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专题整合
XXX《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XXX《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XXX《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XXX《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1.明末清初的XXX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
A.四义B.四情C.XXX2.《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XXX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B.质C.识D.力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XXXB.诗体C.诗法D.诗评.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XXX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B.支碗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D.核心和主宰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B.宋C.唐。
D.汉6.XXX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XXX“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XXX 的(。
)与XXX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B.《屈子之文学肉体》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7.XXX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肉体阶段”早期的表现形状的论述。
在他看来,“(。
)”(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
A.表现B.模仿C.美D.形状8.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基本区别中,XXX、XXX将“(。
)”、“创造性”、“想象性”看作是“文学的突出特征”。
A.虚构性B.形象性C.画面性D.符号性9.“表现人的肉体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情、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头脑生活”的人(。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下篇 南戏与传奇
• 3.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 高明《琵琶记》被称为“词曲之祖”,对明代的戏曲 发展产生了诸多的影响,这体现在:(1)高明提出了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思想,强调戏曲 的社会教育作用,提升了戏曲的地位,同时使得戏曲 充满说教气息;(2)高明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提高了 南戏的文学品味,使南戏得以与杂剧、与文学史上的 其他文学形式并驾齐驱,使得南戏由民间进入文人的 书房,南戏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琵琶 记》为后世写作剧本提供了范本,蔡伯喈在牛府的奢 华与五娘在乡下的凄苦成功地对比、穿插,确立了双 线结构在后来南戏传奇创作中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情 节(如父母逼试、家乡受灾、媳妇尽孝等)也被后世 作家袭用。
三.高明的《琵琶记》**
•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 根道人,温州永嘉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是 理学家黄潽(pū)的弟 子。至正五年中进士后, 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 行省椽吏、浙东阃(kǔn) 幕(统帅府)都事、福 建行省都事等职,官声 颇佳。晚年隐居于宁波 城东的栋社,以词曲自 娱。
• 1.思想内容
2、创作 传奇五种: 《紫箫记》 《紫钗记》 《牡丹亭》 《南柯记》 《邯郸记》 后四种合称 “临川四 梦”。
二、思想与“至情论” 二、思想与“至情论”
1、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 1、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 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 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学 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 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 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 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 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 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 达观神交多年。 交多年。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 家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 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 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 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 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 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 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 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 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 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 其人生信仰
中国古代文论整理
先秦文论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23.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
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24.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25.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
“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古代文论专题整合资料
古代文论专题整合一、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论①文化精神概观从春秋后期到战国之际,是我国古代文化学术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通常被学术史家称为“子学时代”。
以“世卿世禄”为特征的贵族等级制的破坏造成政治多元化局面,而社会政治的多元化局面又导致了一体化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解体,于是就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的第一个基本特征——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精神。
在动荡混乱的世界,士人阶层对于现实社会似乎天生的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这就导致了诸子之学的第二个基本特征——试图凭借话语建构来实现社会现实的有序化。
士人阶层的文化形态具有双重性:救世心态和自救心态。
这便是诸子百家之学的的三个基本特征——出世与入世的二重性。
秦始皇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政策等于放弃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仅凭高压政策来治理国家,秦朝短祚的主因已植根于此了。
汉代政治上的大一统格局与一体化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相辅相成,这就使得士人阶层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处理与这个空前庞大的国家机器的关系问题。
经学是先秦儒学的变体,或者说是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秦遗留的文化资源得到重新分配:儒家的经典由文化场域的中心被移到了边缘,老庄之学则成为关注的焦点。
言说者身份变化:文人士大夫变而为士族文人。
这两种身份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与君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后者与君权的关系是彼此独立、分庭抗礼的。
这样,建构与拓展个人精神空间,营造具有明显贵族趣味的意义世界就成为此期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的统一和疆域的日益扩大,中外文化的交流达到了高峰,促进了唐代的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儒、道、释争雄斗长,它们互相碰撞,也互相吸收,故三教都出现新质。
宋代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学术大繁荣时期,这首先是因为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真正成为君权统治唯一的合作者和依靠对象,一个真正的、纯粹的文官征服形成了。
这样的社会政治状况在言说者身上最为明显的影响有三:一是令他们的主体意识空前加强,于是强烈的社会干预意识就成为此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之一;二是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尊意识,于是追求人格的完满自足与超越凡俗就成为此期文化精神的又一个主要特征;三是冷静的理性主义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宋代学术中充溢的那种追根问底的分析精神与思考的深刻细致上。
文论专题精选题库
文论专题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怎样认识刘勰的文学发展观?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
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的面貌很鲜明: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的相互消长;(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的具体表现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的趋势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
刘勰的这些看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是可信的;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的色彩。
好在刘勰的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他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中找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不良文风,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2、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讨论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汛》)答: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就是说,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再者,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
文论专题历届试题
文论专题》期末复习题以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 )A.模仿B.表现C.审美D.认知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体 B.诗辨C.诗法D.诗评4.叶燮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
A.“识”B.“胆”C.“才”D.“力”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说著名。
A.滋味B.品味C.食味D.气味6.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直觉的( )、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B.诗意的C.意象的D.概念的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B.理性C.感性D.目的性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B.画面C.声音D.历史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文论专题》
填空1.孔子所说的“兴”,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3.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通变”指的是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所谓“通”,即会通,侧重于对过去经验的继承;所谓“变”,指和适变,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
因此,“通变”一说具体讨论的是文学发展演讲过程中有关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
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更是以“滋味”说著名。
到了司空图这里,他首先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包括近代王昌龄的“意境”说以及皎然的“取境”说等,在深入总结古典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他对诗歌的“味”作了缜密的研究,谓“文之雅,而诗之难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
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所谓“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从而把能否辨识这种属性提到了创作与评论的首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立了“韵味”说。
5.《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
其中,“诗辨”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此四者之间,“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
7.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其中尤以《水浒传》、《西厢记》之评点为著名,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就体现在这《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上。
8.从戏曲自身特点出发,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论述题、简答题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论述题、简答题汇编A论述题:一、元明戏曲部分1、试析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
窦娥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代表了社会上再普通不过的、顺从命运安排的寡妇们。
(1)悲剧形象:严守社会道德,却被社会以不道德的名义毁灭。
剧本开始时,尽管窦娥命运坎坷,心中有许多烦恼,但她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准备修来世。
可是社会并不允许她这样。
张驴儿介入她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反抗,最后为社会所毁灭。
(2)性格变化:由善良柔顺到对社会的极端仇视和强烈报复。
最初的窦娥是善良柔顺的,既照顾婆婆,又屈从命运。
但是,社会一步步的逼迫,先是张驴儿的逼婚,后是张父被毒死的事件和张驴儿的要挟,最后是窦娥寄予最大希望的官府的胡乱判案,使得窦娥对这个社会完全失去了希望。
这才导致她的怨天咒地和三桩誓愿。
(3)关汉卿以窦娥这个年轻的寡妇作为自己表现的对象,由窦娥的遭遇表现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和评价,对现实的批判。
他为社会的黑白颠倒、官府的草菅人命所愤怒,不满让好人受难。
信守道德的窦娥却被以不道德的名义处以了极刑,这就是关汉卿对于这个充满倒错的社会的评价。
2、以剧本为例,试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关汉卿虽自称“浪子班头”,但他的作品仍表露了鲜明的儒家思想和文人色彩。
他以杂剧为抒情写志的工具,借助杂剧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窦娥冤》透过窦娥这个弱者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愤怒;《蝴蝶梦》通过公案的形式,表现了继母王氏的贤德,传达出他对这种道德境界的肯定;《单刀会》则通过关羽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历史感慨,传达了正统史观。
所以,他以一个儒者的视野在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审视历史,并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了现实的丑陋,历史的变幻,人性的弱点,以及卑微生命与命运的抗争。
他评价历史、慨叹人生,并将这种种体会呈现到剧本中,使其剧作流露出儒者的悲思。
3、试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文论-导论资料精选课件PPT
2021/3/2
4
2、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古典形态
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起始 于20世纪初,并不等于说在20世纪之前没有 这方面的关注。把“文论”作为一个对象来 加以品评,在文学批评的自觉的六朝就已经 开始。
(1)、“体大虑周”的《文心雕龙》中,刘勰 曾言:
2021/3/2
5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 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洽 《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 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 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 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 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 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 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 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 生之虑。
二、中国古代论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形成的文化背景
四、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法
五、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形态
六、中国古代文论的学习方法
2021/3/2
2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学科归属及发展概况
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起点(现代形态) 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它
在中国究竟起于何时? (1)、1914年—1919年,黄季刚在北京大学 开设《文心雕龙》课。 (2)、1920年,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中国 古代文艺论史》
2021/3/2
12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为正统,以道家以及传 入中国的佛教为补充,儒道释或三水分流或 三川汇一,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思想 文化背景。
2021/3/2
13
1、儒家文化
“儒”之含义,上古叫作“需”,像人站立沐 浴之形义。人因何要沐浴?准备参加重要的 祭祀活动。所以许慎《说文解字》说:“儒, 术士之称”,胡适称儒为“殷民族的教士”。 可见,最早的“儒”是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 文化人,作为殷商苗裔的孔子年轻时也是以 “儒”为业的。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 时代,儒家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派,其标志特 征就是以孔子为宗师,以孔子学说为宗旨。
《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其西晋陆机的“()”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C.释 D.道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C.意象的 D.直觉的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核心和主宰C.从属和边缘 D.支配和协领7.从求美与求真、求善、求利具有根本性区别的认识出发,提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非认、无目的而合主观目的性、且具有像知识判断一样的普遍有效性的理论的是( )。
A.康德 B.黑格尔C.泰纳 D.克罗齐8.著名的“三一律”戏剧创作法则是在( )中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B.布瓦洛的《诗的艺术》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D.黑格尔的《美学》9.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绪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一)中国古代文论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二)中国古代文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和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四)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一)散见于子书中的文论;(二)诗话、词话;(三)书信序跋;(四)小说(含戏剧)评点;(五)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剧、经传训诂,以及艺人谚语中的文论。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状况,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四)明清——繁荣鼎盛期;(五)近代——中西结合期。
第一编先秦时期文论第一章概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产生期。
其文论特点是:1.此期文论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而是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2.其萌芽和产生,与哲学、政治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此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与艺术理论批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4.此期文论已涉及到我国古代文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以后文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1.文论萌芽出现于创造文字之后中国文学诞生于文字发明之前,而古代文论的萌芽则出现于创造文字之后。
文字创造要由直观模仿进而发展为指事、会意等“六书”中的其他方法,势必要借助于比喻、象征等手段。
这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与文字创造相接近的是八卦的创造。
八卦的创造可能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事物。
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种具体意思,从其象征作用来说,与文学创作中的“兴”也有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文论
8.名词解释:“知人论世说”。
9.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1)阴阳之道。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事物。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是《周易》辩证观念的投影。《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的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的探索。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29.孔子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是“思无邪”。“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30.《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第四章明清诗文理论…………………………………………………………………()
第五章明清戏曲理论…………………………………………………………………()
第六章明清小说理论…………………………………………………………………()
第七章近代文学理论…………………………………………………………………()
绪论
基本知识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2.文学:“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子行四教:文、行、忠、信”);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中国古代文论完整版
庄子论道
• 《知北游》:物物者非物也。物出,不得 先物也。 • 《知北游》: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 形,精神生于道,形生于精,而万物以形 相生。
• • • • • • •
老子创造的前置理论背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司马迁:无为自化、清净自正。 老子创造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谓令人口爽。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弃绝人工,委任自然。
“尽善尽美”的美学观
• 《论语 八修》 • 子谓《昭》: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 《论语 雍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 善:仁、义。美:礼、乐。
《易传》文学观
• • • • • 1,象与物的关系 易象——意象 易象:(1)观物取象 《文心雕龙》: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2)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 宜,是故谓之象。 •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 老子“象”:物象 • 易象之象:符号
《易》学与《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不仅是按《周易》数理来组 织全书,而且,它的风格理论体系,也是 按照《周易》数理建立起来的。
庄子创造论
• 《逍遥游》: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 无名。 • 擢[zhuó]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 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 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 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 有其巧矣。
《庄子 外篇 马蹄》
•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 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 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 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 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 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 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 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 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 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中国古代文论(提纲)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文论的作用、功能:一面,文学和非文学的不同(文学的本质);另一面,文学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对具体文本的批评(批评的实践)。
批评的理论与标准(原则与方法)。
二、文论的演变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是广义的文学观念,文学兼有“文章”、“文献”、“博学”多重含义。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文学”认识与今人基本相同。
他们把学术分为“经学”、“史学”、“玄学”和“文学”数种。
文学的含义与今相同。
更进一步,他们把文学再细分为“文”与“笔”两类;2、文学观念复古期也分为两个阶段:隋唐五代为第一期,宋(主要是北宋)为第二期。
第一期尤其是唐人,批评六朝的“浮靡”文风,取消“文”、“笔”之分,反对骈俪,看轻讲藻饰、音节而言之无物的文章,以“笔”为“文”,重在内容,主张文以明道,标榜他们所作是以古圣贤为法的“古文”。
所以态度是复古的。
唐人主张明道,其实还是偏于文;到了北宋道学家那里,才完全重道轻文,主张文以载道,为道而作文,不是以“笔”为“文”,简直是以“学”为“文”。
所以到第二期又取消了汉代“学(文学)”与“文(文章)”的分别,“文章”和“博学”又合而为一了。
这两个时期为文学观念复古期。
3、完成期分三个时期:第一期,南宋元金,是“明而未融”的时期。
第二期,明代,学风偏于文,批评偏于纯艺术,被指斥为“空疏不学”。
第三期,清代,学风与明代相反,不是偏胜,而是集大成。
清代学术的特殊在于,没有自己一代的特点,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
如文学上,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称,清人没有此外的特殊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
实用文库汇编之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实用文库汇编之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一、先秦文论概述(1)文学尚未独立。
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2)文论亦未独立。
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孔子及儒家文论1、“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尧典》(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2、孔子(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①可以兴——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②可以观——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③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④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愤不满。
⑤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2)文质彬彬: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形式——“情欲信,辞欲巧。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
”(《中国文学理论》5页)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
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
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
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
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
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
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
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莫(大约)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问底的分析精神与思考的深刻细致上。 元明时期的精神文化领域可以说是在宋学精神的笼罩下发展演变
的,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在文化学术上元明时期呈现出道学 逐渐定于一尊的过程,二是此时期又是道学由文人士大夫的民间话语转 变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过程。道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后就发生了本质性 的变化:它原来具有的超越精神、乌托邦色彩以及生命活力渐渐失去, 代之而来的则是教条化、约束性、虚伪性等特征,于是到了明代中叶之 后,那些真正的儒者就不能忍受这种儒学异化的状态,开始寻求重振儒 学精神的途径了。
㈡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 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念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才最终形成的。此期主流文 化的承担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其变体——士族文 人。士族文人是具有实际的贵族身份的文人,他们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最 大的区别是他们无需依靠个人奋斗就可以获得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 的优势地位,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与君主集团之间存在着严重的 利益冲突,所以他们自然就将家族利益看得远远高于社稷利益。在这种 情况下,一个在中国古代是十分特殊的文化场域——以谈论哲理、品藻 人物、赏析诗文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言说空间形成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开掘出一个具有超验性的,极为精密细微、高远深湛的精神之域。经过 六朝时期的张扬,自隋唐以降,审美主义文论已已然成为堪与儒家工具 主义文论相抗衡的文论话语系统了。 ㈢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⑷南朝骈文理论大发展。 ㈢唐宋——深入开掘期 ⑴文学理论资料超过以往各代总和,诗话、词话大量产生,唐宋人 自选诗词选本量很大。 ⑵唐代强调政教作用的理论再次兴盛,而注重文学审美与艺术的理 论同时发展。 ⑶唐代诗歌批评迅猛发展,诗、文批评分道扬镳。 ⑷宋代批评理论进一步拓展,表现在诗文理论的发展和对新兴文体 的关注上。 ⑸宋代形式上更趋多样化,其中诗话最具代表性。诗话如欧阳修 《六一诗话》、张戎《岁寒堂诗话》、姜夔《白石道人诗话》、严羽 《沧浪诗话》,词论如李清照《词论》(第一篇词论专文)、张炎《词 源》(第一部词论专著),目录体如钟嗣成《录鬼簿》、夏庭芝《青楼 集》,小说评点体如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小说评点体之滥觞)。 ⑹宋代论争更激烈、更具针对性,如北宋初期古文与时文之争、南 宋关于江西诗派的争论、婉约派与豪放派词学之争等。 ⑺宋代文论语体上表现为重说重议论,风格上呈现出学者化和随感 式倾向,如《六一诗话》。 ⑻唐宋,尤其是宋,艺术趣味及审美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普遍崇 尚恬淡闲远之美。 ⑼宋代文论分为政治家的、道学家(理学家)的、文学家的。 ㈣元明清——传统诗文理论的总结期,新兴戏曲小说理论的发展期 ⑴传统的诗文理论继续发展,诗文创作及理论模仿性强,创造性差, 继承性强,总结性强。
⒉重视语言文辞的形式美,如陆机说“遣言贵妍”、“暨音声之迭代, 若五色之相宣”(《文赋》),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 彩”(《诗品》)。
⒊欣赏自然真切的景物描写,如陆机说“赋体物而浏亮”(《文 赋》),刘勰在《文心雕龙》特列《物色》篇论述文学创作与自然风景 的关系。对于自然景物描写的欣赏,与要求诗歌语言流畅明朗,这二者 结合起来,便具有了意境说萌芽的意义。
㈣评述 传统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在现代以来一直拥有很大市场,无论是“启 蒙”还是“救亡”,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都需要将文学这 种具有莫大社会效果的言说方式当作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来看待。 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文化与中的影响则比较微妙,现在只有那 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论家才与之结缘。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审 美主义文论在现代知识阶层那里也依然时时有所显露,这也就是他们接 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的文化心理基础。 传统诗文评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它只关注文学文本 构成方面的事情,这种文论传统构成了中国现代文论对西方以“新批 评”和“意象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础。
古代文论专题整合
一、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论
①文化精神概观
从春秋后期到战国之际,是我国古代文化学术空前繁荣的一个时 期,通常被学术史家称为“子学时代”。以“世卿世禄”为特征的贵族 等级制的破坏造成政治多元化局面,而社会政治的多元化局面又导致了 一体化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解体,于是就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的第一个基 本特征——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动荡混乱的世界,士人阶层对 于现实社会似乎天生的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这就导致了诸子之学的第 二个基本特征——试图凭借话语建构来实现社会现实的有序化。士人阶 层的文化形态具有双重性:救世心态和自救心态。这便是诸子百家之学 的的三个基本特征——出世与入世的二重性。
秦始皇的“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师,以法为教”政策等于放弃了国家意识形态的 建构,仅凭高压政策来治理国家,秦朝短祚的主因已植根于此了。
汉代政治上的大一统格局与一体化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相辅相 成,这就使得士人阶层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处理与这个空前 庞大的国家机器的关系问题。经学是先秦儒学的变体,或者说是国家意 识形态化的儒学。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与分期
①三大文论系统
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 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 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 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人文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 文评话语系统。
工具,就难免被专制的统治者利用,完全忽视了文学的审美特质。 ⑶经学中心主义 儒家看重语言,首先是因为他们看中名分,把人分为很多等级和名
分。语言是为了正名,看重语言是因为看重社会等级和社会秩序,这种 经学中心主义在文学批评中造成了语言中心主义。从积极方面来说,文 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中心主义具有合理性。从负面影响来说,儒家看 中语言,就常常忽略语言之外的东西。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的统一和疆域的日益扩大,中外文化的交流达到 了高峰,促进了唐代的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儒、 道、释争雄斗长,它们互相碰撞,也互相吸收,故三教都出现新质。
宋代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学术大繁荣时期,这首先是因为宋代的文人 士大夫真正成为君权统治唯一的合作者和依靠对象,一个真正的、纯粹 的文官征服形成了。这样的社会政治状况在言说者身上最为明显的影响 有三:一是令他们的主体意识空前加强,于是强烈的社会干预意识就成 为此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之一;二是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尊意识,于 是追求人格的完满自足与超越凡俗就成为此期文化精神的又一个主要特 征;三是冷静的理性主义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宋代学术中充溢的那种追
②分期
㈠先秦两汉——萌芽发展期 ⑴文论资料都是片段言论,多数散见在先秦诸子之中。 ⑵文论、艺术论、诗论、乐论,往往混同并结合一起。 ⑶以儒道两家理论最突出。 ⑷先秦诸子和诗骚传统为中国文论奠基。 ⑸汉代出现了若干单篇论文,但论述范围较窄,大概就一部书或一 篇作品或一种文体或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围绕诗、赋这两种文体的 讨论而展开。 ⑹“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强调作品的政教作用、 功利目的。而反对谶纬之学与虚妄之言,体现了追求“真美”的文学倾 向。 ㈡魏晋南北朝——发展繁荣期 ⑴不再强调文学服务于政教的功利性,对“文”的认识已接近今天的 文学,充分体现了文学审美观念的发展,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认识: ⒈爱好强烈的情感表现,如曹植说自己“雅好慷慨”(《前录 序》)、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
㈠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这派文论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 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 存。此时为政文合一的社会,西周诗歌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 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 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 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意识。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 群体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 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值任务的。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 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专门关注于诗文的文体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文论话语 在中国古代同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传统。这个文论话语系统并不直接与 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精神发生联系,因此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也 可以说是关于“形式”或“技艺”的言说。《易传》中关于言、象、意关系 的论说可以看做这种文论话语的滥觞。在六朝时期,这种诗文评话语系 统才正式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 论话语系统。概而言之,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这些内容:一是文体论,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三是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秦遗留的文化资源得到重新分配:儒家的经典由 文化场域的中心被移到了边缘,老庄之学则成为关注的焦点。言说者身 份变化:文人士大夫变而为士族文人。这两种身份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与君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后者与君权的关系是彼此 独立、分庭抗礼的。这样,建构与拓展个人精神空间,营造具有明显贵 族趣味的意义世界就成为此期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清末民初的思想家们创伤于明朝的亡于异族,主要将学术兴趣集中 于总结教训以及寻找原因之上,他们已经开始将学术关怀的重点由纯粹 的学理探讨与个体性人格修养方面向着社会实践转变,开启了所谓“实 学”之风。稍后在清朝统治者高压政策之下,言说者便不再恪守儒家以 话语建构来改变社会秩序的传统,而是将学术兴趣转移到与社会人生均 无直接关联的章句训诂与版本校勘、真伪辨析之上了。于是从知识学的 角度总结2000余年各学科、各门类的文化学术就成为清代学人的主要任 务,而去伪存真、指瑕纠谬也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化精神的主要特征。
驶入近代,在政治层面上如何富国强兵成为核心话题,在民族意识 层面上如何救亡图存成为关注焦点,而在文化层面上则是如何摆布中西 关系成为令读书人时刻萦怀之大事。他们殚精竭虑地希望寻找出一种既 能保存中华文化之本,又能吸收西方文化之长的最佳道路,因此进行了 种种尝试与探索,这便是近代中国文化的精义本精神走向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