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它是作者通过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语言表达出特定的意义或情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神秘感,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发读者对于作品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就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普遍存在是因为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含混不清的氛围,让作品更加深邃和神秘。
在许多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模糊语言来描述一些抽象的情感和思想,比如爱情、恐惧、孤独等,这些情感和思想往往是无法用直接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作者通过模糊语言来表达这些情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和思想的涌动,让作品更加震撼和感人。
英国诗人约翰·克兰夫特的《夜鹭》中写道:“细雨绵绵,晦暗人心。
狂风肆虐,掩盖星辰。
心中烦乱,难以安稳。
”这里的“晦暗人心”“心中烦乱”等模糊的词语,正是作者对于情感的含糊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模糊语言还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模糊语言来描述一些虚幻的情境和意境,让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新奇感。
美国作家爱德加·爱伦·坡的《黑猫》中就充满了模糊的语言和情感,作者通过黑猫的形象和行为来引发读者对于幻觉和恐惧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模糊语言还可以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情感,让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模糊语言来描述一些晦涩的哲理和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中间马洛基》中描述了一个复杂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现实,作者通过模糊的语言和情感来表达对于人性和命运的思考,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让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语言中模糊性论文
浅谈语言中的模糊性摘要: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模糊性在语音、语义、语法中大量存在。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09-01一.语言具有模糊性语言是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
不同的符号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不同的意义。
这个意义可以是相对的,也可以是绝对的;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确定的。
就像常有人会提出“1+1等于几”一样,它可能等于3,等于2,等于1,或者什么也不等于。
语言也是一样,他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就是说“语言中某一语义的集合的边界是模糊的,有些个体既不完全不属于此集合又不完全属于它。
”另外,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人,会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而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会使用最简练,最方便的语言进行表述,因此人类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是完全精确的。
也就是说,交流的需要使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二.语言中的模糊性1、语音中的模糊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也是语言符号的内容——语义的载体。
语音中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音高、音强、音长的相对性上。
汉语的各音素是凝聚为一团的,没有“拼”的痕迹,如汉语语音中“ou”的读音,“o”和“u”的发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说不清楚“o”和“u”在“ou”的读音中它们各自的音高、音强、音长有多高,多长,多强,“ou”的读音是象“o”的读音多一点,还是“u”的读音多一点,还是谁都不像。
2、语义中的模糊性。
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1)词的模糊性。
它与词语的外延有关,是由词义的外延适用界限的不确定性来体现的,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很大。
就如徐通锵所言:字义或词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概括反映的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颜色类词语、季节类词语、时间类词语表现的模糊性就比较明显。
“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傍晚”;“粉红、红、大红、橙红”;“春、夏、秋、冬”;“大、小;高、低”等等词语的意义就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和范围。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它呈现的是一种褪色而肃穆的美。
藉此,读者便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绪和主题。
下文将从几个角度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一、情感的暧昧性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经常表现为情感的暧昧性。
这种模糊不明的情感通常表达着一种未能具体表达的复杂情绪,读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隐晦暗示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以经典小说《呼啸山庄》为例,作品中的主要情感线索延续了整个小说,但是经常是通过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和隐喻来表现。
这种情感上的模糊语言不仅仅是在情感描述上的,也涉及到人物的发展和心理状态。
例如,即使是相当开放的作家,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的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也经常使用这种模糊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尤其是主角盖茨比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二、现实主义与神秘主义的平衡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还用于现实主义和神秘主义手法的平衡。
许多经典作品包含神秘或不可解释的元素,作家通过运用模糊的语言,来巧妙地平衡现实主义和神秘主义。
毫无疑问,这种方式需要极高的技巧和韵味,因为作家必须找到一种让读者在不降低作品真实性的前提下接受书中存在的事物。
经典小说《十二个陪审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通过细致入微的语言和情境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无法言说的鬼魅和神秘。
在这种情况下,模糊语言不是让读者误解或者迷惑,而是让读者感受到无法理解的神秘和深刻的内在理念。
三、自省的隐喻隐喻是另一种运用模糊语言的方法,它用于描述一些抽象的情感和概念。
这种手法被广泛应用于自省小说,因为自省作品大多数是关于内心自我和真实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作家通过隐喻、比喻和调和等手法来暗示读者内心的个人感受和态度。
例如,《永别了,武器》中的现实问题以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爱和追求,都被隐喻为更深层次的精神问题。
这些问题和主题对于读者来说,更能够用隐喻方式描述,因为它们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保持了某种模糊和暧昧的状态。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存在原因探究
关理 论 ,对 文学 语 言 的模 糊 性 存在 原 因 进 行 探 究 ,文 学 语 言 的 模 糊 性 可 以 归 结 为客 观 和 主 观 两 个 方 面 的原 因 ,
不 仅 是 人 类 认知 局 限 和 思 维 模 糊 的 必 然 ,也 是 人 类 语 言 自身 发展 局 限 的 产 物 。
就失去 了指称 的对 象 , 符号的存在 也 就没有什 么意义 。 具体 到语言符 号的 模糊性 问题上来 , 语言 的模糊性 其实 也就是语言 的意义给人产生 了模糊 的 感觉 ,根据语 言符号 的二 分法 , 言 语
符号 的意义来 自 于语 言符号 的所指 层 面, 根据皮 尔士 的观点客 观事物 是符 号 的成因 , 符号 的意义来 自于人 的解 释 。因此 ,我 可 以这样 推论 ,模糊 语 言 的产生 来 自于两方 面 , 一个 是符号 使用 者的解释 模糊 二是 客观事物 自
认 知关照程 度 , 另一方面 是大地世 界 争 执 过 程 中所 呈现 出来 的澄 明的 程 度。 而认知 程度 的深浅和 澄明程度 的 大 小直接 决定 了艺术和存在 的统一程 度, 表现在 文学语 言层面 就是语 言模 糊 和精确 的程度 。 综 上所述 ,我认为 ,文学语 言的 模糊 性可 以归结 为客观和主观 两个方 面 的原 因,就客观 方面看 来 , 们对 人 客 观事物 的认识 总是无止 境的 , 就某 阶段 ,总 有人 们无法 认 识的现 象 , 从这 个角度 讲 , 学语言 的模糊性 是 文 不可 避免 的。同时,语 言的模糊 性也 受 制于人们 思维 的模 糊性 , 我们 并不 能总 是 用语 言 来表 达 我 们 所想 的东 西, 人类 的语言 也没有 发展到 能用来 确 切地描述 我们 的客观世 界 。 主观 而 方 面看来 ,我们 在文学创 作 中。往往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安徽宿州)什么是模糊语言?陈先生年在其《社会语言学》中是这样释的:“如果按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是同精确语言相对立的。
”“没有数值,纯粹是模糊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给不出数据的语言”“都带有模糊性,属于模糊概念或模糊语言。
”而沈卢旭先生则认为:“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交际使用的语言”(见《语文学习》.5,《模糊语言新界说》)。
《辞海》中则说,“指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
”模糊不清语言具备朦胧美的美学特征。
王希杰先生《模糊不清理论和修辞学》一文中说:“模糊不清并不是绝对的糟的,不仅就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而且有时还是语言美的标志之一,就是艺术语言的特征之一。
”那么模糊不清语言的美学特征就是什么?王先生说道:“在精确和模糊不清这一对矛盾中,我们还应看见下面几点:第一,绝对的精确就是没的,……第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本身就是相对的,……”这就是说,精确和模糊不清的关系就是实事求是的。
我们说道其模糊不清从语言的定义角度说道的,即为定义的事物没明晰界线,就是模糊不清的;我们说道其准确,从语言角度说道的,就是表情言之有物的一种最佳挑选。
而这“模糊不清”“准确”又都调集于模糊不清语言之中。
因此,我们可以说道,模糊不清语言,则就是“模糊不清”“准确”的对立统一体。
从美学观点来说,这模糊不清语言就如同就是月色中群山峻岭。
我们说道这景色就是模糊不清的,但那高峰高岭却又能够看得出;说道就是准确的,则山上的一草一木却又难以历历可数。
通常辞职书表述“深邃”一词说道:“深邃,月色未明,比喻模糊不清。
”我们何不将其买来指代模糊不清语言的这种“模糊不清”“准确”的对立统一呢?我们与否也可以说道,这种“模糊不清”“准确”的对立统一就是一种朦胧美。
语言要美,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模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然以其特有的美学价值呈现于人们面前,具有不同的'美感作用。
浅谈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
知识文库 第9期40 浅谈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李林蔚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思维结果的语言,必然存在模糊形式。
模糊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
正确认识模糊语言的科学概念,特征,和使用价值,对我们研究语言使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模糊理论和模糊语言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1965年在其发表的《模糊集》中提出的,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
”客体界限不精确,就必然使反映客体的词的意义出现模糊。
此后,通过语言学界的研究表明: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属于模糊词;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的短语也带有模糊性。
那到底什么是模糊语言呢?我们通俗地解释它,就是运用上述模糊词或模糊短语进行表达,其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以确定的语言。
另外,有的句子虽然表面上没有模糊词语出现,但句义模糊广泛,其外延也难以确定,这些句子也属模糊语言。
一、模糊语言的分类 1、语音模糊从语言本身和实际语用方面我们可以将分为:语音模糊,这点主要体现在我们语言的口语中,因为无论哪种语言,其音素都是模糊的,我们无法用确定不变的规定来将每个音素的发音作硬性规定。
2、词义模糊我们知道,通常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我们通常将词作为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概括反映。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一个词语具有一个或多或少的模糊的意义。
”这样的词语比比皆是,甚至对每个词语,无论是表达抽象概念或是具体概念的,我们都可用模糊性来分析它。
3、语句语义模糊这类的模糊性源于语词意义模糊,通常它要出现在一定的句法组合结构中,这种模糊性才体现出来。
比如,“那是玛丽的书。
”我们可以理解为“那是玛丽写的书”或“那是玛丽带来的书”或“那是玛丽学习的书”等等。
又如“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可以解释为“开飞机可能有危险”或“开着的飞机可能有危险”。
对于语句语义的模糊通常求助于语境来解决。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摘要】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模糊语言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多样性,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索。
本文从定义、应用、功能和效果、批评与争议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模糊语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阐释作者的意图。
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的总结了模糊语言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独特影响和价值,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模糊语言、定义、应用、功能、效果、批评、争议、影响、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为文学作品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深度的韵味。
模糊语言的运用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的余地,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和令人深思。
在英美文学中,模糊语言常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共鸣和震撼。
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模糊语言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是一种让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手法。
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创作的艺术之美,探讨语言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模糊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交流,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模糊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内在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多重解读方式使得这种语言成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通过深入研究模糊语言在文学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对模糊语言的功能和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并拓展对作品的多重解读可能性。
对模糊语言的批评与争议进行探讨,可以揭示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局限性和可能带来的误解,从而引起更多关于文学表达方式的讨论和思考。
最重要的是,研究模糊语言对读者的影响,可以揭示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解读模糊语言,以及模糊语言对读者情感与思维的影响,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摘要: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中国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现象, 其原因很复杂, 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因和写作的主体客体及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有关。
从语言层面来看,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可以分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两种,且其具有相对可译性。
关键词:文学作品; 模糊语言; 审美功能模糊与精确同为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所谓模糊语言, 指的是在意义上不明确, 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语言.模糊语言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汉语囊括了汉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 积淀了儒家的“中庸"和道家“无为”的思想精华, 形成了委婉、含蓄、藏而不露的民族性格, 致使汉语的模糊性特征更为明显。
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之美在于“情在词外”、“意在言外”.妙笔全在无字处方为佳作,此处无声胜有声乃为妙曲,不在有形处、全在无形中才算名画。
这正是模糊话语在文学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指出的“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
汉语讲究“语贵含蓄",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称含蓄为“隐”,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 “隐之为体, 义生文外, 秘响旁通,优采潜发”“深文隐郁, 余味曲包”。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论含蓄为: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宋朝姜夔认为: “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清朝陈廷焯亦提倡:“神余言外终不许一语道破。
"由此看来, 运用含蓄的手法,让读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联想, 体察作品深隐的寓意和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学名家常用的创作策略, 而其中含蓄所达之韵味, 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模糊语言的使用。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存在的原因法国著名诗人马拉美说过: “过分精确的意义会使模糊的文学变得面目全非。
”模糊语言的运用,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多种效应。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杨宝盈【摘要】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一种“艺术性的语言”.语言的局限性、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及读者理解的差异性是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 “接受美学”和“格式塔心理学”从文艺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提供了美学依据.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各种表现形式,包括语音模糊、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借助这些模糊手段能创造“艺术空白”和产生“完形压强”,留给读者审美再创作的广阔空间,并产生模糊艺术中意象美、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及修辞美等独特的美学效应.【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24)002【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语言;模糊性;模糊美;美学功能【作者】杨宝盈【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1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一、引言:对模糊语言的专门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Charles S.Peirce,他是第一位把注意力集中到模糊问题上的哲学家。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L.A.Zedeh)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Fuzzy Sets)中,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把模糊语言研究推向高潮并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变革。
从此,诞生了许多新兴学科: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心理学等。
模糊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模糊语言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义学等。
最早把模糊理论引入我国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
1979年,他在《外国语》发表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
其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文和著作,引起国内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和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与探讨。
模糊语言学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
国内徐章宏(2012)、何自然(1985,1997)、冉永平(1995,1996)等学者分别从语用和功能角度对模糊语言学作了积极的论述。
浅谈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这一概念 最早 出现在数学领 域 ,9 5年美 国科学 家扎德在其 16 论 文 F n y es u n t中使用 fzi s 表 达作 为科学概 念的“ s uz es n 模糊 ” 此后 , , 对 于“ 模糊 ” 的定义学者们的见解不尽相 同; 赵元任认 为“ 一个符号 当其适 用 于边缘 的情况同其适用于清晰 的情况相 比显得突出时 ,这个符号就 是模糊 的” 。We s rS it e o eit Dci a bt ’ nhN wC l ga i o r 该 词 的 解 释 是 : e N l e t n y对 “akn l i ent n 。 国哲学 家数学 家兼文学家皮 尔斯 的定 L cigi c ryo df io ”美 n at r i i 义被广泛采纳 “ 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 时, 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 尽 行 了仔细的思考 , 实际上仍不能确定 , 是把这个状态排 除出这个命题还 是归属这个命题。这时候 , 这个命题是模糊 的” 。模糊在社会科学领域 , 尤其在语言领域的作用 日益受人关注 。伍铁平先生 开创了语言模糊性 研 究 的 先 河 , 先 把模 糊 理论 引入 我 国 。 最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科
浅谈 语言 硇模 糊 胜
旌德县农业委 员会
[ 摘 [ 关键词 ] 语言 模糊性 特征 风 。心较 比干多一 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 黛玉 的形象粗看起来好像很 清晰 , 仔细琢磨之后 , 者便会发现黛 读 玉究 竟是何模样 , 无从知道 , 原因是作者 运用 了大 量的模糊语言 , 读者 的大脑 中形成 了由大量 的模糊语言 的集合构成 的模糊人物意象 。 然而 , 正是 通过这样模 糊语言 , 达到 以虚带 实 、 却 写意传 真的艺术效应 , 让读 者从 中得到审美 愉悦 , 并激 发他们驰骋想 象 , 使得人 物形象更加真 实 、 生动 。 景物意象模糊在 中外文学作 品中 比比皆是 。白朴 的《 天净 沙 ・ : 秋》 “ 孤村落 日残霞 , 轻烟老树寒鸦 , 点飞鸿影下 。青 山绿水 , 一 白草 红叶黄 花” 中作者一连 串列 出了十几种景物 意象 。其中“ 轻烟” 是什 么样 的烟 ; “ 老树” 是何种树; 寒鸦” “ 又是几只等几乎全是模糊意象。但读者读 过之 后 , 过这些模糊 意象的组合 , 通 在大脑 中形 成一幅 幅优美 的画卷 , 同 如 在欣赏一幅幅山水画 , 任想象的翅膀 自由驰骋。 3 语 用 模 糊 .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语 用即是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下 的语义。语 用模糊就是即使有特定的语境 , 话语意义仍难 确定 。语用模 糊 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的 目的是 给读者 留下想象的空间 ,从而激活读 者的审美 想象。《 阿凡提的故 事》 中说阿訇 理发 总不给钱 。一次 , 阿凡提 给他刮脸 时问 :你要 眉毛吗? “ 当然要! “ ”要 这还用 问!嗖嗖几刀 , ” 阿凡提 把 眉毛刮 下来递 到大阿訇 手 中, 阿訇哭笑 不得一 一谁 叫他说 “ ” 。 要 呢 “ 你要胡子 吗?阿凡提又发 问了。有 了上一次 的教训 , ” 阿訇赶紧说 :不 “ 要, 不要 !又是 嗖嗖几 刀, ” 阿凡提将胡子刮下扔 到地上 。 阿訇火 了, 阿凡 提却说 :我不都是照您 的吩咐做 的吗? 这里面的“ ” “ “ ” 要 和 不要 ” 就是语 用模糊词 。“ 你要眉毛吗?这里 的“ , ” 要” 阿訇理解为“ 要保 留” 而阿凡提 , 却 执 意 “ 剃 掉 ” 胡 子 呢 ?阿 訇 说 的 “ 要 ” 指 的 是 “ 要 刮 掉 ” 而 阿 要 。“ ” 不 , 不 , 凡提却依“ 不要保 留” 来处置。聪明的阿凡提 , 正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 达 到 了捉弄阿訇的 目的。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 又如《 红楼 梦》 3 第 4回 , 在宝玉被 打后 , 宝钗来探 望他时 , 点头 叹 “ 道 :早听人家一句话 , ‘ 也不至有今 日! 别说老太太心疼 , 就是我们看着 , 心里也—— ”这急收的半 句咽住 的话 , ’ 也是模糊化 的语言 。 它表现 了宝 钗对 宝玉的多少深情 的关 怀 , 又显示 出一个大家 闺秀特 有的软怯娇羞 、 轻怜痛惜之情 , 可以说是 “ 时无声胜有声 ” 此 。 总之 , 语言 的模糊性是广 泛存在我们的 日 常生活 当中 , 各式各样的 文学作 品当中, 我们只有从各个 角度 去综合考虑语言 的模糊性 , 能更 才 好地进行交流 , 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 的主题 、 意图等方面 。
浅谈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模糊”一词往往带有贬义意味,人们常常会把它与“含糊不清”等同起来,但是随着国内外对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等研究的崛起,“模糊”二字的贬义意味在淡化,并且人们对它进行了具体分析。
模糊语言作为语言学新起的分支,引起了不少探索者的兴趣,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张宏梁先生谈过模糊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我在这里不妨浅淡一下模糊语言在应用文中的运用。
作为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所广泛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体裁,应用文担负着上传下达、互通信息、交流情感等任务,因此其语言应符合“准确、明白”的基本要求,否则可能会影响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稍有差错就可能造成损失。
然而实践证明,语言的准确性是相对的,即使调动所有写作技巧对事件、人物作出描写与界定也还是不能达到完美。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着模糊语言传递信息,如“我们大概两小时左右完成这项任务”,估计谁也不会追问“两小时左右”具体指多久,但我们都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琼斯所言:“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使用不准确的、含糊的、难于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这并不妨碍我们所用的词是有用的……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式但仍然能够相互理解。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明确”、“精确”作辩证的分析,看到模糊语言同样有一定的表达价值,它以“返璞归真”的形式,即保持事物原来质地的形式来表达思维认识,从而相对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
这可以说是对模糊语言的基本理解。
正因为如此,模糊语言在应用文中的运用就相当广泛了。
通常情况下,集中在对象、数量、程度、范围、时间等方面。
表对象的:各单位、各部门、各地、各高等院校、有关人员、部分人士等。
表数量的:不少、许多、一些、屡次、再三、绝大多数等。
表程度的:基本、较丰富、高度、加强、难以估量、丝毫、充足、普遍、很强、最大等。
这类模糊语言在公务文书中最为常见。
表范围的:以外、以内、广泛、左右等。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指作者在表达意思时意图模糊化或不完全明确的语言使用。
这种语言使用技巧在英美文学中非常常见,被广泛运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中。
模糊语言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赋予作品更多的可能性。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句子结构、修辞手法、隐喻和象征等来实现。
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或使用隐晦的词语来使意思变得模糊。
这样一来,读者需要仔细推敲其中的意思,不断推断和解释。
修辞手法在模糊语言的运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可以使用比喻、暗示和借代等修辞手法来传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直接在文本中明确写出。
这种方式可以使作品更加细腻和富有张力,使读者感到更大的共鸣。
在诗歌中,作者可以使用隐喻的方式来描述情绪和感受,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其中的含义。
隐喻和象征在英美文学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模糊语言的形式。
通过使用隐喻和象征,作者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实体化,使其更具象征意义,以便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在小说中,作者可以使用象征物来代表某种思想或主题,通过分析象征物的意义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模糊语言的使用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解读空间,还可以让读者有更多的参与感和共鸣。
通过使用模糊语言,作者可以创造出一个复杂而多样的世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使读者参与到作品中来,与作品互动。
模糊语言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和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
作者在使用模糊语言时需要把握好尺度,避免过度模糊导致读者无法理解或走火入魔。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叙述模糊、暧昧的语言,这种模糊语言让读者觉得有些含糊不清,但同时也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以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和意义。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表达情感和情绪。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一些情感和情绪难以用具体的词语和语言来表达,这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传达这种意境。
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凯茈的诗《暗夜骑士》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来表达主人公对生活的困惑和迷茫,这种模糊语言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增加了诗意的美感和深度。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多重解读性。
当读者面对一些模糊的语言时,他们不会立刻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需要自己动脑筋去解析和理解。
这种多重解读性使得作品的意义不断延展和丰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和经验去理解作品,从而产生不同的感悟和情感。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意志的坚定,这种模糊语言让读者可以对作品进行多重解读,产生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可以为作品增添一种神秘和超脱的意境。
有时候,作者会故意运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渲染作品的氛围和意境,使得作品显得更加神秘和超脱。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通过大量运用模糊的语言来描绘架空社会的荒诞和恐怖,这种模糊语言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超脱感,更让读者对作品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是一种艺术手法,可以为作品增加深度和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灵感悟。
模糊语言所传递的,并不是模糊和含混的信息,而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和思想。
我们应该欣赏和理解模糊语言的魅力,去感受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和意义。
浅析语言的模糊性
浅析语言的模糊性摘要: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渠道,然而却出现许多的语义模糊现象。
本文将由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以及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两方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言模糊客观世界正文:一、模糊语言的产生的原因与自然界本身的概念界线模糊不清和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有关在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这与自然界本身的概念会模糊不清有很大关系。
如:“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在人们日常用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就上模糊的,它们之间很难找到一种泾渭分明的界限。
“现在”同“过去”,“将来”之间也不存在可以一刀切的界限。
“现在”既可以包括过去,也可以包括将来。
以上谈到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其最大特点是:无论人的认识如何深化,其模糊性是永远存在。
另一类模糊源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有限。
大千世界里,客观存在着无穷无尽的事物,我们想用有限的词语去描绘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但无力穷尽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可能由于职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社会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语境里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
因此,面对森罗万象的客观事物以及概念和所指的不一致,人类不得不采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借助较少的语言单位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
如果不这样做,语言就会变得十分累赘。
因此,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时,词的意义不一定要等于客观所指,只要不影响交际,我们使用的词语无须像某些客观事物或概念那样界线分明。
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同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
这是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内在原因。
一、语言模糊性的概述导致语言模糊性的另一原因是“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尽的,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否则语言就会非常累赘,这就要求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同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指在作品中出现的意图不明确、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隐喻、暗示、双关语等方式构建的。
这种模糊语言经常被文学家用来表达深层次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和感受。
本文将从语言形式及修辞手法两个方面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语言形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通常体现在作品的语言形式上,如句式、词汇及表达方式等。
其中,句式的运用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例如,通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主语或者宾语可能会被省略或隐藏,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想象和联想。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说:“To be or not to be”,这里的主语和谓语被省略了,但是依然让读者觉得句子生动有力,并表现了哈姆雷特心中的矛盾和苦闷。
此外,词汇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词汇的多义性和双关语的运用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表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品味。
比如英国诗人米尔顿在《失乐园》中,用“色情的果实”表示对知识的渴求,而“性爱的亵渎”则表示直接的暴力冲突,并动摇了主角亚当与夏娃的关系。
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模糊语言的体现。
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在叙述方式上往往用隐晦和含蓄的方式,这种以锦上添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人性和道德的表现手法,能够给读者带来难以言表的震撼和共鸣。
比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两个主人公的感情由于误会和尊崇占了更多篇幅的描写,而直接表达的爱情则被淹没在波澜壮阔的情感宏观之中。
修辞手法模糊语言在修辞手法上的应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著名的隐喻、比喻、暗示等手法,经常被用来表达笼罩在人性和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内心感受。
比如在代表英美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老人与海》当中,海洋代表着生命,而老人则象征着旧世界不断失去的崇高信仰和精神信念。
这种隐喻的使用方式,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哲学和人类历史的深层次感受,十分耐人寻味。
暗示也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手法,它通过暗示的方式让读者自行组合信息与情感,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
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
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中,语言模糊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种模糊性来自于汉字的多义性、句法的灵活性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解构一些经典的中国古典诗歌和它们的翻译,探讨这种语言模糊性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简洁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等原因,将这些诗歌准确地翻译成其他语言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的挑战就是语言模糊性。
首先,汉字的多义性是造成语言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具有丰富的意义,一个字可以有多种解释。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里的“青天”可以理解为晴朗的天空,也可以理解为上天或者上帝。
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个词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和意境进行判断和选择,以保持原诗的美感和意境。
其次,句法的灵活性也是导致语言模糊性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独特的诗体和押韵方式而闻名,而这种诗体和押韵方式在其他语言中往往难以复制。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里的“疑是地上霜”十分简洁,表达了作者对于月光的感受和想象,然而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往往需要重新构思句子的结构和押韵方式,以保持原诗的韵律和美感。
此外,文化差异也是造成语言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典诗歌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将登高望远与告别父母的思念之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孤立无援的情感。
然而,这种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其他文化中可能难以理解和传达。
因此,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需要结合文化背景和读者的理解能力,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以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意义和情感。
针对这种语言模糊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
首先,翻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和目标语言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
星月掩映云艟胧——浅析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浅 析文学 语 言 的模 糊性
李 瑾 ,裴 萱
(四川大 学 文 学 与新 闻学 院 , 四川 成 都 6 0 6 ) 10 4
摘要: 模糊语 言是 自然语言 的一种必然属 性 ,具有语 义不 明确 、 内涵丰 富、 括 性较 强等基 本特征 。 概 在 文学作品 中运 用模糊语 言 ,可以增强 文学表现 功能 :一是 产 生凝 练、 生动 、 象的语 言魅 力 ;二是 可 形
一
了语 言是 人 类 最 重要 的交 际 工具 与 思 维 工 具 , 用 符 号 构 成 是 的 系统 , 一种 信 息 的 载体 。文 学 自身 的 特 点 是通 过 塑 造 典 型
形 象 传 达 出文 学 家 对 生活 的认 识 和 审 美 体验 。所 以 , 学 注 文
定 要 用 人们 通 用 的 “ 言 ” 表 达 那种 “ 可 言传 的 ”东 西 。 语 来 不
一
种 有 “ 此 亦 彼性 ” 言 , 亦 语 具有 不 精 确 性 。形 式 逻辑 排 中律
认 为 : 个 矛 盾 概 念 , 能 同时 都 是 假 的 , 须 一 真 一 假 , 两 不 必 没 有 第 三 种 可 能 。 而 模 糊 语 言则 恰 好 是 对 排 中 律 的突 破 。它 表 达 的 概念 是亦 甲亦 乙 。 以上 两 种 解 释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特 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摘要: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中国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现象, 其原因很复杂, 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因和写作的主体客体及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有关。
从语言层面来看,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可以分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两种, 且其具有相对可译性。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模糊语言; 审美功能模糊与精确同为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所谓模糊语言, 指的是在意义上不明确, 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 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语言。
模糊语言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汉语囊括了汉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 积淀了儒家的“中庸”和道家“无为”的思想精华, 形成了委婉、含蓄、藏而不露的民族性格, 致使汉语的模糊性特征更为明显。
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之美在于“情在词外”、“意在言外”。
妙笔全在无字处方为佳作,此处无声胜有声乃为妙曲,不在有形处、全在无形中才算名画。
这正是模糊话语在文学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指出的“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
汉语讲究“语贵含蓄”,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称含蓄为“隐”, 说: “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也”, “隐之为体, 义生文外, 秘响旁通, 优采潜发”“深文隐郁, 余味曲包”。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论含蓄为: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宋朝姜夔认为: “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清朝陈廷焯亦提倡: “神余言外终不许一语道破。
”由此看来, 运用含蓄的手法, 让读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联想, 体察作品深隐的寓意和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学名家常用的创作策略, 而其中含蓄所达之韵味, 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模糊语言的使用。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存在的原因法国著名诗人马拉美说过: “过分精确的意义会使模糊的文学变得面目全非。
”模糊语言的运用, 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多种效应。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写作的主体、客体以及写作的过程都具有模糊性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 即作者) 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 其中必然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 而情感是人类思维中的最不确定, 最难以捉摸的, 也是最模糊的部分, 这种思维的模糊性就必然会反映在作品的语言中, 使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
“见花好颜色, 争笑东风, 双脸上, 晚妆同”是花间派词人欧阳炯用以描写女子貌美的诗句。
这是作者当时所见所想, 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及时间性; 客体( 诗中女子)是谁? 她究竟生得是哪般摸样? 作者的写作过程又是怎样的? 我们不是作者, 也不在现场, 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 然而这种含蓄而且模糊的表达, 读来却有精准语言难以比及的效果。
(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也具有模糊性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 文本的价值是作者创作意识与读者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本中有许多空白, 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力。
文本反映的思想内容往往具有多义性, 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认知方式去理解和把握,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汉语本身内涵丰富, 具有不确定性汉语词汇的伸缩性很大, 内涵的自由度很大。
随着汉语言的不断发展演变, 一个字在其原始意义即本义的基础上, 又派生出其他的义项, 主要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这就是汉语中较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
如: “顾”本义是“回头”, 其他如: “看”、“拜访”、“照顾”、“关心”、“顾虑”等义项都是由它引申而来的, 都是“顾”的引申义。
“但是”, “反而”两个义项与“回头”这个本义毫无关系, 只是由于同音产生的假借义。
同义词、近义、一词多解、一词多用等现象, 既增加了汉语言的复杂性, 也使汉语言具有了模糊性。
二、文学作品中的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表述上的所谓精确是相对的,模糊是绝对的,而这种模糊的绝对性和精确的相对性, 其功用并非刻意制造思想或意境上的混沌,而往往在于:通过这种“模糊”或“非精确”话语形式的运用,来创造或增强相关作品的语言之美, 进而达到刘勰所倡“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之终极艺术效果。
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者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这类现象 ( 俞东明1993)。
英国语言学家 Leech 认为, 语用模糊, 即谈话话语的这种不确定性, 使话语的言外之力不明确是带有动机的, 是为了交际双方的共同利益。
说话人让听话人对其话语的意图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解释目的是为了让听话人为其承担由该话语引起的后果的一部分责任, 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
(Leech 1983)。
由以上对语用模糊定义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语用模糊是言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一部具有史诗性意义的大作, 该书中人物众多, 事诸纷繁, 时代生活内容较为丰厚, 社会风俗画色彩浓郁。
其中了木兰和素云是两个主要人物。
木兰嫁入曾家, 由于性格愉快, 慷慨大方,又生就的魔力, 获得了家人以及仆人的欢心。
当大家都对木兰从娘家陪嫁的表感到好奇和赞赏, 且爱莲央求木兰要她爸爸帮她从新加坡买一个时, 木兰的妯娌牛素云觉得自己在曾家原先那最富的儿媳妇的地位, 如今受到威胁了, 心里很不痛快, 于是对小爱莲说: “你若买, 就买两个。
一个自己用, 一个送给将来的公公。
不然将来结婚的时候儿, 还得再从新加坡买, 不是麻烦吗?”作者是通过素云的嘴, 用模糊的方式, 给读者留下了一些理解素云话语的想象空间, 不同的读者在分析过后完全可以体会到, 素云此话一方面影射木兰把表送给公公是为了讨好他, 一方面也表达自己对木兰这种行为的不以为然, 当然还有对爱莲表面上的建议这很好地刻画了素云吃味计较而且虚荣的形象, 也衬托出木兰的大度与从容。
三、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与审美功能文学形象不同于其他种类(如音乐、美术等)的艺术形象之处,在于语言作为感性材料的间接性,它不是以声音色彩等物质材料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要通过读者对语言的经验唤起多种心理功能构成想象中的形象。
这种形象虽然没有直观可感性和明晰性,但是却能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创造的空间。
因此,如果作者所表现的感受十分复杂,模糊词语无法表达或笔意未到时,就会采用形象描述的方法。
王蒙就是经常运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的作家,如《蝴蝶》中写秋纹医生救醒张思远后望着他的微笑:“这微笑里充满了理解,充满了悲哀,充满了凝结着悲哀的清冷的自信,好像是雪天里的辣火,天与海的尽头的白帆,月光下的一株老胡桃树。
”这三幅画面给人的感受是与寒冷的雪夜对比的温暇、光亮以及给人带来的希望和鼓舞;天与海的明净、开阔和白帆的幽远、圣洁;胡挑树的饱经抢桑、坚韧和月光下半隐半现的朦胧……,这不仅比“微笑”中隐含的“理解、悲哀、清冷、自信”等意味远为丰富,而且自然使人联想到秋纹的性格以及上下文语境中关于她的特殊经历和处境,使形象中包蕴的意味不断充实和扩展。
文学形象的构成不仅要经过读者对语言的感受和想象,而且它还使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意义发生间离和延伸,读者需经过对形象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握其中的意蕴,这就使语言的意义更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读者因个体经验的不同获取的意义也不同,因此读者在由语言到形象和由形象到意义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大的创造空间和审美愉悦。
文学语言审美功能的特征是它表达情感的模糊性。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态度的内心体验,具有只可愈会而难以言传的特性,即很难用语言的直接意义来传达,而只能通过引发读者类似的体验进行交流。
因此除情感自身的模糊性外,这种情感体验的类似性也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
如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喻体“神、仙、情、梦”不仅模糊而且完全虚化,作者把置身千姿百态的桂林山中的那种神奇美妙的体验比作恍若仙境,又把欣赏澄澈迷人的漓江水的感受喻为如在最美好的情思梦幻中,因此比喻虽空灵却统摄了强烈而丰富的感情,能通过人人都曾有过的这类想象和体验使读者感同身受。
不过,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渗透的辩证关系。
文学常常要借助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去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隐蔽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临终前得知宝玉和宝钗正在举行婚礼,一反常态地“直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这“你好”两字,含义复杂,模糊不定,可能是“宝玉!宝玉!你好狠心!”“宝玉!宝玉!你好无情!”也可能是“宝玉!宝玉!你好叫我痛心!”……女主人公这一声不寻常的呐喊,饱含着几多悲愤,几多无奈,又使几多的读者热泪盈眶,心潮难平。
只有把握了这“言外之旨”,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为何要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特点,是就语言的艺术表现而言,因此,它不同于语言运用中的“含糊”、“混乱”。
“含糊”、“混乱”是指由于思维混乱而造成遣词造句的失误,语言表达不清楚,令人不知所云,糊里糊涂等等。
所以,在文学创作中,语言运用既要准确凝炼,又要含蓄动人,就需要经常借助于语言的模糊性特征。
但如果故弄玄虚,隐晦不清,以至于谁也看不懂,这样的语言也就失去表达价值,失去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
参考文献:[1]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6).[3]苗东升.模糊学导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4]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6]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4).[7]吴世雄.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6(1).[8]文旭.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J].福建外语, 1999(2).[9]赵振宇等.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基础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0] 刘宓庆. 再论中国翻译理论模式问题[J].中国翻译,1993(2).[11]苗东升.全方位地探讨模糊语义问题[J].福建外语, 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