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史雨灵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16期
[摘要] 互联网实质性金融发展业务从2011年发展至今,改变了金融市场格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新时代下,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振兴乡村、精准扶贫,促进农村经济侧改革。但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却一直处于发展初期,进展缓慢,亟待改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普及农村金融教育、构建金融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等保障性措施,以期为农村互联网金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互联网金融;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F724.6;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6-15-3
近年来,关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高峭嫣[1]提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张映智[2]提出,互联网科技大力提升了大数据技术,而大数据技术又让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农村得到普及,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目前存在认知度不高、主体有限、交易数据不多、信用生态环境并不完善等问题,要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需要营造更好的政策与生态信用环境。张启文等[3]提出,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需要采用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模式在农村大力推广互联网金融。已有文献主要是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现状、问题、对策、新型模式构建的研究,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关注不多,故本文主要研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打造路径,以期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
1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1 整体发展态势
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融入金融功能,使其与传统金融模式相异产生新兴的信息金融、普惠金融、平台金融等金融模式[4]。互联网金融从2011年发展至今,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格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已经不局限于城市,开始涉足农村,并在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有6万多个村级行政区,乡村常住人口为57 000万人,对比城市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发展,农村无疑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就我国农村互联网平台建设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平台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传统的巨头产业发展起来的平台,如新希望企业;第二类是由电商平台发展而来的平台,如京东金融;第三类是新型互联网系代表,如翼农贷。通过分
析上述平台的贷款业务发现,在“三农”业务中有近90%的借款流向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养殖业、种植业。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农村电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6年有9 000亿元的销售额,比2015年增长了26%。尽管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在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农民信用体系问题;农村金融平台较少,截至2017年3月,农村金融P2P平台有47家,仅占全国P2P平台总数的2%;以及借款利率及风险较高等。
1.2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认知度较低。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一直以来都不顺畅,农村居民很难得到金融服务,长此以往,农村居民也较为排斥当地金融发展。同时,由于农民接触到的金融知识较少,对金融没有正确的认知,所以其金融行为必然存在偏差,会更加排斥农村金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农村居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所处环境导致其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不多,接受速度也较慢。而互联网及计算机目前在农村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农村地区使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成本依然较高,使用者占比较低。所以,必然欠缺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事物的认知,使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及推广的阻力较大。加之目前互联网金融存在诸多问题,如P2P平台跑路、监管空缺等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也使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心生芥蒂,望而却步,阻碍着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1.2.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风险控制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都必须重视的一个项目。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复制,各金融平台的风控体系决定了其发展水平。风控人员在贷款审核中的征信记录是很重要的参考项。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报告显示,个人征信最核心的数据来源于个人贷款和还款数据,且大部分数据由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但由于农户可抵押的资产较少,办理贷款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较长,所以大部分农户不愿意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这就造成农村居民的金融数据具有明显的碎片化,数据采集困难,很多农户没有完整的信用记录,出现农户与平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把控坏账率、控制风险就会不轻易放贷,使得一些符合条件的农户也无法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
1.2.3 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面临政策风险
目前专注于做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平台较少,使得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新兴的金融平台在政府疏于监管的初期很容易出现野蛮发展的情况,致使平台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当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会强化监管,一些资质不全的平台就面临被关闭的风险。可如果出现平台倒闭或被关闭的现象,不仅会造成平台的经济损失,也会使农户望而却步,对互联网金融的负面影响扩大化,造成金融知识的宣传、政府的支持都付诸东流。
2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保障性措施
2.1 普及金融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农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知识的普及,增强农户的金融意识,培养农户的金融素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深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切实推进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金融机构联合参与的长效宣传机制。第一,增加宣传渠道,可以借助公益表演、电视讲座、有奖知识竞猜等形式,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同时,也可以宣传互联网金融产品,使农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有一定的认知,降低道德风险和信贷行为偏差概率。第二,金融知识普及应从娃娃抓起,可以将简单易懂的金融基础知识纳入小学义务教育中,进而通过孩子影响大人。通过对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可以提高农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辨别能力,使农户形成自身隐私保护及维权意识,抑制道德风险,切实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
2.2 构建金融综合信息平台
我国现在已有部分区域构建了农村金融综合信息平台,例如成都市的温江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涉及很多涉农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信息。这类信息平台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很多金融和政策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很多数据,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营打下基础。
农村金融数据纷繁复杂、农户信息难于采集和获取一直都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能大规模进入农村的原因。互联网平台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才能计算出风险系数、定价范围等重要数据,而农村金融数据的缺失会造成互联网金融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各区政府应统筹规划,构建农村金融综合信息平台,使平台不仅服务于农民,同时也采集大量的数据,为企业和农民搭建桥梁,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农村商品的流融通,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实施奠定大数据基础。
2.3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可以为农村互联网金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能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成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为完善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应构建统一的金融信用体系,并将农村居民与企业都纳入征信体系中。同时,鼓励和提倡农户与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入市场体系,以此加快农村经济信息化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2.4 规范农村互联网金融法律与监管
互联网金融在当前仍处于缺乏监管、进入无门槛及未确定标准的发展状态,这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走捷径,不自觉地触碰“非法集资”等监管红线,所以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亟待完善,应及时明确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战略[5]。鉴于出台相关法律及监管政策需要一定时间,因而可以制定相关的法规及监管条例,提升其法律效力层级,以使执法部门及人员执法有所依据。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违法犯罪活动具有不受地域、行业限制以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