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肥农药污染控制与防治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及对策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及对策农田土壤化肥污染是指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中残留过量化肥的现象,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质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应对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合理施肥控制化肥使用量。
合理施肥是减少化肥污染的关键措施。
农民应该理性使用化肥,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需悉量施用化肥,避免浪费和过量施用。
二、推广优质有机肥的使用。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活性,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
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化肥使用量,从而减少化肥污染。
三、采用循环农业方式。
循环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的各种废弃物和副产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形成农田生态循环系统。
通过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还田还土,可以补充土壤养分,降低化肥需求,减少化肥污染。
四、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
通过建立农田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田土壤质量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保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五、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普及科学的施肥方法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减少化肥污染。
六、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田土壤化肥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环境友好型肥料生产企业的扶持,鼓励农民使用环保肥料,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推动农田土壤污染治理的工作。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治。
只有通过合理施肥、推广有机肥、采用循环农业等方式,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农田土壤化肥污染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健康。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它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随着农业化肥的广泛使用,化肥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化肥污染给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了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化肥污染的现状十分严峻,应对策略迫在眉睫。
一、化肥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失去平衡,土壤酸化、碱化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部分化肥中的有害物质还会积聚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健康。
2. 水体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化肥中的氮、磷等养分会通过农田排水进入地表水体或者地下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爆发。
一些氮化合物还会在水体中转化成硝酸盐,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空气污染:农田施用化肥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二、化肥污染的应对策略1.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健康、环保的耕作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施肥利用率,减缓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土壤保护,在农田中采取合理的轮作、休耕、覆盖等措施,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科技创新降低化肥使用量: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和支持,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研发新型肥料和肥料施用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管理与监测:建立健全的化肥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农田化肥施用登记制度,对农田化肥施用进行登记监测,加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过度施肥和乱用化肥。
4. 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田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绿肥、栽植林带、建立人工湿地等方式,净化土壤和水体,减缓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5. 提倡循环农业:加强农田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通过农作物秸秆还田、饲料渣肥料化等方式,实现农田有机循环,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化肥污染危害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绿色施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之理性使用化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危害。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化肥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化肥生产的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化肥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氮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形成雾霾,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化肥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等有机物,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针对化肥生产的污染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技术改进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应该引进先进的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水排放。
在氮肥制造过程中,采用低温和高压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
此外,通过改进反应装置和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
其次,加强管理是防治化肥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化肥行业进行监管,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排污控制。
对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应进行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最后,应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使用。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调节土壤pH值等优点。
通过推广有机肥的使用,降低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可以减少化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化肥生产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技术改进、加强管理和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等手段,可以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化肥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化肥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污染源、具体污染物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化肥、农药污染处理
一、化肥污染的处理1、改进施肥方式,正确施肥正确施肥首先要使化肥的施用量合理,化肥的挥发、随径流的损失、渗漏淋失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施肥量正相关,所以减少化肥流失的关键是源头控制,即减少化肥用量。
要综合考虑目标产量、土壤养分状况、其他养分输入情况、环境敏感程度,确定施肥量,以保证作物高产,收获后土壤基本无残留。
深层施氮,肥效长而稳,后劲足,既可减少直接挥发损失、随水淋失及反硝化脱氮,还可减少杂草、稻田藻类对氮肥的消耗,而且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
2、增加有机肥用量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肥用量, 合理控制化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比例。
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改良土壤团块结构和物化生物性质, 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生产状态, 减少土壤对氮磷钾的固定, 充分供应植物营养。
3、培肥土壤,选择适宜的耕作措施和灌溉方式采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方法, 配以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并提高土壤肥力。
4、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技术栽培生态农业能够减少、清除化肥引起的污染和恶性循环, 获得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水稻稻鸭混养可以通过鸭子的杂食性达到稻田除草除虫并可以做到鸭粪还田壮稻,最后达到稻鸭的“双丰收”。
稻草、人畜粪便进行沼气发酵, 既可得到能源、杀虫灭菌、消除污染, 又得到优质沼气肥用于农业生产。
5、对于受化肥污染比较严重的土壤, 施用起抑制作用的物质(如: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又称氮肥增效剂,能够抑制土壤中铵态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减少土壤污染。
由于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变缓,使氮素较常时间以铵的形式存在,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
6、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管理以绿色生态农业生产为标准,注重管理,对化肥中污染物质的监测严格检查,防止化肥带入土壤过量的有害物质。
二、农药的污染处理1、提高测报水平,合理选用农药;2、调整农药的施用结构、使用方式及施用量,加强生物防治并推广无公害的农药使用;合理使用农药及农药用量,避免盲目用药。
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
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化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化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首先是废水污染,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氯化物、磷酸根和硝酸盐等物质。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其次是废气污染,化肥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气主要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和氯气等有害气体。
这些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再次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废渣、废灰和废石膏等,如果随意堆放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土地上,会对土壤质量造成损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为了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是废水污染的控制,化肥企业应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
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膜分离等技术。
在废气污染方面,化肥企业应加强废气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采用干法除尘、吸收法和催化氧化等技术对废气进行处理。
此外,化肥企业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废气排放标准,同时加强废气排放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废气排放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化肥企业应采取合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如回收利用、焚烧或安全填埋等,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化肥生产过程中还应加强对生产原料和工艺的控制,以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在原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无害、低污染的原料;在生产工艺上应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化肥企业还应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化肥生产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浅析化学肥料过度使用给土壤、地下水、空气等带来的污染及对策
浅析化学肥料过度使用给土壤、地下水、空气等带来的污染及对策化学肥料的广泛使用有力的推动了粮食的增产,但也让农民患上了“化肥依赖症”,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
过量使用化肥不但降低了农产品品质,还对土壤、地下水、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我国化学肥料的使用现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巨晓棠教授说,我国化肥使用普遍过量。
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的化肥使用量达5400多万吨,占世界总用量的1/3,是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而化肥利用率却只有30%左右,其他的70%(约3780万吨)进入大气、水体和沉积在土壤中,由此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关机构调查显示,每年仅氮肥损失就达到1000多万吨,损失的氮素价值300多亿元,每年消耗的1000-1100万吨钾肥中,有70%依赖于进口,每年磷肥生产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了1亿吨,而磷矿石早已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
一方面我们在化肥生产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我们又将其中的70%白白的浪费掉,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进入大气、水体和沉积在土壤中的70%化肥更是全部成为了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触目惊心,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二、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中国科学院侯彦林教授认为,化肥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
化肥中的氮经植物气体排放、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蒸发、地表径流和浸出等方式排放到大气中。
大部分以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和氨气3种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一氧化二氮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炭强298倍。
与此同时,生产和运输氮肥所导致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一氧化二氮量基本相同。
二是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
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这些江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积累过多,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导致土壤酸化、碱化和盐渍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地下水污染: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容易溶解在地下水中,一旦过量使用会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等物质超标,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
3. 水体污染:化肥流失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会导致水体中营养盐含量过高,出现水华、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4. 大气污染:化肥在施用和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氧化物,造成空气污染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1. 加强宣传教育:农民是化肥使用的主体,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施肥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培训课程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合理施肥的知识和技术,引导他们科学施肥,减少化肥过量使用。
2. 推广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肥料,它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可以通过政策支持、经济补贴等方式,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3.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化肥市场的监管,规范化肥生产和销售行为,严格把关化肥产品的质量,杜绝假劣产品的流入市场。
加大对化肥施用量的监督和检测力度,对于违规使用化肥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4.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大规模、高投入的化肥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转变为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可以通过推广节水灌溉、种植轮作、秸秆还田、植被覆盖等方式,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加强科研技术支持:加大对化肥减排、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化肥减排技术、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施用量,降低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
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
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化学农药是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杂草等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化学农药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进行探讨。
一、环境管理1.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应根据农作物品种、生长期、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等因素合理选用农药种类和剂量,以免过量施用导致农药残留。
遵守农药使用规程,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施用,并避免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使用农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药替代品,它通过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天然生物因素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还可以改善生态平衡,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3. 加强监测和预警对农药使用后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农田土壤、水源地、空气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农药残留情况和环境污染程度。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预测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4. 建立农药登记和管理制度加强农药登记和管理制度,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一些环境风险较大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应加强审批管理,并逐步淘汰。
二、污染控制1. 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清除针对农田土壤、水源地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和清除工作。
通过土壤修复、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技术,清除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风险。
对农产品的检测和清洗工作进行加强,确保食品安全。
2. 废弃农药的处理和处置规范废弃农药的收集、存储和处理工作,避免废弃农药的乱倒乱放,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对于已经积存的过期废弃农药,进行安全处置和清除,通过焚烧、化学处理等方式,将其彻底清除。
3. 加强农药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加强对农药包装的管理,推广使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升,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农药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农药的污染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药污染的现状1. 农田土壤污染农药的使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长期使用高毒、高效和广谱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会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降低了土壤的肥沃度,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使得土壤质量明显下降。
2. 地下水污染由于大量的农药在农田中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污染。
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农业发达地区,地下水资源一度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灌溉和雨水冲刷的过程中,农田中使用的农药会随着水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导致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域生物的生存,还会对人类饮用水和渔业产生影响。
4. 空气污染农药的喷洒和挥发会导致空气污染,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特别是在大面积的农田中,长时间的农药使用会造成局部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上这些农药污染现状表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药污染防治措施研究1.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的合理使用是防治农药污染的首要措施。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大面积、无目标的喷洒,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控制使用的剂量和频次。
同时要注意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可行的防治农药污染的手段,通过引进天敌、天然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控制因子,达到对害虫、病害的控制。
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有效的优势,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农产品的化学残留。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在农业的发展中,由于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化肥利用率比较低,生产成本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降低化肥使用过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质量。
本文主要对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和化肥污染防治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在农业发展中,化肥的广泛使用很好的提升农作物产量。
但是在化肥的使用中,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1、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就会导致农作物不能很好的进行吸收,养分摄入不均衡,各种盐分在土壤中进行积累,致使土壤养分失调,降低农产品品质。
在人们生活中,如果食用过多的盐酸盐超标的蔬菜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
2、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对化肥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农作物倒伏问题发生,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影响。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导致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病虫害,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3、加剧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加剧环境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在土壤肥料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的时候,就会迁移到周围的土壤中去,导致农业面源污染。
另外如果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过量的化肥渗入到浅层的地下水中,如果人们长期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源,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①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对土壤生物生态链产生影响,导致土壤失去活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控制措施
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控制措施农业污染是指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等物质,导致农田土壤、水体和空气等环境资源受到污染的现象。
农业污染不仅对农作物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危害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因此,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对农业污染进行治理显得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控制措施:1.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向农民普及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法,如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 加强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民按照规定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
2. 推广替代品使用:- 引导农民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农产品和生态农产品替代传统农产品,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需求。
3. 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 制定和完善农药和化肥的标准和配方,限制和控制有毒有害农药和化肥的生产和销售,鼓励研发和推广环境友好型农药和化肥。
- 建立健全农药和化肥的登记、审批和监管机制,确保农药和化肥的质量安全。
4. 发展生物防治技术:-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培育和引进天敌、微生物和有益生物,降低对农药的依赖。
- 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提高农田的生态平衡,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
5. 完善农田排水系统:- 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排水效果,减少农田中农药和化肥的外溢和渗漏,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6. 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7. 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 加强对农田土壤、水体和空气等环境介质的污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 加强对农农产品中农药和化肥残留的监测,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8.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 加强对公众、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污染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农业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对控制措施的认同度。
- 增加农业污染的相关信息发布,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支持环保组织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 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 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 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 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 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例如, DDT又叫滴滴涕, 化学名“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化学式(ClC6H4)2CH(CCl3), 白色晶体, 不溶于水, 溶于煤油, 可制成乳剂, 是有效的杀虫剂。
化学结构中的苯环是致毒部分, 三氯乙烷基是脂溶性部分, 它对害虫几丁质层的高度亲和力, 能使DDT 透过体壁进入虫体, 起到触杀作用。
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 在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 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
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 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 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滴滴涕。
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 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几乎因此而灭绝。
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除此以外, 体内蓄积滴滴涕DDT的妇女有较高的早产率, 新生儿的早产和初生时体重的增加也和DDT 有某种联系。
已有的医学研究还表明了它对人类的肝脏功能和形态有影响, 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即具有毒物的属性。
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 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
种植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技巧
种植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技巧种植污染已成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更加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将探讨种植污染的问题,并提供几个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技巧。
一、种植污染的问题1.1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过大: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往往会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
1.2 农药残留:农药在植物体内残留,并进入人体通过食物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1.3 植物对农药的持久性:一些农药分解速度缓慢,长时间内都会存在于土壤和水中,对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1.4 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积累,污染土壤和水资源。
二、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技巧2.1 了解农作物的需求:不同的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来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2.2 使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具有慢释放的特点,不仅能提供植物所需养分,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
2.3 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以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源的物质制成,对环境和生物较为友好,使用后易于分解,因此应该优先考虑使用生物农药。
2.4 轮作和间作: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2.5 严格控制施肥时间:施肥的时间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气候条件选择,避免在雨后或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施肥,以减少肥料的流失。
2.6 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流失,在灌溉时要注意减少用水量,避免农药和化肥通过径流进入水体。
2.7 不乱倒废弃农药和化肥:废弃的农药和化肥应进行妥善处理,不能乱倒入江河湖海等水源地,避免污染环境。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我们可以减少种植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农民应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不仅要追求高产量,还要注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推广和引导农民采用环保种植方式,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共同努力减少种植污染问题的发生。
化学农药化肥的污染与防治
肥
青
人体健康。农 除少部 分
农
附着 在作物体表 外,
污
业 技
大多逸散在大气中
染
术 推
或降 落在农田地 表, 大 气 和 土 壤 中的 农
与
广 总
药, 随着 降雨水的 冲
站
淋, 又会 进入邻近 的
防
水体。附着在作物 体
治
表的农药及进入土 壤中 的农药, 又可 被
作物吸收而进入作
亚硝 酸盐 。 2.3 肥 料 散 失 造 成 的 污 染 主 要 表 现 在 由 于雨 水下 渗或 流散 , 以 及施 肥农 田 管理 不善 等 原因, 使施 入 田间的 化肥 污 染地 表水 体及 地下 水 源, 造 成地 表水 体的 富营 养化 污染 。富 营养 化污 染 的水体 , 藻 类大 量繁 殖, 水质 溶解 氧减 少, 致使 鱼类 窒息 死亡 。造 成水 体富 营养 化污 染的 , 主 要是 氮素 和磷 素肥 。 2.4 防 止化 肥污 染的 主要 措施 2.4.1 提 高化 肥产 品质 量, 严格 控 制化 肥中 有害 物质 的含 量。开 展化 肥质 量监 测, 对 不符 要求 的化 肥, 不得 施用 。 2.4.2 科 学、合理 施用 化肥 , 配方 施 肥提 高化 肥利 用率 , 防 止或 减少 化肥 的流 失。 2.4.3 在 积极 发展 化肥 的同 时, 大 力发 展各 种有 机肥 , 走 有机 与无 机肥 相结 合的 道路 。
59
·植物 保护·
《青海 农技 推广 》2008 年第 3 期
废 液制 造的 化肥 含亚 硫酸 , 用 农药 厂 废酸 制 造 的 过磷酸 钙含 三 氯乙醛 等 。这 些有 害物 质 随 着化 肥 的施用 进 入农 田后, 有的 会 直接 危 害 作物 生长 , 甚 至造 成死 亡, 有 的可 被 作物 吸 收 而 污染 农 产品 , 进 而 危及 人 体健 康 。70 年 代 我国 山东 等地 发生 大面 积的 化肥 污 染危 害 事 件, 就是 由于 施用 废酸 制造 的含 过 量三 氯 乙 醛的 过磷 酸钙 所致 。 2.2 过 量 施 用 化 肥 造 成 的 污 染 过 量 施 用 化 肥, 不但 降低 化肥 的增 产效 益, 提 高 农业 生 产 成 本, 而 且往 往会 破坏 土壤 的理 化性 质 , 影 响 作 物根系 对水 分的 吸收 , 诱 发土 壤 中某 些 必 需元 素转 化为 难 溶性化 合物 而 导致 作物 缺 素 症, 污染 农产 品等 。如 过量 施用 氮肥 , 可 使 蔬 菜 中积累 大 量硝酸 盐, 硝酸 盐在 蔬 菜贮 存 过 程 中又可 还原 为 对人畜 健 康危 害相 当大 的
如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污染
如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污染如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过度的使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为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以及相关的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优化土壤管理合理管理土壤是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重要方面。
首先,可以利用绿肥和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其次,采用轮作和间断种植的方式可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
此外,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可以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提高土壤的养分循环利用率。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二、推广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有益的天敌来控制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可以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飞螟和黄蜂等害虫的繁殖。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杀虫剂来控制病原菌的滋生。
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培养健康的农作物品种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是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另一重要途径。
传统的育种方法可以通过选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也可以培育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培育健康农作物品种不仅可以降低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使其掌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方法。
农业技术培训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和化肥、如何识别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农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使用量,从而降低污染风险。
同时,农业技术培训还应加强对生物防治和土壤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建立监测与管理机制建立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监测与管理机制是减少其使用和污染的关键。
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化学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化学污染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化学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等。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化学污染。
一、农药使用的合理控制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或不当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化学污染。
首先,农民应根据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
在购买农药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农药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要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其次,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次数。
按照农药的推荐剂量进行喷施,避免随意增加用药量。
在病虫害发生较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
另外,要注意农药的喷施时间和方法,选择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进行喷施,避免农药飘移到周边环境中。
喷施时要均匀周到,确保农药覆盖到病虫害发生的部位,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浪费。
最后,加强农药的安全管理。
农药应妥善存放,远离儿童和家畜,防止误食和误用。
使用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要及时回收处理,避免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造成环境污染。
二、化肥使用的科学管理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但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导致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因此,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
一是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养分需求。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做到精准施肥。
同时,要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二是选择合适的化肥品种。
不同的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应根据农作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化肥品种。
例如,对于叶菜类蔬菜,应多施氮肥;对于瓜果类蔬菜,应注重磷、钾肥的施用。
三是控制化肥的施用量。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随着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化肥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然而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化肥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还会导致水体和空气的污染,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危害。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化肥过量使用,保护环境。
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污染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积累过多,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肥力。
一些化肥中含有重金属元素,过量使用会使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会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二、水体污染化肥在灌溉或降雨的冲刷下,会被冲入河流、湖泊、水库甚至地下水中,导致水体中氮、磷浓度增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大量的营养物质会促使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形成藻华,进而引发赤潮、蓝藻等水华现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还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毒害,对水质造成污染。
三、空气污染化肥在施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氨气等气态氮化合物。
这些氮化合物会在空气中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氮化合物还可能与大气中的颗粒物和其他有机物反应,形成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
针对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应采取以下几项对策:一、合理施肥农民在施用化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施肥,避免过量使用。
可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需肥量计算,科学确定化肥施用量,避免盲目施肥。
二、土壤改良农民可通过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可以采取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三、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可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堆肥、沼气等技术,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循环利用。
还可以采取农作物间作、轮作等措施,增加土壤中氮磷供应量,减少化肥使用。
浅谈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有关调查表明化肥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一、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
每年有大量肥份流入水体,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这些江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
2.威胁近海生物:大量氮肥流失为"赤潮生物"的迅猛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氮营养条件,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3.影响人类健康:人或牲畜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植物后,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
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
4.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使土壤逐渐酸化,板结普遍严重。
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
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一旦进入环境,其毒性、高残留性便会发生反应,造成严重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
1.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农药微粒和蒸汽散发空中,随风飘移,污染全球。
特别是滴滴涕,它除了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分散性外,滴滴涕还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它能随水汽共同蒸发到处流传,使整个生物圈都受到污染。
2.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也是很普遍的。
全世界生产了约150万吨滴滴涕,其中有100万吨左右仍残留在海水中。
3.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由于在其使用过程中,约有一半药剂下落在土壤中。
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很长,尤以对粘土和于含有机质的土壤残留性更大。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治措施:
1.科学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要,科学确定化肥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施用。
2.提高施用效率:使用高效的化肥施用技术,如深施、侧施等,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
3.替代技术:推广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绿肥等替代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4.农药精准施用:采用精准施药技术,如无人机喷洒、靶向喷雾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
5.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利用生物农药和采用物理方法如防虫网等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6.残留监控: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7.法规与政策支持:制定严格的农药和化肥使用法规,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8.农民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化肥和农药合理使用的认识。
9.推广农业生态循环技术:通过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技术,如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促进养分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和
农药的需求。
10.污染末端治理:对受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如采用生物修复、土壤冲洗等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可以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知识: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与环境治理
环境保护知识: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与环境治理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其中农业产生的氮、磷、钾化肥的过量使用,也让环境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为此,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与环境治理,以达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目的。
一、氮、磷、钾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1氮肥对环境的影响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化肥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氨、尿素等,常用于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农产量。
但是,氮肥的过量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引起氮肥的“外排”,进入水体或大气中,然后形成亚硝酸盐、氨、氧化氮等物质,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和水体异常变化。
在大气中,氮肥的氮氧化物排放也会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土地、植被和人类健康等产生不好的影响。
1.2磷肥对环境的影响磷肥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之一,它主要由磷酸盐和磷肥复合肥组成,用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磷肥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重大环境问题,包括供水源中的亚硝酸盐和氨超标、农药、细菌等污染物对水源的污染,同时也会对地下水的质量造成威胁。
此外,这些磷在大量积聚后,会导致环境酸化或污染,对环境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3钾肥对环境的影响钾肥是提高农作物价格的重要肥料之一,它主要是以氯化钾和硫酸钾为原材料制成的。
虽然钾肥对环境的影响比氮肥和磷肥要小,但是过度使用也会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
二、氮、磷、钾化肥的有效利用2.1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有效利用氮、磷、钾化肥的最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施肥量的选择,一些制定的耕作制度、广泛建设肥料仓库、优化施肥方法等都会有利于施肥的效果,减少化肥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2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指循环利用农业中产生的有机物和废水,使其化成有机肥料,利用这些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这是一种生态农业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氮、磷、钾化肥,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水体和土壤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肥农药污染控制与防治
农业污染中,化肥农药是重要的两大污染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广泛与普遍性,同时化肥农药污染范围大,随机性与隐蔽性强,监测难度大、量化控制难,因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控制中,化肥农药污染源必须要重视。
基于此,本文主要伦理化肥农药污染控制与防治相关知识,仅供参考。
标签:化肥农药;污染控制;预防
引言
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其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
而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与质量提升基础上,对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污染与破坏,必须要做好防控。
1、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特点分析
(1)广泛性。
农业发展中,面源污染源是不固定的,随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自然承载能力超出,沿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中,并广泛分布于地表层,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
(2)潜伏性。
一般,农业面源污染有较长的潜伏期,比如化肥农药的使用过量,污染水体,伴随降雨与地表径流对水体安全造成影响,且农田中农药与化肥的存在时间使得农业面源具有明显潜伏性。
(3)随机性,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有很大的随机与不确定性,除了区域降水与气象等影响因素,与土壤结构、地形地貌及农作物种类等隐私联系紧密,从而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随机性,增加了治理难度。
(4)模糊性。
农业化肥的使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作物类型、生产时期、土壤性质、使用方式与降水条件等,这也是相互作用与影响,使得农药化肥养分流失出现差异性。
所以,农业面源污染模糊性比较强。
2、化肥农药污染成因
(1)农业发展中,环保立法发展缓慢,农业面源防治、环保监督与执法及生态管理管理法规依据不足,导致农业环境监管缺失,从而在化肥农药预防与农村环境保护中,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2)农业农村环保工作还没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建立各部分分工协作机制,农药污染防控财政投入少,投入机制比较单一。
(3)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教育不到位,产量型农业还有发展市场,农民片面追求最大化产品与最小化劳动强度,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加大了农业环境污染。
另外,不重视环境效益,追求经济效益与个人利益,环境污染问题不忽略。
(4)农村家庭承包是土地使用的主要形式,过于分散的使用权,一家一户耕作方式与种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占据主导,化肥农药污染出现”点多、面广、分散及难处理”的局面,不利于推广化肥农药污染防控技术,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产前、产中与产后无法实现全过程控制与一体化质量管理。
(5)农业技术推广中,缺乏完善的推广体系,农业标准化、资源使用、绿色有机食品
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工作不到位,农户没有系统化的农技指导。
(6)化肥农药污染具有明显的复杂与系统性,当前还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农业生态科技研究与化肥农药污染防控工作,投入较少,科研攻关落后,从而无法有效控制化肥农药污染。
3、化肥农药污染防控建议
3.1科学应用化肥农药使用技术。
合理选用化肥农药使用技术,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的基础上,提升其使用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量与残留物,逐步改善其施用方式,技术及农业病虫害杂草等预防措施。
对于病虫害与杂草控制,应用种子包衣、生物及农药等技术,对农药施用方式与用量进行改善,将专业系统预防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起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技术,加快转变防控方式,对防控技术进行优化,更替农药品种与器械设备,降低农药使用量与残留物。
调整施肥结构加强施肥的平衡性,增加有机与新型缓释化肥的使用量,结合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点及肥料效应等,以有机肥为主,提前制定各类肥料施用量、比例及方法。
改善施肥方法,积极进行秸秆还田与绿肥轮作技术,提高畜禽排泄物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对一体化土配方施肥与水肥技术进行大力推广明确施肥量、种类及时期,突进土壤养肥供应平衡,节省化肥,以防严重污染土壤环境。
3.2建立健全化肥农药监控体系与法律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化肥农药销管体系,以防市场中流入质量差的化肥与违禁农药,构建可追溯系统,对市场监控体系进行完善。
针对土壤与肥料合理构建信息体系,分析并处理土壤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获得的数据,以病虫害预警体系为施肥喷药提供参考哦依据,提升其使用效率。
同时,完善农业环境检测预警与执法监督体系,整合各监测网络,构建完整防控体系。
此外,构建绿色生态补偿激励体系,在农药化肥污染防控中,明确政府责任,对化肥农药严重污染地物加强补偿资金投入,阐明被补偿对象、标准与方式等,加大力度治理农药污染。
有效“工业反哺农业”机制的建立,政府消除农药污染预防机制掌握,基于农药污染预防需求,秉承公平原则,对资金、人力及教育等资源实现合理分配,综合防治农药污染。
除此之外,建立健全价格激励机制,消除农药价格补贴,对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大价格补贴,缓解农民农药补贴依赖性,降低农药使用量,推动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加大科研研发与技术推广。
在科研领域,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及生产企业加强研究投入,研发高效生物农药肥料,代替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对新型有机肥进行大力推广。
化肥农药新型使用模式与器械的研究,降低其环境污染程度。
同时,深入研究土配方施肥的简单与可操作性、植物病虫害预警机体系,为施肥大药提供保障。
加强建设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允许情况下,设立机防专业队、植保专业合作社与技术指导服务公司等,为农业用药施肥提供专业指导,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快,同时农业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备受重视,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生产与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调招。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行农药化肥零增长使用量目标,各地区积极推行肥药“双减”工程,大力推广“增产、经济与环保”的理念,提高粮食产量,降低农药施用量,以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升农药使用效率,降低化肥农药面源污染范围,对生态环境做好保护。
参考文献
[1] 杨光.农业污染治理计划获通过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J].农药市场信息,2018(20):10.
[2] 赵根.浅谈化肥農药污染控制与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18(01):188-190.
[3] 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J].乡村科技,201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