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经济发展

的客观事实。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融入这一洪流。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企业争取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

文在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

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无一例外的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其核心是无歧视的公平的自由竞争,是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加速运动,实现资

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社会化大生产冲破国界的限制,实现资本全球化和

生产全球化;是多边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的不断发展和健全。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

素的跨国流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

性增强为特点,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的一体化趋势,这

种趋势的实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经济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真正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国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活动,根据自己面对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积极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步骤,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同时,主动打入国际市场,才能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形式下争取有利的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跨国经营将由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变为企业的一般要求,这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外在动力。

随着中国加入WTC和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贸易壁垒的大量减少和

国民待遇的实施,一方面,外国商品和服务将更容易挤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大型国际企业将增加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份额。这

将使国内商品和服务市场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经

营局面,它将迫使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

经济竞争,获取稀缺资源和市场份额。因此,国内市场生存空间的挤压是企业走出去的内在需求。中国加入WTC后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发展的必然。

二、我国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改革开放至今,可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

1、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个世纪末,为中国“引进来”的战略发展时期。这一

时期,中国重点引进国外的资本与技术,对经济中的短缺性给予弥补,促进企业在

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更新换代,为经济起飞做好准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贸

易处于出口产品单一、出口市场单一、出口收入来源单一的脆弱的发展水平。中国

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极为有限,靠当时以农产品、初级出口所赚取的外汇远远不能

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制造品的落后,

外汇收入低下,国内企业供给不足等困难,政府依据国民经济的状况,实施“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有限的外汇收入集中用于适宜国内发展生产的企业引进适

宜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及其生产

效益,促进改善国内的整体投资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中国企业大量地吸收了国

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

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引进来”发展战略实施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

设取得了很大成就,2003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已达到535亿美元的水平,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一(UNCTAJD2003)。同年年底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500 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带动,使中国的对外创汇能力大大提高。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国内长期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状态,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为中国企业提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良性循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998年以后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走出去”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走出去”战略的思路开始形成;2000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 为主,调整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上来,“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走出去”战略正式形成;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促进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重要措施,并积极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

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而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展开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1、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多数采用了与当地公司或集团合资的方式,独资公司并不多见。这有几个原因,首先,与当地企业合作有利于利用当地企业原有的市场资源和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减少进入新市场的风险。其次,可以弥补中方的资金不足。此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业务以贸易为主。目前中国贸易型境外企业比重较大,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鸠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

2、海外投资的范围较广,但以资源开发为主,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海外企业涉及的部门和领域较广,有林业、渔业、石化、冶金、轻工、电子、机电、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工程、金融保险、医药卫生、旅游服务、

工艺美术、技术服务等,其中以资源开发为主,技术水平较低。在1990- 2000年度中国30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23家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2004年对外投资方面,从行业分布看,主要流向采矿业,投资额为9. 94亿美元,占55. 12% 商务服务业3. 48亿美元,占19. 32% 制造业2. 7亿美元,占14. 92%批发和零售业0. 9亿美元,占5. 01%这说明中国产业的跨国经营以获取东道国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为主,属于资源开发利用性的跨国经营;也说明了中国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高。

3、中国各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区域相对集中。在跨国经营的初期,中国企业

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其原因有二:一是地理位置的相临和人文的相近,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