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合集下载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2、能够列举出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3、比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

4、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通过播放有关港澳回归的视频,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认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教材分析本课紧紧围绕着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首先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含义,然后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最后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这三部分环环相连,先有设想,接着实践,最后是展望。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因为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因此他们对香港、澳门、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等方面比较了解,尤其是他们亲身见证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后经济的繁荣以及近几年来海峡两岸人民联系的密切,容易产生历史认同感,更能体会到历史就在他们身边。

设计思路《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我充分利用了地图、音乐、视频资料,使学生学习用多种方式靠近了解历史;在教材处理上,我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逻辑推理,层层推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理解掌握课堂内容,提高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等史实。

认识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教学难点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理解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

初二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_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初二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_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初二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一)本课叙述我国进入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根据这一方针,港澳顺利回归并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港澳地区和内地共同繁荣。

海峡两岸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课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回顾近代历史,理解现实问题,增强时代责任感的很好素材。

本课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拘泥于教材框架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具体反思如下:2.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讲课时,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锻炼学生理解、分析和归纳课文内容的能力。

讲课中穿插了旧知识的复习,锻炼了学生的横向历史思维。

借用历史史实帮助学生体会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借助对比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学生通过“看”“听”“读”“想”“写”“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4.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本课还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

对于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我用两则新闻报道里体现它们的繁荣发展,能够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这部分内容,并从中体现“一国两制”的好处,从而体现这个构想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初二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二)本课的小结以师生论坛的形式进行,师生一起登录校园网的历史学科论坛,对课程内容及其相关内容提问题、谈观点,互动讨论,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平台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以下几点:2、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我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设计每一个问题,层层设问,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1)回首百年沧桑,感慨万千,请你说说历史上香港、 澳门是如何被割占出去的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和英葡接触打算 收回香港、澳门,但当时英国态度非常蛮横,针对这 一现状,中国当时采取了何种方式实现了港澳的回归, 签署了什么文件?
(3)香港何时回归的?澳门回归的时间?区旗上的标 志是什么?中央政府分别在港澳设立了什么机构?看 到香港回归的视频你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有何感受, 请用简要的话来表达?
C组: 1.年月日,香港回归祖国。年月日,澳门回归祖国。 2.解决港澳问题的依据是。
小心是非(快速抢答) 1. 1982年,中英双方达成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以解决香 港问题。 2.中国政府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包括实行 “一国两制”和放弃使用武力方式完成统一这两项内容。 3.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简而言之是指一个国家,两 种法律。 斗智斗勇(快速猜想)
激情创作
设计一条呼吁 台湾回归的宣传语。
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两岸暂时的别离, 终有团圆的时候。”
A组: 1.“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首先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的前提下,我国 的主体部分坚持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 区实行制度。 B组: 1.“一国两制”首先被应用于解决问题。 2.台湾回归祖国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权,并可保留什么。
1.它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 2.回归后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3.在它的区旗上,你可以看到: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图案。 4.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史料分析 材料一: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 知名人士傅朝枢时说:“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 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 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可以 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 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统一,台湾的 现状也可以不变。” 材料二: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说:“中国总有统一的一天, 因为凡是爱国、爱自由的人都往这条路上前进。” 阅读材料并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什么指导思 想? 2.材料二中陈香梅的话说明了什么?

八年级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件

八年级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件

以诗读史
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感受到一种思念,对祖国的思念;对祖国两岸统一的期盼。
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 什么呢? 台湾海峡
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怎 么样的状况呢?
隔离状态
台湾问题的由来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
──
1979 0.77
67.4
0.56
21.7 0.21
1980 3.11
303.9
0.76
35.7
2.35 1019.1
1991 57.93 43.26
11.26 47.11 46.67 42.36
2002 446.6 38.1
65.9
31.7
380.3 39.3

从表中可以看出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关系,谁处于顺差地位?
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5、港澳回归,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上的重大 胜利。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湾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余 光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海峡两岸
和平统一台湾,但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针对的是分裂主义和外国干涉势力)
“团团” “圆圆”
准备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
讨论: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 样的地方?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课改教材已经一年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灵活,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对较深的历史本质理解不够,独立思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需进一步提高。
初始能力:学生目睹了回归后港澳的繁荣与发展以及海峡两岸人民的骨肉亲情,对本课知识点比较熟悉,很容易产生历史认同感;但大多学生对这些史实没有更多的思考和深刻体会。如港、澳为何能够顺利回归,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是否一样,为何台湾仍无法回归等问题的认识仍较为表面。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幻灯片《邓小平》
创设问题文本
幻灯片《香港问题的由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香港回归场景》
创设问题幻灯片文本
幻灯片《回归后的香港景色》
幻灯片《澳门问题的由来》、《澳门回归场景》
探究问题文本
幻灯片《宝岛台湾》、《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文本资料、《海峡两岸密切交往》、《分裂祖国的罪人》视频:FLASH动画《反分裂、为和平》
3.13.2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识记、理解
运用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能分析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原因。
3.13.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理解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文化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古今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认识台湾问题仍是祖国统一道路上的难题
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自己的想法
视频《中华经典诵读:乡愁》
幻灯展示文本资源
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引起学生共鸣,培养爱国情操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主动参与课堂

北师大历史八下第13课____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__教案

北师大历史八下第13课____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__教案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程标准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播放MTV《始终有你》。

看到大家对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播放的MTV都很感兴趣,这首歌的名字叫《始终有你》,是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为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而特意制作的官方主题曲。

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一起去聆听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讲授新课: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第二目的内容,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历程。

一、港澳回归得实现(多媒体显示“在歌声中聆听历史”)提问:《始终有你》的“你”指谁?指自强不息的香港人民,指默默支持的中央政府,也指艰苦奋斗的全体华夏儿女,正是大家的团结合力,才有了今日香港的繁荣稳定。

提问:“东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冲劲”,这里的“西方”指的是哪个国家?香港问题又是怎么来的?(多媒体显示香港地图)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1860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新界。

给学生解释歌词中的“狮子山”。

座落于香港九龙塘及新界之间,是艰苦打拼的香港精神的象征。

提问:“狮子山触得到长城血脉里感应”,这句歌词意指什么?为什么词作者用了“触”?“狮子山”比喻香港,“长城”比喻祖国,“血脉里感应”意指中华儿女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这句歌词意指香港儿女也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触”字意指这一过程的艰辛。

(指导学生看课本小字内容)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香港问题专程来中国访问。

当时英国一心想把香港继续留在自己的管制之下,有人把这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

邓小平在会谈中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经过22轮的艰难谈判,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目标1.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2.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证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发展的必然。

3.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不同,增强比较能力。

4.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重点:能简述港澳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等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难点: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

理解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

学法指导:1.通过阅读教材、设置疑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

2.运用播放有关港澳回归的资料片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等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新中国成立那天起,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就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今天,让我们寻着历史的足迹,去感受祖国统一进程中的灿烂与辉煌。

讲授新课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学生回顾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原因。

老师讲述香港回归的历史事实,补充介绍葡萄牙被侵占的历史资料。

介绍澳门回归的情况,学生齐唱《七子之歌》。

指导学生观看书中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通过每课一得,加深对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了解。

展示港澳回归后的繁荣情况图片。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最主要是由于实行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自读课本,说出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教师强调: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同时又尊重了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学习历史,了解过去,认识世界,这是同学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原因,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1. 一国两制的构想: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交往。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982年,第五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会还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1971年重返联合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高举伟大的旗帜:1997年党的十五大江泽民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世界古代史1.人类起源;约500万-1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2.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PPT课件 (20)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PPT课件 (20)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
1、结束了香港、澳门被外国殖民统治的历 史。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 想的成功实践和运用。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 步。
• 台湾问题的由来: • 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 •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 • 行省。 •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 台
·
歌《
澳 门 》
七 子 之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澳门历史知多少 1、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 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的方式,获准在澳门 半岛暂时居住,并迅速聚集成村,扩大在澳地盘, 设立有关机构。但直至鸦片战争前,澳门半岛整体 上仍一直由明清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行使主权。 2、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擅 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允许所有外国商船来澳自由 贸易,并任命亚马留为澳门总督。 3、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
(2)香港、澳门回归了,但祖 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请你谈谈自 己的想法。
读 图 释 图
1.图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实上已归属中国。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决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
海峡两岸交 往原则:
海峡两岸交 往任务:
互相尊重、互补互利
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 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 平统一创造条件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 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 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 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 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99-2008年澳门 年澳门GDP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年澳门 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 )
名义GDP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5637.92 5876.25 5952.98 6657.67 7771.70 9867.76 11473.11 14203.60 18918.40 21428.20 名义GDP增 长率 -4.62 4.23 1.31 11.84 16.73 26.73 16.27 23.80 33.19 13.27 实际GDP 5556.90 5876.25 6045.97 6657.42 7600.41 9757.94 10430.41 12208.51 15542.72 17312.10 实际GDP增 长率 -2.36 5.75 2.89 10.11 14.16 28.39 6.89 17.05 27.31 11.38
澳门回归
1987年4月13日,中国和葡萄牙正式签署《 中葡联合声明》葡萄牙宣布将于1999年结束 对澳门的统治。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 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 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讨论
1、近代的香港和澳门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强 占,而现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祖国,为什 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结果? 两个时期的中国不一样;一个是积贫积弱的 中国,一个是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

江苏省常州市潞城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北师大版

江苏省常州市潞城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史实。

了解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时事资料,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香港、澳门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的,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天才创造",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重点难点重点:"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

难点:理解一国两制的意义。

教与学双边流程二次备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音乐然后回答问题。

(播放《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回到祖国怀抱?(香港、九龙、澳门、台湾等)现在还有哪里没有回到祖国怀抱?(台湾)我们采用什么政策收回香港、澳门?("一国两制")【新授】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提出的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了解该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2:一国两制的提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明确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该设想和政策。

3: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在本部分中,要着重讲清一国两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讲清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两制的内容。

4:一国两制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该政策的历史意义。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祖国:在本部分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理解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小字部分内容,了解中国政府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过程即结果,最后,着重介绍香港的回归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及“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施。

2:澳门的回归:在本部分中,基本的教学过程与上述类似。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授课,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中国在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2.理解中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掌握民族团结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中国在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运动。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通过PPT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当前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历史上的中国是经历了分裂和统一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因素。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1.出现南北朝时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2.北朝与南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3.隋唐统一的原因和意义;4.五代十国的原因和影响;5.金朝与南宋之间的统一运动;6.元朝的建立和统一运动;7.明朝时期的永乐大典和海瑞的削藩;8.清朝的统治和鸦片战争。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1.明朝时期的永乐大典和海瑞的削藩;2.清朝的统治和鸦片战争。

第四部分: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抢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以下问题:1.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2.隋唐统一的原因和意义;3.五代十国的原因和影响;4.金朝与南宋之间的统一运动;5.元朝的建立和统一运动;6.明朝时期的海瑞削藩运动。

第五部分:课堂总结通过对学生的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分析,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确历史的分裂和统一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今天建设一个统一团结的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是针对初二历史下册的《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进行的授课。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掌握民族团结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从整体来看,授课效果较好。

首先,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使用PPT进行展示,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知识。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能够列举台湾与大陆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能够说出港澳台问题的由来2、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设置疑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地位2、通过播放港澳回归的史实和反映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视频资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港澳顺利回归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是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表现2、通过港澳回归后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学生认识“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领悟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说明它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等史实,认识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认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教学难点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

理解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

教学准备准备余光中的配乐诗朗诵《乡愁》fash课件,搜集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台湾与大陆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创设教学情境,同时多媒体出示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

其余六部分别为《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

诗人以拟人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着他们被迫离开母亲,受尽异族的欺凌。

北师大历史八下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北师大历史八下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课程标准〗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史实。

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日益密切交往的史实。

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成功实践的史实,得出结论:“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培养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并感受中华儿女盼望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的热切之情和喜迎香港、澳门回归而激发的民族自豪感。

积极收集有关近代以来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史实,了解香港百年耻辱。

通过观看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比较分析出香港荣辱兴衰的原因。

通过演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自豪的感情。

通过收集整理有关台湾的地理、风土民情,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史实,近年来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日益密切等方面材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阅读课内外有关“一国两制”的材料,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具有灵活性和创新精神。

学习“论从史出”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分工收集整理材料,并写成简单的书面提纲。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在小组间进行问答竞赛。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使香港和澳门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实践证明,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保持了稳定和繁荣。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祖国的日益繁荣强盛的基础之上的。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导入看了刚才的视频,同学们都被画面上的大熊猫所吸引,这两个大熊猫是送往台湾的大熊猫叫团团圆圆,他们为什么叫团团圆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历史新时期,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邓小平说过: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

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港澳是如何回归的,又如何能实现台湾的回归?2.看教材和资料思考问题(5分钟)3.边看视频边,讨论问题4.展示,A.决策组展示大屏幕出示教师预设习题:(1)港澳台和大陆实行的社会制度有何不同?国家当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谁、在何时、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3)“一国两制”的“一国”指的是什么?“两制”指的是什么?这一科学构想提出的目的是什么?(实现中国的统一大业。

)(4)你能完整地归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吗?(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5)请你尝试用一句话来概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

以学校为例“一校两制”,其他对此组评价过渡:一国两制最新是针对台湾提出的,但首先付诸实施确是香港、澳门。

B.香港、澳门回归展示大屏幕出示教师预设习题:(1)回首百年沧桑,感慨万千,请你说说历史上香港、澳门是如何被割占出去的呢?(2)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和英葡接触打算收回香港、澳门,但当时英国态度非常蛮横,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当时采取了何种方式实现了港澳的回归,签署了什么文件?(邓小平VS撒切尔夫人,视频)(3)香港何时回归的?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在港澳设立了什么机构?区旗上的标志是什么?看到香港回归的视频你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有何感受,请用简要的语言话来表达? (香港回顾视频百年巨变,一雪前耻,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我们要记住这一伟大时刻,香港回来了?) (4)香港、澳门回归了,祖国统一完成了一大步,可为何我们去香港、澳门旅游做生意还的有签证?说明了什么问题?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相比还特别在哪些方面不同?港奥回归已经十多年了,那它的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呢?(5)当时港澳被分割出去后,中国人民和理解政府都在试图收回所有权,但一直无果。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国两制”的构想
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 一个中国 的前提下,我国主体部分 内容: 在 一个中国
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
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
期不变。
“一国两制”的“一国”指什么?两制又是 什么?为什么要在“一国”实行“两制”?
“一国两制”的构想
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 内容: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国主体部分坚 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 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 不变。 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
1999年12月20日
历史上的香港问题
英国割占香港领土一览表
时间
1842年 1860年


割占地方
香港岛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新界
1898年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
1982年做出决策 1984年发表中 英联合声明
异: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动动脑筋
3、香港、澳门为什么能顺利回归?
“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中国的繁荣昌盛(综合国力强大); 全国人民支持
4、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
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 民族的耻辱;“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标 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方针 一国两制 实践 香港回归 推动 海峡两岸关 系的发展
澳门回归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程标准: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2、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3、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

4、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书指导、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

2、运用播放有关港、澳回归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片等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

2、港澳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教学方式: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
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自已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再由
教师总结、讲述有关祖国统一的事情,学生针对一些问题通过讨论可以提高自我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让学生回忆中英《南京条约》及解放战争胜利后台湾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看导言,进而进入新课: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二、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并说出“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知道“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后由教师讲述。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首先先由学生说一说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原因。

后由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并记住主要内容,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相比“特别”在什么地方?
2、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4、中央政府对台湾回归后的政策与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有何异同?
5、港澳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基础是什么?
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教师讲述本节的主要内容。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先请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关于台湾情况,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由学生自学后教师讲述有关海峡两岸的现状及发展前途。

小结:
本课讲述了祖国统一的大业,通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及稳定过度并繁荣发展,以其展望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绘出雄伟的蓝图。

作业:《伴你读历史》、自我测评、材料阅读、第三单元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