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包头一模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题(包头一模)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题(包头一模)](https://img.taocdn.com/s3/m/0a51c2bccc22bcd126ff0ceb.png)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包头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问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呜》:“呦呦鹿呜,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74d6105aa00b52acec7ca40.png)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________,勤勉工作,当好履职尽责的表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②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________,争分夺秒,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________,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少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A . 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夙夜在公B . 夙夜在公夙兴夜寐宵衣旰食C . 宵衣旰食夙夜在公夙兴夜寐D . 夙夜在公宵衣旰食夙兴夜寐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不愿与美国发生新冷战和全面对抗,两国外交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
B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 .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
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 . 市广电局宣布:未来三个月将在市区居民小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居民小区电视信号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盲女喜欢这座沉浸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______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新的空气和闪耀着金光的寺庙。
(2)辖区发生一起一男子持刀挟持一名妇女案,该男子不听劝阻,反而挥刀砍向群众。
群众将这一情况告知当地政府,有关领导却________。
(3)在这次元旦文艺会演晚会上,我们班同学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新雷雨》,扮演周朴园的那位同学演得________,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第二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第二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2e609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f.png)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第二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
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
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
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
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
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
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
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1a57d3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8.png)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试卷类型:A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包头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李汉在为老师韩愈所写的《昌黎先生集序》中指出:“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
”李汉以“五经”进行佐证,指出文章是承载道的工具和手段;尊道而非浮饰的文辞,才能成就传世经典。
这是对韩愈文学思想的概括,乃中唐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
“安史之乱”以后,亟待恢复社会秩序,收拾人心,重整纲常。
在这一背景下,韩愈发起古文运动,重视传承儒家道统,反对六朝至初唐文学忽视内容、单纯追求辞藻的绮靡文风。
文的原始意义当为一种带有强烈社会意义的身体修饰,其线条、图案作何种文饰,是由种族、成年、图腾等观念决定的。
这使文的内涵从其发轫之初就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
古人以文命名的事物,即包含着秩序井然、文采绚烂这样一种理想世界,同时具有社会的规范性与艺术的审美性双重内在规定。
周代社会以行为艺术化、规范化统一的“礼乐”著称,后世常冠之以文称谓。
中国最早一批典籍如“六经”之类,恰恰产生在周代这样一个文风浓郁的时期。
孔子把它们称为“文献”,是既关乎伦理品格规范性又关乎艺术水准审美性的一种高度评定。
如果说道这一词语由最早的“道路”进而引申出“规律”“方法”“秩序”的话,那么中国古代关于文的命名已经把这种象征规范性的道包含其中。
2021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
![2021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d5340cffad6195f302ba67d.png)
【最新】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胳膊/胳肢窝躯壳/金蝉脱壳瓦砾/繁星闪烁B.模范/模样儿下载/风雪载途引擎/风驰电掣C.刹车/刹那间铜臭/遗臭万年粗犷/旷日持久D.震颤/颤巍巍蔓延/顺蔓摸瓜默契/提纲挈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根除滚瓜烂熟攻城掠地心力交瘁B.构陷轻歌曼舞莫衷一是弥天大谎C.规矩花团紧簇凿凿有据洗耳恭听D.澹泊一塌糊涂屈指可数墨守陈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余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B.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C.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D.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上半年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6%,尤其是东南沿海和西部重点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较高涨幅。
B.如何看待日本那段侵略历史及其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区别正义与非正义的原则问题。
C.事故发生后,县政府立即派人前往出事地点,县委书记还亲自前往,慰问死难者及其他受灾群众。
D.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他们可以上网查询,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获取信息。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拨开云雾探金星4月11日,经过历时153天、行程4亿公里的飞行,欧洲航天局“金星快车”探测器成功进入环金星椭圆形轨道,开始撩起金星神秘面纱之旅。
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
而古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
这位维纳斯被浓雾遮盖,人们难以认清其真正面目。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一次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第一次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5e7d9dcbd64783e08122b3f.png)
C.根据“分城市线旅游消费力指数”图,我们能够得出一线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力指数领先,其余各线城市依次降低的结论。
D.只要政府、媒体和家庭个人群策群力,保驾护航,就能使传统节日融入当代社会,使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③中华人文精神的伟大,还在于它将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将仁从亲人之爱推及人类之爱,由人类之爱旁通万物之爱。庄子认为,世间所有生命同源同种,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这与西方主客观对立的自然观明显不同,被称为“有机自然观”或“有机宇宙观”。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强调人应当效法天地,欣赏万物。中国传统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一方面认为人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与作用,强调“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强调“人者,天地之心也”;另一方面又强调天地的伟大价值,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主张人道以天道为准则。即使是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也强调春生夏长之时“斧斤不入山林”“罔罟、毒药不入泽”,为的是“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北京市举行了一系列文化庆祝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年春节期间,北京市50家专业演出场馆举办了398场演出;全市文化系统共举办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活动480项。
(改编自王凤美《传统节日的当代适应性研究》)
4பைடு நூலகம்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358a55bceb19e8b9f6bab2.png)
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 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儒家新人文主义——儒学未来发展的一条可能路径王正儒家对人、对社群、对自然、对精神的理解,与西方不同。
中国思想是在一种“存有的连续”中去思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关系,而西方则是以各个分解的逻辑或定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在这样一种差别下,基于儒家思想的新人文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基础和实践方向。
儒家认为个人不是个体性的存在,因此儒家根本反对西方近代以来原子主义式的对人的理解。
儒家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盼与他人共同在一起的伦理情境中,所以儒家特别重视人伦观念。
孔子就曾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人应当按照人伦规定来生活,任何试图逃离人伦之外的想法和做法从根本上讲都是有问题的。
对于社群,儒家认可独立社群的独立存在意义,但儒家并不认为各个社群之间是一种绝对不同或者完全隔离甚至处于冲突的状态,而是将各个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和文化共同体看作相互关联着的社群,并认为由这些社群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大的社群——整体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而这个最大社群的和睦正是它的共同善。
包头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包头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c4992ab5acfa1c7aa00ccd9.png)
包头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12分)1. (3分) (2015高二上·盐城期中) 现代文阅读(二)骑马王了一①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英雄是怎样爱他们所骑的马。
楚霸王的乌骓和虞姬并重,或者可说比虞姬更为重要,因为等到“骓不逝”的时候,虞姬只能陪着他徒唤“奈何”。
名将有了良马,然后相得益彰。
直到现代,我还觉得一位军长骑上马就格外显得威风凛凛。
那种“逸势凌蛟虬”的神气决不是任何机械所能代替。
②还会联想到西洋古代的“骑士”。
只有那种任侠仗义扶弱锄强的人,才不辱没了名马。
依照传说,中古时代只有“骑士”能有骑马的权利,而“骑士”又都是忠勇的人。
不管它是不是事实,只这忠勇和马的搭配就够有趣的。
咱们可以说,马就是忠勇的象征。
③文人的骑马,一般说起来,却是最可鄙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读到这一类的诗句的时候,眼睛里活现出戏台上状元游街的景象:一个弱不禁风的瘦书生拿着鞭子像挥扇般地摇了又摇。
这和骏马的神态形成一种极端的矛盾。
马者,怒也,武也。
多数书生非但不能武,连怒也不过五分钟,如果他们要骑马的话,最好择一些“驾骀”给他们骑。
不过,这也不可一概而论。
像陆放翁的骑马也就不凡。
“射雉西郊常命中”,这种畋猎的英姿并不亚于冲锋陷阵。
也许因为他是帅府的参议,所以能有“上马杀敌,下马作露布”的豪情。
必须是他这种人,才够得上说:“中原北望气如山。
”④女子骑马自然别有风韵;然而骅骝毕竟是配英雄的,不是配美人的。
除非是美人而兼英雄!抗战以后,女同胞当中产生了不少的阿马孙英雄,她们非但有马革裹尸的志气,而且有跃马檀溪的胆量。
她们和白云观外的嬉春女士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⑤《封神榜》里的神仙有骑狮子的,有骑虎的,有骑鹿的,有骑仙鹤的,依我猜想,都不如骑马的英雄气概。
当我骑马的时候,非但不喜欢按辔徐行,而且不爱它那种赛跑式的步伐。
包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包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32264d502020740be1e9bd1.png)
包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白龙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
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7bdc9d0a216147916112840.png)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20高三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超过了1000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
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材料二: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
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
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2023届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2023届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1638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c.png)
2023届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3分)C (A项对音乐教育的作用的表述绝对化,原文只说“古希腊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可见柏拉图并没有说音乐教育是培养美德的唯一手段。
B 项,文中“而美育之于数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亦功不唐捐”中的“功不唐捐”意思是指所下的功夫、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有所回报。
而非选项中“必不可少”之意。
D 项,文中内容“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开始发生变化,其理论形态呈现出中西交融的面貌,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和精彩观点。
”并非是“近代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与西方文化交融”,“进而”也与原意不符。
)2.(3 分)B (对于孔子理论的阐述,是为了论证孔子的思想“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3.(3 分)B(A 项,“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时,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说法不正确,原文是说“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仅是提出一种美育的标准。
C项,“文学与道义是分离的”理解错误,原文里,钱穆认为文学与道义是相辅相成的。
D 项,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于艺术教育中践行的是朱光潜美育理论。
)4.(3分)B(2017年和2018年增长超过10%,2020 年增长不足3%)5.(3 分)A(B 项以偏概全,还有“人均GDP”和“国际影响力”;C 项“部分领域”错,原文为“各个领域”;D项没有“政治”的内容,“精细化特写式”错,应是“全方位立体式”)6.(6 分)①创作主题:应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出发,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呼应人民期盼②创作格局:作品要具备深度、广度、力度与温度,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高远的创作格调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③创作形式:以点带面,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真实生动、鲜活可感。
2021年3月内蒙古包头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1年3月内蒙古包头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6e79be518964bce847c3e.png)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包头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法热”持续升温,而关于书法教育的讨论也成为热点话题。
书法教育究竟是不是写字教育?书法教育跟写字教育有什么区别?目前我们应该重视书法教育还是写字教育?这些都成为学者甚至是学生家长们迫切关心的话题。
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而言,对这些问题的反思都非常有意义。
②可以肯定的是,书法教育的基础是写字,因此要进行所谓的书法教育,首先就要做到识字教育、写字教育,在规则、技术学习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审美与文化教育。
其实在技术学习的同时,美育也在悄无声息进行,因为在学习汉字的运笔、结构与节律的过程中,肯定同时要涉及平衡、和谐、刚柔、阴阳等传统审美内容。
只要在一定规则指导下书写汉字,就会不自觉接触到这些传统美学元素。
更重要的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还会伴随气息的调整与控制,这是别的文字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
因此不能孤立地把书法教育与写字教育区分开来。
不能说开几节审美教育理论课,就叫作书法教育;也不能说写字教育就不是书法教育。
书法教育、审美教育都要从写字实践中来。
③关于书法教育与写字教育的争论意义不大,这种争论还不是关键性的。
那么书法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根据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使自己适应于一个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社会世界,但是“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的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需要”。
类似地,在书法学习过程中,表面的技术或美育,实际上都不是儿童情感或智慧的需要。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一中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一中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b0c5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f.png)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一中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1949年11月,在美国提议下,一个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在巴黎秘密成立;1951年,美国又操控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提案。
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决定在近临港澳、有着悠久对外贸易历史的广州创办广交会。
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广东省外贸系统先后三次成功举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
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贸部和广东省共同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名义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简称广交会)。
展出面积9600平方米,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
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
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
广交会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
2023届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3届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a8d46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d.png)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
B.文章认为美育在几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美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方式和渠道,这就需要艺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
《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砺剑》《热爱》《未来已来》《理想生活》《前海》《沙漠之光》《西乡明月》《唐宫夜宴》《坚持》……在“我们这十年”作品主旨的统御下,该剧多维聚焦,全线出击,11个单元围绕11个重大时代命题,将蓬勃宏大的时代发展图景转换为真实生动、鲜活可感的现实生活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对新时代中国重大发展成就进行集中巡礼。在创作格局、题材视野和叙事角度上,该剧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出发,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全方位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为作品赋予了海纳百川的深度、广度、力度与温度,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高远的创作格调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1944年的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我师父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三年前,他来到城里,在南关开了家画像馆。师父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
一个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味道的屋子里。一个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
“我娘说,我爹去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知道。”说到这里,她突然警惕地盯着我的眼睛。
一会儿小卿舅妈从里屋又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父:“您看,这个行不行,我只找到这一张。”
师父盯着照片,似乎在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包头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问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呜》:“呦呦鹿呜,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Eh口-'-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
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
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
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
“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遏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齐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
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
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齐}生的精神境界。
(选自2011年7月15日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
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C.关于吉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
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
”吴王乃止。
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
”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
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日夷昧,次曰季子札。
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
诸樊既死,传余祭。
余祭死,传夷睐。
夷昧死,当传季子札;季予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昧之子僚为王。
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
九年而楚平王死。
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昊兵不得还。
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专诸曰:“王僚可杀也。
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
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刺客列传》 [注]灊(qián):古水名,在今四川境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如:到往B.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致:到达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通“佯”假装D.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擘:掰开5.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公子光能最终“为王”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光真适嗣,当立②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③夹立侍,皆持长铍④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⑥遂自当为王,是为阖闾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来到吴国,他游说吴王攻打楚国,被公子光说成是为了报私仇,动机不单纯,因此他的建议不被采纳。
对此伍子胥并没反驳。
B.专诸指出,公子光才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想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C.王僚派兵围楚之灊,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然后摆酒宴请王僚,王僚虽然带兵防卫,但终为专诸所杀。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也没有忘记专诸的功劳,于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5分)(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
“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5分)9.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舟遥遥以轻飏,,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春冬之时,,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闻,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3)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想起陶宋长征①想起陶,就想起了乡村,想起那些朴拙的面孔,温厚、柔软、粗糙,却有着细密的纹理,在心间轻轻流淌。
②陶是怎样走来的,或者,哪一个祖先为了给易逝的光阴,找到一个盛放的器皿;或者,为了把食物的温暖,及时送给在田埂上劳作的亲人。
在远古的暮色下,苦思冥想,把脚边的泥土抟了又抟,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一一架炉,生火,祈祷火神,终于在一个烟青色的黄昏,含泪将陶捧出。
③陶,承载了多少岁月沧桑,见证过几许悲喜哀乐。
在生命的版图上,你找不到一个没有陶的村庄。
暗红,或深褐色的质地,一点也不精美,一点也不华丽,甚至看上去和一个庄稼人那般笨拙,却能安放下整个乡村。
简单的乡村,质朴的炊烟,没有了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烟火日月?④我是从陶里走来的。
那陶片上简单的图案,一尾三文鱼或一株三叶草,曾经是我鲜活生动的祖先。
陶从漫长的时光星河走来,温暖着简单的乡村,战火与硝烟,困苦与劫难。