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第七章资料讲解
卫生监督学学习指导
本科教育《卫生监督学》学习指导·教学大纲·复习思考题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卫生法学教研室编写2011年9月目录教学大纲………………………………………………………………………………………(1 )第一章卫生监督概述复习思考题与答案…………………………………………………………………(7 )第三章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8 )第四章卫生监督主体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10)第五章卫生监督的依据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11)第六章卫生监督手段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13)第七章卫生监督程序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16)第八章卫生监督的法律责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18)第九章医疗机构的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20)第十章卫生技术人员的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24)第十一章传染病防治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28)第十三章职业卫生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32)第十四章食品安全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34)第十五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37)第十六章放射卫生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40)第十七章特定场所卫生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41)第十八章妇幼卫生监督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43)《卫生监督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卫生监督概述第一部分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卫生监督的概念和性质,卫生监督行为的有效成立要件,卫生监督行为的效力,卫生监督的原则;熟悉和了解卫生监督的特征,卫生监督行为的撤销、废止、变更。
第二部分学习内容一、卫生监督的概念和性质二、卫生监督的特征三、卫生监督行为的有效成立要件和效力四、卫生监督行为的撤销、废止、变更五、卫生监督的原则:依法行政原则,遵守法定程序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原则,独立审理卫生违法案件原则。
第三章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第一部分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客体;了解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监督学》课程综述
《监督学》课程综述摘要监督学是行政学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文将对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综述,并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其知识应用到本职工作中得出了很深刻体会。
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机关在推进廉政勤政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是构建我国反腐倡廉战略体系的关键所在。
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将学习到的知识理论全部应用到实践中,更好的提升自己从而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此外,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关键词:监督学;廉政;反腐败目录摘要 (I)前言 (1)一、《监督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1)二、《监督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 (2)三、学习《监督学》这一课程的体会 (3)参考文献 (4)前言我们看一下全书的章节设置及主要内容便知《监督学》这一课程尝试从预防腐败、构建多元化政府模式和发挥多主体监督职能的三维视角,分析把握监督的功能定位,在例行分析监督现状的基础上,从多元监督的全景视角审视其内在的原因,力图揭示监督的内在规律和有效监督的实现路径,提出完善我国监督制度与机制的一些设想。
一、《监督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监督学》这门课程总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介绍了监督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和监督的功能和监督的分类,明确监督与腐败的涵义和特征。
讲述了腐败产生的根源与条件从而进一步阐述监督的校正、制约、预防和反馈功能。
讲述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监督形式和监督阶段的分类方式。
讲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对中外主要监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监督理论对监督制度的影响以及监督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
讲述中国古代与近代与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以及国外监督思想综述和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从人民主权、议行合一、三权分立、利益多元等方面讲述了监督理论。
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讲述了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与职权,阐述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对中国近代监察制度从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至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监察制度以及当代中国监察制度中香港和台湾澳门地区的监察制度。
2016监督学书本概念
监督学练习题案例分析第一章监督学概述新中国反腐败第一案问题: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依靠严刑峻法能否有效解决腐败问题?通过权力的要素与特性可以看出,权力有易于腐化的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权力的腐蚀性。
这一特点取决于权力的消费性、支配性、强制性、垄断性、自利性、隐藏性和交换性等特性。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权力产生于社会但又凌驾于社会之上。
第二章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马伯里诉麦迪逊案问题:从马博李肃麦迪逊案中,分析四方权对立法权、行政权的制约,思考权力分立与制衡机制。
首先,“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开创了司法审查制度的先河,奠定了法院作为成文宪法的最高阐释者和守护人地位。
司法审查制度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宪政制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世界宪法监督的进程。
不少国家仿效美国,采用司法审查违宪立法的制度。
特别是拉美国家和英联邦国家采用这种制度的较多。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60多个国家采用了这种制度。
当然完全照搬美国的也不多,大多数国家还是结合本国国情做了某些适应本国制度的规定。
其次,“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进一步完善了“宪法至上”的观念。
马歇尔在此案中强调: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它适当地控制着政府的一切权力,包括国会权力的行使。
因而宪法高于一切法律,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
这就更加明确并完善了“宪法至上”的观念。
最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所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三权分立”的体制,强化了司法权对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约,有助于协调国家机关的内部关系,形成比较完整的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
美国的宪法和政治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之上的,三权均衡、三权相互制约是美国宪政所追求的目标。
马歇尔提出司法机关有权审查违宪的立法,正好符合这种理论目标。
他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早在1787年宪法制定之后正式通过生效之前,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就曾反复论述三权分立的理论。
他认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机构中,司法是最弱的一个部门,“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的力量与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的行动。
学习完教材第七至第九章之后,作用监督学的相关知识
学习完教材第七至第九章之后,作用监督学的相关知识自侦案件、批逮的监督问题。
人民检察院除监督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查外,还负责刑讯逼供、徇私舞弊、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等案件的自行侦查工作。
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缺乏监督,几乎不受外部力量的制约。
虽然,审查逮捕部门和审查起诉部门间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但内部的制约监督流于形式,难于发挥实际效果,产生了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活动,但自己的侦查活动不受监督的怪现象⑤。
另外,批捕行为由自己实施监督,自己监督自己,出现了监督的双向性。
庭审过程中的监督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开庭审理活动检察机关既是诉讼活动的参加者又是监督者。
监督行为与出庭公诉行为合为一体,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是不应允许的。
审查起诉、抗诉的监督问题。
检察机关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主体,又同样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主体,处于一个系统之中,同一身份履行监督和起诉、抗诉职能,容易出现监督的双向性。
减刑、假释等执行中监督的问题。
执行行为也是法律监督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司法实践中,有违法减刑、假释的现象,不断的减刑、假释实际上是将裁判权逐步的分化,现在的监督机制当中检察机关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监督力度,笔者认为,减刑和假释等执行行为应改由法律监督委员会实施专项监督。
现行职能配制的弊端在于检察机关权力种类多,职权分散,权力重点不明确,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意味着,检察机关应全面监督国家法律的实施,而实际上检察机关没有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检察机关拥有的监督权异常重要,责任重大。
但现在检察机关权力运用不够,造成监督权行使无力,监督效果不佳的状况。
笔者认为,在宪法规定的框架下,可以对检察机关的职能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
为改变现阶段检察机关监督权力行使无力的局面,防止监督的双向性,避免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系统中自己监督自己,我们将检察机关的职权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追诉权(侦查权,公诉、抗诉权),另一部分是法律监督权。
监督学(第7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刑事审判监督与行政审判监督概述
行政审判监督的载体是判决,判决的种类有: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维持判决,即判决被诉行政行为合法,予以支持;
撤销判决,即判决被诉行为不合法,并予以撤销; 履行判决,即判决行政主体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变更判决,即判决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赔偿判决,即责令有关行政主体因其侵犯行政相对人合 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而依法给予赔偿的判决; 确认判决,即判决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或者违法无效 的判决;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4)死刑复核程序的内容包括审查和核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
判处死刑立 即执行案件 的核准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9条《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1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 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 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报请复核
本问题涉及两个问题:报请复核的人民法院和报请复 核的基本要求。
审查核准
本问题涉及两个问题:审查核准的组织及方式以及死 刑案件复核后的处理。(不应当判处死刑的情况有三 种:犯罪时不满18岁,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刑事责 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 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
朱明工作室
zhubob@
行政诉讼的特征:
(1)行政诉讼的原告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是具
监督学复习资料
监督学综合练习题第一章监督学概述一、填空题1.(谋利性)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
2.寻租腐败指为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公共资源所进行的(权钱交易)活动。
3、设租腐败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出自主观恶意通过形式合法的方式设定管制,以从寻租者处获得回报的行为。
4、(组织)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既得利益集团交易的结果。
5、决策腐败就是(公共管理决策者)以恶意的动机实施决策,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6、监督学是研究监督的各种理论、制度以及监督实践,并揭示监督的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学科。
7、国际上对腐败最简洁的定义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1、勤政监督就是对公共管理的效能要素实施有效的监督,其基本标准是( ABD )。
A、经济性B、效率性D、效果性2、按监督行为的实施与监督客体的行为发生的时序关系,监督模式可划分为(ABD )A、预警监督模式B、过程监督模式D、反馈监督模式3、按监督的演化过程,监督模式可以分为(ACD )A、现行模式C、目标模式D、过渡模式。
4、按监督关联结构划分,监督模式可以分为(ABC)A、集中监督模式B、分散监督模式C、分层多极监督模式三、名词解释1、监督是指为维护公共利益,法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实施检查、督导和惩戒的活动。
2、监督的功能是指在监督过程中,监督本身所具有的、普遍存在并起决定作用的惩戒、制约、参与、预防、促进和反馈等功能。
在监督过程中,各项功能共同发挥着作用,形成整体性的功能体系,有效地发挥监督的作用。
3、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管理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事前监督工作主要体现为分析决策的合法性、可行性、可靠性。
事前监督是一种宏观的、高层次的监督检查,如何构建一个参与决策的监督机制是实施事前监督的关键。
4、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政策,履行职责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也叫跟踪监察。
《监督学》期末复习资料
监督学综合练习题(2011年秋)(注:本资料来自《监督学期末复习指导》书(以该书为准),并简化了答案,方便同学们进行复习)第一章监督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公共权力是社会中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3.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4.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
二.填空题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权力的(相对)性是指权力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人无所谓权力。
3.腐败是一种(公权力)异化的社会现象,4.监督主体是由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成的。
5.对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远远超过对社会其他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三.多项选择题1、监督的主要功能是(ABCD )A、预防功能B、校正功能C、制约功能D、救济功能2、以监督过程为标准,可将监督划分为(ABD )A、事前监督B、事中监督C、事外监督D、事后监督3、监督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B.监督对象的特定性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4、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ACD )A.寻租理论B竞争理论C.成本—收益理论D.委托—代理理论四、简述题1、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
答:腐败的主要特征是:(1)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2)腐败的方式是滥用公共权力。
(3)腐败的结果是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蕴藏于各种具体监督制度中的普遍的、更高层次的监督规则,对各种具体监督制度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监督学学习重点
《监督与监察》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监督既是政治的范畴,也是法律的范畴,其实质是对公共权力的制约。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确立和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政局直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如果监督机制匮乏或不完善,必将出现公共权力异化、政府官员腐败、民众不满及至积怨,最终动摇统治阶级的地位。
我国的社会主义监督实践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过深刻的教训。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我国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的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监督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又明确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但毋庸讳言的是,相对于监督实践活动而言,监督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当滞后的。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系统的监督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监督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监督和法律监督的探讨上,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监督,例如,党的监督、舆论监督以及人大监督等的探讨则明显不足,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特别是对监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探讨以及在监督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总的来说,至今仍处于准备阶段,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
理论研究的这种状况,必然制约我国监督实践的深入发展,所以开设本课程是时代的需要。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监督与监察》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课程学分4分。
该课程主要阐述当代中国监督学的基本原理、历史沿革、范围和具体的方式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政治学说为指导,在归纳总结以往的监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注意收集当前理论界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借鉴和吸收了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监督理论,注重对监督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的阐述,系统学习其中的丰富内容和独立的学科体系及完整的理论框架。
《监督学》课程教学大纲
《监督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监督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专科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一)课程设置的目的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构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监督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护国家法律、政策的正确实施,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促进和发展民主政治,保障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有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故此,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机关在推进廉政勤政建设中职能作用,是构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体系的关键所在。
监督制度的重要价值以及监督实践的客观需要,不断地推动着监督学学科的迅速发展,自我丰富和自我创新;而监督学学科体系的日臻完善,又为监督制度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
众所周知,监督学是着重研究监督理论与监督思想、监督制度与监督机制、监督历史与监督演进、监督方式与监督方法,并揭示监督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监督学的研究涉及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外监督理论、不同国家监督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实践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同时,从预防的视角,深刻了解政府决策失误、不依法行政的的制度原因及其危害性,能够从监督的视角提出完善我国廉政监督与勤政监督的政策性建议与制度构想。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廉政与勤政意识,实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课程的教学任务1、通过监督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刻领会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监督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廉政勤政观。
监督学 教学辅导3
第七章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一.名词解释1、行政审判监督2、二审监督制度3、再审程序4、行政赔偿制度二.填空题1、()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监督。
2、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3、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4、()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5、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进行。
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开庭审理。
6、刑事二审如果是由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必须()审理。
三.多项选择题1、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抽象政治行为C、部行政行为D、终局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A、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B、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C、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D、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3、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A、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B、上诉不加刑C、依法直接改判D、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4、根据法律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人员是()A、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D、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5、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A、过错责任原则B、危险责任原则C、责任原则D、合理责任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无效行政行为。
监督学课件(李文彬)
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的内
容 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六、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七、改革和完善人大代表工作
【教学要求】Biblioteka 了解: 改革和完善人大代表工作基本掌握:人民代表
大会监督的含义和特征 重点掌握: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 会监督的基本架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 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重点掌握
行政监察的含义与特征、行政监察机关设置、
管辖与职权
第十章社会民主监督
一、社会民主监督的含义与特征
二、社会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 三、政协监督的含义与性质
四、政协监督的运行机制
五、政协监督的保障机制
六、政协监督机制的完善
七、民主党派监督的意义 八、民主党派监督的性质和地位
第四章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机制
一、中国廉政监督的含义及其运行机制 二、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战略 三、中国廉政监督的预警机制 四、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 五、中国廉政监督的惩戒机制 六、效能型政府的构建 七、中国效能监督机制 八、中国效能监察制度 九、效能监督的考评制度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一、党内监督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二、实施党内监督的方法与方式 三、党内监督存在的不足
四、完善党内监督的途径
五、党组织监督的意义、特点
六、党组织监督的现状、基本方式
七、纪检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八、纪检机关监督的对象与内容 九、纪检机关的监督权与监督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
效能型政府的构建基本掌握:中国廉政监督的
监督学重点知识
《监督学》重点知识镇海电大第一章监督学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监督的基本内涵和特征2、理解监督的功能和监督的分类3、掌握监督原则的基本内涵4、对腐败产生的根源有清醒的认识5、对决策失误、不依法行政的表现及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内容要点第一节监督与腐败的涵义与特征一、监督的涵义和特征二、腐败的涵义和特征三、腐败产生的根源与条件第二节监督的功能一、校正功能二、制约功能三、预防功能四、反馈功能第三节监督的分类一、监督主体的分类二、监督客体的分类三、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分类四、监督形式的分类五、监督阶段的分类第四节监督的基本原则一、依法监督原则二、独立监督原则三、全面监督原则四、分类监督原则五、过程监督原则第五节监督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现状一、监督学研究的对象二、监督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三、我国监督学研究的现状重点难点1、重点:着重把握2、难点:腐败产生的根源分析教学建议1、从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关系层面分析监督的基本内涵2、从具体案例的视角来分析理解监督的功能,以及监督原则的运用3、从既得利益集团的视角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考核知识点】一、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 P3 P4二、廉政与勤政的基本内涵 P7三、腐败的含义、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腐败产生的根源 P9 P11 P13四、监督的功能 P15五、监督的分类 P18六、监督的基本原则 P25七、监督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对象 P28名词:腐败(P9)寻租腐败(P10)组织腐败(P11)决策腐败(P11)监督制约功能(P16)监督预防功能(P17)监督反馈功能(P17)执政党的监督(P18)权力机关的监督(P19)职务犯罪监督(P19)社会民主监督(P19)公民的制约权(P21)事前监督(P23)事中监督(P24)事后监督(P24)监督学(P29)第二章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教学要求1、了解中外主要监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2、理解不同监督理论对监督制度的影响以及监督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内容要点第一节监督思想一、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监督思想二、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三、国外监督思想综述四、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第二节监督理论一、人民主权理论二、议行合一理论三、三权分立理论四、利益多元理论五、预防为主理论重点难点1、重点:当代中国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2、难点:中外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的比较分析教学建议1、从历史渊源的视角理解监督思想的形成与政治制度演变的关系2、对各种监督理论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考核知识点】一、监督思想 P34二、中国古代监督思想 P34三、中国近代监督思想 P39四、中国当代监督思想 P42五、国外主要监督思想 P48六、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 P51七、监督理论 P53八、人民主权理论 P54九、议行合一理论 P57十、三权分立理论 P59十一、多元民主理论 P59十二、协商民主理论 P63名词:监督辅政思想(P34)君臣并提思想(P36)监督权权重而独立思想(P37)监督专才思想(P38)监察权独立(P39)党政分察(P40)弹惩一体(P41)政治原罪思想(P49)法治主义监督思想(P49)自由主义监督思想(P51)人民主权理论(P54)议行合一理论(P57)三权分立理论(P59)多元民主理论(P61)协商民主理论(P63)第三章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与职权2、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内容要点第一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二、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三、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监察权四、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五、中国古代的谏诤制度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第二节中国近代监察制度一、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监察制度第三节当代中国监察制度一、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演进二、香港特区以廉政公署为核心的监督制度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监督制度四、中国台湾地区的监察制度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2、难点:中国古代监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比较分析教学建议1、比较分析中国不同朝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借鉴意义2、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事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监察制度对政权长治久安的意义【考核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 P67二、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 P75三、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 P81四、中国古代谏诤制度 P85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P88六、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 P92七、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监察制度 P96八、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演进 P96九、香港廉政公署 P101十、澳门廉政公署 P103十一、中国台湾地区的监察制度 P105名词:御史府(P67)一台三院(P72)弹劾权(P75)唐太宗时期的十道监察区(P71)都察院(P75)纠举权(P76)检查权(P77)一定的司法权(P78)侦破权(P78)谏诤君主权(P79)谏诤(P85)风闻奏事(P91)中华民国的五院(P93)第四章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教学要求1、了解国际间反腐败合作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2、发达国家反腐败与监督制度的特点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核心内涵内容要点第一节国际反腐败运动一、国际反腐败现状与特点的分析二、国际间反腐败合作体系的基本架构三、国际反腐败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节国际反腐败与监督的基本模式一、前苏联人民监察委员会监督模式二、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三、美国议会与司法监督模式四、日本模式五、韩国模式六、新加坡模式重点难点1、重点:国际反腐败与监督的基本模式2、难点:发达国家监督制度对我国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可借鉴性的具体表现教学建议1、从立法监督与司法监督的视角,引导学生对中外监督体制的差异性进行理性分析2、从中外监督制度及其政治制度背景的差异性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国际间反腐败合作的基本途径【考核知识点】一、中国廉政监督的含义及其运行机制 P109 P111二、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战略 P113三、中国廉政监督的预警机制 P117四、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 P124五、中国廉政监督的惩戒机制 P133六、效能型政府的构建 P135七、中国效能监督机制 P138八、中国效能监察制度 P142九、效能监督的考评制度 P144名词:廉政监督(P111)廉政监督运行机制(P112)预警功能(P117)腐败风险预测功能(P117)财产申报制度(P119)廉政公积金(P120)政务公开(P121)反洗钱(P123)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P126)党代会常任制(P127)金融实名制(P130)政府集中采购(P132)惩戒机制(P132)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P133)引咎辞职(P134)职务犯罪(P134)行政处分(P135)经济性(P137)效率性(P137)效果性(P138)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P139)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办事预约制度、否决报备制度、失职追究制度、AB岗工作制度(P139)效能考评机制(P140)过错责任(P140)效能监察(P142)效能监督考评(P144)第五章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机制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监督运行体系的基本架构2、理解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的基本内涵3、了解我国监督制度完善的主要做法内容要点第一节廉政监督的运行机制一、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架构二、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战略三、中国廉政监督的预警机制四、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五、中国廉政监督的问责机制第二节效能监督的运行机制一、中国效能型政府的构建二、中国公共决策的效能监督机制三、中国政策执行的效能监督机制四、中国政府的绩效考评机制五、中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六、中国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制度重点难点1、重点:预防为主的监督制度的构建2、难点:廉政监督机制与效能监督机制的整合四、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如何构建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2、运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还应当从那些方面完善监督制度【考核知识点】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含义和特征 P150二、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原则 P152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基本架构 P154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的内容 P156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155六、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P166七、改革和完善人大代表工作 P168名词: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P150)一府两院(P150)人大专门委员会(P155)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其特点具有专业化和经常化。
第七章 行政监督 《实用行政管理》ppt课件
• 三、行政监督体系 • 1、外部行政监督体系 • 外部行政监督体系是指由来自行政
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为保证行政工 作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社会效益而 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的监督。 主要包括政权监督、政党监督。司法 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2021/5/20
• (1)政权监督 • 第一,行使计划审定权。 • 第二,行使法制审查权。 • 第三,行使罢免权。 • 第四,行使质询权。 • 第五,行使视察、检查权。
• (1)规制性评估,又叫说明性评价, 属于程序化的评估,是对某些绩效容 易测量的组织进行测评。
• (2)描述性评估,即定性式评估,属 于对政府行政绩效定性式考核。
• (3)警示性评估,即政府行为的标尺 或边限,属于规范性的评估。
2021/5/20
• 3、近期评估,中期评估和远期评估 • (1)近期评估,是对政府在过去较短时
2021/5/20
• (2)政党监督 • 第一,日常监督。 • 第二,专门监督。 • 第三,党的信访部门通过接受信访对有关政府
中党员的问题进行监督。
2021/5/20
• (3)司法监督 • 司法监督是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手段和司
法程序对国家行政机 关及其行政工作 人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与限制。 • (4)社会及舆论监督 • 社会及舆论监督,主要是指社会各界, 即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 公民等,以及新闻舆论工具对国家行政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社会及 舆论监督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理性及其实际所发挥的作用的整体性、综合性 的评价,属于对政府行政绩效的综合评估。 • (2)中观评估,即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评估, 属于对政府部门行政职能的评估。 • (3)微观评估,即对政府承担的具体行政行 为的评估,属于对政府行政绩效具体项目的评 估。
《监督学》课程讲义资料
《监督学》课程讲义张会刚编写文法学院二O一O年七月《监督学》课程简介《监督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专科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教材以毛昭晖主编《监督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版)为固定的课本,以教师授课时的文字教材、上传网络的多媒体课件为辅。
学生应在教材、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认真学习掌握课上授课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网上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资源。
《监督学》是近年行政管理学随着实践发展而产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该课程系统介绍中西方监督制度及其形成的基本环境,具体涵盖监督监督与腐败的关系、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中国监督制度的演进过程以及中国具体的监督系统构成等内容。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向学员介绍各类监督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监督理论的主要知识,并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学对于监督理论及实践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该课程在阐释监督学的同时,力求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和掌握处理日常生活中腐败、勤政、廉政等时政问题的实际情况并从中逐渐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注重培养学生面对实际管理问题所需具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2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80%。
总成绩60分为及格。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分。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在授课教师安排下完成两次课上习题,在责任教师设定的题目内完成两篇小论文。
平时考勤作为平时成绩的参照指数,分值为5分,按缺勤次数扣掉相应分数。
期末考试为集中统一考核,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60分。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考试题目要符合大纲要求,既要做到全面验收,又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
第一章监督学概述本讲主要内容摘要本部分主要讲了监督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监督的功能和监督的分类,监督原则的基本内涵,腐败产生的根源,决策失误、不依法行政的表现及其危害。
监督学 教学辅导3
第七章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一.名词解释1、行政审判监督2、二审监督制度3、再审程序4、行政赔偿制度二.填空题1、()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监督。
2、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3、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4、()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5、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进行。
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开庭审理。
6、刑事二审如果是由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必须()审理。
三.多项选择题1、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抽象政治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D、终局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A、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B、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C、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D、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3、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A、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B、上诉不加刑C、依法直接改判D、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4、根据法律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人员是()A、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D、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5、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A、过错责任原则B、危险责任原则C、违法责任原则D、合理责任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无效行政行为。
中央电大《监督学》课件
腐败的主要特征
主要与国家公职人员 的个人行为相联系 权力成为牟取个人私 利的商品 主体行为突破了权力 的合理界限,与权力 相对应的责任消除 其行为后果损害了公 共利益
一、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轨迹
建国前的反腐败
毛泽东亲批处死的7名犯罪官员,5名在建国前: 谢步升,江西瑞金叶萍村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5月, 贪污、杀害干部 唐达仁,瑞金县财政部会计科长,贪污,33年夏 左祥云,“全苏大会工程处”主任,34年2月,贪污 黄克功,红军旅长,逼婚不成杀害女生,37年10月 肖玉壁,陕甘宁边区清涧县张家畔税务所主任,贪污、 倒卖,40年
“腐败”正式进入执政党词典
1978-1983年,中央基本上没有使用“腐败” 这个词汇,用的较多的是“干部特殊化”、 “不正之风”和“腐朽现象”。 1985年4月17日,中纪委同意并批转的国家旅 游局关于严格禁止陪同人员收取小费和其报 酬的通知中,首次出现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腐败现象”。 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上正式提出反腐败任务:“对一些严重危害 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和取缔。” 1985年,中央文件正式使用“腐败现象”一
“杀了两个人,管了几十年”
河北省委根据中央领导指 示,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
1、子弹不打脑袋,打后心;
2、殓尸安葬,棺木由公费购置;
3、二犯之亲属不按反革命家属对待; 4、二犯子女由国家抚养成人
——摘自孙金全《赶考》
1952年2月10日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35 岁)、行署专员张子善(37岁)公审大会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年轻 30-45岁群体超过半数,且呈上升趋势。如瑶海区原副区
行政监督学+word版
行政监督学第一章 行政监督概述一、行政监督的涵义、内容和特征(一)涵义: 行政监督就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从监督主体的角度出发: 狭义:国家行政组织自身对其行政执行过程进行的监督。
(内部监督) 广义:除包括内部监督外,还包括国家行政组织系统以外的各种政治力量、组织及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外部监督) 国家权力的监督核心是依法监督 行政 社会权力的监督 体现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力 监 督 行政组织和人员自身及上下级之间 广 内部监督 行政职能部门自身及上下级之间 义 (自我监督) 政府专职监督机构的监督内部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特征 法制性 多样性 强制性 全民性 公开性 经常性 区别于其他监督方式的标准:监督客体的特殊性 (三)行政监督的内容和类型 行政监督的内容是由行政监督的任务决定的。
行政监督的主要任务在于发现和纠正一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原理、原则、法律和法规所要求的行为,防止和纠正行政活动中的偏差和失误,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尽职守则地进行行政管理,从而使政府职能得以正确实现。
1.行政监督的内容: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对行政司法的监督对行政活动合理性的监督 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及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督 2. 行政监督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监督主体不同:立法机关监督、审判机关监督、政党监督、群众团体监督、新闻单位监督从隶属关系上:上行监督、下行监督、横向监督、纵向监督等从行政职能上:人事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收监督、统计监督等。
…… 二、行政监督的作用和意义(一)行政监督的作用: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我国权力制约机制中的关键因素 保护国家、社会、集体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 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径 建设高素质行政管理队伍的重要途径。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有助于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有助于保证行政管理活动的政治方向 有利于防止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 有利于增强行政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三、行政监督的原则和手段 (一)行政监督的原则经常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其他原则(二)行政监督的手段法律规范手段经济诱导手段(高薪养廉)行政制约手段心理约束手段(警示教育)第二章中国行政监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行政监督制度的产生(一)中国行政监督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1、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基本条件)2、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统治阶级之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3、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为行政监督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政治基础西周的“巡狩”和“述职”“巡狩”:周天子在春秋两季视察诸侯守职的活动。
监督学案例复习参考资料
监督学案例复习参考资料第一章监督学概述某市永信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诉某市工商行政管理香洲分局工商行政处罚案原告:某市永信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称永信公司)被告: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香洲分局上诉人:某市永信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被上诉人: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香洲分局2009年7月初,卖方高某委托永信公司出售某市宏大花园6栋1301号房屋。
买方赵某看中了涉案房屋,于2009年7月24日以人民币42万元(不含交易税费及代理费,代理费为成交总价的2%)的价格与永信公司签订了《房屋认购合同》。
2009年7月25日,永信公司告知高某有买方以40万元购买涉案房产,并与高某签订了《出售物业独家代理委托书》和《成交确认书》。
《出售物业独家代理委托书》第九项备注载明:高某实收房款38万元,成交后给永信地产5000元代理费,高出38万元房价部分为乙方(高某)的交易税费和中介代理费。
此后,赵某向永信公司实际支付了人民币42万元购房款,高某收到38万元房款后又向永信公司支付了代理费人民币5000元。
永信公司为高某代付房产交易费税共19152.3元。
2010年1月27日,买方赵某向某市工商局香洲分局投诉永信公司在2009年7月的居间活动中向委托人隐瞒了房产的真实价格,从中吃了差价,要求工商部门进行查处。
某市工商局香洲分局于2010年1月28日立案,经调查认定,永信公司在代理出售涉案房屋的过程中,未如实向买方赵某告知卖方高某委托出售房屋的价格,也未如实向卖方高某告知涉案房屋的真实交易价格,故意对委托人隐瞒了与委托人相关的重要事项,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房屋差价,共违法取得人民币20847.7元。
某市工商局香洲分局分别于2010年4月9日和2010年4月21日向永信公司发出《行政处罚告知书》及《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2010年8月11日,某市工商局香洲分局作出《处罚决定书》,认定永信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经纪人管理办法》及《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责令永信公司立即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处罚款人民币15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审判监督概述 • 审级监督制度 • 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赔偿制度
第一节 审判监督概述
一、审判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一)审判监督的概念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 过行使审判权,在个案中对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以 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 的监督。
第三节 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赔偿制度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 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作出的具有直接或 者间接法律效力的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1、行政行为的从属性 2、行政行为的裁量性 3、行政行为的单方性 4、行政行为的强制性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
1、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2、依法直接改判。 3、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四)上诉不加刑原则
刑事二审实行上诉不加刑原则。这一规定 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利。
不适用于检察院的抗诉或自诉人的上诉, 也不适用于第二审法院审理时发现了新的犯罪 事实,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三、再审监督制度
再审监督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 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 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 特别审判程序。
1、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 司法行为。
2、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3、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4、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5、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与多方
行政行为。
二、违法与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
(一)法要求,否则即 视为违法:
(一)再审程序的提起
有权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是最高人民 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 及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 民检察院;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二)再审案件的审理
应当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证据 和适用法律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 的执行。
(三)再审案件的处理
3、审级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 的监督。
二、二审监督制度
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的 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 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者裁 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一)二审程序的提起
来源于当事人的上诉和检察院的抗诉。
(二)二审案件的审理
全面审查,开庭审理。
(三)二审案件的处理方式
1、主体合法 2、内容合法 3、程序合法
(二)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
无效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有重大违法 或者明显瑕疵,以致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 力,即对行政相对人没有拘束力。
1、行为主体不明确。 2、行政行为严重超越职权。 3、行政主体有重大实体违法和程序违法。 4、行政行为有犯罪或者有唆使他人犯罪的情形。 5、行政行为的内容在客观上没有实施的可能。
二、刑事审判监督与行政审判监督
(一)刑事审判监督
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 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目的的一 种司法监督形式。
刑事审判监督的对象主要是行政单位和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作为单位,可以作为走私罪、 索贿罪、行贿罪等罪名的犯罪主体。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
1、对象是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 2、死刑复核的法院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 3、法院依职权而不是依当事人请求而启动 4、内容包括审查和核准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审判程序, 对于统一理解和执行死刑案件的适用标准, 保证死刑判决的正确性,对于既打击犯罪又 防止错杀和坚持少杀的刑事政策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三、行政诉讼制度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之前,我国未能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 大量行政纠纷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 决。1989年4月4日颁布、1990年10月1 日施行的《行政诉讼法》以法典的形式 最终确立了行政诉讼制度。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1、行政诉讼的概念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 为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 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 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
刑事案件: 1、维持原判,驳回申诉或抗诉 2、改判 3、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定罪量刑 4、宣告被告人无罪
民事案件: 1、维持原判,驳回申诉或抗诉 2、改判
四、死刑复核制度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 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二)行政审判监督
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 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主体是否依 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行政审判的基本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 题的解释》。
第二节 审级监督制度
一、审级监督制度概述
(一)审级监督的概念
(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
1、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报请复核 3、审查核准
(三)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
1、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
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2、复核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程序 (1)报请复核 (2)复核 3、复核后对案件的处理
审级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 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审级监 督通过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核准 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来完成。
(二)审级监督的功能
1、法官的认识能力属于有限理性,其作出的 判决、裁定不可能完全正确。
2、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 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 行使此项权力。
(二)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
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 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 个人的干涉。
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 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 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 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机关进行 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