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论文
现代诗歌教学感受论文
浅谈现代诗歌教学的感受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的现代诗,现代诗歌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诗文的兴趣,认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和类型;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开阔学生胸怀,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感悟颇深,获益匪浅,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感受: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幽美情境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中,让他们的心灵首先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比如,我在何其芳的《秋天》一文的教学中就是这样精心设计导语:“同学们,我们能描述家乡的秋天给你的感受吗?”看着学生们开阔脑筋、深入思维的样子,我知道大家已经被我这看似简单的问话带进秋的季节中去了。
稍作停顿后,找同学来口头表述自己眼中的秋天:山、水、花、草、树木、人等等。
然后顺势利导:“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带给我们的秋天感受吧!”到这里呢,相信所有同学的思维已经被带进老师的导语所创设的秋天里去了。
这样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强烈共鸣,学习进入了状态,而对于理解这首诗的主旨也便容易得多了。
二、反复朗读成诵,品味节奏美感朗诵是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新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都有这方面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教师更应该明白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舒婷诗歌鉴赏论文
浅析舒婷其诗歌理念学号:1004220241 姓名:闫康俊指导老师:丁燕摘要:舒婷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中国诗坛的重要人物,她和同时代的顾城,北岛,梁小斌等以不同于前人的创作风格开启了中国当时诗坛的“朦胧诗”的高潮。
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中唯一的女性诗人,舒婷既有与其他几人相同的创作理念,也有其自我独特的视角。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等作为舒婷最广为传颂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舒婷的诗歌理念,且这种理念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国当代的部分人群。
关键词:舒婷,诗歌理念,平等自由。
正文:自“五四”以来,新诗的出现使诗歌的创作更加自由。
当代的中国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新诗创作者,然而男性垄断中国诗歌界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改观。
除了零星的几个女诗人的出现,大部分的优秀诗歌都出于男性之手。
直到上世界70年代末期,舒婷的出现,像一只燕子,预示着女性诗歌春天的到来。
(1)充满国家意识的诗歌理念:舒婷作为新中国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的诗人,虽然免于战火和革命斗争的洗礼,但却经历新中国最黑暗的时代——文化大革命。
这段经历对于这一批诗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诗人的生活由此被烙上深深的时代印记。
其中食指的发疯,海子和顾城的离世等,对诗坛都是极大地打击。
然而面对过去痛苦的经历,舒婷却选择了不同于他们的,但更加积极的生活,她的诗歌创作变的更加热情而非消极。
她曾回忆说:“‘四人帮’倒台后,我们真的觉得祖国有希望了,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我手上干着活,脑子里写着诗,弄得手上全是泡。
写的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可以从这首诗歌中看出,在经历了那段黑暗时期的舒婷,在文革结束初期的创作是充满了家国的意识的,并没有选择消极的生活方式。
现代诗歌论文-现代解诗学视野中的穆旦诗歌
现代诗歌论文-现代解诗学视野中的穆旦诗歌摘要:从现代解诗学的角度,考察穆旦诗歌在中国现代诗学的重要地位与其实际的诗学成就形成矛盾的深刻原因。
通过对诗人穆旦的个案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中重新认识现代解诗学内涵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完善与补充。
关键词:穆旦;诗学地位;现代解诗学;新诗(一)中国新诗从1918年《新青年》发表胡适、刘半农等写作的第一批白话新诗到现在,已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历史。
就体裁而言,诗歌变革的步伐最为彻底,从文言到白话,从格律谨严到形式自由,新诗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道路。
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在对新诗历史的清理中我们发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新诗主潮相互融合又颉颃互竞。
在对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过程中,以往处于诗歌边缘的现代主义诗潮得到更多的重视和青睐,其发生、发展、变构的演进线索清晰可辨。
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潮渊源、发展趋势的研究则相对模糊、沉寂得多。
这或许是现代性视域下的研究视角造成的遮蔽。
现代主义诗潮以20世纪20年代李金发领军的象征诗派为肇始,历经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戴望舒为主帅的现代诗派、穆旦为旗帜的中国新诗派、再到新时期文学先声的朦胧诗、80年代众声喧哗的第三代诗等多个诗歌流派的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共同构成了流光溢彩、芬芳怡人的诗歌百花园。
而以穆旦为首的中国新诗派则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像中国新诗派的诗歌理论家袁可嘉认为的那样,这群诗人们将时代风云、民族忧患和个人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人生与诗意交互叠合的“综合”效果。
这种综合即“象征、现实和玄学”的综合:“现实表现于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象征表现于暗示、含蓄,玄学则表现于敏感多思、感情意志的强烈结合及机智的不时流露。
”这其中,穆旦便是最能代表中国新诗派艺术特质和思想开掘的一位诗人。
穆旦在上世纪40年代就是很受欢迎的青年诗人。
穆旦诗作的艺术风格、思想特质、诗学价值等,在当时就得到了他的同学、师长和诗友们充分的赞赏和肯定。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小学语文古诗课堂古诗教学策略再思考在小学阶段,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的接触外来汉语的学习。
因为,认识其它事物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与表达基本功,学生积极地参与意识能够得到激发。
因此,再遇到新鲜事物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增强自身的语言理解技巧。
因此,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教授小学生语文古诗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这也是开展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开端。
例如,进行基础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时,不能遵循传统的古诗课教学理念,除了读就是读写,授课教师过多进行说教式授课,即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学习,这只是一种效果不好的方式,一味的记或者是死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
这样的教学模式进程中,学生的言听计从表现良好,课堂参与效果却很差,这根本没有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以心得交流为契机,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不能单纯的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作为学校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方式。
因为,小学生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交流主动性,从识字方面的浅显学习再到古诗阅读分析能力的转化,古诗阅读的时效性要得到体现,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例如,对于以下问题:低年级出现学习跟不上,理解能力欠佳、较高年级学生不能抓住诗词重点和诗词传递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程结束没有相应的读书心得或者是古诗学习无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从课堂上的交流来获得。
但是,他们往往都是被动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授课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如收集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的古诗词。
将学生通过大脑涌现出来的看到过的大量诗词进行总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现代诗歌流派论文
现代诗歌流派论文(-)自1917年胡适发表白话诗开始,新诗开始了它艰辛的发展之路。
新诗的尝试时期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人赢得了诗体大解放的历史性的胜利,的时期。
最初刊登新诗的杂志有《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卜…••致力于新诗创作的诗人则有:胡适、俞平伯、刘半农、刘大白、周作人等;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这是第一本白话诗集。
这些白话诗的创作虽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打破了旧格比的束缚,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诗作,但是就诗艺来看却是粗糙的,幼稚的.极不成熟的,有不少的诗简直就是散文的分行排列。
192()年.郭沫若《女神》的出版.成为白话自由体诗成熟的标志。
闻一多曾说过:“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
”①诚然郭沫若泛神论的富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给中国的新诗坛掀起了一阵狂涛,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迈前一步”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郭沫若的诗曰创作中,也有一些任意随笔、自由松散的作品。
散文分行、欧化倾向或多或少出现于他的作品之中。
这显然是因为郭沫若还没有认识到诗的形式美有其不容忽视的一面。
在之后几年的时间中.新诗创作更少有优秀之作、诗坛一片沉寂。
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出现这种过份散文化的诗是因为当时注重的是白话人诗,为了打破旧诗的束缚,破除旧体诗格律、创作自由成章、不拘音律的白话诗也就成为新诗人努力的目标。
那时,人们注重的是“白话”而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话的藩篱.而且是对格律、音律等法则摆脱得越彻底越好一由此便产生了新话极端散文化的倾向。
放弃对新诗形式美的追求、降低了诗的质量,结果是毫无诗味的作品泛滥,损害了新诗的声音。
这样新诗便不得不开始另寻出路了,新诗人们在经过探索、实践、思考后重新对形式美加以追求。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以徐志摩,闻一多为首的新格律诗派就应运而生了。
(二)纵观新诗的发展,我们可以说新格律诗派的崛起.并非一人一派之功.而是经过了许多人的探索,实践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诗歌的谈论文篇1在中国数千年的绚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灿烂瑰丽的一颗明珠。
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化,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唯恐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
它为后世的我们供应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学问,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
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学问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
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
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索、讨论过程,纸上谈兵,经常只会打擦边球。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忽有好诗生眼底,支配句法已难寻。
'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捕获灵感?闻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登记来。
是呀,经常积累,时时做有预备的头脑,何须等到"支配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
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看、擅长预备的1/ 17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意,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自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但生活语言与写作语言究竟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语体,照实辑录生活语言,那只是一种记录而非艺术,对生活语言加以适当的再创作才是艺术。
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摘要:现代诗歌在抒发个人情感,陶冶情操,塑造审美情趣方面是具备不可替代的功能的。
在目前,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整体重视程度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及现实情况,笔者结合了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目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实情况、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及可行的策略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一、引言从国内外关于现代诗歌教学研究的情况来看,国外的研究更为的宏观,往往上升到了课程体系、文化传承、整体教学框架的层面。
这类的研究宏观上的、大方向的指导方向是有的,但是缺少具体的参考模式、方法和策略,往往不能因地制宜,而且缺乏实证调查类的研究,理论性较强但是却缺少实践上的印证和补充。
相比之下,国内研究更为的具体和有针对性,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参考,但是其关于教材方面的研究过于的局限,并没有从课程标准、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同样存在着,实证调研研究方面的不足和欠缺。
在目前,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整体重视程度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及现实情况,笔者结合了某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目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实情况、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及可行的策略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在本次研究,通过问卷及实际观察等具体的调查研究方式,对师生现代诗歌教学与学习的看法、态度以及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利用调研和分析获得的数据、观点等支持论文的实践研究。
二、现代诗歌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1.教学观念有待更新在对教师观念和教学目标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多数的教师都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是考纲规定的内容才认真学习的,在教师的眼里,现代诗歌的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教学其“不得已而为之”的教学内容。
同时对于语文学科的任课教师而言,现代诗歌因为存在着“考试频率偏低”的问题,导致了教学重心的偏离,这就说明了现代诗歌教学中有“应试教育”功利化倾向,实际上这都是目前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观念存在一定问题的重点体现。
以学情为基点诗歌教学论文
以学情为基点的诗歌教学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像,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从《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歌,历史上涌现过大量的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马致远、郭沫若等,真是不胜枚举,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浩瀚的瑰丽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
诗歌无疑可以代表中国文学,它无疑是文学皇冠上灿烂的明珠。
可是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被忽视甚至遭遗弃,认为无非就是读读背背,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与诗歌的理解脱节;诗歌的理解与诵读指导脱节,课堂上缺乏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重理解轻赏析,缺乏多角度的个性化的解读;重读轻写,缺少当堂的练笔、点评;重诗歌的背诵积累,课堂缺乏情趣;古诗词与现代诗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并且程式化(析题——简介作者写作背景——整体感知明诗意——细读理解悟诗情——诵读积累——拓展迁移);教师无效分析讲解太多(学生大多知道),学生的活动太少;教师设计一个个“圈套”,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等等。
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是机械单调的,是缺乏系统的,师生、生生很少有真正的交流,更不用说是辩论了。
记得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个美国的教师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是引起学生的辩论,我们姑且不论此观点的正确与否,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课堂的确缺乏情趣与活力,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教”为基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改变了过去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它强调了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为目的,必须以学情为出发点和基点设计、组织教学。
我们觉得应该树立为学生而确定教学内容,为学生而设计教学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是要以学情为基点进行诗歌教学。
我们认为,学情应该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现代诗歌语言观简论论文
现代诗歌的语言观简论摘要:现代诗歌的语言成型是新诗得以区别于旧诗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
然而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一直上演着一次又一次的背叛。
新诗语言究竟止于何处谁也无法预见。
然而新诗的建设和发展中,对“固有传统的沿袭”与“外来影响的接收”一直是助推新诗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本文企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以文学史的眼光理清新诗逐渐形成的语言观以及在新诗语言变形的过程中的重大现象,以此作为百年新诗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时的总结。
中国新诗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百年新诗一直在建设发展中举步维艰,一方面它无法摆脱古诗和外来诗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以无羁的创造性完成自身的定型。
正如朱光潜当年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不能让它流产。
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
”事实上,在新诗的建设和发展中,对“固有传统的沿袭”与“外来影响的接收”一直在焦虑中探索着。
中国新诗在古今中外的融合中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的脚步也从未止息。
一、反叛的语言观在新诗的转型过程中,对于传统的重新审视和估价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新诗在对于传统诗歌语言的反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如果说晚清的“诗界革命”只是对古代诗歌语言传统的小修小补,并没有触及古诗的广厚层面,那么五四的新诗运动则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勇气使古诗受到真正的破坏性冲击。
这种革命性变化最明显最根本莫过于诗歌语言。
然而这种破坏并不是全盘的否定,尽管当时的白话诗人们迫不及待地要推翻千年的诗教,汉语同根的牵连总是牵着诗人脚跟,所以无论如何提倡“作诗如作文”自由号子,总不免赤着小脚跳探戈。
然而,诗人的努力终究催生了新诗的诞生。
有趣的是新诗的语言观从未获得诗人们预期的超然,它依然在古诗的传统中寻找自己定位。
例如,五四时白话新诗的标准是“明白易懂”,在白话诗人看来是以“诗三百”以来“元白”为代表的古诗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审美维度下的现代诗歌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审美维度下的现代诗歌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给教学实践带来了生机,《新课标》倡导的审美教学在中学课堂得到了广泛实施,并且收效颇丰。
然而,审美的光环遗漏了相对沉寂的现代诗歌,使得现代诗歌的教学显得过于冷清。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出于错误的指导思想,老师不重视诗歌教学,学生也对诗歌没有兴趣,因此,现代诗歌被教学边缘化了,接受着留与弃的考验。
教学中诗歌遭到的冷遇,与诗歌自身的特点和现实处境有密切关系。
诗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物,不同于语言通俗幽默、有情节、有故事的大众文学,诗歌的美不是流于表面的,不能给人提供直接的审美感受。
诗歌的美在于诗歌自身,需要深入的品味、透析。
因此,现代诗歌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在历史的淘洗中积累精华;在批评的推动中,绽放美感。
受当下市场经济的影响,诗歌的境况更为萧条,狭小的读者群,限制了诗歌的传播。
相比之下,古典诗歌的受关注程度要大得多。
古典诗歌经历了时代的考验,古典诗歌的美超越了历史时空,具有穿透性。
完整的形式和纯熟的艺术,为古典诗歌吸引了大量读者,成熟的诗歌理论和活跃的诗歌批评,不断地挖掘古典诗歌潜藏的美,更坚实地巩固了古典诗歌的地位。
从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来看,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承传性,诗歌的内聚力从未割断,因此,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都有恒定的内容,如:对自由的呼唤、生命的信念、真情实感的阐发,这些情感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只是在诗歌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不同。
缺少历史的洗礼,现代诗歌中优秀作品的数量远比不上古典诗歌,但我们不能用古典诗歌的美学准则来衡量现代诗歌,更不能否定现代诗歌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现代诗歌源于现代人表达情感的需要,体现了现代人的思维和美学原则。
现代诗歌呈现的美感是现代诗特有的,而不是古典诗美的复制。
现代诗歌灵动飘逸之美,是古典诗歌不常见的。
散文化的形式、亲切自然的口语,也是对古典诗歌的超越。
浅谈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以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为例
·27·教科研论文浅谈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以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为例何维【重庆两江新区天宫殿学校,重庆 401147】摘要:在单元整体意识上,引导孩子们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诗人独特丰富的想象和感受。
本单元教学中需注意:在整体意识下开展教学设计,在充分朗读中想象诗歌之美等。
关键词:部编教材;单元整体意识;现代诗歌教学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现代诗歌作品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因此,在教学时,对本单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笔者将浅谈几点在单元整体意识下现代诗歌教学的想法。
一、在整体意识下开展教学设计(一)关注单元语文核心素养,从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三点:一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二是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三是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因此,我们要围绕这三点,展开整体设计教学,在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二)把握教学的“度”,贴近儿童的鉴赏水平如何把握“度”呢?我们首先要掌握现代诗歌教学的特点。
它不同于散文,语言和语言形式没有严密的逻辑性,所以不能逐句逐字地讲解和分析。
如:教学第9课《短诗三首》时,笔者先让孩子们明白短诗是篇幅小于十四行的诗歌,让他们明白现代诗歌有长也有短。
紧接着在教学中逐渐让他们寻找现代诗歌的格式特点:分行排列,没有整齐的格式排列;格式自由,不像曾经学过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它没有字数和句数的限制。
二、在充分朗读中想象诗歌之美(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味诗歌的韵味潜藏在字里行间,我们要贴合儿童的鉴赏水平,不能拔高要求地逐句讲解和分析。
而朗读则是儿童欣赏诗歌最重要的桥梁,它能让儿童在朗读中使某个字突出,让人更加能够理解读的文字背后的意思。
1.初读,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初读时,教师可以借助朗读录音或者自身范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诗歌,让我们的世界充满诗意阳光——浅论引导小学生初步学习现代诗
诗歌,让我们的世界充满诗意阳光——浅论引导小学生初步学习现代诗左文宇(庐江县城东小学安徽合肥231500)摘要:本文通过引导小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尝试简单赏析与创作现代诗;通过引导小学生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充分展示其能力,引领学生迈入诗歌的殿堂。
关键词:现代诗特点赏析与创作书面与口头展示诗歌,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古有唐诗宋词,近有现代诗侗时诞生了灿若星辰的诗人,从古代大家李白、杜甫到现代的冰心、艾青,他们薪火相传,把灿烂的诗歌文化一代代传承,成就了我们诗的国度。
同学们从小学习古诗,学习现代诗。
那么,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呢?一、了解现代诗的特点、诗人及创作背景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自由,意义与内涵比较丰富,以下以三首诗歌为例。
学习《繁星三首》,分别是《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
这三首短诗选自冰心的第一部诗集《繁星》。
对于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颂,是冰心诗歌永恒不变的主题。
《繁星(七一)》和《繁星(一五九)》这两首诗是对母爱的赞美。
《繁星(一三一)》对大海的赞美,诗人从小生活在海边,对大海有很深的情感,后来独自出国求学,思念家乡及亲人,对母亲的思念更为炽热。
学习艾青诗歌《绿九《绿》创作于1979年,诗人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通过学习知道诗人的相关情况:艾青,原名蒋正涵,爱国诗人,代表作《我爱这土地》。
学习外国诗歌《白桦》。
《白桦》作者是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以“白桦”为题材,展现了白桦洁白、挺拔、美丽的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家乡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学习了一些现代诗,能够简单地总结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但是不是很完整,具体如下:“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现代诗歌教学论文
现代诗歌教学论文概要:通过学生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意象,阐发自己心中的感情。
同时,我还在课堂上帮助他们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写作目的,以及对他们的寄望,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写现代诗的兴趣,提升他们写现代诗的水平。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转换较快,内容较难理解,导致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这一点,为提高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
在鉴赏诗歌前,我设置一些情景模式,留下悬念,吸引学生。
比如:我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日本侵略者猖狂践踏中国土地杀人虏掠的片段,以激起学生的仇恨之心。
然后提问学生:“在那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诗人的艾青,表现是怎样的呢?”这样自然地引入了这首诗歌的教学,也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想知道作为诗人的艾青在国难当头的表现。
通过这个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也激起了他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兴趣。
一、题干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一篇文章如何更好地理解,我认为最好的切入点是标题。
标题是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的,我们就从人物入手;是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我们就从中心切入。
运用修辞手法或象征写作手法的,就从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引导学生切入。
以《你是人间四月天》为例,对内容的理解,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四月天是怎样的一种季节,题目中的“你”指的是谁?然后让学生们从课文中去寻找有关的信息、关键词。
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有的放矢。
同学们很快就能从诗中找到“春风”“春光”“云烟”等春天的特有景物,也很快明白到第一节诗写的是春风的轻灵、春光的明媚。
而后面的是分别以四月天中不同的意象所表现出的生活画面,最后由感情的深化到作者直抒胸臆,把它升华后是爱、是暖、是希望。
由此,也回答了开篇的问题:四月天是人们心灵绽放的春天,它给人以暖、爱、希望。
“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你”就是能给人以爱,给人希望的。
再联系写作背景,当时正好是作者的儿子出生。
很明显,标题中的“你”就是作者的儿子。
二、意象的提取,找出情感的抒发点阅读诗歌,由于作者思维的跳跃性较大,有很大的“意识流”。
《现代诗》教案探讨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由学校组织的《现代诗》教学案例讨论会。
这次讨论会由几位教师精心策划,旨在分享现代诗歌教学的心得和经验。
在这次讨论会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也领悟到了如何让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和欣赏现代诗歌。
在本文中,我将坦诚“教案探讨”的主题,并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来讨论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一、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诗歌更加强调情感和体验的表达。
现代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来创作,诗歌中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表达欲,常常在情感和形式上呈现出多变、破碎、自由的风格。
由于现代诗歌的主题多种多样,因此现代诗歌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例如,自由诗、音韵诗等不同类型的诗歌,都属于现代诗歌的范畴。
二、现代诗的教学特点与传统诗歌相比,现代诗歌课程更注重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和创新性。
现代诗歌的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和思考。
因为现代诗歌往往比较抽象,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语言、体验去理解诗歌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的教学形式。
以往的传统诗歌教学往往是重点突出某一诗句或某一中心思想,然后要求学生像默写古文一样背下来。
但现代诗歌却不同,它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出自己的诗意。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如景点游戏、自由创作等,形式手段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案例探讨在本次讨论会中,各位教师分享了不同的现代诗歌教学案例。
其中一位教师提出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颜色诵读。
这位教师将现代诗中各种情感语句分别用五彩缤纷的颜色标注,如红色表示情感激烈、蓝色表示冷静理智等,然后让学生按照不同颜色的词语进行诵读,同时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色彩。
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使学生在诵读中寻找感觉,感受自己的情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另一位教师将现代诗歌与音乐相结合,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摘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时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从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等方面入手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研究我国的诗歌艺术成就十分辉煌,诗歌文化遗产丰富。
引导学生在对语文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古代诗歌的艺术美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也是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和价值观的主要方法。
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迷茫,容易走入思维误区。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洗涤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课程,帮助学生奠定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要求高中老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仔细研究,总结出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要点,以从容应对高考。
总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一)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语文老师作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者,需要准确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诗歌的特征,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
诗歌承载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才情,大多是他们人生经验、个人品性和艺术修养融合而成的精华,教师在教学前必然对其学习研究,感受参悟,进行再创造,然后实施于教学,。
此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教育,提高个人素养的过程。
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诗歌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作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透过书本紧抓诗歌的精髓,深刻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歌的语言学分析(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歌的语言学分析(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内容摘要]: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的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现从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方面对李白诗歌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白诗歌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抒情方式李白是盛唐诗坛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飘逸隽永,脍炙人口,独树一帜,流传千古。
在《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自许其诗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这句诗的确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的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现就针对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李白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产生了强大的国力,同时也造就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健全的魄力。
当时南北文化交融,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有力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营造了空前盛大繁荣的诗歌氛围,李白作为唐帝国的子民也无疑受到了盛唐诗歌辞采绮丽、刚劲质朴等特点的熏陶和影响,但李白终究是李白,这个唐诗的宠儿有别人不具备的才华和人生经历,因此的他的诗歌语言也就出现了另外一番风味和特色。
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
这与李白对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特别是乐府诗歌的学习和借鉴系系相关。
例如李白的《长干行》在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继承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创作手法,李诗中“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偿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等句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极为相似。
现代诗歌范文
现代诗歌范文
《现代诗歌:诗意的现实》
现代诗歌是当今文学界的一颗耀眼明珠,它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
现代诗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格律和韵律,而是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现实主义的刻画。
它以一种与生活更为接近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领悟。
现代诗歌的主题多样,既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慨,更有对人性的探索。
诗人们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去观察、思索和表达,将平凡的日常和人生百态变得丰富多彩。
他们用文字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引发阅读者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思考,使诗歌成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符号。
在现代诗歌的创作中,诗人们更加注重语言的鲜活和形式的多样。
他们拒绝套路和陈旧,更加追求诗歌的表现力和表达力。
通过大胆的形式实验和独特的语言表达,现代诗歌在文学上展现出了更加丰富的面貌。
这种探索和创新不仅带来了诗歌的新生命力,也为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阅读乐趣。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成为了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让诗歌不再只是长袍白发的老人的表达方式,而是成为了年轻人眼中的时尚和文化符号。
现代诗歌,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意的现实,感受到诗歌带来的思想和情感的洗礼。
如何进行现代诗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进行现代诗课堂教学(西安市长安区王曲中心校陕西西安 710106)摘要:现代诗体的进入,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新的挑战和考验。
笔者在一次新诗研讨会上,也亲历了一些初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迷茫,坦诚自己教学上的一些障碍:现代诗歌难教!最近,在同几位语文教师的交谈中,也发现了共同的问题。
作为现代诗歌的尝试者,笔者认为,产生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
关键词:现代诗;挑战;实践【中图分类号】i210.5现代诗到底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该如何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解决当前现代诗歌教学难、学习难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适度把握现代诗歌的基本分类和特点流派上,现代诗大体上有二、三十种之多,过于复杂。
它们之间有的有时很难界定、把握。
但从种属上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一类,既是诗也是歌。
其文字含蓄优美,富有意象美、音乐美、节奏美;可以朗诵、吟诵,易学易懂,但又很难谱曲和唱。
如,某些叙事诗、抒情诗等;第二类是歌。
其文字凝练,浅显、易懂、直白,极富音乐美,节奏美,可以谱曲和唱。
比如时下流行的大众化的、通俗化的大部分歌词等;第三类是诗。
其文字凝练含蓄,寓意深刻,其意象、建筑很美,但很难谱曲和唱。
这类诗属内审型的,重在理解,重在解读,需要读者仔细品读,仔细品味,仔细体会,仔细揣摩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人类某种灵性的抵达。
二、注重教学拓展,切忌陷入就诗论诗、就诗学诗的本本主义就诗论诗、就诗学诗是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大忌。
教学中发现,一些老师进行现代诗歌教育教学时,过于注重诗歌本体的教与学,注重翻译式、捆绑式,甚至劫持式的教授、讲授,而忽视了诗歌本身的内涵、张力所在,忽视了诗歌自身所特有的深刻的寓意美、含混美特质。
比如,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学习著名诗人舒婷的作品《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时,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课堂忽视了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不能把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产生的时代特征以及引起客体——读者(学生)的思想感情的共振共鸣紧密结合起来,往往陷入到某种知识的学习、传授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教学论文
摘要:要注意运用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把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方法相结合,从各种角度比较不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的特征,从主题角度、性别角度、历史时代文化角度,以及诗歌构思的方式,提供一种立体式、多角度而非单一化的解读方法。
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
语文教育中的诗歌教学不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助益,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有导引作用。
我们知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诗言情”,诗歌所具有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适合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使我们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新诗似乎更难理解,也更难讲解,所以“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也成了很多教师颇感棘手的教学难题。
以笔者浅见,要解决现代诗歌教学中现存的这些问题,教师至少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有宽广的诗歌背景知识作为扩展讲解。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地就诗论诗,而应通过知识性的扩展讲解使学生达到扩展阅读的目的。
扩展阅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
扩展讲解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应尽量简单准确,点到实质,但切忌语焉不详。
具体内容应包括诗人简历、诗歌常识等,对于现代新诗中的术语名词,如什么叫象征主义,什么叫浪漫主义,什么叫感伤主义,什么叫现代主义;一些特殊的诗歌形式如十四行的
美学原则是什么。
在目前学生普遍喜欢徐志摩诗歌的情况下,可以讲讲新月诗派及其主张的格律诗的“三美”原则,并结合具体作品解释清楚这“三美”具体的内涵。
讲到舒婷的《致橡树》时,也应该扩展讲一讲“臆胧诗”的名称来源及其思想艺术特征。
如果按照主题划分为爱情诗、乡愁诗、爱国诗,或者按照艺术特征划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史诗等,可以尽量归纳、总结同类主题或同类形式的一些诗歌;如果按照流派划分,可以对各个流派的特色以及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作出归纳分析。
因为很多诗歌需要放在具体大背景和新诗史中阐释,所以诗歌背景和简单的诗史也应有所涉猎,比如讲授韩东、于坚的诗时,应该提及第三代诗歌运动,而对于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则应该讲讲九叶诗派、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概况。
第二,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
解诗中所说的“诗无达诂”,并不是说丧失标准任意而为,而是说对于一些具有丰富复杂内涵的诗歌可能会有多重解释,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最符合原意的“可能性”解读,这是靠近式的解读,而不是远离或僵化的就诗论诗。
笔者以为,这种开放式的可能性解读首先应该是一种深度而准确的讲解,不能只是泛泛而谈,更不能是离题的解读,而应是一种“细读”。
这就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历史现实和文化内涵等因素,以及字句中复杂幽微的意蕴,当然,丰富的轶闻史事也可以从旁充实。
比如闻一多的《色彩》,这首诗写的虽是“色彩”,其实是在写“生命”,“色彩”的丰富多彩(红黄蓝黑等)就是“生命”的丰富多彩(爱恨生死等),关键的诗句是“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就我所知,有些教师对这首诗的解释很肤浅僵化,居然让学生把各种色彩对应代表的意思背会,考试中居然会给出“红黄蓝黑”各代表什么意思的考题,想到学生在“绿——发展、红——热情、黄——忠义、蓝——高洁、粉红——希望、灰白——悲哀、黑——死”之间划上对应号,我觉得这样的诗歌教学是失败的。
其实,对这首诗在色彩上的隐喻运用,教师也可以结合闻一多绘画的功底讲讲他诗歌中的绘画美,也可以讲讲色彩的主观性。
而现在有些教师往往把一些饱含情感、极为感性、意味无穷的诗歌给程序化了,把传达丰富细腻感情的灵性美简单化为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符号,恨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做一个知识的硬盘全部拷贝储存进去,而思想的深沉、语言的美感、情感的撞击、精神的愉悦等等都被稀释掉了。
所以深度准确的解读应放在第一位,不是浅显的阐释,更不能是离题的阐释,或是断章取义、只顾字面意思的解释。
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所以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
比如对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讲解,就不能简单停留在诗句表面,而应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
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意象单纯明净,诗风清新明朗,全诗基本是以质朴明朗的笔调和直抒胸臆的情感剖白为主,表达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弃绝,以及对理想生活执著而孤独的追求。
诗中比较好理解的是对得到幸福的喜悦和对尘世中亲人、友人以及陌生人的祝愿,流淌着一种温暖清丽的气息。
但是这首诗人自杀前两个多月所写的作品,看似单纯、平淡,却寄意幽深,温
婉平和中透露出诗人对都市物欲生活的拒绝和对乡村纯净生活的向往。
“大海”构成诗中的核心意象,成为诗人理想的象征和灵魂的皈依,诗人的一切向往和全部的人生理想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全诗最关键的、最能泄露诗人内心秘密、反映诗人最真实感情的是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情感与生命的最终归宿。
诗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尘世中的幸福”与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幸福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根本上是异质的,是无法相合的,言外之意是:我自己不在尘世,尘世的幸福不属于我,是给予别人甚至陌生人的,因为,“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把美好的希望和祝福留给尘世,而诗人自己追求的幸福却是超越弃绝了尘世幸福的永恒幸福。
全诗有几组隐含的对比关系:人物关系是“你”(“我”之外的尘世中人)与“我”的对比,“从明天起”暗含的是时间关系上“明天”与“今天”的对比,在精神追求中,“尘世”代表的“现实世界”和“世俗世界”暗含的是与“理想世界”的对比,对比关系使海子的诗歌意蕴显示出一种悖逆色彩与双重意蕴,在诗中交织成一种理想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单纯与悲伤、宁静与绝望,祝福与弃世交织的情感张力,这正是这首诗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所在。
第三,要注意运用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把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方法相结合,从各种角度比较不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的特征,从主题角度、性别角度、历史时代文化角度,以及诗歌构思的方式,提供一种立体式、多角度而非单一化的解读方法。
比如,同样是爱国主题,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闻一多的《七子
之歌》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应是不同的,可以比较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诗美诗意,而共同的地方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又如,在讲解余光中《乡愁》和席慕容《乡愁》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总结从古到今中国诗歌(文学)中的“乡愁”主题,并体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普遍情感,教师可以与古代边塞诗与田园诗相比较,把现代诗人与古代诗人李白、高适、陶渊明等比较,从乡愁意识扩展到人类的归乡意识、乡土情怀和家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