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教程PPT-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合集下载
新药的开发过程课件
对策
新药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需要承 担研发失败的风险,导致新药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变量,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但受试者招募、试验设计等因素也会增加临床试验的难度。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新药的仿制和侵权行为严重,对 新药的研发和上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 依据。
临床试验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在健康志愿者或 少量患者中的安全性、耐 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Ⅱ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在目标患者中的 疗效和安全性,为后续试 验提供依据。
Ⅲ期临床试验
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 评估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和不良反应,确定最佳给 药方案。
VS
提交至药品审评中心
申请人将整理好的药物注册申请资料提交 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审评中 心,由其对申请资料进行形式审查。
药物评审与审批流程
初步审查
药品审评中心对申请资料进行初 步审查,主要关注药物研发的合 法性、规范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药学评审
药学专家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 性以及质量可控性等方面进行评 审,同时对药物的生产工艺、质
将有更多的细胞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我国新药研发的前景与展望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新药的研发和上市,这将为 我国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科研实力提升
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将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预 计未来我国将有更多的创新药物问世。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疾病谱的变化,新药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 加,这将为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新药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需要承 担研发失败的风险,导致新药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变量,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但受试者招募、试验设计等因素也会增加临床试验的难度。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新药的仿制和侵权行为严重,对 新药的研发和上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 依据。
临床试验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在健康志愿者或 少量患者中的安全性、耐 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Ⅱ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在目标患者中的 疗效和安全性,为后续试 验提供依据。
Ⅲ期临床试验
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 评估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和不良反应,确定最佳给 药方案。
VS
提交至药品审评中心
申请人将整理好的药物注册申请资料提交 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审评中 心,由其对申请资料进行形式审查。
药物评审与审批流程
初步审查
药品审评中心对申请资料进行初 步审查,主要关注药物研发的合 法性、规范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药学评审
药学专家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 性以及质量可控性等方面进行评 审,同时对药物的生产工艺、质
将有更多的细胞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我国新药研发的前景与展望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新药的研发和上市,这将为 我国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科研实力提升
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将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预 计未来我国将有更多的创新药物问世。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疾病谱的变化,新药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 加,这将为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新药研发PPT幻灯片课件
• 在体内通过酶解而重新释放出母体化合物发挥作用。
31
3. 孪药设计
• 孪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 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分子药物而产生协 同作用,增强活性或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或者提高作用的选择 性。
• 如果在体内可代谢为原来的构成成分,也被看作是前体药物。 • 常应用拼合原理。
入地研究中。 11
随机与逐一筛选 及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
随机与逐一筛选及意外发现曾是获得先导化合 物的最大来源,目前仍为一个可靠来源。其方式为 对从特有或稀有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 以及低等动植物体内分离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对有 机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体进行普筛,虽然有相当大的 盲目性,但却可以得到新结构类型或新作用特点的 先导化合物。
6
从天然活性物质中 筛选获得先导化合物
在药物发展的早期阶段,利用天然产物作为治疗手 段几乎是唯一的源泉。时至今日,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 内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物质,仍然是先导物甚至是药 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所获得天然活性物质的来源不同, 又划分为三种途径:
从陆地上动植物体内提取、分离天然活性物质获得先导化 合物
10
实例分析
青蒿素(Artemisin分in析e):是这从是黄利用天然植物发掘先 花蒿植物(ACrH3temis导ia物,an开nu发le药)分物的一个典型H例子CH。3 天 H离对氯3C 的恶喹O含性耐OO有 疟 药O 过原株氧虫具CH键作有3 的用抑然 疟 明 内倍快制青作 : 酯半,作蒿用 过 经萜特用素复 氧 硼内别,发 键 氢的酯 是对缺率 还 化,对人点较原钠是高成还H3。醚原生C 物构键成OH利效,半OO用关活缩O 系性醛度低研丧仍和究失保HH 抗表。持 体型毒的R为=还性抗-原H很 疟O青低先蒿R,导素因化而合活 或 性成物性 酯 明为,, 化 显新利半 成 提结用缩 青 高构 对醛 蒿 ,类其的酰药羟酯物基等动甲化力醚合学青化物性蒿O成,质素蒿生也甲物有CH醚活所3 进抗为行疟R=蒿结药-甲C构 。H醚3改造开发改 但了善青很,蒿多这素有作些效化为的合抗物疟先均已导发化展合物成药仍物在,深
31
3. 孪药设计
• 孪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 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分子药物而产生协 同作用,增强活性或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或者提高作用的选择 性。
• 如果在体内可代谢为原来的构成成分,也被看作是前体药物。 • 常应用拼合原理。
入地研究中。 11
随机与逐一筛选 及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
随机与逐一筛选及意外发现曾是获得先导化合 物的最大来源,目前仍为一个可靠来源。其方式为 对从特有或稀有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 以及低等动植物体内分离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对有 机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体进行普筛,虽然有相当大的 盲目性,但却可以得到新结构类型或新作用特点的 先导化合物。
6
从天然活性物质中 筛选获得先导化合物
在药物发展的早期阶段,利用天然产物作为治疗手 段几乎是唯一的源泉。时至今日,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 内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物质,仍然是先导物甚至是药 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所获得天然活性物质的来源不同, 又划分为三种途径:
从陆地上动植物体内提取、分离天然活性物质获得先导化 合物
10
实例分析
青蒿素(Artemisin分in析e):是这从是黄利用天然植物发掘先 花蒿植物(ACrH3temis导ia物,an开nu发le药)分物的一个典型H例子CH。3 天 H离对氯3C 的恶喹O含性耐OO有 疟 药O 过原株氧虫具CH键作有3 的用抑然 疟 明 内倍快制青作 : 酯半,作蒿用 过 经萜特用素复 氧 硼内别,发 键 氢的酯 是对缺率 还 化,对人点较原钠是高成还H3。醚原生C 物构键成OH利效,半OO用关活缩O 系性醛度低研丧仍和究失保HH 抗表。持 体型毒的R为=还性抗-原H很 疟O青低先蒿R,导素因化而合活 或 性成物性 酯 明为,, 化 显新利半 成 提结用缩 青 高构 对醛 蒿 ,类其的酰药羟酯物基等动甲化力醚合学青化物性蒿O成,质素蒿生也甲物有CH醚活所3 进抗为行疟R=蒿结药-甲C构 。H醚3改造开发改 但了善青很,蒿多这素有作些效化为的合抗物疟先均已导发化展合物成药仍物在,深
新药研发与设计的过程【共28张PPT】
产品,它不包括现存化合物的新型盐类、前药、代 谢物和酯类,也不包括组合产品
一.新药研发的概述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大和增强。
• 我国共开发40多个一类新药 当今世界药品研发正逐步成为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II期临床试验期间,最终的剂型被选择和开发作III期临床使用并代表了提交FDA上市申请的处方。 各行业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
2006 2008F
四.国内新药研发情况
成功药物
临床试验药
动物试验药 活性物质
国际通行研发模式
*
资料来源:
中国通行研发模式
28
合成
体外活性筛选 特异性疾病动物模型筛
• 分子改造
–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 大和增强。
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
新结构药物发现日趋困难
过去的10年中,有20个新的抗菌药物批准上 市, 其中结构修饰类18个,全新结构的2个
喹喏酮类:7个
结构修饰的类
β-内酰胺类:7个 大环内酯类:2个 四环类:1个
理学家、统计学家等参与共同完成。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 评价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确定药物作用 机理。
•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 整体动物试验(啮齿动物和非啮齿动物)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体外筛选: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生物学特性——毒理学1
生殖研究——包–括:急抚养性和交毒配行性为、研胚胎究早期—、早—产和单产后剂发育量、多和代影/响或和致多畸性剂。 量短期给药。给药剂量向一 定范围增加,以确定试验化合物不产生毒性的最大剂量、发生 I期临床试验期间,对于口服给药,直接应用仅含活性药物无其他药用辅料的胶囊剂。
一.新药研发的概述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大和增强。
• 我国共开发40多个一类新药 当今世界药品研发正逐步成为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II期临床试验期间,最终的剂型被选择和开发作III期临床使用并代表了提交FDA上市申请的处方。 各行业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
2006 2008F
四.国内新药研发情况
成功药物
临床试验药
动物试验药 活性物质
国际通行研发模式
*
资料来源:
中国通行研发模式
28
合成
体外活性筛选 特异性疾病动物模型筛
• 分子改造
– 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 大和增强。
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
新结构药物发现日趋困难
过去的10年中,有20个新的抗菌药物批准上 市, 其中结构修饰类18个,全新结构的2个
喹喏酮类:7个
结构修饰的类
β-内酰胺类:7个 大环内酯类:2个 四环类:1个
理学家、统计学家等参与共同完成。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 评价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确定药物作用 机理。
•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 整体动物试验(啮齿动物和非啮齿动物)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
体外筛选: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生物学特性——毒理学1
生殖研究——包–括:急抚养性和交毒配行性为、研胚胎究早期—、早—产和单产后剂发育量、多和代影/响或和致多畸性剂。 量短期给药。给药剂量向一 定范围增加,以确定试验化合物不产生毒性的最大剂量、发生 I期临床试验期间,对于口服给药,直接应用仅含活性药物无其他药用辅料的胶囊剂。
药研发的过程PPT.
2.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准逗留室内。
技巧,比如是否需要与客户或其他部门密切联系?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第一个等级
7.教室内不准乱拉私接电源、乱设插座、乱充电。
2、有人触电时,要用干木棍、干扫帚把等撬开触电人,或挑开带电物体及电线,绝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人。
(2)干燥过程中液滴温度不高,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而且成品质量好。
首先,要彬彬有礼地介绍自己和你所在的汽车公司,或者你所在的专营店。
(一)准备:
2)药理学、
3)药效动力学
4)药代动力学
5)毒理学等研究。
4)新药临床研究与应用
以人为研究对象(患者和健康人),
考察和评价新药对特定目标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Ⅰ期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及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Ⅱ期临床试验:初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
Ⅲ期临床试验: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
Ⅳ期临床试验: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
2.溶液的特性:
有些工作职责变得多余或已被其他员工分担。
2.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要依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到市卫生防疫站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每年年审一次。要保持内外环境整
1.3.3刊登广告
洁,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设想一下该工作需要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看是否可能通过本次招聘为单位注入新知识、新技能?还要考虑该工作是否需要较强的沟通
(五)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事先准备的应聘者实际情况与工作要求的对比表,检查哪些应聘者拥有必须具备的条件,排除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应聘者。接下来就可
技巧,比如是否需要与客户或其他部门密切联系?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第一个等级
7.教室内不准乱拉私接电源、乱设插座、乱充电。
2、有人触电时,要用干木棍、干扫帚把等撬开触电人,或挑开带电物体及电线,绝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人。
(2)干燥过程中液滴温度不高,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而且成品质量好。
首先,要彬彬有礼地介绍自己和你所在的汽车公司,或者你所在的专营店。
(一)准备:
2)药理学、
3)药效动力学
4)药代动力学
5)毒理学等研究。
4)新药临床研究与应用
以人为研究对象(患者和健康人),
考察和评价新药对特定目标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Ⅰ期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及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Ⅱ期临床试验:初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
Ⅲ期临床试验: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
Ⅳ期临床试验: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
2.溶液的特性:
有些工作职责变得多余或已被其他员工分担。
2.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要依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到市卫生防疫站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每年年审一次。要保持内外环境整
1.3.3刊登广告
洁,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设想一下该工作需要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看是否可能通过本次招聘为单位注入新知识、新技能?还要考虑该工作是否需要较强的沟通
(五)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事先准备的应聘者实际情况与工作要求的对比表,检查哪些应聘者拥有必须具备的条件,排除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应聘者。接下来就可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课程(PPT 57页)
较,设计或选择合成路线,要求避开专利、成本可 控、操作简易、便于工业化。
– 工艺参数研究
• 以提高收率和纯度、简化操作和便于工业化生产、 稳定工艺为目的。结合TLC或HPLC、GC等监控手段, 对包括反应溶剂、试剂、催化剂、投料比、温度、 压力、时间等进行优化;
• 对工艺参数优化结果按步骤列表总结,比较内容包 括选择溶剂、试剂、反应温度、时间、收率、纯度、 残留杂质情况等。
– 该课题产品的经济费用预测。包括:生产制造成本、 能源消耗、环保情况、未来定价及预期盈利情况。
– 本公司对该产品生产的适应情况。如:生产能力是否 适应、技术能力能否达到等。
– 该课题投入开发的时间,包括分阶段时间及费用开支 等。
– 整理立项报告(研发中心、市场部、知识产权部) – 批准立项
课题组成立
• 健康、安全、环保HSE
– 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 实验仪器类EQM
–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 –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OP
附:SOP图片
• 实验方法及工作流程类MET
– 原始记录的填写、修改与原始数据处理原则 –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管理 – 仪器校准与检定的管理 – 药品注册工作程序 – 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案的制订 – ………..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正大天晴 顾红梅
提纲
一、研发流程及项目管理 二、药学研究及管理
– 原料药研究 – 制剂研究 – 质量研究
三、正大天晴研发管理制度简介
新药研发流程
以化学药为例
临床前研究 (GLP)
临床研究 (GCP)
工业化生产 (GMP)
申报临床 申报生产
两报两批
原料药研发
– 工艺参数研究
• 以提高收率和纯度、简化操作和便于工业化生产、 稳定工艺为目的。结合TLC或HPLC、GC等监控手段, 对包括反应溶剂、试剂、催化剂、投料比、温度、 压力、时间等进行优化;
• 对工艺参数优化结果按步骤列表总结,比较内容包 括选择溶剂、试剂、反应温度、时间、收率、纯度、 残留杂质情况等。
– 该课题产品的经济费用预测。包括:生产制造成本、 能源消耗、环保情况、未来定价及预期盈利情况。
– 本公司对该产品生产的适应情况。如:生产能力是否 适应、技术能力能否达到等。
– 该课题投入开发的时间,包括分阶段时间及费用开支 等。
– 整理立项报告(研发中心、市场部、知识产权部) – 批准立项
课题组成立
• 健康、安全、环保HSE
– 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 实验仪器类EQM
–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 –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OP
附:SOP图片
• 实验方法及工作流程类MET
– 原始记录的填写、修改与原始数据处理原则 –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管理 – 仪器校准与检定的管理 – 药品注册工作程序 – 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案的制订 – ………..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正大天晴 顾红梅
提纲
一、研发流程及项目管理 二、药学研究及管理
– 原料药研究 – 制剂研究 – 质量研究
三、正大天晴研发管理制度简介
新药研发流程
以化学药为例
临床前研究 (GLP)
临床研究 (GCP)
工业化生产 (GMP)
申报临床 申报生产
两报两批
原料药研发
新药研制与开发PPT课件
先导化合物发现途径 Nhomakorabea01
高通量筛选
虚拟筛选
02
03
组合化学
利用高通量技术从大量化合物库 中筛选出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化合物 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提高筛选效 率。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具有结构 多样性的化合物库,增加发现机 会。
候选药物优化策略
结构优化
01
通过化学修饰、构效关系分析等手段提高候选药物的活性及选
新药分类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化学 药品注册分类,生物制品注册分 类。
国内外新药研发现状
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药研发虽取得显著进展 ,但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药品研发低 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存在“多、 小、散、乱”的状况。
国外新药研发现状
发达国家由于药品研发基础好、技术 先进,在新药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其研发的新药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 我国。
保密技术运用
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手段, 确保商业秘密不被泄露。
泄密应急处理
制定泄密应急预案,及时采取补救措 施,降低损失。
市场推广策略制定
市场调研
产品定位
了解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客户需求等信 息,为制定推广策略提供依据。
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明确产品的目 标用户和市场定位。
推广渠道选择
营销策略制定
辅料选择
选择适宜的辅料,提高制剂的稳 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降低不 良反应的发生。
处方优化
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对制 剂处方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
质量标准建立及稳定性考察
1 2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需求,制定合理的质量标 准,包括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
高通量筛选
虚拟筛选
02
03
组合化学
利用高通量技术从大量化合物库 中筛选出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化合物 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提高筛选效 率。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具有结构 多样性的化合物库,增加发现机 会。
候选药物优化策略
结构优化
01
通过化学修饰、构效关系分析等手段提高候选药物的活性及选
新药分类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化学 药品注册分类,生物制品注册分 类。
国内外新药研发现状
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药研发虽取得显著进展 ,但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药品研发低 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存在“多、 小、散、乱”的状况。
国外新药研发现状
发达国家由于药品研发基础好、技术 先进,在新药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其研发的新药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 我国。
保密技术运用
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手段, 确保商业秘密不被泄露。
泄密应急处理
制定泄密应急预案,及时采取补救措 施,降低损失。
市场推广策略制定
市场调研
产品定位
了解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客户需求等信 息,为制定推广策略提供依据。
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明确产品的目 标用户和市场定位。
推广渠道选择
营销策略制定
辅料选择
选择适宜的辅料,提高制剂的稳 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降低不 良反应的发生。
处方优化
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对制 剂处方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
质量标准建立及稳定性考察
1 2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需求,制定合理的质量标 准,包括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
新药研发过程PPT(共 38张)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的分类(SFDA)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 单克隆抗体。 3. 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 变态反应原制品。 5. 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 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 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 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 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 酵技术等)。 12. 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 制品。 13. 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14. 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15.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开发的一般程序
待测样品(天然、合成或生物工程产物) 初筛
有活性
生物型(体外、体内) 无活性
化学部分
工艺路线 质量标准
药效学
临床前药理
制剂部分
一般药理学 毒理学
剂型、含量标准、 稳定性、溶出度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临床试验评价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的分类(SFDA)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 单克隆抗体。 3. 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 变态反应原制品。 5. 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 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 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 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 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 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 酵技术等)。 12. 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 制品。 13. 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14. 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15.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开发的一般程序
待测样品(天然、合成或生物工程产物) 初筛
有活性
生物型(体外、体内) 无活性
化学部分
工艺路线 质量标准
药效学
临床前药理
制剂部分
一般药理学 毒理学
剂型、含量标准、 稳定性、溶出度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临床试验评价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人文关怀、专注药研—黄从海博士与大家共勉
《新药研发的流程》课件
上市后监测
即使药物已经上市,监管机构仍需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 监测,以确保公众安全。
06
新药上市后监测与监管
上市后安全性监测
监测目的
评估药品在上市后的安全性,发现新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保 障公众用药安全。
监测方法
通过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不良事件报告、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 多种方式进行监测。
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优化药物的合成工艺,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
药物稳定性研究
评估药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确保药物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实验设计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设计药效学实验, 验证药物的疗效。
药效学评价
通过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等方法,对药物的药效 进行评价。
药效学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药物的药效,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目的
新药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开发新的药物,以治疗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新药研发的重要性
满足医疗需求
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药的 需求也不断增长。新药研发能够满足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 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推动经济发展
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对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新药研发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如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
01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药物的剂
型选择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02
通过实验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清除
率等。
药代动力学模型建立
03
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表现。
即使药物已经上市,监管机构仍需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 监测,以确保公众安全。
06
新药上市后监测与监管
上市后安全性监测
监测目的
评估药品在上市后的安全性,发现新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保 障公众用药安全。
监测方法
通过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不良事件报告、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 多种方式进行监测。
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优化药物的合成工艺,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
药物稳定性研究
评估药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确保药物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实验设计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设计药效学实验, 验证药物的疗效。
药效学评价
通过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等方法,对药物的药效 进行评价。
药效学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药物的药效,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目的
新药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开发新的药物,以治疗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新药研发的重要性
满足医疗需求
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药的 需求也不断增长。新药研发能够满足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 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推动经济发展
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对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新药研发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如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
01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药物的剂
型选择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02
通过实验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清除
率等。
药代动力学模型建立
03
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表现。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25.遗传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7.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8.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最新编辑ppt
11
6、临床研究
每一种候选药物或疫苗在获得使 用批准之前,必须在志愿者中间进行 严格的系统性测试以对新产品是否可 以应用于更广泛的人群进行评估
;同样的道理,吗啡可以缓解
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
疼痛,过量服用则会让人产生
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
生理依赖。
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
最新编辑ppt
8
5、临床前研究资料准备
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最新编辑ppt
2
一、中药新药研发过程
1、调研 2、立项:确定配方、剂型 3、实验室研究:进行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药学工作 4、药理、毒理学研究 5、临床前研究资料准备 6、完成Ⅰ、Ⅱ、Ⅲ期临床研究 7、申请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
最新编辑ppt
3
图 药材辅料
中药研发流程图
药学提取 工艺
小试3
药学成型
批
最新编辑ppt
7
4、药理、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药理学研究
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一定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
条件下,可能对机体造成的损
作用及其规律的机制。
害作用。
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
月满则缺,物极必反。 微量的蛇毒可以治疗心脏疾病 ,但是过多的剂量则是致命的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 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 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最新编辑ppt
11
6、临床研究
每一种候选药物或疫苗在获得使 用批准之前,必须在志愿者中间进行 严格的系统性测试以对新产品是否可 以应用于更广泛的人群进行评估
;同样的道理,吗啡可以缓解
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
疼痛,过量服用则会让人产生
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
生理依赖。
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
最新编辑ppt
8
5、临床前研究资料准备
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最新编辑ppt
2
一、中药新药研发过程
1、调研 2、立项:确定配方、剂型 3、实验室研究:进行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药学工作 4、药理、毒理学研究 5、临床前研究资料准备 6、完成Ⅰ、Ⅱ、Ⅲ期临床研究 7、申请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
最新编辑ppt
3
图 药材辅料
中药研发流程图
药学提取 工艺
小试3
药学成型
批
最新编辑ppt
7
4、药理、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药理学研究
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一定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
条件下,可能对机体造成的损
作用及其规律的机制。
害作用。
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
月满则缺,物极必反。 微量的蛇毒可以治疗心脏疾病 ,但是过多的剂量则是致命的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 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 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 PPT课件
22、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 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7、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2临床前研究
(四)临床研究资料 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29、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草案)。 30、临床研究者手册(草案)。
美元
谢谢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李飞 025-86863175 kldlf@
1998年销售量居前20位的仿制药销售总额 为70亿美元,还不及销售量居前20位的注 册新药销售总和的十分之一
一个重磅炸弹级新药可以实现年销售5亿美 元。如洛赛克,非洛地平。
一个新药开发成功可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 一日翻番。如:辉瑞的伟哥。
六.新药开发特点
国外每开发成功一个新药 ●高投入 费用:3~5亿美元 ●周期长 时间:10-15年 ●高风险 成功率在1/10000左右 ●高回报 一个重磅炸弹产品年销售可5亿
化合物,工艺,制剂,适应症 例外:链霉素 5.成功率:5%
4.2临床前研究
研究内容: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 理化性质及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 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 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
目的 1.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安全、有效。 2.确定生产工艺,质量可控
4.2临床前研究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
23、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7、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2临床前研究
(四)临床研究资料 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29、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草案)。 30、临床研究者手册(草案)。
美元
谢谢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李飞 025-86863175 kldlf@
1998年销售量居前20位的仿制药销售总额 为70亿美元,还不及销售量居前20位的注 册新药销售总和的十分之一
一个重磅炸弹级新药可以实现年销售5亿美 元。如洛赛克,非洛地平。
一个新药开发成功可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 一日翻番。如:辉瑞的伟哥。
六.新药开发特点
国外每开发成功一个新药 ●高投入 费用:3~5亿美元 ●周期长 时间:10-15年 ●高风险 成功率在1/10000左右 ●高回报 一个重磅炸弹产品年销售可5亿
化合物,工艺,制剂,适应症 例外:链霉素 5.成功率:5%
4.2临床前研究
研究内容: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 理化性质及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 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 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
目的 1.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安全、有效。 2.确定生产工艺,质量可控
4.2临床前研究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
新药研发过程及项目管理课程.pptx
• 对工艺参数优化结果按步骤列表总结,比较内容包 括选择溶剂、试剂、反应温度、时间、收率、纯度、 残留杂质情况等。
中试放大
– 打通合成路线
• 参考文献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纯化分离等手段, 按照设计路线得到各步中间体和终产品;
• 通过质谱、核磁等手段对各步骤中间体和成品进行 结构鉴定。以鉴定的结果是否和目标化合物相符为 标志,确认路线是否打通;
• 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 课题协调人:原料+制剂 – 课题负责人:原料或制剂 – 课题成员,包括: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中试研究、
药理毒理监查、临床监查等等
• 课题组成员备案
研发计划及实施
• 课题协调人工作职责
– 建立并逐步完善课题小组 – 制订研发计划 – 组织实施:直到生产上市,至少6批 – 全过程监督管理 – 合作开发课题,与合作单位联系沟通:资料交
• 总结本季度工作
• 自我总结评价
• 部室主管评价
• 激励制度:弹性业绩考核
技术资料的审查
• 课题组成员 • 部室负责人 • 原料/制剂负责人 • 总协调人 • 注册事务部:形式审查 • 质量管理部:技术总监
原料药研究
原料药研究内容
• 工艺开发 • 中试放大 • 工艺验证 • 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
– 杂质限度研究
• 按步骤对杂质限度进行研究,至少提供一批限度以 下的样品进行工艺研究,以提供限度制定依据。
• 样品制备和使用:
– 精制工艺
• 终产品不仅有关物质要求合格,同时含量、溶剂残 留、晶型、炽灼残渣、干燥失重、重金属等均要求 合格。需合理设计精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溶解、 吸附、过滤、结晶、干燥、粉碎等步骤。应明晰每 一环节所去除的杂质种类或目的。
中试放大
– 打通合成路线
• 参考文献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纯化分离等手段, 按照设计路线得到各步中间体和终产品;
• 通过质谱、核磁等手段对各步骤中间体和成品进行 结构鉴定。以鉴定的结果是否和目标化合物相符为 标志,确认路线是否打通;
• 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 课题协调人:原料+制剂 – 课题负责人:原料或制剂 – 课题成员,包括: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中试研究、
药理毒理监查、临床监查等等
• 课题组成员备案
研发计划及实施
• 课题协调人工作职责
– 建立并逐步完善课题小组 – 制订研发计划 – 组织实施:直到生产上市,至少6批 – 全过程监督管理 – 合作开发课题,与合作单位联系沟通:资料交
• 总结本季度工作
• 自我总结评价
• 部室主管评价
• 激励制度:弹性业绩考核
技术资料的审查
• 课题组成员 • 部室负责人 • 原料/制剂负责人 • 总协调人 • 注册事务部:形式审查 • 质量管理部:技术总监
原料药研究
原料药研究内容
• 工艺开发 • 中试放大 • 工艺验证 • 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
– 杂质限度研究
• 按步骤对杂质限度进行研究,至少提供一批限度以 下的样品进行工艺研究,以提供限度制定依据。
• 样品制备和使用:
– 精制工艺
• 终产品不仅有关物质要求合格,同时含量、溶剂残 留、晶型、炽灼残渣、干燥失重、重金属等均要求 合格。需合理设计精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溶解、 吸附、过滤、结晶、干燥、粉碎等步骤。应明晰每 一环节所去除的杂质种类或目的。
《新药研制与开发》课件
《新药研制与开发》ppt课件
目录
• 新药研制概述 • 新药发现与靶点验证 • 临床前研究与药学研究 • 新药临床试验与审批上市 • 新药上市后的监测与评价
01
新药研制概述
新药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明确新药的定义,了解新药的分类标 准。
详细描述
新药是指未被批准上市的药物,包括 创新药物和改良型药物。根据新药的 来源和特点,可以分为化学药、生物 药和中成药等不同类型。
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药学研究还需要进行药物制剂的工艺验证和质量控制 ,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药学研究是新药研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主要 涉及药物的理化性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 方面的研究。
药学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 有效性,以确保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药效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还需要进行药 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以了解药 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 的可能性。
04
新药临床试验与审批上市
Ⅰ期临床试验
总结词
初步安全性评估
总结词
小规模试验
详细描述
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主要目的是评估新 药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 ,以及初步探索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体外活性评价
细胞模型
建立靶点相关的细胞模型,模拟药物作用环境,评估候选药物在细胞水平上的活性。
药效学评价
通过药效学实验,如细胞增殖、凋亡、信号转导等实验,对候选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评估。
03
临床前研究与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的目标是确定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 、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等,为后续的临床
据。
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录
• 新药研制概述 • 新药发现与靶点验证 • 临床前研究与药学研究 • 新药临床试验与审批上市 • 新药上市后的监测与评价
01
新药研制概述
新药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明确新药的定义,了解新药的分类标 准。
详细描述
新药是指未被批准上市的药物,包括 创新药物和改良型药物。根据新药的 来源和特点,可以分为化学药、生物 药和中成药等不同类型。
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药学研究还需要进行药物制剂的工艺验证和质量控制 ,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药学研究是新药研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主要 涉及药物的理化性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 方面的研究。
药学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 有效性,以确保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药效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还需要进行药 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以了解药 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 的可能性。
04
新药临床试验与审批上市
Ⅰ期临床试验
总结词
初步安全性评估
总结词
小规模试验
详细描述
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主要目的是评估新 药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 ,以及初步探索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体外活性评价
细胞模型
建立靶点相关的细胞模型,模拟药物作用环境,评估候选药物在细胞水平上的活性。
药效学评价
通过药效学实验,如细胞增殖、凋亡、信号转导等实验,对候选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评估。
03
临床前研究与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的目标是确定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 、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等,为后续的临床
据。
药物经济学评价
2024年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介绍PPT课件
03
加强与伦理委员会和监管机构的沟通,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
29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市场竞争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差异化的研发策略。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竞争优势。
2024/2/29
30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融资渠道拓展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资金、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
观察指标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剂量反应关系、安全性等。
2024/2/29
17
III期临床试验
01
研究目的
确证新药在目标患者群体中的疗 效和安全性,为药品注册提供充 分依据。
试验设计
02
03
观察指标
采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 盲、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对照的方 法。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生活质量等,同时收集药物经济 学数据。
长期毒性试验
观察药物在长时间连续给予后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评估药物 的潜在危害。
特殊毒性试验
包括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特殊毒性试验,全面评估药 物的安全性。
13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包 括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的浓度。
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 排泄途径和排泄速率,了解药物 的消除过程。
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介绍PPT课件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 药物发现与筛选 • 临床前研究 • 临床试验 • 生产与质量控制 • 创新药物研发挑战与对策
2
01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Chapter
2024/2/29
3
创新药物定义与分类
加强与伦理委员会和监管机构的沟通,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
29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市场竞争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差异化的研发策略。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竞争优势。
2024/2/29
30
市场环境挑战及拓展思路
融资渠道拓展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资金、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
观察指标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剂量反应关系、安全性等。
2024/2/29
17
III期临床试验
01
研究目的
确证新药在目标患者群体中的疗 效和安全性,为药品注册提供充 分依据。
试验设计
02
03
观察指标
采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 盲、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对照的方 法。
主要关注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生活质量等,同时收集药物经济 学数据。
长期毒性试验
观察药物在长时间连续给予后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评估药物 的潜在危害。
特殊毒性试验
包括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特殊毒性试验,全面评估药 物的安全性。
13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包 括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的浓度。
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 排泄途径和排泄速率,了解药物 的消除过程。
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介绍PPT课件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 药物发现与筛选 • 临床前研究 • 临床试验 • 生产与质量控制 • 创新药物研发挑战与对策
2
01
创新药物研发概述
Chapter
2024/2/29
3
创新药物定义与分类
《新药的开发过程》课件
活性评估
对筛选出的候选药物进行活性评估, 确定其对靶点的抑制或激活效果。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
先导化合物筛选
根据活性评估结果,筛选出具有较好药效和安全性的先导化 合物。
先导化合物优化
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其药效、降低副作用和 改善药代动力学特性。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结构优化
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其药效和降低副作用。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新药的开发过程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新药研发概述 • 药物发现阶段 • 临床前研究阶段 • 临床研究阶段 • 新药申请与审批 • 新药研发的未来展望
PART 01
新药研发概述
新药研发的定义
新药研发是指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开 始,经过实验室研究、临床前试验、 临床试验等阶段,最终开发出具有新 疗效或新适应症的药物的过程。
PART 05
新药申请与审批
新药申请资料准备
临床前研究资料
包括药物的合成路线、药效学研究、药代动 力学研究、毒理学研究等,用于评估药物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申请资料
包括临床试验方案、伦理审查资料、知情同 意书样本等,用于申请开展临床试验。
新药审批流程
行政审批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新药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包括资料 完整性、规范性和符合法规要求等。
不良反应处理
对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 析和处理,采取必要的风 险控制措施,保障公众用 药安全。
PART 06
新药研发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1 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对筛选出的候选药物进行活性评估, 确定其对靶点的抑制或激活效果。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
先导化合物筛选
根据活性评估结果,筛选出具有较好药效和安全性的先导化 合物。
先导化合物优化
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其药效、降低副作用和 改善药代动力学特性。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结构优化
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其药效和降低副作用。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新药的开发过程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新药研发概述 • 药物发现阶段 • 临床前研究阶段 • 临床研究阶段 • 新药申请与审批 • 新药研发的未来展望
PART 01
新药研发概述
新药研发的定义
新药研发是指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开 始,经过实验室研究、临床前试验、 临床试验等阶段,最终开发出具有新 疗效或新适应症的药物的过程。
PART 05
新药申请与审批
新药申请资料准备
临床前研究资料
包括药物的合成路线、药效学研究、药代动 力学研究、毒理学研究等,用于评估药物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申请资料
包括临床试验方案、伦理审查资料、知情同 意书样本等,用于申请开展临床试验。
新药审批流程
行政审批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新药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包括资料 完整性、规范性和符合法规要求等。
不良反应处理
对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 析和处理,采取必要的风 险控制措施,保障公众用 药安全。
PART 06
新药研发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1 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创新药研发流程ppt课件
新药研发的风险与不可预测性
I期 IND 提交
II 期
III 期
NDA 提交
10,000 个化合物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个 化合物
5 Compounds 5 个化合物 20 – 100 名志 愿者 100 – 500名 志愿者 6年 $414.7MM 1,000 – 5,000 名志愿者
1 个FDA 审批药 物
5年 $323.5MM
创新药研发流程
我国新旧药品注册分类比较-旧版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组合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催化
基于临床副作用观察产生先导物 虚拟筛选
分子的多样性(diversity)是先导物发现 的物质基础
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
在药物设计时,分子的多样性、互补性和相似性构成了
设计方法的策略基础
分子的多样性
分子的互补性 分子的相似性
基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 的药物分子设计 反义寡核苷酸 分子的互补性(complementarity)是分 子识别和受体-配体结合的基础和推动力
Nominate)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lead Identification)
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是指新发现的对某种靶标或 生物模型呈现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由于其活性不强,选择性低,吸收性差,或毒性较大等缺点,通常 不能直接药用。但作为新的结构类型和线索物质,对先导物进 行结构变换和修饰,可得到具有优良药理作用的药物。 获得先导化合物可有多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