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课标版高考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二节中国地理分区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节 中国地理分区
考纲
呈现
考点
解读
考情
分析
1.近几年高考多集中在重要区域或小尺
学生用书P248
一、四大区域的划分 1.示意图
2.划分的主导因素⎩⎪⎨⎪
⎧
南方与北方:气候北方与西北:②夏季风影响
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
二、北方地区
地形区
A 辽河平原、
B 松嫩平原、
C 三江平原、
D 华北平原、
E 黄土高原 微探究1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答案 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2)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修建水库、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
三、南方地区
地形区 A 江南丘陵、B 浙闽丘陵、D 南岭、E 云贵高原
续表。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四、青藏地区
1.位置范围: 横断山脉 以西、 昆仑 山—阿尔金山— 祁连 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区:图中的 a 祁连山 山脉,b 巴颜喀拉 山脉,c 唐古拉山脉,柴达木盆地。
3.气候:典型特征是气温低(高寒)。 4.河流:图中的 d 金沙江 ,e 黄河,f 澜沧江 。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 5.城市:g 拉萨 ,h 格尔木,i 西宁 。 6.交通:(1)公路运输是本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 青藏 铁路。
•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
考纲点击
1.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 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主要 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及 影响因素。 2.主要省级、省内、跨省区 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 特征、区位优势、经济发展 特点及环境问题。
核心素养
1.结合区域图及相关资料, 学会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 问题,并因地制宜提出相应 的措施。 2.以我国的新区建设如雄安 新区、贵安新区等为载体, 分析新区建设的条件及原 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合理性。
原因
措施
春旱
总降水量约用水、发展 节水农业;打机井
降水集中;平原地区地势低 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
夏涝 平,排水不畅;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加固堤防、挖新
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
河入海
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 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
盐碱 涝不均;大水漫灌,只灌不 水盐运动,使土壤脱盐;改
7.交通:从上海到昆明的铁路干线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线;昆明至南宁的铁路干线为南昆线。
8.城市:图中的 c 武汉 ,d 成都 。
三、西北地区
1. 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 以西、 长城 和 昆仑山 —阿 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020年高考地理新课标Ⅱ卷(含答案)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地理试题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莱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图2)。
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5.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 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 4~5月C. 7~8月D.10~11月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十章第2讲中国分区地理课件
势是指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目前海南正把握面向东
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全面深化重点
产业国际合作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材料四 甲图为海南岛水系图,表格为海南岛资源概况,乙图为海南岛 交通分布示意图。
甲图
项目
内容
气候条件 年降水量961—2 439毫米,年平均气温22.8—25.8 ℃,年日照时数1 832—2 55 8小时
(1)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依据
。
(2)分析陆路交通条件改善对海南岛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海南岛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请从区位、产业、资源、政策
方面分析其有利条件。
答案 (1)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动 (2)加强了岛内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 构调整;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扩大了城市规模,等级提升,城市等 级体系更加完善。 (3)区位方面:海南岛紧靠珠三角,外邻东南亚,位置优越;拥有沿海、沿 边、岛屿等地缘优势;拥有国际机场、港口,内部有环岛高速公路和粤 海铁路通道,内外交通联系便捷;
第2讲 中国分区地理
考点导航
考点一 北方地 区和南方地区 考点二 西北地 区和青藏地区 考点三 不同尺 度的中国区域
思维导图本Fra bibliotek考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
考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
考点三 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
点
考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四大区域的划分 (1)具体划分及界线(填图)
(2)划分的主导因素
命题视角一 南方地区 1.(2018苏锡常镇二模,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富集海、岛、山、河等资源,2018年是海南 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拉开 帷幕。目前,海南岛内建起了世界首条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形高速 公路网络即将成型,全岛实现了3小时经济生活圈。
【高考地理】2020年高考地理中国四大地貌、地形特点、青藏高原的影响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中国四大地貌、地形特点、青藏高原的影响中国四大地貌地貌是指地表的面貌,和地形有很大的关联性,通常被称为“地形地貌”,和地形相比,地貌显然更加具体,更具有清晰的特征。
丹霞地貌:以广东的丹霞山而得名,在我国的浙江、福建、江西、四川、贵州等南方省份广泛分布,是一种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砂岩或砾岩,在流水或者风力的侵蚀作用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我国南方地区最为典型。
丹霞地貌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也有分布,比如甘肃的张掖。
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干旱地区风力的侵蚀下,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柱等各种形态各异的地貌形态,我国柴达木盆地西部的雅丹地貌群,是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群。
黄土地貌: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沟壑纵深,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而命名的。
大量纵横交错的沟壑,使得黄土高原表面十分破碎,这些沟壑一般可下切50至100米,有的区域甚至超过150米,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黄土高原覆盖的深厚、疏松的黄土层,是形成黄土地貌的重要原因。
喀斯特地貌:指具有溶蚀能力的水(自然界的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溶蚀能力)对于可溶性岩石(大多是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从而形成的地表以及地下形态的总称,最早发现与喀斯特高原。
我国的云贵高原广泛分布有石灰岩,加上气候湿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喀斯特地貌,拥有包括溶洞、洼地、石林、石芽、落水洞、地下暗河、盲谷等各种地表形态。
比如云南路南石林、贵州双河溶洞、重庆小寨天坑、广西桂林山水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中国地形特点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自西部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经九、十个省、市、自治区后,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
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
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
高考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高考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从东部的800mm减少到西北的150mm以下。
河流:河流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结冰期长。
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耕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种植棉、大豆、甜菜等。
主要城市:北京、天津、沈阳、鞍山、大连等。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全年温和。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从东部的800mm增至西部沿海地区的1500~3000mm。
河流:河流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种植水稻、油菜等,主要种植橡胶、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等。
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的地区。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降水量从东部的200mm减少到西部的150mm以下。
河流:河流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冬季有结冰现象。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牛、羊、马等牲畜为主要饲养对象。
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气候:属高原高山气候,气温低,日差大,年降水量小。
河流: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等,多源流、多支流。
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对国土进行分区的方案。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即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对国土进行分区的方案。
在我国近代自然区划实践中,由于对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的不同、区划原则和方法不尽一致,以及区划指标不统一,从而出现了多种区。
这完全是正常现象。
比较各种方案仍能清楚地看到,区划工作者对自然区划理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学说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区划等级单位系统是由简单趋向比较完备的,区划界线从不甚精确逐渐走向精确化,分区内容亦愈来愈深刻和详细。
区划的另一特点是很好地保持了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高考地理的试卷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是两个重要的主题。
它们各自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四章中国地理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湘教版
。
-8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特别提醒(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 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
以 1 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自然带 河流结冰期 耕 地 粮食作物 水 系 南 以 北 大于 0 ℃ 大于 800 毫米 亚热带 湿润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无结冰期 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 长江水系 小于 0 ℃ 小于 800 毫米 暖温带 半湿润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有结冰期 旱地为主 小麦为主 黄河水系
-21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与闽宁镇相比,西海固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不包括 ( ) A.气候干旱 B.地形复杂 关闭 C.1 水土流失严重 D.水源不足 第 题,由材料可知,西海固地区位于黄土丘陵区 ,可推知其水土流失严重。 2 .关于闽宁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措施 ,不可信的是 ( ) 读图可知 ,西海固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闽宁镇位于黄河灌区 , A.鼓励水果栽培 B.加强牲畜养殖 而西海固则没有这种优势,因此,西海固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不包括 C.推广蔬菜种植 D.发展钢铁工业 地形复杂。第2题,由材料可知,闽宁镇主要为贫困的移民人口,适合发展 3.下列经济活动能够体现闽宁区域协作的有( ) 投资规模较小且有生产经验的本地产业,钢铁工业投资规模大,缺乏资金 ①福建利用侨乡优势为宁夏招商引资 ②宁夏利用劳动力优势向 支持 ,且本地无丰富铁矿。第 3题,为加强闽宁协作,福建可以利用侨乡优 福建输出劳动力 ③宁夏利用福建港口优势向海外输出特色农产 势为宁夏招商引资 ,①正确;宁夏可以利用劳动力优势向福建输出劳动力, 品 ④福建投资者在宁夏经营轻纺工厂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②正确 ;宁夏可以利用福建港口优势向海外输出特色农产品 ,③正确;福建 关闭 C. ①②③④ 1.B 2.D 3.C D.②③④ 投资者可以在宁夏经营轻纺工厂 ,④正确。
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地理试卷及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图1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图2)。
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5.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图36.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1.B 2.B 3.B
解析 答案
-1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位 置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地 形
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多沿江 分布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气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2-
要点
网络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 地区、青藏地区的主要区域 特征及区域差异
-3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
-4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一线。 ( 2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 、祁连山 、 横断山脉 。 ( 3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400 毫米年等降水 量线。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 业发达
旱地农业,东北地区一年一 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
形成了长江下游工业带、南部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
工业 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 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
综合性工业地带
海工业带
人民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
生活 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暖;冬季溜冰
生态 问题
洪涝、水体污染、酸雨、红漠 化、石漠化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 和湿地破坏
-14-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能力测试(全国Ⅱ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知,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河”反映出位于某河流附近,体现了水文要素;“梁”是黄土高原地貌“塬、梁、峁”之一,体现了地貌要素;“柳”体现了植被要素,选A。
第2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地名主要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命名,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口迁徙关系不大,A、C错;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植被和土壤呈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土地利用类型较复杂,不同利用方式常交错分布在一起,B错;由图可知,乙现在河流较少,而由乙地地名推测原来沟、河、湾较多,推测自然环境由湿润变为干旱,变化较大,选D。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上图)。
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5.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答案 3.B 4.C 5.D解析第3题,水稻属于水田作物,喜温喜湿;小麦属于旱地作物,耐旱怕涝。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二章中国地理12.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中图版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考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西北地区
(1)气候:以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 (3)农牧业: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绿洲农业;内蒙古草原 牧场、 新疆山地牧场。 (4)城市、交通:d呼和浩特 、e乌鲁木齐 ,第二亚欧大陆桥。 -15-
分冻结,春季融化,有利于春季保墒,保障土壤湿度,③正确。纬度较高,冬 1.A 2.C 3.B 季寒冷 ,没有秋播活动 ,④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
解析
-20答案
关闭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比较
西北地区 地形区 气候 新疆“三山夹两盆”、河西走廊、宁 夏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以贺兰山为界 ,东 部为温带草原,西部为温带沙漠
-8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特别提醒(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 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
以 1 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区 自然带 河流结冰期 耕 地 粮食作物 水 系
南
以
北
大于 0 ℃ 大于 800 毫米 亚热带 湿润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无结冰期 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 长江水系
-2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 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 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 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 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 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2讲 城市化
第2讲城市化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了解城市化的表现及城市化的过程。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问题,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2.与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读图能力、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动力和表现(1)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所示:特别提醒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但是发达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产生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主要是因农村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产生的。
因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不是城市中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真实反映。
(2)城市化的表现结合下图,归纳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化表现具体表现人口的集中过程(丁乡村→甲城市)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地域的转换过程(乙乡村→乙城市新区;丙乡村→丙城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读下图,填表并回答问题。
(1)阶段和特点阶段特点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很多城市化问题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 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 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C阶段A阶段和B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特别提醒发达国家城市化一般经历了如下过程:【疑难辨析1】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是什么?提示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2020年高考课标版高考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
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在近5年课标卷中共考查了5次,分值8—24分,属于高频高分考点;在高考命题中,有两大方向:一是直接考查国情知识,如重要地理事物位置与分布、区域典型特征;二是把区域知识作为基本背景,考查地理原理与规律。
复习备考中要依据此方向,加强基础知识掌握,强化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三题。
1.(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期中,25)该地可能位于( )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答案C2.(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期中,26)该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 )A.南涝北旱B.北涝南旱C.南北皆旱D.南北皆涝答案A3.(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期中,27)该地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但春旱严重答案A4.(2019届云南昆明摸底,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松嫩平原上河流纵横、沼泽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正在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1)概括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2)分析松花江下游径流量较大,但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
(3)简述松嫩平原发展绿色农业的区位优势。
答案(1)东部和西部向南(低纬)凸出,说明气温较低;受山地影响,所处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中部向北(高纬)凸出,说明气温较高;中部为平原,且冬季有西部山地(大兴安岭)阻挡冷空气,气温较东西两侧高。
(2)径流量较大的原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大;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
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森林、湿地广布,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显著。
(3)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市场需求增加;政府政策引导;科技扶持。
2020版高考地理(湘教版)复习:中国地理分区
考点一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3-
2.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旱地农业,东北地区一年一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 农业 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 业发达 两熟 形成了长江下游工业带、 南部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 工业 沿海外向型工业带、 西南地区 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 综合性工业地带 海工业带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 人民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 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 生活 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冬季溜冰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 生态 洪涝、水体污染、酸雨、红漠 高原水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 问题 化、石漠化 和湿地破坏
。
考点一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8-
特别提醒(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 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
以 1 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自然带 河流结冰期 耕 地 粮食作物 水 系 南 以 北 大于 0 ℃ 大于 800 毫米 亚热带 湿润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无结冰期 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 长江水系 小于 0 ℃ 小于 800 毫米 暖温带 半湿润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有结冰期 旱地为主 小麦为主 黄河水系
考点一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4-
(2017全国Ⅱ卷,1~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 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 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9-
(2)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③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界线。④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⑤季 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界线。⑦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 2020 高考
答案 (1)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总体从西南向东北递减,受山地地形阻挡,在中印边境地区出现大于 4 000 毫米 的多雨中心。
(2)上游: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落差小,流速慢;水能资源少。下游: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大;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 源丰富。
(3)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河流冲积土壤,较肥沃;可引水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有利于种植业开展。 (4)该峡谷地带纬度较低,垂直高差大,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涵盖了从热带到寒带的生物种类,生物多 样性丰富,故成为“生物资源宝库”;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气候湿润,地形坡度大,内、外力作用强烈,地壳 运动活跃,故成为“地质博物馆”。
1.(2019 届安徽 A10 联盟 11 月联考,7)P 地夜雨期间,图中等压面、等温面和气流运动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2.(2019 届安徽 A10 联盟 11 月联考,8)青藏高原夏季白天降水相对较少的合理解释是( ) A.气温低,高空气流下沉降水减少 B.气温低,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减少 C.增温快,气流上升不易成云致雨 D.增温快,云中的水滴易蒸发消散 答案 D 3.(2019 届安徽 A10 联盟 11 月联考,9)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昼夜分布特点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A.夜晚降水多,使农作物免受冻害 B.夜晚降水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白天降水少,区域昼夜温差较小 D.白天降水少,作物有机质积累少 答案 B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 组 统一命题 ·课标卷题组
考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答案 B
6.(2017 课标Ⅲ,3,4 分)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 D
考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2015 课标Ⅰ,37,24 分,0.2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 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三题。
备战 2020 高考
1.(2019 届河北衡水中学期中,25)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 C
2.(2019 届河北衡水中学期中,26)该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 )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2.(2019 届江西上饶三校联考一,10)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2017 课标Ⅲ,1—3,12 分
2017 课标Ⅲ,37(1),8 分 2015 课标Ⅰ,37,24 分
5 年考情 考查点
苏南、苏北差异与联系 长江三角洲自然特征与传统文 化 额尔齐斯河流域自然特征 青藏高原冻土与铁路建设
2015 课标Ⅱ,37(1)(2),12 分 河套平原地势特征与灌渠
预测热度 ★★☆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答案 A
3.(2019 届河北衡水中学期中,27)该地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
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 800 mm 以上,但春旱严重
答案 A
4.(2019 届云南昆明摸底,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备战 2020 高考
1.(2017 课标Ⅱ,1,4 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答案 C
2.(2017 课标Ⅱ,2,4 分)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备战 2020 高考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北方地区和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和 青藏地区
内容解读
北方地区、南方地 区、西北地区、青藏 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 依据和界线;四大单元 的位置、范围、区域 主要特征、区域间差 异及其影响因素
要求 Ⅲ Ⅲ
考题示例 2017 课标Ⅱ,1—3,12 分
炼技法 【方法集训】 方法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区域特征分析方法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局部区域地形剖面。观测表明,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当大尺度大气环流微弱时,P、Q 两地降水都以夜雨为主,两地年降水量都在 400 mm 以下。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三题。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 D
3.(2019 届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月考二,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
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 5 200 m 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 4
500 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被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 2 800 米迅速降至 155 米。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答案 D
3.(2017 课标Ⅱ,3,4 分)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 D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 550 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 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 “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 a 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 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 b 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 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描述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比较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差异。 (3)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 (4)1998 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 明理由。
松嫩平原上河流纵横、沼泽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正在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1)概括图中 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2)分析松花江下游径流量较大,但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 (3)简述松嫩平原发展绿色农业的区位优势。 答案 (1)东部和西部向南(低纬)凸出,说明气温较低;受山地影响,所处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中部向北(高纬)凸出,说明气温较 高;中部为平原,且冬季有西部山地(大兴安岭)阻挡冷空气,气温较东西两侧高。
(2)径流量较大的原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大;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森 林、湿地广布,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显著。
(3)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市场需求增加;政府政策引导;科技扶持。
备战 2020 高考
考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备战 2020 高考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 分) (2)图 a 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 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 b)的原因。(8 分) 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 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 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 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 分)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 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 届江西上饶三校联考一,9)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