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悟体会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通用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通用10篇)《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篇1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感动中国》。
里面播放了许多十分感人的事,许多人看得泪不成泣。
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为里面的获奖者的故事感动了。
陈家顺是一家工厂的领导,他与民工同甘共苦,分担工作。
他用情分担当本分,为百姓打工。
正所谓动人以行不以言,在陈家顺的身上,充分地体现出了这点。
高淑珍自己的孩子本身残疾,因此她对残疾孩子很是同情,于是,她不断地收留残疾孩子,与一位好心人每天帮他们做饭、帮他们铺床、教他们知识。
如今已收留了30多个残疾孩子,真受人敬佩!林俊德是一名核试验研究员,他被查出有重病。
医生让他做手术,可他坚决不同意,因为他还要工作,他怕一做手术就不能在工作了。
他为了人民不顾自己的生太伟大了!还有一个人,我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但他是一个十分有孝心的人。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每天带着她母亲上班,许多人都同情他。
他们都是伟大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让我们这个社会上多几个这样的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篇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首播,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当选“感动中国”度人物。
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来,第16位河南人获此殊荣。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
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他是张玉滚,是培养出22名大学生的山村教师。
“今天我愿做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来照亮孩子们的前程,希望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张玉滚一干就是。
扎根黑虎庙小学,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
当地人把他的事迹编成歌曲传唱,感动了无数人。
乡村教师,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有一颗甘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终,向张玉滚老师致敬。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通用18篇)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的读后感(通用1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篇1今天下午,老师放了专题片《感动中国》,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丛飞”。
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当他自己还没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的眼神看着那么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
丛飞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托人将学费转交给了失学儿童,当时的那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泪如雨下。
让我感动的还有“魏青刚”。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甚至还被别人戏称为“打工的”。
可是,他却朴实,朴实得像一块石头。
可能平时,我们不知道他,确实,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没人发现他,但就是那一瞬间,他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在给魏青刚的颁奖词上这样写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原自内心品质。
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我们之中有几个能像魏青刚这样舍己为人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
魏青刚是平凡的,但他的举动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记得在节目最后,主持人问他:“得了这个奖,你最希望什么?”他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希望大家能给我找得活干!”在场的观众都笑了,可是,我却觉得没什么可笑的,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想说的话,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刚叔叔,我佩服你!看了这次专题片,我从邰丽华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坚强,从洪战辉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友善。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篇2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经历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
胡忠、谢晓君夫妇,藏区支教让我们在原有美丽的心灵从黑暗中慢慢地走出来;72岁老党员杨喜洲义务植树让我们拥有大自然的清鲜空气和大自然的环境;阿里木慈喜助学让山区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张平宜跨越海峡的爱让那些没有自信的孩子们恢复自信。
2023《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2023《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感动中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它给我们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
虽然早已经看过多遍《感动中国》,但是当我再次观看时,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我忘不了的是张桂梅,她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20_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
20_年,张桂梅成为党的_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_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
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
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
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她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她的师德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感动中国》后,我又一次泪盈满眶,我被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终于开播了,我们和王老师分三个时间段看完了这部感动人心的片子,当我看完后使我感慨万千。
我是一位很容易被感动的小男孩,我看的这十个人里,几乎我每次都会热泪盈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_和__。
__从小就落下残疾,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她的生活,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使她实现了当医生的梦想。
为了给村里人看病,她每天不得不拄着拐杖到病人家里,她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并遇到了艾起,从此他们二人相依为命,每次当她要看病时艾起都会心甘情愿的背她,无怨无悔。
有关感动中国观后感启发【7篇】写范文网
有关感动中国观后感启发【7篇】感动中国观后感启发(篇1)我认真地观看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次地让我们热泪盈眶,我的心也久久难以平息。
我不禁地问:“我们应该要做怎样的人呢?”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的.表达方式各种各样,可以像刘盛兰爷爷那样崇仁厚德;可以像段爱平奶奶那样乐于助人,奉献青春;可以像胡佩兰奶奶那样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可以像格桑德尼老师那样扎根基层,浇铸祖国的未来。
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像黄旭华爷爷那样舍家卫国,为核潜艇事业默默工作,誓言无声。
像陈俊贵爷爷那样义薄云天,心比金坚。
我们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像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一样,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福建泉州石狮市古洋小学四年级:徐可欣感动中国观后感启发(篇2)“美是什么?美是人……”20__年3月7日上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黄大年。
黄大年似乎生活在童年当中。
黄大年每天的行程都被挤得满满的。
当她的助理问黄大年:“坐哪一趟的航班?”黄大年毫不犹豫的说道:“最当天晚上的最后一趟航班。
”黄大年在上午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去休息。
黄大年有一天晚上,昏倒在了办公室。
当他的助理给他了就心外之后,让她的助理出去。
过了20分钟出来了,黄大年就说:“你们不用担心,我昨天晚上就是没有睡觉。
”黄大年继续了一如既往的工作。
黄大年被查出了有了癌,连自己最牵挂的女儿剩下的孩子,一眼都没有见,就离开时时间。
我看完他的资料,想:黄大年为了科技,每天这样的工作,每天的行程被挤得满满地,还要在晚上的最后一个航班。
有的时候甚至没有休息时间,根本不担心自己的身体。
一如既往的.工作下去,也不让助理担心。
我以后在生活中,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不在让身边的一些人去担心我。
感动中国观后感启发(篇3)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
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大家感动,令大家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大家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感动中国2023》观后感想篇一以榜样为引领,发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
事业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
黄文秀驻村当第一书记期间,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短短一年,她就从“扶贫新手”转变成群众最信赖的人,用一腔热血、一片赤诚践行着共产党人共同的誓言。
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唯有恪尽职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
因此,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以榜样为鞭策,弘扬迎难而上、主动而为的担当精神。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
面对脱贫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她没有退缩,一次一次向贫困户家里跑,帮他们干农活,带领群众摸索并发展了适合本村的产业,仅仅一年时间,白坭村的贫困发生率就从22.88%降至2.71%。
当前,我国的脱贫工作正处于冲刺阶段,志不坚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迈坎,唯有能担当、敢担当、勇担当,才能真正不辱使命。
因此,要多学习理论知识,补短板、强弱项,在大是大非前能担当;要多注重实践锻炼,多去基层一线等工作中增长才干,磨练意志,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危难险阻前敢担当;要多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斗争意识,在复杂问题前勇担当,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
感动中国个人优秀观后感篇二看完《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才第一次发现,社会各个层面都有闪光点,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也并不止于电视上这十多组人物和事件。
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里写感想,我已不想再写他们。
因为他们的感人事迹,现如今已经家喻户晓,没必要一遍又一遍重复他们的“光荣事迹”,大谈特谈“他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温暖,留一份在心里就行了。
我想说的是,这期节目播出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他们呢?是的,不多。
即使是郎平和阎肃这样的名人,关注和真正了解他们的人也不会太多。
感动中国观后感(通用59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通用59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炎黄,是人类的始祖,带动了整个华夏族的发展与千古文明。
我们身边总有隐姓埋名捐助社会的公益人士,他们默默为社会付出。
最终有一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黄,他叫张纪清。
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于公益,他来自江阴,用一个人的文明撑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2014年11月,一位老人在江阴市某银行正起身离开,却晕倒在地上。
被好心人送进医院。
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张汇款单,汇款人的名字,叫炎黄。
那天,那个被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终于解开。
老人的名字叫张纪清。
“这不是什么大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纪清老人在感动中国里与主持人这样说。
张纪清老人也没有预料到会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解开隐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谜。
原本老人打算把这个秘密保守一辈子,连最亲近的子女都不会透露。
在张纪清老人眼中,他做的这些都是小事,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乎每年,祝塘镇都会收到“炎黄”的汇款,而汇款地址却是五花八门,寻找后发现地址都是假的。
想寻找这位好心人的人们也只能失望而归。
“我要的不是名,是心!”这便是张纪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尽各种办法“潜伏”,不愿以恩人自居。
看着电视屏幕中的老人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从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现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里与老伴靠养老金生活,从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笔捐款到二十七年后的如今,老人无怨无悔。
因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因为我们有济贫帮困的文明。
感动中国,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无悔奉献只为给子女、社会、身边的人带去一份未来,一份温暖,一份快乐。
感动中国,虽然隔着屏幕,但感动中国的夜晚有多少人为荧幕中那些感动人心的事迹所流泪。
感动中国,我们的身边又有谁跟他们一样在默默付出。
只是我们不知道。
《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精选20篇)《感动中国》观看篇1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精神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医者他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只有一位医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兰老奶奶,她是一位妇科医生,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她仍然去医治那些妇女,却不在意自己也是腰间盘突出的病人。
曾经有多少婴儿在她的手上出生。
她是医生中一块不倒的铭碑,给所有人都竖起了榜样。
有这样的一位老爷爷,他已经快90岁了,他的每次汇款虽然都是用几十来计数的,但这些钱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中,饭菜中节省下来的。
他的一日三餐只是靠自己在垃圾桶里捡来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为持生活,他的钱来之不易,是自己捡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塑料瓶,去卖掉后换取来的辛苦钱,他自己不用这些钱,却用这些钱去汇款给那些捡来报纸中那些有困难的学生。
政府给他的补贴费也存着不用,等到足够了,再去汇款。
他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他就是饱经风霜的刘盛兰老爷爷。
他的汇款是给所有中国人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他们虽然只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但他们的贡献是谁都可以替代的,他们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
《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篇2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以祖国为荣。
中国有许多著名爱国人士。
他们的丰功伟绩让中华走向富强。
比如说:霍去病、诸葛亮、岳飞、袁隆平等。
西汉时期的霍去病,18岁从军作战,他曾经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他死后,汉武帝还特意为他建造了一个墓。
有一次,汉武帝路过他的墓,还特意下马,从此,他的墓被叫做“下马陵”。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茅庐感动,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禁使我肃然起敬。
也许有些人认为爱国是为祖国做大事情、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但对于我们来说,爱国其实很简单。
比如:努力读书。
因为读书是为了实现爱国。
观《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5 篇
观《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5 篇作为一个人民解放军军人,我一直深感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全民的团结和奋斗。
近日,我在电视上看了一档名为《感动中国》的节目,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和人间真情。
我在这里分享我的观后感。
第一篇:感动中国——爱的力量节目中,许多普通人都用爱去温暖身边的人和不止是身边的人。
在灾难、贫困、疾病中,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泪水背后的坚强和勇气。
一位刚出生的小男孩阳性携带者,他的父母找到了医生以及冒着风险,为了治疗儿子一家人毫不犹豫的为他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这份无私的爱,感动了全国各地的人们,也唤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篇:感动中国——逆境奋斗精神在节目中,还有许多在逆境中奋斗的人。
记得有一位小伙子,因为车祸导致下肢瘫痪,但他没有放弃,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功创立了一家自己的企业,他的故事令人感动,更让人感受到困难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的精神。
第三篇:感动中国——无私奉献精神在节目中,常常有一些医护人员、教师和老挝志愿者让人惊叹,他们不怕风险,不畏艰难,默默地为他人服务;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如此多的人为他人着想和奉献,这份精神令人感佩、感动,也值得我们深思。
第四篇:感动中国——家国情怀一部分人民,其实,他们也许是最不起眼的,却是经久不衰,传承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柱子。
节目中播出了许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他们的眼里常常闪烁着家国情怀的光芒,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为我们打下了和平团结的基调。
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家国情怀的温暖与力量。
第五篇:感动中国——对未来的希望总有那么一些年轻的身影,闪耀着希望与梦想,在生命的路途上生生不息。
这样的人在普通的日子里,刻苦努力,默默地做着艰苦卓绝的准备,朝着实现自己的梦想邁步前進。
他们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希望和未来,是五线建设和全面小康之路上的主角之一。
总的来说,《感动中国》节目彰显了人民的力量和人间真情,让我们知道在生命离不开家庭关爱、社会关怀、国家支持和时代推动。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1昨天晚上,我一边流泪一边观看感动了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晚会,有几位获奖嘉宾对我的印象比拟深。
其中一位是72岁的孤寡老人名叫胡盛兰,每月收入只有三百元,仍坚持给贫困学生捐钱,虽然只是二十元、三十元的捐,但对胡盛兰老人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二十年来他共捐助了一百多名学生,捐助资金到达了十多万元,他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心里暗暗的想要和胡盛兰老爷爷一样,尽自己最大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然我要先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才能帮助别人。
还有一位获奖嘉宾,是一名在大山里的门巴族女老师名叫格桑德吉。
格桑德吉是唯一一名从大山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前途,但是她为了山里的孩子,决然放弃了更好的前途,回到了大山里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当时我感到了老师的伟大,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老师。
还有一位是一名老医生名叫胡佩兰,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她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岗位上,每天坚持上班,为病人看病。
胡佩兰医生医术高超心地仁慈,事事都为病人着想,从她手里开出的药方很少超过百元的,遇到经济实在困难的病人,胡佩兰医生经常会为他们垫付医药费。
看了她的事迹以后,我特别的尊敬她,不仅尊敬她的医术,更尊敬的是她的医德。
还有很多的获奖嘉宾我就不一一表达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以他们为典范,象他们学习,争取将来和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奉献的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2李桂林,陆建芳,二个普通的名字,两个不普通的人。
人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他们就在这天梯石栈相勾连小路上,为了彝族的将来,一起奋斗了___年。
试问人生有几个___年?又有谁能将___年的青春年华献给这座大山?每次回家四个小时,没有路,没有人,有的只是无边的植物,无边的石头。
九十度的高梯上刻着岁月的痕迹,稍不注意就会粉身碎骨。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感想(精选5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感想(精选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感想(精选5篇)每一次观看完感动中国,都让人的心与情得以进一步软化以及激发,大家看完后感想如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感想(篇1)他的一生朴实无华,却又传奇。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都是一个光辉英雄的存在。
他不求回报,一生艰苦奋斗,献身医学。
称他为二十一世纪的华佗,毫不为过。
他,就是正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钟南山院士。
磨难是金·助成长1936年10月,钟南山出生于南京,父亲钟世蕃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则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并留校任教。
1960年7月至1971年8月,担任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教研组助教。
1978年9月至1982年12月,担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讲师。
1979年至1981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
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钟南山担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非典”爆发,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
2005年4月13日,当选中华医学会第23届会长。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0年,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第一次会议,钟南山任组长…… 这一人生路上,他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我们已经数不清了。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
竭心尽力·抗非典2002年12月,在广东,一名患者不幸的被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感染。
之后的几个月,SARS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在各省份,各城市里广泛的传播。
同年3月世界各地均传出病毒感染者。
感动中国观后感(通用18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通⽤18篇)感动中国观后感(通⽤18篇) 看完⼀部经典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篇观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筹莫展呢?下⾯是⼩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通⽤18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 今天,我们在学校观看了《感动中国》。
⾥⾯⼀共介绍了10个⼈物,每个⼈的故事都很感动我,有⼀⽣奉献给核事业,⼯作到⽣命最后⼀刻的科学家林俊德;有坚持五年背着⽣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作出榜样的孝⼦陈斌强,但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为救出学⽣失去双腿,被⽹民赞为最美的⼥教师——张丽莉。
张丽莉是⼀名优秀的⽼师,她很爱⾃⼰的学⽣,每个同学也都很敬慕她,亲切地叫她丽莉⽼师。
在同学眼中看来,丽莉⽼师就像妈妈⼀样⽆微不⾄地照顾着他们,但是,不幸降临在这位和蔼可亲的⽼师⾝上:⼀天放学时,⽼师和⼏个同学在过马路的时候,⼀辆⼤客车迎⾯⽽来,丽莉⽼师奋不顾⾝地把其它学⽣推开,同学们安然⽆恙,可是丽莉⽼师却终⾝失去了⾃⼰的双腿。
⾄今,张丽莉⽼师⾝体还在恢复中…… 张丽莉虽然是⼀名普通教师,但她为了别⼈不惜牺牲⾃⼰,有着常⼈不具备的勇⽓,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她不仅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他,还感动了全中国,我们应该向张丽莉⽼师致敬,并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2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
我们都知道⼈造卫星,但是你们知道是谁设计的吗?是孙家栋,你们知道他是⼲什么的吗?孙家栋他是就是第⼀颗⼈造卫星的设计者,后来成为了总设计师。
当嫦娥九号发射成功时,⼤家都互相握⼿拥抱时,孙家栋就却在⼀个⾓落⾥偷偷抹眼泪。
王峰,凌晨⼀点钟,⼀楼客厅着⽕了。
他可以最先逃⽣,打他却没有。
他把⾃⼰的家⼈救出,还把邻居救出,楼上的⼈也救了出来,邻居都得救了,⽽他却被烧成了⿊⼈。
所有⼈都知道了,把这个故事打在报纸上。
在100多天中治疗,有⼈捐款,有⼈捐⾃⼰的⽪肤。
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5篇
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5篇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篇1祖国,在我的心中是伟大的母亲,祖国,是千百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祖国,你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祖国,我为你骄傲!祖国渡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沧桑磨难,到今年10月1日,已经是她整整六十华诞,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上,无数先辈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奋斗不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是无比的自豪,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荣。
虽然祖国发生了地震的磨难,但是,祖国的人民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为了帮助收到灾难的人们,我们都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创造美好家园做出一份贡献。
奥运会刚刚过去,在奥运健儿们的努力下,中国赢得了辉煌的成绩,一份份的努力,一份份的拼搏,才能让祖国更添光彩!祖国真大啊:有壮丽的河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塞北的马在草原上奔驰、成群的牛羊在春风中嬉戏,江南的花在春雨中开放、鸟儿自在的翩翩起舞,南方的海浪拍打着海岛、沙滩上的人们尽情玩耍,北方的白雪覆盖着大地、小孩欢快地堆雪人,祖国啊祖国,我爱你!从我出生到现在,从嬉戏到学习,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到现在的我,一直都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就像花儿无时无刻沐浴在阳光下茁壮的成长。
我热爱我的祖国,她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热爱我的祖国,我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篇2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中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大家,感动中华儿女。
在感动中国节目中,带领科学家团研究科学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弃在城市生活、到贵州山区支教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带领乡亲们启程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巨大奉献的赵久富;为灾区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记清;为了自己儿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爱陶艳波等。
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艳波。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0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古往今来何以为侠?锄强扶弱是为侠,除暴安良是为侠,惩恶扬善亦为侠。
这是少年时期读过的众多武侠书籍给我的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思维也有一定的转变,当看到拼杀于火场的消防队员,当看到恪守在岗位的武警战士,当看到大雨中守在无盖井口边做人形标志的路人,我恍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020年2月18日晚播出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其中自身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于外的退休老人马旭的事迹让人感动万分,泪如雨下。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马奶奶和老伴颜学庸老两口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清贫简单的生活最后却将一生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无偿捐赠给老家的教育事业,这是何等的境界。
当镜头对准到她家里的摆设时,真是有一种说不出心酸,家里最值钱的摆设是当初年轻时搞科研用过的柜子;两年了就买过一双壹五元的鞋子,这双鞋子不知道用胶水粘过几次洗过多少次了;从不在外面买的吃早餐,自己在家里拌个小菜,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就解决了。
当白岩松老师问她老伴你们怎么穿这样的衣服上来了时,他骄傲自豪地说我们很久都没买衣服了,国家给我们发的衣服都穿不烂何必浪费那钱呢。
听听多么朴实的话语,听了之后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真正的侠客,要有为国为民之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融入群众,为国奉献,为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奋斗终生。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二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我感触良深。
我们看了四个人的事迹,都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有“两弹一勋”朱光亚,他和他的工作伙伴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就制造出了核武器,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从此强大了!这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不得不使我们敬佩;有“无臂钢琴师”刘伟,他在一次天灾中失去了双臂,却学会了用脚做事,并学起了游泳,准备参加残奥会时,却又患上了疾病,不能做激烈的运动。
可他并没有气馁,又开始学习弹钢琴,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钢琴师,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得不让我对他竖起大拇指;有孝女孟佩杰,自幼被送给养母抚养,可养母瘫痪了,养父也走了。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优秀5篇)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优秀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有这麽一些人:有一位老人,他是从一段历史中走过来的,有人说,他代表着一个时代,有人说,他是中国科技的帅中之帅,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知道,天上有一颗星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而他自己却说:“我很不敢当。
”;有一对夫妇,他们是教师,然而他们同样是孩子,可是却不能守候在自己年迈的父母身边,去了远方,因为在远方有一群孩子要把他们当做像父母一样的老师;还有一位好医生,我们对好医生的要求是:医术高超、治病救人,而他不仅能治病还能暖心,甚至温暖整个世界……他们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中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那么令我们感动,那么令我们崇敬。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这其中的刘伟。
刘伟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但他坚强的挺了过来,并学会了弹钢琴,23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如果你认为他的故事就这么简单,那么我告诉你:你错了。
12岁那年,刘伟被推荐到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开始了游泳训练,刘伟的伤残程度在这里是最重的,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沉下去,坚强的昂起头,再沉下去,再用力昂起头,他不屈的身体一次次从水里钻出来,与命运顽强的抗争。
终于,在两年后,刘伟站在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上。
就在刘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满怀信心备战2023年残奥会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又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在这个原本已经残缺的身体上——他患上了严重的过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了,一心想拿奥运会金牌的刘伟不能游泳了,这是他失去双臂后命运给他的又一次致命打击。
他陷入深深的迷茫,此时的他多麽渴望找寻到一个新的方向。
决不放弃的刘伟选择再一次从头开始,再一次向命运挑战。
为了支持儿子的梦想,刘伟的父母借钱买来了钢琴,却因为找不到能教他的钢琴老师,19岁的刘伟无奈开始了自学,从最简单的单音练起,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由于脚的大拇指过于粗大,超过了琴键的宽度,按下去的时候经常会带键,后来想出的办法是将它立起来,然后斜着摁,但是,更大的难题是,由于脚趾很难岔开,连最基本的三和弦音都弹不了。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观后感范文5篇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观后感范文5篇感动中国人物心得观后感精选篇1班井斌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涌现出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渺小暗淡不被人注目,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年华不复的老一辈和尚未稚嫩的我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每一位都是我们的楷模,我们需向他们看齐,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大有作用的人。
杨振宁,他被公认在凝聚奈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领城拥有了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穷极一生。
张顺东、李国秀用一双手脚相互扶持,将一双儿女养大,又用辛勤劳作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苏炳添,大龄运动员,是亚洲第一个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九秒区的亚洲飞人。
顾诵芬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同样为国家奉献了一生。
陈贝儿,为了世人证明中国在联合国计划的时间早10年脱贫的事实,恐高的她来因两次攀爬钢梯,身体一度抖的不行。
吴天一,60余年献身高原病学研究,让青藏铁路建设期间4万筑路大军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
江梦南,从从双耳失聪,但她凭着惊人的努力一路逆袭考上清华,据她导师说,她做的模型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准……诸如此类人,诸如此类事迹,诸如此类精神,都是我们向前进的动力、支持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看身残志坚的张顺东、李国秀、江梦南、吴天一,他们哪一个不是普通人?他们哪一个是一出生就站在终点?不都是着心中的那股不屈服坚持的劲,才能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
他们以阳光的心态战胜别人口中的不可能,坚定自己的选择,用事实向世人证明成功并不是只有那些“厉害”人物可以做到,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只要你有动力,能坚持,肯吃苦,成功也会向你展开怀抱!我们当代年轻人大都缺少这种精神,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那么就不会有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了动了世人!感动中国人物心得观后感精选篇2刘一杰从古至今,一直都不缺自强不息,与恶运拼死抵抗的人。
他们在逆境面前从未放弃,而是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双百人物的人生轨迹和高尚行为,启发、引领、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我们要以双百人物的典型来点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们的终身发展之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体会1近日,我有幸观看了《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这是一场充满温情与敬意的盛典,每一个获奖者都以他们不平凡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对人性、对社会、对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典礼一开始,我就被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所吸引。
这些获奖者,有的是扎根乡村的教师,有的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是英勇无畏的消防员,还有的是致力于科研创新的科学家。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岗位,却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感动中国。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受触动的是那些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
他们舍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到偏远的乡村去教书育人。
面对艰苦的环境和有限的资源,他们毫无怨言,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
他们的坚守和付出,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机会。
另外,那些救死扶伤的医生也让我深感敬佩。
他们在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时,毫无畏惧地冲在最前线,用自己的医术和勇气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他们的勇敢和担当,让我看到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也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此外,我还被那些致力于科研创新的科学家所感动。
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成就,让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科技的发展。
这场典礼让我深刻体会到,感动中国的力量源自于每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付出。
这些获奖者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勇于担当、不断进取,就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勇于担当。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精选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10篇)“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篇1)张桂梅同志自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工作,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境国家贫困地区,致力于高尚的教学和教育事业。
她患有各种疾病,但经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痛苦,始终坚持在三英尺的平台上。
凭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开展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
她没有孩子,过着节俭的生活。
她拿出大部分工资来帮助贫困学生,为没有学费的学生支付学费,带生病的学生去看医生,在寒冷的天气里给他们买被子,把母亲的爱献给学生和孤儿。
她不仅关心生活中的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细致地照顾他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睛总是湿润的:当她每天在寒假和暑假走这么远的山路,只是为了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告诉父母和孩子成绩很好,只要她被华坪女子高中录取,她就可以免费上学;当她晚上在手脚关节涂上治疗风湿病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椅子上;当她面对镜头时,她唯一的愿望是我想再活两年,送这些孩子上大学,我的心非常震惊。
作为一名教师,很难达到张桂梅同志的无私道德品质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帮助穷人,爱无限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和我周围的许多人都参加了这场扶贫斗争。
早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有幸参加了一次慈善活动,为贫困山村的穷人献上爱。
我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我的心萌生了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的真实感受;毕业后,我来了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
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
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
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感动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13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13篇中宣部新闻局阅评组对“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及颁奖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把“感动中国”作为一个品牌持续地坚持下去。
今天小编整理了感动中国读后感心得13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感动中国读后感心得篇1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我认识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他们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榜样。
张海迪吗,她虽然瘫痪,可她并没有埋怨老天爷对她的不公平,而是选择了坚强,选择了与命运抗争。
她让我明白: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王顺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马班邮递员,可他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却不普通。
王顺友在高山峡谷间送邮行程达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二十四年来,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为了保护邮包,他曾纵身跳入齐腰深的江水,也曾与歹徒搏斗。
为了这个简单又崇高的使命,王顺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顺友用他的马背上的邮局传递着万金家书,他的执着让我感受到了这位绿衣天使的忠诚。
平凡不等于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我想:这句话应该是为王顺友写的吧!虽然书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有不平凡的人生。
他们是当代儿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样。
指引学生自我规划,让我们健康成长。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教育着我们。
"双百"人物的人生轨迹和高尚行为,启发、引领、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我们要以"双百"人物的典型来点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们的终身发展之路。
感动中国读后感心得篇2假期里,我读了《感动中国》这一本书,当我把书合上时,心中的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书中塑造了37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的人物。
有轮椅上的英模:张海迪,人间的天使:邰丽华,183个孩子的父亲:丛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
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受启示【十篇】
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受启示【十篇】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精选篇1)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了要为社会做贡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升自我能力。
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身体力行,才能弯腰实践。
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力。
二是坚守基本原则。
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
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干部队伍。
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尊老爱幼,争做人人学习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职责。
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自己分管负责的要亲自指导跟踪问效。
作为一位公民一名国家干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他们活着是一面又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又一座丰碑,折射出一个时代中最闪亮的光芒。
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精选篇2)昨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引起我久久的思索。
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__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
“我只有两条路,要么去死,要么精彩的活着!”刘伟用他的奋斗演绎精彩,用梦想点亮人生。平凡中,他用伟大的精神铸就不朽,用伟大的感动温暖人心。用灵魂的音符演奏生命的旋律,刘伟,是坚强中的感动。
然而如今,这份坚强,这份感动却在某些人的血脉中渐渐淡化。有人为情所困,只求一死来获得解脱,有人为生计所扰,为几万元钱就轻易放弃生命;有人为病所缠,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命运的无情而愤然离世……经历不起风雨,永远也开不出美丽的花,一番磨难后,才会绽放最绚烂的彩虹。
当时,正值暑假,我雄心勃勃的把它当作一部作品,把它抄在了信纸上,准备拿给同学欣赏,可我再读一遍时,我发现我错了。春天,豌豆荚是绿色的,轻轻剥开它,荚壁上露出了像海绵一样的毛茸茸的东西,用力一压,就会感到湿漉漉的,仔细一看,里面还躺着几粒小豌豆呢?
朱光亚,他如果做出了什么东西,他都是先讲别人,或者说这事情是大家一起做的。他什么事情都是先讲别人。朱光亚做什么事都十分细心,有一次朱光亚先生在办公室,让他的秘书回家里,帮他取一件东西。“你去我家里的柜子上的第几格的第几小格,给我拿回来。”他曾说过:“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朱光亚星还在天空中转来转去,还有他发明的两弹,也对攻击有了更大的发展。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观后感悟体会2016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1】官东天下英雄气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
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
“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
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
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事迹:2015年6月2日,在“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找到被困人员后,24岁的潜水员官东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
2015年10月13日,官东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潜水员官东救人英雄事迹材料6月2日上午,海军工程大学受令派出潜水员赴湖北监利大马洲长江水段救援“东方之星”沉船。
领受任务后,潜水员和保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救援现场。
11时20分,潜水员官东第一个入水,在舱室内探摸时,官东发现一位老大娘,他摸到老人身边,为她戴上潜水装具,并于20分钟后和其他潜水员一起将老人成功救出水面。
65岁的老大娘朱国梅成功获救。
14时15分,官东在水下又发现一名幸存的小伙子,由于惊吓过度,情绪紧张,小伙子无法穿戴救生装具,官东果断脱下自己的潜水重装具,和另外两名潜水员一起把小伙子救了出来。
这名21岁的重庆籍船员陈书涵顺利得救。
另外两名潜水员谢启峰和石柏岩在整个搜救过程中同样表现出色,打捞出水多具遇难者遗体。
救起老太太的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介绍,在水下找到这名老人后,他们给老太太一套潜水装具,教她怎样使用呼吸头盔,并告诉她出水计划,不停地跟老人说话,缓解压力,然后和地方航道局潜水员一起携老太太一同从船舱内出水。
被救的老太太叫朱国梅,今年65岁,救出时意识清醒。
下午2:15分,当生命探测仪探测出生命迹象后,官东再次下水。
在郑州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5个来自淮阳农村的孤儿管王宽和他老伴儿王淑荣叫爷爷和奶奶,“他们很小的时候没了爹妈,就管我的儿子和女儿叫爸爸和妈妈,我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很温暖、很幸福。
”王淑荣欣慰地说。
17年来收养6名孤儿,并培养他们成才,其间历尽艰辛。
“我做的事儿没啥可说的,人都有怜悯之心,搁谁都能做到,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我不帮他们,心里不安。
”王宽平静地说。
大爱无言,浸润无声。
前不久,屡获殊荣的王宽入围央视2015“感动中国”候选人。
12月28日,记者走近王宽,聆听和感受一个关于美德和善行的爱心故事。
忘不了浓浓乡愁当天下午三点,记者如约敲开王宽家的门,客厅里很热闹,几个年轻人或坐或站,聊得正欢。
“今儿有几个孩子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很快乐。
”王淑荣说。
73岁的王宽尽管刚出院不久,但看起来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
“其实,我做的都是平常事儿,没啥可写的,别人都能够做到。
要说与别人不一样,那就是我在青藏高原坚守26年所形成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好作风。
”王宽认真地说。
1942年,王宽出生于淮阳县郑集乡贺庄村的一个贫苦家庭。
“淮阳是豫剧的‘戏窝子’,当时有好多剧团,并经常下乡演出,这给我带来很大影响。
”王宽说:“在开封培训一年后,1956年我就从一马平川的中原来到了青藏高原,进入西藏豫剧团(原十八军随军剧团)。
就是在当年那个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革命年代,作为一名党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形成了我生命的底色。
经常有人问我,‘为啥能十数年如一日做好事?’我认为根源就是这个思想基础。
”但是,重重山关隔不断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那时交通极其不便,再加上其他原因,作为家中独子的王宽根本没办法回家,父母全靠姐姐和妹妹照顾。
后来回家探亲时,听着亲人讲述乡邻对自家的种种照顾,王宽既愧疚又感动:“老母亲生病,大半夜里,村上几个年轻人硬是用担架把她抬到医院。
这种乡恩乡情,我咋回报?这辈子,乡愁都不能忘。
”1982年,王宽偕夫人王淑荣考入郑州豫剧团,随后任业务团长。
回到郑州工作,离家乡近了,慰藉乡愁的机会就多了。
“每次回老家,乡亲们都很热情,围得满屋满院的,乡亲们说‘你们是郑州的豫剧名角,给大家唱几句吧’,我们就给他们表演一段儿,那种感觉很幸福。
”王宽回忆道。
“每次回家,他都带一两千元,看村上谁家困难,都会给个三百五百的,有时候连回来的路费都不留。
”王淑荣说:“他不能看到别人受苦,看着或听说谁家可怜,他要不帮,心里就难受。
”见不得孤苦伶仃1998年的一次回乡探亲,让王宽从此与孤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往常回乡探亲一样,在王宽的舅舅家,乡亲们又热情地围满了院子。
就在这时,一个孩子吸引了王宽的目光。
“当时那个小孩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畏畏缩缩地既想靠近我们,眼里又流露着惊恐。
当时的眼神儿,令人心疼,至今难以忘怀。
”王宽说:“乡亲们给我介绍,说这个孩儿叫袁钱粮,8个月时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改嫁,由爷爷奶奶拉扯着。
”随后,村上的一位教师又带着他们见了父母双亡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的汪文胜、汪雯、汪欣三兄妹,“看着这三个孩子,我爱人当时就哭了,我心里也不好受。
”王宽至今说起,仍语声哽咽。
乡亲们还带着他们见了一个叫汪海波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重病欠了6000多元,家里一贫如洗。
回到舅舅家,王宽和老伴儿心情沉重。
“这个时候,海波的母亲就哭着找来了,跪求我们把海波带走。
念及她实在无力抚养,我们把海波带到了郑州,另外几个孩子的生活费及学费则由我们承担。
”王宽说:“后来这几个孩子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我们索性把他们全部接到郑州。
还有一个和我外孙王海龙一样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俗称‘渐冻人’)的孤儿,没法接到郑州,则由我们负责生活费用,18岁时去世。
”孩子们来到郑州,当务之急就是上学,但由于没有郑州户口,王宽又拿不出借读费,入学就读极为不易。
王宽和老伴儿挨个到学校去求,多次被拒后,南阳路一小答应接收5个孩子,并免收借读费。
王宽和老伴儿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刚到家没多大一会儿,他就喊着让打120,说心脏难受得很!”王淑荣说:“到了医院,就下了病危通知书。
我当时就一个念头,‘他要是没了,我们娘几个怎么过’。
”王宽脱离危险后,儿子、女儿及亲属都反对将那些孩子接到郑州,“你可怜孩子帮他们,我们支持,但你的身体也不好,经得起折腾吗?”“我知道儿女是心疼我,但我决定了的事儿谁说都没用,既然养了这几个孤儿,就要负责到底。
”王宽说。
为糊口茶楼卖艺王宽的住房也不宽敞,只有104平方米,一下子多了5个孩子,再加上坐在轮椅上的王海龙,这个家显得很拥挤,“没办法,男孩女孩只好分别打地铺睡觉”。
“前几年每次给这几个孩子洗澡,我都会累得满头大汗,海龙就悄悄地把海波叫到跟前问‘将来奶奶病了,你会不会给她洗澡?’;孩子们心疼爷爷奶奶,主动要求买一套彩笔,上课时轮流用;小汪欣凉鞋坏了,不让奶奶买,自己用图钉修理;孩子们逃学上网、小文胜叛逆离家出走……”一桩桩、一件件,说起孩子们的点点滴滴,王淑荣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欣慰。
最小的汪欣今年刚大学毕业,谈起爷爷奶奶,说得最多的就是“他们乐善好施的精神影响了我,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经常跟着爷爷奶奶‘组团’到街头、公园进行募捐,帮助别人”。
曾经到老年公寓和福利院义演,为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筹集善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这家人已经捐出善款100多万元。
王海龙说,是姥姥、姥爷赐予他善良的基因,让他知恩、感恩、施恩,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去年6月6日晚上,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王海龙代表孩子们说出了他们的梦想:希望为姥爷、姥姥举办金婚典礼。
在现场观看演出的王淑荣当即泪流满面。
随后,王海龙将所获25万元梦想基金捐献给西安一位尿毒症病人。
王宽夫妇的善行在社会上广为传颂,而他们却在不时念叨着别人种种的好:接收孩子入学的张校长、帮助解决孩子户口的乡干部、免费为王海龙做干细胞移植的医院……大爱无言,大德无疆。
王宽以其无私而博大的胸怀,诠释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点亮了优秀中原儿女的良善之光,烛照未来,砥砺前行。
官东迅速找到沉船被困人员,经过20分钟的沟通谈心,21岁的重庆籍船员陈书涵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同时,另外2名潜水员下水送轻潜装具。
由于小伙子不会使用,潜水员官东将自己的装具给小伙子并让其他2名潜水员护送他上岸。
随后,官东在仅有轻潜装具的情况下,等待另外一名与其配合的潜水员返回将他带出时,可另一名潜水员找不到路,暗流将官东卷入30米的深水区。
这时,轻潜装具的压缩空气快用完,这时,他丢掉潜水的压载装具和无气的气瓶,从30米深处迅速潜游出水面。
出水后,双眼通红鼻孔流血,耳朵胀痛。
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苗宇在仪式上讲话,他说,这支潜水分队是中央军委命名的“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希望全体救援人员发挥连续作战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下一步的救援工作中挑大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6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2】王宽君子抱仁义颁奖词: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
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
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
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事迹:王宽今年74岁,是河南退休艺术家,曾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1998年,刚刚退休的王宽收养了第一个孩子,此后,他就开始与家乡的孤儿们结缘,先后收养6个孤儿。
夫妻俩的退休金并不多,为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王宽决定到茶楼唱戏挣钱。
茶楼不比舞台,他的“点唱率”却并不高,常常坐冷板凳。
于是,66岁高龄的王宽再次拜师学艺,学习川剧的“变脸”绝技,并加以发扬光大,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喝彩声。
王宽说他并不期待掌声,只是为了在唱不动之前,抓住每一个机会挣钱,养活6个孩子,供他们上学。
在将近10年的漫长岁月里,为了多挣点钱,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风雨无阻,随叫随到。
17年栉风沐雨,5个孤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最小的老六今年也已经大学毕业。
在王宽夫妇的带领下,学习了乐器的孩子经常上街义演,据统计,10余年来,靠“卖唱”养育孤儿的王宽夫妇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
●王宽17年收养6名孤儿,为养家糊口曾茶楼卖艺10年。
●王宽曾说,“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和生活方式。
”夫妻俩每月退休金合起来才3000多元,供孩子吃饱穿暖和上学,显然是杯水车薪,王宽决定到茶楼唱戏挣钱。
“你是国家一级演员,在河南豫剧界也算是个名人,怎么能出去卖唱!再说,你有冠心病和关节炎,就算我不拦你,你这身体也受不了啊!”一说要去茶楼唱戏,王淑荣坚决反对。
但眼见生活捉襟见肘,王淑荣又不得不答应丈夫。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曾称赞王宽,“戏路宽,是一个难不倒的演员。
”但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王宽,其正统表演在茶楼里并没有受到茶客们的看重。
与年青演员相比,他的“点唱率”并不高。
“上台率高的年青演员有时一晚上就能挣上千块,而我有时候一晚就只能登台一次,挣6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