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点击苏霍姆林斯基语言沟通技能训练教育科研普知识考试答案
202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含答案)
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
语言实践)中进行。
5.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 活 )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
界 )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6. 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 )地训练。
7. 口语交际是(听 )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8.
口语交际是(听 )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
主要应 在具 体 的_(交际情 境 )_中进行。
9. 跨 学科 学习 学习 任 务群 旨 在引 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
பைடு நூலகம்
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
15.
识字、写 字是(阅读和写 作)的基 础 ,是第 (一)
学段 的教学重点 。
16.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 务 群 旨 在引导学生在
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 、阅读、观 察,获取 、整 合有价值
的信息 ,根据 具体 交际情境 和交流对 象,清楚 得体 表达 ,有
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 需要。
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 构 )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
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
是毫无意义的。
24.
小学阶段第二、第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 (16)次左
右。
25. 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 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感
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教育著作
1.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着现实的生动形象性,又有着理论上的鲜明独创性,既有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又有深思熟虑的理论概括,被人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填空)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出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
(填空)3. 教育应该从人文主义的科目和自然主义的科目这种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出发,不应把研究自然的科学和记录人类事业的文学隔离开来。
(填空)4.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学生完成(A.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方式。
(单选)A.实际任务B.学习活动C.操作活动D.交往互动5. 对朱永新的了解很多人是从他的那篇(A.《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的。
(单选)A.《我心中的理想学校》B.《我心中的理想教育》C.《我心中的理想德育》D.《我心中的理想教师》6.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标志是(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单选)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B.十一五发展规划C.新课标的颁布D.2004年7.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A.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单选)A.整体的心理活动B.个体的心理活动C.师生的活动D.三维目标8.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即(abcd)。
(多选)A.学校是一种简化了的社会B.学校是经过精选的社会C.学校是经过组织和条理化了的社会D.学校在多种影响中求取平衡9. 单讲社会的目的,其意就是(abcd),这个目的自然就是道德的目的了。
(多选)A.要养成一种人品B.能对社会有益C.能做社会有用的一分子D.能融入社会10. 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是(abcd)。
(多选)A.开放性B.活动性C.创造性D.合作性11. 在创办晓庄师范的过程中,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
(判断)正确12. 学生的“学习愿望”跟学生的意志领域没有任何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小题及答案[1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语言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语言教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语言技能B. 学习语言规则C. 培养文化理解D. 以上都是答案:D2. 语言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A. 传统课堂讲授B. 互动式学习C. 多媒体教学D. 自主学习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语言教育的组成部分?A. 语法B. 发音C. 词汇D. 数学答案:D4. 在语言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习的监督者D. 以上都是5. 语言教育中,哪种评价方式被认为是最公平的?A. 笔试B. 口试C. 项目作业D. 以上都是答案:D6. 语言教育中,哪种学习策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A. 重复练习B. 语境学习C. 记忆法D. 以上都是答案:B7. 语言教育中,哪种活动被认为是最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的?A. 阅读B. 写作C. 听力D. 口语答案:D8. 语言教育中,哪种资源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A. 教科书B. 网络资源C. 教师指导D. 以上都是答案:D9. 在语言教育中,哪个阶段被认为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B. 青春期C. 成年期D. 老年期答案:A10. 语言教育中,哪个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障碍?A. 学习态度B. 学习环境C. 学习方法D. 学习时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教育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交流2. 语言教育中,________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
答案:实践3. 在语言教育中,________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答案:测试4. 语言教育中,________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环节。
答案:反馈5. 语言教育中,________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答案:阅读6. 语言教育中,________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答案:讨论7. 语言教育中,________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语言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语言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语言理论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语言的获取、使用、发展以及教育过程中语言的应用。
对于教师而言,掌握语言理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教师语言理论考试的题目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特点?A. 敏感性B. 可塑性C. 稳定性D. 易受环境影响答案:C2.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拥有哪种先天的语言能力?A. 语言习得机制(LAD)B. 语言生成能力C. 语言转换能力D. 语言理解能力答案:A3. 在社会互动理论中,维果茨基强调了以下哪个因素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A. 内在动机B. 社会文化环境C. 个人认知发展D. 生物遗传因素答案:B二、填空题4. 语言输入假说是由________提出的,该假说认为语言学习者需要接收到略高于其当前水平的语言输入,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答案:克拉申(Krashen)5. 根据布朗的阶段理论,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是________,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模仿和重复来学习语言。
答案:单语期三、简答题6.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觉运动阶段,儿童通过感官和运动能力与外界互动,语言能力开始萌芽。
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但思维仍以直观为主。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考,但局限于具体事物。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事物,能够进行抽象和假设性思考,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论述题7. 论述语言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社会文化理论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答案: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文化理论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具体方法包括:- 创建合作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互动中学习语言。
第二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第三节第四节试题答案
第二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第三节第四节试题答案第二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第三节第四节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自己几十年教学生活的思考,关注到了教学各个环节以及课堂以外的读书和活动,他尤其重视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活动。
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只有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获得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真正发展。
2.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只有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获得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真正发展。
3、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
4、苏霍姆姆林斯基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5、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姆林斯基创造了“记忆法”、“思维课”、和“研究性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6、苏霍姆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7、苏霍姆姆林斯基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在他看来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独立的思考。
二、判断题:1、教师丰富的知识储量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的教学内容。
(对)2、苏霍姆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法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和学习法,和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样的。
(错)3、研究性学习,是单独设立的课程。
(错)4、我们一般所说的“后进生”,无外乎思想觉悟上或者学习成绩上落后或者两个方面兼而有之。
(对)三、简答题:1、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1)学生经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新内容;(2)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映;(3)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巩固交给学生来完成;(4)引导学生产生和解决疑问;(5)分层教学;(6)上次学习内容、家庭作业的检查。
2、苏霍姆姆林斯基把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内容是什么?答:第一类是保证学生获得初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包括陈述、讲解、演讲、解释概念、指导、谈话、独立阅读、演示、实例说明、劳动过程和技能表演、独立观察和参观、实践和实验作业等;第二类是理解、发展和应用性的方法,包括练习、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讲述、书面创作、准备实验和操作各种机器以及为继续加强知识的劳动活动。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她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期望得到他们的赞许。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她的道德发展处于()A.社会契约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答案】 C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答案】 A3、“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答案】 C4、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答案】 C5、小李为了考到年级第一名,学习非常刻苦。
她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内部动机【答案】 B6、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领域是()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技能【答案】 C7、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
“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感对孤独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答案】 C8、利托尔诺是()的代表人物。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心理起源说【答案】 B9、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
这是一种( )行为改变法。
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 C10、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建起认知桥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培训测试题一、填空(25分,每空1分)苏霍姆林斯基,原名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今世最闻名誉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敬孩子,专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珍宝,他的教育实践激励着千百万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行能有抽象)的学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一本书,目的是为了确实地解决中小学的实质问题,确实提升(教育、教课)质量。
作者认为:“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后目的,而要成为(手段)”我们在自己的实质工作中绐终掌握住两套教课纲领:第一套教课纲领是指学生一定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资料;第二套教课纲领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余资料本源)。
在思想课长进行着一种复杂的过程,这就是个性在创建性的思想中,在对待四周世界的现象的态度中,在解说和深刻理解这些现象中进行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思想课的教育意义,第一在于它能使知识获取常常不断的(运用)。
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讲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是教给学生必定范围的知识;第二是(要使学生变得愈来愈聪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得出结论,能够把全部的教课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首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获取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入)的方法。
人们习惯把少年期间和青年初期称为(困难的年纪期)。
在这个期间内,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方面都在、快速发展,所以教育者眼前是会出现很多困难的。
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战胜这些困难。
10..想让学生战胜负担过重的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12.11.辩证思想是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符合规律的达成由感情形象思想、详细形象思想向(抽象逻辑思想)的过渡。
如何才能使学生从自己获得的进步和学到的知识中体验到快乐呢?那就是让他从自己的知识、思想、技术中获取荣誉和(尊严)。
(运用知识)不单是使知识获取深入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要的门路,并且也是检查和查核知识的最重要、主要的门路。
语言教育专题试题及答案
语言教育专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下哪一项?A. 提高语言技能B. 增加词汇量C.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语言教育的组成部分?A. 语法教学B. 词汇教学C. 体育教学D. 听力训练答案:C3. 在语言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A. 传统教学法B. 交际教学法C. 语法翻译法D. 直接法答案:B4. 语言教育中,哪种评估方式最常用?A. 口头测试B. 书面测试C. 项目作业D. 以上都是答案:D5. 语言教育中,哪种类型的学习者通常需要更多的个别关注?A. 母语学习者B. 非母语学习者C. 双语学习者D. 多语学习者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教育中,______是学习者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基础。
答案:词汇2. 在语言教育中,______是指学习者在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答案:交际能力3. 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习者的______意识,以促进跨文化理解。
答案:文化4. 语言教育中,______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答案:角色扮演5. 语言教育的评估通常包括______评估和______评估。
答案:形成性;总结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语言教育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答案:语法教学在语言教育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则,从而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语法是语言的骨架,通过语法教学,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表达思想。
2. 描述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它侧重于语言的交际功能而非形式。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境,鼓励学习者在实际对话中使用语言,以提高其交际能力。
3. 阐述语言教育中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答案:语言教育中的评估旨在测量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评估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
基础教育新课程考核及答案(1-5套)
新课程试题(一)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34、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35、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6、(“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材教法】39、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精讲)是基石,(多练)是保证。
要注意目标(准)、内容(精)、形式(活)、层次(清)。
40、精讲的目的是(讲清重点)、(化解难点)、(点拨疑点)。
42、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
43、课前准备有效包括(有效地使用教材)、(有效地了解学生)、(有效地准备素材)。
44、教学收尾要有法,主要方法有(梳理脉络法)、(各抒已见法)、(启迪探索法)、(作品展评法)。
45、(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46、导课要注意(衔接性、启迪性、含蓄性、生动性、创新性)。
47、教与学是(民主、合作、互动)的关系。
能否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是衡量说课的(主要标准)。
52、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54、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55、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 (任务 ) ,让其自己完成。
【基本功训练】二、判断题【信息素养】【纲要解读】18、教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展开,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
(√ )【教材教法】32、领导可以通过教师说课检查其备课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修改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33 、教师说课只需说清教材分析和教法设计。
(×)34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
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语言技能B. 增强文化认同C. 促进社会交流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语言教育中,语法教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直接教学法B. 交际教学法C. 任务型教学法D. 沉浸式教学法答案:A3. 语言教育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
A.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B. 词汇有助于理解复杂概念C. 词汇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 语言教育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来实现。
A. 观看电影B. 听广播C. 参与讨论D. 以上都是答案:D5. 语言教育中,写作技能的培养通常包括()。
A. 写作技巧B. 写作策略C. 写作习惯D. 以上都是答案:D6. 在语言教育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来实现。
A. 角色扮演B. 演讲练习C. 辩论赛D. 以上都是答案:D7. 语言教育中,阅读技能的提升可以通过()来实现。
A. 阅读文学作品B. 阅读学术文章C. 阅读新闻报道D. 以上都是答案:D8. 语言教育中,语言测试的目的通常是为了()。
A. 评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B. 指导教学活动C. 确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D. 以上都是答案:D9. 在语言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习的促进者D. 以上都是答案:D10. 语言教育中,学习者的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
A. 无关紧要B. 有积极影响C. 有消极影响D. 无影响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教育中,学习者应该培养的三种基本语言技能包括听、说和______。
答案:读2. 在语言教育中,______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
答案:交际教学法3. 语言教育中,______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答案:主动学习4. 语言教育中,______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点击苏霍姆林斯基》、《语言沟通技能训练》、教育科研普知识考试答案教学文案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内容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语言领域教师考试及答案
语言领域教师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语言领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语言知识的理解B. 语言技能的应用C. 语言交际的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2. 教师在教授词汇时,以下哪种方法最为有效?A. 机械记忆B. 通过上下文理解C. 重复抄写D. 以上都不是答案:B3. 语言领域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哪种教学原则?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B4.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作业量B. 采用游戏化教学C. 严格惩罚错误D. 以上都不是答案:B5. 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应如何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A. 仅通过考试成绩B.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C. 通过标准化测试D. 以上都是答案:D6. 语言领域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课堂的娱乐性B. 提高教学效率C. 减少教师的工作量D. 以上都不是答案:B7.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立即纠正B. 忽略错误C. 鼓励学生自我纠正D. 以上都不是答案:C8. 语言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平衡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教学?A. 只关注语言形式B. 只关注语言功能C. 平衡两者,兼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A. 只教授语言知识B. 教授文化知识但不进行交际练习C. 结合语言和文化教学,进行实际交际练习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语言领域教师应如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育趋势?A. 坚持传统教学方法B.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C. 依赖网络资源自学D. 以上都不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1. 语言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教学法B. 任务型教学法C. 交际语言教学法D. 翻译教学法答案:A, B, C12.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使用哪些辅助工具?A. 教科书B. 多媒体课件C. 网络资源D. 传统黑板答案:A, B, C13. 语言领域教师在评估学生时,可以采用哪些形式?A. 口试B. 笔试C. 项目作业D. 同伴评价答案:A, B, C, D14.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差异?A. 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B. 根据学生水平分组教学C.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D. 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答案:B, C15. 语言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 鼓励学生提问B. 引导学生进行辩论C. 教授逻辑推理技巧D. 以上都不是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满分10分)16. 请简述语言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附答案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负强化事例的是()0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开屋子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正确答案:B2、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
A.广阔性B.灵活性C.逻辑性D.深刻性正确答案:B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J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o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正确答案:A4、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是()oA.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B.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别人的羡慕C.学好普通话将来可以在比赛中获奖D.喜欢听播音员纯正的普通话正确答案:D5、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正确答案:B6、徐老师在教学中.先是利用大班上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教学的基本知识,而课后又利用小班跟学生探讨、研究知识中典型性、突破性的试题,最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徐老师利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现场教学D.特朗普制正确答案:D7、麻疹的传染期(病人患麻疹后)的时间是()oA.发病到皮疹消失B.发病到疹后5天C.发病前2天到疹后7天D.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正确答案:D8、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oA.防止低血糖晕倒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C.防止重力性休克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正确答案:C9、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A.显性观察B.参与性观察C.隐性观察D.非参与性观察正确答案:D10、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斯宾塞D.卢梭正确答案:B11、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A.层次性B.等量性C.等价性D.主次性正确答案:C12、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转换、改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 延续性B. 模仿性C. 社会性D. 永恒性2.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 社会文化传统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供学生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 顺序性B. 稳定性C. 可变性D. 个别差异性4.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集体本位论D. 个别差异性5.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 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 分科课程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C. 综合课程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8.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 信度B. 效度C. 难易度D. 区分度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10.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试题参考答案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名师解析】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而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范例教学的理论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
4.D【名师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爱好、兴趣、特长等都不一样。
因此,要因材施教,如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创立多种兴趣小组,满足学生发展。
5.C【名师解析】“尊重和欣赏学生”就是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善于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前进。
6.B【名师解析】马卡连柯提出了集体教育主张,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推行平行教育理论。
加里宁明确地指出:教师要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7.A【名师解析】学校的墙壁显然属于环境因素,让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就是说要充分利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体现了陶冶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陶冶教育法有三个基本要求:创设良好的情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8.C9.C【名师解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词原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
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
10.C11.C12.B【名师解析】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改革与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
13.D【名师解析】乌申斯基(1823-1870)是俄国卓越的教育家,俄国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和教科书编写者。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易错题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易错题1、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正确答案:A2、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正确答案:D3、提出共同要素说的是( )A.贾德B.科勒C.加涅D.桑代克正确答案:D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年份是( )。
A.1950年B.1977年C.1980年D.1985年正确答案:D5、“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不均衡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D6、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A.后勤职工B.行政干部C.学生D.教师正确答案:D7、学生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所制定的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称为()。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教育能力C.自我调控能力D.道德评价能力正确答案:D8、教师自己检查教学质量依据是( )A.教学B.教书育人C.班主任D.关爱学生正确答案:B9、遵循“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这一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为A.传递—接受式B.引导—发现式C.情境—陶冶式D.自学—辅导式正确答案:A10、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内容现代化B.教育观念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师素质现代化正确答案:B1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 )。
A.讨论法B.用途扩散法C.启发法D.头脑风暴法正确答案:D12、下列属于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是()A.运气B.努力C.能力D.任务难度正确答案:B1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年份是( )。
A.1950年B.1977年C.1980年D.1985年正确答案:D14、学习某资料,10 遍正好记住,那么学习效果最好的学习遍数是( )。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答题库及答案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答题库及答案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答: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
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
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答:〈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
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
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
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
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
3.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答:“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
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
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
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
4.有效教学的理念?答:“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内容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
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
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
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
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
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
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