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的现状与进展
围手术期镇痛现状与思考
术后镇痛的需要
• 满足病人生活质量需要:“全程无痛”; • 适应日间手术“短、平、快”的节奏: • 适应快通道手术:65%(USA 2000)
71%(USA 2001) > 75% (USA 2003);
10th World Congress on Pain, Aug.17-22,2002, San Diego,USA
Pain experience Any pain Worst pain experienced
Slight pain Moderate pain Severe pain Extreme pain
Time since surgery Time since surgery
≤1 yr (n = 125)
2–5 yr (n = 125)
疼痛
什么是痛? 麻醉医师怎样看待疼痛? 术前是否需要镇痛? 术中镇痛是否足够? 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目前的术后镇痛状况 术后镇痛思考
什么是痛?
定义:疼痛是一种 与组织损伤有关的 不愉快主观感觉和 情感体验。
1、《疼痛诊疗学》第一版 谭冠先主编 2、IASP,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1、是躯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
背根神经节
外周神经元
2.传导 神经冲动被传导 至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伤害感受器
1.转化 有害刺激在疼痛 受体被转换成神 经冲动
损伤
围术期的镇痛理念
围手术期镇痛不仅仅指手术后镇痛 围手术期镇痛的目的是缓解手术造成的疼痛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更重要
的是防止外周及中枢敏化的发生。
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 采用持续的、多模式的、阻止疼痛敏感状态形成的预防性镇痛措施,以求
早期镇痛治疗应用于急腹症患者的诊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早期镇痛治疗应用于急腹症患者的诊治现状及发展趋势曹㊀阳1ꎬ邵缠婵2ꎬ林学武1(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ꎬ安徽㊀蚌埠㊀233000ꎻ2.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ꎬ甘肃㊀兰州㊀730000)㊀㊀摘要:㊀急性腹痛是急腹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ꎬ对急性腹痛的控制是急腹症患者处理的重要环节ꎮ早期传统的观点认为急腹症患者不应早期镇痛治疗以免延误病情ꎮ早期镇痛治疗应用于急腹症患者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性化的镇痛理念ꎬ在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不仅不增加对于急腹症的误诊ꎬ而且有可能帮助明确其诊断ꎬ从而增加急腹症患者的就医体验ꎬ体现医生价值及质量ꎬ值得临床推广ꎮ关键词:㊀早期镇痛ꎻ急腹症ꎻ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R473.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19)02-0131-04㊀作者简介:曹阳(1991-)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疼痛诊疗ꎮ㊀通讯作者:林学武ꎬE-mail:819823212@qq.comꎮ㊀㊀急腹症是目前外科常见的以急进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且需紧急处理的一类疾病的统称ꎮ有资料表明ꎬ急诊的患者中约30%是以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为主诉就诊的ꎬ急腹症是急诊科也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1]ꎮ疼痛是机体自身的一种反射性条件刺激反应ꎬ疼痛可以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㊁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及系统ꎬ同时疼痛的刺激也降低机体的免疫力[2]ꎮ目前对于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的处理ꎬ传统的临床思路中临床医生常常将焦点集中于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ꎬ这当然也是临床医生诊病治病的首要目的ꎬ但是往往造成急腹症患者就诊时要承受住巨大的痛苦和折磨[3]ꎬ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此种观念已不再适合目前的临床思路ꎬ应该把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和及时解除患者疼痛痛苦的临床思路放在首位[4]ꎬ从而促进早期镇痛治疗急腹症成为新时代的热点话题ꎮ因此本文从传统镇痛的观念㊁急腹症患者镇痛治疗的现状㊁早期镇痛治疗的意义以及早期疼痛治疗的策略等以下方面来对急腹症患者早期镇痛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ꎮ1㊀传统镇痛的观念疼痛是人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ꎬ同时也是疾病的另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ꎬ过早的应用镇痛药物致患者疼痛消失后可能会掩盖病情ꎬ进而影响病情的诊断及及时的治疗ꎬ对医患双方可能会导致不可估测的不良影响[5]ꎬ疼痛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ꎬ其程度较难用客观的指标来衡量ꎬ对于急腹症患者而言ꎬ迫切希望医生能尽快缓解自身的痛苦ꎬ但由于对于早期镇痛认识的不足导致在缓解疼痛和药物副作用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ꎬ从而导致医生倾向于选择相对保守的不予早期镇痛方案[6]ꎮ这也是传统的对于急腹症患者早期不易过早行镇痛治疗观念形成的原因ꎻ传统的不主张对于急腹症患者积极止痛的镇痛观念尚无确切的理论依据ꎬ传统镇痛观念大多数是建立在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所受到教育的基础上ꎬ建议未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不确定的急腹症患者不应该早期使用镇痛药物[7]ꎬ可能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ꎻ在影像学技术及医学检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ꎬ在还未明确诊断前ꎬ而必须让患者以承受极大的甚至完全无必要的痛苦和折磨为代价ꎬ这不仅仅是与现代医疗理念相违背ꎬ更不符合人道主义[8]ꎮ2㊀急腹症患者镇痛治疗的现状由于医疗工作者根深蒂固的 未明确诊断前ꎬ不予应用镇痛药物 传统理念影响ꎬ急腹症患者的早期镇痛治疗现状不容乐观ꎻ纵观各大医疗机构ꎬ对急腹症疼痛的早期镇痛治疗管理缺乏明确的规范ꎬ且医生对于早期镇痛治疗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ꎬ对疼痛的控制的知识还处于较低水平[9]ꎻ国内有关文章分析ꎬ护理人员作为疼痛评分的主要参与人员ꎬ对于患者疼痛的评分往往低于患者的自身感受ꎬ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程度认识的不足[10]ꎬ从而出现临床的实际操作中ꎬ面对急腹症患者剧烈腹痛时镇痛态度不积极㊁镇痛不足等问题ꎻ由于国人的教育文化差异ꎬ患者出现急腹症时对腹痛缓解的要求也不一样ꎬ往往存在采取强忍的态度处理自己的腹痛ꎻ有研究表明[11-12]ꎬ国外发达国家急腹症患者在院前急救或到达急诊医院时就能获得满意止痛治疗的比例高达90%ꎻ可见我国急腹症早期镇痛治疗的现状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异ꎬ早期镇痛治疗还有很远的路要走ꎮ3㊀早期镇痛治疗的意义3.1㊀疼痛对机体的不良影响㊀疼痛是对外界不良刺激的一种生理性反射[2]ꎬ是机体自身对外界释放的一种信号ꎬ同时疼痛又是一种刺激源ꎮ疼痛的刺激会增加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ꎬ这种交感神经的兴奋剂导致心率增快和心肌氧耗的增加ꎬ诱发心肌细胞的缺血㊁血压升高等生理病理变化ꎬ进一步导致急腹症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出现ꎬ同时ꎬ在机体对抗疼痛的应激反应中释放的化学因子又反过来刺激疼痛受体ꎬ导致疼痛加重ꎬ形成一种不良的反馈调节[13]ꎮ同时急腹症剧烈疼痛时ꎬ膈肌的收缩能力因疼痛的刺激而降低ꎬ影响每分通气量[14]ꎮ3.2㊀临床诊断的需要㊀患者因急腹症就诊时ꎬ往往伴随剧烈的疼痛ꎬ常处于强迫体位或往往烦躁不安之中ꎬ很难再接受较长时间的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ꎬ因疼痛处于烦躁的病人往往也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ꎬ造成医务人员判断的不准确ꎮ早期使用有效的镇痛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接受检查及诊治的顺应性ꎬ可快速明确急腹症病因ꎬ尽早的接受诊治[15]ꎮ有关数据显示ꎬ一些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ꎬ往往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会消耗很长的时间进行诊断ꎬ甚至30%的急腹症在短时间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16]ꎮ3.3㊀人文关怀的需要㊀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ꎬ当这种体验的续时间越长时ꎬ患者越易产生对此体验源头的恐惧ꎬ并对疼痛产生恐怖的记忆ꎬ无论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都造成严重的消极的影响[17]ꎬ有时急腹症的病因已经明确且已经经过系统的治疗后ꎬ患者原发病灶已经治愈但对当时急腹症性疼痛产生惧怕的心理ꎬ令他们担心这样的疼痛何时会再次出现ꎬ进而影响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ꎮ及时有效的镇痛治疗ꎬ不仅能缓解患者当时的痛苦ꎬ也能减少患者对未来的担心和恐惧ꎬ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倡导的人文关怀的需要[18]ꎮ4㊀早期镇痛治疗的策略4.1㊀镇痛治疗的时机㊀传统的观念对于急腹症的镇痛治疗ꎬ往往是在明确诊断后才开始进行[6]ꎻ现代医学观念强调的是镇痛要趁早ꎬ但目前相关文献对于趁早这一概念无明确的把握ꎬ且国内无相关的推荐和指南指导早期镇痛治疗的时机ꎬ从而导致各大医院对急腹症患者早期镇痛治疗的时机把握有很大的差异[9]ꎮ美国医师协会(ACP)提出ꎬ在患者因急性疼痛来就诊的即刻ꎬ对于疼痛的管理就应该开始进行[19]ꎮ有研究表明新加坡的大多数医院对镇痛治疗的时机及相关指征有明确的规定ꎬ由相关护理部人员专门从事患者疼痛评估ꎬ完善相关评估后对于符合镇痛条件的疼痛患者ꎬ结合疼痛评分实行针对性的镇痛措施[20]ꎮ其中新加坡有医院针对疼痛评分>5的患者ꎬ查无禁忌后ꎬ可以给予酮洛酸30mg肌肉注射ꎮ相比国内相关医院医生而言ꎬ对于急腹症患者的处理一般是全面的病史采集㊁体格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之后ꎬ才会酌情考虑使用镇痛药物[6]ꎮ但具体这些过程具体需要耗费的时间尚无从考证ꎬ在此过程中患者往往承受很大的心理及生理负担ꎮ国内相关研究说明[21]ꎬ对于急腹症患者怀疑为肾结石时ꎬ在快速了解病史及相关体格检查后ꎬ进行初步评估后进行快速初步诊断ꎬ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ꎬ随即给予镇痛治疗ꎬ待疼痛症状稍微缓解之后再进行相关检查ꎬ明确最终诊断ꎮ结合相关文献ꎬ笔者认为这种镇痛治疗的时机选择相对较为折中ꎬ在保证患者人格权利得到保证的同时ꎬ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对患者应用镇痛药物可能对诊断造成干扰的担心ꎮ4.2㊀镇痛治疗的药物㊀(1)非甾体类抗炎药:帕瑞昔布钠(parecoxibꎬ特耐)作为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ꎬ是临床上较早应用的COX-2抑制剂ꎬ其药理主要通过体内肝脏代谢后活化为伐地昔布而发挥镇痛作用[22]ꎮ国外学者Athanasakis证实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的控制急性疼痛ꎬ若与阿片类合用ꎬ能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23]ꎻ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是一种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物ꎬ新一代的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ꎬ通过作用于外周以及脊髓COX-2ꎬ减少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ꎬ明显的降低外周神经的敏感性ꎬ最终也降低中枢疼痛敏感阈值[24]ꎬ使急性疼痛患者的痛觉过敏状态明显减轻ꎻ有研究证实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ꎬ能抑制因创伤而导致局部炎症产生的PGE2ꎬ减轻急性疼痛[25]ꎮ但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于急腹症患者时应密切关注患者胃肠道反应ꎬ该类药大剂量应用时易导致急性消化道溃疡的发生ꎬ应严格按照规定剂量使用ꎮ(2)阿片类药物:随着近年来镇痛治疗的理念不断更新ꎬ现多项研究主张急腹症疼痛患者经过系统的初步评估后可以直接使用麻醉性的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26]ꎻ阿片类药物的应用主要作用于一些剧烈疼痛和晚期肿瘤的病人ꎬ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㊁过度镇静㊁嗜睡和恶心ꎬ应用于高龄患者中时ꎬ有可能还会出现认知障碍的问题[27]ꎮ阿片类药物在控制急腹症急性疼痛时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ꎬ虽然副作用存在ꎬ但和剧烈疼痛相比ꎬ大多数患者还是可以耐受此不良反应[28]ꎮ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是由吗啡合成的长效衍生物ꎬ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ꎬ其主要作用于μ亚型ꎬ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ꎬ氢吗啡酮的起效时间更快ꎬ脂溶性高ꎬ生物利用率高ꎬ皮下注射吸收快ꎬ镇痛效能更强[29]ꎮ急性创伤性疼痛的急诊病人通过非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不同剂量的氢吗啡酮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鼻腔内给药途径效果最好ꎬ患者经鼻腔内给予2mg的氢吗啡酮后ꎬ急性疼痛都能得到有效的缓解ꎬ且不良反应事件大幅度减少[30]ꎮ地佐辛(dezocine)既能激动阿片类受体的κ亚型㊁又能拮抗阿片受体的μ亚型ꎮ有研究表明κ亚型主要分布于中枢部位ꎬ激动κ亚型受体即可产生中枢性镇痛及较轻量的镇静作用ꎮ地佐辛产生镇痛作用的主要原因是激动κ亚型受体ꎬ其镇痛强度是哌替啶的5~9倍ꎮ由于地佐辛为μ受体的拮抗剂ꎬ不激活μ受体ꎬ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减少ꎬ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恶心与呕吐的发生[31]ꎮ有学者研究发现ꎬ地佐辛除以上药理作用外ꎬ还可以结合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转运体从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吸收ꎬ对于急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32]ꎮ有研究表明ꎬ术前肌肉内注射地佐辛0.1mg/kg可以明显的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33]ꎻ喷他佐辛(pentazocine)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ꎬ其镇痛效果和杜冷丁㊁吗啡相近ꎻ按照等量药效计算ꎬ吗啡的镇痛效果是喷他佐辛的3倍ꎬ即一般情况下给予喷他佐辛30mg的镇痛强度与10mg吗啡相当[34]ꎮ且通过胃肠外的给药途径即刻迅速产生高效的镇痛作用ꎬ镇痛治疗的起效时间比杜冷丁㊁吗啡短ꎬ中枢系统抑制小ꎬ特别是在呼吸㊁恶心呕吐的副作用方面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优势ꎬ不影响患者情绪[35]ꎻ吗啡(morphine)作为一种外源性的镇痛物质ꎬ其镇痛作用主要通过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抑制ꎬ而降低环磷酸腺苷(cAMP)和蛋白激酶A水平和其作用的靶蛋白磷酸化水平并激活神经细胞膜的K+通道ꎬ同时解除相偶联的G蛋白和其他表型的激活来实现抑制痛觉的产生而产生镇痛作用[36]ꎻ有学者研究表明ꎬ静脉注射3mg的吗啡即可对急性疼痛的患者产生明显的镇痛效果[37]ꎮ(3)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传统的观念认为ꎬ该类药主要作用于控制慢性疼痛的患者ꎬ在急性疼痛中无治疗地位ꎬ但最新研究表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病理机制相互交错ꎬ互有联系ꎬ现在观点认为这些药物应用于急性疼痛的控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正在被进一步评估[38]ꎮ曲马多(tramadol)是由人工合成的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ꎬ具有较强的中枢性镇痛作用ꎬ其M1的代谢产物能选择性的激动阿片类u受体从而产生弱阿片类效应ꎬ且无免疫抑制效应[39]ꎮ国外有学者研究证实[40]ꎬ皮下注射曲马多注射液2mg/kgꎬ联合吗啡进行术后急性疼痛的控制ꎬ比单纯应用吗啡更有效ꎬ且两组研究表明恶心㊁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ꎮ5㊀总结急腹症患者的早期镇痛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ꎬ作为医务人员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理念ꎬ通过早期对急腹症患者进行镇痛治疗ꎬ合理使用上述镇痛药物ꎬ有望为急腹症患者就诊时大大减轻疼痛ꎬ继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ꎬ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ꎮ但在如何选择合适的早期镇痛治疗人群㊁安全有效的用药途径和合理联合镇痛药物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ꎬ以期在不影响急腹症的诊治基础上ꎬ确保最有效的早期镇痛治疗ꎮ参考文献[1]㊀毛华陵ꎬ杨奇盛.急诊科对急腹症患者早期使用镇痛剂对诊断影响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ꎬ2013ꎬ25(20):26-50. [2]㊀曹亿ꎬ朱颉ꎬ于萌蕾ꎬ等.早期镇痛对急腹症诊疗影响的Meta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ꎬ2014ꎬ15(8):456-459.[3]㊀周玲君ꎬ刘红香ꎬ赵继军.急腹症的早期止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ꎬ2006(1):91-92.[4]㊀马遂.急诊实践的特点[J].临床急诊杂志ꎬ2010ꎬ11(3):129-130.[5]㊀ZIMMERMANORꎬHALPERNP.OpinionsurveyofanalgesiaforabdominalpaininIsraeliemergencydepartments.[J].IMAJꎬ2004ꎬ6(11).[6]㊀周文.急腹症疼痛管理新观念 早期止痛[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ꎬ2010ꎬ31(12):65-66.[7]㊀陈孝平ꎬ汪建平.外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3. [8]㊀李红ꎬ文武斌.程序镇静与镇痛在急诊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ꎬ2008(2):228-230.[9]㊀李红ꎬ秦俊春ꎬ周越ꎬ等.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的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ꎬ2017ꎬ32(11):1766-1769.[10]㊀王云霞ꎬ李亚锋ꎬ汤静.急诊疼痛患者与护士疼痛评估的差异分析[J].护理学杂志ꎬ2015ꎬ30(9):51-52.[11]㊀MCEACHINCCꎬMCDERMOTTJTꎬSWORR.Fewemergencymedicalservicespatientswithlower-extremityfracturesreceiveprehospitalanalgesia[J].PrehospitalEmergencyCareꎬ2002ꎬ6(4):406-410.[12]㊀NAVEENPꎬALLYSONCꎬCHLOEDꎬetal.ReportedprovisionofanalgesiatopatientswithacuteabdominalpaininCanadianpaedi ̄atricemergencydepartments[J].CJEMꎬ2016ꎬ18(5):323-330. [13]㊀BATEMANC.Painmanagement-theglobalsoundofsilence[J].SouthAfricanmedicaljournal=Suid-Afrikaansetydskrifvirfeneeskundeꎬ2015ꎬ105(8):621-623.[14]㊀ULRIKEKꎬCHRISTIANKꎬSTEFANIED.Validationandapplica ̄tionofacoresetofpatient-relevantoutcomedomainstoassesstheeffectivenessofmultimodalpaintherapy(VAPAIN):astudypro ̄tocol[J].BMJOpenꎬ2015ꎬ5(11):e008146.[15]㊀THOMASSHꎬSILENWꎬCHEEMAFꎬetal.Effectsofmorphineanalgesiaondiagnosticaccuracyinemergencydepartmentpatientswithabdominalpain:aprospectiveꎬrandomizedtrial[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ꎬ2003ꎬ196(1):18-31. [16]㊀TIROTTADꎬMARCHETTIAꎬLILLOMDꎬetal.Abdominalpain:asynthesisofrecommendationsforitscorrectmanagement[J].Ital ̄ianJMedꎬ2015ꎬ9(2):193-202.[17]㊀李启荣ꎬ龙仁平ꎬ急性阑尾炎患者早期止痛的临床探讨[J].临床外科杂志ꎬ2010ꎬ18(12):832-833.[18]㊀李毅云.急诊科急腹症患者使用镇痛剂对诊断正确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ꎬ2013ꎬ11(1):145-146.[19]㊀FEINJAꎬZEMPSKYWTꎬCRAVEROJPꎬetal.Reliefofpainandanxietyinpediatricpatientsinemergencymedicalsystems.[J].Pediatrics(EnglishEdition)ꎬ2012ꎬ130(5):1391-1405. [20]㊀曾艳ꎬ黄海燕.新加坡医院急诊疼痛的分诊管理[J].护理学杂志ꎬ2011ꎬ26(10):92-93.[21]㊀黄泽玉ꎬ刘云峰ꎬ郑伟.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急诊综合镇痛处理临床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ꎬ2010ꎬ11(3):161-162.[22]㊀NGAꎬSMITHGꎬDAVIDSONAC.Analgesiceffectsofparecoxibfollowingtotalabdominalhysterectomy[J].BritishJournalofAn ̄aesthesiaꎬ2003ꎬ90(6):746-749.[23]㊀ATHANASAKISKꎬPETRAKISIꎬVitsouEꎬetal.ACost-Effec ̄tivenessAnalysisofParecoxibintheManagementofPostoperativePainintheGreekHealthCareSetting[J].ClinicalTherapeuticsꎬ2013ꎬ35(8):1118-1124.[24]㊀王尚明ꎬ周永林ꎬ朱荣军.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术后急性疼痛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ꎬ2015ꎬ26(07):1497-1498.[25]㊀TAKADAMꎬFUKUSAKIMꎬTERAOAꎬetal.Preadministrationofflurbiprofensuppressesprostaglandinproductionandpostoperativepaininorthopedicpatientsundergoingtourniquetinflation[J].JournalofClinicalAnesthesiaꎬ2006ꎬ19(2):97-100.[26]㊀GANSSLꎬPOLSMAꎬSTOKERJꎬetal.Guidelineforthediagnos ̄ticpathwayinpatientswithacuteabdominalpain[J].DigSurgꎬ2015ꎬ32(1):23-31.[27]㊀王娜ꎬ王金国ꎬ庞磊ꎬ等.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对术后舒芬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ꎬ2015ꎬ19(08):1398-1399.[28]㊀CAJANUSKꎬMARIAꎬKAUNISTOTMꎬetal.HowMuchOxyc ̄odoneIsNeededforAdequateAnalgesiaAfterBreastCancerSur ̄gery:EffectoftheOPRM1118A>GPolymorphism[J].JournalofPainꎬ2014ꎬ15(12):1248-1256.[29]㊀GROSSMANSAꎬROBERTSN.Analgesicapplic-ationsforasub ̄cutaneousimplantthatcontinuouslyreleaseshydromorphone[J].EurPain.2011ꎬSupplꎬ5(2):439-442.[30]㊀WERMELINGDPꎬCLINCHTꎬRUDYACꎬetal.Amulticenterꎬopen-labelꎬexploratorydose-rangingtrialofintranasalhydromor ̄phoneformanagingacutepainfromtraumaticinjury[J].AcutePainꎬ2009ꎬ11(3):151-152.[31]㊀WULꎬDONGPY.LowConcentrationofDezocineinCombinationWithMorphineEnhancethePostoperativeAnalgesiaforThoracoto ̄my[J].JournalofCardiothoracicandVascularAnesthesiaꎬ2015ꎬ29(4):950-954.[32]㊀王翠宝ꎬ魏南服ꎬ冯宇峰.地左辛超前镇痛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ꎬ2015ꎬ13(18):27-29.[33]㊀ZHUYꎬJINGGꎬYUANW.Preoperativeadministrationofintra ̄musculardezocinereducespostoperativepainforlaparoscopicchol ̄ecystectomy[J].JournalofBiomedicalResearchꎬ2011ꎬ25(5):356-361.[34]㊀梁开远ꎬ李泽均.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人胸腔镜术后镇痛的应用[J].吉林医学ꎬ2017ꎬ38(2):275-278.[35]㊀谢首昱ꎬ马柯.围术期急性疼痛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ꎬ2017ꎬ23(8):608-612.[36]㊀张云红ꎬ李玉荣.吗啡对培养的尾核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ꎬ2002(2):94-96.[37]㊀林智平.静注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ꎬ2002(1):101-102.[38]㊀RICHARDSJSꎬBOMBARDIERCHꎬWILSONCSꎬetal.EfficacyofVenlafaxineXRfortheTreatmentofPaininPatientsWithSpi ̄nalCordInjuryandMajorDepression:ARandomizedꎬControlledTrial[J].Archives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ꎬ2015ꎬ96(4):680-689.[39]㊀BENITEZMEꎬROUSHJKꎬMCMURPHYRꎬetal.Clinicaleffica ̄cyofhydrocodone-acetaminophenandtramadolforcontrolofpost ̄operativepainindogsfollowingtibialplateaulevelingosteotomy[J].AmerJVetResꎬ2015ꎬ76(9):755-762.[40]㊀GIAALDESALꎬSOUSAAMꎬSLULLITELAꎬetal.Tramadolwoundinfiltrationisnotdifferentfromintravenoustramadolinchildren: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ournalofClinicalAn ̄esthesiaꎬ2016:62-66.(收稿日期:2018-09-28㊀本文编辑:张作虎)(上接122页)[28]㊀YILDIRIMMꎬBAYSALVꎬINALOZHSꎬetal.Theroleofoxidantsandantioxidantsingeneralizedvitiligo[J].Dermatolꎬ2003ꎬ30(2):104-108.[29]㊀WAGNERRYꎬLUCIANIFꎬCARIO-ANDRÉꎬetal.AlteredE-CadherinLevelsandDistributioninMelanocytesPrecedeClinicalManifestationsofVitiligo[J].JournalofInvestigativeDermatologyꎬ2015ꎬ135(7):1810-1819.[30]㊀PICARDOMꎬBASTONINIE.ANewViewofVitiligo:LookingatNormal-AppearingSkin[J].JournalofInvestigativeDermatologyꎬ2015ꎬ135(7):1713-1714.[31]㊀MOSENSONJAꎬZLOZAAꎬKLARQUISTJꎬetal.HSP70iisacriticalcomponentoftheimmuneresponseleadingtovitiligo[J].PigmentCellMelanomaResꎬ2012ꎬ25(1):88-98.[32]㊀SHIQꎬZHANGWꎬGUOSꎬetal.Oxidativestress-inducedover ̄expressionofmiR-25:themechanismunderlyingthedegenerationofmelanocytesinvitiligo[J].CellDeathandDifferentiationꎬ2016ꎬ23(3):496-508.(收稿日期:2018-11-23㊀本文编辑:付㊀微)。
疼痛医学峰会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疼痛医学峰会,共同探讨疼痛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此,我谨代表本次峰会的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疼痛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是人类最常见的痛苦体验之一。
长期以来,疼痛医学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疼痛医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此,我谨对疼痛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本次峰会以“创新、发展、共享”为主题,旨在加强疼痛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疼痛医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坚定信心,推动疼痛医学事业创新发展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推动疼痛医学事业的创新发展。
要紧跟国际疼痛医学研究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疼痛诊疗水平。
同时,要注重疼痛医学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疼痛医学领域的学科交叉和创新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疼痛医学队伍素质人才是疼痛医学事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疼痛医学人才的培养,提高疼痛医学队伍的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疼痛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临床诊疗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疼痛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疼痛医学师资力量。
三、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疼痛医学国际影响力疼痛医学是国际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加强国际合作对于提升我国疼痛医学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疼痛医学学术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我国疼痛医学走向世界。
四、关注基层疼痛诊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疼痛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
我们要关注基层疼痛诊疗,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疼痛诊疗水平,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疼痛医学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疼痛医学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疼痛的认识,降低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各位同仁,疼痛医学事业任重道远。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推动我国疼痛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疼痛诊疗的现状与进展
疼痛诊疗的现状与进展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感觉,它是身体对于外界刺激或内部疾病的一种反应。
疼痛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因此疼痛诊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疼痛诊疗的现状与进展,并介绍一些新的疼痛诊疗方法。
一、疼痛诊疗的现状1.1 疼痛诊断的挑战疼痛诊断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因为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无法通过仪器或实验直接测量。
医生只能依靠患者的描述来进行诊断,但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描述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给疼痛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 主要的疼痛诊疗方法目前,常见的疼痛诊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使用非处方药、处方药和镇痛药。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等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一些需要手术干预的特殊疼痛病例。
二、疼痛诊疗的进展2.1 精准疼痛诊断的新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疼痛诊疗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疼痛与神经信号传导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研究神经信号的传导路径和机制,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疼痛。
一些新的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的神经活动,有助于更好地诊断疼痛。
2.2 个体化的疼痛治疗方法近年来,个体化医疗成为疼痛诊疗的一个重要趋势。
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都存在差异,传统的一刀切的疼痛治疗方法效果受限。
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处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非药物疼痛治疗的新突破药物治疗虽然是最常见的疼痛治疗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学界不断推出一些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例如,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电刺激或射频热凝治疗,可以减轻疼痛。
另外,心理治疗、针灸和按摩等传统疗法也在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三、结论总的来说,疼痛诊疗在医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虽然疼痛诊断仍然存在挑战,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疼痛诊疗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中国疼痛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疼痛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疼痛的现状,本报告通过对大量疼痛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旨在揭示中国疼痛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疼痛学会等多个官方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
样本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涉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群体。
三、疼痛现状分析1. 疼痛患病率根据调查数据,我国成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约为37.6%,其中慢性腰痛、骨关节炎、神经性疼痛等是常见的疼痛类型。
疼痛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
2. 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疼痛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活动受限等问题。
3. 疼痛治疗现状目前,我国疼痛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治疗疼痛的主要手段,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
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应用范围有限。
四、疼痛特点分析1. 地区差异我国疼痛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疼痛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2. 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疼痛患病率逐渐上升。
60岁以上人群的疼痛患病率高达60%以上。
3. 性别差异女性疼痛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社会角色和心理健康等因素有关。
五、发展趋势分析1. 疼痛患者数量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疼痛患者数量将持续增加,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将不断上升。
2. 疼痛治疗手段多样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疼痛治疗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包括新型药物、微创手术、生物治疗等。
3. 疼痛管理理念转变从治疗疼痛转向疼痛管理,强调预防和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绞痛诊疗与护理新进展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生活方式指导: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 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控 制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心绞痛的护理新进展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 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 心绞痛的心理压力。
结论
结论
心绞痛诊疗与护理的新进展为患者提供 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帮助他们改善生 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医生和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 ,以提供更专业和有效的心绞痛诊疗与 护理服务。
心绞痛诊疗与 护理新进展
目录 引言 诊断心绞痛的新方法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心绞痛的护理新进展 结论
引言
引言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 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 绞痛的诊疗与护理也在不断更 新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 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
诊断心绞痛的 新方法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 加血流供应,缓解心绞痛症状。 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和降低心 脏的负荷,改善心绞痛的症状。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 子进入心肌细胞,放松血管平 滑肌,减少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的护理 新进展
心绞痛的护理新进展
疼痛管理: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相结合的方式,减轻心绞痛患者的疼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识别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特征,有助 于准确诊断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 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进一步确认心绞 痛的诊断。
诊断心绞痛的新方法
心肌灌注显像:通过放射性示 踪剂,观察心肌的血液灌注情 况,评估心绞痛的程度和范围 。
心绞痛的药物 治疗新进展
三叉神经痛诊疗最新进展
综述 , 刘 庆
审校
[ 章编 号 ] 17 79 (o2 o 0 2 0 文 6 2— 13 2 1 )4— 67— 4
三 叉 神 经 痛 ( r e ia n ua i , N) 头 面 部 Ti m n l e r g T 是 g la
工 作 , 不控 制 , 严重 降低 病 人 的生 活 质 量 , 终 可 如 会 最 导致病 人心 理异 常 , 至 自杀 J 甚 。流 行病 学 研究 发 现 其年发 生率 为 43 1000人 ,O~6 ./ 0 0 5 0岁 为其 高发 年 龄 , 侧 发 病 率 高 于左 侧 , 过 9 .% 病 例 中 ,0岁 右 超 00 4 后开始 出现 症状 , 男女 比例 为 2 1Ha 等 报 道其 发 :, l l
疗 效 明显下 降 , 须 靠 增 加 剂 量 以 维 持疗 效 , 主 要 必 其
副作 用为肝 脏 受 损 、 晕 、 济 失 调 以及 造 血 功 能 障 头 共 碍等 。
2 1 2 奥 卡 西 平 ( xabzpn ) 为 卡 马 西平 衍 生 .. ocrae ie
痛 ;4 是否 为单 侧 刺激 ;5 这些 刺 激是 否 发 生 于 三 () () 叉 神经分 布 区域 ;6 是 否有 单 侧 自发性 症 状 。通 过 ()
描 中 ,/ 1 3无症 状患者 可见 到血 管压 迫 , 最新 研 究表 明
没有 足够 的证据 支 持 或 否定 MR 在 识 别 神 经 压迫 方 I
面 的作用 。 2 三叉神 经痛 药物 及微创 治疗
2 1 药物 治疗 .
落, 以致严 重影 响 患者 生 活及 工 作 对 于 T N理 想 的 治疗 方法应 具备 安全 性好 、 效 率 高 、 发 症 少 、 有 并 复发 率 低 、 袭性 小 的 特 点 , 侵 目前 临床 上 多采 用 多种 方 法 联 合治疗 。本 文根 据近期 一 些学 者 的研究 成 果 , 其 对
医学: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
病因与症状
病因
前列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免疫因素、神经 因素等。
症状
前列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部疼痛等,严重 时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
诊断流程
医生首先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 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
跟踪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邮件或面对面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和自我管理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包括前列腺炎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 意事项和自我管理技巧。
方法
通过讲座、宣传册、视频、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进行,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和认知水平 进行个性化教育。
02
前列腺炎诊疗现状
诊疗方法与技术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前列腺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和培养, 以确定病原体和炎症程度。
尿流动力学检查
评估排尿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 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和MRI等,用于观察前列腺形态、 大小及是否存在异常。
前列腺癌筛查
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直肠 指诊等手段,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未来诊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诊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将成为前列腺炎诊疗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诊疗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04
前列腺炎患者管理与健康 教育
患者档案管理与跟踪随访
患者档案管理
疼痛科情况汇报
疼痛科情况汇报近期疼痛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科室概况。
疼痛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对疼痛症状的诊断和治疗。
科室下设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医疗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疼痛管理服务。
二、患者情况。
1. 门诊患者。
近期门诊患者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
患者病情涉及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炎症性疼痛等。
其中,以腰背痛、关节痛、颈椎病等为主要就诊病症。
2. 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主要是一些疼痛症状较为严重,需要长期观察和治疗的患者。
科室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临床工作。
1. 诊疗技术。
科室医生在疼痛诊断和治疗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疼痛症状的诊治水平。
同时,加强了团队合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学术交流。
科室医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学习更新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同时,也积极组织内部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促进了科室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科研工作。
科室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了多篇相关疼痛科研论文,提升了科室的学术声誉。
同时,也积极参与多项临床研究项目,为疼痛治疗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五、医患关系。
科室一直重视医患关系的建设,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科室医生以温暖的态度和专业的技术,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六、总结。
疼痛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一直致力于提高疼痛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未来,科室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以上就是近期疼痛科的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和指导,谢谢!。
疼痛诊疗学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疼痛诊疗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合作
总结词
疼痛诊疗学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以推动该领域 的全面发展。
详细描述
疼痛诊疗学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更好地解决疼痛问题,需要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 合作,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通过合作与交 流,可以促进疼痛诊疗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加速 新疗法的研发与推广,提高疼痛诊疗的整体水平。同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推动全球疼痛诊疗学的共同进步。
总结词
疼痛诊疗学的意义与价值在于缓解患 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医学科 技进步。
详细描述
疼痛诊疗学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疼痛 管理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 了生活质量。同时,该学科的发展也 促进了医学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其他 相关学科的发展。
02 疼痛的生理机制
疼痛感受器与传导通路
疼痛感受器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能引起疼痛感觉的特殊结构,包括游离 神经末梢和各种感受器。
预防性药物
对于某些慢性疼痛疾病,如关节炎、颈椎病等,可以在医生的建议 下使用一些预防性药物来缓解疼痛。
疼痛的预防性护理
对于一些手术后或创伤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可以通过早期的疼痛预 防护理来减轻疼痛。
疼痛的康复训练
01
02
03
物理疗法
如按摩、热敷、冷敷、电 刺激等,可以帮助缓解肌 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康复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疼痛 的信心。
06 疼痛诊疗学前沿进展
新型镇痛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镇痛药物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一)
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疼痛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1〕,疼痛护理是疼痛诊疗专业的重要组成,在疼痛诊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近几年来,疼痛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2〕。
但临床上疼痛控制不力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疼痛依然是一个未得到适当治疗的问题,疼痛仍普遍存在〔3〕。
在疼痛护理中同样存在着问题,影响了疼痛的有效控制。
本文就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
1医院规章制度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1.1医院的一些政策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镇痛剂(1)医院内部的许多规定制约了有效镇痛法的实施和落实〔4〕。
英国的Cartwright等认为,病房护士只能按各种护理规定去处置疼痛是处置急性疼痛最大障碍。
(2)发药制度的限制和约束。
许多医院规定,控制性毒麻药品必须有2名护士检查,似乎疼痛只有在发药时才能被确认,这意味着疼痛评估图与临床镇痛剂的实际应用存在着差别。
这种安排将带来许多问题,首先,如果对每个患者的疼痛进行持续性评估,发药时则疼痛的患者会减少,因为患者并不再认为只有当发药车来了他们的疼痛才能得到控制。
其次,这种规定不是法规而是形式,它不仅浪费了护士的时间,而且也延长了给镇痛药时间〔4〕。
1.2疼痛护理职责不明确,护士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未得到重视随着疼痛治疗的进展,未来的疼痛诊疗应趋向于多学科相结合。
护士作为这一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应成为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协作者、疼痛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3〕。
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很难体现出上述的地位与作用,这与我国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有关联。
而国外已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3〕。
JCAHO(保健组织评价委员会)提倡,成立一个多学科的护理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5〕,但大多数国内医院无明确的疼痛护理常规、疼痛管理中护士的职责也模糊不清,使护理人员在疼痛护理中只简单、被动地成为医嘱的执行者,而忽略了护士应担当的其他职能。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疗现状及进展
[6 2 ]吴晓玲 , 杨裕 忠 , 黄东亮. 葶苈子 水提 物对狗左心室功 能的作用 [ ] 中药材 ,9 8 2 ( ) 2 3—5 J. 19 ,1 5 :4 .
1 P HN 的 临床 特 征
带状疱疹 后神 经 痛 发 生 的确 切 机 制 未 完全 阐 明, 有关 P HN的病理改变 目前 尚未完全 明 了, 但大多学 者认为其 与病
毒感 染急性发作后所遗 留的神经组织 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 瘢痕有关 , o b ta R w o m MC及 其 同事 认 为患 P N病 人 的神经 h H
临床症状表 现为 : 1 带 状疱 疹 治愈 3个 月 后患 区仍 然 () 存在持续或发作性剧烈疼痛 ; 区明显 的色素沉 着 ;2 患 区 患 ()
明显的感觉 、 触觉 异常 , 大部分 患者临床表现 以痛觉超敏 为特 征, 轻轻 的触摸 即可产 生剧烈难 以忍受 的疼痛 , 部分患者 临床
作者简介 : 王 松, , 男 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 者 : 陈家骅 , 教授 , 硕士 生导 师 , 究方 向: 研 疼痛 治疗 , — i Emal
c ej h a0 @ s acr hni u0 1 i . o a n n
药、 辣椒 素受体阻滞剂以及激素等 , 近年来还出现 了一些新型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 r aeta o r l 20 a ;3 1 n u Mei dP am cui l un 0 9Jn 1 ( ) aa c J a
疼痛医疗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疼痛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国疼痛医学界的同仁们,就疼痛医疗的现状与挑战,以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发表一些看法。
首先,我想简要回顾一下我国疼痛医疗的发展历程。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疼痛医学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初的对疼痛的简单处理,到如今疼痛诊疗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疼痛医疗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疼痛治疗需求,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疼痛医疗现状1. 疼痛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疼痛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2. 疼痛医疗体系逐步完善。
各级医疗机构纷纷设立疼痛科,疼痛诊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患者就医便利性得到提高。
3. 疼痛防治观念逐渐普及。
全社会对疼痛的认识不断提高,疼痛患者得到更多关爱。
二、疼痛医疗面临的挑战1. 疼痛诊疗资源分布不均。
城乡、地区之间疼痛诊疗资源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患者就医困难。
2. 疼痛诊疗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疼痛疾病的治疗仍存在难点,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3. 疼痛防治意识仍需加强。
部分患者对疼痛的认识不足,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三、应对策略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疼痛医疗领域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疼痛诊疗技术的发展。
2. 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疼痛医学专业人才,提高疼痛诊疗水平。
3. 推广疼痛防治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全社会对疼痛的认识,普及疼痛防治知识。
4. 深化疼痛医学研究。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攻克疼痛治疗难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疼痛医学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疼痛医疗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疼痛医疗服务,为我国疼痛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外阴痛诊疗策略及研究进展
a d p y i a e a y,p y h lgc n e u l o n e i ga d s r e y Al o g n e t n p in a eb e n h sc l h r p t s c oo i a a d s x a u s l n u g r . t u h ma y t ame t t sh v e n l c n h r d,o x d T eei lg n ah g n sso i c n i o o lx a d e i e oo yr man l sv . rmie . h t o a d p t o e e i f h s o d t n i c mp e n pd mi lg o y t i s e i s u ie e An a c r t i n s x l sv n e u rsac mp e e sv i o y, h s a x mia in a dt re e ig o t c u ae da o i i e c u i ea d r q ie o r h n ieh s r p y il e a n t n g t dd a n si g ss t c o a c
v l o y a i a ed o h ie o he pan,wheh r i i e e a ie o O a ied, a d e h r i i o o e u v d ni s b s n t e st ft i t e t S g n r lz d r lC lz n wh t e t spr v k d,
临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诊疗现状、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新进展
临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诊疗现状、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新进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发生且难以控制的并发症,长期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
年龄、性别、急性期疼痛控制不良等均是PHN 的高危因素。
发病机制PHN 属于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发生机制包含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外周机制:受损的伤害性感受器异常放电导致外周敏化。
中枢机制: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感性增高;②脊髓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③脊髓背角Aβ纤维脱髓鞘,与邻近C 纤维形成新的突触;④脊髓背角伤害性神经通路代偿性形成,使中枢对疼痛的反应阈值大大降低。
表1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PHN 的临床表现发疹前常有乏力、彳曝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PHN 受累部位通常大于皮损区域。
根据疼痛同时或之后出现疼痛,常表现为患处烧灼样、性质,可将PHN 分为喇类型: 针刺样、闪电样疼痛或$蜗,可伴皮肤感觉过 ①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痛,常持续性发作;②电击样痛、撕裂样痛或者放射样痛,间断性发作;①如眼带状疱疹常引起同侧头痛;②耳带状庖疹常表现为耳痛和外耳道疱疹;③内脏神经纤维受到侵犯时常引起急腹症表现和相应部位疼痛;@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运的神经麻痹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现状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可分为急性期治疗和慢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包含抗病毒治疗、激素、营养神经类药物和非留体类抗炎药治疗等。
慢性期治疗包括修复神经类药物、减少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的治疗,如钠离子通道拮抗剂、带状疱疹急性期可能伴随的其他疼痛表现: i 碍和感觉异常。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以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
微创介入治疗策略,如神经阻滞治疗,则是针对受累神经的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或背根神经节(DRG)刺激,同样可改善患者的疼痛与预后。
PHN治疗方法选择PHN的治疗应规范化,治疗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丛集性头痛的诊疗进展
丛集性头痛的诊疗进展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是一类重要的原发性头痛。
一般为三叉神经第一支与其同侧的颅内副交感神经受累所致,包括丛集性头痛、阵发性偏头痛、持续性偏头痛,伴有结膜充血和流泪的短暂神经痛样头痛发作。
其中CH是研究最为广泛的TAC。
CH多为急性起病的严重单侧头痛,累及单侧眼眶、眶上和/或颞部,如无特殊治疗,单次发作可持续15~180min,且发作频率可从隔日1次到每日8次,发作常具有周期性。
CH多有伴随症状,通常累及单侧,如结膜充血、鼻充血等,多为同侧副交感神经激活所致。
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就CH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等展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CH的新治疗方法。
1.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外的一项研究中,疼痛中心的病人约有85%初步诊断为MPS。
在临床实践中疼痛科医生面临的疾病中,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个常见疾病,在肌肉骨骼疼痛的病人中患病率约占30%~85%。
此外,本文作者对98名MPS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时间、发病部位及疼痛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其背部发病最为常见,其次为颈肩部,冬天及早春更易发病,该病病程时间多小于1年,并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好发的年龄范围为41~61岁,疼痛的性质以胀痛最为多见。
1.流行病学Burish指出相对于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CH的发病率较低,约为0.1%,男女比率约为2.5∶1或3.5∶1,CH患者可见于各年龄层次,但多集中在20~40岁。
尽管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临床表型相似,但两性发作的昼夜节律略有不同,男性日平均发作起始时间较女性要提早1h。
在发作类型上,Lund等指出临床上女性多为慢性CH,男性多为发作性CH,且多伴有自主症状和体征。
反复CH发作会造成患者工作能力低下,情绪低落,药物及住院费用加大等,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Zidverc-Trajkovic等对家族性CH的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CH患者的一级亲属罹患同种疾病的风险约为正常人的10~50倍。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 引用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引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开始出现了专门的疼痛科室和疼痛诊疗中心。
由于当时对疼痛的认知程度较低,疼痛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并不十分普及。
直到上个世纪末,随着国际上疼痛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成果的不断传播,中国开始逐渐引入国外先进的疼痛治疗技术和理念,推动了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
目前,我国疼痛医学领域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疼痛管理体系,包括疼痛评估、疼痛诊断、疼痛治疗和疼痛康复等环节,形成了系统、规范的疼痛医学服务。
各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设立了疼痛科室或疼痛门诊,专门为患者提供疼痛诊疗服务。
国内还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疼痛医学专家和学者,他们在疼痛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未来,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疼痛医学教育培训,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疼痛医学人才。
目前,我国的疼痛医学教育和专业培训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
二是推广和普及先进的疼痛治疗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疼痛医学领域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手段,如神经阻滞、脑刺激治疗等。
这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疼痛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
三是加强疼痛医学研究,深入探讨疼痛的机制和诊疗方法。
疼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未来,疼痛医学研究应该聚焦于疼痛的发生机制和诊疗方法的研发,为疼痛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持。
结语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领先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疼痛医学理念和技术,不断改进疼痛医学服务体系,提高我国疼痛医学的水平和影响力,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疼痛诊疗服务。
【引用此报告请注明来源】。
第二篇示例:中国疼痛医学领域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
胰腺癌相关疼痛的诊疗现状疼痛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019年发布的一项历时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93%的胰腺癌患者发生了胰腺癌相关疼痛,其中83%出现中至重度疼痛[1]。
有研究表明,肿瘤位于胰体尾、确诊前即出现腹痛的胰腺癌患者受疼痛的困扰更多[2]。
除疼痛外,胰腺癌的其他伴发症状,如疲劳、消瘦等,发病率高[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限制患者积极治疗的意愿,却未得到充分重视。
超过50%的患者镇痛治疗不足,尤其是高龄及确诊30 d以内的新发患者[4]。
有效的疼痛管理可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胰腺癌相关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胰腺癌相关疼痛管理多凭借医师经验。
本文就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胰腺癌临床镇痛实践提供参考。
1胰腺癌相关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胰腺癌相关疼痛复杂多样,可能来源于不同机制。
临床医师尤其是疼痛专科医师在诊治时需仔细进行问诊、查体、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可将胰腺癌相关疼痛分为内脏源性疼痛、躯体源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内脏源性疼痛多表现为腹部胀痛或钝痛,并可能向腰背部放射,其病因可能来源于肿瘤导致的胰胆管阻塞,从而使导管内和间质压力升高以及胰腺分泌酶缺乏,进而引发疼痛,还可能与血管受累、腹水、肠梗阻及内脏(如肝、肺等)转移相关。
躯体源性疼痛多表现为浅表组织、肌肉骨骼的伤害性疼痛及炎性疼痛,其来源包括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相关组织损伤、躯体转移(如腹膜、周围骨骼、肌肉软组织等)、牵涉痛、肌筋膜疼痛等。
其中,肌筋膜疼痛以骨骼肌中存在活跃的触发点为特征,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可达20%,可能由患者长期强迫性体位导致的肌肉劳损、手术等机械损伤、代谢紊乱、情绪压力等引起。
牵涉痛的定义与临床诊断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其是由“潜在”而非“活跃”的触发点引起。
需要强调的是,胰腺癌细胞具有神经侵袭性,肿瘤细胞的神经周围浸润、炎性刺激、神经转移均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累及胰腺内外神经丛,尤以腹腔神经丛最为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行调节
外周
局部麻醉药 外用止痛药 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2)
1.
26 MARK STILLMAN, MD.CLEVELAND CLINIC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73(8):726-739
2.
Ivo W. Tremont-Lukats,et al. Drugs 2000 ; 60 (5)
• 发生于持续的 强烈刺激或神 经损伤后,长 期持续的病理 性改变
不可逆的神经病理 性疼痛,可持续存 在
急性疼痛
Woolf and Salter, Science 288: 1765-1768, 2000
慢性疼痛
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发病机制
组织损伤
痛觉过敏
自发性疼痛
痛觉超敏
外周兴奋度 增加
– 神经妥乐平 – 非甾类抗炎药的使用?
对AHZ治疗的再思考
• 疼痛控制-预防外周和中枢敏化
– 抗惊厥药: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 曲马多 – 阿片类药物?
• 容易忽视的问题:神经保护
– 神经妥乐平 – 甲钴胺 – 神经生长因子 – 神经节苷脂
早期应用有效预防外周和中枢敏化
抗病毒 抗 炎 免疫调节 疼痛控制
– 自限性疾病; – 常常伴有剧烈的疼痛; – 早期伴有神经系统的损伤 – 疼痛迁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AZH到PHN的转归
病毒感染 免疫损伤
AZH
<1个月
明显的组织损伤:皮损、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神经源性疼痛 损伤修复后疼痛消失:自限性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肿瘤侵犯
肿瘤压迫
垂死的狮像
椎管内肿瘤
椎体转移
肺癌脊柱、盆骨转移
癌性神经病理性不是单一疾病
带状疱疹
神经病变
继发三叉神经痛
椎管狭窄
丘脑痛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策略 • 理想镇痛的药物剂量标准
• 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疼痛
• WHO三阶梯——阿片类药
- VAS 评分3分以下
• 评估诊断——神经病理性疼痛
• 非手术因素相关因素包括:
− 术前慢性反复炎症反应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有创性诊断导致的感染或蛛网膜炎 − 术后脊膜的瘢痕或炎症(蛛网膜纤维化或蛛网膜炎)
PLS临床特点
• 持续疼痛 • 功能障碍 • 治疗困难 • 疗效不佳
• 许多FBSS患者都经历过长期的疼痛困饶、多次的治疗失败、并因慢性疼 痛而在经济和心理上处于困境。
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27”。“疼痛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慢 性疼痛的诊断治疗。
疼痛医学在我院的发展
疼痛医学中心模式
疼痛伴随人的一生
持续的/持久的/转化因素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抑郁 消极的观念
失眠 疼痛
社会功能丧失 药物依赖
缺少活动
疼痛越严重= 脑部活动越多 脑部活动越多= 更多的可塑性改变
即不再区分原发与继发纤维肌痛综合征
田新平,唐福林;《应重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4;84(9):712-713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本质
1. 痛阈减低/痛觉过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 胺和多巴胺。
2. CSF神经递质:P物质 、神经生长因子 3. 功能MRI 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增加 4. 神经源性炎症
中枢敏化
神经损伤
丘脑对外界刺 激阈值降低
Alban Latremoliere, et al. The Journal of Pain.2009:9(19)
感受域扩大
临床上的表现
神经系统功 能上的变化
自发性活 动增加
中枢敏化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
刺痛/刀割痛
搏动痛 (跳痛)
烧灼痛 电击样痛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核心是疼痛
疼痛
乏力
焦虑症或抑郁症
睡眠障碍
FMS的治疗:2008年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指南 • 推荐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 不建议使用:NSAIDs、强阿片类镇痛药、糖皮质激素
慢性下腰痛
• Richard 和Deyo提出的分类:
– 机械性的脊柱疾病, 如腰肌劳损(70% ) , 椎间盘突出 , 椎管狭窄 (3% ) , 这一类共占97%;
– 非机械性的脊柱疾病, 如肿瘤(017% ) , 感染(0101% ) , 炎性关节 炎(013% ) , 这一类共约占1%;
– 内脏疾病占2%。
• 椎间盘性腰痛最早由Crock于1970年提出. Schwarzer 等的临 床研究表明, 其占慢性腰痛的39%。
椎间盘神经支配
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
感觉皮层
•加巴喷丁
•普瑞巴林
上行传入
中枢
脊髓
有关药物治疗的再思考!-早期全程干预
• 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 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是AHZ的表象。 • 急性带状疱疹的本质为病毒性神经炎(炎性疼痛为主),具有以下特点:
病毒感染 免疫损伤
急性疼痛 <3个月
病程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疼痛
≥3-6个月
抗炎、抗水肿、促进神经修复: 急性带状疱疹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损伤 脊柱、开胸手术后
增强疼痛下行抑制系统,抑制下 丘脑神经元过度活动 PHN、PDN、FBSS、CRPS、残 肢痛 …… 丘脑痛、幻肢痛 ……
有关药物治疗的再思考!-长期用药
• 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用药2-4周后方可进行疗 效评估;
• 正如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一样,当导致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不明或者难以去除时,缓解疼痛的治疗是基本原则;
•……
神经病理性疼痛在骨科
• 纤维肌痛综合症(MFS) • 慢性下腰痛(MLBP) • 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PLS)
纤维肌痛综合征
临床主要症状
慢性弥漫性疼痛(100%) 乏力(96%-100%) 睡眠障碍(86%-98%)
诊断标准包括二部分:
广泛疼痛的病史(3个月) 18个压痛点中有11个或以上压痛点有压痛 不需除外其他疾病或实验室/放射线检查异常,
• 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laminectomy syndrome ):特指在一次或多次脊椎手
术后出现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 • 手术相关因素包括:
− 选择不适宜手术治疗或不宜过早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 − 不可逆脊髓或神经损伤导致的持续性疼痛
直接损伤或神经元坏死 慢性神经损伤 − 不适当的手术、脊柱不稳定、广泛融合术造成继发的姿态不良、骨质愈合延迟等
PHN
≥1个月
疼痛长达1月甚至更久2 皮损修复后疼痛仍存在2 持续性疼痛导致中速敏化和神经重塑
1. Cole BE. Hosp Physician 2002;38:23-30 2. Turk DC, Okifuji A. Bonica’s Management of Pain 2001:17-25 3. Chapman CR, Stillman M. Pain and Touch. 1996:315-342
射痛、闪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特点
其它感觉
刺痛(发麻) 蚁行感
麻木 瘙痒 麻刺感
阳性症状
• 痛觉过敏 • 痛觉超敏 • 自发性疼痛
阴性症状
• 麻木 • 感觉减退 • 感觉缺失
阴性和阳性症状可以并存
对慢性疼痛的再认识
混合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存!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CPSP) 创伤后(CRPS ) 骨性关节炎 纤维肌痛综合征
• 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是AHZ的表象。 • 急性带状疱疹的本质为病毒性神经炎(炎性疼痛为主),具有以下特点:
– 自限性疾病; – 常常伴有剧烈的疼痛; – 疼痛迁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对AHZ治疗的再思考
• 针对病毒的治疗-去除病因
– 抗病毒药:足程足量(4W?2W!) – 胸腺肽(日达仙)-双向免疫调节剂,缩短病程,减轻损伤 – 干扰素的应用?局部使用可能更合理 – 免疫球蛋白?-加重症状和周围神经的免疫损伤
• 早期抗炎治疗-预防外周敏化
–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机?全身使用or局部使用?
• 神经阻滞可以有效预防PHN,降低PHN发生率
有关药物治疗的再思考!-早期全程干预
• 针对病毒的治疗-去除病因
– 抗病毒药:足程足量(4W?2W!) – 胸腺肽(日达仙)-双向免疫调节剂,缩短病程,减
轻损伤 – 干扰素的应用?局部使用可能更合理 – 免疫球蛋白?-加重症状和周围神经的免疫损伤
• 早期抗炎治疗-预防外周敏化
–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机?全身使用or局部使用? • 神经阻滞可以有效预防PHN,降低PHN发生率
3. Yuichi Takeuchi et al. Neuropharmacology 2007;53:842-853
4. H.-J. YOU,et al. Neuroscience.2009:1845–1853
5. Stephen P.Hunt et al. NEUROSCIENCE.NATURE REVIEWS.2010:83-91
肿瘤侵犯神经 肿瘤压迫神经 肿瘤术后神经痛 内脏痛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 Baron R, Binder A. 2004 Orthopade 2004;33(5):568-575 2. Cherny NI, et al. Neurology 1994;44(5):857-861 3. Grond S, et al. Pain 1999;79(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