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doc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2.09•【字号】武政〔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武政〔2022〕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2月9日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称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始终坚持“高”“新”特色,积极发挥“自创区、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围绕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长江中游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主要指标如下:——经济发展领跑全省全市。
2025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
培育1—2家千亿级“产业航母”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一批国际领先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梯队,打造若干具有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
到2035年,全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建成“世界光谷”。
武汉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

武汉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武汉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这里取得突破,并在产业中得到应用。
例如,中国信科实现了国内400G硅基光收发芯片产品从0到1的突破,禾元生物全球首创植物源重组血清蛋白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此外,武汉还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纷纷成为全国全球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其次,武汉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策源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武汉在创新能力方面排名全国第五。
同时,武汉在全球顶级刊物《自然》杂志“2023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位列第10位,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武汉的全球科技集群排名首次进入前15位,位列全球第13、全国第5。
此外,武汉还在不断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研能力。
例如,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和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已在武汉启动或通过验收,这些设施将大大提升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最后,武汉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优化。
武汉市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武汉还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和集聚人才,推动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武汉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打造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在科技策源能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不断优化和提升。
这些成就为武汉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备案申报工作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备案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2.09.23•【字号】•【施行日期】2022.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备案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区科经局,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科创局,各有关单位:根据《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备案管理办法》(武科规〔2022〕4号),现将2022年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平台)备案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形式及时间采取网上申报,常年受理。
本批次备案申报截止时间:2022年10月20日。
(其中,10月10日至10月20日为网上提交材料时间)二、申报条件申报市级中试平台备案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备中试基础条件。
拥有本行业必要的通用计量、检测仪器和常规实验设备,有承担行业综合性中间试验任务必需的专用设备、场地及配套设施,用于中试服务的仪器设备原值和场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元、100平方米。
有必需的安全生产、环保设施设备及制度条件。
2.具有核心服务能力。
拥有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运营团队,从事中试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6人(其中外聘人员不超过30%)。
制定有科学合理的中试研究方案和规程,具备提供中试服务的专业技术研究、工艺设计能力。
3.具备规范的管理机制。
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运营规范,有对外服务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收费标准和规范的服务流程,上年度对外开展中试服务原则上不少于3次或服务金额不少于100万元。
产学研合作机制稳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制度完善。
4.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自备案申报日期前三年内,中试平台建设运营主体和法定代表人未发生司法、行政机关认定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如有,应完成信用修复。
中试平台近一年未发生被区级及以上相关管理部门追责问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情形。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项目申报表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项目申报表武汉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项目申报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推荐部门:武汉市科技局二ΟΟ七年制填写说明1.《武汉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项目申报表》(下列简称申报表):为申报单位申报武汉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项目的重要文件。
申报表一律用A4纸打印,字体为宋体四号,报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一式八份。
2.申报表封面:(1)项目名称:应简明、准确;(2)项目申报单位:应填写单位全称,并与单位公章一致;(3)推荐部门:填写区科技局或者市直有关部门3.项目名称:与申报表封面填写一致。
4.申报单位:(1)名称:与封面项目申报单位一致;(2)主管部门:与封面推荐部门一致;(3)单位性质:按下列名称及代码填写AA事业型研究单位,AB大专院校,AC政府机关,AD群众团体,AE其他事业单位,BA科研型企业(即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BB全民所有制企业,BC集体所有制企业,BD个人独资企业,BE合伙制企业,BF股份有限公司,BG有限责任公司,BH股份合作制企业,BI中外合资企业,BJ中外合作经营企业,BK外商独资企业,BL港澳台投资企业,BM其他企业;(4)负责人:填写申报单位的要紧负责人;5.要紧研制参加单位:指承担该项目要紧研制任务的单位。
由二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时,按对技术研制工作奉献大小排序。
在填写本申报书前,各协作单位应协商一致。
6.项目来源:指该项目立项时属于哪类计划下达,按最高计划级别填写。
7.项目技术来源:指项目主体技术的来源。
8.项目水平:指该项目达到的整体技术水平,应以技术鉴定或者其他评价结论为准。
9.应用于生产时间:指该项目第一次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应以正式投产的时间为准。
10.获奖情况:指该项目曾获得政府授予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11.列入科技计划情况:指该项目曾列入国家或者省市级计划情况。
其他包含科技攻关、星火、863计划、新产品、973计划等。
12.项目投资情况:(1)项目投资总额:用于实施该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2)自筹资金:用于该项目实施但不属于上述来源的经费,包含单位自有资金、捐助、赠款、集资、借款及国外资金等用于实施该项目的资金额度;13.项目实施后的效益情况:(1)年净产值: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产值;(2)年净利润: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利润;(3)年出口额: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出口额;(4)年实交税金: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交纳的税金;(5)产值利税率:(年利税总额÷年总产值)×100%;(6)投资清偿期:指正常年份企业收回总投资的时间。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12•【字号】鄂政办发〔2017〕47号•【施行日期】2017.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7〕4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6月12日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支撑湖北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8号)要求,结合湖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纵横联动、机制创新”的原则,围绕湖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效能提升、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高校院所研发平台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金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等“六大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加快构建形成政策保障有力、信息开放共享、对接渠道通畅、资源配置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强省,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目标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各市州、重点高校院所、重点园区、重点产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维权工作体系,建成示范性国家技术转移机构3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0家,组织推动3000项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应用,培养1000名以上专业技术经纪人,力争早日将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中心和科技型创新创业高地。
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2011年11月29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促进工作,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建立科技创新促进工作协调机制,实施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按照本条例关于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管理职责的规定,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科技创新促进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编制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体现科技创新促进的要求,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等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六条市、区科学技术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组织实施科学技术专项计划和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支持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园区发展。
市、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促进科技创新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市、区科学技术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及科学技术协会等社会团体,应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第八条本市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依法在本市设立科学技术奖项。
第九条本市弘扬崇尚科学、敢于创新、诚实守信、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鼓励组织和个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武政规〔2020〕15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0〕13号)等文件精神,推动我市各类开发区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再创高质量发展新业绩,结合实际,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放活改革自主权(一)优化开发区机构职能。
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开发区内设机构改革,在核定的机构总量内围绕主责主业自主设置内设机构,重点加强经济发展、投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部门力量,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推进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优化协同高效。
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优化管委会职能,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开发区经济发展职能,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人民政府〈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同〉)(二)优化开发区开发运营机制。
支持开发区建立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由专业运营主体负责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专业服务等工作。
鼓励开发区运营主体根据发展需要实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区。
(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各区人民政府)(三)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激励机制。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签订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及拨付资金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签订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及拨付资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08.31•【字号】•【施行日期】2020.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签订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及拨付资金的通知各项目承担单位:武汉市2020年度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下达,立项文件见附件。
各项目承担单位需尽快签订《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报送相关纸质材料。
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签订流程(一)登录系统。
项目承担单位访问市科技局门户网站(),进入“项目申报与管理”,选择“项目管理及查询”,用项目负责人账号登录。
(二)在线签订。
进入“项目申报及管理(前资助)”,在要签订的项目后点击“签订任务书”,在线填写《任务书》,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等待市科技局审核。
在线签订注意事项:1、《任务书》中“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考核目标”从系统直接读取,不能修改。
2、项目经费支出范围需符合《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武科规〔2017〕9号)第22条。
3、请认真核对系统“其他信息”填报页面的银行账号信息(如需修改,请用单位账号登录后修改“单位基本信息”中的账号信息,信息修改完成点击“提交”)。
(三)在线审核。
市科技局在线审核《任务书》,如通过审核,项目状态显示为“任务书已签订”。
如需修改,项目状态显示为“任务书被退回,请修改后提交”。
(四)下载打印。
审核通过后,项目承担单位点击“下载打印任务书”,下载后打印纸质版项目任务书(A4纸双面打印,一式四份,订书机装订)。
请于9月11日(星期五)前完成在线签订任务书。
二、报送材料(一)需报送的材料1、《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一式四份,每份凡需签字盖章处务必签字盖章。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成果等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成果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7.15•【字号】•【施行日期】2021.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成果等的通知各区科经局、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我局拟自2021年起组织实施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并编发全市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目录、企业技术需求与产品目录。
现面向在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征集,有关事宜如下:一、征集内容1.本单位2018年以来取得的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技术成果要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产权明晰;每个单位不超过10项。
2.本单位人工智能在研项目或未来二年内拟开展的研发项目,每个单位不超过10项。
3.企业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需求。
二、征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基础层方面1.硬件:包括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2.数据:包括数据服务、云计算等。
(二)技术层方面1.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等;2.基础开源框架/操作系统,技术开放平台等。
(三)应用层方面整体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1.智能+垂直行业,包括: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慧医疗、智能教育、智慧养老、智能安防等;2.智能+终端产品,包括:个人助手、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3.智能+云端服务,包括:电商零售,智能客服,智能投顾,在线翻译,图片检索等。
三、有关要求1.各区(开发区)科技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单位填报。
2.填报内容要求文字简洁精练、数据准确、真实可靠,填报单位对本单位报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填报内容如涉及企业秘密,请书面说明。
四、报送时间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填写信息表(附件1-3),并于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下午5时前,将信息表的PDF版(需加盖单位公章)和电子文档一并发送至gaoxinchuwh 。
武汉市科技局关于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

武汉市科技局关于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1.03.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科技局关于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关于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制度要求,着力攻克制约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自2021年起,市科技局启动实施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
根据《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试行)》,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经产业部门推荐、专家论证等程序,研究制定了“高速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研究”等首批5个“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单,现予发布。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榜单(一)《高速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研究》榜单(见附件1)(二)《12英寸RF-SOI芯片关键制造工艺技术》榜单(见附件2)(三)《1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榜单(见附件3)(四)《抗体与分子酶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榜单(见附件4)(五)《基因治疗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发》榜单(见附件5)二、揭榜要求(一)牵头揭榜单位应为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均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揭榜。
(二)牵头揭榜单位应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主营业务与榜单研究内容所属领域一致,具备良好科研基础、研发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大型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组织管理经验,且上年度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
(三)每个项目榜单应整体揭榜,覆盖榜单所有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项目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子课题。
(四)所有参与揭榜单位签署联合揭榜协议,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方式、任务分工、经费投入及分配、收益分配、知识产权权属、协议签署时间等事项。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深化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深化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正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深化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武汉市深化市属科研院所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武汉市深化市属科研院所改革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武发〔1999〕19号)精神,现就深化我市市属科研院所改革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的精神,以推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为指导,对市属科研院所实行结构调整、人才分流、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加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全市技术创新体系。
二、总体目标力争在2000年底以前,除极少数社会公益型科研院所外,全市绝大多数科研院所要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使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或退出控股地位,职工改变国有事业单位职工的身份。
通过深化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改革,全面放开搞活科研院所,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主要任务(一)调整结构、分流人员,推动绝大多数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
1、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2000年底以前要全部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
结合我市科研院所具体实际,按照有利于转化科技成果、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增强科研院所活力的要求,大胆探索科研院所转制的多种有效形式,如整体出售、分拆出售、先租后售、职工持股、股份制、解散等,实行转制范围、转制形式、出让对象全面放开。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26•【字号】武政〔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武政〔2024〕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强化工作统筹,科学制订办理方案。
各责任单位要系统谋划所承办的责任事项,特别是牵头单位(无牵头单位的,责任单位即为牵头单位,下同)要统筹相关责任单位科学制订具体工作办理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实行清单管理,形成工作闭环。
各牵头单位于2024年2月8日前,将办理方案和督办工作人员名单报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填报样式见附表1、2)。
二、强化责任落实,高效推进办理工作。
各责任单位要建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承办处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作风、提效能、抓落实。
对于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责任事项,牵头单位要研究建立市级层面调度推进机制,必要时可提请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统筹协调,破解难题、合力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硬账硬结。
三、强化督办协调,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纳入市级绩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各责任单位要将办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绩效目标管理,确保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从2024年第二季度起,各牵头单位要在每个季度第1个月20日前,将责任事项完成情况报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报送式样见附表3)。
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每季度梳理汇总形成办理情况报告按程序报审,并根据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和暗访督查,对责任落实不力、影响工作进度和成效的予以通报,并反馈市考评办,作为各责任单位年度考核依据。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01.20•【字号】•【施行日期】2020.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武汉市2020年度前资助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本次启动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包括以下三类:(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二)应用基础前沿项目(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每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附件。
二、申报要求(一)实行科研诚信事前承诺。
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申报时签署并提交《科研诚信承诺书》,应严格遵守承诺,如实填写并审核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
(二)实施科研失信联合惩戒。
对违反科研诚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项目立项一票否决。
(三)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本次申报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7月—2022年12月,项目申报书中的研究内容、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应与实施周期一致。
项目立项后,申报系统根据项目申报书中的研究内容、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自动生成该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相关内容不得调整。
申报书应签字盖章。
以PDF格式上传的《项目申报书》应与在线填写的研究内容、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主要内容一致。
(四)严格项目总经费预算。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应用基础前沿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费资助标准已经在项目指南中明确,申报项目需与市科技研发资金资助强度匹配。
项目申报单位应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市科技研发资金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经费时,总经费不足部分由承担单位自筹。
(五)严格项目申报纪律要求。
申报人务必认真阅读本申报通知及附件,按要求填写申报书并提交申报材料。
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立项审查等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6•【字号】武政办[2009]185号•【施行日期】2009.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武政办〔2009〕18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武发〔2009〕14号)精神,设立武汉市科学技术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增加的职责1.增加负责全市科技投融资管理工作职责。
2.增加负责武汉地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职责。
3.增加负责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职责。
(二)加强的职责加强全市科技进步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职责,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下放和取消的职责1.将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估论证等具体工作交给相关事业单位或中介组织。
2.取消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3.取消对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办公室的管理职责。
4.取消对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归口管理职责。
5.取消对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进行认定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科技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或组织拟订全市科技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及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规划和政策,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研究制订武汉地区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拟订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全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全市科学技术普及规划。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商请征集相关信息和展示样品的函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商请征集相关信息和展示样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17.02.10•【字号】•【施行日期】2017.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商请征集相关信息和展示样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积极落实国务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深入推进湖北省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促进武汉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城市圈一体化建设,“科惠网武汉分中心暨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集聚区服务平台”现面向武汉地区及城市圈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机构等单位征集相关信息和展示样品,并提供相关服务,服务方式包括:在平台上滚动播放展示,免费推介宣传成果;积极向国家、省、市推荐评选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精准科技成果信息;推荐优秀成果纳入国家、省、市的科技成果包发布;提供成果、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对接和交易服务等。
一、征集对象及范围1、征集对象:武汉地区及城市圈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机构。
2、征集范围: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三大领域产业为主。
二、征集内容1、高等院校:单位简介、最新重点科技成果(或成果样品、或视频)和科技成果汇编。
2、科研院所:单位简介、最新重点科技成果(或成果样品、或视频)和科技成果汇编。
3、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简介、科技成果(或成果样品、或视频)、技术需求(技术难题)。
4、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单位简介。
三、采集方式及要求相关信息发邮件或现场U盘拷贝,展品另协商解决。
1、单位简介:具体内容请填写信息征集表(见附件),文字300字以内,图片:1-3张(格式JPG,大小每张5M),视频:(如有提供,格式MPEG,3分钟时长以内)。
2、科技成果:具体内容请填写信息征集表(见附件),文字300字以内,图片:1-3张(格式JPG,大小每张5M),视频:(如有提供,格式MPEG,3分钟时长以内)。
武汉市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武汉市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一、引言武汉市作为中国的中部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项目申报工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武汉市政府制定了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以引导各类机构和企业提高科技项目申报质量和效率。
二、申报范围武汉市科技项目申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研发项目: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各类研发项目;2.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技术、服务等项目;3.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项目;4.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包括科技人才培训、学术交流等项目。
三、申报要求1.项目可行性:申报项目应具备项目可行性,即项目目标明确,技术可行性高,经济效益突出;2.创新性:申报项目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填补现有科技空白,解决当前科技难题或提高现有技术水平;3.组织协同:申报项目应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优势,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4.资金需求:申报项目应明确资金需求,并提供详细的预算说明;5.项目效益:申报项目应有明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四、申报流程1.准备材料:申报单位应准备相关科技项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预算说明、项目可行性报告等;2.材料审核:申报单位将材料提交给武汉市科技局进行审核,审核部门将在一定时间内对材料进行评审;3.现场评审:通过初审的项目将进入现场评审环节,申报单位需要派员参加评审会议;4.结果公布:评审结束后,武汉市科技局将公布项目评审结果,包括入选项目名单和未入选项目名单;5.资金拨付:入选项目将按照拨付计划逐步拨付科技项目资金。
五、项目管理1.绩效评估:对入选项目将进行绩效评估,重点评估项目完成情况、效益等;2.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申报单位需要向武汉市科技局进行项目验收,验收部门将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和效益进行评估;3.结项总结:项目验收通过后,申报单位还需要提交项目结项总结报告,总结项目的主要成果、经验和问题等。
武汉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

武汉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深入了解武汉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武汉市致力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案例,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文章指出,武汉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发展。
正文:近年来,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武汉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科技成果转化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值得关注。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武汉市已经建立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孵化器,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
同时,武汉市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武汉市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还可以带动就业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然而,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
虽然武汉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不够匹配。
武汉市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此外,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机制。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组织2019年度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定的通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组织2019年度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9.06•【字号】•【施行日期】2019.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组织2019年度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我市医疗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临床医学科研水平,打造一批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的高地和医学科技成果普及普惠的推广平台,经市科技局、市卫健委研究,决定开展2019年度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定申报工作,根据《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时间2019年9月6日-9月23日(星期一),其中,网上申报时间为2019年9月16日-9月23日。
二、申报条件(一)申报单位(市临床研究中心所在的法人单位)原则上应为本市三级甲等医院,能够为市临床研究中心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如申请认定的市临床研究中心所属专科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其依托单位可不受三级甲等医院限制。
依托单位为市临床研究中心提供的科研用房不少于100平方米,依托单位每年投入市临床研究中心的科研资金不低于50万元。
(二)中心所属专科的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能力突出。
申请认定的市临床研究中心所属专科应为省级以上(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已建有市级以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不再申报),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3年牵头承担不少于5项市级以上(含市级)科技计划临床研究项目/课题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件(或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
(三)中心所属专科拥有较高水平的医学临床研究、试验和诊疗等方面人才队伍。
所属专科拥有学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正高职称医师人数不低于5人,研究人员总数不少于3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
项目申报表
项目名称:
项目申报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推荐部门:
武汉市科技局
二ΟΟ七年制
填写说明
1.《武汉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项目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为申报单位申报武汉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项目的重要文件。
申报表一律用A4纸打印,字体为宋体四号,报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一式八份。
2.申报表封面:
(1)项目名称:应简明、准确;
(2)项目申报单位:应填写单位全称,并与单位公章一致;
(3)推荐部门:填写区科技局或市直有关部门
3.项目名称:与申报表封面填写一致。
4.申报单位:
(1)名称:与封面项目申报单位一致;
(2)主管部门:与封面推荐部门一致;
(3)单位性质:按以下名称及代码填写
AA事业型研究单位,AB大专院校,AC政府机关,AD群众团体,AE其他事业单位,BA科研型企业(即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BB全民所有制企业,BC集体所有制企业,BD个人独资企业,BE合伙制企业,BF股份有限公司,BG有限责任公司,BH股份合作制企业,BI中外合资企业,BJ中外合作经营企业,BK外商独资企业,BL港澳台投资企业,BM其他企业;
(4)负责人:填写申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5.主要研制参加单位:指承担该项目主要研制任务的单位。
由二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时,按对技术研制工作贡献大小排序。
在填写本申报书前,各协作单位应协商一致。
6.项目来源:指该项目立项时属于哪类计划下达,按最高计划级别填写。
7.项目技术来源:指项目主体技术的来源。
8.项目水平:指该项目达到的整体技术水平,应以技术鉴定或其他评价结论为准。
9.应用于生产时间:指该项目第一次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应以正式投产的时间为准。
10.获奖情况:指该项目曾获得政府授予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11.列入科技计划情况:指该项目曾列入国家或省市级计划情况。
其他包括科技攻关、星火、863计划、新产品、973计划等。
12.项目投资情况:
(1)项目投资总额:用于实施该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
(2)自筹资金:用于该项目实施但不属于上述来源的经费,包括单位自有资金、捐助、赠款、集资、借款及国外资金等用于实施该项目的资金额度;
13.项目实施后的效益情况:
(1)年净产值: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产值;
(2)年净利润: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利润;
(3)年出口额: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出口额;
(4)年实交税金:实施该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交纳的税金;
(5)产值利税率:(年利税总额÷年总产值)×100%;
(6)投资清偿期:指正常年份企业收回总投资的时间。
14.社会效益:指通过实施该项目,在社会生态环境及其他公益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15.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本栏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任务来源:国家和省市计划项目应写清计划名称及其编号。
计划外项目应说明是横向或自选项目;
(2)该项目的技术特点、原理,应用的主要技术领域;
(3)该项目的技术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性;
(4)该项目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该项目对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16.本项目推广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根据该技术领域发展和行业技术需求现状,阐明对该项目推广的必要性,以及推广后对行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与目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水平比较和分析,并根据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可能达到的市场占有率或可覆盖的地区,说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性。
17.推广的主要内容:说明该项目所要转让、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
18.已推广、应用情况说明:指该项目已应用的地区、单位及应用效果。
19.项目推广单位的推广能力:指该项目推广单位在实施项目的推广过程中,在组织管理、技术服务以及经费、人员安排等方面所具备的服务能力。
20.实施该项目的基本条件:指项目申报单位所必需具备的人力、物力及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条件。
21.推广进度和阶段目标:分年度说明推广的进度安排、拟采用的推广方式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22.申报单位意见:由项目申报单位填写,要对申报书中的各栏目中的有关内容予以确认,并提出明确的意见,不能只简单填写“同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