 安全教育D. 应急响应答案:ABCD3.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以下哪些方面促进了就业?A. 就业培训B. 创业支持C. 就业岗位D. 就业服务答案:ABCD4. 元月期间,广东省政府在以下哪些方面推动了科技创新?A. 科研资金B. 创新中心C. 企业研发D. 科技人才答案:ABCD5. 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以下哪些方面加强了环境保护?A. 环境法规B. 绿色出行C. 工业污染D. 环保教育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2024年元月广东省政府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
(课程代号08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力量的是()
A.土地生产要素 B.资本生产要素 C.技术生产要素 D.劳动力生产要素
2.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从事( )
A.生产资料的生产 B.生活资料的生产 C.物质资料的生产 D.劳动力的生产
3.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新招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在( )
A.1978年 B.1980年 C.1986年 D.1990年
4.中国的客观国情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走自己的路,即( )
A.就地转移的道路 B.易地转移的道路 C.产业转移的道路 D.就地转移与易地转移相结合的道路
5.以市场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
A.通过价格机制引导劳动力资源的流向 B.通过法律机制引导劳动力资源的流向
C.通过行政机制引导劳动力资源的流向 D.通过制度机制引导劳动力资源的流向
6.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农村还是城镇,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上划分,改革开放以后大体是( )
A.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B.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C.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 D.劳动力三结合就业配置
7.下列不是工业结构变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
A.工业生产结构单一 B.工业产品结构重复性较大 C.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比重偏低D.工业技术水平低8.社会对农业发展的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内容,一是需要其所提供的农产品,二是需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而这两个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取决于()
A.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工业化进程 C.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 D.农业政策
9.产业结构转换的标准模式是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的顺序发展的,产业结构是对应人的消费需求顺序自然转换的结果。

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跨越性,即国家利用计划经济的各种手段优先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现代服务业
10.从198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
B.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到20%左右,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
C.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高,但增长最快
D.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绝对量下降较快,但是相对量下降较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具体来看,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
A、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 B.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C.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社会规律
D.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发展规律
E.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产业结构优化规律
12.对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即()
A.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B.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关系处理能力
C.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D.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
E.是指劳动适龄人口
13.国有部门企业表现出与其体制的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职工群体的共同品质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A.职工工作岗位相对长期固定但专业技能差
B.职工工资水平低且刚性化
C.职工对计划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表现为对市场风险厌恶的累积过程
D.对失去城市部门工作有着充足的心理预期
E.与非国有部门企业职工相比,竞争能力更强
14.通常根据流动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劳动力的流动方式分为()
A.混合决策流动 B.地区间的流动 C.自由流动 D.计划流动 E.行业间流动
15.劳动力个人流动的微观收益主要有( )
A.直接收益 B.间接收益 C.机会收益 D.心理收益 E.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
16.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配置采取的是“统包统配”的方式,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制度的基础是()
A.户籍制度 B.企业用工制度 C.企业工资制度 D.就业制度 E.区域劳动配置制度
17.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问题主要包括()
A.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B.工业生产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D.行业协调管理不力、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E.制度创新没有充分发挥对劳动力合理配置的作用
18.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的重要意义包括()
A.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B.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C.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缩小收人差距 D.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E.有利于城市化建设
19.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就业的主渠道有()
A.合资工业 B.私营工业 C.集体工业 D.国有工业 E.外资工业
20.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有()
A.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生产力的极大增长 C.生产与消费服务的社会化
D.人民收人水平的提高 E.市场化程度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就业采取了家庭经济就业、自我创业、三种就业方式。

22.确切地说,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是由提出的。

23.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

24.第三产业兴起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地越来越大,
另一个是。

25、从1952年到1977年,在当时特定的外部经济条件之下,形成了计划经济时期吸收农业剩余的“三套马车”,
即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实证分析方法
27、资源配置
28、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成本
29、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动规律
3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我国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

32、简述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特征。

33、简述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配置特点。

34、简述工业劳动力配置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35、简述改革开放前(1952-1977年)我国劳动力配置机构变化主要呈现的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37、结合实际试述我国的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