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黄河石(2)
![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黄河石(2)](https://img.taocdn.com/s3/m/1fee8a7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2.png)
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黄河石(2)教学目标1.认识黄河石的形态、特点和由来;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3.培养幼儿爱好自然、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4.学会使用语言表达对黄河石的感悟和了解。
教学重点1.认识黄河石的形态、特点和由来;2.观察、分析黄河石的形态特点;3.培养幼儿爱好自然、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2.学会使用语言表达对黄河石的感悟和了解。
教学准备1.黄河石模型;2.黄河石图片;3.文字材料:《黄河石的故事》。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与幼儿谈论上次课学习的黄河石;2.引出今天课程的主题:继续认识家乡的黄河石。
学习(20分钟)1.回顾黄河石的来源,启发幼儿猜测黄河石的形态和特点;2.幼儿认真观察黄河石模型和图片,讲述自己认为黄河石的特点、形态和颜色等;3.教师指导幼儿分析黄河石的形态和特点,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4.回忆故事《黄河石的故事》,让幼儿更深入了解黄河石。
讨论(10分钟)1.听幼儿分享自己对黄河石的认识和想法;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喜欢黄河石的原因,或是与黄河石相关的有趣的经历;3.询问幼儿是否在家中或周围看到过黄河石,鼓励幼儿在课后与家人一起了解黄河石。
拓展(15分钟)1.观察其他宝石石头,让幼儿发现宝石的颜色、形状、光泽等特点;2.学习简单的珠宝制作手法,鼓励幼儿制作自己的小黄河石风格的珠宝;3.继续学习有关黄河的传统文化,引导幼儿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教学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课程,巩固幼儿对黄河石的认识;2.感谢幼儿的参与和分享,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3.激励幼儿创意和思考,鼓励应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黄河石的故事》。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ec371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自然奇观》中的“石头”。
详细内容包括:石头的分类、特点、形成过程,以及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石头的分类、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石头样品、图片、视频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石头,让幼儿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激发幼儿对石头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石头样品、图片和视频,讲解石头的分类、特点、形成过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石头,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分析,共同揭示谜底。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观察石头样品,填写相关信息。
5.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成果,讨论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2. 石头的特点:硬度、颜色、形状3. 石头的形成过程:沉积、凝固、变质4. 石头的应用:建筑材料、工艺品、生活用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或户外的一种石头,描述其特点和应用。
2.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的石头是花岗岩,它是一种火成岩,硬度很大,颜色为灰色,形状不规则。
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地面铺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新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对石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石头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家乡的黄河大班科学教案
![家乡的黄河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b97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b.png)
家乡的黄河大班科学教案家乡的黄河是一座伟大的河流,孕育了无数岁月的文明和历史。
对于我们家乡的学生来说,了解黄河的科学知识和探索其中的奥秘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黄河,我设计了一套名为“黄河大班”的科学教案。
第一节课:黄河的起源与流域1. 引入:通过图片和地图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位置和流经的地区。
2. 黄河的起源: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介绍黄河的起源,包括祁连山的冰川,以及和其它河流的汇合。
3. 黄河的流域:引导学生观察流域的地貌特征,了解黄河流域的土壤、植被和气候等。
4. 沉积物和泥沙:讲解黄河携带的大量沉积物和泥沙,引导学生思考其对流域环境和农业的影响。
第二节课:黄河的水文特征1. 引入:通过展示黄河的水文特征图表,引发学生对黄河水文变化的兴趣。
2. 水文变化:讲解黄河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的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对比黄河与其它河流的差异。
3. 洪水和干旱:讲解防洪和灌溉在黄河流域的重要性,以及对当地农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4. 水资源管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黄河的水资源,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
第三节课:黄河的文化意义1. 引入:通过黄河流域的名人事迹、文化遗产等内容,激发学生对黄河文化的兴趣。
2. 《黄河大合唱》:通过播放录音和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黄河大合唱》中蕴含的豪情壮丽和民族团结精神。
3. 黄河文化的遗产:介绍黄河文化的代表性遗产,如中华文明发祥地、龙门石窟、壶口瀑布等,让学生了解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
4. 黄河流域的民俗和习俗:引导学生探索黄河流域的民俗和习俗,了解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惯。
通过这套科学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黄河的起源、流域特征、水文变化以及文化意义。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进一步加深对黄河科学知识的理解。
课后辅导活动:1. 黄河模型制作:鼓励学生使用废旧材料制作黄河流域的模型,梳理自己对黄河流域环境的认识。
2. 黄河故事分享:鼓励学生收集和分享与黄河相关的故事,展示黄河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家乡的黄河石教案
![家乡的黄河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bea11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4.png)
家乡的黄河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石的来源、特点和价值,提高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石的来源和形成2. 黄河石的特点和种类3. 黄河石的价值和作用4. 家乡的黄河石传说和故事5. 保护黄河石和生态环境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河石的来源、特点、价值以及保护意义。
2. 难点:黄河石的形成过程和家乡黄河石传说故事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黄河石的来源、特点、价值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家乡黄河石传说和故事。
3. 小组讨论法:探讨保护黄河石和生态环境的方法。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黄河石产地,增强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黄河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黄河石的来源、特点、价值等知识。
3. 分享:讲述家乡黄河石传说和故事,让学生感受黄河石的文化内涵。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保护黄河石和生态环境的方法。
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黄河石产地,加深对黄河石的认识。
6. 总结:强调保护黄河石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河石的来源、特点、价值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黄河石传说和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参与讨论、实地考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资源1. 黄河石的图片和实物标本。
2. 家乡黄河石传说和故事的资料。
3. 保护黄河石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文献。
4. 实地考察黄河石产地的交通和安全措施。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黄河石的来源、特点、价值。
2. 第二课时:讲述家乡黄河石传说和故事。
3. 第三课时:讨论保护黄河石和生态环境的方法。
4. 第四课时:组织实地考察黄河石产地。
5. 第五课时:总结保护黄河石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黄河石的图片和实物标本质量,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大班主题活动精品教案石头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精品教案石头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641a4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f.png)
大班主题活动精品教案石头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石头”章节,详细内容涉及石头的形成、种类、用途以及与石头相关的艺术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石头的形成和种类,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和种类辨析。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用途,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石头样品、图片、视频、教学PPT、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石头样品,引导幼儿观察、触摸,激发他们对石头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石头的形成:通过PPT展示石头形成的动画,让幼儿了解石头是由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现象形成的。
(2)石头的种类:展示不同种类的石头,让幼儿观察并分辨它们的特征。
(3)石头的用途:讲解石头在建筑、工艺品、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随堂练习(1)观察石头样品,说出它们的特征。
(2)小组讨论: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4. 艺术创作以石头为主题,让幼儿发挥想象,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一幅石头画。
(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思路。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形成2. 石头的种类3. 石头的用途4. 石头画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寻找身边的石头,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一块黄色的石头,表面光滑,形状像一个小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石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石头时的安全事项,避免发生意外。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石头,开展石头画创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7e2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4.png)
1. 了解黄河石的来源、特点和种类,知道黄河石是大自然的杰作。
2. 通过观察、触摸、敲打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激发幼儿对家乡黄河石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黄河石样品若干,各类工具(如锤子、刷子、放大镜等)。
2. 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3. 音乐、故事相关素材。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黄河石样品,引导幼儿说出黄河石的特点和名称。
2. 探究: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运用工具观察黄河石的纹理、颜色等特征,记录观察结果。
3. 创作:鼓励幼儿利用绘画材料创作黄河石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家庭版黄河石画。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公共区域,营造浓郁的家乡氛围。
3. 主题延伸:开展“保护黄河石”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评价幼儿对黄河石特点的理解和运用绘画材料的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1. 加深幼儿对黄河石纹理、颜色和形状的认识。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爱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七、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纹理、颜色和形状的黄河石样品。
2. 提供各类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马克笔等。
3. 准备干净的画纸和调色板。
4. 准备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如关于黄河石的传说或故事。
八、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纹理、颜色和形状的黄河石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探究:让幼儿动手触摸黄河石,观察其纹理和颜色,尝试描述它们。
3. 创作: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在画纸上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黄河石。
4. 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作品的创作灵感。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f03dc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2.png)
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黄河石的来源、特点和形状。
2.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幼儿对黄河石的兴趣。
3.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主题活动准备1. 教具:黄河石图片、视频、实物等。
2. 材料:黄河石、画纸、彩笔、水粉等。
3.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充足。
三、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黄河石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引发幼儿兴趣。
问题:你们见过这样的石头吗?它是什么来的?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黄河石的来源和特点: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讲解黄河石的来源、形成过程和特点。
3. 观察黄河石:教师分发黄河石,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形状、纹理等特征,并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
4. 创作黄河石画:教师引导幼儿在画纸上创作黄河石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彩笔、水粉等材料描绘黄河石的美丽。
5. 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主题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活动乐趣,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
3. 后续活动:开展“保护黄河石”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兴趣和表现。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的分享情况和家长的态度。
3. 作品评价:分析幼儿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六、主题活动六:黄河石的传说与故事1. 活动目标:了解关于黄河石的传说和故事。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想象力。
增强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2. 活动准备:教具:图片、图书、视频等。
材料:画纸、彩笔、水粉等。
3. 活动过程:导入:教师展示黄河石图片,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到的黄河石知识。
讲解:教师通过图书、视频等教具,讲述关于黄河石的传说和故事。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创作黄河石画作。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七、主题活动七:黄河石的手工制作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黄河石
![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黄河石](https://img.taocdn.com/s3/m/f6b645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1.png)
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黄河石教学目标1.认知家乡的地理特征,了解黄河的重要性和影响。
2.理解石头的来源、特点和用途。
3.提升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感性认知能力。
4.培养社交意识和团队意识,学会合作和分享。
教学准备1.黄河石样本数块。
2.黄河石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3.适合幼儿阅读的地理故事书或绘本。
4.幼儿园地理图册和模型。
5.教学鲜花、易洗涂料、画笔、彩纸、剪刀和胶水。
教学流程导入环节1.介绍本次主题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展示几块家乡的黄河石,并同学们一起观察、摸索和想象,引导幼儿逐渐了解黄河石的来源、形状、纹路和功能。
拓展活动活动一:探索黄河的重要性和影响1.看地理故事书或绘本,了解黄河的发源地、行程、流域面积和对人类的意义。
2.展示地理图册和模型,帮助幼儿形象化理解地理概念和特征。
3.讨论黄河的水资源、风俗民情、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等话题,引导幼儿直观、深入地认识家乡的黄河。
活动二:发现黄河石的特点和用途1.向幼儿介绍黄河石的特性和分类,引导幼儿用手触摸和眼睛观察。
2.让幼儿自由地拿起黄河石,发现它的纹理和颜色变化,用语言或图画表达感受和认识。
3.让幼儿自由创作,用黄河石或黄河石图案,画出自己的家乡、人物或故事。
活动三:展示和分享成果1.让幼儿在一块大型海报上,合作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和表达的认识。
2.引导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扬。
3.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验,体会合作和分享的快乐和重要性。
结束语1.感谢幼儿们的参与和付出,引导幼儿体会学习和成长的喜悦。
2.小结本次主题教学的重点和亮点,引导幼儿延续学习热情和兴趣。
3.提醒幼儿们把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带回家,和家人分享和展示。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提问和引导式思考,引导幼儿自主、深入地探索黄河。
2.注意活动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交流环境。
3.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注重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和自尊心。
幼儿园黄河文化教研活动(3篇)
![幼儿园黄河文化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4e6fa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2.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为了让幼儿从小了解和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我们特此开展幼儿园黄河文化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黄河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流域特点、历史文化等。
2.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学会珍惜和保护黄河。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及户外活动区五、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由园长致辞,介绍活动背景、目标和意义,激发幼儿和教师的参与热情。
2. 黄河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幼儿和教师讲解黄河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流域特点、历史文化等。
3. 黄河文化手工制作组织幼儿进行黄河文化手工制作,如制作黄河石、黄河泥塑、黄河画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4. 黄河故事会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黄河故事,如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等,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5. 黄河歌曲演唱组织幼儿演唱黄河歌曲,如《黄河颂》、《黄河大合唱》等,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黄河文化的磅礴气势。
6. 黄河知识竞赛开展黄河知识竞赛,让幼儿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对黄河文化的认识。
7. 黄河环保宣传组织幼儿进行黄河环保宣传活动,让幼儿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学会珍惜和保护黄河。
8. 活动总结由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幼儿和教师的优秀表现,并对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出建议。
七、活动准备1. 准备黄河知识讲座的PPT、黄河文化手工制作材料、黄河故事书籍、黄河歌曲CD等。
2. 准备活动场地,布置黄河文化氛围。
3. 安排好活动时间和人员分工。
八、活动预期效果1. 幼儿对黄河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黄河文化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家乡的黄河石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家乡的黄河石](https://img.taocdn.com/s3/m/033e327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a.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家乡的黄河石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石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提高幼儿表现和创造能力。
3.锻炼幼儿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黄河石模型,提高幼儿的手工技能。
4.通过音乐、舞蹈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黄河的水文地理和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黄河石的特点和价值;2.黄河文化;3.黄河的水文地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黄河石的特点和价值;2.黄河的水文地理。
四、教学方法1.课前设计: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石的特点和价值。
2.教学方法:讲解、互动、游戏、手工制作、舞蹈、歌曲演唱等。
3.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全组讨论、分组展示等。
五、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1.活动一:创设情境,让幼儿感受黄河的气息(小组活动)–让幼儿带来并分享家乡的黄河水或泥沙。
–让幼儿分组介绍并比较家乡的黄河与其他地方的黄河性质有何不同。
2.活动二:播放相关教育视频(观看视频)–介绍黄河的历史与文化,黄河石的价值和用途。
3.活动三:绘制黄河石(课堂活动)–让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或画贴纸、填充石头图案,表现出黄河石的特点。
第二课时1.活动一:了解黄河的水文地理(小组活动)–让幼儿用类似地理图的方式,组成家乡的黄河水文地理图。
2.活动二:“黄河的宝石”手工制作(课堂活动)–让幼儿模仿黄河石的样子和颜色,用土或黏土制作小型模型石头,并赋予它们相关文化内涵。
3.活动三:扮演小黄河(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黄河,学习水文地理知识,用舞蹈、表演等形式展示。
六、教学评价1.活动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表现;2.观察评价:对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评估;3.作品评价:对幼儿手工作品的评估;4.综合评价:对幼儿学习效果的整体评估。
七、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幼儿思维特点和实际需要;2.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效、多样化;3.教学流程是否有序、连贯,是否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征;4.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大班音乐活动 《有趣的黄河石》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 《有趣的黄河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59be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8.png)
有趣的黄河石大班音乐活动一、活动目标1、通过搜索各种石头及辅助物品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乐趣。
2、运用不同方法感受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
3、鼓励幼儿自主的选择石头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掌握三种节奏型,培养幼儿对节奏的爱好。
二、活动准备各种石头(大、中、小)、饮料瓶、铁棍。
音乐《啤酒桶波尔卡》ABC三段及完整音乐。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你们平时玩过石头吗?是怎么玩的?今天,莫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石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基本部分1、带领幼儿观赏“石头王国”(播放音乐),并提问:(1)小朋友在石头王国里看到了什么样的石头?(2)今天,我们要用这些石头和废旧物品做成有趣的打击乐器,你们知道什么是乐器呢?(乐器就是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物体,它是帮助我们打节奏和伴奏用的)2、引导幼儿探索三种石头借助辅助材料发出的声音,并掌握节奏型,感受音乐,尝试为音乐伴奏(1)大石头:提问:小朋友看着上有什么呀?(大石头、铁棍)怎样可以让它们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幼儿讨论并尝试。
出示节奏型1,引导幼儿掌握,并熟悉A段音乐进行石头打击乐器演奏。
(2)中石头:提问:既然打石头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试试小石头怎样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出示节奏型2,引导幼儿掌握,并熟悉B段音乐进行石头打击乐器演奏。
(3)小石头:提问:怎样可以让这些小石头发出好听的声音呢?(4)出示饮料瓶,幼儿制作。
(5)出示节奏型3,引导幼儿掌握,并熟悉C段音乐进行石头打击乐器演奏。
3、引导幼儿巩固三种石头打击乐器的玩法及节奏,再次熟悉音乐4、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制石头打击乐器,与小伙伴们一起合作进行演奏(1-2遍)。
(三)结束部分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乐器去外面进行表演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https://img.taocdn.com/s3/m/12dcd83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b.png)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第一章:认识石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种类。
2. 培养幼儿对石头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石头的外观特征。
2. 石头的种类和用途。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石头,引导幼儿描述石头的特点。
2. 让幼儿触摸和敲打石头,感受石头的硬度和质感。
3. 带领幼儿探讨石头的用途,如建筑、道路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石头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对石头特点和用途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石头绘画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2. 提高幼儿的手工技巧和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利用石头进行绘画创作。
2.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三、教学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形状和纹理,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2. 分组进行石头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3. 教师示范绘画技巧,指导幼儿进行创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热情。
2. 评估幼儿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能力。
第三章:石头故事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故事创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石头背景下的故事创作。
2. 学习简单的讲故事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石头的来历和故事情节。
2. 鼓励幼儿进行石头故事创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分享,提高幼儿的表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创作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述能力。
第四章:石头手工制作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利用石头进行手工制作。
2. 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和设计理念。
家乡的黄河石教案
![家乡的黄河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0bd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e.png)
家乡的黄河石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黄河石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石的定义、特点和分布情况,引发学生对黄河石的好奇心。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引入、小组讨论。
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些黄河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黄河石的外观特点。
1.4.2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黄河石的传说或故事,引发学生对黄河石的兴趣。
1.4.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黄河石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黄河石的起源与形成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黄河石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尊重。
2.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石的起源、形成过程和地质特点。
2.3 教学方法:视频播放、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2.4 教学步骤:2.4.1 视频播放:播放一段关于黄河石起源和形成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石的形成过程。
2.4.2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黄河石的样本,让学生观察黄河石的地质特点。
2.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河石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三章:黄河石的种类与特征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黄河石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黄河石,如化石石、图案石、水晶石等,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3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小组分类。
3.4 教学步骤:3.4.1 实物展示: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黄河石实物,让学生观察和触摸。
3.4.2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黄河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征。
3.4.3 小组分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黄河石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分享各自的分类结果。
第四章:黄河石的采集与保护4.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黄河石的采集方法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石的采集方法、保护措施和注意事项。
家乡的黄河石
![家乡的黄河石](https://img.taocdn.com/s3/m/cbdbe2feba0d4a7302763a38.png)
家乡的黄河石
我是一位生长在黄河边农村孩子,对黄河再也熟悉不过了,家乡地处黄河中游,很多时候黄河水是清澈的,每年夏天在爸爸的带领下到黄河边检石头,对所选的石头进行清洗,再用细砂纸对一些花纹不够明显的地方进行打磨。
爸爸还用凿子把石头上影响效果的边角进行修整,最后,给石头轻轻涂上一层石蜡。
所以黄河石也就成了爸爸的收藏品。
家中也堆满了各式各样石头,有时候我带我的小伙伴到家中来欣赏,看到他们好奇地围上去欣赏,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瞧,一条龙。
”“不,是云彩。
”“像雪花。
”“像老爷爷……”一下子爱不释手,我感到很自豪。
有时候我也在琢磨黄河石是怎样形成的呢?于是我查阅了好多资料,才知道许多年以前,黄河中上游地壳发生运动,岩浆在高温的作用下,与大自然中的水和空气等有机物、无机物发生作用,形成岩石,历经千万年风吹日晒变成了石头。
由于发生作用的程度不同,石头的形状、颜色、花纹也就不同。
在千万年的岁月里,黄河两岸的大量石块,被黄河水卷带入黄河里,在河底被长年剥蚀、冲刷、洗磨,造就了千姿百态的黄河石。
我赞叹黄河石的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我要向它学习这种精神!。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9ac74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1.png)
2024年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石头”主题活动。
主要涉及第三章“自然与科学”部分的第二节“石头的故事”,详细内容包含石头的形成、种类、用途以及与石头的相关游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石头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不同种类石头的识别。
教学重点:石头特征的认识,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石头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石头样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石头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石头,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石头。
2. 例题讲解(1)石头的形成过程:通过PPT展示石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石头的来源。
(2)不同种类的石头:展示各种石头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它们的特征。
(3)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讲解石头在建筑、工艺品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石头的价值。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石头样本,描述其特征,并在画纸上绘制出来。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形成过程2. 不同种类的石头3. 石头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石头,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关于石头的观察记录,包括石头的外观、质地、用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石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石头的细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寻找不同种类的石头,开展石头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石头的形成过程的讲解;2. 不同种类石头的识别和特征描述;3. 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石头特征的能力培养;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拓展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https://img.taocdn.com/s3/m/e95903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c.png)
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石头的特点,知道石头的多种用途。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三、主题活动内容:1. 石头知识介绍:石头的定义、种类及特点。
2. 石头用途探讨:石头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
3. 石头手工活动:制作石头饰品。
4. 石头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喜欢的石头。
5. 石头游戏:石头、剪刀、布。
四、主题活动准备:1. 实物准备:各种类型的石头、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五、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石头,引导幼儿观察、探讨石头的特点。
2. 石头知识学习:教师讲解石头的定义、种类及特点,帮助幼儿了解石头。
3. 石头用途探讨: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石头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如建筑、道路、装饰等。
4. 石头手工活动:教师指导幼儿制作石头饰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石头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石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6. 石头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
8. 作品展示:将幼儿制作的石头饰品和绘画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相互欣赏、学习。
9. 家园共育:教师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石头探索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六、主题活动六:石头的演变1. 活动目标:了解石头的历史演变过程,知道石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2. 活动内容:a. 石头的历史:从原始石头到现代石头的演变过程。
b. 石头与人类文明:石头在建筑、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3. 活动过程:a. 教师出示各种石头,引导幼儿观察、探讨石头的特点。
b. 教师讲解石头的历史演变过程,帮助幼儿了解石头的发展。
c.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石头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七、主题活动七:石头的分布与采集1. 活动目标:了解石头的分布规律,学习正确的石头采集方法。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efc8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5.png)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黄河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知道黄河石的文化价值。
2. 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地域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1. 黄河石样品:准备一些来自家乡的黄河石样品,供幼儿观察和触摸。
2. 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用于幼儿创作黄河石作品。
3. 背景音乐、故事课件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欣赏家乡的黄河石景观,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黄河石:教师展示黄河石样品,引导幼儿观察黄河石的外形、颜色、质地等特点,并分享黄河石的形成过程。
3. 讲述黄河石的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黄河石的传说或故事,引导幼儿感受黄河石的文化价值。
4. 创作黄河石作品: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画笔、彩泥等材料,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黄河石作品。
5. 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制作黄河石作品。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创作的黄河石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供全体幼儿欣赏。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美术区设置黄河石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在区域内进一步探索和创作。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发展。
2. 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创造力等。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活动方案。
六、活动步骤:1. 黄河石采集:教师带幼儿到户外黄河边,实地观察黄河石,了解黄河石的分布和特点。
2. 黄河石整理:教师指导幼儿将采集的黄河石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3. 黄河石分类: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黄河石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
4. 黄河石作品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利用分类后的黄河石,结合废旧材料,创作黄河石作品。
5. 作品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石头》教案与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石头》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6016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b.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石头》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主题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与发现》中的“自然奇观”章节,详细内容围绕“石头”展开。
主要涉及石头的种类、特点、用途以及与石头相关的趣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提高他们对自然物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石头的种类、特点及用途的认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石头的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石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石头,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发现石头的不同特点。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教师通过PPT、实物、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石头的种类、特点及用途。
期间设置问答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两种不同种类的石头,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石头进行观察,完成记录表。
5. 创意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泥、画笔等工具,以石头为原型进行创意绘画或制作。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石头的种类、特点、用途表格。
2. 相关图片、实物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石头,记录下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互动、创意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石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石头的认知仍存在困难,需要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寻石活动,引导他们发现更多有趣的石头现象。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幼儿对自然物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家乡的黄河石主题活动教案
生成背景
一天,扬扬小朋友从家里拿来一本印有黄河石的挂历,自豪地宣称挂历上的黄河石是爸爸的收藏品。
孩子们好奇地围上去欣赏,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瞧,一条龙。
”“不,是云彩。
”“像雪花。
”“像老爷爷……”同时,孩子们也提出了许多疑问:“为什么石头的花纹都不一样?”“这些漂亮的石头是从哪里找到
的?”“只有黄河里的石头才会这么漂亮吗?”孩子们对黄河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黄河石作为黄河流域所独有的地域文化而响誉中外,生活在黄河边的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去接触、了解黄河石。
然而,我们的孩子对此了解得却并不多。
于是,我们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生成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黄河石的主题活动。
活动总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黄河石是黄河流域独有的文化,体验黄河石文化的魅力。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对比、发现、总结等方法主动进行学习。
4.在欣赏、创作黄河石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作美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黄河石加工的过程,尝试加工黄河石。
2.体验进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邀请收藏爱好者张叔叔参加活动。
2.捡来的黄河石若干。
3.加工黄河石的工具(细砂纸、凿子、抹布、石蜡等)。
活动过程
1.神奇的黄河石
幼儿欣赏张叔叔的收藏品,激发起创作的欲望。
2.我的黄河石
(1)幼儿挑选出适宜于加工的石头。
(2)在张叔叔的带领下,对所选的石头进行清洗,再用细砂纸
对一些花纹不够明显的地方进行打磨。
张发栋先生还用凿子把石头
上影响效果的边角进行休整,最后,给石头轻轻涂上一层石蜡。
(3)幼儿为自己的作品安装底座,并为作品命名。
活动反思
孩子们所谓的作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其为“黄河石”,但“过程更重要”,孩子们从选料、动手操作到作品完成都极为认真,他们是怀着对家乡兰州满腔的热爱之情来制作这些黄河石的。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还亲身体会了寻找、加工黄河石的不易,这
更增添了他们对从事黄河奇石发现、研究工作者的尊敬之情。
活动
过程中,教师对幼儿创作的艺术性不作过高要求,不过多干涉,只
要幼儿喜欢,就尊重他们的.选择,让他们充分体验过程带来的感受。
主题系列活动反思
虽然“家乡的黄河石”的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孩子们仍在不时地回味着。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黄河石”俨然已成为家乡兰州的代
名词。
只要提起家乡,孩子们就会自然地谈论起黄河石;只要看到
石头,孩子们会马上拿起来端详研究;美术活动区里,加工黄河石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
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同样一个主题,由于教师的价值取向不同,幼儿的年龄层次、能力水平、生活环境的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的活动状态。
但是,无论怎样的活动状态,只要我们与幼儿一起探究、一起发现,就可以共同成长,共享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