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16-05-20T10:17:43.0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作者:赵俊玲[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赵俊玲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矿区第一小学719315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也注重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教师共同所追求的,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必须构建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本文中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创建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探究过程。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只有教师的传授,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教学活动也难以进行,无法实现对课堂完美的调控。在教学中,教师热情高涨,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效果也不会理想。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要给予积极的强化,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三、设疑激趣,促进小组合作探究

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小组互动合作是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步。笔者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好、中、差平均搭配到各个小组中。要实现小组有效的合作互动,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值不变呢?”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学习。有的学生在研究中取出两条长度相等的纸条,先在第一个纸条上截取二分之一,然后在另一个纸条上截取四分之二,从而用直观的方法验证了分数的性质定理。

四、注重课堂反思,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许多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人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一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这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滋长起来的,而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教师设计教学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更要注重设计组织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在教学中,可以主动地对探究方法进行调整、评价和反思,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平行线的知识”时,老师提出:根据学习垂线的过程,你打算怎样研究平行线呢?学生提出了“从身边找实例、在纸上画一画、用小棍摆一摆”等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就通过在纸上画一画、摆一摆展示出自己初步认识的平行线,又通过在长方体上摆小棍,突破了“在同一平面上”这一难点。

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

参考文献

[1]赵春勇探讨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2)。

[2]张艳张玲云范素花试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5)。

[3]曾红英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