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doc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传染病与预防”,详细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应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公共卫生,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控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常见传染病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卫生宣传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传染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与特点(10分钟)(1)教师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3. 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15分钟)(1)教师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学生分享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实例。
4.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应对(10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应对方法。
(2)学生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学会识别和应对传染病。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教材第四章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列举三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2)预防传染病的方法:②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③避免接触患者,减少感染机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传染病防控知识竞赛,提高学生传染病防控能力。
(2)开展“我是防疫小卫士”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为班级、学校、社区的公共卫生做出贡献。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应对教学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六章第三节“预防传染病”,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2. 培养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公共卫生意识。
3. 提高学生面对传染病时的自我保护能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实物(如口罩、洗手液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疫情图片,引发学生对传染病危害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
(2)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
(3)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流感?(2)角色扮演:演示正确佩戴口罩、洗手的步骤。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传染病预防的选择题,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预防传染病》2. 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2)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3)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
(2)列举三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谈谈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2. 答案:(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
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标题: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引言概述: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安全教案,以匡助人们更好地预防传染病。
教案分为五个部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接种疫苗和应急措施,每一个部份将详细阐述三个小点。
一、个人卫生:1.1 时常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要求学生在进食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后等情况下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搓揉双手,包括指缝和指尖,至少20秒。
1.2 使用纸巾或者肘部遮嘴: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以避免飞沫传播病菌。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1.3 保持身体清洁: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教育学生养成勤换洗衣物、袜子和床单的好习惯,以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二、环境卫生:2.1 定期清洁环境: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洁地面、桌面、门把手等常接触的物体。
使用消毒剂清洁公共场所,如教室、厕所和食堂。
2.2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
通风有助于排除空气中的病菌和病毒。
2.3 垃圾分类和处理:教育学生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及时清理垃圾,避免滋生病菌和害虫。
三、食品安全:3.1 健康饮食:教育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者变质的食品。
3.2 食品加工卫生:教育学生食品加工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洗净双手、清洗食材、熟透食物等,避免交叉污染。
3.3 饮用安全水源:教育学生饮用安全水源,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或者未知来源的水。
四、接种疫苗:4.1 掌握疫苗接种时间表:教育学生和家长了解疫苗接种时间表,按照规定接种相应的疫苗,增强免疫力。
4.2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第一篇: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一(2)班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一、基本知识1.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2.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
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4.麻疹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患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
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但是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的证据。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38℃以上)、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二、预防要点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6、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增强全体学生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腮腺炎等控工作。
方法:讲解、讨论活动过程:一、激发学生安全意识。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母亲将你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然后将你养到这么大,花了多少心血?把你印象最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师:是的,从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再培养到现在,父母操碎了心,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你们父母额上的皱纹,年纪不老头上就长出的几根白发,就见证了父母的艰辛。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身体上的伤害就是对父母的伤害。
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7篇)
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7篇)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幻灯片、白板、胸卡活动过程:一、情景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医院挂吊瓶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1、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呢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四、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教师提出问题后抢答,给回答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后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健康》教材第五章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教材主要介绍了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和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传染病宣传海报。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传染病宣传海报,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传染病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过程。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传染病概念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 √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传染病,并说明它们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如何预防传染病。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防控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传染病防控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宣传等。
3. 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健康》教材第五章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教材主要介绍了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
大学生传染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能力。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1.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掌握和执行。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传染病预防知识相关资料。
2. 挂图、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传染病?它们是如何传播的?二、传染病基础知识(15分钟)1. 教师讲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如流感、艾滋病、乙肝、结核病等。
2. 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3. 强调传染病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提高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
三、传染病预防措施(20分钟)1. 个人卫生: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2. 预防接种:介绍预防接种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接种相关疫苗。
3. 饮食安全:强调食品安全,避免食用生食、变质食品等。
4. 健康生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小组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预防传染病?2. 学生分享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传染病预防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实际应用: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预防传染病。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长。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过程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引入(二)新知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p68,观察图viii-1思考问题: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足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2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①小组讨论完成p70的讨论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患者相处?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既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达到健康的目的呢?3、学生阅读p71第二自然段,了解三种预防措施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观察图viiii-3,说出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师强调点拨:控制切断保护三个动词,通过6幅图片理解。
指出要根据针对对象来确定是哪一措施。
(三)教师小结:(三)当堂达标:学案p100达标测试题1、3、5、6、7、9(四)作业布置:互动训练p56第一题p58第九题及调查当地的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幼儿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防传染病》
幼儿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防传染病》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和常见传染病;2. 认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 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4. 积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传染病?2.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4. 如何预防传染病?5.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2. 视频展示:播放与个人卫生相关的视频,帮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3. 游戏体验: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个人卫生的认识,并引出传染病的话题。
2. 讲授传染病的概念和常见传染病:a. 通过图片、幻灯片等展示常见传染病的名称和症状,如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等,让幼儿了解病症。
b. 解释传染病的概念,即一种病人的病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给其他人。
3. 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a. 通过图片、幻灯片等展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让幼儿了解传播途径。
b. 强调防范传染病的重要性,并提醒幼儿避免与患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
4. 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a. 分别针对不同的传染途径,教导幼儿相应的预防方法,如保持通风、勤洗手、避免过度接触动物等。
b. 展示一些示范图片,教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5.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a.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洗衣物等。
b. 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个人卫生的实践中,如室内清洁游戏、洗手游戏等。
五、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2. 与个人卫生相关的视频片段;3. 示范图片,展示正确洗手的方法;4. 游戏道具,如清洁用品、洗手液等。
六、教学评价:1. 让幼儿回答简单的选择题,测试他们对传染病的理解程度。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知识教育教案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知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
2.使学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卫生知识,如:同学们,我们平时是怎样保持个人卫生的?你们知道哪些传染病?2.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1)教师通过图片、案例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哪些传染病?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3.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2)教师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展示传染病案例图片,如流感、手足口病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能告诉我这些图片中的疾病有什么共同点?”(2)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传染病传播过程,如甲同学扮演病毒,乙同学扮演健康人,通过握手、拥抱等动作展示病毒的传播途径。
对话:甲同学(扮演病毒):大家好,我是病毒,我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乙同学(扮演健康人):哎呀,我不能被你传染,我要学会预防。
教师提问:“乙同学,你打算怎么预防?”乙同学回答:“我要勤洗手,不和生病的同学接触。
”2.教学难点:(1)教师设计互动游戏“传染病传播大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需要完成一系列预防传染病的任务,如正确洗手、戴口罩等。
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对话: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要开始传染病传播大挑战,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完成任务。
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
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预防措施。
3.增强学生面对传染病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实物展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传染病吗?传染病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传染病的基本概念(1)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2)展示传染病病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
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2)通过视频展示传染病传播的过程。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2)公共卫生措施:疫苗接种、隔离治疗、消毒杀菌等。
(3)案例分析:以新冠病毒为例,讲解预防措施。
(1)讲解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展示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实例,如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正确洗手、佩戴口罩等。
三、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2.学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防传染病经验。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作一份传染病预防宣传海报。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列举五种常见的传染病,并说明其传播途径。
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如何在学校预防传染病。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
2.增加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在课后作业中,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难点补充:二、新课讲解1.传染病的基本概念(1)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传染病吗?生: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师:很好!那传染病的有什么特点呢?生: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展示传染病病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
师:我们来看一些传染病的病例,你们能感受到传染病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吗?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小学生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 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3. 启发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传染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传染病的预防;2. 正确的卫生习惯养成。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使用洗手液和口罩;2. 如何避免在公共场合接触传染源。
四、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传染病的常见病因和传播途径;2. 洗手液、口罩、消毒湿巾等清洁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
2. 讲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包括:a. 卫生习惯:正确的洗手方法,饮食卫生等;b. 个人防护:正确使用口罩,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接触传染源。
3. 实践操作:a. 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学生跟着操作;b. 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避免接触传染源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提醒:强调正确的卫生习惯和个人防护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保持清洁和警惕。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生活中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范传染病的经验,写成小作文提交。
七、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共场合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和避免接触传染源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理解;2. 家长互动:为了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带回家,与家长交流讨论,提高家庭成员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
八、教学效果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2. 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范传染病的经验小作文进行评价;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于本次课程的感想和建议,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九、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于传染病预防知识和正确的卫生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卫生的意识和能力。
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
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标题: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引言概述:随着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加快,预防传染病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安全教案,让人们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降低感染风险。
一、保持个人卫生1.1 定期洗手: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使用洗手间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1.2 避免触摸面部:减少手部接触面部的次数,尤其是鼻子、嘴巴和眼睛,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1.3 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二、保持社交距离2.1 避免人群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2.2 保持安全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减少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的机会。
2.3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
三、保持家庭环境卫生3.1 定期清洁家居表面:用含消毒成分的清洁剂擦拭家具、门把手、电器等经常接触的表面。
3.2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打开窗户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滞留的时间。
3.3 分开使用卫生用品:家庭成员间要分开使用毛巾、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4.1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4.2 适量运动: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4.3 充足睡眠:保持充足睡眠时间,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病毒。
五、及时就医5.1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5.2 遵守医嘱:按医生建议服药、隔离或住院治疗,减少病毒传播。
5.3 主动报告接触史:如有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情况,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做好隔离措施。
结论:通过制定安全教案,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降低感染风险,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配合并落实这些预防措施,共同抵御传染病的侵袭。
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教案7篇
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教案7篇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2、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患传染病时主动在家隔离治疗。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重、难点重点:简单了解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难点: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患传染病时主动在家隔离治疗。
活动准备1、大眼睛胸饰两个;红色颜料2、教学ppt。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出示课件图片。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师:图上画的是医院,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以红眼病为例,演示传染。
请两名幼儿(A 、B)戴上大眼睛胸饰,教师用红色颜料充当肉眼看不到的红眼睛细菌(或病毒) ,涂抹在A幼儿胸饰的眼睛中,以此假设A得了红眼病,B幼儿眼睛健康;A用手揉眼睛将细菌(或病毒)带到自己的手上;A和 B手拉手玩游戏,将细菌(或病毒)传染到B的手上;B 在不经意的时候,用手摸了眼睛,红眼病细菌或病毒(即红色颜料)就这样传染到 B 的眼睛里,B被传染得上了红眼病。
小结:红眼病主要是通过手的接触来传染的,所以小朋友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请幼儿A和 B去洗手间洗手) 。
引导幼儿了解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预防疾病”中的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应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3. 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应对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应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传染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疾病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概念及特点(10分钟)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 预防措施(10分钟)4.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在生活中遇到传染病时,如何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应对方法。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预防传染病2. 内容:传染病概念、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常见传染病识别与应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列举三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见教材P。
(2)见教材P。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情境给出合理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传染病相关资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下一节课“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传染病就在身边,提高预防意识。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防传染病》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防传染病》教案名称:防传染病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以及其传播途径。
2.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和个人防护意识。
4.掌握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求助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一、传染病的概念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的种类。
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鼻炎、流感和感冒的预防。
2.手足口病、腮腺炎的预防。
3.肺结核、肝炎的预防。
4.艾滋病、性病的预防。
三、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1.勤洗手的重要性。
2.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
3.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四、早期识别和求助1.发热的原因及应对方案。
2.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早期识别。
3.合理利用家庭常备药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5分钟)通过引入引起学生对传染病的注意和兴趣,例如播放一段与传染病相关的视频或图片。
2.传染病的概念(10分钟)通过讲解传染病的定义和常见的传染病种类,让学生了解到传染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5分钟)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等。
4.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0分钟)分别讲解鼻炎、流感和感冒、手足口病、腮腺炎、肺结核、肝炎、艾滋病和性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和开展常规疫苗接种等。
第二课时:1.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15分钟)讲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以及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早期识别和求助(20分钟)介绍常见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和识别方法,以及在发热等情况下的应对和求助措施。
3.活动与讨论(10分钟)配置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一下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防病经验和对于预防传染病的想法,并选择一个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讲授、问答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示和实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
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1一、活动目标1、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控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加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培育幼儿自我爱护技能。
5、考验小伙伴们的反应技能,熬炼他们的个人技能二、活动预备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老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伙伴,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伙伴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测并描述)2、活动开展:争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老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次观测图片,老师提问。
老师: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病菌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
医院里那么多小伙伴一起打点滴,由于他们得了传染病。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那你们说得究竟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老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假如有小伙伴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伙伴们拿出调查表,谁情愿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3-4名幼儿讲解并描述)(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老师也做了调查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伙伴之间很简单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3、活动开展:争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老师: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简单传播,但是,假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
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幼儿争论、讲解并描述。
(2)老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伙伴,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分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3)老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
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人教版《健康》教材第十章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定义,知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学会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重点: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引起学生对传染病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传染病案例,探讨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 示例:以流感为例,讲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 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实例。
板书设计1. 传染病概念特点:传染性、流行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2. 预防传染病方法:保持卫生、接种疫苗、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触患者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两种你了解的传染病,并说明其传播途径。
(2)根据所学知识,为预防传染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 答案:(1)流感: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艾滋病:血液传播、性传播。
(2)保持卫生、接种疫苗、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触患者。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互动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医生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优化后的文本在语言上更加流畅,逻辑更加清晰,并且更加贴近自然的人类书写风格。
安全教育教案防传染病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保持卫生等预防传染病的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能力。
教学重点:1.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2. 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洗手、戴口罩、保持卫生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传染病知识、预防措施、正确洗手方法等。
2. 实物教具:洗手液、口罩、消毒液等。
3.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生活中有哪些传染病?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手足口病、新冠病毒等。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流感: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 手足口病:通过接触患者的水疱液、唾液、粪便等传播。
- 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2. 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 避免接触患者,减少外出。
-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正确洗手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2.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洗手液、口罩、消毒液等,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预防传染病。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洗手、戴口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预防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一些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介绍“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工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介绍“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喝开水。
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
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四、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
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
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五、秋季饮食卫生
学校的饭菜可能不是每顿都那么可口,但是卫生、营养,有利于身体的成长,不要随便吃营养少、热量大的零食等,因为经常吃零食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
另外还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有的孩子喝饮料喝上了瘾,都不爱喝水了,这样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
孩子们平时可以适当带些饼干、巧克力、水果等营养卫生的食品。
六、着装卫生
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物:秋季温差较大,气温变化幅度也增大,同学们容易患扁桃体炎等病症,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严重危害,因此要特别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