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学复习资料农业推⼴学1.导论现代农业推⼴:是⼀项旨在开发农村⼈⼒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作。
推⼴服务系统:推⼴⼈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存环境。
⽬标团体系统:推⼴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存空间与环境。
影响农业推⼴服务⼯作效率的因素:1)推⼴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
2)⽬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
3)两个⼦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
4)推⼴⼯作的外部环境。
2.农业推⼴对象的⾏为改变⾏为:在⼀定的社会环境中,在⼈的意思⽀配下,按照⼀定的规范进⾏并取得⼀定的结果的客观活动。
需要层次理论包含:⾃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理需要。
农民经济⾏为的基本特征:趋同性,随意性,短期性,个体性。
群体成员的⾏为规律:服从,从众,相容,感染与模仿。
群体⾏为的改变⽅式:参与性改变,强迫性改变。
3.农业推⼴沟通沟通:在⼀定的社会环境下,⼈们利⽤共同的符号交流系统,以直接或间接的⽅式,交流和传递各⾃的观点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与⼈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
沟通的要素:传送者,接收者,信息,渠道,反馈,关系,环境。
沟通的⽹络类型:链式沟通⽹络,轮式沟通⽹络,Y式沟通⽹络,扩散型沟通⽹络,全通道型沟通⽹络。
碍,现有推⼴体系的障碍。
农业推⼴沟通的技巧:1)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做农民的知⼼朋友,2)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农民⼼理,3)采⽤适当的语⾔与措辞,4)信息处理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5)适当重复和⽐较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6)利⽤肢体语⾔,讲究沟通艺术,7)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8)强化信息反馈。
农业推⼴的基本要领:1)正确的⾏政引导2)推⼴部门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3)强化农业推⼴⼈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4)农民的参与互动,技术推⼴应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5)积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善于发挥其他组织的作⽤,6)建⽴良好的沟通⽹络。
4.创新的采⽤与扩散扩散曲线的不同阶段:突破阶段,关键阶段,⾃我推动阶段,浪峰减退阶段。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学》知识要点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2、农业推广学3、沟通4、创新扩散5、成果示范6、方法示范7、农业科技成果8、农业推广计划9、农业推广组织10、推广度11、推广率12、推广指数二、知识点1、中外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农业推广活动是哪年发生的什么事件?2、莫里哀法(赠地学院法)、哈奇法、史密斯-利弗法颁布的时间、内容。
3、农业推广的实质是什么?4、农业推广的功能有哪些?5、农业推广学的理论框架。
6、农业推广对象指什么,包括哪些内容?7、要构成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哪些?8、人的行为具有哪几个特征。
9、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行为产生的机理)?10、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各层次间的关系。
11、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哪三大作用?12、强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14、农民的哪些行为与农业推广关系密切?15、中等经济水平的农民,其经济行为有何特征?16、农民决策行为的过程包含哪些内容?17、农民的投入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18、农民科技购买动机有哪些类型?19、农民科技购买的行为过程要经过哪5个阶段?20、农民科技购买行为类型有哪些?21、农民行为改变的顺序是怎样的?22、简述群体行为改变的方式?23、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24、沟通的核心基础是什么?25、根据沟通者之间有无组织关系依托,沟通可分为哪几类?26、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特点各是什么?27、根据农业推广中的不同的传播路线,常见的沟通渠道有哪5种类型?28、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过程。
29、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有哪些?30、简述农业创新采用的过程。
31、罗杰斯把创新采用者分为哪几类?32、创新具有什么特征?33、农业推广方法的类型及其特点。
34、简述农户访问的优缺点。
35、我国目前农业推广最有效的方法是哪种?36、如何选择适合的农业推广方法?37、按试验的性质划分,农业试验可分为那几种类型?38、农民的学习具有哪些特点?39、简述农业科技成果构成的条件。
[农学]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名词题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的一种协调状态。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组成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称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生态位: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质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粮食安全: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所有人都能够获取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营养的、安全的食物。
可持续农业: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农业。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在生活困难时为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提供的援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及其家庭在遇到年老、疾病、伤残、死亡、灾害或其它风险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服务帮助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绝对贫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或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状况。
参与性农村发展:是指通过赋权使农村居民有机会参与到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并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集约农业: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持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一.名解1.狭义农业推广: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
2.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
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3.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4.现代农业推广: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这些信息和技术的一种过程。
5.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定界: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6.农业推广学的含义:农业推广学是专门研究农业推广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科学。
7.沟通:指社会中个体或群体应用媒体彼此交流过程。
8.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9.行为:人在环境的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
10.农民行为:是指农民在其所处的环境作用之下,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1.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
12.农业创新:是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信息的统称。
13.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采用者个人从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的一种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4.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15.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部门、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6.大众传播法是指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17.集体指导法: 在同一类型、同一地区、相同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条件下,推广人员把情况相同或相似。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 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上应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 在改进耕作方式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系。
现代的农业推广: 就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 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2.农业推广学: 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以及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沟通:是社会的人或群体应用沟通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 其核心基础是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4.创新扩散: 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 通过一定的渠道, 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5、成果示范:将新品种、新技术加以应用,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成果展示出来, 引起他人兴趣并鼓励其仿效的过程.6.方法示范: 把农业技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展示给农业推广对象的过程。
7、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8、农业推广计划: 农业推广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 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 它既是拟定计划的过程,又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9、农业推广组织:是农业推广体系的职能机构, 是由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稳定的系统.10、推广度: 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11、推广率: 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已经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占成果总项数的百分比。
12、推广指数:是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综合指标, 可比较全面的反映成果推广的状况。
以上3个的公式见课本328 页二、知识点1.中外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农业推广活动是哪年发生的什么事件? 1847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2.莫里哀法 赠地学院法 颁布的时间、内容.1862 年该法规定 拨给各州一定面积的联邦公有土地 拍卖以筹集资金 开办农业高等教育。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真题)一、基本概念1.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2.农业推广成果示★★成果示是指在农业推广专家(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在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场所)或科技示园等特定场所中,把经过当地适应性和开发性试验取得成功的耨个单项技术成果或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效果尽善尽美的展现出来,作为示样板,以引起周围生产者的兴趣及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督促他们效仿的过程。
3.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性活动。
4.集体指导法★★集体指导法又称团体指导或小组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生产和经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采取小组会议、示、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5.农业推广方法示★★★方法示是指推广人员利用适宜规格的植物、动物、农机具或其他实物做直观教具,将某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表达显得困难,传授效果极差的操作性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与语言传授相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操作,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的推广教学方法。
6.农业推广沟通★★★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求、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业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7.技术的经济上限技术的经济上限是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最高纯收入(利润)。
8.农业推广评价★★农业推广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方法,依据既定的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验和考核,以便了解和掌握已完成的推广工作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而确定推广工作的效果和价值,以及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推广工作水平。
农业推广复习资料
一二、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1、发展农村农民教育的功能2、发展农村科技的功能3、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功能农业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三、农业推广的作用与目的(一)农业推广的作用1、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机构与目标团体联结的纽带。
2、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3、农业推广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
4、农业推广是开发农民智力,改变生产者行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5、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
农业推广学案例\承包“四荒地”后农民的行为变化分析.doc(二)农业推广的目的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和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和素质。
二第一节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一、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涵义农业推广组织系统农业推广目标团体系统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含义(德国阿布列奇怪特)一个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框架理论或关联理论)如下图:(二)环境条件的影响1、政治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农业政策,特别是粮食政策。
2、经济环境∆两个经济因素:一是技术应用改善生产力,农民得到收益;二是一个国家农业在经济环境中的位置。
3、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指农民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宗教信仰、传统习惯,家庭组织规模,传统生产操作方法以及农村社会结构等。
4、农村区域位置环境∆主要指农村区域位置环境中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经济特征及其认识程度的深浅。
四、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2、目标团体系统的采纳效率3、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4、农业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一、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一)沟通的一般概念1、沟通的循环模式2、沟通的基本特征∆在沟通中,沟通双方位置可以互换;∆沟通双方必须使用统一的或相同的符号;∆沟通双方对交往的情景有相同的理解;∆沟通双方是互相影响的。
3、沟通的基本要素∆信源:信息发送者;∆渠道:能表达信息的各种符号;∆信息:发送信息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信息接受者:∆反馈:接受信息者将接受后的意见与想法回送给发送者。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学1.导论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推广服务系统: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环境。
目标团体系统: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影响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因素: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
2)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
3)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
4)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
2.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思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的结果的客观活动。
需要层次理论包含: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农民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趋同性,随意性,短期性,个体性。
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服从,从众,相容,感染与模仿。
群体行为的改变方式:参与性改变,强迫性改变。
3.农业推广沟通沟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交流系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
沟通的要素:传送者,接收者,信息,渠道,反馈,关系,环境。
沟通的网络类型:链式沟通网络,轮式沟通网络,Y式沟通网络,扩散型沟通网络,全通道型沟通网络。
碍,现有推广体系的障碍。
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1)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心,做农民的知心朋友,2)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农民心理,3)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4)信息处理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5)适当重复和比较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6)利用肢体语言,讲究沟通艺术,7)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8)强化信息反馈。
农业推广的基本要领:1)正确的行政引导2)推广部门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3)强化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4)农民的参与互动,技术推广应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5)积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善于发挥其他组织的作用,6)建立良好的沟通网络。
4.创新的采用与扩散扩散曲线的不同阶段:突破阶段,关键阶段,自我推动阶段,浪峰减退阶段。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doc
《农JE推r学》权权所有14栋512希令-、名训解释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上应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在改进耕作方式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而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系。
现代的农业推广:就是将冇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鬥的。
2、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以及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沟通:是社会的人或群体应川沟通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其核心®础是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4、创新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5、成果示范:将新品种、新技术加以应用,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成果展示出来,引起他人兴趣并鼓励其仿效的过程。
6、方法示范:指推广人员把某项新方法通过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进行展示,将其传授给农民。
7、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8、农业推广计划:农业推广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它既是拟定计划的过程,又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9、农业推广组织:是农业推广体系的机构,是由冇共同劳动n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稳定的系统。
是由一定耍素,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尖系明确,为达到农业推广的某种FI的Ifd形成的机构。
10、推广度: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
它是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11、推广率: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
它是指已经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占成果总项数的百分比。
12、推广指数: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综合指标。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试题)
第一章导论1、农业推广p6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P1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一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P3-4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
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
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
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P4-5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1.农业推广原理和模式-农业推广的概念和意义-推广模式的分类和特点(集中推广、示范推广、农民推广等)-推广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求导向、参与主体、技术适应、持续跟踪等)-农业推广的影响因素(农民接受能力、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等)2.农业推广管理和组织-推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推广组织和机构的职责和架构(农业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推广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专业知识、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等)-推广成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监测指标、报告制度、效益评估等)3.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的分类和特点(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农机应用等)-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手段(培训会议、现场示范、媒体宣传等)-农业技术推广档案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手册、种植记录、推广数据库等)-农民参与和反馈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和问题(技术适应性、行动能力、风险承受等)4.农业市场推广-农产品市场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品牌宣传、市场调研、营销渠道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监管(去库存、保护价格、垄断行为等)-农产品营销中的新型技术和模式(电子商务、农业休闲、农家乐等)5.农村金融与农业推广-农村金融服务对农业推广的作用和意义-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和功能(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农合机构等)-农业信贷体系和政策(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创新等)-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和问题(信贷需求、利率水平、风险管理等)6.农业推广的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推广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影响(增收致富、产业升级、社会稳定等)-农业推广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资源利用、污染减少、生态修复等)-农业推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挑战(生态经济、农村治理、农民权益等)-农业推广的创新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应用、农业生态建设、农民主体性等)以上是农业推广学的一些重要内容和复习要点,希望能够为您的学习提供帮助。
农业推广复习资料
绪论1.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活动扩散,采纳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的。
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后,即有了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但以“教稼”、“劝农”、“课桑”等行政督导为主。
农业推广活动源远流长,但农业推广学学科的形成只有百余年历史。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2.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和基础学科:传播学、农村社会学、农民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行政组织学、农业经济与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
3.现代农业推广的工作内容(1)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2)农产品运销、加工、贮藏的指导(3)市场信息和价格的指导(4)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指导(5)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的指导(6)家庭生活的指导(7)乡村领导人的培养与使用指导(8)乡村青年的培养和使用指导(9)乡村团体工作改善的指导(10)公共关系的指导第一节农业推广的相关概念一.农业推广的涵义●纵观世界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农业推广的涵义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
●总趋势是:咨询单纯技术教育1. 狭义的农业推广●基本涵义: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活动。
●狭义的农业推广是一个单纯的,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技术推广活动。
●狭义农业推广以传授农业技术为特征。
2. 广义的农业推广●广义的农业推广=产中技术指导+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产前、产后的技术服务●广义农业推广以教育为特征3. 现代农业推广●现代推广的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和教育咨询,推广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农村、农民、农业的综合发展。
●推广工作的形式:多元化、科学化和定量化。
●现代农业推广是以咨询为主要特征。
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落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中西部地区沿海及城郊地区自给式传统农业生产阶段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兼容阶段现代化、企业化、商品化发展阶段狭义推广为主广义推广为主现代推广为主4 我国现阶段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知识、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三态效益和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种子管理土壤肥料 植物保护 植物检疫 栽培技术 技术培训7.农业推广的作用?1、 纽带作用2、 桥梁作用3、 动力作用4、 开发农民智力1. 学科性质该课程是一门新型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 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
2.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一定的推广 方法和技能,自觉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服 务于农村、农业、农民。
3. 为什么开设农业推广学?1. 农业生产特点(1)地域广阔,农民分散,素质不齐.(2)农业技术复杂,涉及多学科,多领 域.2. 我国每年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20〜30% (而美国达到80%A 上),我国大 多数科研成果鉴定后就被束之高阁,推广跟不上。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本身只是一种知识形态,只是潜在的生产力, 只有经过技术传输,投入到社会经济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 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活动。
5. 后稷、赵过、黄道婆、陈振龙事迹?后稷:舜帝继位,随命弃主管农业,封官号为“后稷”,后稷就是主管农业的官员,也 是我国第一位农师.后稷受到世人崇敬,至今陕西武功尚遗存着后稷教稼的古迹,历代 祭祀者不绝。
赵过:赵过首创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跳跃式推广范例 黄道婆:农家女黄道婆早年流落海南岛,向黎族同胞学习棉花去籽、 弹花、纺纱、织布、染色技术。
陈振龙:陈振龙明神宗万历(1592年)年间,从吕宋冒险带回数尺薯蔓,并学会“岛夷传种法”。
在家乡试种成功后,其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献薯推荐,金亲自撰文倡 导,并下令“各属依法栽种”。
6. 我国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 各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 各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 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各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推广站 农民技术员 科技示范户 连接农业发展机构研究单位和目标团体(农村、农民) 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材料(真题)一、基本概念1.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2.农业推广成果示范★★成果示范是指在农业推广专家(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在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场所)或科技示范园等特定场所中,把经过当地适应性和开发性试验取得成功的耨个单项技术成果或综合组装配套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效果尽善尽美的展现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以引起周围生产者的兴趣及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督促他们效仿的过程。
3.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性活动。
4.集体指导法★★集体指导法又称团体指导或小组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生产和经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5.农业推广方法示范★★★方法示范是指推广人员利用适宜规格的植物、动物、农机具或其他实物做直观教具,将某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表达显得困难,传授效果极差的操作性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与语言传授相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操作,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的推广教学方法。
6.农业推广沟通★★★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求、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业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7.技术的经济上限技术的经济上限是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最高纯收入(利润)。
8.农业推广评价★★农业推广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方法,依据既定的推广工作目标或标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验和考核,以便了解和掌握已完成的推广工作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而确定推广工作的效果和价值,以及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推广工作水平。
推广学资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847年秋,英国爆发的马铃薯晚叶病——中外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农业推广活动。
美国农业推广的“三大法宝”:1、莫里哀法(赠地学院法) 1862 开办农业高等教育2、哈奇法(农业试验站法) 1887 建州农业试验站—科研3、史密斯—利弗法(合作农业推广法) 1914 建立合作推广合作体系一、现代的农业推广:就是根据政府和农民的需要,把新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递给生产和经营者,从而促使农民观念、行为的改变以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一种活动。
二、农业推广的功能1、直接功能 1)增进农民的基本知识2)提高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技能3)改变农民的观念、态度和行为4)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三、什么是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行为改变,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四、农业推广学的理论框架:即: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
前者是指推广人员、推广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后者是指农村居民、农村社会结构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生存空间。
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子系统的联系方式。
推广服务工作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
第二章农业推广对象即农业推广的服务对象。
具体包括:(1)农民家庭及其个体(2)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下属的集体经济组织(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专业生产经营中的涉农企业(5)国有农垦企业职工尽管我国农业推广对象是多元的,但具有家庭生产决策权的农民仍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业推广对象,因此也用农民泛指农业推广对象。
一、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人的行为原理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但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存在着诸多不同。
动物的行为是本能性行为,而人的行为则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目的性(2)调控性(3)差异性(4)可塑性(5)创造性 2、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质量与环境 4)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6)执行国家农业计划方针与政、间接功能2、行为产生的机理:动机——行为——目标——需要满足、紧张消除——内在需要、外在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题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的一种协调状态。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组成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称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生态位: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质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粮食安全: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所有人都能够获取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营养的、安全的食物。
可持续农业: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农业。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在生活困难时为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提供的援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及其家庭在遇到年老、疾病、伤残、死亡、灾害或其它风险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服务帮助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绝对贫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或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状况。
参与性农村发展:是指通过赋权使农村居民有机会参与到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并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集约农业: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持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简析题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1)自然调控机制:反馈机制,多元重复机制。
(2)人工调控机制:直接调控,间接调控机制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1)增加组成成分的多样性(2)不超过生态阀植(2)巧设食物链结构(2)生态环境的人为调控。
优良品种的特点(1)丰产性(2)稳产性(3)优质性(4)早熟性(5)广适性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1)农业科技成果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农业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3)农业推广是改善农民地位,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1)产前的决策、计划(2)产中的组织、监督(3)产后的核算、评价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有:①指导作用②协调作用③激励作用④调控作用⑤约束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①经济上可持续性②社会可持续性③生态的可持续性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有:①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②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与速度③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④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农业有哪些多种功能。
(1)经济功能 2)游憩功能 3)社会功能 4)教育功能(5)环保功能 6)医疗功能 7)文化功能简析经济的发展出现的四种经济提供物。
(1)第一种经济提供物是产品。
(2)第二种经济提供物是商品。
(3)第三种经济提供物是服务。
(4)第四种经济提供物是体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2)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3)农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趋于合理(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5)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成功推进(6)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7)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8)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如何切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1)切实加强领导(2)完善运行机制(3)拓宽服务内容(4)切实搞好服务思考题(参考要点)一、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1)农业效益低下,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竞争。
主要表现为:产品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结构问题突出;其次,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第三农业发展面临着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2)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就业问题突出,社会事业严重滞后。
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其次,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
((3)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二、为什么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2)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6)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三、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2)技术进步有利益减少区域发展对产地资源的依赖程度;(3)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1四、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2)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3)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4)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的繁荣;(5)积极发展农村科技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6)开展整治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7)给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五、以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背景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义?(1)人口的压力(2)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3)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与发展危机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即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保证。
因为没有生产持续性,农业系统就会萎缩;没有经济持续性,农民就没有积极性;没有生态持续性,就没有发展可言。
六、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1)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2)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3)是加强对粮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4)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水平,要调整种植业结构,粮食生产要优化品质,搞好转化、提高效(5)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
(6)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关键是发展农业学技术。
(7)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农业进行直接补贴。
(8)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
把粮食资源配置到有效的环节。
同时,也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七、中国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是国情所需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的道路。
一是解决人口增长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二是解决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
三是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态环境问题已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所在,控制人口,保护资源是人类共同任务。
八、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特征(1)市场化。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均在市场机制下运行,其生产要素由市场配置,其产品及劳务进入国内、国外两个农产品市场交换。
农业企业与农户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参与国内、国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实现农产品价值。
(2)信息化。
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3)科学化。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栽培设施等技术装备;应用附载高新技术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采用省工、节本、优质、高效、安全的栽培、饲养等生产技术,实现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
(4)社会化。
按社会化生产运行规律,实行农业的专业化、区域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形成供、产、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
(5)农业产业化经营。
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为依托,以社会化系列服务为手段,在更大规模上优化配置资源,实行高层次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的协作经营方式,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九、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2)技术进步有利益减少区域发展对产地资源的依赖程度;(3)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十、为什么说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在建设节约型农业?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阶段,市场对多样、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
但由于人均水、土等自然资源缺乏,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已接近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极限。
二是农业资源衰减正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是农业基础条件弱化。
四是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力量相对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仍然偏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