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佛教供奉的对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佛教供奉的对象
https://
华严三圣
毗卢遮那佛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二)菩萨
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是能 够悟佛道、发愿普渡众生 的候补佛。
四大菩萨 大悲观世音 大智文殊 大德普贤 大愿地藏
文殊,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极具智慧,以大智闻名。其塑像多手持利剑, 骑在狮子身上。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一)佛
佛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 三身佛:
● 卢舍那佛
毗卢遮那佛
释迦牟尼
○ 三方佛:
● 药师佛
释迦牟尼
阿弥陀佛
○ 三世佛:
● 燃灯佛 (迦叶)
释迦牟尼
弥勒佛
三身佛
法身毗卢遮那佛 报身卢舍那佛 应身释迦牟尼佛
横三世佛
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竖三世佛
罗汉——自觉者
1.十六罗汉 2.十八罗天神
本是古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人物,佛教称之 为“天”,是护持佛法的天神。著名的护法天 神有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 等。
https://
1.四 大 天 王
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
○ 汉化韦驮为身穿甲胄的 少年武将形象,手持法 器金刚杵,或双手合十 将杵搁于肘间(表该寺 为十万丛林,接待寺), 或以杵拄地 (表该寺为 非接待寺)。通常置于 天王殿大肚弥勒像背后, 脸朝大雄宝殿。
3.二王尊
指伽蓝守护神密迹金刚和那 罗延天。以金刚力士像置于 山门殿空门内两侧,左尊开 口、执杵,右尊合口,提棒。 民间俗称哼哈二将。
菩
菩萨
坐骑
武器
道场
萨
中国四大宗教之佛教
导游基础第五单元中国四大宗教考纲解读1.中国宗教的概述及宗教政策。
2.佛教的创立、发展过程。
3.佛教在世界的传播路线和中国的主要派系。
4.佛教教义,经典,供奉对象。
5.汉语系佛教寺院的主要布局,佛教常用礼仪6.佛教名山。
知识点一:中国宗教的概述及宗教政策。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大致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裕固族,藏族。
信仰大乘佛教的数民族有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畲族、纳西族、彝族、羌族、满族、朝鲜族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少数民族有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等。
信阳东正教的少数民族有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对宗教的国家,宗教信仰具有民族性和实物性的特点。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是外来宗教,一经转入,便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宗教。
它们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一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宗教”一、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二、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是: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无神论和有神论的自由。
2、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国家保护一切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正常宗教活动。
3、各宗教一律平等,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4、我国实行政教分离原则。
5、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干涉。
知识点二:佛教的创立、发展过程。
知识点分析:一、佛教的产生。
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孔子时期)创立地点:古印度创立历史:佛教形成的佛祖四大圣迹:出生地蓝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伽。
二、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传承过程中发生分裂,分为改革派大众部佛教、传统派上座部佛教。
(公元前4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至公元一世纪大众部中产生大乘佛教,把上座部佛教称其为小乘佛教。
佛教寺院导游:佛寺中的供奉对象介绍
• 佛像:在游览寺院中常见的佛像有:( 1 )释迦牟尼佛。
亦称“世尊”、“如来”等,是佛教寺院的⼤雄宝殿必须供奉的佛像。
( 2 )过去七佛。
即毗婆⼫佛(胜观佛)、⼫弃佛(最上佛)、毗舍婆佛(⼀切有佛)、拘楼孙佛(成就美妙佛)、拘那舍佛(⾦寂佛)、迦叶佛(饮光佛)和释迦牟尼佛。
( 3 )三⽅佛(⼜名横三世佛)。
“三世”是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说前世、现世、来世或前⽣、今⽣和来⽣等。
横三世佛是指东⽅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极乐世界的阿弥托佛。
三尊塑像的排列⼀般是释迦牟尼佛居中,药师佛居其左侧,阿弥托佛居其右侧。
( 4 )三世佛(亦称竖三世佛),是代表过去(前世、前⽣)、现在(现世、现⽣)、未来(来世、来⽣)三种时间世界的佛。
即这三种佛在时间上是上下相连续的,故称为竖三世佛,即现在佛释迦牟尼,⼀般居中间,过去佛燃灯佛⼀般居左侧,未来佛弥勒佛⼀般居右侧。
( 5 )东⽅三圣。
药师佛、⽇光佛和⽉光佛合称“东⽅三圣”或“药师三尊”。
( 6 )西⽅三圣。
西⽅三圣指西⽅极乐世界德三位⼤圣⼈: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观⾳菩萨,右胁侍⼤势⾄菩萨。
西⽅三圣⼜称阿弥陀三尊。
阿弥陀是“⽆量”德意思,所以阿弥陀佛⼜叫“⽆量佛”。
( 7 )三⾝佛。
指释迦牟尼的三种佛⾝,即三种不同的像。
三⾝指的法⾝、报⾝和应⾝,⼜叫⾃性⾝、受⽤⾝、变化⾝。
“⾝”除了体貌外还有“聚积”的含义,即由觉悟合聚积功德⽽成就佛体。
法⾝佛是毗卢遮那佛,报⾝佛是卢舍那佛,应⾝佛是释迦牟尼佛,⼜称化⾝佛。
在佛殿⾥⼀般是法⾝佛居中,报⾝佛居左侧,应⾝佛居右侧。
( 7 )五⽅佛。
五⽅佛即中央毗卢遮那佛,即⼤⽇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积世界得阿佛,代表⼤圆镜智(⾦刚智);南⽅欢喜世界得宝⽣佛,代表平等性智(灌顶智);西⽅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莲花智);被⽅莲花世界得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密宗寺庙的⼤雄宝殿往往供奉这五位主尊佛。
第八章_宗教文化
(六)道教胜地
1.尊神 三清 、四御 、四方护卫神 。 2.俗神 雷公、电母、风伯、英雄神、文化神如关帝、 文昌、门神、灶神、城隍、土地和妈祖、药王、财神等。 3.神仙 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之分。八仙、天妃娘 娘 等。
八仙
(五)道教建筑及布局
道教建筑一般称观、庙、道院,有特殊地
位的道观称宫。道教建筑与仪式多吸取佛 教,但以墙壁、柱子、门窗等皆用红色为 特点。 布局亦与佛教相近,中轴线上主要殿堂依 次有:山门、灵宫殿、三清殿、玉皇殿、 三官殿等。
1.佛
大肚弥佛
千手观音
(五)佛寺的布局
中国佛寺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由数进四合院组成,中轴对称。中轴 线上主要建筑依次有:山门(或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 方丈堂、藏经阁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为佛寺的主要建筑。
汉传佛寺的平面布局
(六)佛教的教派和节日
1.佛教的教派
佛教产生于印度,发展于中国。子为藏置佛祖舍利和遗物而建。
山西应县木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二、道教
(一)道教的产生、传播及分布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古代的巫
术、神仙方术、阴阳五行术的基础上逐渐形 成的。一般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公 元142年),首创者为张道陵,发源地在四川 鹤鸣山。 称老子为教主,尊为神明,奉《道德经》为 主要经典,后逐步发展为天师道。到宋、金 对峙时期,分化为正一、全真两大派别。
第八章
宗教文化
第一节 宗教概述
一、宗教的概念
(一)宗教的定义
宗教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普遍的 历史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广义上讲,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存在 于特定阶段的普遍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 历史范畴,它是支配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宗教)
3、缘起和性空的两种境界的区别
如果在缘起的层面,由于一切现象都是因缘
而起,所以我们应该随缘,该提起时就提起, 该放下时就放下,即所谓“一切随缘”、 “缘来则聚,缘尽则散” 、但如果我们由缘 起意识到性空,我们就会认识到一切都是假 象,都是空,从而不再执著于现象中的一切, 既看破红尘。这样人就可以因果链条中解脱 出来,才能彻底摆脱因果轮回,从而彻底从 苦中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
生死轮回,最后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
界——“涅槃”作为宗教追求。
(四大,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
1、四谛说
2、八正道
3、缘起论
4、十二因缘 5、三法印
1、四谛说
释迦牟尼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 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佛教教义的 基本内容简单地说起来,可以用四个字 概括,即“苦集灭道”。就是说世间的 苦(苦谛)和苦的原因(集谛),说苦 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 佛教的经典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这四 圣谛。
中——变动不居——世界是假象、空 马克思主义: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一切事 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中——变化发展
2、性空论 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生)都是因缘 (条件)和合而成的,一旦这些条件变化或 不存在,该事物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一 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无自 性,都是空幻的。既然如此,人们对一切事 物(包括自身),就不应该刻意追求,苦苦 执着。既然对一切都无所追求执着,就一切 烦恼皆无。
总 结
苦是人生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所以人生有 苦这是很正确的,但是佛教的问题在于由此就认为 人生只有苦,本质就是苦,而没有快乐,这就是片 面化了。所以对待苦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人对 生命的态度,在快乐面前基本是相似的,但在痛苦 面前,千差万别。有些人消沉逃避,有些人坦然面 对,有些人无动于衷,有些人苦中求乐…… 我并不主张每一个人都用相同的态度与方法去面对 人生的痛苦,每个人的先天所赋和后天所习都是有 区别的,但至少应该对自身的生命价值有一种基本 的肯定,对生命与生活有一种较为积极的取向。
中国的佛教
韦驮一般有两种姿势;一是双手合十, 横杵于腕上,直挺站立,意寓为十 方丛林,是接待寺,欢迎来客。 二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该 寺为非接待寺。 关羽为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
五、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 动和节日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主要有和尚、 僧人、法师、住持、居士等。 居士,指受过“三皈依”和“五戒”, 是在家佛教徒 (二)佛教常用礼仪 合十,又称合掌,即左右合掌, 表示由衷的敬意,它是佛教徒最为 普通常用的礼节。 顶礼,即五体投地,为佛教徒 拜佛最尊敬的礼节。
3、三世佛又称竖三佛,是指依三者 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 为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 或“阿弥陀三尊”。 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尊佛, 即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 世燃灯佛、右尊未来世弥勒佛。
佛教认为,世界有周期性的轮回生灭, 每经过128亿年就要毁灭一次。
(一)道教常用的称谓
1、道教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 “住持”,俗称“当家的”。
2、教外人士对道士、道姑一般可统称 为“道长”。 (二)道教常用的仪式
1、道教的主要仪式有符箓和斋醮。
2、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要清洁 身心以示虔诚,称之为“斋”;古代 的一种祷神的祭礼, 称之为“醮”。
A、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 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 教为主,又称汉语系佛教。 B、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 国家以及中国的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C、藏传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本 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 又称藏语系佛教。
特点之二,寺院林立,寺院经济逐步 形成。 唐代诗人杜牧有绝句云:“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不 过几十分之一。 寺院拥有大量财富,有的僧人成为百 万富翁。
中国旅游地理-第七章-宗教文化
知识要点
了解宗教的概念与起源
了解宗教与旅游的联系及中国宗教概况
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和发展 的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派 别、供奉对象、宗教胜地。
第一节
宗教概述
一、宗教的概念
(一)宗教的定义 宗教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普 遍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支 配人们的思想、心理和生活,是以超自然的形 式在人们的头脑中颠倒和虚幻的反映。 (二)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历史现 象。
2.佛教的主要节日 (1)佛诞节(浴佛节):纪念释迦牟尼诞生 的节日,时间为阴历四月初八,是日,以香水沐 浴佛像。 (2)涅槃节:时间为阴历二月十五,即纪念 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 (3)盂兰盆节(鬼节、中元节):时间为阴 历七月十五,佛教徒追祭祖先的节日。“盂兰盆 ”为梵文音译,意即“救倒悬”——救度亡灵倒悬 之苦。 (4)佛成道节:时间为阴历十二月初八,纪念释 迦牟尼得道成佛的节日。后每至这一天,老百姓 要以“腊八粥”供佛。
罗 汉 堂 配 殿 配 殿 西 配 殿 鼓 楼 楼 藏经阁 配 殿 配 殿 僧 舍
方丈室
法
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 7.4
东 舍 配 殿 东 天王殿 钟 楼 2 楼 学 事 山 门 业 上 汉传佛寺的平面布局 的 大雄宝殿
韦驮天:佛寺护法神
调
顺
风
雨
六)佛教的教派和节日
1.佛教的教派 佛教产生于印度,却发展于中国。 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传 入的时间、途径、地区、民族文化及社 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 个派别,即汉地佛教(汉语系、大乘佛 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上座 部佛教(巴利语系、小乘佛教)。
河南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选题多项选择题1.佛教供奉的对象中,竖三世佛包括()。
A.阿弥陀佛B.弥勒佛C.药师佛D.释迦牟尼佛E.燃灯佛正确答案:B,D,E解析: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
2.下列帝王陵墓中,属于“宝城宝顶”形式的有()。
A.汉茂陵B.明孝陵C.唐乾陵D.秦始皇陵E.明定陵正确答案:B,E解析:宝城宝顶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一种形制,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
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宝顶。
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
3.被称为“天下四大丛林”的是()。
A.湖北玉泉寺B.江苏寒山寺C.山东灵岩寺D.浙江国清寺E.江苏栖霞寺正确答案:A,C,D,E解析:江苏南京栖霞寺和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4.据天台宗说法,佛有三身,即()。
A.毗卢遮那佛B.阿弥陀佛C.卢舍那佛D.释迦牟尼佛E.药师佛正确答案:A,C,D解析:按照天台宗的说法,佛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普渡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5.下列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A.北京颐和园B.北京恭王府C.苏州沧浪亭D.苏州留园E.上海豫园正确答案:B,C,D,E解析:著名的私家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网师园、寄畅园、个园、余荫山房等。
另北京恭王府也是私家园林。
6.下列博物馆中,与其类型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A.江苏省美术馆——文化艺术博物馆B.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纪念博物馆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历史博物馆D.中山植物园——科学技术博物馆E.南通博物苑——综合性博物馆正确答案:A,D,E解析:博物馆可分为五大类:(1)历史博物馆,如南京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等;(2)纪念博物馆,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文化艺术博物馆,如江苏省美术馆;(4)科学技术博物馆,如中山植物园;(5)综合性博物馆如南通博物苑。
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
第四节:伊斯兰教
一.掌握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名,伊斯兰、穆斯林的涵义。
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初,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
3.武当山。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为道教真武大帝祖庭。
4.湄洲岛妈祖庙。位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它是海内外妈族庙的祖庭。
5.芮城永乐宫,在山西芮城。
6.北京白云观。在北京广安门滨河路。创建于唐开年间(公元713---741年),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门派祖庭和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7.广州三元宫。是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多的道观。
1.原始道教阶段。
2.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3.道教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4.形成两大派系阶段。宋元代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教与正一道两大教派。目前道教宫观大部分属全真教,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道教是教义。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2.奉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信徒最根本的信条。谁否认这一条,就不是道教徒。
1)十六罗济公。
4.护法天神。
1)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汉化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的佛教天王)
2)韦驮。
3)哼哈二将(专门把守寺院山门)。
4)伽蓝神关羽。
四.了解中国汉语系佛教寺院的主要布局、佛教常用礼仪。
中国佛寺殿堂主要殿堂为庑殿式或歇山式
一般常见的主要殿堂有。
B.四御、三元等诸神。
2)神仙。
A.真武大帝。
B.文昌帝君。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佛教
【导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苦寒来。
坚持备考的⼈⽣,很积极,很宝贵,很励志。
冲吧,努⼒吧!以下为⽆忧考整理的“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佛教”,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 ⼀、印度佛教的创⽴与发展简史 佛教约创⽴于公元前6世纪。
在世界各⼤宗教中,佛教创⽴的时间最早。
创始⼈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
释迦牟尼⽣活的年代⼤约与中国孔⼦同时。
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其母是摩耶夫⼈。
相传他诞⽣于蓝毗尼花园。
释迦牟尼长⼤后深感⼈间的苦恼,所以29岁时出家苦修6年。
35岁时他发觉苦⾏并不是达到解脱之路,于是弃⽽⾄菩提伽耶的⼀棵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真谛,终于在⼀天晚上⼤彻⼤悟⽽成道。
得道后,他在⿅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教。
传教45年后,80岁时在拘⼫那迦圆寂(涅槃)。
释迦牟尼出⽣地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野苑、涅菜地拘⼫那迦是举世闻名的佛祖四⼤圣迹。
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从公元前6世纪⾄公元I2世纪⼤约有1800年的历史,⼤致可分四个时期三个600年。
初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中600年为⼤乘佛教时期;后600年为密乘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前6世纪-1世纪中叶) 这⼀时期前200年为原始佛教阶段,后400年为部派佛教阶段。
前200年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传教阶段。
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们有过多次集会,对原始佛教教义、戒律发⽣争议。
后分裂为两⼤派系:其中较为传统的⼀派称为上座部佛教:主张改⾰的⼀派称为⼤众部佛教。
(⼆)⼤乘佛教时期(1世纪中叶-7世纪) 这⼀阶段从⼤众部演化⽽成的⼤乘佛教在印度急剧发展,教化地区亦随之扩张。
原上部佛教被贬称为⼩乘佛教(“乘”原为“车辆”之意)。
⼤乘佛教认为⼗⽅世界都有佛,修⾏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修⾏的最终⽬的在于成佛。
佛教供奉的对象
四大佛山:又称“四大道场”,系 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 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它们分别是 文殊、观音、普贤和地藏四大菩萨 现身讲经说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2、文殊表“大智”。文殊菩萨最为显 著的特征是手持宝剑(象征智慧锐 利)、坐莲花宝座、骑狮子(象征智 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像传 其道场在今山西五台山。
3、普贤又译“遍吉”菩萨:其显著 特征是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白象。 人称“大行菩萨”。其道场在今四 川峨眉山。
4、地藏菩萨:人称“大愿菩萨”。 地藏菩萨的特征是一手持宝珠、锡 杖、剃法、园顶,身着袈裟的比丘 形象。
佛教供奉的对象
佛教具有庞大的神鬼体系,供奉 的对象较多,基本类型可分为佛、菩 萨、罗汉和护法天神四种。
(一)佛
佛寺中常见的主要有三身佛、三 方佛、三世佛、华严三圣、五方佛等。 1、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 佛,源于天台宗。中宗为“法身佛”, 名毗卢遮那。左尊为“报身佛”,名 卢舍那。右尊为“应身佛”,名释迦 牟尼。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寺逐渐和中国 传统建筑相结合,发展成为中国式 的寺庙建筑。就建筑单体而言,中 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
“伽蓝七堂”即七种不同用途的佛 教建筑,包括山门、佛殿、法堂、 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
中国主要佛寺
中国佛塔
佛塔是保存或埋葬释迦牟尼的“舍 利”所用的建筑。
中国现存佛塔的主要类型有楼阁式、 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四种。
二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该 寺为非接待寺。
关羽为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
五、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 动和节日
佛教的供奉对象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 吒,身白色,穿甲胄, 手持琵琶(表明用音乐 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 璃,身青色,穿甲胄, 手握宝剑(保护佛法不 受侵犯)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 红色,穿甲胄,手缠龙或蛇,或 持绳索(用索捉不信佛的人,使 其皈依佛教),有的另 一手持 宝珠(取龙戏珠之意)
文殊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 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 子。 文殊菩萨的形象,一般右手握智慧剑,左手持的莲 花上放置《般若经》。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 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 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 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 在。 文殊菩萨生辰乃农历四月初四
3、三世佛(又名竖三世佛)
三世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 存,世代不息。 三世指过去(前世、前生)、现生(现世、现生)、 未来(来世、来生)三世。
右
未来佛 弥勒佛 中 现在佛 释迦牟尼佛 左 过去佛 燃灯佛
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 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 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
菩萨
罗汉
自觉
自觉
觉他
——
——
——
(一)佛
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寺院经常供奉的佛有: 1、三身佛 2、三方佛(又名横三世佛) 3、三世佛(又名竖三世佛) 4、华严三圣 5、婆娑三圣
1、三身佛
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迎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 报身佛,应身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 凝聚所成的佛身;
制作人:杨钦鹏
佛教偶像 佛 三世佛 三身佛 三方佛 华严三圣 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罗汉 护法天神 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 五百罗汉 济公 四大天王 金刚力士 韦驮 伽蓝神
上海市导游考试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宗教
3、韦陀菩萨 位置:天王殿弥勒菩萨背后,脸朝大雄宝殿的释 迦牟尼佛。 手持法器金刚杵 以杵驻地 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
4、大势至菩萨 道场:江苏南通的狼山
(三)罗汉
(三)罗汉 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 五百罗汉和八百罗汉 济公
(四)护法神
佛教的护法神 二十诸天 迦蓝神
四大天王:
(二)汉地寺院主要殿堂
汉化佛教寺院的总体布局
山门 钟鼓楼 天王殿 大雄宝殿 法堂 方丈院 佛塔
山 门
关于山门的基础知识
(1)山门为什么称为“山门”? (2)山门为什么有时候又称为“三门”? (3)山门的作用是什么? (4)山门具有什么表法意义? (5)山门内的两尊塑像分别是谁?
关于山门的导游讲解
一、佛教的产生
1、佛教,就是指佛的言教,或者也可称为佛法, 它包括佛、法、僧“三宝”。 佛即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 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 僧即信奉佛教的信徒。 佛、法、僧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 2、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的产生:佛祖四大圣迹
出生地:尼泊尔蓝毗尼花园
云南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 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州,为傣、布朗、德昂、阿 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信仰。信教人数约70余万人。
上座部佛教对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文化、
政治生活和习俗都有深刻影响。傣族每个男子都要遵俗在 少年时期当一次和尚,3~7年后还俗。有些人成为终身僧 侣。没当过和尚的男子被人瞧不起。
佛教传入中国
中 国 第 一 寺 : 洛 阳 白 马 寺
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宗佛教。 因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也称为汉语系佛教。 传播路线:古印度→中亚细亚陆路→中国→朝鲜 →日本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佛经翻译家,建立 了中国使戒制度,有了正式僧人,标志着中国佛 教的正式诞生。 形成了八大宗派 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的过程已经完成
佛教供奉对象(1)
东方净琉璃世界
东方三圣 (药师三尊)
月光菩萨
药师佛
日光菩萨
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三尊)
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课堂小结
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
三身佛
卢舍至 菩 萨 观 世 音 菩 萨
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卢舍那佛
毗卢遮那佛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毗卢遮那佛
卢舍那佛
三身佛
( 峨 眉 山 三 身 佛 铜 像 )
释迦牟尼佛
毗卢遮那佛
卢舍那佛
应身佛
法身佛
报身佛
2.三方佛(又名横三世佛)
• 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 居佛国)之分,最著名的净土为西方 极乐世界、 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的弥勒净土。 • “三方佛”正中为婆娑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 “秽土”,“婆娑”为“堪忍”之 义)教主释迎 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其右胁侍为普贤 菩萨,合称“释家三尊”
• 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 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 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
三方佛——在不同空间同时存在的三尊佛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婆娑世界教主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
药师佛
三方佛(横三世佛)
河北承德外八庙普乐寺宗印殿内供奉的三方佛
婆娑世界
• • • • (一)佛 (二)菩萨 (三)罗汉 (四)护法天神
名称 佛 自觉 修行结果 觉他 觉行圆满
菩萨
罗汉
最新导游资格考试要点总结:佛教供奉的对象
导游资格考试要点总结:佛教供奉的对象佛教供奉的对象(一)佛“佛”是个音译外来词;是“佛陀”的简称,也译作“浮陀”、“浮屠”、“浮图”等。
其意为“觉者”、“智者”。
佛教对佛的解释有三层含义:正觉(自觉)、等觉(觉他)、圆觉(觉行圆满)。
“正觉”就是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如实了解了、觉察了;“等觉”就是不仅自己觉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地使别人也觉悟;“圆觉”就是自己觉悟和使别人觉悟的智慧、行动和功德都达到了和最圆满的境地。
寺院中经常供奉的佛有:1.三身佛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迦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
2.三方佛(又称横三世佛)三方佛体现佛教的净土信仰。
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都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
十方世界都有净土,但最的净土为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的弥勒净土。
“三方佛”正中为娑婆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秽土”)教主释迦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
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佛经上说他曾经发过十二大誓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
其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右胁侍为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称“药师三尊”。
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又有“无量光佛”、“清净光佛”、“接引佛”等名号,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
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
3.三世佛(又名竖三世佛)三世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
正中为现在世佛,即释迦牟尼佛。
左侧为过去世佛,即燃灯佛(佛经上说,约3900亿年前,释迦牟尼前世未成佛时曾借花献给燃灯佛,燃灯佛为他“授记”,预言他将来要成佛接班)或迦叶佛(释迦牟尼前一任佛)。
第六章 中国宗教文化(1)
又称大悲菩萨,主导大
慈悲精神。手执净瓶与杨
枝,表示菩萨普救世间的 广大悲行。道场在浙江普 陀山。
第二节
(4)地藏菩萨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又称大愿菩萨,代表 广大的愿力。左手持宝 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
立于莲花上。道场在安
徽九华山。
第二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3、罗汉——自觉者 十八罗汉、五百罗汉
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
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 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第二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2)、普贤菩萨
又称大行菩萨,象征真理。
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 穿菩萨装,坐于六牙白象上, 手中拿的是如意棒或莲花,表 示行为如意,事事通达。道场:
四川峨眉山。
第二节
(3)、观音菩萨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第二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4、护法天神 (1)、四大天王
第二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② 韦陀天王——出家人的保护神
第二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③ 哼哈二将——门神
第二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④ 伽蓝神关羽——土地神
六、佛教之旅
• 1、佛教四大名山 •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 明代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 九华”之说。 •
三、佛教的教义
•
• •
四谛说:谛,是真理的意思。包括苦、 集、灭、道四谛。
第二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艺术
四、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1、经典:《大藏经》或《三藏经》 ①经藏——释迦牟尼的言论集; ②律藏——指佛为弟子修行制定的清规戒律; ③论藏——佛门弟子对“经”的解说集。 藏传佛教的大藏经为《甘珠尔》和《丹珠尔》 (2)标记:法轮、“卍”字符 法轮——佛之法轮可摧毁众生烦恼; “卍”——表示吉祥万德。
佛教
三世佛
左
横三世佛(空间) 右 中
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无量
右胁侍 (大势 至菩萨)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 东方净琉璃世界 (药师佛)
佛
左胁侍
(观音 菩萨)
右胁侍 左胁侍 右胁侍 (普贤 (文殊 (月光 菩萨) 菩萨) 菩萨)
左胁侍
(日光菩 萨)
释迦三尊
西方三圣
东方三圣 (药师三尊)
佛教真理 凝聚所成 的佛身 佛为超度众 生,随缘应 机而呈现的 各种化身
佛经过长期 修行获得 “佛果”之 身
• 三身佛是根据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 同的身。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 ,此云遍一切处,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法身 佛结法界定印,两手仰掌相叠,右手在上,左手 在下,两手大拇指向上相触;左旁一尊是报身佛 ,名“卢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绝 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报身佛结与愿 印,左手安于双膝上,右手仰掌垂下;右旁一尊 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 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应身佛就是 释迦牟尼成道的姿势。
(阿弥陀三尊)
西方三圣(三圣殿)
竖三世佛(时间)
过去佛 弥 勒 佛 现在佛 未来佛
燃 灯 佛
释 迦 牟 尼
大同云冈35窟东壁
古佛弥勒 乐山大佛
交脚弥勒佛龛
契此
布袋弥勒 北京碧云寺弥勒造像
欢 喜 佛
六、佛教经典
三藏经、大藏经——经(释迦牟尼阐发的教 义)、律(释迦牟尼制定的戒律)、论(释 迦牟尼弟子对经律的阐释) 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大藏经有汉文、藏文、巴利 文三大体系
第六章
第二节
四大宗教
佛教
佛教主要供奉对象
2.1佛教.
“佛”是“佛陀”(觉悟 • 者)的略称,是梵语的译 音,有时译作菩提,其义 为觉,意即自觉,觉人与 觉行圆满也。
•“释迦牟尼”亦为梵语译音,其意为 能仁,意即他德全道备,能济万物也; 也就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或释迦族的圣 人。
•他死了以后,人们为对他成佛后的尊称, 才称他(悉达多)为释迦牟尼或佛陀。佛 教寺院的“大雄宝殿”里,当中那个是 “如来佛”,“如来”和“大雄”都是释 迦牟尼的称号。
1、自然的压迫:由于人类在一定的物质生活 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把自然力和 自然物神话的结果。 其次.社会生产力和人
与自然的矛盾和物质生活状况
2、社会的压迫::阶级对立。
原始宗教的形式
1、第一种是自然崇拜:对象是土地、天体、山石、河流、
火等 2、第二种是动植物崇拜:印度人对牛、古埃及人对猫、古 波斯人对狗、古希腊人对树 3、第三种是灵魂观念、冥间观念和祖先崇拜 4、第四种是图腾崇拜:以上几种的综合 5、第五种是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
• •
面壁静心
阿罗逻迦罗摩:“追随沉思默想步骤” 乌陀迦罗摩:“既非心理作用也非心
•
理作用的状态”。
•
牧牛女难陀和波罗献糜
•六年苦行
•
树下静悟 特利悉那(爱欲)、罗蒂(乐欲)、 罗 迦(贪欲)炫媚
• 大悟成佛
众魔败阵
•大悟成佛
佛教的产生
菩 提 树
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
鹿园传教
佛陀说法
民俗与宗教
宗教意识、宗教情绪、 宗教行为体现在民俗事象的 各个层面,社会民俗、物质 文明、精神文明。
宗教与民俗
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 风俗习惯虽不属于宗教教义教规,但由于宗教属意识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佛所谓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寺院经常供奉的佛有:1.三身佛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迎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迎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顺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迎牟尼之生身。
2.三方佛(又名横三世佛)三方佛体现净土信仰。
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
世界十方都有净土,但最著名的净土为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的弥勒净土。
中国佛徒大多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三方佛”正中为婆娑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秽土”,“婆娑”为“堪忍”之义)教主释迎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其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
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
3.三世佛(又名竖三世佛)三世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
正中为现在世佛,即释迎牟尼佛。
左侧为过去世佛,以燃灯佛为代表。
佛经上说,约3900亿年以前,释迎牟尼前世未成佛时曾借花献给燃灯佛,燃灯佛为他“授记”(预言他将来要成佛接班)。
在有的寺院中,过去佛为(释迎牟尼前一任佛)迎叶佛。
右侧为未来世佛,即弥勒佛。
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内院中(即弥勒净土)修行,释迎牟尼预言弥勒将在56.7亿年以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接班,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故称未来世佛。
寺院中弥勒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天冠弥勒)和化身像(大肚弥勒)三种。
“大肚弥勒”名契此,相传为五代梁朝时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两耳委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
贞明二年(916年),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念一谒:“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这时人们才醒悟其为弥勒的化身。
常有“开口常笑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等楹联描绘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相传其道场在宁波雪窦山(雪窦寺)。
4.华严三圣华严宗经典《华严经》特别推崇法身佛毗卢遮那佛。
认为无限的宇宙是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它又包含多层次世界),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是华藏世界的教主、主宰和本体。
毗卢遮那佛无所不在,整个华藏世界不过是毗卢遮那伟的显现,一切佛菩萨也全是毗卢遮那佛的应化身。
毗卢遮那佛有两个最亲密助手,即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是其化身),三者合称“华严三圣”。
华严宗对毗卢遮那佛的崇拜取代了对他佛的崇拜。
故有的寺院专门供奉“华严三圣”。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