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热力学对流系数与接触热阻

合集下载

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的关系

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的关系

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的关系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是研究传热的基本参数,也是工程实践中常用的两个指标。

对流换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内流体与固体接触的表面处的热量传输率,单位是W/(m2∙K);而热阻是指单位热流通过材料时所需的温度差,单位是K/W。

在涉及传热问题时,热阻和对流换热系数是必须关注的内容。

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关系。

这种关系是通过热传递公式来描述的,即Q=hAΔT,其中Q是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h是对流换热系数,A是单位面积,ΔT是温度差。

对于一个传热系统而言,如果对流换热系数越大,那么传热效率就越高,热量传递就越容易;反之,如果热阻越大,那么传热效率就越低,热量传递就越困难。

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理论分析中,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散热器时,需要考虑到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的关系。

对于一个散热器而言,其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就能更快地将散热器内的热量释放到外界;而热阻越小,则相同的温度差下,传热效率就越高,热量释放也更快。

因此,在设计散热器时,需要在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达到最优的散热效果。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需要控制温度的工艺,例如化工、航空等领域,也需要考虑到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的关系。

在这些领域中,需要考虑一些材料的导热性能,以便在设计时考虑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合适的温度控制效果。

总的来说,对流换热系数和热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传热领域中的基本概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实现最优的传热效果。

接触热阻

接触热阻

接触热阻
定义
复合系统中,在不同材料的交界面上,普遍认为接触面两侧保持同一温度,即假定两层壁面之间保持了良好的接触。

然而,实际上,两个表面上的温度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存在着温度降。

这个温度降是因为存在着接触热阻的结果。

对于单位面积的交界面,接触热阻可以定义如下:
文字表述为:接触热阻等于两个交界表面温度之差除以热流密度。

接触热阻单位是:
产生原因
交界面上接触热阻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接触部位之间普遍存在着空隙,在多数工程实践中,间隙中充满着空气。

因此传热是借通过接触间隙的传导和/或者辐射、对流实现的。

接触热阻可以看作是两个并联的热阻:1,来自于接触面积部位产生;2,由间隙产生。

接触面积通常很小,特别是粗糙的表面,其主要作用的是间隙所产生的热阻。

接触热阻定义

接触热阻定义

接触热阻定义什么是接触热阻?接触热阻本身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理论,但是对于物理学和热力学来说,它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接触热阻是指两种物体表面接触时表面之间的热阻力,与传播热量有关。

热阻是热传导性的一个参数,而接触热阻则是在两个表面之间存在的热阻力。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之间的热流动就会发生。

如果这两个物体表面完全是接触的,那么它们之间的热量流动速度可能就会受到一些约束。

这种约束称作接触热阻,包括气体-气体、气体-液体、气体-固体、液体-液体、液体-固体以及固体-固体等等多种不同的热阻类型。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接触热阻的概念:如果在做饭的时候,我们使用一把凉铁勺去搅动热汤,那么由于热汤和铁勺之间的接触热阻,铁勺会比汤稍微冷一些。

同样的,如果我们使用一个热的勺子去搅匀一杯冷饮,那么这个勺子也会变得稍微凉一些。

这种热量的传播,它就是取决于两个表面的接触热阻的。

如何计算接触热阻?计算接触热阻的方法取决于热传递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热传递方式,计算接触热阻的基本公式也不同。

在气体-气体之间的热传递中,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主要使用代表气体流动的能量公式。

在液体-气体和液体-液体之间的热传递中,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则会使用液流动的能量公式。

在这些情况下,计算接触热阻需要对不同物质的能量方程进行求解。

而在不同的热传递中,接触热阻的计算方式也不一样。

在气体-固体热传递中,接触热阻的计算方式主要使用冷却效果进行求解。

在液体-固体热传递中,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则需要用到液流动的基本方程。

最后,对于固体-固体之间的热传递,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这个经验公式是将接触热阻与材料的热导率、表面的平整程度和压力等参数联系在一起进行计算的。

综合考虑接触面的粗糙度、表面磨损和材料导热性能等影响,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优化接触热阻的方法接触热阻是影响热传递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很多工业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高效的热传递技术。

化工原理_19对流传热机理和对流传热系数

化工原理_19对流传热机理和对流传热系数

通常,凡是有利于气泡生成和脱离的因素均有 助于强化沸腾传热。




二、液体沸腾传热
(2)温度差的影响
温度差是控制沸腾传热过程的重要参数。 一定条件下,多种液体进行泡核沸腾传热时的 对流传热系数与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即
k (t )
n
二、液体沸腾传热
(3)操作压力的影响 提高沸腾操作的压力相当于提高液体的饱和 温度,使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黏度均下降,有利于 气泡的生成和脱离。
滴状 冷凝
图5-16蒸汽冷凝方式
一、蒸汽冷凝传热
2.膜状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1)层流膜状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膜状冷凝时对流传热系数关系式推导中作了以 下假设: ①冷凝液膜呈层流流动,传热方式为通过液膜 的热传导。 ②蒸汽静止不动,对液膜无摩擦阻力。
一、蒸汽冷凝传热
③蒸汽冷凝成液体时所释放的热量仅为冷凝潜 热,蒸汽温度和壁面温度保持不变。 ④冷凝液的物性可按平均液膜温度取值,且为 常数。
二、液体沸腾传热
液体沸腾
所谓液体沸腾是指在液体的对流传热过程中,伴 有由液相变为气相,即在液相内部产生气泡或气 膜的过程。
二、液体沸腾传热
液体沸腾的方式
池内沸腾 √ 管内沸腾(流动沸腾或强制对流沸腾)
过冷沸腾
饱和沸腾 √
二、液体沸腾传热
1.液体沸腾曲线
图5-17水的沸腾曲线
二、液体沸腾传热
2.液体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 (1)液体性质的影响
r g 1.13 L(ts tw )
2 3
14
一、蒸汽冷凝传热
(2)湍流膜状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当液膜呈现湍流流动时可应用柯克柏瑞德 (Kirkbride)的经验公式计算,即

浅谈热力学对流系数与接触热阻

浅谈热力学对流系数与接触热阻

浅谈热力学对流系数与接触热阻摘要:热流从一个面流入则会从另一个面穿出,净流体积的热量等于从一些面元流入面的减去从其它面元流出面的热量.这里符号规则规定热流流出为正,单位时间内流入小体积元内的总热量和波动方程比较,这三类边界条件虽然是从不同的物理模型中归结出来的,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但它们的数学形式却是相同的,由此说明提出这三类边界条件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热力对流系数接触热阻一、引言在实际应用中,散热片可以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并且可以连接到圆形表面上。

在不同的横截面区域必须要推导一个变量,其基本的解决方案是运用微分方程和数学技术,然而采用微分方程和数学技术会变得更加繁琐,推导出更复杂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得出结果。

热导率的物理意义为:当相距单位长度的两个平行平面间的温度相差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对流传热系数是在对流传热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经对流方式从表面S传出的热量与温度差T1-T2和表面积S的比例。

若要测量良导体样品,则样品需做成截面积比较小而传热方向上的长度较大的细长形状。

因为良导体的导热性能好,样品只有做的比较长才能在其两端产生比较明显、易于测量的温差,而做的比较细是为了尽可能减小侧面散热的影响。

需要热电偶的冷端保持温度恒定,实验中采用冰水混合物来保证热电偶的冷端保持0℃;需要尽可能减小样品侧面散热的影响,因此将样品做成薄圆盘状;需要样品的上、下表面各自温度均匀且易于测量,实验中加热盘和散热盘均为金属盘且各自与样品的上、下表面分别密切接触;需要易于散热,实验中采用风扇对散热盘吹风来保证,等等。

理论上对环境温度是先测量还是后测量都是一样的,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还是后测量比较准确,这是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考虑的。

实验进行前,由于还没有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散热也没有影响,因而实验前的环境温度与实验后相比必然有一定程度的偏低。

而实验中对散热过程的测量是在实验靠后的步骤进行的,此时实验过程中的散热必然已经使环境温度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最后测量环境温度,测得的结果更接近散热过程测量所需的环境温度。

主要内容本章介绍了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即导热、对流传热

主要内容本章介绍了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即导热、对流传热

t
Q qA 2rL dt 常数
dr
t
rQ
dt
dr
t1
r1 2rL
若为常数,则:
Q

t1 t ln r r1
--------可见温度分布 为对数关系
2L
0
t1 r1
r2Q Q t2 dr
薄壳衡b算法
§6.2.2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
Q t1 t2 ln r2 r1
恒压比热Cp: 恒压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需(放
出)的热量,KJ/Kg.℃。取平均温度下的数值计算。 有相变时(蒸汽冷凝、液体沸腾)
相变热Q=qmr r:汽化潜热,KJ/Kg。 如热流体是饱和蒸汽,在换热器中冷凝后,冷凝液温度
T2低于饱和温度T1。 则 Q=qm1[r+Cp1(T1-T2)]=qm2Cp2(t2-t1)
t1 t2
r2 r1
2L 2L r2 r1 ln r2 r1 t
令rm

r2 r1 ln r2 r1
--------对数平均半径
当 r2 2 时,可用算术平均代替
r1
于是Q t1 t2 t1 t2
b
b
2Lrm Am
对照:平壁:Q

t1 t2
①对流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定律、传热速率方程; ②管内强制湍流流动时表面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及影 响因素; ③总传热速率方程以及传热过程的计算。
6.1 概述
一、传热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传热即热的传递(以温度差为推动力的能量传递现象)根据
热力学第二定律,凡是有温度差的存在就必然有热的传递,因 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传递过程。许多 单元操作,如蒸发、精馏、干燥、结晶、冷冻、吸收和萃取等, 无不直接或间接与传热有关。

热力学中的热传递与对流

热力学中的热传递与对流

热力学中的热传递与对流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与能量传递过程的学科,而热传递与对流是热力学中重要的热能传递方式。

本文将就热力学中的热传递与对流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其基本原理与应用。

一、热传递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热传递是指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热量的过程。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三种机制:传导、对流和辐射。

1.传导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由分子间的碰撞传递热能的过程。

通常,传导过程遵循傅里叶定律,即热传导速率正比于温度梯度,反比于物质的导热系数和传热截面积。

2.对流对流是指介质内部的流动引起的热传递过程。

通过对流传热,热量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对流传热的速率与流体的传热系数、温度差和流体的流速密切相关。

3.辐射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真空或其他介质传递的过程。

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的存在,因此具有独特的特点。

二、对流的分类与特点对流是热传递中常见且重要的方式,它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

1.自然对流自然对流是指由于密度差异引起的流体运动所带来的对流传热。

典型的自然对流现象包括大气中的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沉等。

自然对流传热的特点是速度较慢,传热效率相对较低。

2.强迫对流强迫对流是指通过外部机械或其他方式施加的力使流体发生运动,并产生对流传热。

例如,风扇、水泵等设备可以促使流体流动,从而增强传热效果。

强迫对流传热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和较快的传热速度。

三、热传递与工程应用热传递与对流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例子。

1.散热器散热器是一种利用对流传热原理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冷却介质的设备。

散热器通常由散热片和散热风扇组成,通过空气对流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热源的温度。

2.暖气片暖气片是一种利用对流传热原理为室内提供加热的设备。

暖气片内部通过热水或蒸汽流动,使得暖气片表面温度升高,通过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传热,将热量传递到室内空气中。

3.换热器换热器是一种通过热传递实现不同介质之间热能交换的设备。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从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系统的科学。

它是热力学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能源转换、热力学系统设计和工艺优化等。

以下是传热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和分子间的碰撞传递。

在固体中,热传导是最主要的传热方式,其传递速率与物质的热导率、温度梯度和传热距离有关。

2.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

对流传热的速率取决于流体的速度、温度差和传热面积。

3.热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热源发出,无需介质介导即可传递热量。

热辐射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如表面的发射率和吸收率。

4.导热方程:描述了热传导现象,可以用来计算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它与热导率、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有关。

5.导热系数:材料的物理性质,描述了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

较高的导热系数表示材料更好地传递热量。

6.热对流换热系数:描述了流体换热的能力,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速率和温度差之间的关系。

7.四能截面:描述了热辐射的性质,反映了物体吸收、反射和透射电磁波的能力。

8.热阻和热导率:用于描述物体或系统中热量传递的难易程度。

热阻与热导率成反比。

9.传热过程中的能量守恒:热量传递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适用。

传热的总能量输入等于输出。

10.辐射传热公式:根据黑体辐射定律,描述了热辐射的能量传递,常用于计算热源辐射的热量。

11.对流换热公式:根据精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对流换热公式,用于估算流体对流传热。

12.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大多数材料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13. 传热表征:传热通常使用无量纲数值来表征,如Nusselt数、Prandtl数和Reynolds数,它们描述了传热过程中流体的性质和行为。

14.界面传热:当两个物体或系统接触时,它们之间的传热称为界面传热。

界面传热常见的形式包括对流传热和热辐射。

15.传热器件和应用:传热学的知识应用于各种传热器件和系统,如换热器、蒸发器、冷却器等,为工程和科技应用提供了基础。

热学中的热传导和热阻

热学中的热传导和热阻

热学中的热传导和热阻热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物质中热量传递的规律。

其中,热传导和热阻是研究热传导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及其在热学中的应用。

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在物质中,热量的传递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

其中,热传导是一种通过物质内部的微观振动传递热量的方式。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物质中,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力,如静电力、键力等。

当物体中的某一部分受热时,其内部的分子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会通过相互作用力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从而使热量传递到低温区域。

热传导的速率可以用热传导率来衡量。

热传导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通常用λ表示。

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热传导率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而绝缘体则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率。

除了热传导率外,物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也会对热传导过程产生影响。

根据传热学中的传导方程,热传导速率与物体所受热流通面积成正比,与物体的厚度成反比。

因此,在设计热传导的系统时,我们常常会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来提高或降低热传导速率。

然而,热传导并非是一个不受限制的过程。

物质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碍因素。

热阻是表示热量传递过程中的阻碍程度的物理量。

在热学中,我们通常用R 来表示热阻,其单位是热阻/单位面积。

热阻的倒数称为热导。

热阻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几何形状。

热阻是由热传导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所引起的。

例如,物质的热解和热膨胀都会影响热传导的速率。

此外,热传导过程中存在的界面接触阻力也会导致热阻的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阻。

通过计算热阻,我们可以评估热传导的效率,并优化系统的设计。

在一些工程中,如散热器的设计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散热材料和结构,以降低热阻,提高热传导效率。

除了热阻,热传导中还存在着一种叫做界面热阻的现象。

接触热阻 导热系数

接触热阻 导热系数

"接触热阻" 和"导热系数" 都是与热传导相关的概念,它们在热学和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接触热阻**(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接触热阻是指在两个材料或物体的接触界面上,由于不完美的接触而导致的热阻。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其表面之间通常存在微小的间隙或不均匀性,这会导致热量传导的障碍。

接触热阻通常以温度差、接触面积和材料性质等因素来描述,它的值通常以温度差除以接触界面上的热流率来表示。

2. **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导热系数是一个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的度量。

它表示了材料在单位时间内从高温区传导热量到低温区的能力。

导热系数通常以热流密度、材料厚度和温度差来计算。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例如,金属通常具有高导热系数,而绝缘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热力学热传导与导热系数问题

热力学热传导与导热系数问题

热力学热传导与导热系数问题热力学热传导是热量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物质内部的传递过程。

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探讨导热系数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一、热力学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热力学热传导是由高温区到低温区的热量传递过程。

它依赖于物质的分子振动和碰撞,其传导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 导热:通过直接的分子碰撞传递热量,主要发生在固体中。

2. 对流传热: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主要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3. 辐射传热: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热量,既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也可以发生在气体中。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导热这一传导方式。

二、导热系数的定义导热系数是衡量物质导热性能的参数,通常用λ表示。

它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单位温度梯度下热量通过的量。

导热系数大小与物质的导热性能正相关。

导热系数一般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如晶格结构、组分、密度等,也与温度有关。

在常温常压下,不同物质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

典型的热导体如铜和铝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而绝缘体如木材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三、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导热系数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因素:1. 物质的热导特性:不同的物质热导特性存在差异,所以导热系数会有所不同。

2. 温度: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导热系数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分子振动越剧烈,导热能力也越强。

3. 导热介质的状态:对于固体材料来说,不同晶格结构、结晶度以及杂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导热系数的数值。

4. 材料的密度:密度对导热系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密度越高,导热系数越大。

5. 界面接触情况:当热量传导发生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时,界面接触情况也会影响导热系数的数值。

四、应用与实际问题热力学热传导和导热系数在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1. 材料选择:在工程设计中,根据需要选择导热系数合适的材料,以满足热传导的要求。

热力学的失衡成因和失衡状态的解决方法

热力学的失衡成因和失衡状态的解决方法

热力学的失衡成因和失衡状态的解决方法1. 引言热力学失衡是指系统内部的热量传递不均匀或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现象。

失衡状态可能导致能量浪费、设备损坏和效率降低。

为了确保热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必要了解失衡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本文将探讨热力学失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 热力学失衡的成因2.1 热传导失衡热传导失衡主要是由于材料的热导率不均匀、热阻不足或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的。

在热力系统中,热传导失衡可能导致温度梯度过大,进而影响系统的热效率。

2.2 对流失衡对流失衡是由于流体流动不稳定、流速不均匀或流体性质变化等原因导致的。

对流失衡会使热量在系统内部传递不均,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影响热力设备的运行效率。

2.3 辐射失衡辐射失衡是由于辐射源的不稳定、辐射表面性质变化或辐射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的。

在热力系统中,辐射失衡会使热量传递不稳定,导致温度分布不均,进而影响系统的热效率。

2.4 设备性能失衡设备性能失衡可能是由于设备设计不合理、制造缺陷、磨损或老化等原因导致的。

设备性能失衡会使热力系统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导致热力学失衡。

3. 失衡状态的解决方法3.1 优化热传导为了解决热传导失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热导材料,提高热导率;•改善接触面质量,降低接触热阻;•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采用热管、冷却器等热传导辅助设备,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3.2 优化对流为了解决对流失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流体流动路径,降低流体阻力;•调整流速,使热量传递更均匀;•改善流体性质,提高热传递效率;•采用对流换热器、喷淋装置等设备,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3.3 优化辐射为了解决辐射失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辐射材料,提高辐射效率;•改善辐射表面性质,提高辐射热传递效率;•调整辐射环境,降低辐射损失;•采用辐射换热器、反射镜等设备,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3.4 设备维护与改造为了解决设备性能失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提高设备性能;•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减少制造缺陷;•针对设备老化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浅议热力学中对流热传递原理

浅议热力学中对流热传递原理

浅议热力学中对流热传递原理摘要:研究任何事物均需选择一定的对象,对于热力学来说也不能例外。

通常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在相互作用的各部分物质中,人为选取某个空间内的物质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作为研究对象的某指定空间内的物质称为热力学系统或热力系统,简称系统或体系。

或者说,把包含在规定边界之内的物质的总和称为热力系统。

系统之外的一切物质统称为外界或环境。

外界中的某一部分又能划分出来作为另一个系统。

系统与外界的交界面称为边界。

系统的边界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假想的,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选择边界时要使系统具有明确的(单值性的)含义。

系统与外界之间,通过边界进行能量的传递与物质的迁移。

关键词:热力系统对流一、引言考虑热传导的机理及计算转移。

对流被认为只是因为它涉及到边界条件施加于传导问题。

现在,我们希望检查计算方法对流热传递,尤其是,预测对流的值的方式对流热传递的热传递系数垂直悬挂主体需要的能量平衡随着有关问题的流体动力学的分析。

我们在讨论首先考虑一些流体动力学简单关系分析认为,对流传热的一个基本的了解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实行一个能量平衡的流动系统,并确定的影响在流体流动上的温度梯度。

最后,在获得的知识温度分布,从加热表面的热传输速率,以该被强制流体过它可以被确定。

主要性格分析和关注只能用强制对流系统。

后续章节将介绍的经验关系用于计算强制对流换热,还将对待自然的主题对流和沸腾和冷凝传热。

二、粘性流动考虑流过平板。

初龙头板块的边缘,一个地区的发展,其中粘滞力的影响波及。

这些粘性力在流体层之间的剪切应力的描述。

如果该应力被假设为正比于正常速度梯度,我们有定义式为粘度,比例的常数称为动态粘度。

一组典型的单位是每平方米牛顿秒,但是,被用于粘度多套单位,并必须小心选择合适的组,将与配方相一致在手。

流动的,从该板的前缘发展的区域中的影响粘度是观察被称为边界层。

某些任意点用于指定其中边界层结束y位置,这点通常选择作为y 坐标,其中速度为99 %的自由流值。

接触热阻和界面热阻

接触热阻和界面热阻

接触热阻和界面热阻
热阻是指物质抵抗热量传导的能力,是热传导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差与热流密度之比。

热阻的单位是摄氏度每瓦特(°C/W)。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热阻和界面热阻。

热阻是用来描述材料本身对热传导的阻力,而界面热阻则是指两个不同材料接触面之间的热传导阻力。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热阻。

热阻是描述材料本身对热传导的阻力,通常用来评估材料的导热性能。

不同材料的热阻会有所不同,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热阻,而绝缘材料则具有较高的热阻。

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热阻特性,以便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热传导的要求。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界面热阻。

界面热阻是指两个不同材料接触面之间的热传导阻力。

当两种材料接触时,由于它们的表面粗糙度或者不完全贴合,会产生空隙或者气体层,从而增加热传导的阻力。

为了降低界面热阻,通常会采用导热界面材料或者热油来填充接触面,以提高热传导效率。

总的来说,热阻和界面热阻都是在热传导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
念。

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影响有助于我们在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更好地选择材料和优化热传导效率。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热阻和界面热阻的概念。

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的关系

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的关系

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的关系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啊,就像两个性格迥异但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小伙伴。

咱先来说说导热热阻。

导热热阻就像是一堵墙,热量要想从墙的这边传到那边,就得克服这堵墙带来的阻力。

比如说,冬天的时候,你家房子的墙壁就有导热热阻。

如果墙壁的导热热阻小呢,屋子里的热量就很容易跑到外面去,那你就会觉得冷飕飕的。

就好像你想把东西从一个盒子递给另一个盒子,中间有个很薄的隔板,东西很容易就过去了。

可要是这个隔板变得又厚又结实,那东西过去就费劲了,这厚又结实的隔板就好比导热热阻大的情况。

再看看对流热阻。

对流热阻啊,就像是在一群乱哄哄的人群里挤着往前走的感觉。

热量在流体(比如空气或者水)里传递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在人群里走,周围的人挤来挤去的,这就给他的行动带来了阻力。

你看,烧开水的时候,水壶底部的水先热起来,然后通过对流把热量传到上面去。

这个过程中,水里面那些分子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你推我搡的,这就形成了对流热阻。

那这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之间有啥关系呢?这可有趣了。

有时候啊,它们像是在比赛,看谁对热量传递的阻碍作用更大。

在一些设备里,比如说散热器,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就像两个守门员,热量要想顺利地散发出去,就得突破这两个守门员的防守。

如果导热热阻太大,就好像第一个守门员特别厉害,热量在物体内部就被拦住了,根本就很难到达表面去和外界的流体进行对流换热。

反过来,如果对流热阻太大呢,就好比第二个守门员超强,热量好不容易从物体内部传导到表面了,却在和外界交换热量的时候被卡住了。

你想啊,这导热热阻就像是在一条固定的通道里设置的障碍,而对流热阻呢,是在通道尽头另一种形式的阻碍。

要是把热量传递比作一场旅行,导热热阻是旅行途中道路的崎岖程度,对流热阻就是到达目的地之后,要进入一个新环境遇到的阻碍。

比如说,你要把一件货物从一个仓库运到另一个仓库,先得在自己仓库里把货物搬到门口,这仓库里通道宽窄、货物摆放是否杂乱就像导热热阻。

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是热传递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热对流是指介质中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现象,它对热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而热对流阻抗则是热对流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介质对流动的阻碍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热传递系统。

本文将对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概念、原理、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对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定义、原理、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领域。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重要性,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总结,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相关内容,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这两个关键概念。

通过对热对流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进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热传导过程中的热对流现象及其作用机制。

同时,对热对流阻抗的概念解释、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在不同热传导问题中如何考虑和应用热对流阻抗。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加深对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理解,提高对热传导过程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探讨热对流和热对流阻抗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引发更多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和探讨。

2.正文2.1 热对流:2.1.1 定义和原理:热对流是指在流体内部传热的过程,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传热过程中界面热阻的研究

传热过程中界面热阻的研究

传热过程中界面热阻的研究
传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即
为界面热阻。

界面热阻指的是两个不同物质之间的传热阻力,其中包括热导率的差异、表面形状因素等。

界面热阻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传热的效率,因此在研究热传导过程中,对界面热阻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热传导是物质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热量的过程。

一般来说,物质的热传
导主要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对于导热和对流这两种传热方式,由于其本质是依靠物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热量传递的,因此界面热阻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阻力因素。

传热过程中,两个不同物质之间的热导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参数。

热导率是描
述物质传递热量能力的一个物理量,一般用λ或k表示。

在物体内部,如果存在交界面,则需要考虑界面处热导率的变化,即界面热阻。

由于不同物质之间的热导率通常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传热过程中,交界面会成为传热的一个瓶颈,影响传热效率。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设计一些载热系统,如散热片、换热器等。

在设
计这些系统时,需要对传热过程中的界面热阻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计算。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提高热传导效率,有时可以通过增加传热界面的面积来降低界面热阻。

此外,热喷涂技术也可以用来改善传热界面的接触性能,提高热传导效率。

提高传热效率不仅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能效,也能够有效减少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废热,降低环境污染。

因此,对于传热界面的研究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究界面热阻的形成机理和计算方法,以更好地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

对流换热热阻

对流换热热阻

真实物体则为:Q A T 4
(9) 两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宗燕兵
Q A (T14 T24 )
16
T1

T2
T14

T24

q12 (T14 T24)
图1-7 两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宗燕兵
17
例 题 1-2
• 一根水平放置的蒸汽管道, 其保温层外径d=583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 和热辐射。
1 导热(热传导)(Conduction)
(1)定义: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
间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
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现象 (2)物质的属性: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 (3)导热的特点:
解:
(1)此管道的散热有辐射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两种方式。
(2)把量管为道:每米长度上的散热量记为 ql
宗燕兵
18
单位长度上的自然对流散热
ql,c d t d (tw t f ) 3.14 0.5833.42 (48 23)
156.5(W / m)
每米长度管道外表面与室内物体及墙壁之间的辐射为:
1 1
A1 A A2
24
q

tw1 tw2


t r

Q

tw1


tw2

t R
A
R

A
r


导热热阻,℃/W
单位面积导热热 阻,m2·℃/W
Q t t
1 ( A) R
q t t
1

对流传热系数

对流传热系数

1270
w
m2

K
(2) qm’ =2w,u’=2u
(u ')0.8 20.8, ' 20.8 1.741270 2210W / m2 K ' u
2019/8/13
b) 高粘度的液体
Nu
0.027 Re0.8
Pr
0.33

u
w
0.14
2019/8/13
②有效膜厚度
牛顿冷却定律,q t

二者比较
热传导公式,q t t

q

t 1



q


t
t
对流给热热阻可相当于某个
厚度为δ
的静止流体膜所造
t
成的导热热阻。
比较结果: 可将对流给热过程看作某个当量流体层厚度的导热过程, 该当量的流体层厚度称为有效膜厚度(虚拟概念)。
2019/8/13
解:⑴ 水的定性温度:t 15 45 30 ℃,查得
2
ρ2=995.7kg/m3, μ2=0.0008N·s/m2,
2=0.618W/(m·K) Cp2=4.174kJ/(公斤·K)
根据热量衡算式求得水流量
qm2

qm1Cp1 T1 T2 Cp2 t1 t2
a)低粘度(大约低于2mPa·s)流体
Nu 0.023Re0.8Pr n


0.023

d

du
0.8
Pr n
当流体被加热时n=0.4,流体被冷却时,n=0.3。
2019/8/13
原因:
考虑到层流底层中温度对液体粘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

对流传热系数的量纲

对流传热系数的量纲

对流传热系数的量纲以对流传热系数的量纲为标题,本文将对对流传热系数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常见应用进行介绍。

一、对流传热系数的概念对流传热系数是描述流体通过对流传热方式传递热量的物理量。

它表示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差下传热量的大小。

对流传热系数的量纲为[W/(m^2·K)],即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差下的热量流动速率。

二、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1. 流体性质: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热导率等会直接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大小。

一般来说,流体的热导率越大,对流传热系数越大。

2. 流体运动状态:流体的流动状态对对流传热系数有重要影响。

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时,对流传热系数较小;当流体处于紊流状态时,对流传热系数较大。

3. 流体与固体接触方式:流体与固体的接触方式也会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大小。

例如,流体与固体之间存在波动接触时,对流传热系数较大。

4. 流体与固体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是驱动热量传递的驱动力,温度差越大,对流传热系数越大。

三、对流传热系数的应用对流传热系数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建筑领域:对流传热系数的大小对建筑物的节能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对流传热系数,可以优化建筑的隔热材料和结构,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2. 热交换器设计:对流传热系数是热交换器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通过合理设计热交换器的结构和流体通道,可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提高热交换效率。

3. 汽车工程:对流传热系数的研究在汽车冷却系统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冷却系统的结构和流体通道,可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

4. 空调与制冷领域:对流传热系数是空调与制冷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通过合理选择制冷剂和优化换热器的结构,可以提高空调与制冷系统的传热效率,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对流传热系数是描述流体通过对流传热方式传递热量的物理量。

它受到流体性质、流体运动状态、流体与固体接触方式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温度差等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热力学对流系数与接触热阻
浅谈热力学对流系数与接触热阻
摘要:热流从一个面流入则会从另一个面穿出,净流体积的热量等于从一些面元流入面的减去从其它面元流出面的热量.这里符号规则规定热流流出为正,单位时间内流入小体积元内的总热量和波动方程比较,这三类边界条件虽然是从不同的物理模型中归结出来的,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但它们的数学形式却是相同的,由此说明提出这三类边界条件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热力对流系数接触热阻
一、引言
在实际应用中,散热片可以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并且可以连接到圆形表面上。

在不同的横截面区域必须要推导一个变量,其基本的解决方案是运用微分方程和数学技术,然而采用微分方程和数学技术会变得更加繁琐,推导出更复杂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得出结果。

热导率的物理意义为:当相距单位长度的两个平行平面间的温度相差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对流传热系数是在对流传热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经对流方式从表面S传出的热量与温度差T1-T2和表面积S的比例。

若要测量良导体样品,则样品需做成截面积比较小而传热方向上的长度较大的细长形状。

因为良导体的导热性能好,样品只有做的比较长才能在其两端产生比较明显、易于测量的温差,而做的比较细是为了尽可能减小侧面散热的影响。

需要热电偶的冷端保持温度恒定,实验中采用冰水混合物来保证热电偶的冷端保持0℃;需要尽可能减小样品侧面散热的影响,因此将样品做成薄圆盘状;需要样品的上、下表面各自温度均匀且易于测量,实验中加热盘和散热盘均为金属盘且各自与样品的上、下表面分别密切接触;需要易于散热,实验中采用风扇对散热盘吹风来保证,等等。

理论上对环境温度是先测量还是后测量都是一样的,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还是后测量比较准确,这是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考虑的。

实验进行前,由于还没有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的散热也没有影响,因而实验前的环境温度与实验后相比必然有一定程度的偏低。

而实验中对散热过程的测量是在实验靠后的步骤进行的,此时实验过程中的散热必然已经使环境温度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最后测量环境温度,测得的结果更接近散热过程测量所需的环境温度。

因此,对环境温度的测量放在了实验的最后一步进行。

二、关于对流系数的警示性说明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换热能力,比如说,物体表面与附近空气温差1℃,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对流与附近空气交换的热量。

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与换热过程中流体的物理性质、换热表面的形状、部位、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以及流体的流速等都有密切关系。

物体表面附近的流体的流速愈大,其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愈大。

如人处在风速较大的环境中,由于皮肤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大,其散热(或吸热)量也较大。

对流换热系数可用经验公式计算,通常用巴兹公式计算。

我们已经注意到对流系数可以与流体的类型有所不同,流速梯度为不同的几何形状。

正如我们将在经验关系见到的经常有流速的不确定性。

对流换热系数是求解伴有表面对流换热的热传导问题的重要参数之一。

直接测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分为稳态法与瞬态法。

稳态法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实验周期长,误差大。

对流换热系数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流动状态和速度、固体壁面物理性质、形状位置都有关,比如同样的流体在紊流和层流时换热系数就不一样,所以不同情况下对流换热系数是不一样的,书上的一些换热系数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一些大致范围,自己随意输入一个换热系数是不科学的,应该内置计算公式来根据具体情况去自动求解流体与壁面间的换热。

瞬态法由于实验周期短,误差小,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对流换热系数测量实验,通常所说的瞬态法是通过瞬时提高来流温度或者壁面温度来达到温
度阶跃,测量窄幅热色液晶显色时间,通过求解一维半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方程得到测量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

实验中要达到温度的阶跃通常不容易实现,只能是近似阶跃,需要进行逐级阶跃或者指数函数进行修正。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近似解决入口温度非阶跃响应问题。

三、接触热阻
当热量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时,界面本身对热流呈现出明显的热阻,称为接触热阻。

产生接触热阻的主要原因是,任何外表上看来接触良好的两物体,直接接触的实际面积只是交界面的一部分,其余部分都是缝隙。

热量通过充满空隙的流体的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而它们的传热能力远不及一般的固体材料。

接触热阻使热流流过交界面时,沿热流方向温度发生突然下降,这是工程应用中需要尽量避免的现象。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热导率,需要设置的情况是求解区域和设备壳体外表面重合时,也就是求解区域刚好包住设备壳体时,才需要设置壳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换热系数,当求解区域远大于设备壳体外形时,不需要设置。

对流换热系数计算起来是很复杂的,它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和接触面的粗糙度、形状、大小、布置方式有关系,和流体的导热系数、密度、比热容、黏度有关系,还和流体的流速有密切联系。

所以这就导致对流换热系数计算起来极其复杂,有些情况下准确的计算对流换热系数甚至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于不同的情况会有一些经验公式,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传热学。

对于自然对流情况下,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在1~10之间,水则在200~1000之间;强制对流情况下,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在20~100之间,水则在1000~15000之间。

参考文献
[1] 苏汝锵《统计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赵凯华,罗蔚茵《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杨玉顺《工程热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