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不仅解答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体现出了鲜明特色,这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要依靠下列力量,争取早日到达共产主义。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由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
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必将在建设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是先进科技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传播者。
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突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和先进地位。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其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第十一章_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 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 生动局面。 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其次,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平等
竞争的社会环境。
再次,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
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党
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
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
作用。
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发展的关键因素。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
特殊重要作用
一是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 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
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①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②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①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②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③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谁。
2. 让学生理解依靠力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依靠力量的作用。
3. 让学生认识到依靠力量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谁?2. 依靠力量的重要性。
3. 如何发挥依靠力量的作用?4. 依靠力量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谁,依靠力量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依靠力量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依靠力量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谁,依靠力量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依靠力量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依靠力量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具体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发挥依靠力量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谁。
2. 讲解:详细讲解依靠力量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依靠力量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依靠力量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具体案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发挥依靠力量的作用。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依靠力量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对依靠力量作用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实践者进行讲座,分享依靠力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和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机构或企业,让他们亲身体验依靠力量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增强他们对依靠力量的认识和体验。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和建议。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课件
• 尽管,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工人 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它的政治学意义 上的属性没有发生变化,工人阶级整体的 政治地位没有变,但在社会学的意义上, 今天的中国工人阶级(特别是作为工人阶 级一部分的产业工人),其阶级阶层结构 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 十大社会阶层自高而低为:国家与社会管 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 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失 业和半失业者阶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依靠力量
总体来讲,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 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知识分子具有特 殊重要作用
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工人阶级
农民是人数最多 的基本依靠力量
各族人民万众 一心搞建设
新阶层同是建设者
1.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2.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相对单 一,中国社会主要由两大阶级和一个阶层 构成,即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 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也被看成工人阶级的 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的对私有制的社 会主义改造运动,资产阶级基本上被消灭, 社会经济结构逐渐趋向单一,全国只有全 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这时候 的工人阶级指所有不同于资产阶级、通过 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的人员。
• 马恩经典作家所界定的工人阶级与中国当前的工 人阶级概念有明显的不同。
• 首先,马恩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及 其国家政权是对立的,而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是国 家的领导阶级,其对国家的领导通过其先锋队组 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 行生产资料国家公有制,中国的工人阶级是领导 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通 过国家或集体共同占有),在中国,工人阶级已 由过去的无产者变为现在程度不同的有产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依靠谁,团结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现代中国,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同时建设这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因此在建设事业中必须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为改革开放贡献智慧和力量;参与民主管理,依法维权,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中推进;作为国家的主人翁,工人阶级为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7年,来自一汽大众的工人王洪军和来自上海宝钢的工人韩明明首次登上国家科技奖最高领奖台,实现了工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高速发展,建筑从业人员规模高达4000万人,20年扩大10倍之多,其中,农民工3200多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80%以上,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左右。
中国工人阶级知识化的进程,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精神。
从80年代的煤场工人赵春娥几十年如一日在车站看守煤堆,注意点滴节约,硬是拣回150吨煤,再到新世纪的码头工人许振超连续刷新集装箱单船装卸作业效率的世界记录,他们秉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精神,将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这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90年代的劳模包起帆由一名装卸工成长为拥有70多项革新发明的工程师,到新世纪的劳模窦铁成逐渐由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为能独立主持大型变配电所施工的专家型工人,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书写了劳模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这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从80年代的劳模罗健夫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升干部的机会,颁发奖金分文不受,到新世纪的邮递员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翻山越岭,20年里行程26万公里,被称作“深山信使”,他们闪耀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貌。
1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1.我国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中国很早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革命的发展不平衡,甚 至在同一民族内部也发展不平衡。 (3)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地存在着民族压迫制度。 (4)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5)少数民族与汉族,各少数民族大多都交错杂居或者杂居。 2.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人民团结的重大意义 (1)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2)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的发展。 (3)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团 结,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 个重要条件。
• 所属产业 农民工所占比例 • 第二产业 57.6% 加工制造业 68% 建筑业 80% • 第三产业 52% 环保 90% 家政 90% 餐饮服务 90%
• 可以说,农民工正在迅 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 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 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 分。
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没有变: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 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工人阶级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1)我国宗教的基本特点 群众性; 民族性; 国际性; 复杂性; 长期性。
(2)我国的 • 佛 教 主要派别: 宗教政策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 要全面贯彻 南传佛教 党的宗教信 节庆:水陆法会 春 仰自由的政 节烧头香 除夕撞钟 佛诞节 盂兰盆会 观 策,依法管 音诞辰 成道节 理宗教事务, • 道 教 主要门派: 积极引导宗 太平道 正一道 上清 教与社会主 派 新道派 全真教 符 义社会相适 箓派诸教 应,坚持独 节庆:尊神诞辰 迎 立自主自办 神出会 香期与庙会 的原则。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二章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一:为什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2: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二: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1: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五: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当前如何改善党的领导?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必须清醒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依靠力量理论提出的依据
• 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 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 理系统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创造 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 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 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广 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建设 现代化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 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 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 专政的坚强柱石 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 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 律严明、 保障有力”。 ——江泽民
(二)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 提供了制度基础
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 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 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 会阶层的重要成员。
3、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和创业机制,牢固树立新型的社 会主义劳动观念。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 民的团结合作
1、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 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 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 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 和边疆巩固。
3、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 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 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 ; 二是工人阶级的性质、特点 ; 三是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中的历史地位 。
第15讲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第一,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第二,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第三,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四,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概论第十一章课案精选课件PPT
和作用决定的,在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不能动摇。”
2021/3/2
6
2、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
一是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知识分子、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技 术人员以及受聘于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 者和技术人员,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扩 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
❖农民工的大量出现为工人阶级队伍补充了 大量新鲜血液。
2021/3/2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
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
题,同时是个重大的政治
问题。”
2021/3/2
18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 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发展遇到困 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 农民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 不出问题。
农业人口 占全国人 口的80%
2021/3/2
15
1.“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基础问题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关键问题 ◆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数 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2021/3/2
16
“ 农村不稳定,整个政 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 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 有摆脱贫困。”
2021/3/2
23
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
月革命的第一人。他在
1918年著文指出:十月革
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
革命”,是“世界人类全
体的新曙光”。他预
言:“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2021/3/2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PPT
完
谢谢观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邓小平指出:“我国 广大的知识分子,包 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 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 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 一部分,正在努力自 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 服务。”
新的社会阶层
• 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 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 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 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 民族纷争,则国运衰败,人民遭殃。
各民族人口分布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保证。
• 团结是进步的前提,进步 是团结的基础。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本节目标 • 了解统一战线及新时期爱国统 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 基本原则。 • 有关宗教,党的政策和原则。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 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各民 族共同繁荣。
党的宗教政策和原则
•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 宗教的自由。 • 政教分离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 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 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 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服务。---P347
毛概 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二 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 的集中体现
• • • • 三队性质表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刘: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就毫无意义 90年历史表明,我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 切,大于一切,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 庄严使命
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 高举爱国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 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 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服务,为维 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二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 党的领导是核心,保证方向,和前途,发挥作用 • 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凝聚力和感召力,统一和振兴的动 力 • 巩固思想政治基础,——党的领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 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 16字方针
第三 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族人民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 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价值的主体, 创造价值,享受价值 • 人民群众建设和创造特色社会主义,当然也是发展成果的 享受者 •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 本保证
二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特色社 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1、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 马克思:未来生产力的发展迅速,生产是以所有人的富裕 为目的 • 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 以往的社会不可能实现,公有制才能共同富裕
• 2、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是共同贫 穷,而是共同富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4 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事业
的保卫者和建设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 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 专政的坚强柱石
走科技强军之路
网上模拟打靶
二、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各民 族的团结
• 1、各族人民团结的重要性 •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 3、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各民族人民 大团结
健全干部选举、招考、任免、 考核、弹劾、轮换、职务任期 以及离休、退休等一整套制度, 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 终身制。
完善党内 监督机制。
4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坚 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 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 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一定要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的思想路线。
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 关系到党 和国家的 生死存亡
反腐工 作具有 长期性、 艰巨性 和复杂 性
反腐倡 廉工作 要贯穿 改革开 放的全 过程
反腐倡 廉工作 是全党 全社会 的大事
反腐倡 廉工作 要实行 标本兼 治、综 合治理
反腐倡 廉工作 要始终 坚持党 要管党、 从严治 党
第一,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 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开拓领导干部的知识视野,使他们 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
第三,培养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使他们 善于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使他们 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
3
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 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 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 力量。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本质上是 科 技和人才的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巩固的国防,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了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掌握为了完成这一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坚定的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内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的国家的领导阶级。
首先,我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3.个体户4.私营企业主5.中介组织从业人员6.自由职业人员新的社会阶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2014年毛中特11章第二节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社 会阶层。 2、全体人民满腔热血的投入改革开放的伟 大实践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获得 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3、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 源。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 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 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 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 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 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 员等社会阶层。” ——江泽民:《在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扩大
2 亿 多
数 量
0万
解放前
20世纪末
时间
现代化车间
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 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 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 力的代表。 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 代化建设,进一步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符合工 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因 而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思考
• 有人问:“大批工人下岗事业了,劳 动力进入市场了,企业改制了,董事 会、老板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主人 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胡锦涛强调要把扶贫帮困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农业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
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23%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 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 本的依靠力量。
2、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现代事业的大局。
1、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 农民的生活水平 2、教育、引导和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 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 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
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个“尊重”的内在联系
劳动----核心
人才----载体
知识---资源
创造---劳动
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 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 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 族纷争,则国运衰败、人民遭殃。
2、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团结是进 步的前提,进步是团结的基础。
2、新时期坚持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 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 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1、基本内容: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 泛联盟。即两个联盟 2、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
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
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
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1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的 核心问题 2 、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爱国 主义的光荣传统;加强党对统 一战线领导,应做到的三个 “必须” P225 3 、新世纪新阶段,发挥统一战 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 势的举措:五个方面 P225
2 、改革开放以来,党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 的全过程。 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 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 进、互为条件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谢谢大家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员自由职业人员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重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重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谢谢大家
第11章第二
节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的依靠力量
制作人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前情提要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力量
•首先,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最后,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化建设的基本动 力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先进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 部分。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 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 定了只是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中的特殊重要作 用
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 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的关键因素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主要有: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 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员、自由 职业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都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质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并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最后,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在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素质全面提高,结构更加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不断增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综合素质迅速提高;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选择工作的自主性大为增强。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我国工人阶级从来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么来都同房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
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要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舆论、行政等手段,设施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工人群众的权益,支持工人群众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同时,广大职工群众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光荣使命,增强责任意识,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
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基本的依靠力量。
工人阶级正是与农民阶级结成了巩固的联盟,才掌握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并进而走向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表现出了可贵的创业革新精神,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他们衷心拥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
要通过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首要觉悟的部分。
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如何正确的认识和政策,也有过因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上偏差而发生的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确定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的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离开了知识分子,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文化教育的发展、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四有”公民的培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同时,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索。
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必须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知识分子要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更好地承担起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人才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者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
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的。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新时期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为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最后,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
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
伟大而艰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我国工人救济和农民阶级、其他劳动群众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基本力量的作用,又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作用,是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就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获得强大的力量源泉。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我国的各民族人后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南和西北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两个区域。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越紧力量越大。
中国13亿多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国力量就会无比强大。
只有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族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才能更加坚定各族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