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量的划分和计算
矿井“三量”及“三量”可采期计算方法

附录矿井“三量”及“三量”可采期计算方法一、开拓煤量是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副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采(盘)区、回风石门、回风大巷、主要硐室和煤仓等开拓掘进工程后,形成矿井通风、排水等系统所圈定的煤炭储量,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
开拓煤量按下式计算: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已完成开拓工程的采(盘)区煤层平均走向长度,m;h——已完成开拓工程的采(盘)区煤层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域煤层平均厚度,m;D——实体煤,t/m3;Q地损——地质及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回采率。
二、准备煤量是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的采(盘)区主要巷道掘进工程,形成完整的采(盘)区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通讯等生产系统后,且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巷条带区域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中,各区段(或倾斜条带)可采储量与回采煤量之和。
准备煤量按下式计算:式中Q准——准备煤量,t;L i——第i个区段的采煤工作面有效推进长度,m;l i——第i个区段的平均采煤工作面长度,m;M i——第i个区段的煤层平均厚度,m;D i——第i个区段的实体煤容重,t/m3;K i——第i个;q i——第i个;n——区段个数;Q回——回采煤量,t。
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巷条带区域无突出危险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一)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所圈定的准备煤量范围内回采巷道及切眼的煤巷条带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后,各单元评价测点测定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都小于预期的防突效果达标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且施工测定钻孔时没有喷孔、顶钻或其他动力现象。
(二)开采保护层后,准备煤量或准备煤量范围内回采巷道及切眼的煤巷条带在保护层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三)准备煤量可以按煤巷掘进方向分段计算,各分段长度不得小于300米。
煤矿常用的专业知识

煤矿常用的专业知识一、煤矿三量是1、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对于大中型井工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分布不低于3年、1年、4个月;而针对于小型煤矿,则为不少于2年、8个月、3个月。
2、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绘制三量的分布范围、煤炭损失的分布范围。
分煤层绘制损失量图。
也可以以台账绘制成表格形式,把煤损进行反映。
3、损失量台账按照永久煤柱台账、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护巷煤柱台账、三下压煤量台账分类。
4、煤炭损失分类。
按照损失形态分类分为落煤、面积、厚度损失。
按照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为开采损失、非开采损失。
按照计算范围分为全矿损失、采区损失、工作面损失。
二、顶板三带顶板三带通常是指: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
裂隙带又可划分为严重断裂带、一般断裂带和微小断裂带。
另外,容易混淆的是采空区三带:冷却带、氧化带、窒息带。
三、煤矿“三断”泛指断开轨道、钢丝绳、煤溜、水管、风管、金属网、铁棚拉钩等所有导电物体。
四、三区管理:采空区、无煤区、不可采区五、三下开采管理:水体下、公路铁路下、建筑物下六、煤矿五定:1.定整改及验收人员:由谁去整改、谁来验收;2.定整改及验收时间:整改多长时间,何时来验收;3.定整改标准:整改达到怎样的标准、要求;4.定整改措施:怎样来整改,经验收达不到要求对责任人(单位)怎样进行处罚;5.定整改资金:估算整改安全隐患需要耗用多全资金。
(定人/定时/定标准/定措施/定资金)七、“四位一体”的内容是什么?“四位一体”是我国总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措施,习惯称为“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三量管理

回采煤量计算
• • • • • • • • 回采煤量计算公式如下: Q回=(D*L*M*R-Q损-Q开呆)K2 式中 Q回——回采煤量 D——工作面走向长度; D—— L——工作面倾斜的可采长度; M——煤层平均厚度; R——煤层平均容重; K2——工作面回采率。
三、三量的可采期
• • • • • • • • 1、新建矿井移交生产时: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移交当时的开拓煤量/年设计生产能力
准备煤量可采期(月)=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平均月设计能力
回采煤量可采期(月)=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产量 2、生产矿井: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末准备煤量/当年月平均计划产量
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产量
准备煤量计算方法
• • • • • • • • • • 准备煤量计算公式如下: Q准=(D*L*M*R-Q损-Q准呆)K1 式中 Q准——准备煤量 D——采区走向长度; D—— L——采区倾斜长度; M——煤层平均厚度; R——煤层平均容重; Q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Q开呆——呆滞煤量; K1——采区回采率
三量管理
三量划分范围和计算方法
一、三量的意义
• 根据煤矿生产实践总结的 “以掘保采,掘进先行”经验,为了确定采掘 平衡的定量关系,按照开采的准备程度,将三类巷道圈定的可采储量称为开 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并用三量来反映采掘的效果、生产准备情况和采掘关系,保证生产的正 常接续。
二、三量的划分范围和计算方法
• • • • • • • • • • • 2、三量的计算:在三量划分的基础上,运用三量计算公式计算三量。 开拓煤量计算公式如下: Q开=(D*L*M*R-Q损-Q开呆)K1 式中 Q开——开拓煤量 D——开拓走向长度,采空区除外; L——采区平均斜长; M——煤层平均厚度; R——煤层平均容重; Q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Q开呆——呆滞煤量; K1——采区回采率
矿井储量管理计算方法

大兴石板箐煤矿矿井储量管理第一节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一、矿井储量的分类可采储量:指工业储量中预计可采出的储量设计损失量:为了保证采掘生产的安全进行,在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中,根据国家技术规定,允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
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与工业储量三者间的关系为:T= (I-P) K式中T——可采储量,万tI——工业储量,万tP——设计损失量,包括保安煤柱、隔离煤柱以及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煤。
K——设计采区采出率第二节矿井三量管理一、三量管理的意义搞好三量管理是保证矿井生产正常接续、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二、三量的划分和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煤矿“三量的划分计算

"三量"的划分和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计算公式为:Q回=LhMDK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m;h——工作面倾斜开采长度,m;M——设计采高或采厚,m;K——工作面回采率。
上述各煤量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较稳定煤层。
若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时,应依具体情况划分块段分别计算煤储量后求和。
三、三量开采期(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为了使资源准备在时间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大、中型矿井原则规定的三量合理开采期为:开拓煤量可采期3-5a以上;准备煤量可采期1a以上;回采煤量可采期4-6个月以上。
矿井“三量”计算

“三量”计算公式一)三量的可采期限规定如下:1、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般为三至五年以上;2、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般为一年以上;3、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一般为四至六个月以上。
(二)三量实际可采期计算公式1、生产矿井:期末开拓煤量开拓煤量可采期(年)=──────────当年计划年产量期末准备煤量准备煤量可采期(月)=──────────当年平均月计划产量期末回采煤量回采煤量可采期(月)=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产量(三)三量的解释和计算范围:1、开拓煤量:开拓煤量系指已完成开采所必需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或称中央石门)或采区石门、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集中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道等的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量。
沿倾斜由已掘凿的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的水平起,向上直到总回风道、煤层风化带下部边界或采空区下部边界上;沿走向到煤层两翼最后—个上山(或下山、石门)采区边界,这个范围内的煤量减去地质损失、设计损失和开拓煤量可采期限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如下:开拓煤量=(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采区平均斜长×煤层平均厚度×煤的容重-地质损失-开拓煤量可采期限内不能开采的煤量) ×采区回采率说明:(1)用上山开采单一煤层时,两翼运输大巷和必要的总回风道必须作通到采区上山口的位置,运输大巷并应超过采区上山的采区车场岔道外一百米以上,以便车场调车与大巷继续掘进互不干扰。
此时,开拓煤量计算公式中的煤层两翼走向长度应计算至此上山的采区边界;若运输大巷或总回风道末做通到采区上山口位置,走向长度只能计至前一上山采区的边界。
(2)用下、上山同时开采单一煤层时,下山部分的开拓煤量也应计算在内。
如系用“采区下山”开采时,采区下山应掘至采区车场,并完成采区车场的掘凿工程。
此时计算公式中的煤层走向长度应至下山采区的边界。
如采用“集中下山”采时,必须完成集中下山的车场和底运输大巷的掘凿工程,而且本水平运输大巷及集中下山底运输大巷都应作到采区上山口位置,底运输大巷要超过采区上山的车场岔道外一百米以上。
矿井地质学第八章 矿井储量管理

1.可采期的计算(新建矿井)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移交当时的开拓煤量(万吨)
年设计生产能力(万吨 / 年)
准备煤量可采期(月)= 移交当时的准备煤量(万吨) 平均月设计能力(万吨 / 月)
回采煤量可采期(月)= 移交当时的回采煤量(万吨)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产量(万吨 / 月)
第二节 三量管理
一、三量管理
矿井生产的准备阶段包括水平开拓、采区准备和开 切工作面三个阶段,在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 阶段掘进的巷道分别称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 巷道,而由这三种巷道所圈定和构成的可采储量分别 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第二节 三量管理
二、三量划分和计算 1. 三量的划分
Q准-准备煤量(t); L-采区走向长度(m); h -采区倾斜长度(m);
M -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其他同上。
第二节 三量管理
3)回采煤量
Q回=LhMDK
Q回-回采煤量(t); L-工作面走向长度(m); h-工作面倾斜长度(m); M-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m); K-工作面回采率。
第二节 三量管理
(6)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当前不合理,估算基础储量高,可行性一般
第一节 矿井储量分类和特点
二、矿井储量类型与编码
3.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
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 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
(2)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由于地质原因的影响而留设 的煤柱。
(3)护巷煤柱台账。 (4)“三下”压煤量台账。
第三节 储量动态管理
3)储量的注销 由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影响煤炭储量的采出,经上级批
三量计算方法

三量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 -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 -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计算公式为:Q回=LhMDK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m;h——工作面倾斜开采长度,m;M——设计采高或采厚,m;K——工作面回采率。
上述各煤量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较稳定煤层。
若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时,应依具体情况划分块段分别计算煤储量后求和。
三、三量开采期(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为了使资源准备在时间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大、中型矿井原则规定的三量合理开采期为:开拓煤量可采期3-5a以上;准备煤量可采期1a以上;回采煤量可采期4-6个月以上。
三量

定义
可采期计算公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 式 /当年计划年产量
准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准备煤量 /当年平均月计划
产量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 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产量
国家规定计算 我国规定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一般为3~ 准备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一年以上, 可采期 5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4~6个月以上 。
T=(I-P)*K————可采储量=(工业储 量-设计损失量)*设计采区采出率
P=(T-IK)/K————设计损失量=(可采 储量-工业储量*设计采区采出率)、设 计采区采出率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 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做准 备煤量。
期末结存煤量=期初原有煤量-期内采出 煤量+期内新创煤量+/-期内各种原因引 起的煤量变化
储量又可分为3个类型:可采储量(111)、预 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各 煤 量 之 间 的 关
三量 开拓煤量 基本巷道的开拓阶段。从井筒直到采区 主要巷道的全部井巷工程,如井筒、井 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主要回风大巷 、主要石门、采区石门等是开拓巷道, 完成这些井巷工程获得的可采储量,称 为开拓煤量。 准备煤量 采区主要巷道的准备阶段。如采区上山 、采区机电硐室、采区溜煤眼、采区车 场等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巷道为准备巷 道,完成这些巷道获得的可采储量,称 为准备煤量。 回采煤量 形成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切割阶段。 在采区范围内为一个回采工作面服务的 运输、通风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 工程,完成这些工程获得的可采煤量, 称为回采煤量。
期末三两计算 期末开拓煤量=生产采区残存煤量+备用 公式 采区煤量+准备采区煤量
三量计算方法

华融龙宫煤业三个煤量计算本矿井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的接替,采取“以采定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计算出三个煤量来反映矿井生产准备程度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正常接续。
2014年矿井三个煤量计算如下。
一、三量的计算(一)、开拓煤量计算:Q开=(LhM平d-E失-P)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开拓的走向长度,m;h--开拓区的平均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开拓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包括永久和临时煤柱及其它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开=(LhM平d-E失-P)K=(1400×1064×0.8×1.40-528880) ×90%=1139472(吨)(一采区9号煤层已全部形成开拓量)(二)、准备煤量计算:Q准=(LhM平d-E失-P)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的走向长度,m;h--采区的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呆滞煤量(包括准备期内不能采出的煤量,以及永久煤柱和永久和其它原因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准1=(LhM平d-E失-P)K=(1006×450×0.8×1.40-60000)×90%=402321(吨)Q准2=(LhM平d-E失-P)K=(800×440×0.8×1.40-41000)×90%=318207(吨)Q准= Q准1+ Q准2=402321+318207=720528(吨)(三)、回采煤量计算:Q回=LhDx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的可采长度,m;h--工作面沿倾斜的可采长度,m;M--煤层的可采厚度,m;d--煤的容重,t/m3;x--工作面的回采率。
“三量”国家计算标准及方法

三量的划分和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计算公式为:Q回=LhMDK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m;h——工作面倾斜开采长度,m;M——设计采高或采厚,m;K——工作面回采率。
上述各煤量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较稳定煤层。
若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时,应依具体情况划分块段分别计算煤储量后求和。
三、三量的开采期(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为了使资源准备在时间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大、中型矿井原则规定的三量合理开采期为:开拓煤量可采期3-5a以上;准备煤量可采期1a以上;回采煤量可采期4-6个月以上。
煤矿三量计算方法详解

煤矿三量计算方法详解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三量”计算(三)三量的解释和计算范围:1、开拓煤量:开拓煤量系指已完成开采所必需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或称中央石门)或采区石门、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集中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道等的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量。
沿倾斜由已掘凿的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的水平起,向上直到总回风道、煤层风化带下部边界或采空区下部边界上;沿走向到煤层两翼最后—个上山(或下山、石门)采区边界,这个范围内的煤量减去地质损失、设计损失和开拓煤量可采期限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如下:开拓煤量=(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采区平均斜长×煤层平均厚度×煤的容重-地质损失-开拓煤量可采期限内不能开采的煤量) ×采区回采率说明:(1)用上山开采单一煤层时,两翼运输大巷和必要的总回风道必须作通到采区上山口的位置,运输大巷并应超过采区上山的采区车场岔道外一百米以上,以便车场调车与大巷继续掘进互不干扰。
此时,开拓煤量计算公式中的煤层两翼走向长度应计算至此上山的采区边界;若运输大巷或总回风道末做通到采区上山口位置,走向长度只能计至前一上山采区的边界。
(2)用下、上山同时开采单一煤层时,下山部分的开拓煤量也应计算在内。
如系用“采区下山”开采时,采区下山应掘至采区车场,并完成采区车场的掘凿工程。
此时计算公式中的煤层走向长度应至下山采区的边界。
如采用“集中下山”采时,必须完成集中下山的车场和底运输大巷的掘凿工程,而且本水平运输大巷及集中下山底运输大巷都应作到采区上山口位置,底运输大巷要超过采区上山的车场岔道外一百米以上。
此时计算公式中的煤层走向长度应计至此上山采区的边界。
(3)用主要石门及分层运输大巷开采煤层群时,每层煤的开拓煤量的计算均和单一煤层相同。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一、储量级别1、地质可靠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和探明的四种。
(1)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
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程度较低。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2、可行性评价阶段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
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
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
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进行着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
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
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个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数学运算:三量关系题详解

数学运算:三量关系题详解中公教育江门分校三量问题,顾名思义,指问题中主要包含三个量,且这三个量之间存在基本关系。
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通过基本关系公式求出第三个量。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行测考试中,典型的三量问题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
对这三类问题,无论如何复杂变化,解答时只需抓住问题的核心,即辨明其三量的基本关系。
一、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关系式如下:上述三个公式可称为行程问题的核心公式,大部分的行程问题都可通过找出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中的两个已知量后,利用核心公式求解。
(一)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研究的是两物体相向(相对)运动的情况,基本公式中的速度和路程对应为速度和与相遇路程。
【例题1】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
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
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了多少次?A.5B.2C.4D.3中公解析:首先明确这是一个多次相遇问题。
多次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次数,要计算出两人游的总路程与第一次相遇时的相遇路程。
(二)追及问题追及问题研究的是两物体同向运动的情况,基本公式中的速度和路程对应为速度差与追及距离。
【例题2】甲、乙两人从运动场同一起点同向出发,甲跑步速度为200米/分钟,乙步行,当甲第5次超越乙时,乙正好走完第三圈,再过1分钟,甲在乙前方多少米?(三)流水问题流水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水速在船逆行和顺行中的作用不同。
船在顺水航行时的实际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和,同理可得,船逆水航行时的速度等于船速与水速之差。
其核心公式如下:【例题3】甲、乙两港相距720千米,轮船往返两港需要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5小时;帆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4千米,问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二、工程问题工作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三量关系的问题,三个量之间存在如下基本关系式:在国考行测中,工程问题的考查重点集中在多人工程问题,即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含有多人合作这种情况。
煤矿三量计算3

3、回采煤量:回采煤量系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为采区上山、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切割眼四面所切割的煤量,安装设备后,即可正式进行回采。
计算公式如下:回采煤量=工作面沿走向的可采长度×工作沿倾斜的可采长度×采厚×煤的容量×工作面回采率说明:(1)回采煤量应包括备用工作面的煤量和正在回采中的工作面残存煤量。
(2)计算公式中工作面沿走向的可采长度不包括开采设计中规定留下的煤柱宽度;工作面沿倾斜可采长度不包括开采设计中规定留下不采的运输巷和风巷等的煤柱斜高。
(3)不论厚煤层分层开采或开采单一煤层,公式中的采厚系指开采设计中规定的各分层或单一煤层应该采出的厚度。
(4)如厚煤层采用分层采。
几个分层保持一定超前距离同时回采时,则几个分层都可计为回采煤量。
如只采上分层,以下各分层在回采煤量可采期限内不开采时,则回采煤量只算上分层。
(5)当相距较近煤层或厚煤层分层同时开采,其中有一层的工作面因故停产。
这—层煤的工作面残存煤量不能再计在回采煤量范围内,同时其余各层的回采煤量也只能计到不致采垮该停产工作面煤层的范围为止。
(6)当煤层分阶段同时回采,其中有一个分阶段的工作面因故停止生产,这一分阶段工作面的残存煤量不能再计在回采煤量范围内,同时其余各分阶段的回采煤量也只能计到不致采垮该停产工作面煤层的范围为上。
第二部分关于矿井巷道划分范围的规定为了便于管理,将矿井中所掘凿的各种井、巷、峒室划分如下:—、凡矿井内所掘凿的井、巷、峒室,不论在岩石内、半煤岩内或煤层内掘凿的,统称为矿井巷道。
二、矿井巷道分为以下四类:(一)开拓巷道凡构成并增加开拓煤量所必须完成的巷道,划为开拓巷道。
开拓巷道又可分为开拓主巷及开拓副巷。
开拓主巷是有效增加开拓煤量并为以后生产时运输、通风所必需的巷道,主要包括:1、主井、副井及风井的井筒;2、井底车场的空、重车道及绕道;3、井口主要峒室(包括水泵房、水仓、机车库、绞车房、压风机房、配电室、火药库等);4、主要石门(亦称中央石门)及采区石门的运输道;5、运输大巷及集中运输大巷的运输道;6、总回风道的风道及通风石门;7、集中下山及采区下山的绞车道、皮带道及风道;8、主要溜煤眼的溜煤道。
三量关系公式

三量关系公式三量关系公式是一种描述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之间存在着三量关系,比如时间、速度和距离的关系、价格、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等等。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三量关系公式。
一、时间、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时间、速度和距离的关系问题。
根据物理学的定义,速度可以用距离除以时间来表示。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三量关系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或者根据给定的速度和时间来计算到达目的地所需的距离。
例如,一个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在2小时内它将行驶的距离为:距离 = 速度× 时间距离 = 60公里/小时× 2小时距离 = 120公里二、价格、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在经济学中,价格、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通常也会上涨;而当供给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下跌。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三量关系公式:价格 = 需求× 供给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分析市场的供需关系,预测价格的变化趋势。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而供给相对稳定时,价格往往会上涨;相反,当供给增加,而需求相对稳定时,价格往往会下跌。
三、质量、密度和体积的关系在物理学中,质量、密度和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物质的定义,密度可以用质量除以体积来表示。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三量关系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物质的密度,或者根据给定的质量和密度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例如,一块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0.5立方米,那么它的密度为:密度 = 2千克 / 0.5立方米密度 = 4千克/立方米总结:三量关系公式是一种描述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
煤矿常用的专业知识.

煤矿常用的专业知识一、煤矿三量是1、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对于大中型井工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分布不低于3年、1年、4个月;而针对于小型煤矿,则为不少于2年、8个月、3个月。
2、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绘制三量的分布范围、煤炭损失的分布范围。
分煤层绘制损失量图。
也可以以台账绘制成表格形式,把煤损进行反映。
3、损失量台账按照永久煤柱台账、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护巷煤柱台账、三下压煤量台账分类。
4、煤炭损失分类。
按照损失形态分类分为落煤、面积、厚度损失。
按照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为开采损失、非开采损失。
按照计算范围分为全矿损失、采区损失、工作面损失。
二、顶板三带顶板三带通常是指: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
裂隙带又可划分为严重断裂带、一般断裂带和微小断裂带。
另外,容易混淆的是采空区三带:冷却带、氧化带、窒息带。
三、煤矿“三断”泛指断开轨道、钢丝绳、煤溜、水管、风管、金属网、铁棚拉钩等所有导电物体。
四、三区管理:采空区、无煤区、不可采区五、三下开采管理:水体下、公路铁路下、建筑物下六、煤矿五定:1.定整改及验收人员:由谁去整改、谁来验收;2.定整改及验收时间:整改多长时间,何时来验收;3.定整改标准:整改达到怎样的标准、要求;4.定整改措施:怎样来整改,经验收达不到要求对责任人(单位怎样进行处罚;5.定整改资金:估算整改安全隐患需要耗用多全资金。
(定人/定时/定标准/定措施/定资金七、“四位一体”的内容是什么?“四位一体”是我国总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措施,习惯称为“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综采工作面三量管理及工作面安装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安装
1、中部槽安装要平、直、稳; 2、中部槽安装的方向应从机头向机尾进行; 3、每块中部槽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
顺茬进行
机头
机尾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特殊安装要求
1、一般在回撤时将两块中部槽组装一起,装 车运到工作面进行安装;
2、注意链条不能拧花;
3、综采工作面刮板机的机尾一般在采煤机骑 上溜槽后再进行安装;
安装时,转载机的中线应与皮带的中线保持一 致。
五、破碎机
➢架设于转载机上用来破碎硬煤和大块矸石的设备。 ➢防止硬煤和大块矸石砸坏、砸偏带式输送机。 ➢有锤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轮式破碎机三种。
破碎机的安装
1、破碎安装前要检查好绳、绞车、压柱、地 锚等情况,有问题要先处理。要将准备安装 处的煤、矸等杂物清理干净。
带式输送机的安装
1.首先确定皮带中线。要综合考虑皮带机头占巷、 转载破碎机和超前支架的位置关系以及行人道的 宽度等。根据质量标准化国家标准人行道宽度不 得小于0.8m。
2.安装过程中及时现场跟踪,确保安装直、顺线。
冷却喷雾装置中喷雾主要作用是降尘、湿润、冷却 截齿、扑灭滚筒截割时可能产生的火花、稀释有害气体 的浓度等。冷却系统用于冷却电动机、截割部、液压牵 引部。
采煤机的安装
采煤机型号:MG300/730-WD、MGTY500/1200-3.3D
采煤机的安装和调试应满足“快速安装、保证质 量、安全施工、降低成本”的要求,所以应先在地 面对综采设备进行安装验收和试运转,在安装施工 组织设计、组织准备、井巷准备、设备准备、装车 准备和安装准备等六项准备工作完毕后,方可进行 井下安装。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指采煤工作面中采煤机、可弯曲刮板 输送机和自移液压支架等主要设备组合配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
为了使资源准备在时间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大、中型矿井原则规定的三量合理开采期为:
开拓煤量可采期3-5a以上ຫໍສະໝຸດ 准备煤量可采期1a以上;
回采煤量可采期4-6个月以上。
(二)三量可采期的计算
三量可采期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影响三量合理开采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
计算公式:Q开 =(LhMD-Q地损 -Q呆滞 )K
式中:Q开——开拓煤量,t;
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
h——采区平均倾斜长,m;
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
D——煤的视密度,t/m3
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
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
1.矿井地质条件
2.井型和采区布局
3.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
4.机械化程度
四.三量的统计与分析
为了及时掌握生产准备程度与采掘关系,应对三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三量的统计与分析是通过绘制和填报相应的图、表、台帐及文字说明来完成的。其中主要有三量计算图、月末三个煤量动态报表、矿井(露天)期末三个煤量季(年)报表。
L——采区走向长度,m;
h——采区倾斜长度,m;
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
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三量的划分和计算
(一)开拓煤量
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 =(LhMD-Q地损 -Q呆滞 )K
式中Q准——准备煤量,t;
计算公式为:Q回=LhMDK
式中:Q回——回采煤量,t;
L——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m;
h——工作面倾斜开采长度,m;
M——设计采高或采厚,m;
K——工作面回采率。
上述各煤量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较稳定煤层。若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时,应依具体情况划分块段分别计算煤储量后求和。
三、三量开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