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概论Word版

环境保护概论Word版

环境保护概论Word版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议题,涉及到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会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首先,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还危害到其他生物的生存。

其次,气候变化正日益加剧,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从而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最后,自然资源的耗竭加剧了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

因此,环境保护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福祉,也是对未来世代的负责。

二、解决方案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可以着手改善的地方:1. 减少污染减少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来控制工业排放和废物处理,同时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此外,个人也应提高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减少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物品。

2. 推广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会损害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例如节约用水、促进循环经济等。

同时,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3. 增强环境教育教育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和公众对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媒体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成功案例,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 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解决。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问题。

此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应扮演重要的角色,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论环境保护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未来世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规律及环境保护知识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范围及其危害;了解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环保意识。

我国第一次环保会议所确定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第一章环境概论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论(一)概念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二)分类1、按主体来分:以人为主体;以生物为主体2、按范围大小来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星球环境3、按环境要素来分: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旅游环境等)二、环境要素(一)概念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二)特点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环境的整体大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之和4、环境诸要素具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特点三、环境系统(一)概念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称为环境系统。

(二)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前者着眼于环境整体,而后者则着眼于生物彼此之间及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系统从地球形成以后就存在,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出现后的环境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出现后的环境系统。

四、环境质量(一)概念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二)环境质量的价值1、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2、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3、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4、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可以将环境质量的价值至少概括为:“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四种价值。

五、环境保护(一)概念所谓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生物的生存。

环境保护概论pdf

环境保护概论pdf

环境保护概论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原则: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环境预测和预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综合治理原则: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复杂性,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3. 科学发展原则: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农业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生活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污水等。

这些污染源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这些法律法规也规定了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对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这些技术与方法包括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环保产业发展与政策环保产业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产业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环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七、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就要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构的调整入手,改进产品 结构,淘汰高消耗、重污 染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产 品,大力降低结构性破坏。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类的法律文件来对产 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 例如: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外商 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等,地方政府的《浙江省制造业产业 发展导向目录(2008年本)》、《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 本)》等。 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分为三类: 鼓励发展: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 限制发展:生产工艺一般、资源利用率不高、污染排放量较大, 且规模效益不明显的企业 禁止发展:具有先进生产工艺、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量小, 且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
经济政策
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收 费等各种有效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经济政策
污染防治的 经济优惠政策
资源生态补偿政策
污染费污染税政策
10.3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 总量控制与减排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基本思想:把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实施在经济开发和建设过程之 中,实施全过程控制,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转变“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 后修复”的环境保护道路。 (2)“谁污染、谁治理” 谁污染、谁治理” 由20世纪70年代初 “污染者负担”的提出引申而来。新形势下,这一政策 的内涵已拓展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 坏、谁恢复”。 强化环境管理” (3)“强化环境管理” 提出: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因为中国在短期内不具备依靠高投入治理污染的条件,中国现有的许多环 境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由此国家提出了强化管理的环境政策。 措施: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

垃圾焚烧
通过高温焚烧垃圾,将其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产生电能 或热能。
垃圾填埋
将无法处理或无法资源化的垃圾进行 安全填埋,需要注意防止对环境和地 下水资源的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
水体修复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受到污 染或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改良。
通过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对受到 污染或破坏的水体进行修复和净化。
通过风力发电,降低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核能利用
核能发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 能源,但需要注意核废料的处 理和安全问题。
地热能利用
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发电等 ,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污水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 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无害的物质。
生物膜法
利用生物膜的吸附作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
02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
总结词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 物,导致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和环境造 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 消费等。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 氢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词
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土壤中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土壤质量恶 化,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业化学品、城市垃圾等。污染物主要包 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 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噪音污染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有几版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有几版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有几版一、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它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发展。

林肇信是环境保护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的著作《环境保护概论》被广泛认可和引用。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一书的版本情况,并对其内容进行概述和评价。

二、《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的版本《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一书是林肇信教授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著作之一,它自首版以来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和修订。

1. 第一版第一版《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是林肇信教授于1990年出版的,该版本系统地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涵盖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2. 第二版第二版《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于2000年出版,相对于第一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更新。

该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包括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等,以适应当时环境保护领域的新发展。

3. 第三版第三版《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于2010年出版,与前两版相比,该版在内容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完善。

它引入了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新的理论和实践,同时也对环境保护技术和政策进行了更新。

4. 第四版目前,第四版《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尚未出版,但有关该版的编辑工作已经展开。

根据预计,第四版将进一步更新内容,反映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三、《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的内容概述《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一书内容广泛,涵盖了环境保护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其主要内容的概述:1.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该书首先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等的定义和内涵。

其次,它阐述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如预防原则、污染源控制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2. 环境保护的科学基础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等方面的知识。

它还介绍了环境监测和评价的方法,以及环境模拟和预测的技术。

3. 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该书详细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污染物处理和净化技术、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技术、环境修复和重建技术等。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一)《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性质:《环境保护概论》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科学技术知识外,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经济等知识有一概貌性了解,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危害,掌握环境质量变化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基本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演变过程及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环境科学的特点,人口、粮食、能源等问题的现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了解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及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问题。

(三)《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6学时,讲授课程22学时(学生讨论汇报),实验课学时数11学时,计划安排参观相关企业等实习学时数3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建议: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环境保护相关的理论知识系统地阐述清楚,力求讲深、讲透。

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节省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提倡研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以课堂讨论、提问答疑,文献查阅与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是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

考试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试卷:(1)按照本课程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试题库对学生进行开卷考试。

(2)试卷一律用计算机打印,而且按照学校统一的格式,自己校样后交教研室校对,核对无误后交系里统一印制。

(3)考试结束及评定成绩后,试卷交系教务秘书存档。

成绩评定:(1)成绩评定严格按平时占30%(包括平时成绩+研究性环保小论文);期终成绩占70%。

环境保护概论(名词解释)

环境保护概论(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环境围绕人们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有原生自然环境和次生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社会劳动中所形成的,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设施和社会结构。

3.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4.环境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迁移、扩散和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5.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由无机环境与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6.林德曼能量传输1/10定律: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后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其余90%的能量因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而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小部分未被利用。

7.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持的一种平衡状态。

8.生态阈值: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总是有限的,外部冲击或者内部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值.9.生物监测:是指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10.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11.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2.土地资源: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土地。

13.生物多样性: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4.矿产资源:主要指埋藏与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有用矿物或元素,其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产,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环境保护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环境保护的概念与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行动。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问题与影响1.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2. 大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3. 水资源短缺: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影响人类饮水和农业用水。

4. 土地退化:过度开发、土地污染和土地沙化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5. 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三、环境保护的原则与策略1. 预防为主: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

2. 全面合作: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3. 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参与,形成共同的环境保护意识。

4. 科学决策:依据科学研究和数据,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5. 治理创新:推动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四、环境保护的行动与措施1. 节能减排: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

4. 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并采取措施。

5. 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素养。

五、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展望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2. 国际合作与责任分担: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3.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创新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4. 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加强公众参与,形成共同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程36学时,实践课程12学时)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对于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概念和意义1.1环境保护的定义和范围1.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2.2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布与实施2.3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概述3.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估3.2环境质量评估的概念和方法3.3环境监测与环境检测技术4.大气环境保护4.1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4.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4.3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5.水体环境保护5.1水体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5.2水体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5.3水体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6.土壤环境保护6.1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6.2土壤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6.3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7.生态环境保护7.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2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7.3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方法7.4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8.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8.1环境风险的概念和评估方法8.2环境风险管理的意义和方法8.3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课堂讲授,通过PPT、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2.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实地考察,设计环境监测方案和环境评估报告等。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成绩等;2.期中考试:闭卷考试,涵盖课程理论知识;3.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涵盖整个课程的内容;4.实践报告:根据实验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相关的实践报告,并按时提交。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1.滕国祥.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参考资料:1.魏长仁,等.环境保护技术与法规.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2.孟家森,等.环境保护工程原理.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3.李国平,等.环境科学原理与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3、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分类
2、物资回收
3、热能回收
编辑版pppt
30
城市垃圾
能源
焚烧 热分解
物资
分选技术 堆肥法
电力、沼气 燃烧油、气 纸、金属、玻璃
肥料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模式
(三)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填埋 2、堆肥 3、焚烧 (四)北京市垃圾处理对策 1、减量化 2、无害化 3、资源化 4、产业化 (五)两种典型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白色污染 2、废旧电池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发电站效率
2、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
3、废热的利用
4、城市及区域绿化
编辑版pppt
38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
编辑版pppt
39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及其组成 (二)土壤污染物及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1、土壤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 2、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编辑版pppt
15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编辑版pppt
32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噪声污染及防治
环境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控制

环境保护概论环保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环保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目录
第十章 绿色的未来
第一节 绿色浪潮 第二节 绿色教育 第三节 绿色技术 第四节 绿色产品 第五节 清洁生产 第六节 绿色通行证
由于本书内容涉及领域广泛, 编者水平有限, 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和 有关人士批评指正。
编者 200Leabharlann .7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目录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科学 第四节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目录
第二章 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三节 能源应用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前言
本书的特点是: 一、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理论体系上不要求完整性, 但有较强 的针对性, 以能力培养为主旨; 二、注重题材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合理性; 三、插入 了大量的图片, 形象直观, 可读性强; 四、通过小知识、小资料、典型案例、想一想 小栏目, 引导学生贴近实践,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提高自身环境素质。使用 本书进行教学, 以30~40学时为宜。
环境保护概论
电子教案
主编: 王金梅 丁莹
退出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八章 第五章 第九章 第十章
退出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前言
前言
本书根据近年来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环境问题 的基本概念、生态平衡基本知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 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噪声及其它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管理及绿色 的未来等知识。 旨在使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书后, 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 刻的认识, 而且能在今后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自觉地把减少污染及污染控制放在 重要地位, 因此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环境保护概论在当今世界上,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为什么环境保护重要环境保护不仅关乎我们人类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

首先,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导致人们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其次,环境恶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不可忽视。

物种灭绝和生物链的破裂将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进而对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最后,环境问题也威胁到我们的经济发展。

环境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恢复所需的成本巨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

首先,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性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大量的化石燃料的燃烧、过度的工业化进程和非法的环境破坏行为都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

其次,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也加剧了环境的压力。

例如,乱砍滥伐导致了森林的减少,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最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的不力也是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人们普遍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环境破坏行为麻木不仁,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并强制执行。

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和惩罚,才能有效地减少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其次,人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变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例如,减少对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鼓励垃圾分类和再循环利用。

此外,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之一。

发展清洁能源、提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局面的重要途径。

结论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环境保护概论的重点

环境保护概论的重点

环境保护概论的重点1.环境概念与范围:学习环境保护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环境的概念和范围。

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等),还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工业排放、生活污水等。

2.环境问题与影响:学习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了解环境问题的性质和影响。

环境问题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有助于我们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3.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来指导和约束。

学习环境政策与法律的内容,了解相关法规的制定、实施和执行,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4.环境评价与监测:环境评价和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

学习如何进行环境评价和监测,包括评估环境影响、监测环境质量和监测环境变化等内容,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污染控制与治理: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学习如何预防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如何处理和治理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弃物管理等。

6.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了解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负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7.公众参与与环境教育:环境保护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支持。

学习如何加强公众参与,培养公众意识和环境素养,以及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总之,环境保护概论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加强对环境政策、法律和其他相关内容的了解。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四、论述题(13分)《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5、城市热岛效应: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8、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海洋环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10、荒漠化: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概论
1.环境的定义
○1环境:影响中心事物的所有客体的集合。

○2生态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人类环境:指的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2.环境的分类
聚落环境
地理环境
地质环境:主要是指自地表而下的坚硬地壳层,即岩石圈。

星际环境
3.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环境问题
1.定义: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分类: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全球气温异常、海洋污染、转基因作物
第三节环境科学
1.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
2.研究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与综合,规划设计出高效的“人类—环境”系统,并随时把它
调控到最优化的运行状态。

第四节环境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第一,强调公平项原则
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
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
(3)特征:○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
调。

○3可持续发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中国的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概述
1.生态学定义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1.生态系统的定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生态系统的结构
4.生态系统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