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检测题(全册,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这种环境决定了远古居民早期的社会形态是()A.制造工具,发展生产B.永居山洞,躲避虫蛇C.原始群居,共同生存D.发明弓箭,追逐野兽2.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根据“距今约170万年”“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判断描述的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蓝田人遗址C.北京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3.下面是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石器。
据此可知北京人()A.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B.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D.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4.在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有关于海城仙人洞遗址的介绍,有一幅图片是穿孔项链。
由此判定与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遗址是()A.郧县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5.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
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A.炎黄部落起源B.原始农耕生产C.史前制瓷技术D.大禹治水过程6.《商君书》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
”下列印证“耕而食”的说法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文学作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相关描述B.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耜等耕种工具C.《淮南子》记载“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D.民间流传的“神农尝百草”传说7.“民以食为天。
”从对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远古时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结构是()A.南稻北粟B.北稻南粟C.东麦西黍D.西麦东黍8.距今约5800—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墓葬中出土了玉龙、玉鹰等,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等。
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尚未形成B.社会分化逐渐出现C.禅让制度一度盛行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9.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能工巧匠创造了无数的纹饰图案。
2020年-2021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参考答案(含月考、期中、期末试题)

2020年-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1、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2、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3、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4、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5、第一次月考试卷(一)6、第一次月考试卷(二)7、期中考试试题(一)8、期中考试试题(二)9、期末考试试题(一)10、期末考试试题(二)11、期末考试试题(三)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关人类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下列说法科学的一项是()A.西方人认为,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C.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D.外星人创造了人类2.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 会直立行走B. 手脚分工C. 过群居生活D. 懂得人工取火3.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 辽河流域D. 珠江流域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一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6.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
下列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肉B.穿简单缝制的衣服C.用石刀收割水稻D.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8.暑假期间,小明去河姆渡遗址参观,对河姆渡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2.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北京人复原头像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3.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
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是()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4.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陕西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人5.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6.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7.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战略地位重要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生产D.生活用水方便8.《周易》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这段话可能反映了下哪一种历史现象()A.半坡居民种植粟B.河姆渡人饲养水牛C.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D.河姆渡人使用黑陶9.“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
”材料中的“这里”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0.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石制纺轮③人面鱼纹彩陶盆④出土的稻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王平同学家暑假期间喜迁新居,新买的家具和木质地板上油漆锃亮,交相辉映。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否会制造工具,而不是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或人工取火。
2.根据《韩非子》记载,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3.根据图示,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山顶洞人。
4.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XXX、XXXXXX是中华文明的起源,XXX被称为“人文始祖”,XXX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XXX,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5.在我们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是考古发掘。
6.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可以个人单独生活。
7.下列各项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采用天然火、使用骨针缝衣、制作黑、白陶、用麻纺成织品。
8.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9.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制造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10.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使用天然火、使用粗糙石器、种植水稻、制作彩陶。
11.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是种植水稻。
12.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北京人、山顶洞人、XXX、河姆渡人。
改写后: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而不是仅会使用工具或天然火或人工取火。
2.根据《韩非子》的记载,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3.根据图示,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山顶洞人。
4.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人工取火;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XXX、XXXXXX是中华文明的起源,XXX被称为“人文始祖”,XXX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XXX,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检测题一、选择题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
”这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B.商代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 D.记载祭祀、军事等内容2.春秋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主要是A.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B.铁制农具的出现C.耧车的出现 D.提花机的出现3.孔子告诫季康子:治理政事,君子无需用杀戮手段;君子只需行善,则民自然也会行善。
在此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思想是()A.礼治B.德治C.法治D.兼爱4.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物的发现也是如此,在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官员去药店买药,发现龙骨上刻有符号.他认为是古文字学者研究认定这些符号是下列选项中哪个朝代的文字?A.清朝 B.秦朝 C.汉朝 D.商朝5.“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后代亲缘关系逐渐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家一样),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不能)禁止。
”材料观点认为A.分封制使周王和诸侯国关系紧密 B.分封制的实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C.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实行分封制是为了让诸侯相互猜疑6.()——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括号中朝代顺序准确的是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东汉、西晋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7.“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里的这段叙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尧传位给舜C.舜传位给禹D.启夺取王位8.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9.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搭配的是A.纸上谈兵————赵括 B.退避三舍————晋文公C.卧薪尝胆————吴王夫差 D.问鼎中原————楚庄王10.大盂鼎鼎内有291字,包括周康王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他(秦王嬴政)迅速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建立起自以为是万世不替的大帝国。
”材料中的这一“帝国”创建于()A.公元前2世纪前期B.公元前2世纪后期C.公元前3世纪前期D.公元前3世纪后期2.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修筑长城,建造宫殿、陵墓。
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B.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3.下面是某班同学们编排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一位商人携带刀形币前往临淄做生意B.各个郡县官员用金文撰写告示C.各地农民用统一的“斗”缴纳地租D.刘邦和项羽首先揭竿而起,决心反抗秦朝的暴政4.下表是某同学搜集的关于秦朝的史料。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A.秦灭六国B.秦的暴政C.秦朝文化D.秦朝疆域5.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史实的看法和评价。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佛教产生于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B.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C.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大战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6.刘邦在谈到自己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下列成语与刘邦这一言论相符的是()A.知人善任B.多多益善C约法三章D.破釜沉舟7.汉文帝时,有人来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说:“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A.监视地方官吏B.打击豪强地主C.形成廉政风气D.废除苛政刑法8.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单元检测 考试 试题试卷)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测试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一、选择题1.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
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A.元谋人 B.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河姆渡聚落2.常熟历史悠久,早在5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
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4.下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C.教人耕种与医药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5.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B.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C.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6.黄帝时期,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A.黄帝 B.嫘祖 C.伶伦 D.仓颉7.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8.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原因是()A.能建造房屋 B.从事农业生产C.处于新石器时期 D.饲养家畜9.小明特别爱看穿越剧,他想穿越到远古时代,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
那么他应该到( )A.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B.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10.孙中山所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伏羲11.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
土壤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这里的“家”是( ) A .原始人类的活动 B .农耕文明的出现 C .早期国家的产生D .封建社会的形成2.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材料反映了(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禹是夏的开国君主C .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D .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3.下面是考古学家对河南三地古都遗址的描述,其共同的研究主题是( )遗址描述洛阳二里头遗址 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安阳殷墟 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商王朝都邑郑州娘娘寨遗址 全国发现的第五座带有城圈的西周城址A .早期国家的城市起源与发展B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D .政权分立与民族的交融 4.下列三图片共同反映了( )A .文字演变的历程B .商周都城的更替C .早期国家的建立D .统一国家的形成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
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2.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3.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B.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C.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正在捕鱼4.下面是李明同学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大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5.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有()①烧烤食物②照明御寒③驱赶野兽④促进体质和脑的进化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能制造石器、骨器和角器B.会使用弓箭,会捕鱼C.会纺织、制衣D.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和粟8.下列关于河姆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B.会制造陶器和玉器C.会建造混凝土水井D.会雕刻技术,会使用天然漆9.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下图)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A.元谋人和半坡人B.元谋人和北京人C.河姆渡人和北京人D.半坡人和河姆渡人10.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①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②都过着农耕和定居生活③都使用磨制石器④都能制造陶器⑤都种植水稻⑥都住着干栏式房屋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11.我国古代文明社会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火的使用B.会使用打制石器C.原始农业的出现D.国家的出现12.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上册-第4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的是________时期的我国北方的历史情况()A.七国之乱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八王之乱2.以下四张图片反映的是一场大战,这场战役是()A.炎黄战蚩尤B.春秋争霸C.秦统一全国D.赤壁之战3.下列有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不正确的是()A.鼎立局面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状况前进了一步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倒退C.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D.三国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4.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西晋历史的关注。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5.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朝代是()①梁②陈③宋④齐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6.李白的诗句“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7.(2017·四川眉山)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8.(2017·山东德州)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9.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了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10.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国家是北美洲的最大岛国?
- A. 古巴
- B. 牙买加
- C. 多米尼加共和国
- D. 海地
答案:A
2.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做东临东海,南濒南海,东南与哪个国家毗邻?
- A. 越南
- B. 南韩
- C. 日本
- D. 菲律宾
答案:C
...
二、判断题
1.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
答案:对
2. 秦始皇帝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西安城。
答案:错
...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由周朝开始逐渐形成的。
它的发展经历了战国时期的长期争斗,最终经过秦朝统一,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建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拥有最高权力,而地方官员和贵族也享有一定的特权。
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土地私有制和等级制度,制度也是其特点之一。
2. 描述一下古埃及的文明特点。
答案: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包括了强大的王权、世俗宗教的特殊地位、发达的农业、完善的灌溉系统、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等。
古权集中,法律制度完备,国家组织严密,同时也重视宗教。
古埃及人通过发展农业和灌溉技术,在尼罗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并且发展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
...
答案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时间:45分钟 总分:60分)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9.“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大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D.学会煮盐,教民通商13.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之父”,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A.仓颉——缫丝 B.隶首——文字 C.嫘祖——算盘 D.伶伦——乐谱14.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15.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 B.尧发明了文字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 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二、组合列举16.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3分)(1)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________石器。
17.远古时代,英雄辈出。
(3分)(1)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的妻子________发明养蚕缫丝。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三、辨析改错18.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6分)【 】(1)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河姆渡居民制作的彩陶上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治水有功的禹做部落联盟的首领。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材料解析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见右图北京人复原头像材料二: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
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依据上面的图片材料,指出北京人的头部与现代人有何区别。
(5分)(2)概括材料,指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5分)(3)北京人体质的进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20.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一 图二(1)他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4分)(2)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6分)(3)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五、开放探究21.近年来,名人故里争抢频频发生:抢完了李白,抢赵云;抢完了赵云,抢武松;抢完了武松,抢西门;抢完了西门,抢黄帝;抢完了黄帝,抢炎帝。
名人故里遭争抢,名人究竟惹了谁?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问题,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
让我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9分)(1)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2分)(2)任务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时代有哪些重大的发明和神话故事?(5分)(3)任务三:你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现象?(2分)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测试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A 2.B 3.D 4.D 5.B 6.D 7.C 8.D 9.D 10.C 11.A 12.B13.D 14.D 15.D 16.(1)制造工具 (2)打制 (3)磨制 17.(1)黄帝 炎帝 (2)嫘祖 (3)夏禹 18.(1)【×】 改正:地域改为血缘。
(2)【×】 改正:河姆渡改为半坡。
(3)【×】 改正:尧改为舜。
19.(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等。
(2)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0.(1)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2)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建筑;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北方的气候相对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建筑可以用来保暖;南方比较潮湿和炎热,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通风,而且可以避免一些动物对人的危害。
(3)走出洞穴定居,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和束缚,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1.(1)黄帝和炎帝结成炎黄部落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2)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中他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相传在黄帝时期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争夺名人故里反映了各地政府对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视。
但是名人故里之争也反映了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忽视了对名人与文化的深层次的理解。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时间:45分钟 总分:60分)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1.“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A.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平之战 ②盘庚迁殷 ③牧野大战 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5.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7.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9.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10.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右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11.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
这一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 D.统一度量12.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3.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