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病害及微表处理

沥青路面病害及微表处理

沥青路面病害及微表处理1)病害处理(1)裂缝处理缝宽在10mm及以内的,应采用专用灌缝(封缝)材料或热沥青灌缝,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缝。

缝宽缝宽在10mm 以上时,应按坑槽处理的要求进行修补。

(2)壅包处理①壅包峰谷高差不大于15mm 时,可采用机械铣刨平整;②当壅包峰谷高差大于15mm 且面积大于2m²时,应采用铣刨机将壅包全部除去,并应低于路表面30mm及以上;③基础壅包,应更换已变形的基层,再重铺面层。

(3)车辙处理①当车辙在15mm 以上时,可采用铣刨机清除。

②当联结层损坏时,应将损坏部位全部挖除,重新修补。

③因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修补基层。

(4)沉陷、翻浆处理路基翻浆、沉陷应根据交通状况、含水情况、道路变形破坏程度,采取换土回填、挤密、化学加固等方法对病害进行处治。

回填应使用砂砾或水稳性能良好的材料。

①当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后,可只修补面层。

②当土基或基层被破坏时,应先处理土基,再修补基层,重铺面层。

③当桥涵台背填土沉降时,应先处理台背填土后再修补面层。

当正常沉降时,可直接加铺面层。

(5)剥落处理①已成松散状态的面层,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重铺面层,或应按0.8~1.0kg/m²的用量喷洒沥青,撒布石屑或粗砂进行处治。

②沥青面层因贫油出现的轻微麻面,可在高温季节撒布适当的沥青嵌缝料处治。

③大面积麻面应喷洒沥青,并应撒布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处治,或重设面层。

④封层的脱皮,应清除已脱落和松动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层。

⑤沥青面层层间产生脱皮,应将脱落及松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层油,并应重铺沥青层。

(6)坑槽处理①坑槽深度已达基层,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②修补的坑槽应为顺路方向切割成矩形,坑槽四壁不得松动,加热坑槽四壁,涂刷粘层油,铺筑混合料,压实成型,封缝,开放交通。

槽深大于50mm 时应分层摊铺压实。

③当采用就地热再生修补方法时,应先沿加热边线退回100mm, 翻松被加热面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整平压实。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处理方案分析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城市交通和人民出行的重要功能,但长时间的使用和恶劣的环境条件会导致道路出现各种病害。

本文将就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及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一、沥青路面病害1. 老化开裂:沥青路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紫外线的照射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路面开裂。

处理方案:对于小面积、浅度的开裂可以采用热补修的方法进行修复,对于大面积、深度的开裂则需要进行覆盖或重新铺设沥青面层。

2. 鼓包变形: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或承受过重车辆荷载时会产生鼓包变形。

处理方案:对于小面积的鼓包可以采用割开处理,清除杂质后再封补修复。

对于大面积的鼓包则需要重新铺设沥青面层。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1. 坑洞: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承受过重车辆荷载或遭受冻融循环的作用下会产生坑洞。

处理方案:小面积的坑洞可以采用补丁修复的方法进行修补,大面积的坑洞需要进行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2. 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干燥收缩、温差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裂缝。

处理方案:小幅度的裂缝可以采用密封剂进行填充,大幅度的裂缝需要进行铣刨处理,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三、人行道病害2. 下陷:人行道下陷主要是因为地基不均匀或土壤沉降引起的。

处理方案:对于小面积的下陷可以进行打碎、加填的处理,对于大面积的下陷则需要重新进行修筑。

四、排水系统病害1. 结构破损:排水系统的管线或雨水口出现老化、破裂等状况。

处理方案:对于小范围的破损可以进行修补,对于大范围的破损则需要进行更换或疏通。

2. 堵塞:排水系统的管线或雨水口被杂物或沉积物堵塞。

处理方案:可通过清理、疏通等方法进行处理。

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人行道病害和排水系统病害。

对于这些病害,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一些病害,比如龟裂、起砂、坑洞等问题,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和安全。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对于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龟裂:龟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它表现为路面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裂缝,状如蚌壳。

龟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问题,如沥青含量不足、沥青温度不适、基层不均匀等等。

2. 起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砂的现象是指路面表面的骨料被机动车辆的行驶和雨水的冲刷所掀起,导致路面表面松散。

起砂的原因主要是沥青浆料粘结不牢固、骨料的形状不合理等。

3. 坑洞:坑洞是指路面表面局部凹陷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上的损坏或磨损所导致。

坑洞的出现会给行车造成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 龟裂的防治:针对龟裂问题,要从材料和施工工艺两方面着手。

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质量良好、符合标准的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在施工工艺上,要保证路面基层的均匀和牢固,合理控制沥青含量和温度,加强施工间的接头处理等。

2. 起砂的防治:起砂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增加沥青的含量和矿粉的使用量,加强施工工序的协调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振实密实。

3. 坑洞的防治:坑洞问题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损坏或磨损导致的,因此要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

一旦发现路面出现坑洞,要及时进行修补,以防止病害加剧。

除了上述的病害和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病害如路面泛油、路面塌陷、路面开裂等,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的关键。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1. 避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急刹车、急转弯,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和磨损;2. 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清除积水和杂物,保持路面通畅;3. 注意保持路面干燥,尽量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侵蚀;4. 减少大型车辆在路面上的停留和转弯,以减少对路面的压力;5. 定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沥青混凝土是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经过一定工艺生产而成的道路材料,它具有优异的耐水、耐冻融、耐磨损、抗裂性能,因此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混凝土也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为了维护道路的正常使用,保障行车安全,必须及时对沥青混凝土的常见病害进行处理。

本文将对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一、龟裂病害1. 病害表现:龟裂是指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呈现出细小的网状裂缝,状似龟裂,它是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和膨胀所致。

2. 处理方法:对于轻微的表层龟裂,可采用定期清洁和喷涂防水剂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较为严重的龟裂,需要进行热再生修复,即重新加油加石料,然后进行压实处理,最后再进行封层处理。

二、坑洞病害1. 病害表现:坑洞病害是道路表面出现的洼陷和凹陷,通常是由于车辆频繁碾压和道路基层松软导致的。

三、沥青渗油1. 病害表现:沥青渗油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出现的油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整体美观和使用寿命。

2. 处理方法:首先需要进行沥青渗油处的清理工作,然后使用除油剂进行处理,将污染的区域进行喷洒并进行力学擦拭,最后进行路面密封处理,防止再次渗油。

四、卷曲病害1. 病害表现:卷曲病害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起伏不平,卷曲变形,通常是由于沥青混凝土层内部材料性质不均匀或者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的。

2. 处理方法:需要进行卷曲处的切割开缝处理,将卷曲处切割后进行开缝,然后使用填缝料填充并进行压实处理,最后进行路面封层处理。

五、变形病害对于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在日常使用和维护中,也要加强对道路的监测和养护,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以保障道路的安全和舒适度。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沥青磴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松散1、现象:面层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或基本丧失,路表面可观察到成片悬浮的集料或小块混合料,面层的部分区域明显不成整体。

干燥季节,在行车作用下可见轮后粉尘飞扬。

2、原因分析: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针人度偏小,粘结性能不良;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少;矿料潮湿或不洁净,与沥青粘结不牢;拌和时温度偏高,沥青焦枯;沥青老化或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能不良,造成路面松散。

3、预防措施:路面出现脱皮等轻微病害时,应及时修补。

4、治理方法:将松散的面层清除,重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如涉及基层,则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

二.与收水井、检查并衔接不顺1、现象:收水井、检查井盖框标高比路面高或低,汽车通过时有跳车或抖动现象,行车不舒适,路面容易损坏。

2、原因分析:施工放样不仔细,收水井、检查井盖框标高偏高或偏低,与路面衔接木齐平。

收水井、检查并基础下沉。

收水井、检查井周边回填土及路面压实不足,交通开放后,逐渐沉陷。

井壁及管道接口渗水,使路基软化或淘空,加速下沉。

3、预防措施:施工前,必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标高要准确,收水井、检查并中所在位置的标高与道路纵向标高、横坡相协调,避免出现高差。

4、治理方法:当收水井、检查并高出路面时,可吊移盖框,降低井壁至合适标高后,再放上盖框,并处理好周边缝隙。

三、施工接缝明显1、现象:接缝歪斜不顺直;前后摊铺幅色差大、外观差;接缝不平整有高差,行车不舒适。

2、原因分析:在后铺筑沥青层时,未将前施工压实好的路幅边缘切除,或切线不顺直。

前后施工的路幅材料有差别,如石料色泽深浅不一或级配不一致。

后施工路幅的松铺系数本掌握好,偏大或偏小。

接缝处碾压不密实。

3、防治措施:纵横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

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 o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要求。

四、压实度不足1、现象:压实未达到规范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面材料,它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机场、停车场等地面铺装中。

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一些病害,如裂缝、坑洼、泛油、龟裂等,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对于维护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裂缝: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是指在路面上出现的线状或网状的开裂病害。

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路面材料强度不足、基层不均匀沉降、施工温度控制不当、车辙和变形缝附近应力集中等。

裂缝的存在会导致水汽渗透、路面结构破坏,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2.坑洼: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洼是指出现的凹凸不平的路面病害,主要是由于路面材料变形、沉降和磨损造成的。

坑洼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减速、摩擦系数下降,从而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

3.泛油:沥青混凝土路面泛油是指路面上出现的油污现象,主要是由于路面材料老化、渗油等原因导致。

泛油会造成路面光滑度降低、减少车辆抓地力,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4.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是指在路面上形成的类似龟壳般的裂纹病害,主要是由于路面材料变形膨胀引起的。

龟裂会导致路面开裂加剧、水汽渗透,加速路面结构损坏。

1.裂缝的防治措施: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选择良好的路面材料,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厚度,避免太厚或太薄。

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可以采用路面修补、封闭处理等措施,及时消除裂缝的扩展。

2.坑洼的防治措施: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确保路面材料的均匀性和紧密性,避免砂浆失控和沥青混凝土的变形。

对于已经出现的坑洼,可以采用路面修补、挖坑填室、重新铺设等措施,保证路面平整。

3.泛油的防治措施:在施工中应选择质量稳定的路面材料,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油石比,避免过渗油。

对于已经泛油的路面,可以采用清洗、热扫等方法清除油垢,保持路面干燥清洁。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沥青路面是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由于受到机动车辆的长时间行驶、气候变化以及其它外力作用,容易出现各种病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及其整治措施。

1.路面龟裂病害:龟裂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分为表面龟裂、深度龟裂和反射裂缝等。

造成龟裂的原因主要有材料老化、路面结构疲劳和环境因素等。

整治措施包括:修补龟裂的裂缝,填充合适的修补材料;如果龟裂严重,需要局部或整体重铺。

2.路面坑洞病害:坑洞是沥青路面的另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由于路面承载能力不足、水分积聚和冻融等原因造成。

整治措施包括:清理坑洞内的杂物,修剪坑洞边缘;填充合适的修补材料,如热补沥青混凝土。

3.路面泛油病害:泛油是指沥青路面中的油分渗漏到路面表面形成的斑块,通常是由于石料含油量过高或沥青软化引起。

整治措施包括:清洗路面,去除泛油区域的沥青;均匀撒布矿粉或其它吸附材料,吸附残留的油分。

4.路面松散病害:路面松散主要是由于路面上层与底层之间的粘结破坏,以及路基下沉等原因。

整治措施包括:清理松散层面,打击崩解的部分;加固路面底层,重新铺设路面表层。

5.路面坡度不良病害:坡度不良是指路面的横向或纵向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造成水分积聚或排水不畅。

整治措施包括:调整路面的坡度,使之符合设计要求;清理和维护排水系统,确保水分排除。

6.路面水损病害:水损是指路面下沉或损坏,通常是由于路基土壤不稳定、水分渗透和冻融等原因造成。

整治措施包括:加固路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改进排水系统,减少水分渗透。

此外,定期维护和养护对于减少路面病害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养护措施包括:定期清理路面杂物,保持路面的干净状态;定期修复病害,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定期进行沥青路面的补充养护,如刷面、喷撒封层等。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沥青路面病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在日常使用和养护中,必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和路况状况,常见的病害主要分为龟裂、坑槽、剥落和沉陷等几种类型。

以下是对常见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的介绍。

1. 龟裂龟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有横向龟裂、纵向龟裂和龟裂网状裂缝等。

龟裂的主要原因是路面受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的影响,导致沥青混凝土产生收缩和伸长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从而形成裂缝。

预防和治理措施:- 采取合适的沥青混凝土配方设计,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控制施工温度和压实水平,避免沥青混凝土过早开放交通或过早受到车辆荷载。

- 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和修补,及时填补裂缝,减少水分渗透,防止进一步扩大。

2. 坑槽坑槽是指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产生的较大的槽状或坑状病害,主要由车辆的频繁行驶和重复荷载造成,尤其是在路面漏修、水稳层破损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预防和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超载车辆的通行,减少对路面的荷载影响。

- 定期检查路面磨损情况,及时修复路面漏修的部分,避免坑槽的产生。

- 对已经形成的坑槽进行修补,尽快恢复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对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产生影响。

3. 剥落剥落是指沥青混凝土表层出现较大范围的剥离、龟裂和脱落的病害,通常是由路面混凝土质量不好、施工工艺不当或者长期积水等原因引起的。

4. 沉陷沉陷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地基不稳定、地下管线开挖等原因,导致路面下沉或变形的现象。

沉陷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安全。

预防和治理措施:- 加强对基础土壤的检测和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 控制地下管线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避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害。

- 定期检查路面的沉陷情况,及时修复,恢复路面的平整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设计和施工、定期维护和修复,以及加强对基础土壤和地下管线的管理和检测。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病害的产生,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可能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下降,从而引发病害。

结构设计不规范:如果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厚度不足、材料选择不当等,也会导致路面病害的发生。

现场施工控制不严:施工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不严格,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当等,也会影响路面的质量,导致病害的发生。

车辆超载管理不严:车辆超载会对路面造成过大的压力,加速路面的损坏,也是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加强气候监测:对气候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规范结构设计: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交通等条件,确保结构设计合理、科学。

加强现场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施工工艺得当。

加强车辆超载管理: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禁止超载车辆上路行驶,以减轻对路面的压力。

以上治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重要的路面形式,常会出现泛油、开裂松散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正常使用和行人车辆的安全。

基于此,文章对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标签: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处理措施1.常见沥青路面病害类型一般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类型有很多种,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下几方面:1.1裂缝裂缝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中较为常见,它一般发生在早期。

按其出现裂缝的形状划分,裂缝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和反射裂缝。

①横行裂缝。

横向裂缝基本垂直于路面中心线,缝宽宽度不一,缝长一般贯穿部分路幅或整个路幅。

横向裂缝的形状比较规则,各裂缝间的间距比较固定,而裂缝的大小主要由当地的温度和沥青路面表层材料的抗裂性能决定。

②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的走向基本平行于车辆的行车方向,其长度和宽度不一。

纵向裂缝主要分布在行车轨迹密集的区域。

纵向裂缝的宽度较小,一般在5~10mm之间。

纵向裂缝位置靠近标线或车道中央,长度可连续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通常以单挑裂缝的形式出现。

③网状裂缝。

网状裂缝常以纵横交错的形式出现,缝宽一般在1mm以上,缝距在1-40mm之间。

④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是在基层产生裂缝后,受温度和车辆载荷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

表面裂缝和基层裂缝的形状和位置相似。

1.2车辙病害(1)结构性车辙结构性车辙大多数是因为指路面结构的设计存在缺陷,此种类型的车辙宽度比较大,横断面成浅盆状的凹型(U字型)。

(2)压密性车辙和磨损性车辙由于沥青层面本身的性质会引起压密形变等压密性车辙,它很容易被认出来,因为是呈现V形状的。

磨耗型车辙主要是由于在自然环境作用下或车轮的磨损持续消耗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表层材料所致。

其外因是交通荷载存在反复作用;其内因是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以及其抗剪切变形能力的不足。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对于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首先要了解其种类和成因。

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包括龟裂、疏松、坑洼、沉陷等。

这些病害可能是由于材料质量问题、施工不当、车辆频繁行驶等原因引起的。

根据病害的种类和程度,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1.龟裂处理龟裂是指路面表面出现的类似龟裂状的裂缝。

处理龟裂问题的方法可以分为补充型和覆盖型。

补充型方法是通过在裂缝中注入沥青封料或填充料来将裂缝补充或堵塞。

这可以防止水分渗入并进一步损害路面。

填充料可以选择聚合物、水泥等材料。

覆盖型方法是在路面表面覆盖一层沥青混凝土或其他材料以遮盖裂缝。

这可以将裂缝隐藏起来,使路面看起来更美观。

但是,覆盖型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2.疏松处理疏松是指路面表面的颗粒间隙过大,导致材料无法紧密结合的问题。

处理疏松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重新进行压实。

重新压实可以通过使用压路机或其他压实设备来进行。

在压实前,可以先进行浇水湿润路面,以提高压实效果。

压实时应按照压实指导参数,适当调整压实设备的质量、速度和频率。

3.坑洼处理坑洼是指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的凹陷或下陷的区域。

处理坑洼问题的方法可以分为修复型和重建型。

修复型方法是通过填充材料来填平坑洼。

填充材料可以选择沥青混凝土、水泥等。

填充时应确保填料与周围路面的密实程度一致,以免造成接缝或不平整。

重建型方法是将坑洼处的路面彻底挖掉,重新铺设新的沥青混凝土。

这样可以确保新的路面结构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4.沉陷处理沉陷是指路面表面下方地基土层发生沉陷,导致路面不平整。

处理沉陷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可以通过加固草坪、填补松散土壤、加固基础等方式进行。

加固草坪可以增强地基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填补松散土壤可以提高地基的密实程度。

加固基础可以通过添加桩基或地面灌浆等方式进行。

总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处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材料特性、施工工艺和使用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处理效果和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的病害形式、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范本模板】

沥青路面的病害形式、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范本模板】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形成及和处理方法一常见沥青路面病害类型沥青路面的病害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种类繁多,但主要表现为裂缝、车辙、沉陷、坑槽、泛油和油斑、路面推移等。

1.裂缝:①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②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指跟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

③交叉裂缝。

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称为交叉裂缝。

2.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3.沉陷:指的是路基压实度不够或构造物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4.坑槽:路面坑槽指的是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

5.泛油和油斑:一般指因表面活性剂破乳后在织物表面沾附的油污,如消泡剂、柔软剂等含有有机硅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较容易出现破乳的现象。

去除的话需要专门的去硅剂.6。

路面推移:主要是指混合料在道路的纵向发生位移,它可能是在施工期间发生或者是在道路通车一段时间后产生,尤其在高温天气下.二.病害形成的原因1。

裂缝:(1)横向裂缝: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贯穿部分路幅或整个路幅。

裂缝一般比较规则,每隔一定的距离产生一道裂缝,裂缝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和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

(2)纵向裂缝: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主要集中在行车道轮迹分布密集处,因为高速公路交通渠化分明,轮迹位置及轮迹分布范围较小,大车、慢车、重型车辆全部集中在行车道上,快车、小型车,轻型车行驶于超车道机会明显增多,超车道上荷载较小,交通量相对较小,纵向裂缝也较小,纵缝缝宽一般在5~10mm,靠近标线或位于车道中央,且绵延几十米,甚至数百米.常以单条裂缝形式出现.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荷载及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材料。

但随着使用时间的
增长及环境的影响,沥青混凝土也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

下面就对沥青混凝土的常见病害
进行介绍及处理方法。

沥青混凝土龟裂病害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沥青混
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被太阳光线、水分以及车辆荷载等因素侵蚀,使得沥青混凝土表面弹
性减弱而出现龟裂裂纹。

处理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龟裂病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首先,对于较小的
裂缝,可以使用普通热补材料直接进行修补。

其次,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先将裂缝清理
干净、开平整,再使用热补材料进行补充。

沥青混凝土坑洼病害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洼、波浪等不平整现象,其主要原因
是由于路面受到车辆荷载、潮湿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

沥青混凝土脱层病害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不同层之间出现脱离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温度变化等因素产生。

处理方法:处理沥青混凝土脱层病害时,需要彻底清除病害部分,清理干净,再使用
热补材料进行填补。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病害问题。

对于不同的病害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修补。

因此,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
要及时检查、发现、修补,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能够长时间保持安全、平稳的状态。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不符 合要 求 。 往往 因为强 度不 足或劈 裂作 用使 矿料压 碎而 导 致路 面破 坏 。 夏季 高温 时, 沥青 材料粘 度降 低, 在荷载作 用下 , 会造 成路 面表 面泛 油, 可使 沥青材 料与 矿料 一起被 挤动 而 也
引 起 面层 车辙 、 挤 、 推 波浪 等变 形破 坏 ; 冬季 低温 下 , 沥青 材
缝 , 向铣刨 长度须 大于 3 m。铣刨 结束后 , 纵 0 采用原 路面设 计
摊铺 中粗 细料 离析 等原 因, 导致 混 合料不 级 配。若 细集料 过 多, 容易 使路 面 产生 各 种剪 切 变形 , 成波 浪 和油 包等 病 则 形 害 ; 粗集 料过 多 , 导致渗水 , 若 会 容易 产生 网裂 、 松散 等病害 。 4 油石 比。 由于特 殊原 因( 拌和机 的拌 和 、 . 如 人为 因素) , 使 得油 石 比不合理 。油 石 比偏 大 时 , 容易形成 波浪 、 包 ; 油 油 石 比偏小 时 , 容 易引起 渗水 、 缝 、 则 裂 网裂 和松散 等病害 。 5 沥青 混合 料 类型 。 由于在 设计 或施 工 中, . 选择 的沥青 混 合料类 型不 符合 实 际需要 , 同样也 可导致路 面损 害。
6油 面层厚 度 不宜超 过设计 规 范要 求 。 .
的沥青混 合料 应逐 层填铺 并 压实 ; 填铺 时 , 需在 层 与层 之间 铺 洒粘 层 油 。( ) 2 坑槽 、 唧泥 、 翻浆 、 松散 等病 害 治理 : 坑 对
沥 青 材料 与 矿料 间 的粘 结 力 降低 ,致 使 沥青 面层 会 出现 松
5 m的纵 、 裂缝 , 用铣刨重 铺 的治理方 案 。 纵 、 向裂 m 横 采 若 横
缝 相对 集 中, 修补 较 多 。 需要 路 面 上 、 、 面 层 3层 全 或 则 中 下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

适用标准文案第一节沥青路面病害定义及分类分级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定义沥青路面病害的种类主要有坑槽、松懈、拥包、翻浆、沉陷、泛油、车辙、网裂、龟裂等,依据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保养技术规范》(JTJ 073. 2—2001)中规定,各样沥青路面病害定义以下:21 坑槽:路面破坏成坑洼状,均匀深度大于1cm,面积在 30cm以上。

2 松懈:路面联合料失掉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在2以上。

3 拥包:路面局部隆起,均匀高度在 1.0 cm 以上。

4翻浆:路面、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碎、冒浆现象。

5 沉陷:路面、路基有变形,路面下凹,均匀深度在 1.5 cm 以上。

6泛油:高温季节路面沥青被挤出,表面形成薄油层,行车出现轮迹。

7 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深度在 1.0 cm 以上的纵向带状凹槽。

8 龟裂:缝宽 3 mm以上或缝距 10cm之内,面积在1 m2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痕。

9 网裂:缝宽 1 mm以上或缝距 40 cm 之内,面积在 1 m2以上的网状裂痕。

二、沥青路面损坏分类分级沥青路面损坏遇到路面种类、环境要素、地理地点、气象条件、交通荷载、资料条件、排水条件、施工条件、管理水同等要素的影响,病害产生的破坏机理和发生原由也不尽相同,有时是一种要素作用的结果,有时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整体上讲路面损坏分为二大类:结构性损坏和功能性损坏。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损坏剖析(一)、结构性损坏结构性损坏是因为路面各层或某一层的承载能力降低惹起的,关于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破坏往常是因为整体性半刚性资料层底面拉应力超出允许值产生的,其结构层底面拉应力惹起的疲惫破坏第一从底基层底面开始,并渐渐向上延长,接着半刚性基层产生疲惫破坏,反应在沥青表面层上常常是裂痕的产生,特别是横向裂痕,最后致使整个路面结构层结构性破坏。

1、局部裂痕:局部裂痕一般是路面使用3-5 年后发生的,其表现多是细线状裂痕,惹起局部裂痕的原由可概括为基层或路基的压实度不均匀、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及局部资料质量等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病害及防治]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病害及防治]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病害及防治]一、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如果通车1~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损坏,可视为早期破坏。

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1水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

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

通常水损害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1.1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1.2路面压实度不足;1.3路面离析;2.2裂缝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

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

2.1横向裂缝,横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

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

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

2.2纵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

另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

纵向裂缝,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2.3龟裂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

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二、我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和损坏的原因分析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在运营期间出现早期损坏现象,影响正常运营。

现在总结分析的原因可归纳为:1车辆超载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上的货车今天能够量增长非常快,某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超载严重,甚至达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超载严重是造成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材料,具有施工方便、使用性能好、寿命长的特点。

由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也经常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影响使用和维护,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常见病害及成因1. 路面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表现为不规则龟裂,使路面平整度降低,影响行车安全。

主要成因有:路面受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作用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材料和施工方法问题等。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洼路面表面因车辆频繁行驶和雨水冲刷而产生凹坑,造成行车不畅。

成因包括沥青混凝土层面层磨损、基础材料变形等。

3. 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斑驳的龟裂,不仅影响美观,还会使路面变得粗糙,提高车辆行驶时的阻力。

主要成因有材料和施工工艺问题。

4. 沥青混凝土路面泛油斑在路面上出现沥青泛出现的油斑,使路面光洁度降低。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沥青含量不足,或者因为施工时平整度不够。

二、防治措施1. 选用优质原料为了避免材料引起的路面病害,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混合料,确保原料的质量问题。

还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搅拌等加工,以保证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控制施工工艺施工时要控制温度,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施工方法,确保路面质量。

3. 加强养护路面施工后,应进行及时的养护工作,保证沥青混凝土在初期能够得到充分的固化和密实,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4. 定期维护对已经出现病害的路面,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包括填充裂缝、刨平凹坑、重新铺设沥青等,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5. 加强监测为了及时发现路面病害,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需要加强对路面情况的监测,包括定期的巡查和专项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结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科学的施工和合理的养护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具有耐久性强、承载能力高、防水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

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

本文将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常见病害及成因1、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龟裂是一种常见病害,出现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由于施工时未能完成充分和适当的密实;其次是由于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含量偏低,路面强度不足;还有可能是由于交通荷载作用下引起的路面开裂。

2、坑洞坑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凹陷部分,主要成因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当、车辆频繁行驶等。

特别是在冬季,由于路面受到结冰融化的影响,容易出现坑洞问题。

3、起砂起砂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表层出现砂粒脱落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当、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施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导致。

二、防治措施1、龟裂为防止龟裂病害的发生,应在施工前对路面基层进行充分的处理,确保基层坚固稳定;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时,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沥青含量,以确保其耐久性和抗压性;施工时要加强路面密实作业,确保每一层压实均匀牢固,以减少龟裂的发生。

2、坑洞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坑洞问题,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测和养护,发现坑洞问题要及时处理。

在处理坑洞时,要先清理坑洞周围的污物和杂物,然后采用适当的沥青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填补,最后进行充分的压实,确保修补部位与原路面结构紧密结合。

3、起砂为了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起砂现象,首先要对路面的结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路面稳定性;在材料选用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抗压性和耐磨性的材料,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例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表层的密实度和牢固度。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主要包括龟裂、坑洞和起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与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和路面使用情况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近几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比单纯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诸多优势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病害,沥青混凝土大部分设计年限为 15 年,然而部分地区局部路段路面使用年限 2 年都不足。

防治路面病害,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是当前道路工程界正在进行攻关的一大课题,本文先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种类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着手加以分析,进而对病害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水泥路面建设比较普遍的情况,针对施工中出现比较多的质量病害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产生的过程,材料、配合比、水灰比、施工操作等对质量的影响,及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评述。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探讨分析Abstract:The caption mainly elaborated the curr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of more general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re quality problems are analyzed, separately from th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racking process , material, mixture ratio, water-cement ratio,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of the quality of, and the appearance quality defects were reviewed.Key word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ommon diseases Investigation analytical目录摘要 (1)前言 (2)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 (3)2.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 (4)3.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应重点考虑问题 (8)4. 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结论与建议 (10)5. 结束语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可分为路面裂缝、板块变形、接缝病害和其他病害四大类型。

1.1路面裂缝路面裂缝有龟裂、线性裂缝、破碎裂缝三种。

线性裂缝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检查井周围裂缝。

破碎裂缝包括角隅碎裂、接边碎裂、井边碎裂和板面碎裂等。

1.1.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水泥混凝土失水干缩、冷缩、切缝不及时等。

失水干缩横向裂缝是混凝土表层水分散失或体积收缩受到约束所产生的裂缝,一般发生在水泥混凝土水化、硬化的早期;冷缩裂缝是指由于水泥混凝土冷缩产生拉应力而引起的路面板开裂。

1.1.2纵向裂缝纵向裂缝是指跟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

产生原因主要是路基体填料土质不均匀、含水量不均匀、施工方法不当等,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从而使路面板在自重和行车压力作用下产生纵向裂缝。

1.1.3交叉裂缝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称为交叉裂缝。

产生交又裂缝的主要原因有:(1)水泥混凝土路面自身强度不足;(2)路基和路面基层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差;(3)使用了性能不稳定的水泥,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就会产生大面积的龟裂。

1.1.4板角断裂板角断裂是指与板角两边接缝相等的贯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全厚度的裂缝,从板角到裂缝两端点的距离分别小于或等于端点所在路面板边长的一半。

板角裂缝通常是由于板角处受连续荷载作用、基础支撑强度不足及翘曲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

1.2路面变形路面变形主要是指错台与板块拱起两种现象。

错台是指在混凝土路面接缝或裂缝处,两边的路面存在台阶,车辆通过时发生跳车影响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板块拱起是指水泥路面在接缝处两块板体发生明显拱起,严重时混凝土发生碎裂。

1.3接缝病害接缝病害主要包括接缝破碎与填缝料散失两种现象。

接缝破碎是指临近横向或纵向接缝60cm内,板边混凝土开裂或成碎块。

填缝料散失是指填缝料因老化后逐渐脱落。

1.4其他病害其他病害主要包括露石、蜂窝;黑白路面接头处砌块沉陷;路框差等。

露石是指混凝土路面在行车作用下水泥砂浆磨损或剥露后石子裸露的现象。

蜂窝是指混凝土板体侧面存在明显的空穴,大小不一,状如蜂窝。

砌块沉陷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与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接头处砌块出现沉陷、破损。

路框差是指水泥路面的检查井、收水井盖框标高与路面有高差,车辆通过时有弹跳现象。

2.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2.1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养护不及时,没有及时覆盖草包,导致水分迅速散发,在炎热或大风天气,体积急剧的收缩,导致开裂。

(2)施工时混凝土混合料或基层材料拌和不充分,以致减弱基层强度或路面强度,造成板体裂缝。

(3)混凝土路面锯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

混凝土浇筑时气温越高、基层表面越粗糙越容易断裂。

(4)切缝深度过浅,由于横断面没有明显削弱,应力没有释放,因而是邻近缩缝处产生新的伸缩缝。

(5)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如穿越河浜、沟槽、拓宽路段处),导致板底脱空而断裂。

(6)施工时采用不是同批生产的水泥,特别是不同标号的水泥,导致混凝土强度大幅度降低而可能产生裂缝。

(7)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荷载与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强度裂缝。

(8)水泥路面板中设置检查井,使混凝土板纵横接面积减少,同时板中的空穴存在,造成应力集中,大大增加了井周边特别是转角处的温度和荷载应力。

(9)板的平面寸太大(使温度应力过大),板体收缩产生断裂。

2.2路面变形产生的原因错台发生的原因是:(1)主要是水沿接缝或裂缝渗入基层,使基层冲刷,形成很多粉细料。

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发生唧泥,同时相邻板块之间产生抽吸,使细料向后方板移动、堆集,造成前板低,后板高的错台现象。

(2)胀缝下部填缝板与上部缝槽未能对齐,或胀缝两侧混凝土壁面不垂直造成横缝处传荷能力不足,车轮经过时相邻板端部会出现绕度差,使沿接缝下渗的水带着路面板与基层之间的碎屑抛向后方。

板块拱起的原因是:(1)活性基层膨胀引起水泥板的向上拱起。

(2)长胀缝混凝土板在小弯道、陡坡处以及厚度较薄时,易发生纵向的失稳。

2.3路面接缝病害产生的原因接缝破碎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传力杆位置偏移,导致滑动端与固定端不能自由伸缩,或胀缝传力杆未加套子留足孔隙,或胀缝被砂浆、丝织等杂物堵塞,导致接缝一侧板体被挤碎、拉裂。

填缝料散失是由于填缝料老化后没有及时更换新的填缝料,或者是填缝料本身的材质差,与混凝土的粘接力不强。

2.4块状脱落经现场调查和从施工过程分析,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局部块状混凝土脱落形成啃边,它与施工拆模、面板养护、交通管制以及不正确的习惯做法有关。

2.5施工拆模因素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由于钢板数量有限,施工队为了连续作业,通常在浇筑完12h 左右就把模板拆掉,这时的混凝基本没有强度,很容易受到损伤。

虽然模板拆后不能明显发现破损,但内部损伤的砼在汽车荷载作用后就很容易被破坏而形成啃边病害。

另外拉杆、传力杆等未按水平安装造成拆模困难,拆模工人没耐心,随意用大锤敲打钢模造成拆模后直接缺边,而缺边、缺口未做任何特殊处理就直接补上,通车后必然形成啃边。

2.6面板养护因素目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主要是采用覆盖、浇水方式养护,也就是在浇筑好的面板覆盖一层稻草或旧麻袋,再浇水养护。

这种养护方法本身不存在问题,但施工时常常是重视板中间的养护而忽视板边养护,主要表现在覆盖物未覆盖到板边侧面,浇水时板边水量不足,结果是板边的养护不充分,板边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板中混凝土强度形成板边应力集中,在重、超载车作用下产生啃边。

2.7交通管制因素开放交通施工中的交通管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关系。

交通管制不到位而使车辆驶入养护期未到的面板,不仅会使面板断裂,而且还是混凝土路面纵缝啃边的一个因素。

在对双车道公路第二幅混凝土面板进行施工时,当冲卡车辆与正常放行的车队在养护期未到的地段交汇时,由于边上有标示,车辆不敢驶入养护期未到的面板,只能在单幅板上交汇,这时车辆的轮胎就可能正好压在道路中线上,养护期未到的一幅面板板边的强度明显低于已开通一幅面板板边的强度,这样,养护期未到的一幅面板板边就很容易受到损伤,开放交通后就有可能形成啃边现象。

2.8不正确的习惯做法因素不正确的习惯做法指目前施工中经常被采用的、但又是不正确的做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施工通病。

通常有为防止漏浆在钢模上垫塑料膜,传力杆、拉杆安装中未使用支架,在浇筑第二幅混凝土面板时,振动梁、摊铺振平机直接在已浇好的一幅板边上行走等等。

其中,在钢模上垫塑料膜和振动梁、摊铺振平机直接在已浇好一幅板边上行走对路面纵横缝啃边有影响。

为防止漏浆,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在钢模板上包一层塑料膜,施工时这层塑料膜常常脱落而插入混凝土中,这样就人为地把混凝土面板分层,使混凝土面板边缘一些地方的混凝土不能联成一体,在重、超载车作用下,产生脱落;在施工第二幅面板时振动梁和摊铺振平机直接在已浇好的一幅面板上行走,其结果是振动梁、摊铺振平机直接对已浇好的一幅板边顶角造成磨损和振击破坏,也是路面纵缝啃边的形成因素。

2.9混凝土路面其他病害产生的原因露石与蜂窝产生的原因是:(1)施工时混合料坍落度小,夏季施工时失水快。

水泥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水泥的耐磨性差,用量不足使混凝土表面砂浆层的强度和磨耗性差,在行车作用很快磨损或剥落,形成露石。

(2)施工时振捣不足,甚至漏振,使混凝土颗粒间的空隙未能被砂浆填满,模板漏浆造成侧面蜂窝。

黑白路面接头处砌块沉陷产生的原因是:(1)由于白色路面与黑色路面结构强度与刚度不同,在交界处的行车冲击比较交大,容易引起砌块沉陷。

(2)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接头处砌块容易发生水平位移,容易渗水、积水、导致基层软化,引起变形、沉陷。

路框差产生的原因是:(1)施工放样不准确,使检查井盖框与路面衔接不平。

(2)检查井周围的回填土基层密实不足,交通开放后,逐渐下沉。

(3)所选用的铸铁井盖座不配套或铸铁加工时误差太大,造成车辆行驶时产生冲击力,从而损害路面。

从以上水泥混凝土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是由结构设计、材料采用、施工工艺、管线掘路、养护维修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道路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城市路面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应对此问题给予充分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