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课件

合集下载

2024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水遇冷以后》优质课件

2024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水遇冷以后》优质课件

23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14
课堂回顾
4.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水结冰时,温度是0 ℃。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保 持不变。
15
16
17
18
19
2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1
谢谢观看 !
2024/1/26
22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11
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 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 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12
课堂回顾
1.凝结的条件。 水蒸气遇冷以后会凝结成小水珠。
2.凝固的条件。 水遇冷,水的温度降低到0 ℃时,水会凝固成冰。
13
课堂回顾
3.冰、水、水蒸气是 如何相互变化的? 在括号里填写变化 条件。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冷热与温度PPT-苏教版科学四上PPT教学课件

冷热与温度PPT-苏教版科学四上PPT教学课件
冷热与温度
讲课人:郝珂
2021/01/21
1
温度(temperature):物体的冷热程度。
实验:温度的感觉
°C
结论: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2021/01/21
2
温度计的结构:
?内径很细的玻璃管201/01/21°C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刻度
液柱
玻璃泡
3
温度计的使用
一、看:使用前,必须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不能超量程
二、放:手要握住温度计的上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 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三、等: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 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四、读: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 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021/01/21
4
2021/01/21
5
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 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哦! 我用实验来探究吧!
热水降温记录表:
时间
(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
(摄氏度) 62
56
51 47
43 40
2021/01/21
6
温度 (摄氏度)
热水降温曲线图
80
70

60

50 40
● ●● ●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时间(分钟)
2021/01/21
7
2021/01/21
8
• 如果继续观察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 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冷热与温度》说课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冷热与温度》说课课件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探究实验方法以及形成规 范操作的意识。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气温的高低、物体的冷 暖、加热、制冷等,学生对此都有丰富的生活感知,但他们对冷和热的 认识,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没有具体、精确地比较, 也没有对冷热变化过程的敏锐感知,本课借助工具测量,用数字、图像 直观而具体地将冷热变化展现给学生。
3、实验设计 ①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②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 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5、实验讨论 (1)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2)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明确: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 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本课教材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 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二、说学情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关注并认识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学会用皮 肤这种感官去感知,也知道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空气或其他气体的温度, 会读数并记录温度数据,正确地使用温度单位。
板块三、拓展延伸 1.启发:如果继续观测,会有什么结果呢? 2.学生测量、猜测:会都跟室温差不多。 3.提问: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课后小组讨论,一起试一试验证你 们的猜想!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乐于思考相关的科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
七、说板书设计
《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新教材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冷热与温度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冷热与温度
来读数
温度计
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 注意事项:①:在测量时温度计始终不能从水中取出来
②:在测量时小组里面要注意分工合作。 ③:记录时间、观察度数一定要非常准确。 ④: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
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① 准备一杯热水。 ②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③ 每隔2分钟观察水温,并记录下来。
常见的温度计
课堂小结
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结构:
原理: 单位: 正确的认读温度计
猜一猜:热水降温的可能性是什么?
① 一样快
② 先快后慢
③ 先慢后快 ④ 没有规律
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时间 0 2 4 6 8 10
(分
80
70
钟)
60
温度
50 40
(℃)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先快后慢
杯子中水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这是因为: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 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 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 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 就减慢了。
1.冷热与温度
1
冷与热
冷和热是一种相对概念,属于人的触感,认知。
冷与热
上面3只杯子分别放的是热水、冷水和 凉水,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呢?
冷与热
准备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 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 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冷与热
说一说:两个手指前后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你们能说出三个杯子中的水有多大的差异吗?
温度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

验 用,符号是℃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冷热与温度》说课优质课件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冷热与温度》说课优质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
1. 冷热与温度
1 说教材

2 说教法学法

3 说教学流程
4
2
1
说教材
3
说教材
4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 社会与环境
通过感知水 的冷热,知道温 度的概念,可以 用温度计测量物 体的温度。
学会使用温 度计,能连续测 量一杯水的温度。 记录数据,分析 图表,总结规律。
......
20
三、合作探究,连续测温
活动2:实验探究
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70 52 44 39 35 33 32
21
三、合作探究,连续测温
活动2:实验探究
22
三、合作探究,连续测温
活动3:分析总结
实验记录
时间/分 0 2 4 6 8 10 温度/℃ 70 52 44 39 35 33
二、动手操作,掌握方法
活动2:仔细观察,牢记方法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 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 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 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 等 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 表面保持水平。
注意 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2、温度计是易碎品, 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先快后慢
23
三、合作探究,连续测温
活动4:思维延伸
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呢?
当水温下降到与 室温相同时,会停流程

教学

流程

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动手操作 掌握方法

苏教版科学《热胀冷缩》课件

苏教版科学《热胀冷缩》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
2.热胀冷缩
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
液柱 上升 体积 增大
液柱 下降 体积 缩小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一:液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步骤:
1.准备一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用胶塞塞紧瓶口。 2.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酒精或水,记下空心管液面的位置。 3.把瓶子先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液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4.再把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液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5.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 小心热水会烫哦!
铜球恰好能 从铁圈中通过
给铜球加热
铜球能通过吗
注意:整个过程中不能用手触碰铜球!
铜球冷却后,再 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作热胀 冷缩。
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制作而成的。
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一个瘪了的乒乓球,你能想办法将它复原吗?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受热
遇冷
液体
体积会增大
体积会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绝大多数液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
遇冷时,体积会 。
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而成的。
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二:空气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步骤: 1.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口。 2.将瓶子先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3.再将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热胀冷缩装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冷热与温度

使用注意事项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 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
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Nhomakorabea1、填一填
练习使用温度计
__1__7___℃_____
____-_8__℃_____
练习使用温度计
2、测一测前面三杯水的温度,然后记录下来。
认识温度计
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
最低温度:-10℃
最高温度:100℃
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每一刻度 1℃
测量温度能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吗?
同学们,上面这 些知识,你知道吗 ?视察温度计说出 你的答案。
超过最大量程,温度计会被涨破, 超过最小量程,温度不显示。
使用温度计要注意量程选取哦!
将两手食指先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 再同时放入温水杯中,两手指感觉一样吗?试 试看!
热水
温水
冷水
实验探究
小姐姐说出了她的感受。
放入热水中的手指再放入温水感觉冷,放入 冷水中的手指放入温水感觉热。
实验探究
本来,同一杯温水中, 两只手的感觉并不一 样。
通过实验发现,根据自己 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 的冷热程度。那怎样可以准 确地知道上面三杯水的温度 呢?
第1课 冷热与温度
第一单元《 冷和热》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 一杯水,怎样可以 准确的知道温度?
新课导入
什么是温度 呢?
物体的冷热程度 叫温度。 越冷,温度越低; 越热,温度越高。
实验探究
下面有三杯水,哪杯是冷水,哪杯是热水?怎 么判断?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冷热与温度》优质课件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冷热与温度》优质课件
0下刻度表示零下温度。 读作:零下xx摄氏度 写作:-xx℃
7
认识温度计2.温度计的正确读写来自读作:44摄氏度 写作:44℃
读作:59摄氏度 写作:59℃
读作:23摄氏度 写作:23℃
读作:零下10摄氏度 写作:-10℃
读作:0摄氏度 写作:0℃
8
认识温度计
3.温度计的使用
9
拓展:各种各样的温度仪器
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下降减慢。温度下降呈先快 后慢的规律。
15
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温度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 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 速度就减慢了。
16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D ) 2.下列有关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20
17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8
谢谢观看 !
2023/3/24
19
学好小学科学的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 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 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
欣赏:体温计的现代发展
11
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假设:我觉得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

2024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水受热以后》优质课件

2024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水受热以后》优质课件
10
新知讲解
二、水的沸腾 实验设计
①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②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 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 4分钟,停止加热。 ③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 水面的位置。
11
新知讲解
把下图中的点连成线,即为水沸腾前后的温 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 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 少℃? ③水沸腾以后,停止加 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 升?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知讲解
实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②用酒精灯加热碎冰测量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 ③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钟记 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 达到10°C时为止。
7
新知讲解
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18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生准备工作 有的实验课是实验室里本来就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有的实验课是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工具的,老 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们准备好相关实验工具,并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三、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对科学实验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动手做科学实验,并及时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让学生一个个的操作过关,有的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然后互相 合作完成实验。不管什么教学方式,一定要学生们写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考核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一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操作过 程、实验结果进行评分,作为小学生的平时成绩,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重视。

2024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水受热以后》优质课件

2024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水受热以后》优质课件
6
新知讲解
实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②用酒精灯加热碎冰测量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 ③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钟记 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 达到10°C时为止。
7
新知讲解
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2.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课程、科学
18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
思维和实验能力:
1.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例如科学方法、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等等。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1.3 水受热以后
第一单元 冷和热
新知导入 观察下列图片,你能看到什么呢?
水蒸气 (气态)
冰(固态)
水(液态)
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
新知导入
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冰 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态:水 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
15
课堂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冷和热综合复习 苏教版 (2017)(共16张PPT)

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冷和热综合复习  苏教版 (2017)(共16张PPT)
100液态气态固态持续不再下降内焰外焰焰芯外焰外焰技能掌握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技能掌握1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017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冷和热》综合复习
单元目录





















后后单元达成Fra bibliotek习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
技能掌握
3、如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C)。
解释现象
1、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2、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3、瓶里的水结冰以后塑料瓶鼓胀 4、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实验探究
1、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时,加热铜球,( 铜球不能通过铁圈 ); 冷却铜球,( 铜球又能通过铁圈了)。实验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
4 水遇冷以后
①建立凝结的概念。 ②知道水结冰前后温度和 体积的变化。 ③解释生活中的凝结和凝 固现象。
重点知识
1用、(物温体度的计)(冷测热量)。程度叫作温度。要准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要
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 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会(
), 增大
遇冷时体积
会( ) 缩小

3、冰受热以后从( )转变成( ),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4、水蒸气遇冷以后固从态气态变成液态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
不再
8、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下)降、( )三层;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温度计是1__7__℃_,“乙”温度计是_-_8__℃__
练习使用温度计
测一测前面三杯水的温度,然后记录下来。
(三)探究热水降温规律
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 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请做出自己的假设。
◆没有规律 ◆先快后慢 ◆先慢后快 ◆均匀变化
实验器材
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 ,读数更方便。
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 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 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感官不能准确判定物体温 度,必须借助实验用的温度计。我们在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 用方法后,探索出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
冷热与温度
2.如图的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A )
A.27℃ B.33℃ C.25℃
3.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4.一杯开水,由热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C )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 液体的温度,精度高。
实验设计
①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 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②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 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 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 到杯壁和杯底。
③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 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
温度计可以准确 测出物体的温度
(二)观察温度计 曾经学过用来测量气温的寒暑表,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刻度
液柱 液泡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专门是用来测量液体 温度的。它的结构和寒暑表一样,包括三 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
刻度
液柱 液泡
温度单位: 摄氏度(℃)
小资料:摄氏温度的由来
摄氏温度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 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后人为 了纪念摄尔修斯,用他的名字 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 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 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资料卡片:歌谣
测量温度要注意, 轻拿轻放不易碎; 液泡全插液体中, 不碰容器底和壁; 等到液柱不动时, 视线要与液柱平。




有水汽、水珠
无水汽、水珠
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1号杯热水和3号杯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 2号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放入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冷,放入冷水中的手指感觉热。 冷
热 同一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并不一样。
仅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
时间
(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 (摄氏度)
④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新知讲解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我们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摄氏度) 62
56
51
47
43
40
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
实验讨论
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第1课 冷热与温度
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春:暖 夏:热 秋:凉 冬:寒
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越冷,温度越低;越热,温度越高热水,哪杯是冷水吗?
我们可以运用感官观察法进行观察。
方法
摸杯壁 摸水 看
观察现象
1号杯
3号杯
观察水的冷热 使用温度计 热水变凉规律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 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 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 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
我的预测是水温继续下降,直到与室内 温度相同为止。
1.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温度计的量程不同,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回答
①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 别是多少? ②测量温度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会怎样? ③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最小量程-10℃。 超过,温度不显示
最大量程100℃。 超过,温度计涨破
每一刻度1℃
温度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