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廿一史弹词_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1]

合集下载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作品原文: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品注释:(1)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2)淘尽:荡涤一空。

(3)成败:成功与失败。

《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4)青山: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5)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6)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7)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

也指美好的岁月。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8)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9)古今:古代和现今。

《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

”(10)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作品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创作背景: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

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

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行走在博南古道上的灵魂——杨慎

行走在博南古道上的灵魂——杨慎

梳理历史脉络凸显地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责任编辑:刘倩投稿邮箱:**************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离合人生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的人生离合,除了与家人、朋友的悲欢离合外,更加刻骨铭心的是他自我的离合。

在巅峰与谷底间找到适应的感觉,需要修为的基础和洒脱的心性。

杨慎的一生72年,恰好一分为二,上半辈子36年处在权贵中心的高位上,下半辈子处在罪恨离愁的低位上。

但是假如没有烟瘴之地云南的履历,恐怕难以成就他“明朝第一才子”的称谓。

在云南,大多数时候和场合,杨慎都被人们称为“杨状元”,人们大多谈到的是他一些传奇故事;在四川,大多数时候和场合,人们都习惯称杨慎为杨升庵,人们谈到的大多是他的一生成就和他的家史。

所以云南人关注杨慎大多是状元郎在云南的风流倜傥、潇洒旅居;四川人关注的大部分是杨慎显赫的家世、绝世的才华,以及无可企及的成就名声。

明朝最大的政治事件“大礼议”是杨慎从京城到云南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一生非同一般的分水岭。

作为“大礼议”的首倡者,杨慎因此而遭遇了史上绝无仅有的跌宕起落。

如果是常人,一定是粉身碎骨了;但杨慎却在不同地域环境的文化风情塑●张继强行走在博南古道上的灵魂——杨慎文化·大理讲坛造下,有了两面传奇:一个是顺风顺水充满传奇色彩的风流倜傥形象,一个是以才立世却命运多舛的悲剧人物。

史籍上的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四川(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出生名门望族,少年时期就显现过人天资,24岁高中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

其殁后7年,穆宗皇帝即位,颁布了《嘉靖遗诏》,赦免杨慎戴罪之身,官复原职,并追赠他为光禄少卿。

杨慎生平著述400余种,内容涉及文学、戏曲、史学、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音乐、宗教、民俗、金石等,后人多有“冠绝前儒”“罕有匹比”“博学鸿文”“学者恨难睹全”和“为古来书最富第一人”等类辞藻冠以其名。

论杨慎的历史意识_陈丽娟

论杨慎的历史意识_陈丽娟

大众文艺254明朝中叶的大才子杨慎,平生著述一百余种,在哲学、文学、史学等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得以与解缙、徐渭一起,被后世推崇为明朝三大才子。

杨慎“枕籍乎经史,博涉乎百家”,其人集文学家的情愫、思想家的哲思、史学家的理性于一身,其著述,尤其是文学作品,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和哲学思辨力,比如他这阙被清人毛宗岗置于《三国演义》开篇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短短一阕小词,“痛古今之须臾,悲死生之倏忽”1之外,透漏出作者面对历史、面对人生时的超脱。

本文将从杨慎的哲学、历史、文学著作出发,对杨慎的历史意识进行探讨。

一所谓历史意识,是指一种广义的历史感,是宇宙感、历史感与时代感的融合,这种历史感不只满足于历史的肌肤和一般的历史事件,也不只注重于游离在历史进程之外的孤立的现象,而是要透过历史现象,深入到历史进程的内脏中去把握其中的真正生命力。

英国诗人和批评家艾略特说:“任何一个25岁以上,还想继续做诗的人,历史感对于他,简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感还牵涉到不仅要意识到过去已成为过去,而且要意识到过去依然存在。

”2这里所说的历史感,就是我们所谓的历史意识。

与西方“想继续做诗的人”利用历史增强文艺作品的现实感与厚重感不同,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历史意识不只是体现在文学方面,它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处世则往往从历史中寻找治安之道与做人准则,内省则也偏向于从历史中搜寻归属感和存在感。

中国传统文人这种历史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大概要归因于孔子。

与西方圣贤亚里士多德从逻辑学入手改造人的思维不同,孔子在西周那个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的年代,通过笔削《春秋》,生生创造出一个“三代之治”,试图通过这一“礼义之邦”的典型范例,来重构社会秩序。

随着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略被汉武帝推行,“三代之治”从此成为古人政治追求的最佳模式,崇古、在历史中寻找治国齐家之道,俨然成为传统文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历史意识也就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杨慎和他的《廿一史弹词·临江仙》

杨慎和他的《廿一史弹词·临江仙》

杨慎和他的《廿一史弹词临江仙》
陈麟德;刘兆清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杨慎是一位高才博学、著作等身的特殊人物。

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

他幼时聪慧,垂髫时赋《黄叶诗》,七岁作《拟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向日照青苔之骨”,佳句叠出,语惊四座,为时人所传诵。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举会试第二,廷试第一,中了状元,即授翰林修撰。

嘉靖初充经筵讲官,翰林学士。

慎师事茶陵文正公(李东阳),在“前、后七子”复古尊唐的大潮流中,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陈麟德;刘兆清
【作者单位】[1]江苏;[2]江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3
【相关文献】
1.从杨慎《廿一史弹词》看其人生哲学观的转变 [J], 庄鹏;王笑莹
2.从《廿一史弹词》看杨慎对史传文学叙事传统的吸纳与重构 [J], 曾绍皇;龚舒
3.杨慎《廿一史弹词》版本源流及其蜀中传播——兼论是书作于云南 [J], 赵永康;
4.明杨慎编著《廿一史弹词》 [J], 王作华
5.明杨慎编著《廿一史弹词》 [J], 王作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叹尽兴亡的《廿一史弹词》背后,是明代才子杨慎的豁达人生

叹尽兴亡的《廿一史弹词》背后,是明代才子杨慎的豁达人生

叹尽兴亡的《廿一史弹词》背后,是明代才子杨慎的豁达人生前言: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廿一史弹词》是个陌生的概念,何来的“二十一史”,“弹词”是苏州弹词吗?的确都有些偏门,但我们却都不曾豁免过,不信你看:这段耳熟能详的词(歌)取自《弹词》的第三段(共十段)的《说秦汉临江仙》,而非罗贯中的原创。

读着读着就想起了大衣哥朱之文熟悉的唱腔和老版《三国演义》讲述的精彩故事。

该段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为结尾,展示了作者的价值观:任你斗来斗去,最后何尝不是化作毫无知觉的一抔黄土并成为后人的谈资?▲全篇共十段二十来篇词话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七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说三分两晋西江月》无独有偶,另一本优秀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同样以《弹词》选段作为开场白,也有着类似的主题。

其实《弹词》通篇的基调也都是如此,或曰“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又或曰“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仿佛一切的勾心斗角和沙场争雄都毫无意义,流溢出一种参透人生的超脱感。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如果作者是一个人生的Loser,我们大可以将其视为无病呻吟的造作,但事实并非如此,杨慎乃是有明一代最顶尖的博学大家,足令后人仰望的优秀人物。

那么,究竟是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才能打造这样豁达的心境呢?我们都知道以“鬼马”著称的《永乐大典》总编解缙,也对奇闻轶事颇多的徐渭也有所耳闻,却很少知道当时还有一位大牛能够凌驾于二者之上,他就是本文的主角--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

别人家的孩子才子一般都是神童,少年杨慎也早早地展现了他不同寻常的一面。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

十二拟作《吊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惊异。

--《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十一岁写近体诗,十二岁做散文,被祖父赞为“吾家之贾谊也”,十三岁那年因一首轰动京城的《黄叶诗》被茶陵诗派首领、内阁首辅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 ,并称杨慎为“小友”。

明代博学思潮与文论_以杨慎为例的考察

明代博学思潮与文论_以杨慎为例的考察

引 言所谓“学问之道两面而已:一曰广大(博),一曰高深(精),两者须相辅相行”,处于中国传统学术总结期的明清两代,就分别表现出“博”与“精”的学术特点,正如顾颉刚所说:“我常觉得明代的文化是艺术的,诗文、戏剧、书画、雕刻都有特殊的造就……倘使一定要说出他们的优点,或者还在‘博’上……他们的广而疏,和清代学者的窄而精,或者有互相调剂的需要。

”朱一新、王国维等学者也都有类似观点。

当然,明清学术的“博”与“精”的区别并非划然,只是某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已。

而明代学术之所以呈现出“博”的特色,其根源在于明代兴起的“博学思潮”。

明代学者在反拨空疏学风的同时,更加有意识地提倡博学,因而涌现出了众多的博学鸿儒,他们通贯古今,兼综百家,以博大的气象、开阔的视野、宽广的治学路径,在经史子集诸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使明代学术呈现出一种追博求大、注重融通的特色,这一特色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亦表现得甚为明显。

作为博学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杨慎不仅“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比”,而且始终有意识地践行其博学、重学观,因此在其学术中表现出一种浓厚的学问色彩和明显的“博”的特点。

在文学上,“杨慎博物洽闻,于文学为优”,“其穷极词章之绮靡,可以见其卓绝之才;其牢笼载籍之菁华,可以见其弘博之学”。

可以说,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博学思潮与文学、学术之间的关联。

本文即以杨慎为例对此试作初探。

一 博学众体而兼善的创作风貌李贽称:“先生人品如此,道德如此,才望如此,而终身不得一试,故发之于文,无一体不备,亦无备不造。

”“无一体不备”和“无备不造”准确地揭示了杨慎博学众体而兼善的创作风貌。

这一认识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如“公辞赋似汉,诗律似唐,下至宋词元曲,文之末耳,亦不减秦七、黄九、东篱、小山。

噫!一何多能哉”;“其赋颂之作,雄词丽藻,章含秀发,亦汉扬马之流亚也;诗则取材亦朝三唐,与子昂太白异曲而同工;议论博辨,略有苏氏风。

盖昔人所独擅者,先生庶几兼撮其长”,等等。

浅谈杨慎及《临江仙》

浅谈杨慎及《临江仙》

谈谈杨慎及《临江仙》内容摘要:文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形式,杨慎的《临江仙》也不外乎是他抒发感情、表达人生理想的一种载体,从这首词中折射出了明中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其作者对儒学和道学的态度,同时还反映了杨慎在被贬后对个人价值体系的调整,即由原来的儒家积极进仕思想转向道家淡泊名利思想,在儒学与道学的影响下重构人生理想,形成一种豁达超脱及大彻大悟式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关键词:杨慎;儒学;道学;人生理想On the Yang Shen and "Lin Jiang Xian" Abstract: Ancient literature is an expressio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in the form of authors, Yangshen's "Lin Jiang Xian" was merely expressing his feelings, to express the ideal of life as a carrier, from the poem reflects the Ming in the medium-term social living conditions of its author's attitud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but also reflects the Yang shen, after being demoted to the adjustment of personal value system, that is from the Confucian Shisi like to turn the positive into the thinking of Taoism sought fame or fortune, in 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reconstruction of life under the ideal of forming a open-minded detachment and dachtaiewu style of life and history.Key words: Yangshen ; Confucianism ; Daoism ; Ideals杨慎,生于公元1488年,卒于公元1559年。

杨慎与廿一史弹词

杨慎与廿一史弹词

杨慎与廿一史弹词在传统文化中,古代文学占有重要地位。

以大家熟悉的诗词曲为例,古代的诗词入乐之后是可以唱的,其实,很多诗词本身就是歌词。

元代之后,曲空前盛行,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进入明清,人们就开始唱弹词了。

还记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吗?这首歌可谓人尽皆知。

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是明代杨慎写的,出自他的《廿一史弹词》。

杨慎是何许人也?《廿一史弹词》的艺术成就如何?杨慎其人少年得意半生坎坷《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词出自明代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的卷首词。

原文是《论秦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今成都人,与解缙、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而杨慎居首。

杨慎成长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从其祖父到其子,一家四代“六进士,一状元”。

其父杨廷和在正德年间和嘉靖初年,为两朝内阁首辅。

杨慎11岁就被奉为“神童”,24岁时被取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官至“经筵讲官”,与父同朝为官。

仅为官13年,因在嘉靖皇帝亲生父母尊号问题上,反对皇帝的意见,杨慎深陷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之争,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

而为官13年间,杨慎又因继母去世丁忧3年,正德皇帝在位期间,因禀性刚直、“抗疏切谏”,被贬归家4年,实际在朝为官仅6年多的时间。

杨慎受杖刑后,即被押解上路,期间险被暗杀。

扶病万里方到戍地,已九死一生,大病不起。

谪戍期间,国家曾六次大赦,杨慎均被除外。

不仅如此,嘉靖帝还经常问及杨慎的状况,大臣回答“老病”,帝方宽慰。

按明律,谪戍之人60岁可赎身返籍,但杨慎却一直在谪戍地,直至病逝,终年72岁。

30多年的谪戍之苦,成就了杨慎明代大才子、大文学家的人生。

他著书400余种、存诗2300余首,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均有建树。

三国演义开篇词

三国演义开篇词

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明)♦ 2 0 0 6 年2月21日《北京青年报》版《淹没在崇文门内社区的古迹》一文说: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杨慎的名字,但提起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应是妇孺皆知,那‘歌词’写于五百年前,作者便是这位杨慎。

词牌名为‘临江仙’被罗贯中用作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

♦词牌名为‘临江仙’,被罗贯中用作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江仙》的确系杨慎所作。

然而说罗贯中用杨慎的《临江仙》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却是“前人吟出后人句”罗贯中生卒年代无考,大约生活在1 33 0 年一1 4 0 0 年前后,即元末明初,名本(一说名贯),字贯中,号湖海散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一说山西太原人。

他创作的小说据说有几十部,但大都没有流传下来。

杨慎死后一百多年的清康熙年间,毛纶(字德音,号声山)、毛宗岗( 字序始,号孑庵)父子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加以修订评刻,我们今夭看到的《三国演义》就是他们的评刻本,书中诸如“后人有诗叹曰”(或“赞日”)一类语句就是毛氏父子所加。

杨慎的《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则被毛氏父子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有一类人,他们的生命仿佛受到天地造化的特别眷顾,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着常人不能企及的优势;他们或出身名门,或世代书香。

天资超凡,才华出众。

幼年即早慧盛名一方,及至科考,一举夺魁,名震天下。

入朝为官,踏青云如履平地;得高爵似拾草芥。

出入宫廷,君王青睐,视为国之栋梁;公卿逢迎,如群星俯仰皓月。

这样的身世经历,这样的少年得志,自然使他在人生中有非凡的英雄志向和远大的功业理想。

而自幼就接受的以天下为己任、忠君报国、格守君臣之道的儒家文化教育,又强化了他们的政治人格、伦理操守。

由此,他们在仕途功业的进取中,一旦面临发生了超常的国事政局,他就敢于做出超凡的政治举动—抗命君王,怜逆圣意。

杨慎与《廿一史弹词》

杨慎与《廿一史弹词》

杨慎与《廿一史弹词》杨慎(1488年—1559年),明代文学家。

四川新都人。

少时聪颖,11岁能诗。

明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

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

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年),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廿一史弹词》为杨慎谪戍云南时所作,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传世后易名为《廿一史弹词》。

它取材于正史,用浅近文言写成,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就出自于《廿一史弹词》,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置于《三国演义》开篇。

还有一首西江月(说三分两晋“道德三皇五帝”一段),被冯梦龙拿去放在《东周列国志》的开篇。

第一段总说西江月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塚荒台。

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西江月滾滚龙争虎斗,匆匆兔走乌飞。

席前花影坐间移,百岁光阴有几。

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

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

诗曰:为爱青山日倚楼,白云红树两悠悠。

秋鸿社燕催人老,野草闲花徧地愁。

野草闲花徧地愁,龙争虎鬬几时休。

举头吴越齐秦楚,回首梁唐晋汉周。

概世尽从忙裏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邱。

八句罢谈诗少卖,且将今古事评论。

诗词只可谭风月,今古还堪警世人。

博览经书寻故典,傍搜史传缀新文。

零裁锦绣篇篇好,碎剪冰霜字字精。

按捺奸邪尊有道,赞扬忠孝奖贤能。

丁当击玉敲金字,剔透蟠龙绣虎纹。

清似钓舟闻夜雨,壮如军垒发秋声。

助添豪杰英雄气,感动忠臣烈士心。

短舞长歌思妙曲,高山流水待知音。

当场告禀知音者,忙裏偷闲试一听。

第二段说三代南乡子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

赚得英雄头似霉,功名。

虎啸龙吟几战争。

西江月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

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

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明代诗人杨慎的诗歌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

明代诗人杨慎的诗歌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

明代诗人杨慎的诗歌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概述杨慎(1296年-1370年),字叔七,号秘庵。

他是明代中期的一名杰出诗人,在明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情和哲理,展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价值。

1. 杨慎的创作背景在介绍杨慎的诗歌创作特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兼具动荡和繁荣并存。

明初经历了战乱,社会秩序较为混乱,然而到了明中叶以后,国家逐渐安定下来,社会开始进入相对稳定和繁荣的阶段。

这种时代背景为杨慎等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2. 杨慎诗歌创作特点(1) 炉火纯青的艺术才华杨慎被誉为“明神宗之后才子”,他的诗歌除了充分展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外,还表现出他高超的艺术才华。

杨慎的诗句优美流畅,富有音韵感和节奏感,以及独具特色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他擅长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方法,使得他的诗作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 情感丰沛与哲理思考杨慎在创作中注重情感表达,并常常带入一些哲学思考。

他能够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达复杂而真实的情感,用细腻而深刻的描写抒发对人生道义、爱情欢乐和困苦忧伤等主题的思考。

在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对生活和人性深入剖析之后所体现出来的思索和启迪。

(3) 文化积淀与历史观照杨慎作为明代文人,对于历史文化有着敏锐的触觉。

在其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唐代及宋明理学、佛学、道家、庄子哲学以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运用和借鉴。

他将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时代感。

3. 杨慎诗歌的艺术价值(1) 彰显个性风采杨慎的诗歌作品表现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他在创作中注重独立思考和表达,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和观念,在感性与理性、传承与创新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这种个性风采使得他的作品在明代文坛中脱颖而出,并产生了持久影响。

(2) 反映时代变迁杨慎所处的明代是一个变革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杨慎:霸道的《二十一史弹词》与那首不得了的《临江仙》

杨慎:霸道的《二十一史弹词》与那首不得了的《临江仙》

杨慎:霸道的《二十一史弹词》与那首不得了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关谈中。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这篇荡气回肠的《临江仙》开篇词,从古自今脍炙人口。

在当代改编电视连续剧后,作为主题歌,更是家喻户晓,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词'。

与此同时,词作者--明代状元杨慎的知名度飞升,粉丝拥趸与日俱增。

而这首《临江仙》出自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并且对于《三国演义》经典定版具有重要意义,则并不广泛为人所知。

杨慎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

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杨慎博览强记,涉猎极广,皆有深研,才气横溢。

他精通诗文词曲、音韵乐器和论古考证,著作等身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嘉靖三年(1524),杨慎因朝廷'议大礼',被嘉靖皇帝终身流放滇南。

此后三十年直至逝世,他在西南边疆之地传播文化,著书立说。

其间创作了著名的《二十一史弹词》。

《二十一史》,是明代以前中国历代二十一部史书简称,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新唐书》、《宋史》、《元史》等,详载备述历代帝王事迹、诸候列国、典章制度、人物传记、历史大事等,篇幅浩繁,头绪丛杂,数千万字洋洋巨著,令人望书兴叹。

才华出众的杨慎,却另辟蹊径,择精语详,缩寻为寸,撮其枢要,将其内容高度浓缩后,用浅近文言表述写成《二十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后人续作说明朝、说清朝等,敷成《二十五史弹词》。

《二十一史弹词》三万字左右,分为两卷,共十段。

每段由以词开篇和收篇,总计二十阙。

被誉为'天下第一词'的《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其中第三段'说秦汉'之开篇词。

从《廿一史弹词》看杨慎思想中的儒道并蓄

从《廿一史弹词》看杨慎思想中的儒道并蓄
古典文学
从 《 廿一史弹词》看杨慎思想中的儒道并蓄
李悦 池 辽 宁 大 学 文 学 院
摘 要:《 廿 一史 弹词 》 是 明代 杨慎 谪戍 滇南 时所创 作 的一部 雅俗 共 赏的著 作。这 也是 杨慎作 品 思想的分 水岭 。 品 读 其 中二 十首 怀古词 ,可 以看 出作 者 思想 中所 包含 的 儒道 并 蓄 的精神 特 点。词 中包含 着作 者 生命 意识 的转 变 ,体现 作 者复 杂 思想 的精神 面貌 。 关键 词 :杨慎 ; 《 廿 一史 弹词 》; 儒 家 思想 ; 道 家 思想
《 廿 一史 弹词 》是现 存最 早 的明代 弹词 ,它 由积 学之 士杨 慎所 作 ,其 中一 首 《 临江仙 》 因作 为 电视 剧 版 《 三国 演义 》而 家喻户 晓 ,为人 所传 诵 。 《 廿 一史 弹词 》 以词论 史 ,字里 行 间流 露 出风 雨变幻 的苍 凉悲 壮之 感 。通读 《 廿 史 弹词 》不难 发现 其 中蕴 蓄着杨 慎思 想 中的儒 道并 蓄 的 思想 特点 。
一Hale Waihona Puke 一、《 廿一史弹词》概说
所谓 弹词 是指 明清 时期最 为盛 行的 民间说 唱形 式 。 《 明 清时 期三 大刘 玉建 的文 化互动 一一 弹词 、子 弟书 、木 鱼书 与相 互关 系研 究 》一文 中 ,学者认 为弹 词应 主要 起源 于唐 代变 文系 统后 经过 长期 文化传 播而 逐渐 盛行 于 明代 。现存 最早 的 明代 弹 词是正 德 、嘉靖 年 问,杨 慎所 作的 《 廿 一史 弹词 》 。作者杨 慎 ,字用 修 ,号升 庵 。他是 明代 中 叶著 名 的文 学家 、词人 。 《 岁寒 居词 话》 中对 其评 价颇 深 ,称 其 为 “ 明人 词 ,以杨用 修 升庵为 第一 ” 。 由此 可见 ,杨慎 的 文学 水平 以及文 辞底 蕴之深 。 《 廿 一史 弹词 》是 杨慎谪 居滇 南所 创作 的一 部兼 备雅 俗 的作 品。其 艺术特 点具体 来说 有 以下几 方面 : 首先 , 《 廿一 史弹 词》作 品 内容 中体现 着浓 重 的 “ 是 非成 败转 头 空” 的道 家 思想 ,二十 首怀 古词 作 品无不 体现 了作 者在 经历 谪居 之后对 世 事洞 明,大 彻大 悟 的人生 价值 观 以及 “ 天上 乌飞兔 走 ,人 间古往今 来 ”的苍 凉历 史观 。 其次 ,杨慎 的怀 古 词 “ 曲词化 ”特 征 明显 。体 式 上 , 杨慎 的二 十首怀 古词 韵脚 整齐 利落 ,读 之 朗朗上 口。清 人 宋翔 风给 予其 “ 字 侠风 霜 ,调铿 金石 ”Ⅲ的 八字箴 言。语 言上 ,杨 慎融俚 语入 词 ,雅俗 并 蓄,杨 慎 以其深 厚 的文辞

从杨慎《廿-史弹词》看其人生哲学观的转变

从杨慎《廿-史弹词》看其人生哲学观的转变
较 多 , 列 了夏 后 商周 直 至 秦汉 一 重 要历 史 人 物 的非 凡 事 些 迹。 卜 片重 在 抒情 议论 ,那 些青 史 留名 的历 史 英 雄 ,终 成 为 荒 F无 数 , “ 杯 黄 十掩 风 流 ” ; 当 年 龙 争 虎 斗 , 不 辞 辛 亡 一 劳 ,然 奔 波 一 只 为他 人忙 ,种 田地 只 会 让后 人 收 ,终 是 世
南永 吕 卫 ,居 滇 三 余 年 ,
道德 三皇五 帝,功名夏后 商周。英雄 五伯 闹
春秋 ,秦 汉 兴 亡 过手 。 青 史 几行 名 姓 ,北 邙 无 数 荒 丘 。前 人 田地 后 人 收 ,说 甚龙 争 虎 斗 。
存 《 庵令 集 》 足 八 卜一卷 。被 于 【贞 之 “ 升 H : 词家 功 臣 ”的 杨 慎 , 写有 诃 集 《 庵 长 短 旬》 , 存 明代 词坛 f占有 要 地 升
雄事 逊 , 是非 功 过 , 部成 了他 们 祭余 饭 后 的 闲 话 淡资 。 水
占往今柬 ,伟人英 才,是非成败 ,均化尘埃 。 一 切成
国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空 ,唯彳 青 山不 改 ,谈 古 论今 , 皆成渔 樵 丁 成了 《 一 史弹 词 》 的 主要 思 想 内容 。 ’ 。 这一 切 , 构 笑 民安 ,不 见许 多公 案 。 后世 依他 样 子 , 齐 家治 国何难 。流 芳 百世 在
在 这 些咏 史 词巾 ,最 为 著 名 的是 l 巾 “ 秦汉 ”部 分 的开 场 甘 说
词 《 临江 仙 》 :
滚滚 长 江 东逝 水 ,浪 花 淘尽 英雄 。是 非 成 败
夭上 乌 飞兔 走 ,人 间 古往 今来 。 沉 吟 屈 指 数
英 才 , 多 少是 非 成 败 。

杨慎的境界

杨慎的境界

杨慎的境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到这首《临江仙》,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也许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其实这首词并不是《三国演义》小说原本就有的,而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后加上去的篇首题词。

那这首词是毛纶或毛宗岗写的吗?也不是。

词的作者是明朝的杨慎。

杨慎还有一首《西江月》词,在明代也被改几个字后列到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的开首: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两首词读起来风格很相近,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历史的硝烟和荣光,个人的悲慨和恩宠,化为似乎平淡无奇的日常,大气磅礴之中蕴藏着无以名状的慷慨悲壮,雄浑豁达之下隐含着怀才不遇的慨叹和无奈。

它们都出自明代杨慎的《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后世也叫《廿一史弹词》,杨慎因此创作而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

祸起“议大礼”杨慎是谁呢?杨慎与解缙、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并位列首位。

《明史·杨慎传》曾评价:“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杨慎于1488年出生在北京孝顺胡同。

从其曾祖开始,杨家开始读书为官。

正德七年(1512),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升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当朝宰相。

杨慎自幼聪慧,弘治十四年(1501)文坛领袖李东阳看到杨慎所作《黄叶诗》极口称赞:“此非寻常之所能,若可为吾小友也!”将他收为门下弟子。

天资卓越,又得到文坛领袖的指点,加之“与书无所不读”的刻苦努力,正德六年(1511),杨慎参加殿试,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与父亲、叔父同朝为官。

无论是从家世、人脉还是个人才能而论,杨慎的未来都不可限量。

尤其是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曾主理朝政三十余日,提议并主理迎立嘉靖皇帝等机务。

嘉靖帝继位后,杨慎被任命为讲解经史的经筵讲官。

杨慎的人生哲学与明代士风

杨慎的人生哲学与明代士风

杨慎的人生哲学与明代士风
韩慧清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杨慎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明代士人的杰出代表.他深受明道救世的儒家思想影响,同时也融合吸收佛老思想;杨慎以博学立言影响明一代学风,对哲学思想的探讨丰富了中国的哲学领域.另外,杨慎反抗皇权争取士人话语权的行为标志着士子个人意识的觉醒.杨慎复杂的精神品质反映了明士子的思想面貌和明代的士风.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韩慧清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8.99
【相关文献】
1.杨慎经学方法与明代学术变迁 [J], 秦际明
2.论明代中期文学批评中公正对待六朝骈文的倾向r——以杨慎、王文禄为中心[J], 于景祥;胡佩杰
3.杂剧《簪花髻》中的杨慎形象与晚明士风 [J], 杨昇
4.从杨慎《廿一史弹词》看其人生哲学观的转变 [J], 庄鹏;王笑莹
5.从杨慎《滇程记》看明代云南交通 [J], 黄建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守人生关键

坚守人生关键

坚守人生关键第一篇:坚守人生关键坚守人生关键——《明朝那些事》读后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题记杨慎《廿一史弹词》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能有几次凭栏远眺,对酒当歌。

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能有几人拔得头筹,名留青史。

款款的说史书籍中,能有几册自然流露,诙谐幽默。

《明朝那些事》就是站在高处品古人,轻松自然述历史。

读它,让我懂得了要坚守人生的关键之门!坚守——砥柱中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坚强是成功人士的必备法宝。

面对困难重重的高山,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要勇于跋山涉水,兴许,路的尽头是芳草一片!王保保是元朝的一位丞相,他的身上就散发着一种坚毅的光芒。

面对朱元璋这个的敌人,面对着即将亡国的结局。

是投降还是反抗,王保保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

他带领着元朝骁勇善战的蒙古士兵,与朱元璋展开了一场争权大战。

尽管王保保的军队节节败退,但他始终没有半途而废。

在太原,他沉着的应对徐达等大将,用十万人打败了敌人浩浩荡荡的军队,这大概就是在失败后的“回光返照”吧!即使到了最后,历史的裁判决定朱元璋胜,可他依然没有放弃,逃到南方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王保保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坚毅打造着理想。

他面对棘手的困难,面对严峻的挑战,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披荆斩棘。

他让我明白,要坚守住人生关键的第一扇门——坚强!坚守——水滴石穿“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坚持是毅力,仿佛一轮炽热不落的艳阳;坚持是执着,仿佛一座直插云峰的青山;坚持是灵魂,仿佛一群屹立不倒的山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边塞将士戍守祖国的坚持;“千淘万漉虽心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是清官对正义的不懈坚持。

历史长河延绵不息,坚持有如战场上最后一只捷旗,鲜得血红,飘得逸然,在人们的心田扎下深根。

陈友谅就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他本是一个捕鱼的渔夫,但他不甘于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决心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4期 中国文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L iterature
第4期,2006 [古代文学研究]
《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
曾绍皇 吴 波3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怀化学院中文系 湖南 怀化 418008)关键词:杨慎;《廿一史弹词》;价值体系;自我调整
摘 要:《廿一史弹词》作为杨慎在谪戍期间所创作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充分反映出作者在遭遇人生历练波折后价值体系之自我调整:精神信仰由孔孟之儒学向老庄之道学倾斜;价值取向由汲汲仕进向淡泊功名回归;具体行为由谨遵礼教向不拘小节转变。

在实施整合过程中充分凸现杨慎在不同人生阶段价值体系的儒道互补原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3-7535(2006)04-088-04“The story-telli n g of the history of21ki n gdo m s”and the self-adjust ment about Yang Shen’s value syste m of li fe
ZENG Shao-huang WU Bo
(L ibera l A rts Institute,Hunan N or m al U n 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L iberal A rts Institute,Huaihua College,Huaihua,Hunan418008China) Key words:Yang shen;“The st ory-telling of the hist ory of21kingdom s”;syste m of value;self-adjust m ent
Abstract:“The st ory-telling of the hist ory of21kingdom s”is a popular hist orical book for entertain ment written by Yang Shen during the peri od of his relegati on.It reflects the self-adjust m ent of the author’s value system after suffering m isf ortunes: the s p irit belief p referring t o the Taoist school fr om the Confucian school;the value trend returning t o disregarding fa me and wealth fr om pursuiting official career;the concrete behavi or transfor m ing t o regardlessness of trivial matters fr om taking care of courtesy.I n the course of adjust m ent,it has obvi ously shown the p rinci p le of mutual comp lement bet w een the Confucian school and the Taoist school about Yang Shen’s value syste m during the different stage of his life.
3〔收稿日期〕:2005-08-05
〔作者简介〕:曾绍皇(1978-),男,湖南浏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吴波(1965-),男,湖南浏阳人,文学博士,怀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

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处境和身份,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廿一史弹词》从整体思想观念而言,无庸置疑属于老庄一派。

但是,在老庄思想统领下,亦不难捕捉到儒家思想的蛛丝马迹。

一方面,杨慎对儒家的鼻祖孔子特别推崇。

在《廿一史弹词》中特意提到孔子诞生,并把他的出生当作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来进行叙述,认为孔子“祖三皇宗五帝撑住斯文”(《说三代》),高度评价孔子的历史贡献。

另一方面,作为封建传统礼教濡染下的文人学士,对于历代兴亡衰变的历史始终持以正统史家评价尺度,第6段《说五胡乱华》、第9段《说宋辽金夏》中对少数民族继承汉统带有明显的偏见,即是明证。

与此同调,在对待某些具体历史事件时,杨慎也念念不忘祖宗之制儒家之礼:在叙述秦王嬴正的历史事实时,旗帜鲜明地指责“始皇帝吕家儿根源不正”,认为秦始皇嬴正因是“吕家儿”而“根源不正”,对其继承大统颇有非议。

此外,其谪戍滇南时依然惦念国事,面对北虏南倭的边事危机更是忧心忡忡:“杂种犬羊纷北虏,妖氛牛斗更南倭。

浮云江汉愁心结,新月关山涕泪多”(《病中秋怀》之八)。

〔15〕(P206)可见,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远戍西南,杨慎受儒家思想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

虽然他作为一个谪戍边陲之徒没有任何权力去解决自己担心的相关事情,也因惧怕招祸而不敢妄自上疏言事救民于水火之中,但其忧怀国事的一腔忠愤已溢于言表。

杨慎在谪戍滇南后人生价值的自我调整以及这种整合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实践经时间考验和证实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这种从观念、行为至创作的一致转变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主观努力,不但为他赢得了学术上“明代之冠”的美誉,而且由《廿一史弹词》确立的新型文学样式所带来的典范效应,也为其争得了俗文学领域的一席之地。

单从后世对《廿一史弹词》的普遍认同即可窥豹一斑:孙同邵认为《廿一史弹词》“以历代兴亡之陈迹,托为街谈巷议之俚词”,“真可谓雅俗共赏者也”。

(《史略词话正误跋》)宋凤翔更是进一步指出“世间有廿一史,便合下当有此书”的重要性,并且从音乐弹唱的角度肯定“其声调之凄惋,固可使十七八女郎弹之;其音节之悲壮,亦可使铜琵琶铁绰板丈二将军弹之”,盛赞其“真不愧状元才子”(《杨用修史略词话序》)。

阴武卿也从当时学者的普遍风气的角度肯定杨慎的贡献:“近世学者,多以艰深文浅近,先生独以浅近发其该博”,“虽在千百年以后,不可一日无此书也”(《杨升庵史略词话序》),极力颂赞杨慎在通俗方面的卓越功勋。

而李清更是把《廿一史弹词》当作病中的良药来消遣闲日:“予以甲辰早春,忽感重疾,呻吟半载,它书皆不能读,独取杨升庵《史略词话》……朗吟悲歌聊自娱,还自伤已。

”(《史略词话正误序》)
综上所述,从《廿一史弹词》的创作中,不难看出杨慎在谪戍时期人生价值体系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及其在调整中凸现的人生价值体系儒、道之间的显隐置换与互补,这种置换与互补使得杨慎在不同人生阶段和不同领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与满足,也反映出杨慎思想的复杂性。

而梳理这种思想的多重复杂性对于准确把握历史转型时期的文人心态和思想变迁更是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8〕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10〕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3〕〔5〕〔9〕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
〔4〕〔6〕〔11〕〔12〕丰家骅.杨慎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陆复初.被历史遗忘的一代哲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3〕〔15〕杨慎.升庵集(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4〕朱森溥.浅论杨慎与老庄〔J〕.云南社会科学, 198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